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核酸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前三章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核酸化学(一)、问答题: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解答:A为15.1%,则T为15.1%,G为34.9%,C为34.9%。
2、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稳定DNA双螺旋结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它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解答:1953年,J.Watson和F.Crick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DNA 结晶的X-衍射图谱和分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主链在外侧,嘌呤碱和嘧啶碱在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垂直于中轴,糖环平面平行于中轴;③双螺旋的直径2nm,螺距3.4nm,沿中心轴每上升一周包含10个碱基对,相邻碱基间距0.34nm,之间旋转角度36°;④沿中心轴方向观察,有两条螺形凹槽,大沟(宽1.2nm,深0.85nm)和小沟(宽0.6nm,深0.75nm);⑤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两条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健和碱基堆积力而结合在一起。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以及DNA的复制机理,揭开了生物学研究的序幕,为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答:①分子量在25KD左右,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沉降系数在4S左右;②碱基组成中有较多的稀有碱基;③3’一末端是一CCA结构;④5’末端多是PG…也有PC…;⑤呈三叶草形。
包括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ψC环。
4、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答:1、RNA分子中所含的戊糖是核糖,而DNA中的是2’-脱氧核糖。
二者形成的核苷与核苷酸有别。
2.RNA分子中所含的嘧啶碱与DNA分子中有区别。
(U换T)3.天然RNA是以单链的形式存在,DNA分子常以双股螺旋的形式存在。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答案)一、名词解释: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枪击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与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当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氢键断开,双链DNA解离为单链,称为核酸的“熔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与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退火:当将变性(双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增色效应、减色效应:DNA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增色效应;变性DNA在退火条件下复性时,DNA在260nm的光密度比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与小得多(35%-40%)的现象DNA的熔解温度:DNA双螺旋解开一半时的温度(Tm)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
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成为环化核苷酸核小体: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DNA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构成cAMP:3’,5’-环腺苷酸,就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由于某些激素或其它分子信号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而成二、填空题:1、核酸变性后,其摩尔磷吸光系数ε(P) 。
2、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主要就是靠。
3、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
4、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位置不带羟基。
5、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中,RNA主要位于中。
生物化学3-核酸作业参考答案

Chapter 4 Nucleic acids专业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1. 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和原核细胞的部位,后者主要存在细胞的部位。
(DNA,RNA,细胞核,拟核区,细胞质) 2. 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由,和连接而成。
(核苷酸,碱基,戊糖,磷酸)3. 在各种RNA中,含量最多,含稀有碱基最多,半寿期最短。
(rRNA,tRNA,mRNA)4. 维持DNA的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有,,。
(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5. 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的,两链的碱基序列,其中与配对,形成两对氢键,与配对,形成三对氢键。
(反向平行,互补配对,A,T,C,G)6. 当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的高度时,DNA双链,称为。
当“退火”时,DNA的两条链,称为。
(打开,变性,重新配对,复性)7. 核酸在复性后260nm波长的紫外吸收,这种现象称为效应。
(变性,减小,减色)8. tRNA的二级结构呈形,三级结构的形状象。
(三叶草。
倒“L”)9. 富含的DNA比富含的DNA具有更高的溶解温度。
(GC,AT)10.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和于1953年提出的。
(Watson,Crick)11.DNA的T m值大小与三个因素有关,它们是,,。
(GC对,DNA均一性,溶液离子强度)12.PCR是通过、和三个步骤循环进行DNA扩增的。
