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三年级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 错中求解

小学奥数三年级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  错中求解
小学奥数三年级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  错中求解

第二十一讲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正确的和为多少?

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正确的和是多少?

例题2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

练习二

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是多少?

例题3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小马虎计算得到72,是先除再减得到的,我们可以根据逆运算的顺序把72先加后乘,求出某数为(72+20)×3=276,然后再按题目要求,按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276×3+20=848。

练习三

1,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2,小粗心在计算时,把一个数除以2减4,误看成乘2加上4,得数是36。正确结果是多少?

3,小华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加上4乘2看作了乘2加上4,得数为40。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例题4 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作2,乘得的结果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用竖式来帮助分析:

055426××25

乘数个位上的5看作2,结果比原来少了5-2=3个被乘数,实际的结果与错误的结果相差625-550=75;75正好是被乘数的3倍,被乘数是75÷3=25,乘数是625÷25=25。

练 习 四

1,一位学生在做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4,乘得的结果是1080,实际应为1260。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多少?

2,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正确的结果是805。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

3,小芳在计算一道题时,把5×(△+7)错写成5×△+7,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

例题5 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什么?

思路导航:把被除数137当作173,被除数就多了173-137=36,因此商比正确结果大4,但余数相同,说明除数的4倍就是36。所以除数为36÷4=9,正确的除法算式为137÷9=15……2。

练习五

1,小红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13错写成131,这样商比原来多2,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是多少?

2,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9,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是怎样的?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末尾的0漏写而成18,结果得到的商比正确的商少54。正确的除法算式是什么?

小学四年级奥数_错中求解

错中求解讲义 专题简析: 在加、减、乘、除式的计算中,如果粗心大意将算式中的一些运算数或符号抄错,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发生错误。这一周,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利用错误的答案求出正确的结论。 【例1】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要求出正确的商,必须先求出被除数是多少。我们可以先抓住错误的得数,求出被除数:13×56+52=780。所以,正确的商是:780÷65=12。 【变式训练1-1】小星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87错写成78,结果得到的商是5,余数是4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变式训练1-2】甜甜和蜜蜜在用同一个数做被除数。甜甜用12去除,蜜蜜用15去除,甜甜得到的商是32还余6,蜜蜜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变式训练1-3】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50写成1205,结果得到的商是48,余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例2】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2错写成32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把除数32改成320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又因为被除数不变,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商应该是错误商的10倍。所以正确的商应该是48×10=480。

【变式训练2-1】小丽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30末尾的0漏写了,得到的商是4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变式训练2-2】小马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80误写成12800,得到的商是3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变式训练2-3】小欣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420错写成24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例3】小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3,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商和余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因为被除数137被错写成了173,被除数比原来多了173-137=36,又因为商比原来多了3,而且余数相同,所以除数是36÷3=12。又由137÷12=11……5,所以余数是5。 【变式训练3-1】小军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08错写成268,结果商增加了5,而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是多少? 【变式训练3-2】李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商和余数。 【变式训练3-3】刘强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4,结果商比原来多3,余数比原来多1。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数。

小学奥数教材举一反三六年级课程40讲全整理

修改整理加入目录,方便查用,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目录 第1讲定义新运算 (3) 第2讲简便运算(一) (6) 第3讲简便运算(二) (9) 第4讲简便运算(三) (11) 第5讲简便运算(四) (14) 第6讲转化单位“1”(一) (17) 第7讲转化单位“1”(二) (19) 第8讲转化单位“1”(三) (22) 第9讲设数法解题 (25) 第10讲假设法解题(一) (28) 第11讲假设法解题(二) (31) 第12讲倒推法解题 (34) 第13讲代数法解题 (37) 第14讲比的应用(一) (40) 第15讲比的应用(二) (43) 第16讲用“组合法”解工程问题 (47) 第17讲浓度问题 (50) 第18讲面积计算(一) (54) 第19讲面积计算(二) (59) 第20讲面积计算 (64)

第二十一周抓“不变量”解题 (69) 第二十二周特殊工程问题 (71) 第二十三周周期工程问题 (75) 第二十四周比较大小 (83) 第二十五周最大最小问题 (87) 第26周加法、乘法原理 (90) 第27周表面积与体积(一) (92) 第28周表面积与体积(二) (101) 第二十九周抽屉原理(一) (104) 第三十周抽屉原理(二) (109) 第三十一周逻辑推理(一) (114) 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二) (121) 第三十三周行程问题(一) (127)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 (135) 第三十五周行程问题(三) (144) 第三十六周流水行船问题 (151) 第三十七周对策问题 (154) 第三十八周应用同余问题 (156) 第三十九周“牛吃草”问题 (158) 第四十周不定方程 (161)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 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 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4)1,4,9,16,25,36,() 练习3:按规律填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 错中求解

