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课程

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课程

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课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课程研究生专业课程简介在同济大学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中,专业课程是学生深造与专业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济大学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建筑理论与历史教学大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核心部分)授课对象:建筑学本科四年级主讲教师:常青教授、卢永毅教授教学内容:建筑理论与历史(一),以中国建筑历史与相关理论学习为主建筑理论与历史(二),以外国(西方为主)建筑历史与相关理论学习为主教学时数:建筑理论与历史(一)2学时/周,共36学时(四年级上)建筑理论与历史(二)3学时/周,共54学时(四年级下)教学目标:1、解读历史:深层次阅读从古代一直到当代时期历史上出现的种种代表性的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

2、阅读理论:通过丰富的建筑历史脉络的展开,将各个历史时期有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引入阅读,并解剖建筑理论所包含的观念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性。

3、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建筑的语言,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建筑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4、形成史观: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历史不是目的,传统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未来。

教学方法:史论并重的课程架构:整体框架中的丰富细节思想史、图像史与历史建筑的共同解读理论与历史的多元性与批判性教学形式:讲课为主,大量幻灯、多媒体图像与参考文献配合。

结合课堂讨论。

课外历史建筑抄绘、文献阅读以及论文写作。

教学具体内容:建筑理论与历史(一)概说( 4 学时)(一)理论的作用•目的:培养历史意识,建立建筑史观。

•理念:批判的、质疑的、选择的理性原则。

•方法:分析的、解析的、诠释的,专题讨论、研判的。

年鉴学派-正史-野史-乡土-风土,建筑学与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学视角-作为制度的建筑-场景与仪式。

(二)理论与历史•历史与人为事实(史料、事(史)实、人为事实( ARTIFACT )、事件、建筑)。

同济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学制五年制本科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基本要求1.德育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法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坚持既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又勤恳实干、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

2.智育(1)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法律与法规。

●了解国防基本知识。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文化,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及方法。

●了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程序的操作应用技能和方法。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的能力。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建筑物理声、光、热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了解建筑给排水、电气、空调等相关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方法。

●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了解人类文化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掌握建筑设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建筑画的基本理论和技法。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了解外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了解当代中外主要建筑流派和思潮的理论和影响。

●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济建筑系培养方案

同济建筑系培养方案

同济建筑系培养方案同济大学建筑系培养方案同济大学建筑系作为国内建筑教育领域的顶尖学府之一,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建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筑专业人才为目标。

以下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培养方案:1. 强化建筑学基础课程:学生在入学后将接受一系列的基础建筑学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建筑学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2. 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筑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绘图技巧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建筑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包括设计竞赛、社区建设等。

学生将有机会与行业专业人士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提供国内外交流机会: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筑系积极提供国内外交流机会。

学生可以选择到国外的建筑学院进行交流学习,了解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文化。

此外,建筑系还与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5.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建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提供创新设计课程外,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与教师一起进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并参与学术研讨会和展览。

6. 强调社会责任感:建筑系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系还鼓励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对生态建筑和绿色设计的认识和追求。

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建筑专业人才。

学生将在严谨的学术环境中接受全面的建筑教育,获得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并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计划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含室内设计方向)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建筑系,源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等,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由这些校系合并而成。

1986年以来发展成为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等组成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其中建筑系是各系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

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自创建以来,建筑学人一贯崇尚理性务实,革故鼎新,不跟风、不随流,在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建筑思潮面前,始终有着冷静观察、独立思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和胸襟,从而使同济建筑学具有一种独特的学术性格和传统。

建筑系设有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三个专业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属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可招收博士后,并可招聘长江学者。

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

建筑学专业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

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

二、学制四年制本科、五年制本科。

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的新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本专业领域的专业领导者。

四、专业培养标准表1专业标准方面内容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知识与智力能力1、数学知识2、自然科学知识3、人文科学知识4、专业知识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6、有关当代的知识(国内外)1、熟练掌握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选:高等数学C。

2、掌握基本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工程地质与测量、生态环境保护等自然科学知识,选: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室内设计原理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室内设计原理

司济大学精品课程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与目的专业基础课。

希望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理念,与人生活、工作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懂得室内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2.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现代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基本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今后从事建筑装饰业工作奠定基础。

3.课程基本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室内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室内空间组织与界面处理,室内光环境,室内色彩和材料,室内家具与陈设,室内自然景观,室内设计与相关学科。

