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玻璃的表界面
第三章光学玻璃

被动式红外监控探测器依靠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进行监控报警。任何 温度在绝对零摄氏度以上的物体都会不断地向外界辐射红外线,人体的表面温度 为36℃,其大部分辐射能量集中在8-12μm的波长范围内。 在监控探测区域内,人体透过衣服的红外辐射能量被探测器的菲涅耳透镜聚 焦于热释电传感器上。当人体(入侵者)在这一探测范围中运动时,顺次地进入 菲涅耳透镜的某一视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大约为0.1-10Hz ,这一频率范围 由探测器中的菲涅尔透镜、人体运动速度和热释电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决定。
有色玻璃熔制举例
(1)碳黄色玻璃 硫碳着色。 即元素硫、硫化物或硫酸钠;石墨或焦炭作为还原剂。 原料要求含水量低,熔制温度通常较低,采用氯化物或氟 化物作为澄清剂。
(2)硒红宝石玻璃 硒和硫化镉着色。 二者的挥发、氧化。 硒加料;硫化镉,氧化锌。 熔制温度不超过1400℃,澄 清剂不能采用氧化砷或氧化锑, 而要采用氟化物。
如铁、钴、镍、铜、铬、锰等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吸收带,若引入玻璃中将 因着色而降低透过率,故严格限制引入。 难熔颗粒要小些,易熔和密度小的颗粒可适当大些。 混料时间恰当。过小不均,过长分层。
(2)光学玻璃的熔炼
需要采取严格的熔炼制度,用来克服玻璃中的气泡、条纹、结石等常见缺陷, 保证产量和质量。 熔炼方法分坩埚法和池窑连续生产法。 不同熔制情况采取的熔制速度不同。 对于使用耐火材料坩埚熔制的玻璃,如果采取高速搅拌,会增加玻璃液对坩 埚的侵蚀;对于使用铂坩埚熔炼时,适当增加搅拌速度有利于均化过程。 连续熔制 将几个坩埚串联起来,使玻璃的形成、澄清、均化以及冷却四个阶段同时 在不同的坩埚中进行,具有产量大、周期短、成品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光学玻 璃生产工艺的主要发展趋势。 如熔化部采用陶瓷坩埚、均化部采用铂坩埚池炉、冷却部采用陶瓷坩埚。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述1.1 材料发展概述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使用天然纤维(如草、木)与土壤、石灰等天然材料混合制作简单的复合材料,例如草绳、土木结构等。
然而,现代复合材料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因航空工业的需求,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
此后,复合材料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的研制和应用。
70年代,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复合材料的发展。
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够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形成了各种具有特色的复合材料。
1.2 复合材料基本概念、特点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重量轻: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比传统材料轻,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仅为钢材的1/5左右。
- 强度高:复合材料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和压力,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3500MPa以上。
- 加工成型方便: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各种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如缠绕、喷射、模压等。
这些工艺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
- 弹性优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吸收能量并减少损伤。
例如,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到冲击时能够吸收大量能量。
- 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复合材料对酸碱、盐雾、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例如,聚酯基复合材料在户外长期暴露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1.3 复合材料应用由于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它们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航空航天:飞机、卫星、火箭等结构部件。
