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安全救护制度(20200521120215)

合集下载

游泳池安全救护制度

游泳池安全救护制度

安全救护制度一、救生员在岗位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必须牢记使命,责任重于泰山,把保障泳客的安全放在首位。

二、救生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岗位责任制度。

三、救生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资格证书并熟练掌握游泳技术和各种救生技能及简单抢救方法后方能上岗。

救生员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救援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的完成救援任务。

四、救生员在工作中要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观察,关注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迅速、机智果断、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痛苦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五、密切关注池内情况,特别是入池口,深浅分界区等,发现有求救信号、遇溺等异常情况的,应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救护措施。

六、救生员必须提前10分钟上岗,检查身边的救护工具是否完备有效,打开池内循环系统,并摆放好警示牌、桌椅等物品,保持浸脚池、地面等卫生清洁。

上岗时须穿着统一服装,佩戴工作证、口哨。

七、在规定的岗位责任区上岗或巡岗,不得擅自离岗、并岗、在岗看书报、闲谈、打瞌睡等,有事离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员,并要在十五分钟内返回。

八、如遇突发事件,要保持头脑冷静,全力以赴,及时救护,必要时要及时拨打救护电话送医院抢救,同时负责维护好游泳池内秩序。

九、遇特殊情况或不利于泳客安全的特殊情况应及时清场、并关闭游泳池。

十、对违反游泳池规定的泳客,应予劝阻、警告,对不服从管理的可劝退出场。

十一、退场时,救生员必须等游泳者全部退出后方可离岗,并对负责区域进行清查,并将馆内物品摆放整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十二、每日填写游泳池管理日志,记录每日天气、使用时间、气温水温、水质变化、游泳人数、突发事故、过滤机的运转情况及其他维护管理情况。

游泳场所安全救护制度

游泳场所安全救护制度

游泳场所安全救护制度为了保障游泳场所的安全,预防和应对紧急事故,制定本安全救护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游泳场所员工和用户。

1. 人员安排为确保游泳场所的安全,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安全人员:- 安全主管: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救护措施。

必须持有相关的急救和救生认证。

- 急救人员:负责应对紧急事故和提供急救服务。

必须持有有效的急救和心肺复苏认证。

- 救生员:负责监督游泳区域,确保用户的安全。

必须持有救生认证。

2. 紧急设备游泳场所应配备以下紧急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急救箱:必须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内含必备的急救用品和药物。

- 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筏等,用于救援溺水者。

- 通讯设备:如应急电话和对讲机,用于紧急通讯。

3.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急救程序:明确急救人员的联系方式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步骤。

- 疏散演练:定期组织疏散演练,确保员工和用户熟悉应急逃生路线。

- 紧急联系人:提供本地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的联系信息。

4. 用户安全须知向用户提供游泳场所的安全须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游泳技巧:提醒用户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我救援能力。

- 禁止行为:告知用户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违规行为和使用不恰当设备。

- 紧急信号:告知用户应对紧急情况时的紧急信号和相应行动。

5.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急救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本安全救护制度是游泳场所安全管理的基础,员工和用户应遵守相关规定。

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制度的有效性并进行改进,以保障游泳场所的安全和用户的健康。

游泳池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游泳池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游泳池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为提高场所内紧急救援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建立险自查、隐患自除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达到降低风险、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本管理规范用以指导和规范本泳池内的紧急救援管理工作。

一:资源公司为紧急救援管理提供必要的资讯,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紧急救护的培训。

适量和适用的急救、救生设备设施、逃生出口及其醒目的标识;急救药品箱和防毒用品等。

二:应急救援知识:1、常用电话:火警……119 医疗救护……120公安治安……110 交通事故……122注:如何正确拨打120 a:拨打120电话后,简要说明患者的大致病情(如神智、受伤部份、伤伤势情况等),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以便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 b、详细的地说患者所在的位置,最好提供附近比较醒目的标志物,避免走错路浪费抢救时间 c、提供联系方法或患者身边的固定电话等,及时保护联络。