第十一周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 在加、减、乘、除式的计算中,如果粗心大意将算式中的一些运算数或符号抄错,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发生错误。这一周,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利用错误的答案求出正确的结论。

例1: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要求出正确的商,必须先求出被除数是多少。我们可以先抓住错误的得数,求出被除数:13×56+52=780。所以,正确的商是:780÷65=12。 练习一 1,小星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87错写成78,结果得到的商是5,余数是4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2,甜甜和蜜蜜在用同一个数做被除数。甜甜用12去除,蜜蜜用15去除,甜甜得到的商是32还余6,蜜蜜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3,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50写成1205,结果得到的商是48,余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例2: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2错写成32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把除数32改成320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又因为被除数不变,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商应该是错误商的10倍。所以正确的商应该是48×10=480。 练习二 1,小丽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30末尾的0漏写了,得到的商是4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2,小马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80误写成12800,得到的商是3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3,小欣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420错写成24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例3:小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3,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商和余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因为被除数137被错写成了173,被除数比原来多了173-137=36,又因为商比原来多了3,而且余数相同,所以除数是36÷3=12。又由137÷12=11……5,所以余数是5。 练习三 1,小军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08错写成268,结果商增加了5,而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是多少? 2,李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商和余数。 3,刘强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4,结果商比原来多3,余数比原来多1。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数。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1-20

第1讲 定义新运算 一、知识要点 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从而解答某些算式的一种运算。 解答定义新运算,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程序,将数值代入,转化为常规的四则运算算式进行计算。 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 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定律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思路导航】这题新运算被定义为:a*b 等于a 和b 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这里“*”就代表一种新运算。在定义新运算中同样规定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因此,在13*(5*4)中,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5*4)。 练习1: 1.将新运算“*”定义为:a*b=(a+b)×(a-b).。求27*9。 2.设a*b=a2+2b ,那么求10*6和5*(2*8)。 3.设a*b=3a -b ×1/2,求(25*12)*(10*5)。 【例题2】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4×q-(p+q)÷2。求3△(4△6)。 【思路导航】根据定义先算4△6。在这里“△”是新的运算符号。 练习2: 1.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4×q -(p+q )÷2,求5△(6△4)。 2.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p2+(p -q )×2。求30△(5△3)。 3.设M 、N 是两个数,规定M*N =M/N+N/M ,求10*20-1/4。 【例题3】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________;210*2=________。 【思路导航】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本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因此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五年级完整版

第一周平均数(一) 专题简析: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一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二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 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例3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

20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A版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A版 第10讲假设法解题(一)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与乙数的1/5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 1/4”、“乙数的1/5”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了“甲数与乙数的4/5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5。 解:乙:(185-42×4)÷(1-1/5×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与乙的1/10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钱? 2.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乙队人数的1/3,共抽调78人,甲、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3多50吨,五月份完成总数的2/5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例题2】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9,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 1/9后剩下的一样多。 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后,相当于彩色电视机的(1-1/9)= 8/9。 (250+5)÷(1+1-1/9)=135(台) 250-125=115(台) 答:彩色电视机原有135台,黑白电视机原有115台。 练习2: 1.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1/7,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兔? 2.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21个,篮球借出1/3后,比足球少1个,原来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3.小明甲养的鸡和鸭共有100只,如果将鸡卖掉1/20,还比鸭多17只,小明家原来养的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例题3】师傅与徒弟两人共加工零件105个,已知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3/8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4/7的和为49个,师、徒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思路导航】假设师、徒两人都完成了4/7,一个能完成(105×4/7)=60个,和实际相差(60-49)=11个,这11个就是师傅完成将零件的3/8与完成加工零件的 4/7相差的个数。这样就可以求出师傅加工

小学奥数三年级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 错中求解

第二十一讲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正确的和为多少? 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正确的和是多少?