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轻质特性使其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材料,能够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玻璃工艺学复习资料

玻璃⼯艺学复习资料第⼀章玻璃的定义与结构1、解释转变温度、桥氧、硼反常现象和混合碱效应。
转变温度:使⾮晶态材料发⽣明显结构变化,导致热膨胀系数、⽐热容等性质发⽣突变的温度范围。
⾮桥氧:仅与⼀个成⽹离⼦相键连,⽽不被两个成⽹多⾯体所共的氧离⼦则为⾮桥氧。
桥氧:玻璃⽹络中作为两个成⽹多⾯体所共有顶⾓的氧离⼦,即起“桥梁”作⽤的氧离⼦。
硼反常性: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加⼊氧化硼时,往往在性质变化曲线中产⽣极⼤值和极⼩值,这现象也称为硼反常性。
混合碱效应:在⼆元碱玻璃中,当玻璃中碱⾦属氧化物的总含量不变,⽤⼀种碱⾦属氧化物逐步取代另⼀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是出现明显的极值。
这⼀效应叫做混合碱效应。
2、玻璃的通性有哪些?各向同性;⽆固定熔点;介稳性;渐变性和可逆性;①.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总的来说都是⽆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向都是相同的。
这⼀点与液体类似,液体内部质点排列也是⽆序的,不会在某⼀⽅向上发现与其它⽅向不同的性质。
从这个⾓度来说,玻璃可以近似地看作过冷液。
②.⽆固定熔点玻璃态物质由熔体转变成固体是在⼀定温度区域(软化温度范围)内进⾏的,(从固态到熔融态的转变常常需要经历⼏百度的温度范围),它与结晶态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
③.介稳性玻璃态物质⼀般是由熔融体过冷⽽得到。
在冷却过程中粘度过急剧增⼤,质点来不及作有规则排列⽽形成晶体,因⽽系统内能尚未处于最低值⽽⽐相应的结晶态物质含有较⾼的能量。
还有⾃发放热转化为内能较低的晶体的倾向。
④.性质变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的过程是渐变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是连续的和可逆的,其中有⼀段温度区域呈塑性,称“转变”或“反常”区域。
3、分别阐述玻璃结构的晶⼦学说和⽆规则⽹络学说内容。
答:(1)玻璃的晶⼦学说揭⽰了玻璃中存在有规则排列区域,即有⼀定的有序区域,这对于玻璃的分相、晶化等本质的理解有重要价值,但初期的晶⼦学说机械地把这些有序区域当作微⼩晶体,并未指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因⽽对玻璃结构的理解是初级和不完善的。
第三章熔体结构(三)

常见玻璃类型
通过桥氧形成网络结构的玻璃称为
氧化物玻璃。
典型的玻璃形成的氧化物是SiO2、
B2O3、P2O5、和GeO2,制取的玻璃,在
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上均很重要。
一、硅酸盐玻璃 这是实用价值最大的一类玻璃,由于SiO2等原 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对常见的试剂和气体有良 好的化学稳定性,硬度高,生产方法简单等优点 而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实用价值最大的一类玻璃。 1、石英玻璃:石英玻璃是由[SiO4]四面体以顶角 相连而组成的三维网络,Si的配位数为4,O的配 位数为2,Si-O键长为0.162nm,O-O键长为 0.265nm
(6) 10%molNa2O.8%molAl2O3.82%molSiO2
Z=4
R=(10+24+82×2)/(82+8×2)=2.02
X=0.0 Y=3.96
注意——
有些的离子不属典型的网络形成离子或网络 变性离子,如Al3+、Pb2+等属于所谓的中间离子, 这时就不能准确地确定R值。 若 (R2O+RO)/Al2O3 > 1 , 则有[AlO4] 即 为网络形成离子 若 (R2O+RO)/Al2O3 < 1 , 为网络变性离子 则有[AlO6] 即
通过顶点连接成为三维空间网络,但在石英晶 体中硅氧四面体[SiO4]有着严格的规则排列; 而在石英玻璃中,硅氧四面体[SiO4]的排列是 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图3- 21所示。
图3-21 石英晶体与石英玻璃结构比较
查哈里阿生还提出氧化物(AmOn)形成玻璃时, 应具备如下四个条件: 1.网络中每个氧离子最多与两个A离子相联; 2.氧多面体中,A离子配位数必须是小的, 即为4或3。 3.氧多面体相互连接只能共顶而不能共棱或 共面。 4.每个氧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是与相邻多 面体共有以形成连续的无规则空间结构网络。
第三章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材料表界面课件

interface will influence its properties.
