1年级田径跳远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设计《 立定跳远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设计《立定跳远》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立定跳远》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本节课通过学习立定跳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跳跃技巧,增强下肢力量,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差。
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学生需要掌握跳跃的基本动作,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跳跃过程中存在动作不规范、力量不足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跳跃协调性、灵活性,提高立定跳远成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跳跃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跳跃能力。
3.分组练习法: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篮球场或田径场,划定立定跳远区域。
2.器材准备:立定跳远板、沙坑、测量工具。
3.教学服装:教师和学生穿着舒适、易于运动的服装。
4.教学PPT:制作教学课件,展示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趣味游戏“抓虫子”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动作协调性。
随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摆臂、跳跃、落地等环节。
同时,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
3.操练(10分钟)(1)分组练习: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要领进行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原地摆臂练习:学生站立,进行原地摆臂练习,培养跳跃协调性。
公体1年级(上)教案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体育课教案(大学体育)项目名称:田径任课教师:赵亚超第1次课教学内容1、简介跳远运动与技术概况2、跳远的起跳及腾空步技术教学任务1、学习了解跳远运动概况,初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2、学习跳远上步、4-6步起跳及腾空技术动作。
3、发展跳远专项素质场地器材跳远场地一块沙扒、铁锹各两把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组织教法时间准备部分一、开始部分1、整队集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10分钟2、柔韧练习:(1)横杠压腿左右腿正压左右腿侧压(2)踢摆腿练习正、侧踢腿三、徒手操:1、颈部运动2、上肢运动3、体侧运动4、体转运动5、踢腿运动6、俯背下蹲运动7、跳跃运动8、整理运动专门活动:1、侧压腿 4 x 8次2、弓箭步跳 8-10次/人组织一: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要求:列队整齐、集体完成沿田径场跑道慢跑组织二、2(2):○○○○→○○○○→△要求:体操队行整齐动作正确一致动作有力充分动作节奏感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组织教法时间基本部分一、介绍跳远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技术概念1、跳远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跳远运动的场地及比赛规则。
3、跳远技术的演变和发展:(1)从跳远助跑的形式来看(2)从起跳、蹬板的动作来看(3)从空中动作姿势演变来看4、跳远项目技术的动作过程: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四个技术动作环节挺身式的技术动作:助跑---起跳---腾空步---下放摆动腿---挺髋---收腹举腿介绍走步式技术动作两步半、三步半走步式组织一:○○○○○○○○△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图片、录像等教具组织教法二:1、示范讲解技术要领要求。
2、学生练习3、区别对待指导学生练习4、组织技术分析与观摩纠正错误动作要求:1、按规定完成动作要求2、重点解决个体主要问题3、完善动作结构○○○○○○○○△原地练习队形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组织教法时间基本部分二、学习跳远上步、4-6步起跳及腾空技术动作动作要点:1、起跳腿的着地---蹬伸动作过程2、摆动腿及手臂动作要领3、腾空步动作姿态及要领基本练习:1、原地摆臂练习:15-20次/每人2、原地上步起跳模仿练习18—20次3、行进间模仿练习12—15次4、4-6步助跑起跳腾空步练习 12—15次三、素质练习1、跳起展体 5*10次2、跨步跳 5*15次3、立卧撑 5*10次○○○○○○○○△行进间练习队形○○○○△组织教法同上要求:1、认真完成练习。
跳远详细教案小学

跳远详细教案小学年级:一年级教材:《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远的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教学重点:1. 跳远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跳跃的力度和距离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跳远的姿势和动作的准确性。
2. 跳跃的力度和距离的控制。
教学准备:1. 体育场地,要求平坦、宽敞。
2. 沙坑或海绵垫子作为着陆区。
3. 测量工具,用于测量跳跃距离。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向学生介绍跳远的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二、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跳远的姿势和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跳远的动作过程。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
2. 组长按照教师的要求,组织组员进行跳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
四、比赛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远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练习,提高跳跃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跳远的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在比赛环节,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立定跳远的基本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立定跳远的实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训练环节: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立定跳远板、沙坑或海绵垫、计时器。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视频、动作示范图。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动作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4. 比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放松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深呼吸等。
九、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一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

一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
2. 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训练:a. 教师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动作细节。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进行原地跳跃练习,熟悉跳跃的感觉。
d. 学生进行助跑跳跃练习,掌握助跑与跳跃的结合。
3. 游戏环节:设置一些有趣的跳跃游戏,如“跳房子”、“跳绳”,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跳跃能力。
4. 素质拓展:进行一些相关的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跳跃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图片讲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 运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动作技巧。
3.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动作细节。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纠正法: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确保动作规范。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八、安全注意事项:1. 检查教学场地,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物。
2.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动作错误,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立定跳远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站立,用双脚迈出一定距离跳远。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跳远的基本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爆发力和勇气。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合适的跳远场地,标出起点和终点线。
2. 打印或准备好示范动作图片或视频。
3. 准备好鼓励学生的奖励和表扬方式。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向学生介绍跳远这项活动,告诉他们跳远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身体,让他们变得更强壮、更健康。
2. 教师向学生展示跳远的示范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跳远的动作和要领。
示范练习:
1.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跳远场地的起点线上。
2. 教师示范一次跳远动作,并解释动作要领:站直身体,双脚并拢,用力跳远,着地后稳住身体。
3. 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依次进行跳远动作练习。
实践应用:
1. 学生们自由跳远练习,教师逐个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按照一定的次序,安排学生进行跳远比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最佳成绩挑战自己。
总结:
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短的呼吸和伸展操,缓解疲劳。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跳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调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坚持锻炼的意义。
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在课后或周末进行跳远的自主练习,争取提高自己的成绩。
2. 学生可以尝试观看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跳远比赛视频,学习他们的技巧和经验。
立定跳远教学计划(精选10篇)