例题2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 练习二 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第07讲-错中求解(学)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四年级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奥数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第07讲-错中求解 授课类型 T 同步课堂 P 实战演练 S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①学习了解加、减、乘、除式中常见错中求解问题; ②利用倒推法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T (Textbook-Based )——同步课堂 一、错中求解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我们要学会怎么从错误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解题策略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 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考点一:简单的加减乘除问题 例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典例分析 知识梳理

例6、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考点二:较复杂的错中求解问题 例1、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作2,乘得的结果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 例2、一位学生在做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4,乘得的结果是1080,实际应为1260。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多少? 例3、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什么?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全)

第一周 定义新运算 专题简析: 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从而解答某些特殊算式的一种运算。 解答定义新运算,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程序,将数值代入,转化为常规的四则运算算式进行计算。 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的。 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定律的。 例题1。 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13*5=(13+5)+(13-5)=18+8=26 5*4=(5+4)+(5-4)=10 13*(5*4)=13*10=(13+10)+(13-10)=26 练习1 1..将新运算“*”定义为:a*b=(a+b)×(a-b).求27*9。 2.设a*b=a 2 +2b ,那么求10*6和5*(2*8)。 3.设a*b=3a -1 2 ×b ,求(25*12)*(10*5)。 例题2。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4×q-(p+q)÷2。求3△(4△6). 3△(4△6). =3△【4×6-(4+6)÷2】 =3△19 =4×19-(3+19)÷2 =76-11 =65 练习2 1.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4×q -(p+q )÷2,求5△(6△4)。 2.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p 2 +(p -q )×2。求30△(5△3)。 3. 设M 、N 是两个数,规定M*N =M N +N M ,求10*20-14 。 例题3。 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210*2=? 7*4=7+77+777+7777=8638 210*2=210+210210=210420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错中求解 学生姓名 在做乘、除法的错中求解题时要遵循这四个数量关系式: 被乘数×乘数=积,即 被除数÷除数=商,即 在乘法算式中,被乘数或乘数的扩大和缩小都直接影响到积的扩大或缩小;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扩大或缩小了,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而除数扩大或缩小了,商相反的缩小或扩大。例题精析 例1 小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08错写成268,结果商增加了5,而余数正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数。 例2 小明在计算除法题时,把被除数1350错写成1305,结果得到的商是52,余数是5。正确 的 商是多少 同步练习 1、小明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567错写成521,这样商比原来少了32,而余数正好相同。请你算出正确的除数和余数。

2、小明在计算除法题时,把被除数7140错写成1740,结果得到的商是49,余数是25。正确的商是多少 3、小明在计算除法题时,把除数210错写成21,结果得到的商是150。正确的商是多少 例3 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10,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6,那么积增加72。原来的积是多少 例4 小明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6错写成9,结果得936,实际应为864。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例5 小明和小红同做一道乘法题,小明将一个因数的个位数4错写成1,得出的乘积是525,小红将这个因数的个位数错写成8,得出的乘积是700。正确的乘积应是多少

同步练习2 1、小明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十位数5错写成3,结果得432,实际应为672。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2、一个数乘以5,小马虎在抄题目时把乘号误写成加号,得到的结果是127,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快乐大PK成绩 1、小芳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68错写成208,结果商比原来少了5,而余数正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除数和余数。 2、小明在做两位数的乘法题时,把一个乘数的个数5看作是2,乘得结果是832,实际应为910,这两个乘数各是多少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6-10答案改良精编版

第六周 转化单位“1”(一) 专题简析: 把不同的数量当作单位“1”,得到的分率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 如果甲是乙的a b ,乙是丙的c d ,则甲是丙的ac bd ;如果甲是乙的a b ,则乙是甲的b a ;如果甲的a b 等于乙的c d , 则甲是乙的c d ÷a b =bc ad ,乙是甲的a b ÷a b =ad bc 。 例题1。 乙数是甲数的23 ,丙数是乙数的4 5 ,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23 ×45 =8 15 练习1 1. 乙数是甲数的34 ,丙数是乙数的3 5 ,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2. 一根管子,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 ,第二次截去余下的1 2 ,两次共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3. 一个旅客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旅客睡着了。他醒来时,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所行路程的1 4 。想一想,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他睡着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练1 1、 =920 2、 =58 3、 =18 =3 8 例题2。 修一条8000米的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4 ,第二周修的相当于第一周的4 5 ,第二周修了多少米? 解一:8000×14 ×4 5 =1600(米) 解二:8000×(14 ×4 5 )=1600(米) 答:第二周修了1600米。 练习2 用两种方法解答下面各题: 1. 一堆黄沙30吨,第一次用去总数的15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1 4 倍,第二次用去黄沙多少吨? 2. 大象可活80年,马的寿命是大象的12 ,长颈鹿的寿命是马的7 8 ,长颈鹿可活多少年? 3. 仓库里有化肥30吨,第一次取出总数的15 ,第二次取出余下的1 3 ,第二次取出多少吨? 练2 1、 =7.5(吨) 2、 =35(年) 3、 =8吨 例题3。 晶晶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 5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5页,这本 书共有多少页? 解: 15÷【(1-14 )×25 - 1 4 】=300(页)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举一反三B版5年级数学