-C-C-
Wov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C-O -C=O
XPS limitations:
1. Inability to detect hydrogen (H) and Helium (He) 2. X-Ray beam diameter is wider (limit is about 150
。
3.3.2 火焰处理和热处理
● 火焰处理是用可燃性气体的热氧化焰对聚合物表面进行 瞬间高温燃烧,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达到处理的⻋ 的。
可燃性气体通常采用焦炉煤气、甲烷、丙烷、丁烷、天然气和 一定比例的空气或氧气;
瞬间:0.01~0.1s内;高温:1000~2700 ℃; 氧化过程按自由基机理进行,表面可被氧化引入含氧基团,并 随着发生断链反应。
或单体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聚合物表面与氧等离子体发生的反应:
□ CO2,CO,H2O及其它含氧的气体在等离子状态下也 可分解为原子氧,也具有氧等离子作用。
□ 等离子体表面氧化反应是自由基连锁反应,反应不仅引 入了大量的含氧基团,如羰基,羧基及羟基,而且对材 料表面有刻蚀作用。
□ 氮等离子体中有N,N+,N-,N*等活性粒子,与聚合 物 表面自由基反应,引入含氮的活性基团。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Various processes (b, c) can take place after hole generation (a)
Why UHV for Surface Analysis?
■
Degree of Vacuum
(完整word版)材料的表面界面特征及在材料工程上的意义

四川大学2009级研究生期末考试论文(2009-1010学年下半学年)课程名称: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论文题目:材料的表界面特征及在材料工程上的意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材料与纳米技术学号:S092030姓名:管东波材料的表面界面特征及在材料工程上的意义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为什么要研究材料的表界面,随后又系统的阐述了何为材料的表界面,接着文章从液体材料表面、固体材料表面、固-液界面、金属材料表面、高分子材料表界面、无机材料表面等不同类型的材料表面来具体分析了材料表面的特征,最后文章简单的说明了材料的表界面对提高、改善材料工程上很多材料的性能有极大的帮助,研究材料的表界面对材料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材料的表界面、表面、界面、材料工程1.前言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三大前沿科学,而材料科学方面材料的表界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说研究材料的表界面特征对我们材料科学的发展、对我们材料工程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表面界面与其内部本体在结构上和化学组成上都有很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在材料内部的原子周围布满原子,原子之间相互作用,中间原子所受的力是平衡的,而对于处于表面界面的原子,它所受的力场是不平衡的,所以在材料的表面产生了表面能(若是界面则称为界面能)。
对于不同组分构成的材料,组分与组分之间可形成界面,而对于单组份材料,由于其内部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有缺陷,所以即使单组份材料内部也会产生界面。
材料的表界面对材料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性能,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研究材料的表界面作为我们研究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2.材料表界面的定义及其特征2.1材料表界面的定义何谓材料的表界面?表界面研究的对象是不均匀的体系,具有多相性,即该体系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相,而表界面就是指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个相的这段过渡区域。
虽然说表面和界面都是指这段过渡区域,但由于习惯的不同,我们还是把表面和界面区分开来的,一般把固-气、液-气的过渡的过渡区域称为表面,而把固-液、液-液、固-固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界面。
玻璃工艺学--3

上页 下页 返回
2、分相在生产上的应用
高硅氧玻璃(Vycor) 派莱克斯玻璃(Pyrex)
上页 下页 返回
(1)高硅氧玻璃(Vycor)
不均相 成核
上页
均相成核
下页 返回
不稳分解
二、析晶过程(核化与晶化)
1、核化 均相核化(均匀成核) 异相核化(非均匀成核)
上页 下页 返回
2、晶化(晶体生长)
(1)晶体的生长过程
正常生长 螺旋位错生长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2)影响因素
温度 粘度 晶-液界面性质 液体组成 杂质 界面能
上页 下页 返回
性能 =7.510–7/C 短时使用 T=1200C 长时使用T=900C 化稳、机械强度等可与石英玻璃媲美,成本低。 用途 代替石英玻璃作耐热仪器,高压水银灯管。 多孔玻璃可作吸湿剂、催化剂载体、细菌过滤器。
上页 下页 返回
Vycor玻璃与石英玻璃的性能比较
Vycor玻璃
石英玻璃
4、对玻璃着色的影响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陶瓷铁红釉大红花着色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一、析晶
1、析晶 玻璃或熔晶体的能力
上页 下页 返回
玻璃相变
固-液相变 (析晶)
液-液相变 (分相)
体积析晶 表面析晶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第三章 熔体和非晶体固体 玻璃体

气相反应 体
电解
获得方法 冲击波 磨碎
高速中子线 a 粒子线 金属醇盐 水解 真空蒸发 沉积
阴极飞溅和 氧化反应
气相反应
辉光放电
阴极法
实
例
石英、长石等晶体,通过爆炸的冲击波而非晶化
晶体通过磨碎,粒子表面层逐渐非晶化
石英晶体经高速中子线或 a 粒子线的照射后转变为非
晶体石英
Si、B、P、Al、Na、K 等醇盐酒精溶液加水分解得到
璃,即三分之二规则。
由Tg与TM作图知,易生成玻璃的组成在直线 的上方。 此规则反映形成玻璃所需冷却速率 大小。
.
