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我们将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构建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
然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事故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集成等步骤,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事故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数据挖掘技术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数据挖掘技术概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有价值的信息。
在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中,数据挖掘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交通事故相关数据的挖掘,可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规律、原因和趋势,为交通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选择和应用、结果解释和评估等步骤。
数据预处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道路交通事故研判分析系统

《道路交通事故研判分析系统》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网络体系三、功能体系四、系统功能五、系统特点六、售后服务一、系统概述基于公安部六合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平台而开发的增值应用系统。
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理念,从公安部六合一平台海量事故案例数据中自动分析、归纳、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
对可能出现的道路交通事故概率高发倾向及时向交通管理决策部门发出预警。
具备智能专家库辅助决策功能,根据本系统研判分析出事故发生的规律,针对事故高发倾向系统自动给出优选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治理措施,以便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具备交通治理决策执行反馈评估机制,对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基于数据进行科学评价。
针对不同层次的领导提出有针对性的研判分析结论和辅助决策信息。
可在月末、季度末、半年期、年终等关键节点自动生成事故研判分析结论,不需要人为参与,研判分析结论并自动分发相关领导。
二、网络体系二、功能体系三、系统功能多维常规数据统计常态化模板研判分析道路交通死亡事故重点研判事故高发倾向预警提示多维度智能研判分析研判结果分类展示指定研判分析结论.辅助建议决策生成决策执行反馈评估级别权限设置(一)事故案例多维数据统计基本信息统计星期事故统计机动车违法原因统计不同天气下事故信息统计不同路面情况下事故信息统计不同道路类型事故信息统计事故形态事故信息统计事故地点事故信息统计同比年(月)事故信息统计环比年(月)事故信息统计针对公安部六合一处理平台的数据进行的查询统计功能,查询统计的事故类型包括一般事故、特大事故、一般特大混合事故;可通过起止时间和基本约束条件(受伤人数、死亡人数、财产损失)作为查询条件进行数据统计;可将多维度事故元素作为查询条件进行数据统计;查询统计出的结果将以数据表格和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常态化模板研判分析根据各地交警事故处理部门的特定需求,系统自动生成内容格式基本固定的常态事故研判分析报告,作为事故管理部门例行会议的基本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辖区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出该研判周期内各类事故的数量,以及事故数据的数量变化及同比、环比等总体情况,模板基本涵盖如下层面:事故基本情况:1.1 全省(市)总体事故情况全年、半年、季度、月份事故情况统计分析1.2 省市所属各辖区事故情况根据行政区划,针对各辖区统计分析事故情况1.3 死亡 XX人以上事故情况,其中死亡人数可作为参数配置1.4 无死亡人数同比增减较多的支队、大队、中队2.事故规律特点:2.1 XX 支队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上升绝对值(比值), XX 支队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绝对值(比值)。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道路交通事故如同一个个无法忽视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
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每天都在提醒家长们要照顾好孩子,同时我也要关注孩子们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
今天,我就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引起大家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
一、事故概况根据我国交通管理部门统计,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
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2万起,同比增长3.9%。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27.5万起。
202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再次呈上升趋势,达到29.1万起。
二、事故原因分析1.酒驾、醉驾:酒驾、醉驾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酒驾、醉驾事故4.5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5.7%。
这些事故中,大部分都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也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驾驶员精神疲惫,反应迟钝,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疲劳驾驶事故3.2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1.2%。
3.闯红灯:闯红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拥堵,提高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闯红灯事故2.8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9.5%。
4.违章行驶:违章行驶包括逆行、超速、违章停车等行为。
这些违章行为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违章行驶事故2.3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7.8%。
三、事故人群分析1.驾驶员:年轻驾驶员由于缺乏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容易惊慌失措,发生事故。
2019年至2021年,18-25岁的年轻驾驶员共发生事故1.8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6.1%。
2.外卖、快递骑手:随着外卖、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外卖、快递骑手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人群。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日常出行需求的增长,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问题逐渐浮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2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城市中的。
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研究,以下是本文的详细论述。
一、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况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率较高,其原因不仅包括人为因素,还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据统计,死亡率高的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以中国为例,在201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总数14.05万起,死亡3.89万人,比2017年分别减少2.8%和3.1%。
虽然总体趋势有所降低,但每年的数据依旧非常惊人。