目录 第1周平均数 (1) 第2周等差数列 (3) 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 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8) 第5周分类数图形 (11) 第6周尾数和余数 (14) 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16) 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18) 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20) 第10周数阵 (22) 期中测试(一) (25) 第11周周期问题 (27) 第12周盈亏问题 (30) 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32) 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34) 第15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36) 第16周倍数问题(一) (38) 第17周倍数问题(二) (40) 第18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42) 第19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二) (45) 第20周数字趣味题 (48) 期末测试(一) (50) 第21周假设法解题 (52) 第22周作图法解题 (54) 第23周分解质因数(一) (56) 第24周分解质因数(二) (58) 第25周最大公约数 (60) 第26周最小公倍数(一) (62) 第27周最小公倍数(二) (64) 第28周行程问题 (66) 第29周行程问题(二) (68) 第30周行程问题(三) (70)

期中测试(二) (72) 第31周行程问题(四) (74) 第32周算式谜 (76) 第33周包含与排除 (78) 第34周转换问题 (80) 第35周估值问题 (82) 第36周火车行程问题 (84) 第37周简单列举 (86) 第38周最大最小问题 (88) 第39周推理问题 (90) 期末测试(二) (92)

第1周平均数 基础卷 1.期中考试过后,李玲同学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1分,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为88分,数学、英语的成绩为93分,李玲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 2.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已知奶糖有35千克,每千克10.3元,水果糖每千克8.5元,那么有多少千克水果糖? 3.7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48下。由于记录失误,李强的成绩被错记成121下,因此他们的平均成绩变成145下,问:李强实际上跳了多少下? 4.几位裁判员为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平均成绩为8.82分。如果记人最高分,平均成绩为9.04分。已知这位运动员的最高分是9.70分,问:共有几位裁判员? 5.小明一星期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75页,前3天平均每天看70页,后5天平均每天看78页,他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6.8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2,前5个数的平均数是24.后5个数的和是210,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3周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3周行 程问题 专题简析; 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 【3】追及问题。 行 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例题1; 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刀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可以 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 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860 =4,7【小时】 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 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练习1;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第一辆汽车 到乙地立即返回。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 2·A ·B 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 地到B 地需15小时,乙车由B 地到A 地需10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 地还有多少千米? 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 ·B 两城同时相向而行。到10点钟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继续行进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A ·B 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例题2; 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第一次在离东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

小学奥数错中求解练习题【五篇】

小学奥数错中求解练习题【五篇】 【篇一】 1、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1,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2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2003。原来两个数相加的准确结果是多少? 2、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2,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374。原来两个数相加的准确结果是多少? 3、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百位上的0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1错写成7,所得的和是3123。原来两个数相加的准确结果是多少? 4、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原来两个数相加的准确结果是多少? 【篇二】 1、小明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的结果是200。准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2、小明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十位上的1错写成7,这样算得的结果是201。准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3、小明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0,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2,这样算得的结果是513。准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4、小明做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9错写成6,把被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8,这样算得的结果是806。准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篇三】

1、小明在计算除法题时,把被除数1350错写成1305,结果得到的商是52,余数是5。准确的商是多少? 2、小明在计算除法题时,把被除数7140错写成1740,结果得到的商是49,余数是25。准确的商是多少? 3、小明在计算除法题时,把除数210错写成21,结果得到的商是150。准确的商是多少? 4、某数刚好能被16除尽,如果改用18去除,商是17还余14。该数是16的几倍? 【篇四】 1、小明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567错写成521,这样商比原来少了32,而余数正好相同。请你算出准确的除数和余数。 2、小明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385错写成835,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0,而余数正好相同。请你算出准确的除数和余数。 3、小明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574错写成745,这样商比原来多了10,而余数比原来少9。请你算出准确的除数和余数。 4、小明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2错写成137,这样商比原来少了3,而余数比原来多1。请你算出准确的除数和余数。 【篇五】 1、小明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6错写成9,结果得936,实际应为864。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2、小明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十位数5错写成3,结果得432,实际应为672。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3、小明和小红同做一道乘法题,小明将一个因数的个位数4错写成1,得出的乘积是525,小红将这个因数的个位数错写成8,得出的乘积是700。准确的乘积应是多少?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07讲-错中求解(教师版)