3、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1)键强(孙光汉理论)
键强和玻璃形成的关系是基于熔体在结晶 化过程中,原子或离子要进行重排,熔体结构 中原子或离子原有的化学键会连续破坏,并重 新组合成新健。
★非传统玻璃(无定形物质):TM<Tg ,二 者的转变不可逆。用气相沉积等方法 制得的Si、Ge、Bi等无定形薄膜在加热 到Tg之前就会产生析晶相变,宏观特 性上也有一定差别。
.
四、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
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性
质
Tg
Tf 温度
第一类性质:玻璃的电导、比容、粘度等
第二类性质:玻璃的热容、膨胀系数、密度、折射率等
xVV =1-exp(3IVu3t4) 当x值较小时 x, VV 3IVu3t4
.
借助此式绘制给定体积分数的三T曲线,
=1- 的e并冷x可却p估速计(率3出。IV 避u免3t生4)成10-6分数晶体所必须 值较小时 x, VV 3IVu3t4
三T即:Time-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离子,会明显提高β-铝霞石的结晶,注入5×1016ions/cm2 时,反而降低了表面析晶。
如果玻璃表面不是平整,而是粗糙、有台阶的话,则入射到玻璃上的光, 再由玻璃反射、透射,均会造成光程差,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成像。
由物理学可知,假如玻璃表面有台阶,高度为 h, 当入射角为θ光线到玻 璃表面,产生的光程差 Δ =2hCosθ ,要获得镜面反射,光程差不能超过波 长的八分之一。如果是红外区,λ 为1000nm,h就可达60nm ,即可允许较 大的粗糙度。若是在紫外区,允许的粗糙度就要比25nm还小。 假如是透射光,入射角ι ,根据物理学原理光程差Δ≤ 1/8 λ ι=00, λ=400nm, h=100nm ι=900 λ=400nm, h=44.7nm
a) 玻璃硬度
当玻璃表面用金刚石锥施加集中负荷时,表面首先出现弹性变形,接着塑 性变形,负荷再大时就出现裂纹。在金刚石锥上加合适的负荷,使玻璃表面 形成刻痕,以刻痕的尺寸作为玻璃硬度大小的依据。 玻璃结构键强度愈高,硬度愈大。 玻璃结构的交联程度大,硬度越大。 玻璃表面结构比较致密,硬度也提高。
玻璃表面有预应力,可以提高玻璃硬度。
[SiO2 ]
水化层 <50A 主体玻璃
[SiO2 ] 选择性滤沥 主体玻璃
[SiO2 ]
富SiO 2
富 Al2O3- SiO2 或 CaO-P2 O5
X
(1)SiO2玻璃,中性溶液
X (2)含少量碱性氧化物pH<9 (3)含Al2O3 或- CaO-P2O5 硅酸盐玻璃与碱性溶液 单保护膜 中均稳定 双保护膜
铝羟基团
P
磷羟基团
3 玻璃表面结构理论
作花济夫玻璃表面模型:
表面吸附H+形成OH-,另外还有与Na+交换后进入玻璃表面的 H+。
亚表面理论(subsurface)
1975年Weyl提出的,亚表面层厚度约为胶体粒子大小(10 -4 -10 - 5cm),它不完全对称。
1. 表面熵最高,向内部梯度降低。
70 80
100 80 75
2 )电学性质
玻璃在常温下电阻很大,电导率很小,石英玻璃的体积电导率为 1X10-17Ω –1.cm-1,钠钙硅玻璃为1X10-9——1X10-14 Ω –1.cm-1。 表面电阻率ρ 是取一个正方形固体表面,测定其两对边间的电阻值, 它与此正方形的边长无关,量纲为Ω / square,或称方块电阻,量纲为Ω / □ 。