(变性,退火,延伸)二、选择题(20分)1. 细胞内游离核苷酸分子的磷酸基团通常连接在糖的什么位置上?()aa. C5’b. C3’c. C2’d. C1’2. 关于双链DNA碱基含量的关系哪个是错误的?( )ba. A=Tb. A+T=G+Cc. C=Gd. A+G=C+T3.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a. 两条链反向平行b. 所有生物中DNA均为双链结构c. 自然界存在3股螺旋DNAd. 分子中稀有碱基很少4. Southern印记法是利用DNA与下列何种物质之间进行分子杂交的原理?()da. RNAb. 蛋白质c. 氨基酸d. DNA5. RNA分子中常见的结构成分是()ba. AMP、CMP和脱氧核糖b. GMP、UMP和核糖c. TMP、AMP和核糖d. UMP、CMP和脱氧核糖6. 热变性的DNA()aa. 紫外吸收增加b. 磷酸二酯键断裂c. 形成三股螺旋d. (G+C)含量增加7. DNA的Tm与介质的离子强度有关,所以DNA制品应保存在()aa. 高浓度的缓冲液中b. 低浓度的缓冲液中c. 纯水中d. 有机溶液中8. 下面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a. 在嘌呤和嘧啶之间存在着碱基对b. 当胸腺嘧啶与嘌呤配对时,由于甲基阻止氢键形成而导致碱基配对效率下降c. NaOH溶液只能水解DNA,不能水解RNAd. 在DNA分子总有氢键连接的碱基平面与螺旋平行9. 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的两条链能否自行杂交,取决于:()da. DNA的熔点b. 序列的重复程度c. 核酸链的长短d. 碱基序列的互补10.DNA与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主要依据是:()ca. 空间结构不同b. 所含碱基不同c. 所含戊糖不同d. 细胞中的位置不同11. 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残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ca. 2’,3’-磷酸二酯键b. 氢键c. 3’,5’-磷酸二酯键d. 糖苷键12.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da. 溶解度降低b. 溶液黏度降低c. 紫外吸收增大d. 紫外吸收降低13.分离出某病毒核酸的碱基组成为A=27%,G=30%,C=22%,T=21%,该病毒为()aa. 单链DNAb. 双链DNAc. 单链RNAd. 双链RNA14.DNA复制时,序列5’-TpApGpAp-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aa. 5’-TpCpTpAp-3’b. 5’ApTpCpTp-3’c.5’-UpCpUpAp-3’d.5’-GpCpGpAp-3’15.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ca. 磷酸二酯键b. 核糖c. 嘌呤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d. 核苷键16.在Watson-Crick的DNA结构模型中,下列正确的是()aa. 双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b. 嘌呤和嘌呤配对,嘧啶和嘧啶配对c. 碱基之间共价结合d. 磷酸戊糖主链位于螺旋内侧17.DNA变性的原因是()da. 磷酸二酯键断裂b. 多核苷酸解聚c. 碱基的甲基化修饰d. 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18.下列关于RNA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 RNA不仅只有是单链的形式存在的b. 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c. 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d. 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19. 原核生物核体为()aa.70Sb.80Sc.60Sd.50S20.下列核酸中稀有碱基或修饰核苷相对含量最高的是()ca. DNAb. rRNAc. tRNAd. mRNA三、是非题(5分)√()1. DNA和RNA都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2. 不同生物的DNA碱基组成各不相同,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DNA组成均相同()3. 在1mol/L NaOH溶液中,RNA和DNA同样不稳定,易被水解成单核苷酸。
生物化学第五章核酸化学习题含答案

核酸的化学一、是非题1.嘌呤碱分子中含有嘧啶碱结构。
2.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以β型的C—N糖苷键相连。
3.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所以说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4.核苷酸的碱基和糖相连的糖苷键是C—O型。
5.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差别是糖环的2’位有无羟基。
6.核苷酸的等电点的大小取决于核糖上的羟基与磷酸基的解离。
7.在DNA双链之间,碱基配对A-T形成两对氢键,C-G形成三对氢键,若胸腺嘧啶C-2位的羰基上的氧原于质子化形成OH,A-T之间也可形成三对氢键。
8.任何一条DNA片段中,碱基的含量都是A=T,C=G。
9.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令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
10.用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必须用同源的DNA作标准样品。
11.DNA变性后就由双螺旋结构变成线团结构。
12.Tin值低的DNA分子中(A-T)%高。
13.Tin值高的DNA分子中(C-G)%高。
14.由于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
15.起始浓度高、含重复序列多的DNA片段复性速度快。
16.DNA的复制和转录部必须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
17.某氨基酸tRNA反密码子为GUC,在mRNA上相对应的密码子应该是CAG。
18.细胞内DNA的核苷酸顺序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19.RNA链的5 ′核苷酸的3′羟基与相邻核昔酸的5′羟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20.假如某DNA样品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OD260提高30%,说明它是一条双链DNA。
21.核酸外切酶能够降解所有的病毒DNA。
二、填空题1.核苷酸是由___、____和磷酸基连接而成。
2.在各种RNA中__含稀有碱基最多。
3.T m值高的DNA分子中___的%含量高。
T m值低的DNA 分子中___%含量高。
4.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____,其生物学作用是____________。
5.细胞内所有的RNA的核苷酸顺序都是由它们的______决定的。
6.将双链DNA放置在pH2以下或pH12以上,其OD260___,在同样条件下单链DNA的OD260______。