第二部分主要结合课程作业进行讲解,包括:室内表现图技法简介;当前室内设计作品简介。

第三部分包括针对课程设计作业的辅导、答疑、讲评。

4.实验或上机内容学生需完成一项课程设计作业,如:小型咖啡屋、小型专卖店或住宅的室内设计。

学生需完成一张硬质A1图纸,内容包括:平面图(1 : 50),平顶图(1 :100),内立面图、内立面展开图或剖视图(1 : 50),大样图若干,彩色内部效果图,主要材料小样,简要设计说明。

5.前修课程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装饰材料、装饰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建筑声学、人类工效学、环境心理学的知识。

6.学时分配学时安排序号室内设计的1 2概念和方法213 收作业、讲评 22总计36367.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课程内容同济大学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 中形成了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

近年来确立了“知 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 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建筑学是我校的传统专业,生源情况非常好,学生素质高。

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始终有一条主线,即:以现 代建筑的理性精神为精髓,以兼容并蓄、广纳博采的学术定位为基础,以当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的并重交融 为重点,以国际前沿的跟踪交流为导向,把培养视野开阔眼界高、作风务实能力强,并具有很大创新潜力 的高素质建筑学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专业课
设计概论
建筑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设计基础Ⅰ/II/III
建筑设计
专题设计(环境与建筑设计,城市与住区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竞赛
建筑史
建筑构造
建筑物理(声光热)
建筑设备(水电暖)
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
建筑法规与职业教育
建筑理论与历史
建筑评论
建筑防灾
选修课
艺术史
虚拟现实系统及应用
建筑策划
人体工程学
当代艺术评论
旧建筑再生设计策略
计算机图形学
建筑结构造型
日光与建筑
室内环境与表现
照明设计
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专题研讨
建筑材料与部品
材料病理学
中外建筑交流
家具与陈设
环境控制学
城市阅读(英)
数字化设计前沿(英)
气候适应性设计概论
建筑专业英语
文献阅读与写作
建筑遗产保护法规与管理
当代大型公共建筑综述
图解城市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专题研讨
密度与居住-高密度居住社区问题专题研讨
城市概论
场地规划设计
测量学
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文化与空间
景观空间认知与表达
数字景观模拟技术
景观游憩学
现代生命科学与人居环境(英)
风景园林专业英语(英)
城乡规划导论
城市分析方法
城市社会学
城市建设史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1)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政策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思想史
城市开发与房地产金融
空间规划方法概论(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教学安排一览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教学安排一览表

