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回顶方案

合集下载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案(地下室顶板加固)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2⼯程概况 (1)2.1⼯程简介 (1)2.2设计总体思路 (2)2.3荷载概况 (2)3施⼯准备 (2)3.1材料准备 (2)4加固⽀撑体系设计 (3)4.1板下⽀撑体系设计 (4)4.2梁下⽀撑体系 (4)5⽀撑体系施⼯⼯艺及施⼯⽅法 (5)5.1 ⽀撑体系施⼯⽅法 (5)6⽀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5)7安全⽂明施⼯措施 (6)7.1 管理制度 (6)7.2施⼯措施 (7)8计算书 (7)1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本⼯程地下室施⼯完成后,因现场场地限制,后期⼯程主要材料的转运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进⾏。

考虑结构安全,需对部分顶板进⾏加固,加固采⽤钢管扣件脚⼿架⽀撑。

为保证施⼯顺利进⾏,现对其⽀撑体系布置、施⼯⼯艺以及施⼯质量安全措施⽅⾯加以阐述,特编制此加固专项施⼯⽅案。

1.2编制依据1、⼴元卓新·欧锦城施⼯图纸;2、《建筑施⼯扣件式钢管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施⼯⽊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2⼯程概况2.1⼯程简介卓新·欧锦城是由⼴元卓新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泛华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四川江阳⼯程项⽬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四川鹏翔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个中⾼档⼩区。

本⼯程为框架及剪⼒墙结构组合的⼯程,独⽴基础及筏板板底标⾼-9.35m~-10.65m。

本⼯程的±0.000 ⾼程 488.5m。

4#楼地下两层,地上 30 层,由两个单元组成,建筑物总⾼度 93.400⽶;5#、6#楼地下两层,地上 25层,建筑物总⾼度 78.400⽶。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回顶是指对地下室顶部进行加固、修复或改造的工程,旨在提升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地下室回顶方案,包括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室回顶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没有明显的裂缝或漏水现象。

其次,确定回顶的具体范围和目标,以便制定合适的方案。

最后,整理所需工具和材料,如水泥、砂浆、钢筋等。

二、回顶步骤1. 清理地下室顶部首先,清理地下室顶部的灰尘、碎石等杂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 加固钢筋网格在地下室顶部施工区域铺设钢筋网格,以增加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网格可以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筋,并使用钢丝将其固定在顶部。

3. 打砼回填将打砼混凝土倒入地下室顶部的施工区域,确保将钢筋网格完全覆盖。

在倒入混凝土之前,可以在施工区域的边缘设置脚手架或支撑,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4. 平整表面使用抹子或刮板将施工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和修整,确保顶部的平整度和外观效果。

5. 养护地下室回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通常情况下,需进行湿润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可使用覆盖薄膜等方式进行养护,具体时间和方法可根据施工要求来确定。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地下室回顶时,一定要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使用脚手架或其他支撑结构来提供工作平台,并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质量控制在回顶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质量。

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合理,施工过程中的压实程度均匀,以免出现空洞或裂缝等问题。

3. 施工时间选择尽量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地下室回顶施工,以避免雨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在高温季节,可进行适当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4. 施工监督建议在地下室回顶施工中聘请专业施工团队或工程监理进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综上所述,地下室回顶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范本一:实用风格正文开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地下室回顶方案,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回顶是指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下沉或破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加固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供参考使用。

2. 地下室回顶方案2.1 安全评估在开始回顶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安全评估。

通过对原始顶板的材料、强度和承重能力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回顶加固工程。

2.2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回顶加固方案。

方案应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方法、支撑系统、设备和工具需求等细节。

确保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3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购买和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组织人员安排和培训等。

2.4 回顶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回顶施工。

包括顶板预处理、加固材料的安装和固定、支撑系统的构建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和施工质量。

2.5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回顶工程的验收。

检查加固后的地下室顶板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整个加固工程的效果。

3.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平面图、回顶施工设计图纸、工程方案和报价单。

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补充和变更。

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空间,通常用于储存、停车或其他特定用途。

4.2 回顶: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3 施工质量:指加固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等。

范本二:正式风格正文开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地下室回顶方案,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回顶是指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下沉或破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加固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的成功实施。

2. 地下室回顶方案2.1 安全性评估与工程背景在进行地下室回顶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

料场作业区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搭设说明及要求................................ - 1 -4、地下室回顶措施................................ - 2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 - 2 -1、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166423.6m2,其中地上面积115464.4m2,地下面积50959.2 m2。