大学药学-生物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生物化学第二节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A11、关于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碱基A和U配对B、碱基G和T配对C、两条同向的多核苷酸D、两条反向的多核苷酸E、碱基之间以共价键连接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腺嘌呤的摩尔数等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D、两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T或C与G之间的氢键连接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3、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A、戊糖构象B、碱基的旋转角C、碱基序列D、戊糖磷酸骨架E、磷酸二酯键4、DNA的主要功能是A、翻译的模板B、反转录的模板C、翻译和反转录的模板D、复制和基因转录的模板E、突变与进化5、对于tRNA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tRNA 通常由70-80 个核苷酸组成B、细胞内有多种tRNAC、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分子量一般比mRNA 小E、可作为各种氨基酸的转运载体6、下列关于RNA 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有mRNA,tRNA ,rRNA 等种类B、原核生物共有5S、16S、23S三种rRNAC、tRNA 是最小的一种RNAD、tRNA主要的作用是在细胞核内转录DNA基因序列信息E、组成核糖体的RNA 是rRNA7、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量最小B、是各种氨基酸的转运载体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原料C、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D、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型的结构E、5’-末端具有特殊的帽子结构8、DNA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氢键B、2’,3’-磷酸二酯键C、3’,5’-磷酸二酯键D、2’,5’-磷酸二酯键E、疏水键9、下列哪种碱基只见于RNA而不见于DNAA、AB、TC、GD、CE、U10、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戊糖不同C、碱基不同,戊糖不同D、碱基相同,戊糖相同E、碱基相同,部分戊糖不同11、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A、含氮碱基B、核苷酸C、多核苷酸D、核糖核苷E、脱氧核糖核苷12、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氢键B、酯键C、离子键D、糖苷键E、3’,5’-磷酸二酯键13、DNA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A260nm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B、A26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C、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E、A28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二、B1、A.α-螺旋B.β-折叠C.PolyA尾D.m7GpppNmE.双螺旋结构<1> 、DNA的二级结构特征A B C D E<2> 、真核生物mRNA3’-端特征A B C D E2、A.DNAB.mRNAC.rRNAD.tRNAE.hnRNA<1> 、储存遗传信息的关键核酸分子是A B C D E<2>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NA是一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接。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

第五章核酸A1.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_____D___。
A.4种dNTP B.4种NTP C.4种dNDP D.4种脱氧核苷的衍生物A2.假尿嘧啶核苷是指_____D______。
A.碱基并非尿嘧啶B.作为DNA的稀有碱基存在C.核苷中糖被甲基化D.糖与碱基之间的连接与正常不同3.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______C____中。
A.软色体DNAB.rRNAC.tRNAD.mRNA4.以下结构式的正确命名是________。
A.尿苷B.尿嘧啶C.尿苷酸D.胞苷酸A5.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是在哪类核酸中发现?___C_____A.rRNAB.mRNAC.tRNAD.核仁DNAA6.绝大多数mRNA的5’端有__B_____。
A.polyAB.帽子结构C.起始密码子D.终止密码子7.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膦酸基连接,连接方式是____D____。
A.2’—5’B.3’—5’C.3’—3’D.5’—5’8.原核mRNA与真核mRNA的结构在许多方面不相同,在下列4种结构中,原核mRNA不具有____①____,真核mRNA不具有____②____。
A.SD序列B.Poly(A)序列C.启动子序列D.内含子序列9.细胞质中主要有三种RNA:tRNA、mRNA和rRNA,其相对含量是___C______。
A.tRNA﹥mRNA﹥rRNAB. tRNA﹥rRNA﹥mRNAC. rRNA﹥tRNA﹥mRNA 10.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___B______。
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B.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高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D.溶液黏度增加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11.某双链DNA样品含15%的A,该样品含C为____A______。
A.35%B.15%C.30%D.20%12.根据Watson—Grick模型,求得每1μmDNA双螺旋核苷酸对的平均数为__D__。
生物化学学习题核酸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化学学习题核酸的组成与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它在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核酸的组成与功能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核酸的组成核酸主要由核苷酸组成,而核苷酸又由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核碱基三个部分构成。
核酸可分为两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1. RNA的组成RNA由核糖和磷酸基团以及四种不同的核酸碱基组成,分别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尿嘧啶(U)。
RNA具有单链结构,呈现出多样的空间构象。
2. DNA的组成DNA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以及四种不同的核酸碱基组成,包括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
DNA 以双链螺旋的形式存在,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结合。