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安排一览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公共基础课(必修74学分)002016-9 形势任务查 2.0 68 1 1 1 1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 2.0 34 2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试 3.0 34 207805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试 6.0 51 3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 3.0 34 2072148 大学语文查 2.0 34 2100096 大学计算机基础查 2.5 34 2100217 程序设计A 查 2.5 34 2122006 高等数学(C)上试 3.0 51 3122007 高等数学(C)下试 3.0 51 3320001-4 体育查 4.0 136 2 2 2 2360011 军事理论查 1.0 17 1大学英语试12.0 204 4 4 2 2125141 建筑力学(1)试 3.0 51 3031160 建筑力学(2)试 3.0 51 3031158 建筑结构(1)试 3.0 51 3 031159 建筑结构(2)试 3.0 51 3 020179 艺术造型(1)查 4.0 68 4020180 艺术造型(2)查 4.0 68 4020181 艺术造型(3)查 4.0 68 4031162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查 3.0 51 3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专业基础课(必修54学分)021114 艺术史查 2.0 34 2021003 建筑史查 3.0 51 3020182 城市阅读查 2.0 34 2021180 设计概论查 2.0 34 2021085 建筑概论查 2.0 34 2020183 建筑生成原理查 2.0 34 2020184 建筑设计原理查 2.0 34 2020185 设计基础查 6.0 102 6020186 建筑设计基础查 6.0 102 6020187 建筑生成设计查 6.0 102 6020188 建筑设计查 6.0 102 6020189 计算机图形学查 2.0 34 2020218 数字化设计方法查 2.0 34 2021144 建筑构造试 2.0 34 2023050 建筑物理(声光热)查 3.0 51 3023165 建筑设备(水暖电)查 2.0 34 2 023052 建筑法规试 1.0 17 1 021115 人体工程学查 2.0 34 2 021303 环境控制学查 2.0 34 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专业课必修课(必修38学分/四年制建筑学或必修44学分/五年制建筑学)必修课(必修40学分/四年制建筑学<室内设计方向>或必修46学分/五年制建筑学<室内设计方向>)022088 专业英语试 2.0 34 2021297 建筑师职业教育查 2.0 34 2 021179 构造技术运用查 1.0 17 1021145 建筑特殊构造查 1.0 17 1023051 建筑防灾试 1.0 17 1 022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1)查 2.0 34 2021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2)查 3.0 51 3 021030 建筑评论查 2.0 34 2020207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人文环境查 1.0 17 102020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自然环境查 1.0 17 1020209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3)-建筑群体查 1.0 17 1020136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查 1.0 17 1 020221 高层建筑设计原理查 1.0 17 1 020210 城市设计原理查 1.0 17 1020211公共建筑设计(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查 6.0 102 6020212 建筑群体设计与住区规划设计查 6.0 102 6020222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查 6.0 102 6020223专题建筑设计(限五年制建筑学)查 6.0 102 6选修课(选修12分)020216 电脑应用基础查 2.0 34 2020217 数字化设计前沿查 2.0 34 2020110 虚拟现实系统及应用查 1.5 34 2 021139 文博专题查 2.0 34 2021013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方向必修)查 2.0 34 2022109 城市规划原理查 2.0 34 2022294 城市建设史查 2.0 34 2 022034 园林设计原理查 2.0 34 2 024200 中外园林史查 2.0 34 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020023 园林植物与应用查 2.0 34 2 021323 建筑结构造型查 2.0 34 2 022104 室内照明艺术查 2.0 34 2 023057 照明设计查 2.0 34 2 021300 家具与陈设查 2.0 34 2020078 建筑产品选用与整合查 2.0 34 2 021324 室内环境表现查 2.0 34 2 020161 旧建筑再生设计策略查 2.0 34 2 021177 建筑策划查 2.0 34 2四、素质与能力拓展课(至少选修8学分)城市规划专业4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公共基础课(必修68学分)002016-9 形势与政策查 2.0 68 1 1 1 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 2.0 34 2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试 3.0 34 207805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试 6.0 51 3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 3.0 34 2 360011 军事理论查 1.0 17 1大学英语试12.0 204 4 4 2 2 072148 大学语文查 2.0 34 2031162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查 3.0 51 3122006-7 高等数学C 试 6.0 102 3 3124005 普通物理C 查 4.0 68 4 035001 测量学查 2.0 34 2 100096 大学计算机基础查 2.5 34 17 2100217 程序设计A 查 2.5 34 17 210011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查 2.5 34 51 2 100116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查 2.5 34 51 2 320001-4 体育查 4.0 170 2 2 2 2 020179 艺术造型(1)查 4.0 68 4020180 艺术造型(2)查 4.0 68 4020181 艺术造型(3)查 4.0 68 4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专业基础课(必修60学分)022110 设计概论查 2.0 34 2021085 建筑概论查 2.0 34 2020183 建筑生成原理查 2.0 34 2020184 建筑设计原理查 2.0 34 2020185 设计基础查 6.0 102 6020186 建筑设计基础查 6.0 102 6020232 建筑构成查 6.0 102 6020188 建筑设计查 6.0 102 6022082 城市概论查 2.0 34 2021003 建筑史查 3.0 51 3022083 城市规划导论(英语)查 2.0 34 2022294 城市建设史试 2.0 34 2125141 建筑力学(1) 试 3.0 34 3031377 建筑结构查 2.0 34 2021144 建筑构造试 2.0 34 2010617 工程经济学查 2.0 34 2033004 工程地质与风景地貌查 2.0 34 2020233 城市规划专业英语试 2.0 34 2020234 计算机辅助设计查 2.0 34 2020235 城市规划分析方法查 2.0 34 2022305 地理信息系统查 2.0 34 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专业课必修课(必修40学分)022308 城市规划原理(A) 试 2.0 34 2022309 城市规划原理(B) 试 2.0 34 2022310 城市规划原理(C)查 