2、溺水现场急救法 a、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b、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尤其在心跳后4分钟内实施最为关键具体方法是: a:溺水者仰卧在平实的地面上,救护者的右手掌放在溺水者两乳头与胸骨连线的正中,另一手掌重叠放于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平稳而有规律地按压,深度为4~5厘米。

b:按压至最低点时应稍有停顿,按压频率为l00次/分。

婴幼儿用食、中两指或两拇指重叠下压,儿童可用一手掌根按压,深度为胸腔的1/3~1/2,频率为100次/分。

游泳池溺水事故处理制度以及治安保卫制度

游泳池溺水事故处理制度以及治安保卫制度

游泳池溺水事故处理制度一、发生溺水,伤亡事故处理预案:(1)游泳者因溺水,外伤或突发性自然灾害引发的严重伤亡事故时,除投入现场抢救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待岗休息人员,按原岗位全部上岗,做好安全撤离工作。

(2)值班领导应迅速判明事故严重程度,按以下预定方案作出正确处理,切忌因慌乱而指挥失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二、发生紧急情况时各部门分工:(1)现场医生和救生组负责现场抢救。

(2)场务组检票组负责维护场内外的秩序,并疏散围观游泳人员。

(3)办公室人员负责对外联系和安排工作。

三、事故等级划分,紧急处理预案:(1)一级事故:1、症状:游泳受伤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出现死亡症状。

2、预案:A、除现场技术人员外,所有人员一律坚守岗位,如情况危急,立即终止开放。

B、应就地放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的现场急救。

C、迅速拨打120电话,联系救护车转送医院抢救(转运途中应分秒必争地继续施救)。

D、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书面报告,并迅速与其家属取得联系。

(2)二级事故:1、症状:溺水受伤者出现昏迷状态,呼吸、心搏微弱,严重外伤,骨折,大出血,有生命危险。

2、预案:A、除现场急救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坚守岗位。

B、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现场抢救。

C、迅速拨打120,联系救护车转送医院抢救。

D、尽快与其家属取得联系。

E、向上级部门领导报告。

(3)三级事故:1、症状:发生一般溺水,较重外伤,但无生命危险2、预案:A、现场作急救处理。

B、通知家属到现场接应。

C、必要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4)溺水现场抢救心肺复苏术预案:1、发现溺水者,应立即抢救上岸,倒水,清除口腔异物(如有假牙应摘除),舌头后坠者应拉出。

2、将溺水者放置适当体位,检查清醒度,检查瞳孔是否放大。

3、畅通气道,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约每分钟16次—18次。

4、检查颈动脉,如无搏动,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双手叠加对溺水者心脏部位进行每分钟60-80次的挤压。

游泳池安全救护岗位责任制度

游泳池安全救护岗位责任制度

游泳池安全救护岗位责任制度游泳池是人们进行游泳和娱乐的场所,为了保障游泳活动的安全性,游泳池安全救护岗位责任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就游泳池安全救护岗位责任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安全救护岗位的设置和职责1.安全救护岗位的设置:2.安全救护岗位的职责:(1)监督游客的安全:安全救护岗位的人员要时刻留意游泳池内游客的情况,确保游泳者的行为符合规定和安全要求。

(2)疏导游客的流动:在繁忙时段,安全救护岗位的人员需要协助游客进行流量疏导,确保游泳池内外的人流畅通。

(3)发现隐患并及时报告:安全救护岗位的人员要时刻关注游泳池的安全隐患,如病患、水质问题等,并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救护和急救:安全救护岗位的人员应熟悉救生和急救技能,并在发生意外时迅速采取救护措施,维护游泳者的生命安全。

二、安全救护岗位人员的要求和培训1.人员要求:(1)身体条件:安全救护岗位人员身体健康,不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影响工作的疾病。

(2)业务水平:安全救护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救生技能和急救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设备和方法进行救助。

(3)责任心强:安全救护岗位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时刻保持警惕,对游泳池的安全情况保持高度关注。

2.培训要求:(1)救生技能培训:安全救护岗位人员应参加专业的救生技能培训,包括游泳、潜水、人工呼吸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救援。

