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走艰苦创业之路

合集下载

粤教版 7-9年级思想品德教材 目录(详细)

粤教版 7-9年级思想品德教材 目录(详细)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5.1 我们都是公民 5.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第六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6.1 维护人身权利 6.2 维护人格尊严 6.3 保护个人隐私 第七单元 我们的社会经济权利 7.1 维护受教育权 7.2 维护财产权 7.3 维护消费权 第八单元 对社会负责 8.1 社会合作与公平 8.2 社会规则与正义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8.4 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粤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1.1 我上中学了 1.2 认识新伙伴 1.3 融入新集体 第二单元 认识自我 2.1 悦纳自己 2.2 感受青春 2.3 男生女生 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 3.1 我和父母 3.2 师生情谊 3.3 文明交往 第四单元 学会学习 4.1 培养正确学习观念 4.2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4.3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 5.1 生命宝贵 5.2 人生多彩 5.3 青春闪光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1直面挫折 6.2磨砺意志 6.3自立自强 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 7.1 特殊保护 7.2 处处保护 7.3 自我保护 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 8.1 勿以恶小而为之 8.2 法律“雷池”不可越 8.3对不良诱惑说“不”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塑造自我 1.1 自尊自信 1.2 明辨是非 1.3 自我负责 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 2.1 诚实守信 2.2 平等待人 2.3 与人为善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3.1 理解与宽容 3.2 欣赏与赞美 3.3 竞争与合作 第四单元 胸怀天下 4.1 关爱社会 4.2 情系祖国 4.3 放眼世界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5.1 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5.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三、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第六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6.1 维护人身权利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二、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三、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6.2 维护人格尊严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6.3 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第七单元 我们的社会经济权利 7.1 维护受教育权 一、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三、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7.2 维护财产权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三、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7.3 维护消费权 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第八单元 对社会负责 8.1 社会合作与公平 一、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二、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8.2 社会规则与正义 一、制度规则和正义 二、道德规范和正义 三、做有正义感的人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一、人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 二、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三、负责任需要承担代价 8.4 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一、负责任能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二、负责任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 三、责任冲突和责任选择 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人教版 初三第五课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教案

人教版 初三第五课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教案

人教版初三第五课《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教案教案:初三第五课《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艰苦创业精神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能够分析艰苦创业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追求梦想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 教学难点:通过相关案例使学生明白艰苦创业精神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展示:选取一个刻苦奋斗的成功人物做开场,比如马云、刘强东等,让学生回答这些成功人物背后是否有艰苦创业精神的支撑。

2. 导入讨论:通过图片展示、课件展示等方式呈现一些经典的艰苦创业的故事和例子,让学生讨论这些人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创业的。

3. 学习篇章:学习教材《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了解艰苦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含义。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艰苦创业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并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观点。

5. 小结归纳:引导学生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对于艰苦创业精神形成自己的观点。

6. 设计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刻苦创业的成功案例,撰写一篇文章,论述该案例在艰苦创业精神方面的体现,展示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7. 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评价学生们的文章,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8. 课堂总结: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总结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英语》人教版初三上册。

2. 教学课件。

3. 相关案例图片和故事。

4.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学生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来评价学生对于艰苦创业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延伸1. 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精神的方法: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态度,增强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勇于追求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2课时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2课时作业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工程()①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③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④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A. 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①②2.2021年9月,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练好内功、提升修养提出明确要求:“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是重要方面;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为此,中青年干部在新征程中应该()①脚踏实地,放飞青春的梦想②张扬个性,以实现个人价值③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创造业绩④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事业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020年1月30日,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要点。

据此回答3-4小题。

3.“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指()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从2020年到2035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是因为实体经济是()①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③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④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指在困难的环境下,不依赖外部力量,通过努力、创造和拼搏,自己摆脱困境,实现自我发展和繁荣。

这种精神是由中国的长期封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所形成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

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实践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体现为:
1.不依赖外部力量:即不依赖政府和社会的援助和支持,自己寻找和创造机会,努力从自身能力和资源中寻求突破。

2.有拼搏精神:即不怕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自我和环境,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3.有创新精神:即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发掘新的市场和需求,寻求新的产业和商机,为自己和社会带来新的发展和变革。

4.有质量精神:即追求卓越和优质,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为客户和市场创造价值。