2.0 34 2 02209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 试 2.0 34 202209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2) 试 2.0 34 2022002 城市道路与交通(1) 试 3.0 51 3022003 城市道路与交通(2) 试 3.0 51 3020170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开发查 2.0 34 2020171 城市设计概论与历史文化保护查 2.0 34 2020172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查 2.0 34 2 022317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试 2.0 34 2 022084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试 2.0 34 2 020173 城市政策分析与管理法规查 2.0 34 2 020126 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查 4.0 136 17 8020129 控规与综合性城市设计查 4.0 136 17 8020127 城市总体规划查 4.0 136 17 8选修课(选修10学分,课程前注明※的,为研究生选修课程)020174 传统文化查 2.0 34 2024076 景观文化与美学查 2.0 34 2020175 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查 2.0 34 2024200 中外园林史查 2.0 34 2020023 园林植物与应用查 2.0 34 2020122 景观工程与技术查 2.0 34 2022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1)查 2.0 34 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020014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查 2.0 34 2 020236 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查 2.0 34 2 020176 城市休闲游憩与旅游规划查 2.0 34 2 020177 历史城镇旅游规划方法研究查 2.0 34 2 021177 建筑策划查 2.0 34 2※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查 2.0 34 2※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历史查 3.0 34 2 ※居住与社区发展查 2.0 34 2※建筑研究技术手段查 1.0 34 2※人类聚居环境学查 2.0 34 2※城市社会学查 2.0 34 2※城市交通学Ⅱ查 2.0 34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美学查 2.0 34 2※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查 2.0 34 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查 2.0 34 2 ※可持续性设计理论查 2.0 34 2※景观学研究前沿查 2.0 34 2※地理信息分析与运用查 2.0 34 2四、素质与能力拓展课(至少选修8学分)景观学专业四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公共基础课(必修67.5学分)002016-9 形势与政策查 2.0 68 1 1 1 1 070373 中国近代史纲要查 2.0 34 2070374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查 3.0 34 207805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查 6.0 51 3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查 3.0 34 2360011 军事理论查 1.0 17 1320001-4 体育查 4.0 170 2 2 2 2大学英语试12.0 204 4 4 2 2 100096 大学计算机基础查 2.5 34 17 2100217 程序设计A 查 2.5 34 17 2024065 计算机辅助设计查 2.5 34 51 2 024199 遥感与GIS概论查 2.0 34 34 2 072148 大学语文查 2.0 34 2122006-7 高等数学(C) 试 6.0 102 3 3031162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查 3.0 51 3035001 测量学查 2.0 34 2 020179 艺术造型(1)查 4.0 68 4020180 艺术造型(2)查 4.0 68 4 020181 艺术造型(3)查 4.0 68 4续前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专业基础课(必修52学分)021114 艺术史查 2.0 34 2021003 建筑史查 3.0 51 3020182 城市阅读查 2.0 34 2022110 设计概论查 2.0 34 2021085 建筑概论查 2.0 34 2020183 建筑生成原理查 2.0 34 2020184 建筑设计原理查 2.0 34 2020185 设计基础查 6.0 102 6020186 建筑设计基础查 6.0 102 6020187 建筑生成设计查 6.0 102 6020188 建筑设计查 6.0 102 6020189 计算机图形学查 2.0 34 2020218 数字化设计方法查 2.0 34 2125141 建筑力学(1) 试 3.0 51 3031377 建筑结构查 2.0 34 2021144 建筑构造查 2.0 34 2022109 城市规划原理查 2.0 34 2续前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学学上实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试/查分时机时数验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专业课必修课(必修48学分)020191 景观学概论试 2.0 34 2020023 园林植物与应用试 2.0 34 2024068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试 2.0 34 2024221 风景资源学试 2.0 34 2020192 景观游憩学查 2.0 34 2024198 景观生态学试 2.0 34 2024200 中外园林史试 2.0 34 2024196 风景区规划原理查 2.0 34 2020122 景观工程与技术查 2.0 34 2020014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查 2.0 34 2 020193 种植与生态专项设计查 4.0 68 174020194 景观设计查8.0 136 17 8020195 景观详细规划查8.0 136 17 8020196 景观总体规划查8.0 136 17 8选修课【修满20学分,其中本科选修课群不少于14学分(含14学分),研究生选修课群不多于6学分(含6学分)】本科选修课群:应修满不少于14学分(含14学分)020197 场地规划设计查 2.0 34 2024076 景观文化与美学查 2.0 34 2022088 专业英语查 2.0 34 2024077 景观管理政策与法规查 2.0 34 2020198 数字景观技术与应用查 2.0 34 2020199 景观社会学查 2.0 34 2010617 工程经济学查 2.0 34 2020200 城市道路与交通(1)试 3.0 51 3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查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022294 城市建设史查 2.0 34 2研究生选修课群:可选修不多于6学分(含6学分)植物景观规划原理与方法查 2.0 34 2历史城镇旅游规划方法研究查 2.0 34 2城市休闲游憩与旅游规划查 2.0 34 2环境伦理查 2.0 34 2遗产保护与发展查 2.0 34 2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查 2.0 34 2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查 2.0 34 2 传统文化查 2.0 34 2 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与动态查 2.0 34 2城市与区域研究专题查 2.0 34 2城市设计的实践与方法查 2.0 34 2城市街俱设计及理论查 2.0 34 2 城市照明设计查 2.0 34 2可持续性设计理论查 2.0 34 2四、素质与能力拓展课(至少选修8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

