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汇编实验答案参考
环境化工原理实验上试卷A答案

9.84
0.003
0.160
999.48
1.72
2.79 16.8
5
7.72
0.000 0.175
999.48
1.35
2.19 18.1
第 7 页 共 12 页
He,5m0
45
n=2900r.p.m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请计算出该点的 Re 和 Nu 的值并填入表 2 中。 (2) 请用双对数坐标作图,并整理出 Nu ARem 的关联式。
表 1 传热实验数据
序号 4
空气进口温度 t1(℃)
30
空气出口温度 t2(℃)
66
水蒸汽温度 T(℃)
100
空气体积流量 V(m3/s)
0.0104
表 2 传热实验数据结果
所以随着流量的增大,出口温度却是下降的。
第 6 页 共 12 页
四、数据处理(29 分)
得分 评卷人
1、(15 分)本实验使用的离心泵为:WB70/055 微型离心泵,流量 1.2~7.2m3/h,
电机功率 0.55 kW,扬程 13~21m,转速 2900 r/min,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
0.45m,吸入管路的直径为 0.025m,排除管路的直径为 0.045m。表 1 为两台
WB70/055 微型离心泵并联组合处理后的部分实验数据表,图 1 为该型号的两台
泵并联、串联组合的特性曲线。试求:
(1)请将表 1 的第 3 组实验数据补齐,并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包括计算
福州大学机械考研题目及答案

福州大学机械考研题目及答案福州大学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所重点大学,其机械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考研题目及答案的生成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考试大纲,以下是一些模拟的考研题目及答案示例:题目一:简述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设计原则。
答案:可靠性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冗余设计:通过增加备用部件或系统,提高整体的可靠性。
2. 容错设计:设计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错误,并采取措施减少错误对系统的影响。
3. 模块化设计: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独立的模块,便于维护和升级。
4. 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的部件和接口,减少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
5. 环境适应性设计:考虑产品在使用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机械的稳定运行。
题目二:请解释什么是有限元分析,并简述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答案: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通过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成有限数量的小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局部分析,然后通过组装这些单元来求解整个系统的行为。
在机械工程中,有限元分析广泛应用于:1. 结构分析:计算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
2. 热分析:模拟热传递过程,预测温度场分布。
3. 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流体在管道或容器中的流动特性。
4. 非线性分析:处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或接触非线性问题。
5. 优化设计:通过分析结果指导设计优化,提高产品性能。
题目三:阐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至关重要。
其重要性体现在:1. 保证产品性能:通过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工作性能。
2. 降低成本: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减少废品和返工。
3. 提高用户满意度: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提升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和满意度。
4. 符合法规要求: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实施方法包括:1. 制定质量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规范作业答案全(上册)PPT课件

v0为初始速度
8
解法2: dv kv2 dt
分离变量得 d到 v : kd t
v
两边积分
v0
dv v2
v12 v 1 1 t kdt kt
vv0 v v0 0
得到: v v0
再v0为初始速度
得到:
dt v0k t1
x dx x
比,dv kv2 ,式中k为正常数,求快艇在关闭发动机 后行d驶t 速度与行驶距离的关系(快艇的初速度为v0)。
解: 作一个变量代换 ak2 vdvdvdxvdv
dt dxdt dx
得到: kvdv dx
kdx dv
v
积分得到: kx ln v v0
v v0ekx
k2l1 l2l2k1ll1l1
k2l k1 k2
,
l2
k1l k1 k2
,
A 1 2k1 l1 21 2k2 l222 (k k 1 1 k 2 k2)l2
解:在这过程中,受到绳子拉力 作用,动量不守恒
但是小球所受力矩为0,角动量守恒
Lr12m1r2 2m2
16
三、计算题
1.已知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x轴上运动,质点只受到指
向原点的引力的作用,引力大小与质点离原点的距离x
的平方成反比,即 f
k x2
(k是大于零的常数),设质
点在x=A时由静止释放,求到达x=A/2时速度大小。
mg ma
agctg
N
mg
12
2.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后回到原处,这一 周期内物体 【 C】 (A)动量守恒,合外力为零; (B)动量守恒,合外力不为零; (C)动量变化为零,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D)动量变化为零,合外力为零。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习题解答-第4章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2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习题解答
4-6 一艘飞船原长为 l0,以速度 v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飞行。飞船内一小球从尾部 运动到头部,宇航员测得小球运动速度为 u,求地面观察者测得小球运动的时间。 【解】宇航员测得小球离开尾部的时空坐标为 (x1 ' , t1 ' ) ,小球到达头部的时空坐标为
5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习题解答
4-14
直杆纵向平行于 S 系的 Ox 轴匀速运动, 在 S 系中同时标出该杆两端的位置,