注入离子在玻璃表面分布:它与注入离子的能量,剂量,离子的质 量与原子序数有关,此外还与玻璃的原子质量和序数有关。注入离子在 玻璃表面的浓度分布为高斯分布。注入深度与注入离子束能量有关。
N(x) 10 ions cm 3
20
10
20
30
200
600
800 1000
深度 (A) NaCl
0
钠钙硅酸盐玻璃注入As+离子后浓度分布 注入剂量:5.3×1015ions/cm2
a
b
石英晶体断裂表面结构(a)和石英玻璃断裂表面结构(b)
表面吸附大气中活性分子以降低表面能。二氧化硅玻璃表面有以下几种羟基 团: H
H O Si
H O Si O Si O Si H O O
单羟基
双羟基
闭合羟基团
硼、铝、磷这类玻璃形成体会吸附水,形成硼、铝、磷羟基团。
H O
H O O
H
B
硼羟基团
Al
表面电导率Ω -1/□
玻璃种类
20%R.H 40%R.H 60%R.H 80%R.H 100%R.H
E玻璃 钠钙硅玻璃
2X10-15 4X10-12
6X10-14 1.8X10-12
7X10-13 7.5X10-11
9X10-12 9.8X10-10
3.4X10-11 2.8X10-9
自室温至100℃ ,玻璃表面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超过 100℃ ,由于水分子蒸发快,水膜难以形成,表面电导率下降,直至与 体积电导率一致。
注意点 (1)表面层的范围从纳米到几微米,范围很小。 (2)各种测试方法有误差,各种结果不尽相同。 (3)各种玻璃的组成不同,成型方法也不相同,不可 强制一律。
浮法玻璃上表面Na2O成分深度分布
浮法玻璃上表面SiO2成分深度分析
浮法玻璃下表面SnO2成分深度分布
小玻璃瓶罐退火后表面成分分布
表面化学组成和浓度深度分布分析方法
b) 离子注入的方法
采用离子注入机,它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加速系统,聚焦透镜,扫描系统, 靶室,真空系统,电源和控制系统组成。
离子源:把注入元素的原子电离成离子,并把离子从离子源引出,注入离子的种
类和离子束流强度均取决于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将要的离子从其它不要的离子中分离出来,一般采用磁分析器。 加速器:使用静电场加速的高压加速器。 聚焦系统:将离子束聚焦,减少损失。用单透镜或四极透镜,可多次聚焦。 扫描系统:使离子束在样品上按X、Y方向扫描。 真空度:系统真空度应小于1.33×10-3pa。靶真空度小于1.33×10-4pa。 注入剂量一般需在1015ions/cm2以上。
2. 原子或质点不对称,空隙大或微孔性。 3. 表面无序度高于内部。
用亚表面理论可以解释以下现象: (1)表面形成Griffith微裂纹,导致玻璃实际强度小于理论值。 (2)玻璃表面微孔性,反应表面大,可与O2、SO2、HCl、H2O等反 应。 (3)有利于离子迁移扩散,玻璃可进行离子交换。 (4)表面可析晶。 (5)表面有微孔,温度升高有流变性,所以可抛光,玻璃与金属封接 后应力较快消除残余应力。
c 离子注入对玻璃性质的影响
光学性能:例如光导纤维表面注入Li+,可形成厚为1微米,折射率为1.505
的表面层,比SiO2提高了3%。
力学性能:注入剂量N+<3×1017 ions/cm2 时,随剂量的增加硬度也随之
增加。
结晶性能:在Li2O-ZnO-Al2O3-SiO2表面结晶时,注入1×1016ions/cm的
4 玻璃的表面反应