第二部分:核酸的功能核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传递、蛋白质合成和调控基因表达等。
1. 遗传信息传递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基因的排列组合和序列的变异,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DNA通过复制和遗传物质的传递,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代际之间的传递。
2. 蛋白质合成RNA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DNA通过转录过程生成RNA的复制体,即mRNA。
然后,mRNA被带有氨基酸的tRNA识别,从而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合成出特定的蛋白质。
3. 调控基因表达除了编码蛋白质的mRNA外,RNA还包括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和小核RNA(snRNA)等。
这些RNA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例如,tRNA将特定的氨基酸带给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而rRNA则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RNA,即非编码RNA(ncRNA),它们不编码蛋白质,而在细胞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调控角色,如调控基因表达、修饰染色体结构等。
结语:核酸作为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生物大分子,其组成和功能多种多样。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核酸?(一)名词解释1.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2.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不对称比率: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
4.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5.反密码子: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
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
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8.退火: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
9.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10.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11.噬菌体: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
也叫细菌的病毒。
12.发夹结构: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
这些结构是由于RNA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
13.DNA的熔解温度: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担负着生命信息的储存与传递。
DNA一级结构: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而形成的线性结构
Tm:通常把DNA热变性过程中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DNA变性:在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DNA功能丧失
增色效应:由于核酸变性引起的对紫外线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DNA复性后对紫外线吸收减少的现象。
1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1DNA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构成,两条链围绕一个中心轴,反向平行缠绕
○2嘌呤核嘧啶碱基处于双螺旋结构的内侧,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脱氧核糖平面与中心轴平行○3碱基互补A-T,G-C ○4在双螺旋的表面形成大小两个凹槽,分别为大沟和小沟,交替出现○5双螺旋直径2nm每个螺旋包括10bp螺距3.4nm,
2请从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细胞分布以及生物功能的角度,比较DNA和RNA的区别?○1组成单位不同: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组成碱基不同:DNA的组成碱基是ATGC,RNA的组成碱基是AUGC
○3组成五碳糖不同:DNA的组成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的组成五碳糖是核糖,
○4空间结构不同:DNA是双螺旋结构,RNA一般是单链。
○5功能不同:DNA是遗传物质,RNA一般在细胞中不作为遗传物质。
3试比较原核生物DNA和RNA转录的主要区别?
相同点:都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发生在细胞质内(无细胞核);都需要能量和酶。
都是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
不同:a DNA复制结过是产生两个DNA分子;RNA转录是以DNA为模板,进行合成,只形成一条链;b DNA复制的目的与RNA转录的目的不同,DNA复制是为了分裂,产生子代;RNA转录是为了合成蛋白质(mRNA)c DNA是半保留复制,新生链各有一半来自母链;RNA只是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条链。
d DNA合成需要引物,RNA合成不需要引物f DNA 复制和RNA转录所用的反应底物不同,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是核糖核苷酸;g DNA 复制和RNA转录需要的酶体系不同
4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成熟加工过程?
⑴在5'端形成帽子结构⑵在3'端形成多聚A尾巴⑶剪接:去除初级转录产物上的内含子,把外显子连接为成熟的RNA
脂:是由脂肪酸与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磷脂:含有磷酸的复合脂质。
生物膜:围绕细胞或细胞器的脂双层膜,细胞内的膜系统与质膜的统称。
外周蛋白:在细胞膜的细胞外侧或细胞质与细胞膜表面松散连接的膜蛋白,
内在蛋白:整合进入到细胞膜结构中的一类蛋白,它们可部分地穿过膜磷脂双层1简述生物膜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保护功能,物质转运,信息传递,能量交换,运动功能
2简述生物膜的流体镶嵌模型结构要点?
○1强调了膜的流动性,膜中脂类分子既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分子的流动性
○2强调了膜的不对称性和脂类与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嵌入脂类双分子层的疏水尾部,极性部分露于膜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