总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力量之一。

我们应当倡导这种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4.1立报途:国家兴旺,个人才能享有自由、充 分发展;国家衰败,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 奉献。 3、要正确认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 国家的关系时,他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与安危。这是一种发 自内心的自觉的爱国情感,也是公民应具有的高尚品质。 二、做坚定的爱国者 1、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青少 年精神世界的主流。 2、做坚定爱国者的基本要求: (1)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以 振兴中华为己任。 (2)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 的侵袭,同一切分裂祖国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二、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 不懈地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 高的精神境界。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 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走艰苦创业之路。 3、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4、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 经和保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 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5、我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6、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1)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 (2)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 (3)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 上,不要畏难而退。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一、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2)意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 斗目标,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 动力。 (3)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时代 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诱导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运用论文

诱导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运用论文

浅谈诱导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运用新课改以来,如何把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上好、上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萦绕于怀的现实问题。

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必须从研究教学方法入手。

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诱导。

”可见,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都导入课堂,培养智能与技能。

新课改下的诱导法,就是教师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考,增强能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本文就此从笔者多年来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诱导法试予以浅谈。

一、挖掘”内部诱因”使学生既”学好”又”好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

教师只顾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宛如一台呆板的接收机,处于十分被动消极状态。

这种”独角戏”自然不受欢迎,效果欠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挖掘,利用教育因素,遵守教学规律,循循善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1.演好课堂导入这场”戏”,使学生全神投入学习。

上课伊始,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简单的说教。

如:”注意啦,上课了”。

或”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容,现在我们来学习××内容。

”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会感到很厌烦,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把整堂课带入”死胡同”。

所以上课的导入环节很重要,并讲究艺术性和技巧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4.2走艰苦创业之路”探究园”-”理想的力量”时。

上课一开始,我问”你们今年多大了?”学生普遍答到:十六或十七岁。

我说”十六、十七岁被称为花季,在这个花季里你们有没有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从而引入要授新课的内容。

这样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寓教学目的于分析、诱导之中,学生听起来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2.抓住问题,因式诱导。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案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案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实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经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性1.1 讲解艰苦奋斗的含义1.2 分析艰苦奋斗的重要性1.3 举例说明艰苦奋斗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2. 第二节: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培养2.1 讲解开拓创新的精神2.2 分析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2.3 举例说明开拓创新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3. 第三节:实例分析3.1 分析成功人士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经历3.2 讨论如何从这些实例中汲取经验和启示4. 第四节: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4.1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4.2 讨论如何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4.3 分享成功案例,激励学生践行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5. 第五节:总结与反思5.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5.2 反思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5.3 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践行本节课的内容六、教学延伸活动6.1 组织学生参观创业园区或科技创新企业,了解他们的创新过程和艰苦奋斗的经历。