玻璃成型后一段时间就容易被周围环境介质所侵蚀,侵蚀情 况可分成五种类型,主要取决于玻璃的本质(组成)和介质的种 类。 (1)不溶型——表面不溶,只形成厚度小于5nm的水化层,石英玻 璃在中性溶液中。 (2)单保护膜型——在溶液中,玻璃中某些组成,如R+,选择性溶 出,形成高SiO2的保护膜,含少量碱性氧化物 的玻璃,溶液PH<9。 (3)双保护膜型——该种玻璃为含Al2O3或CaO和P2O5的硅酸盐玻 璃,在溶液中形成SiO2层,再形成高铝硅层或 磷酸钙层(内部),再向里为主体玻璃,酸性 或碱性溶液中均较稳定。。
④ 表面改性。如离子交换、离子注入。
玻璃表面处理具有下列优点:
①
提高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有机硅涂层提高玻璃的强度和化学稳 定性。
②
获得玻璃基片所不能具有的特性。如玻璃基片上镀TbFeC0磁光薄膜后, 可用作信息记录的磁光盘,又如在平板玻璃上贴光栅膜后,经光线照射 后呈虹彩效果。
③
同一玻璃基片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如浮
第三章
玻璃表界面
1 玻璃表面化学组成
事实:玻璃表面的化学组成与它的内部,或者说整体 的组成也不尽相同。 原因:熔制、成型、热处理以及玻璃表面受水、大气 和其它化学侵 蚀所造成的。 组分的挥发性: Na、B与F等组成容易从表面挥发。 降低表面能: Pb2+、Sn2+、Sb3+、Bi3+、Zn2+、Cd2+
X
[SiO2 ]
[SiO2 ]
主体玻璃
主体玻璃
X
X
(4)保护膜破坏型 含有 较多 碱性氧 化物 , 且二 至三 种碱离 子滤 沥 后 膜中SiO2浓度较低,保护 作用弱。水进入网络。进 一步作用 pH<9
(5)溶解型 溶液pH>9~10 组成同(4)
5 玻璃表面性质
1) 光学性质
a) 粗糙度对光的反射和透射的影响
玻璃表面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
① 微观微粒沉积。沉积物以原子、离子和粒子团簇形态在玻璃表面形 成薄膜。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镀膜。
② 介观或微观粒子沉积。沉积物以介观(mm级)或微观(um级)尺寸的颗 粒形态在玻璃表面形成覆盖层,热喷涂、描金。
③ 整体覆盖。将覆盖材料在同一时间施加在玻璃表面上,如贴铁甲防 爆膜、夹金膜。
淬火玻璃的表面电导率高于退火玻璃的表面电导率。退火玻璃表面因炉气
中的SO2与表面的Na2O生成Na2SO4白霜,洗涤后溶去,形成富硅层,表面电导 率低。
玻璃表面微晶化后,与原玻璃相比,表面电导率降低。
3 )力学性质
本征强度10-14GPa 实际强度140MPa
原因
存在微观和宏观缺陷,表面微裂纹
在1920年Griffith就假定玻璃表面存在着外部应力明显集中的缺陷, 即Griffith裂纹,使玻璃在低应力下发生断裂。 有人将表面的微裂纹分为本征微裂纹,深度在几个纳米到几十个 纳米之间;结构微裂纹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制造微裂纹在 几个微米之间,其中最重要的是Griffith裂纹。
b) 表面组成对反射和折射的影响
玻璃种类
重火石玻璃
表面状态 陈旧表面 新鲜表面 陈旧表面 新鲜表面
折射率nD
1.549 1.748 1.492 1.518
平板玻璃
研磨、抛光后玻璃表面折射率:
玻璃种类
火石玻璃 重火石玻璃 轻火石玻璃 硼硅酸盐玻璃 平板玻璃 石英玻璃 高硅氧玻璃 主体玻璃折射率 nD 1.62 1.746 1.591 1.518 1.525 1.459 1.459 新表面折射率nD 1.546 1.670 1.562 1.513 1.501 1.462 1.463 研磨压力/g.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