并测得两端坐标差 Δx1 =4 m。若在固定于杆上的 S′ 系中同时标出该杆两端的位置,则 在 S′ 系中测得两端坐标差 Δx2′=9 m。求杆本身的长度和杆相对于 S 系的运动速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在 S′ 系中测得杆的长度即为原长 L0 =Δx2′=9m。 根据长度收缩关系式 L0
3 (m) 2
由于米尺在 S 系中测得该尺与 Ox 轴的夹角为 45° ,则在 x 轴方向的投影长度为:
x 0.5(m) ,即
x 1 u 2 / c 2 x' 0.5 3 1 u 2 / c2 2
S′ 系相对于 S 系的速度为: u S 系中测得该尺的长度为: L
2 c 3
4-9 一个在实验室中以 0.8c 的速度运动的粒子飞行了 3 m 后衰变。 实验室中的观察者 测量该粒子存在了多少时间?与粒子一起运动的观察者测得该粒子在衰变前存在了多
3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习题解答
少时间? 【解】实验室中的观察者测得粒子的存在时间为: t
x 1.25 108 (s) u
中测得该尺与 Ox 轴成 45° 角,则 S′ 系相对于 S 系的速度 u 是多少?S 系测得该尺的 长度是多少?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解析大全(实验数据)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R = U,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2) 由 I=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求得 u R 1=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验证欧姆定律。
(3)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U 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只,0-5V 电压表1只,0~50mA 电流表1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只,DF1730SB3A 稳压源1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章中的第2.4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次。
(2)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23 U1/V5.46.98.5 I1/mA2.002.603.20 R1/Ω270026542656 测量次数123 U2/V2.082.222.50 I2/mA38.042.047.0 R2/Ω54.752.953.2(1)由%.max 55551111××××==== UU ∆,得到,. VU 1515151500001111====∆ VU 07507507507500002222. ==== ∆; (2)由%.max55551111××××==== II ∆,得到,. mAI 07507507507500001111==== ∆ mAI 7575757500002222. ==== ∆; (3)再由2222222233333333)()( I I V U RuR∆∆ ++++==== ,求得ΩΩ1111101010109999222211111111====××××====RRuu,;(4)结果表示Ω±=Ω×±=)144(,10)09.092.2(231RR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福州大学11级大学物理学规范练习答案06

v2 1− 2 c 1 2 2 2 对动能问题,由题知: mc − m0 c = 2 × m0 v
得: γ =
1
3 = 2, v = c ≈ 0.866c 2
v 2 v 由此得:(1 + ) (1 − ) = 1 2 2 c c
由此式解得: v =
2
2
2
5 −1 c ≈ 0.786c 2
9
2.根据经典力学对一静止的电子施加恒力 2.根据经典力学对一静止的电子施加恒力F=1N,经 根据经典力学对一静止的电子施加恒力 , 过多长的距离可以使电子的速率达到光速? 过多长的距离可以使电子的速率达到光速?考虑相对 论效应在同样的作用力下, 论效应在同样的作用力下,经过相同的距离电子的速 率是多少?在这个速率下,它的质量和动能是多少? 率是多少?在这个速率下,它的质量和动能是多少? 解(电子的静质量记为m0) A = Fx = 1 m c 2
( )
ab
运动时: m = γ m0 =
m0
1− u
( c)
2
又根据长度缩短效应: b' = b,
a' =
a
m0 m' 板的面密度为: ′ = σ = a' b' ab 1 − u 2 c
γ
= a 1− u
( c)
2
( )
6
2.一观察者测出电子的质量为静止质量的两倍,则该 一观察者测出电子的质量为静止质量的两倍, 一观察者测出电子的质量为静止质量的两倍 。 电子的速度为 0.866c 分析:m = γm0 =
2.两飞船, 2.两飞船,在自己的静止参照系中测得各自的长度均为 两飞船 m,飞船甲测得其前端驶完相当于 相当于飞船乙全长的距 100 m,飞船甲测得其前端驶完相当于飞船乙全长的距 离需时(5/3) (5/3)× s,则两飞船相对速度的大小为 则两飞船相对速度的大小为: 离需时(5/3)×10-7s,则两飞船相对速度的大小为: (A)0.408c (B)0.5c 甲 (D) ) 乙 (C)0.707c (D)0.894c 分析:以甲船为S系,乙船为S’系, 设两飞船相对速度的大小为u, 在S’系中测量,飞船甲前端驶过乙船全长需时∆t′= l0/u 。 在S系中,飞船甲测得其前端驶完相当于飞船乙 全长的距离需时间(5/3)×10-7s,由于事件发生于同一地 点,故该时间为固有时间。 2 ′ l0 u 根据时间膨胀效应,有: ∆t = ∆t = 1− 2 u c γ 代入数据解得:u=0.894c。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解析大全(实验数据)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R = U,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2) 由 I=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求得 u R 1=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TA SEGMENT
ARRAY DB 12,34,56,-12,-34,-9,0,3,0,-5,3,5 DB 0AH,0FFH,4,0,77H,88H,0F0H,0BBH COUNT EQU $-ARRAY
SUM1 DW 0 ;存正数累加和
SUM2 DW 0 ;存负数绝对值累加和
CUNT1 DB 0 ;存正数数据个数
CUNT2 DB 0 ;存负数数据个数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PARA STACK
STA DW 20H DUP(0)
STACK1 ENDS
COSEG SEGMENT
ASSUME CS:COSEG,DS:DATA,SS:STACK1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XOR AX,AX
XOR BX,BX
XOR CX,CX
XOR DX,DX
LEA SI,ARRAY
MOV CL,COUNT LOP: TEST B YTE PTR [SI],80H
JE PLUS
MOV CH,[SI] ; 求负数绝对值NEG CH
ADD BL,CH ; 负数绝对值累加
ADC BH,0
INC DL ; 个数计数JMP NEXT
PLUS: ADD AL,[SI] ; 正数累加ADC AH,0
INC DH ; 个数计数NEXT: INC SI
DEC CL
JNE LOP
MOV SUM1,AX ; 存结果
MOV SUM2,BX
MOV CUNT1,DH
MOV CUNT2,DL
MOV AH,4CH
INT 21H
COSEG ENDS
END START
2、上机题目:两个八位数的相加运算
内容:DAT开始的单元中存放两个八位二进制数,两个数相加后结果存入SUM单元中。
(SUM为十六位)DAT DB X1,X2 SUM DW ?