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型制、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简述以西方为主体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状况、演变过程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类型、形式、技术及艺术特征。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幻灯、投影或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大量图像资料配合讲课。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以“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初步”等课程为必要的先修课程。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主编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物理(光)》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光)(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

通过课堂讲授、一到两次课外实验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为结合专业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使学生能适应今后工作中对建筑光学知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天然采光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了解建筑照明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照明计算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光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光学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与建筑有关的光学基本概况、单位和计算公式,并对建筑布局的光学特性作基本介绍。

第二部分为授我国光气候概论,各种采光窗的特性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采光设计和采光计算。

第三步分为建筑照明,介绍灯具合光源的光学特性以及基本的照明设计和计算明和环境照明做初步的分析和介绍,掌握一些主要空间室内照明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分为实验操作和实验演示两部分:采光系数测定和灯光照明演示,操作实验安排在总学时中,演示试验安排在课余时间。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按同济大学建筑学五年制学生的教学计划的安排,建筑光学安排在第三学期。

课程以高中数学、物理为基础,并需要初步的建筑学与建筑技术知识。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物理》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华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等四校主编
《建筑物理(热)》
《建筑构造(1)》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1)(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构造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其中《建筑构造(1)》侧重于物各部分的构造常识和部分相关建筑规范的内容。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系统的观点来了解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及具有美学特征的独立实体,在构成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学习三维物象和
表达关系;学习构造详图的正确表达。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与构造设计有关的基本问题及常用的建筑体系和常用的建筑材料与其连接方式。

2.建筑物各部分(包括楼底层、阳台、雨蓬等水平构件;墙、柱、基础等垂直构件和楼梯、台阶坡道)的构成特点及相互关系。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先修或平行教学课程为:结构力学、建筑结构,后续课为建筑结构(2)。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刘昭如编著。

《建筑结构选型》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选型(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更多了解和掌握结构选型知识,开阔思路,使学生思想更加活跃,以便更好的将建筑设计与结构选型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有创造的建式的丰富多彩。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常用中大跨建筑形式和多层、高层建筑形式的系统介绍,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概念,让学生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组成、受力特点、布置方式、适用范同时通过国内外各种结构体系实例,巩固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认识思路。

使建筑设计与结构能有机的结合。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中大跨建筑结构选型,包括:梁、珩架、刚架。

拱、薄壁空间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拉力薄膜结构、混和空间结构等。

(二)多层及高层结构选型,包括建筑体形及结构布置、多层砌体与混合结构、多层框架结构、无梁楼盖结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楼盖结构和楼梯结构等。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完成建筑结构课程后进行本课程学习。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结构选型》建工出版社张建容主编
《建筑结构形式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土建设计研究院主编
《现代建筑结构――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用》建工出版社
W.舒尔勒著高伯扬苗若愚赵勇牛小荣译
《现代建筑的结构与造形》建工出版社柯特.西格尔著成莹犀译冯纪中校
《建筑形体与抗震设计》建工出版社【美】阿诺德.R.里塞曼著何广麟何光汉译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工出版社赵西安编著
《建筑结构优设计图集》建工出版社
《Santiago Calatrava》Taschen
《室内设计原理》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原理(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室内环境设计的理念、与人生活、工作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使室内环境与建筑设计实际相结合。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些基本观点,学习室内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室内设计概论、室内空间及界面设计、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室内家具布置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室内装饰材料。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小型专卖店或咖啡馆的室内设计。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具有建筑设计基础,与装饰材料、装饰构造、建筑设备、建筑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生理学有紧密联系。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室内设计原理》
《家具与陈设》《室内装修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