立定跳远教学计划(精选10篇)立定跳远教学计划篇1一、案例描述:在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的第二课时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动作模仿练习,之后结合场地进行跳远练习,当学生练习一会儿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用5条跳绳平行放置,间隔一定距离,让学生能连续跳过5条跳绳。
我边讲解边示范,连续跳跃,进行了5次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精彩而且连贯的跳过了5个目标,赢得了学生们的一阵掌声,随后男生和女生分组开始进行游戏。
游戏才开始进行,两组都发现了几个学生连跑带跳的完成了游戏,我马上进行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强调运用学过的动作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要把立定跳远动作做完整。
结果练习了一会儿,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二、学生心声:老师,我们学会了立定跳远,能和你跳的一样好了!三、我的思考:在开学初备课时,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将立定跳远的学习结合各种游戏活动进行开展,从第一课时开始,仅用了很少的时间进行动作的模仿练习,然后将五颜六色的跳绳结合到练习中,学生在颜色鲜艳的跳绳旁边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完整的动作方法。
第二课时继续运用跳绳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进行巩固提高,在课的后半部分就是本案例中的情况。
通过思考发现:1、由于一年级学生规则意识还没有形成,在游戏中应强调遵守规则,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这样形成好的游戏习惯,进而对日后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好的基础。
2、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老师连贯、熟练的示范动作进行刻意模仿;在一年级学生身体控制能力和没有完全熟练掌握动作的情况下,造成学生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勉强完成游戏,动作不正确,不能很好领会教师要求。
3、教师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示范动作过于连惯,对于刚接触各项体育活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过难,讲解时语言强调的重点不明显,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出现偏差。
立定跳远教学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跳跃为重点,以自主学练为主要方式,以主体参与为策略,以身体练习为手段,授之以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情节、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掌握技能。
人教版体育一年级上册立定跳远(教案)

- 相关视频:如“立定跳远的起源与发展”、“专业运动员的立定跳远训练”等,增加学生对运动项目的了解。
- 健康知识:如“饮食与跳跃能力的关系”、“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等,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
-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等。
-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课后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成果,互相学习和鼓励。
课堂
1. 课堂评价: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爆发力。
1. 运动能力:通过学习立定跳远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 健康行为: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3. 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学情分析
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运动能力方面,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还在发展中,但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可能对立定跳远这一技能知之甚少,因此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
2. 结构清晰:板书内容应分为动作准备、跳跃动作、落地姿势三个部分,条理分明,便于学生跟随板书步骤进行练习。
3. 简洁明了:板书用词应简练,符号清晰,突出重点,如使用箭头表示动作的顺序,使用不同颜色标注动作的关键部位。
4.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可以采用图形、符号、色彩等元素,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径跳远课教案
课次1 授课教师
授课内容:1、简介跳远项目发展概念、项目特点,建立挺身式跳远技术概念
2、学习上步起跳技术和腾空步技术
课的任务:1、通过讲解跳远项目的特点,建立跳远的技术概念
2、通过学习上步起跳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上步起跳技术
3、通过学习腾空步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腾空步的技术,
一年级田径跳远课教案
课次2
授课内容:1、复习上步起跳技术和腾空步技术
2、学习助跑及助跑起跳结合技术
课的任务:1、通过复习上步起跳和腾空步技术,使学生基本掌握上步起跳技术和腾空步技术
2、通过学习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作协调能力,
一年级田径跳远课教案
课次3
授课内容:1、复习助跑及助跑起跳结合技术
2、学习挺身式跳远空中技术动作以及落地动作
课的任务:1、通过复习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使学生基本掌握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
2、通过学习空中动作和落地动作,使学生初步学会技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纠错能力,
一年级田径跳远课教案
课次4
授课内容:1、复习巩固助跑及助跑起跳结合技术
2、学习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
课的任务:1、通过复习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使学生熟练掌握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
2、通过学习半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技术的连贯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纠错能力,
一年级田径跳远课教案
课次5
授课内容:1、复习半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
2、学习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
课的任务:1、通过复习半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使学生基本掌握技术的连贯性
2、通过学习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完整技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纠错能力,
一年级田径跳远课教案
课次6
授课内容:挺身式跳远技评达标
课的任务:1、通过技术评定,检验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
2、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对裁判工作有一定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