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考核方式】【开课单位】

【授课对象】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教学目的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结合实际认识理论的学科,属经济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课程本着理论适度够用,注重分析方法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任务

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较准确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能加以应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培养和提高正确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基本要求

(一)性质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必修课程。

(二)特点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讨论探究为主。

(三)基本要求:

1. 正确理解和认识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意义和地位;

2. 准确认识各种经济概念及应用特点;

3. 熟练应用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并能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济问题;

4. 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各经济量,并通过作图分析问题。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第一章引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掌握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掌握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会分析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和变动;

6.会计算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7.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二)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经济模型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会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会进行推导和证明;

5.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

7.会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8.会从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9.掌握什么是替代和收入效应,并会用图形表示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效用论概述

无差异曲线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市场需求曲线

第四章生产函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生产函数,具体到了解什么是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和两

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图,以及生产的三个阶段和哪

个阶段是要素的合理投产区;

4.掌握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

5.掌握等产量线、脊线的含义与特征,以及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及递减

规律;

6.掌握等成本线的含义;

7.会结合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推导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二)教学内容

厂商

生产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章成本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成本的概念,包括什么是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以及相应的利

润;

2. 理解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3. 掌握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4. 掌握长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5. 会用图形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成本曲线,并掌握短期成本曲线和

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6.了解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

成本

成本最小化

短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2.会画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其条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

件;

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会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

业和成本不变行业;

(二)教学内容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2.会画出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4.会推导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5.了解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6.会画出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

7.掌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8.会推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9.了解寡头垄断的含义与特征;

10.掌握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二)教学内容

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

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引致需求;

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会画出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4.会推导市场的要素的需求曲线;

5.了解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及其最大化行为问题;

6.掌握要素供给原则和效用最大化条件;

7.会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的供给原则;

8.掌握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9.了解劳动和闲暇,会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劳动的供给曲线的形

状;

10.了解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的概念;会解释土地供给曲线的形状

为什么是垂直的以及地租的决定因素;掌握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的概念;

11.了解资本的供给曲线。

(二)教学内容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了解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四个方程;

3.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

优条件;

4.会解释为什么完全竞争经济中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5.了解效用可能性曲线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

6.了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二)教学内容

一般均衡

经济效率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社会福利函数

效率与公平

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博弈论及其策略行为

2.了解纯策略均衡

3.了解混合策略均衡

4.了解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二)教学内容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

2. 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3. 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4. 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

5. 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

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二)教学内容

不完全竞争

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11.6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近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五大经济总量关系;GDP的缺陷;

2.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简单的两部门、三个部门和四个

部门的经济流量循环模型;名义GDP和实际GDP;潜在GDP和现实GDP;

3.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内涵、目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GDP和实际GDP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2.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的几何方法;

3.掌握: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国

民收入的决定的代数法;乘数原理及各种乘数;

(二)教学内容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典投资理论;与投资有关的因素及其他的投资理论;货币供给;

2.理解:IS曲线、LM曲线的斜率和移动;均衡及变动;

3.掌握:凯恩斯投资理论;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LM曲线含义和推导;

货币需求;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变化;

(二)教学内容

投资的决定

IS曲线

利率的决定

14.4 LM曲线

IS-LM分析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AD-AS模型的经济解释;

2.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市场;

3.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移动;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推导;短期

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宏观经济均衡:AD-AS模型分析;

(二)教学内容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失业成本;关于失业问题的争论;通货膨胀的分类;

2.理解:失业类型;凯恩斯主义与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货币主义与菲利浦

斯曲线;理性预期与菲利浦斯曲线;

3.掌握:失业、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成因;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

经济效应;失业与通胀的治理政策;

(二)教学内容

失业的描述

失业的原因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通货膨胀的描述

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成本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凯恩斯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

2.理解: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方法;

3.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方法和政

策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供给管理的政策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汇率和对外贸易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经济增长核算;

2.理解:乘数—加速模型;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掌握:经济周期概念及一般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二)教学内容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增长核算

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及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特征

(二)教学内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名义粘性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第二十二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一)目的与要求

结合理论分析中国具体经济情况

(二)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科学性与意识形态问题

我国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先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22.5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四、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与适用范围、学制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

适用范围: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课

学制:四年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经济学原理》保罗·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经济学与生活》,诺伯特·哈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上课出勤占总成绩10%,作业占总成绩10%,小组成绩占总成绩1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1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七、说明

1、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方式进行,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实例及学生的小组讨论,每单元布置一次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主要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新知讲授和练习巩固。

执笔:

审核(教研室主任):

批准(院长):

年月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