二、道路类型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道路类型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数据显示,在城市内部,有明显的道路类型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道路分为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而主干道与事故的关联性十分密切,占比在40%以上。
主干道的交通流量大、车速较快、路口多且容易发生堵塞,这些因素使其成为事故高发区。
而城市次干道较少出现事故,主要归功于其渐进式的减速设计以及车流量较少。
三、时间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时间因素也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早晚高峰的交通事故频率较高,占比在30%以上。
第二,交通事故在夜间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占比在25%左右。
这可以归因于能见度低、夜行驾驶和饮酒驾车等因素。
四、事故类型及其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数据统计结果,主要分为追尾事故、侧面碰撞事故、正面碰撞事故和翻车事故等。
而事故的成因也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超速、酒驾、疲劳驾驶、闯红灯等。
五、具体措施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从各方面进行完善和加强。
其中,交通设施建设是最重要的一环,包括改善路面情况、设置各类标线、完善车行道设计等。
第二,加强交通安全法律与制度建设,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系统,以共同推进社会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通事故的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有效措施,本文将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一、交通事故的数量分析通过对近五年的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事故数量的总体趋势以及具体的数据变化。
从统计数据上看,交通事故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了交通流量的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驾驶员的驾驶素质不高、违规违法行为频发等因素引起的。
二、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发生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统计数据表明,在白天上下班高峰期和夜晚的12点至凌晨2点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这与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密切相关。
三、交通事故的地点分布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在不同地点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的地点分布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车辆交叉路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区域。
这与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灯的不规范使用、违法变道等违规行为有一定的关联。
四、交通事故的责任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中不同责任方的占比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事故责任的主要归属。
统计数据显示,超速驾驶、违法酒驾等驾驶员的违规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
此外,一些道路设施缺陷和交通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一定比例的事故责任。
五、交通事故的伤亡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中伤亡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交通事故中轻伤和重伤的人数较多,其中死亡人数较少。
这说明虽然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但是有效的救援措施和医疗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伤亡。
六、交通事故的类型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按照事故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事故类型的占比。
统计数据表明,碰撞事故和追尾事故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其次是侧翻事故和撞固定物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一、引言
交通事故是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虽然
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是每年仍然会发生大量的道
路交通事故。
本文将从统计和分析的角度来探究道路交通事故的
发生原因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统计分析
1.事故发生原因
(1)人为原因:包括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违规
变更车道、乱穿马路等,占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
(2)车辆原因:包括机动车技术状态不佳、机动车故障等。
(3)道路和环境原因:包括道路状况不好、交通信号灯失灵、天气不好等。
2.事故发生趋势
(1)交通事故发生率不降反升,特别是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
故频繁发生。
(2)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3)交通事故损失增加,社会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3.解决措施
(1)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
(2)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4)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安全隐患。
三、结论
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因此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同时,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也是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综合防控手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道路交通事故研判分析系统

《道路交通事故研判分析系统》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网络体系三、功能体系总结事二、二、功能体系三、系统功能多维常规数据统计常态化模板研判分析道路交通死亡事故重点研判事故高发倾向预警提示多维度智能研判分析研判结果分类展示指定研判分析结论辅助建议决策生成决策执行反馈评估作为查询条件进行数据统计;可将多维度事故元素作为查询条件进行数据统计;查询统计出的结果将以数据表格和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常态化模板研判分析根据各地交警事故处理部门的特定需求,系统自动生成内容格式基本固定的常态事故研判分析报告,作为事故管理部门例行会议的基本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辖区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出该研判周期内各类事故的数量,以及事故数据的数量变化及同比、环比等总体情况,模板基本涵盖如下层面:事故基本情况:1.1全省(市)总体事故情况全年、半年、季度、月份事故情况统计分析1.2省市所属各辖区事故情况根据行政区划,针对各辖区统计分析事故情况1.3死亡XX人以上事故情况,其中死亡人数可作为参数配置1.42.2.1XX2.2X2.3X2.4X2.52.62.72.8在XX(四)交通事故高发倾向预警提示系统自动分析定位特定事故类型的高发倾向,并且在随后连续的研判周期自动追踪分析,如发现该类型事故持续处于高发态势,则系统将及时向交通管理决策部门发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五)多维度智能综合研判分析从公安部六合一平台事故案例数据库中提取海量事故案例信息,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理论算法从事故案例信息中包含的多个关键信息项中总结、归纳事故发生的规律,定位出事故高发倾向所在之处,以概括性的文字结论展示给相关领导和事故干警,作为交管部门进行交通治理决策的有力依据,以便谋求逐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高发态势倾向及时预警。