(2)急救知识培训:安全救护岗位人员应接受急救知识培训,包括常见伤病处理方法、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序地进行应急抢救。

(3)学习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救护岗位人员还需熟悉游泳池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时刻保持更新。

三、岗位责任的具体执行1.岗位交接班制度:为了确保安全不留空白,安全救护岗位需要实行交接班制度,以保障岗位人员的连续性。

交接班时,岗位人员需要详细说明前一班次的安全状况,以及接班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

2.岗位人员值班制度:游泳池应根据人流量和安全需求制定岗位人员的值班制度,确保安全救护岗位全天候营运。

游泳池救生制度

游泳池救生制度

水上静水救生管理制度一、救生工作的意义、宗旨、要求、条件救生:指人们在水上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用的救助措施。

意义:1、一项“拯溺救难”的高尚事业;2、一种人道主义精神;3、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宗旨:“以防为主,以救为辅、拯溺救难、有备无患”。

要求:救生员必须大胆沉着、细心负责、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地救助溺者,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贡献。

具备初级条件:1、思想作风正派,遵守救生员守则;2、具有爬泳、仰泳、蛙泳、侧泳、反蛙泳、踩水等游泳技能,25m速度游,男子在20秒、女子在22秒内完成;3、具有现场赴救(观察、入水、接近、解脱、寻找、拖带上岸)和急救能力;4、身体健康,两眼视力在1.0以上或矫正后达到1.5米。

二、救生员工作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水上救生事业;2、同心协力,拯溺救难;3、见溺勇为、不怕脏、不怕累、不退鞋、不拖延、不随意终止;4、遵守纪录、严守岗位、服从指挥、统一调1、值岗时,不接电话、不会亲友、不兼任教练、不擅自离岗或窜岗;2、严禁携带任何与值岗无关的物品;3、值岗时,要精神饱满,思想高度集中,确保泳客的安全。

三、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1、心理:怕水、心情紧张、惊慌失措、动作慌乱、四肢僵硬;2、生理: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3、病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及残疾人等;4、技术:游泳技术不佳、技术失误者等;5、其它:场馆管理部规范、设施不完善、游泳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四、溺水事故的预防1、游泳池开放时必须配备游泳救生员,游泳救生员必须持游泳救生员证上岗;2、提高游泳者的认识,加强游泳知识的宣传;3、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建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4、加强水上的监控,对体质较弱、能力较差(老人、儿童、妇女)或初学者应重点监控;5、提高技术,加强救护能力。

五、观察1、扫视法:对自己责任区的远近、左右进行直线的不间断观察(每10分钟观察一片);2、环视法:对自己责任区以某一点为起点,进行圆周的不断的观察;3、跟踪法:对自己责任区的弱质群体或游泳技术不佳的游泳者进行重点跟踪观察。

泳池救生员规章制度

泳池救生员规章制度

泳池救生员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泳池救生员是为了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泳池进行救护和监管工作的专业人员。

第二条泳池救生员应具备扎实的游泳技能和急救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救生器材进行救援。

第三条泳池救生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维护泳池秩序,保障游泳者的安全。

第四条泳池救生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服从管理,勤勉尽责。

第五条泳池救生员应服从泳池管理人员的指挥,协助处理紧急情况,及时报告泳池安全隐患。

第六条泳池救生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救援能力和专业知识,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泳池救生员的职责第七条泳池救生员应保持警觉,及时发现游泳者的不安全行为或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第八条泳池救生员应具备扎实的游泳技能和急救知识,熟练掌握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第九条泳池救生员应做好游泳者行为监控和疏导工作,规范游泳者的行为,维护泳池秩序。

第十条泳池救生员应积极参与泳池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游泳者的安全。

第十一条泳池救生员应积极配合泳池管理人员的工作,协助处理紧急情况,确保泳池运行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泳池救生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仪容仪表,为游泳者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三章泳池救生员的权利第十三条泳池救生员有权对不遵守泳池规定的游泳者进行劝阻和制止,维护泳池秩序。