第07讲-错中求解 教学目标 ①学习了解加、减、乘、除式中常见错中求解问题; ①利用倒推法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 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知识梳理 一、错中求解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我们要学会怎么从错误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解题策略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典例分析 考点一:简单的加减乘除问题 例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解析】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例2、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正确的和为多少? 【解析】把一个加数的个位数上的2看成了4,则结果增加了2;

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成了9,则结果又增加了2, 所以现在结果一共增加了4.那么正确的和是215-4=211。 例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即:340+30=372。 例4、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看成了8,那么结果就增加了50, 所以正确的结果是284-50=234。 例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解析】小马虎计算得到72,是先除再减得到的,我们可以根据逆运算的顺序把72先加后乘,求出某数为(72+20)×3=276,然后再按题目要求,按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276×3+20=848。 例6、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解析】现在某数除以4减20得35,则倒推出某数是220; 那么正确结果是220乘以4加20得900. 考点二:较复杂的错中求解问题 例1、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作2,乘得的结果是550,

四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练习题

四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练习题 例1、跳跳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 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9错写成2, 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4错写成7,所得的和是23OO.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练习1:亮亮在做一道小数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了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7看成了1;这样所得的和是856. 求正确的和是多少? 练习2:小马虎在做加法算数题时;把一个加数的个位与十位颠倒了;写成了83;又把另一个加数末尾的0写成了8;这样得到的和是132.这道题正确的和是多少? 练习3:李老师让甜甜和悦悦同算一道加法题;甜甜得732;计算正确;悦悦得507;计算错误.悦悦急忙检查;发现计算时把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掉了. 你知道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吗? 例 2 、跳跳在计算时, 由于粗心大意, 把被减数个位上的 2 错写成 6 ;把十位上的 5 错写成0 ;这样算得差为164;正确的差是多少? 练习1、跳跳做减法题时, 把减数十位上的9 错写成6,把被减数百位上的 3 错写成8, 这样算得的结果是747. 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练习2:天天在做一道小数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的 5 看成了8;把减数十位

的0 看成了 6 ;结果得523. 正确的差是多少? 练习3:朵朵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末尾的 6 写成了9;把减数256 写成了265;这样得到的差是467. 正确的差是多少? 例 3 :小龙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 错当作 1 ;乘 得的结果是525;实际应为600.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 练习1、小龙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8 错当作3;得345;实际应为420.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练习2、小王和小李做一道乘法题, 小王误将一个乘数增加14,计算的积增加了 84 , 小李误将另一个乘数增加14, 积增加了168. 正确的乘积应是多少? 练习3:小龙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5 误写成3;得出的乘积是552;另一个学生却把这个 5 写成8;得出的乘积是672.正确的乘积是多少? 例 4 :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 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 练习1: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2 错写成32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错中求解

启源家教中心教师辅导教案科目:时间年月日教师姓名:

练习三 1,小军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08错写成268,结果商增加了5,而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是多少? 2,李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商和余数。 3,刘强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4,结果商比原来多3,余数比原来多1。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数。 例4:小龙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错当作1,乘得的结果是525,实际应为600。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一个因数的个位4错当作1,所得的结果比原来少了(4-1)个另一个因数;实际的结果与错误的结果相差600-525=75,75÷3=25,600÷25=24。所以一个因数是24,另一个因数是25。 练习四 1,小锋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8错当作3,得345,实际应为420。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2,小菊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1误写成7,结果得646,实际应为418。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 3,李晓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时,把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误当作8,结果得2150,这道题的正确积应是900。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 例5:方方和圆圆做一道乘法式题,方方误将一个因数增加14,计算的积增加了84,圆圆误将另一个因数增加14,积增加了168。那么,正确的积应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由“方方将一个因数增加14,计算结果增加了84”可知另一个因数是84÷14=6;又由“圆圆误将另一个因数增加14,积增加了168”可知,这个因数是168÷14=12。所以正确的积应是12×6=72。 练习五 1,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10,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6,那么积增加72。原来的积是多少? 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18;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4,那么积减少200。原来的积是多少? 3,小敏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5误写成3,得出的乘积是552;另一个学生却把这个5写成8,得出的乘积是672。正确的乘积是多少?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五年级完整版)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例题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