不同级别的登陆用户(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可根据自己权限对本辖区内发生的交通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可以不指定任何条件进行全面综合研判分析,也可以针对本辖区关键路段、时间段或者事故类型等进行专项研判分析。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总结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总结交通事故是当前社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详细统计和分析交通事故的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对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事故类型分析首先,我们对交通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统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追尾事故,占总事故数的30%。
其次是侧面碰撞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5%,紧随其后的是撞击固定物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
这些数据提示我们,驾驶过程中的后方注意力不集中、未保持安全距离、违规超车等行为容易引发追尾事故,侧面碰撞事故则可能与驾驶员未谨慎观察路况、未遵守交通规则有关。
二、事故原因分析接下来,我们对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超速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事故总数的40%。
驾驶员的疲劳驾驶也是常见的事故原因,占事故总数的30%。
此外,酒驾、违规变道和使用手机等行为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三、事故地点分析我们还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进行了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城市道路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0%,其中交通拥堵区域是事故高发地点。
农村道路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这主要与道路状况不佳、交通设施缺乏等因素有关。
这些数据表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需要加强道路监管和交通拥堵管理。
四、事故受伤程度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受伤程度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轻微受伤的人数最多,占总事故人数的60%。
次之是重伤人数,占总事故人数的30%。
最严重的是死亡人数,占总事故人数的10%。
这些数据说明,虽然多数事故只造成轻微伤害,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严重受伤和死亡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通过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和改善交通设施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事故时间分析最后,我们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82660I107lO-22087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姓名垫垒占鲎熊焦壅煎申请学位级别塑±专业名称主垫苎焦论文提交日期2005.06论文答辩日期呈Q盟:Q昼:!璺学位授予单位垫尘.去堂答辩委员会主席塑叁堡壅亟评阅人塑圭堡整垫查壅鲎一查.墨二oo五年六月摘要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已趋于从交通事故成因、机理入手,寻找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人员、车辆、道路环境等方面的诱导因素,以及交通事故与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所以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是交通事故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国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中事故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工作还不是很完善,而符合实际功用的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无疑会促进这一工作的发展。
本文在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采集项目和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系统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后,确定了我国的道路事故数据采集项目及道路事故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道路安全研究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加工整理方法,建立了能展示更多交通事故信息的数据分析系统,从而为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总结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事故数据采集交通事故统计统计分析系统AbstractAtpresent,thecasestudyofthetraffichasalreadytendedtowardsproceeding淅morigincauseoftrafficaccident,mechanism,factorofleadinginsuchrespectsastheroad,traffic,environmentwhilelookingforthetrafficaccidentoftheroadtohappen,andtrafficaccidentandinteractionofinfluencefactor,SOinvestigationand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oadtrafficaccidentareimportantwayintrafficaccidentstudy.Itisnotstillveryperfectthatourcountryhitsthequantitativeanalyticalworkofinfluencefactorofaccidentaboutthetrafficsafetyoftheroad,theaccidentdata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ofthefunctionthatcorrespondtorealitywillundoubtedly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iswork.11listext.aftergatheringtheprojectanddataanalyticalsystemoftrafficaccidentofroadandcarryingondetailedresearchingandanalyzingtothetrafficaccidentdatabothdomesticandintemational,haveconfirmedthatgatherstheprojectandroadaccidentdataanalysisexistingprobleminroadaccidentdataofourcountry.Tothequestionthatexist,wehaveproposedputtingthemethodinorderinprocessingoftheroadtrafficaccidentdatasuitableforcasestudyoftheroad,andhavesetupthedataanalyticalsystemthatCanshowmoretrafficaccidentsinformation.thusofferedcertainbasisforthefactthatthelawofthetmmCaccidentofthemadiSstlmmarized.Keyword:TrafficaccidentoftheroadgatheringaccidentdataofroadStatisticsoftramcaccident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第一章绪论汽车的发明使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捷,但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等负面效应。
由于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流量急剧增大,造成车辆与道路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伤亡人数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当今世界面临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困扰,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为交通事故所烦恼,道路交通事故问题已成为深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所以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研究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