无符号数有符号数
data segment
dat db 0feh,05h
sum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l,dat
xor ah,ah
add al,dat+1
adc ah,0
mov sum,ax code ends
end start data segment
dat db 0feh,05h
sum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l,dat
cbw
mov bx,ax
mov al,dat+1
cbw
add ax,bx
mov sum,ax code ends
end start
1、上机题目:统计正数(负数)的个数
内容:DAT开始的单元中存放N个字节有符号数,统计正数的个数存入T0单元中;负数的个数存入T1单元中;
Dat DB X1, (X)
T0 DB ?
T1 DB ?
data segment
dat db 12,23,-45,-82,91,64,0,-2,4,37 count equ $-dat
t0 db ?
t1 db ?
data ends
code s 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count
mov si,0 lop: test dat[si],80h
je plus
inc t1 ; 个数计数jmp next
plus: inc t0 ; 个数计数next: inc si
dec cx
cmp cx,0
jne lop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 nds
end start
2、上机题目:无符号数排序
内容:TAB开始的单元中存放N个字节无符号数,请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后,存入DAB单元中。
(选作:从小到大排序)
TAB DB X1, (X)
DAB DB N DUP(?)
data segment
tab db 01h,10h,05h,60h,30h,11h n equ $-tab
dab db n 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bx,0
mov cx,n
q:mov al,tab[bx]
mov dab[bx],al
inc bx
loop q
mov cx,n
dec cx
lop:
mov di,cx
mov bx,0
lop1: mov al,dab[bx] cmp al,dab[bx+1] jnb next
xchg al,dab[bx+1] mov dab[bx],al next: inc bx dec cx cmp cx,0 jnz lop1 mov cx,di dec cx cmp cx,0 jnz lop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1、上机题目:求最大数(最小数)
内容:DAT开始的字单元中存放N个无符号数,求出最大数存入MAX单元中。
(求出最小数存入MIN单元中)
DAT DW X1, (X)
MAX DW ?
MIN DW ?
data segment
dat dw 6,2,3,1,5,4,2 count equ ($-dat)/2 max dw ?
min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count-1
mov si,0 mov ax,dat[si]
mov bx,dat[si]
j0: add si,2
cmp ax,dat[si]
jnb j1
mov ax,dat[si]
j1: cmp dat[si],bx
jnb j2
mov bx,dat[si]
j2: loop j0
mov max,ax
mov min,bx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上机题目:数据查找内容:TABLE开始的字节单元中存放N个无符号数,dt单元存放一个已知数据X,现从TABLE中查找是否存在数据X,如果存在,NO单元存放该数据在TALBE中的序号,否则NO单元存放FFH 。
TABLE DB X1, (X)
dt DB x
no DB ?
data segment
table db 55h,01h,60h,12h,22h
count equ $-table
dat db 0h
no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count
mov si,0
mov al,dat
lop: cmp table[si],al
jz j0
inc si
loop lop j0: cmp cx,0
jnz next
mov al,0ffh
mov no,al
jmp done
next: mov ax,si
mov no,al jmp done
done: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 nds
end start
1、上机题目:代码转换
内容:用子程序设计的方法,分别把BUF字单元中的四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代码存入MAS开始的单元中,并在crt上显示。
BUF DW X MAS DB 4 DUP(?)
data segment
buf dw 21ACh
mas db 4 dup(?) data ends
code s 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main proc near
mov ax,data
mov ds,ax
call decbin
mov ah,4ch
int 21h
main endp
decbin proc near
push d x
mov si,0
mov ch,4h
lop: mov cl,4h
mov ax,buf
rol ax,cl
mov buf,ax
and ax,0fh
cmp al,0ah
jb yes
add al,7
yes: add al,30h
mov mas[si],al
mov dl,al
mov ah,2
int 21h
inc si
dec ch
cmp ch,0
jnz lop
pop dx
ret
decbin endp
code e nds
end 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