6.2 开展“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6.3 举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4.2《走艰苦创业之路》ppt课件 (2)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4.2《走艰苦创业之路》ppt课件 (2)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终将 发展到共产主 义社会-----------------人类社 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最初、最低阶段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①依据: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得出的。 ②表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 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5、我长大后要当一名科研人员。 6、我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个符合自己 兴趣和能力特长的好工作。 7、我希望国家更富强,社会更和谐, 环境更优美… 短期理想 长远理想 道德理想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个人理想
我毕生的奋斗目标——
反动理想
希 特 勒
我选择的专业是医学, 因为当医生能额外收取红包——
周恩来读书时的崇高志 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 想相结合,期望中华崛起是 他对未来社会面貌的期望。
周恩来一生都为追求理想而身体力行,后来他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确立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提出者是谁?他认为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从空想变为 现实。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 徘徊……
1、蒲松龄著《聊斋志异》作品长达20多年,支撑他 的最主要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2、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怎样? ①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成就的取得,又能坚定其信心, 使他制定更高更远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从而不断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3、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 过程,需要分阶段进行规划。
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又分别确立了 哪些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解决温饱 1949年 1956年 1990年 → 总体小康 → 全面小康 → 现代化国家 2000年 2020年 21世纪中期
郎朗
3岁时,郎朗就表现出超常的音乐天赋。5岁时他就立志要 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大师。为了他,父亲砸掉了自己铁饭碗,带 郎朗到北京学艺,他们租住在一间又小又简陋的小平房,小郎 朗每天清晨准时起来练琴,以至于邻居们都把他的琴声当作了 起床的闹钟。有一天郎朗生病了没有起来练琴,楼里不少人也 因此上班迟到了。8岁的郎朗每天在钢琴上弹奏十二三个小时, 但有一段时间,他的钢琴弹奏总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老师当着 孩子的面说,连莫扎特的尾巴你都不明白,你们东北人傻大黑 粗,你的脑子就是白开水。受到打击的郎朗不想学琴了,情绪 激动的爸爸就让郎朗在跳楼自杀和学琴之间进行选择„„ 后来郎朗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老 师布置的作业他都能超额完成,还时常让老师加大他的学习量。 郎朗在练琴时,把学习比他好的同学当作自己赶超的目标„„ 思考:郎朗的理想是什么?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他和他 的家人遭遇了哪些困难和挫折?郎朗的成才之路说明了什么道理?
长远理想 短期理想
生活理想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
3、崇高理想的作用
P103(三)
崇高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是 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人们不懈 奋斗的精神支柱。
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是不同的。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1、理想的含义?
2、理想的类型有哪些?
3、崇高理想的作用?
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 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 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 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2 走艰苦创业之路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的类型 (1)按奋斗时间长短划分:短期的理想、长远的理想 (2)按性质划分:崇高理想、庸俗理想; (3)按内容划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社会理想
铁人精神
老铁人王进喜 宁可少活二 十 年,拼命也要 拿下大油田。
新铁人王启民
宁肯把心血 熬干,也要保持 油田稳产高产。
从两代铁人的身上,你能说说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 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面对新的挑战,要苦干,更要巧干,要有一往无 前的勇气,更要掌握科技本领。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表 现在像王启明那样勇于创新、科技攻关、不怕困难、在 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
最高理想(崇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的规律(低级到高级)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的面貌
①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 ②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请举例说明历史上有哪些人因理想而成就 一番事业? ◆诺贝尔为实现理想,实验时炸伤了亲人 ◆居里夫人为了理想,冒着寿命缩短的危 险接近镭,终于,为科学创下了奇迹;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时珍立志写传世医书:本草纲目历时 28年…….
5、你的人生目标是怎样的? 人生目标既包括短期的目标:例如在中考中考 出好成绩,考入标:成为作 家、艺术家、政治家、外交家……。 6、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是目标要正确科学, 有实现的可能性;二是要为了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 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师述:理想的类别除崇高和庸俗的区别,还有以下类别,设以下几组连线。
我希望几个月后的中考能取得成功, 考上省级一类重点高中 我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并能回报社会 我长大后要当一名科研人员 我想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我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和 能力特长的好工作 我希望国家更富强,社会更和谐,环境 更优美…
美国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展开 了“目标对人生影响”的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目标对人生发 展有着重大影响。 目标确定 所占 情况 比例 没有目标 27% 目标模糊 60% 有清晰短 10% 期目标 有清晰长 3% 期目标 25年后其生活状况 他们的生活都过的很不如意,常常失业,并 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他们都能安稳地生活和工作,但没有什么 特别的成就 他们经过不懈努力,短期目标不断被实现, 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 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和高级主管等 他们一直都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懈地努力 奋斗,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如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2.你的人生目标是怎样的? 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一方面,人生目标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 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人们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为人们提 供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所 以,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正确的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成就的取得,又能 坚定其信心,使他制定更高更远的目标,树立更远大 更崇高的理想,并为这个目标理想而努力奋斗,从而 不断地促进一个人的发展。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作用: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我们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 力。 3、我们的崇高使命 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 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我国现阶段 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判断下列各属于什么理想?
建立一个庞大的纳粹帝国 是我毕生的奋斗目标—— 我选择的专业是医学,
希特勒
因为当医生能额外收取红包——
某大学生
前者是邪恶的理想,后者是庸俗理想。
崇高的理想是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请同学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 泉。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 苦创业之路。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三、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1.什么是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地 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什么?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 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第四单元 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 第二课: 走艰苦创业之路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恩格斯 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埃蒙斯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 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丁 玲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 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 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 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 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 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 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 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 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 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 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 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 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 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 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 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 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4.为了实现共同理想,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提高道德素 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我国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共同理想 (1)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来的。 (2) 我们的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 望,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 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准 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实现现阶段共同 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注意几个重要目标、时间的区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本世纪头 20 年的奋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21 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基本实现社会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产主义 (3)未来最高理想——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