1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和分类1.1.1交通事故的定义《道路安全法》中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分解此定义我们不难得出判定,道路交通事故要具备有五个要素即车辆、道路、过错或意外、后果、意外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车辆要件:《道路安全法》中,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地点要件:《道路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属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过错或意外要件:过错和意外都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要件之一,不同的是过错是人的主观心理态度,而意外是客观的条件原因,《道路安全法》中“过错”或“意外”将分别成为成立道路交通事故的两个不同的要件,也就是说,只要有其中一个要件成立,就可以构成道路交通事故。
4、后果要件:道路交通事故的结果状态要呈现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是两者都有的损害后果。
5、因果关系要件:事故中的因果关系不是法律上的归责原则的关系而是成立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因果关系不是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中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过错或意外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31】。
1.1.2交通事故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交通事故有不同的分类。
1、根据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可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按照199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家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标准,其划分标准如下:轻微事故:轻伤1-2人:经济损失机动车小于1000元,非机动车小于200元人民币。
一般事故:轻伤3人以上;重伤1以人;经济损失小于3万元人民币。
重大事故:死亡l之人: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经济损失大于3万小于6万元人民币。
特大事故:死亡三人以上;重伤11人以上;死亡1人,重伤8人以上;死亡2人,重伤5人以上:经济损失大于6万元人民币。
2、根据事故的原因,交通事故可分为责任事故、机械事故和道路事故。
3、根据事故形态可分为单车事故、双车事故、多车事故。
4、根据事故地点可分为平直路段事故、交叉口事故、弯道事故、坡道事故。
5、根据人员伤害程度可分为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轻伤事故。
6、根据事故发生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碰撞事故、碾压事故、刮擦事故、翻车事故、坠车事故、爆炸事故和失火事故7种。
大多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形态都是碰撞。
11.3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道路交通事故引起人员的伤亡,物资的损失,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据联合国第五十八届会议(2003年10月),2000年估计有12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全世界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为5,18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承担l,000亿美元。
2000年,交通伤害在人类死亡和发病的原因中排名第九,而预计到2020年,这一排名将上升到第三位。
除此之外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造成了交通中断,影响了交通运输。
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容易造成道路阻塞、中断交通,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运输效率。
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还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创伤。
道路交通事故给数以万计的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不幸,使他们承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精神创伤。
21.2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介绍道路交通事故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
据统计,二十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2235万人,这个数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还多。
目前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估计己高达50万,受伤人数达1200多万,交通事故已成为全世界非正常伤亡的重要因素。
1.2.1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介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运输繁忙,截止2004年,机动车保有量达至010783.4万辆,汽车保有量达N3588,4万辆,机动车驾驶员11643.85万人,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8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已达34288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道路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得道路交通事故猛增,在2002年达到高峰,其后两年虽然有所下降,但道路安全状况仍然很严重,2004年全国共发生51.8万起交通事故,死亡10.7万人,受伤48.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3.9亿元人民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
图1—1我国历年道路事故起数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量却有了急剧增加的趋势。
图卜l是我国历年的交通事故起数趋势图示,从图例可以看出,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逐年递增,但从95年开始,却有了急剧的增长,2002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自2002年开始,事故起数开始有所下降,但发生的数量仍然是很庞大的,交通安全状况也依然是很严峻的。
表1—11995年一2004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统计表年份事故起数增长率死亡人数增长率受伤人数增氏率1995271.84371,494159.3081996287,6855.83%73,6553.02%174.4479.50%1997304,2175.75%73.86l0.28%190.1288.99%1998346,12913.78%78,0675.69%222.72117.14%1999412.36019.28%83,5297.OO%286’08028.45%2000619,97150.16%93,85312-36%418.72l46.37%2001754.91921.77%105。
93012。
87%546148530.Sl%2002773,1372.41%109.38l3.26%562,0742.85%2003667,507.13.7%104.372.4.6%494,174.12.1%200451.8万.224%107万2.6%48.1万.2.7%表卜1列出了自1995年以来的交通事故情况,在1995年一2002年间,道路交通事故次数、事故死亡人数、事故受伤人数均上升明显,且增长率很高,快速增加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量表明我国交通安全形势严峻,2002年开始,各项统计数据都有所下降,但这并不表明我国的道路安全形势已经好转,女〔12004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L2003年上升T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