第十四条泳池救生员有权依法使用救生器材进行救援,并协助处理紧急情况。

第十五条泳池救生员有权向泳池管理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保障游泳者的安全。

第十六条泳池救生员有权拒绝不符合条件的游泳者进入泳池,维护泳池的安全。

第十七条泳池救生员有权拒绝接受超出工作范围的任务,保障自身和游泳者的安全。

第四章泳池救生员的义务第十八条泳池救生员应遵守工作纪律,维护泳池的秩序,保障游泳者的安全。

第十九条泳池救生员应对游泳者的安全负责,认真履行职责,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

第二十条泳池救生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救援能力和专业知识,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泳池安全救护管理制度

泳池安全救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场所的安全,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游泳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泳池安全救护领导小组,负责泳池安全救护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泳池安全救护领导小组下设泳池安全救护小组,负责泳池安全救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安全救护措施1.泳池安全救护小组应配备足够的救生员,救生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持有救生员资格证书。

2.泳池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3.泳池边沿应设置救生圈、救生杆等救生设备,以便及时救助溺水者。

4.泳池内应设置救生员巡逻路线,救生员需定时进行巡逻,确保泳池内安全。

5.泳池内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严禁在泳池内吸烟、饮酒。

6.泳池内不得有游泳教练、救生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游泳。

7.泳池内不得进行跳水、潜泳等危险动作。

8.泳池内不得游泳者携带宠物、物品等进入泳池。

四、应急处理1.发生溺水事故时,救生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同时通知泳池安全救护领导小组。

2.泳池安全救护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参与救援。

3.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救生员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4.溺水者得到有效救治后,应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五、宣传教育1.泳池安全救护领导小组应定期开展泳池安全救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游泳者的安全意识。

2.泳池入口处应设置宣传栏,宣传泳池安全救护知识。

3.泳池内应设置泳池安全救护知识海报,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六、奖惩1.对在泳池安全救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救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泳池安全救护制度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3.对因泳池安全救护工作不到位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泳池安全救护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安全救护制度
为提高场所内紧急救援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建立
险自查、隐患自除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达到降低风险、减少突发事件带来
的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管理规范用以指导和规范本泳池内的紧急救
援管理工作。

一:资源
1、公司为紧急救援管理提供必要的资讯,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紧急救护的培训;
2、适量和适用的急救、救生设备设施、逃生出口及其醒目的标识;
3、急救药品箱和防毒用品等。

二:应急救援知识:
1、常用电话:
火警......119 医疗救护......120 公安治安......110 交通事故 (122)
注:如何正确拨打“120”
a、拨通120电话后,简要说明患者的大致病情(如神智、受伤部份、伤伤
势情况等),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以便医护人员做好相应
的准备。

b、详细的地说患者所在的位置,最好提供附近比较醒目的标志物,避免走错路浪费抢救时间。

c、提供联系方法或患者身边的固定电话等,及时保护联络。

2、溺水现场急救法
a、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手帕
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
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
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b、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尤其在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实施最为关键。

具体方法是:溺水者仰卧在平实的地面上,救护者的右手掌放在溺水者两
乳头与胸骨连线的正中,另一手掌重叠放于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平
稳而有规律地按压,深度为4~5厘米。

按压至最低点时应稍有停顿,按压频率为l00次/分。

婴幼儿用食、中两指或两拇指重叠下压,儿童可用一手掌根按压,深度为胸腔的1/3~1/2,频率为100次/分。

下压时用力要恰当,以防骨折,
以能摸到大动脉的搏动为有效。

一般以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单人按30:2,双人按15:2比例进行。

c、当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后,可用干毛巾摩擦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
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120就近送医院救治。

3、外伤止血法
皮肤出现伤口后,要严格消毒,消毒后包上消毒纱布,防止伤口感染,消毒时,可用双氧水清洁伤口,冲洗后应涂上红药水或其它外用药。

4、急救注意事项
a、不要惊慌失措,操持冷静,迅速判明需要给予救护的人员,立即采取行
之有效的救护措施;
b、在周围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不要搬动伤员,避免继续加重患者所受的伤害;。

c、当发生意外而周围而现场无人,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人来帮助,同时
要争取通知有关部门。

d、在救护过程中救护者要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