地下2层,其中2#、3#楼地上23层,建筑高度为73.9m;1#、4#楼地上25层,建筑高度为80.00m;5#、8#楼地上26层,建筑高度为80.30m;6#、7#楼地上28层,建筑高度为86.20m。

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

3、搭设说明及要求临时脚手架回顶料场说明及范围由于场地作业面狭小施工现场无塔楼地库顶板上局部现需作为料场作业区,由于地库顶板自身承载能力不足,故需对以上部位进行钢管支撑架回顶,以满足施工要求。

地下室顶板上需要堆放材料的区域也需要按此方案执行回顶。

2、脚手架回顶搭设要求施工准备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搭设方案,熟悉各个部位及高度的结构变化,准备材料,包括Φ48×3.0mm钢管、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规定及搭设要求。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202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202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引言概述:地下室顶板回顶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方案选择对于地下室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安全具有关键性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选用合适的回顶材料、回顶工艺要点、施工注意事项等。

正文:1. 选用合适的回顶材料a. 耐腐蚀性:地下室常面临潮湿环境,回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防止顶板受损。

b. 强度要求:回顶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地下室的荷载和压力。

c. 隔热性能:地下室顶板回顶通常需要有一定的隔热性能,以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d. 施工可行性:材料的施工性能以及可行性也是选择回顶材料的重要考虑因素。

2. 回顶工艺要点a. 清理顶板:在回顶施工前,需要彻底清理地下室顶板,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存在。

b. 涂刷底漆或基层:在顶板表面涂刷底漆或基层,以提高回顶材料的附着力和保护顶板表面。

c. 打砂处理:对于某些回顶材料,如石膏板、石棉板等,需要进行打砂处理,以增加与地下室顶板的粘接强度。

d. 施工层次控制:回顶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层次的控制,确保顶板回顶的均匀性和平整度。

e. 稳固连接:回顶材料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回顶层不会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

3. 施工注意事项a. 安全防护:地下室回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提供足够的通风和照明设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b. 施工环境控制: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保证回顶材料的施工效果。

c. 施工质量监控:在回顶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质量监控,确保回顶层的平整度和质量。

d. 施工进度安排:地下室回顶施工的进度需要合理安排,充分考虑材料固化时间及工期等因素。

4.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a. 环境因素: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还会受到地质特征、水位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b. 使用要求:地下室的使用要求也是选择回顶方案的重要依据,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5. 回顶方案总结结合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用耐腐蚀性好、强度高、具备隔热性能的回顶材料,并注意施工工艺和质量监控,以确保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和施工质量。

地下室回顶施工方案

地下室回顶施工方案

地下室回顶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地下室回顶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室回顶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2.地下室回顶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队伍组建、设备准备等;3.地下室回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控。

二、施工工艺地下室回顶施工采用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清理施工现场:清理地下室顶部,确保施工区域清洁无障碍。

2.构筑支撑体系:搭建支撑体系,确保地下室回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混凝土回顶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固化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5.验收交付:完成上述工程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可交付使用标准。

三、施工队伍组建为保证地下室回顶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地下室回顶工程的管理和协调。

2.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工艺和技术指导。

3.施工工人:执行具体的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事故预防。

四、材料准备地下室回顶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混凝土:用于回顶施工的主要材料,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加固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起到增强结构的作用。

3.支撑体系:用于支撑施工现场和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设备。

五、安全措施在进行地下室回顶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

2.使用安全绳: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绳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施工现场张贴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定期检查支撑体系:定期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六、施工质量地下室回顶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2)1.1编制说明 (2)1.2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地下室顶板回顶概况 (3)三、施工准备 (3)3.1材料准备 (3)3.2技术准备 (4)四、回顶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5)4.1设计荷载 (5)4.2设计架体 (6)五、后浇带回顶设计 (6)六、搭设要求 (9)5.1地基 (9)5.2操作工艺 (9)5.3施工要求 (9)七、回顶计算 (10)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6.1管理制度 (11)6.2施工措施 (12)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出零以后需在地下室顶板布置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考虑顶板结构承载力现在未达到设计要求,需对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处顶板进行回顶加固。

1.2编制依据1、成都中粮锦云项目相关施工图纸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9、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10、国务院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二、工程概况2.2地下室顶板回顶概况由于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加工区堆放钢筋原材,因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加固时间为结构施工阶段,自2014年5月顶板砼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至2015年1月结构施工完成,加固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具体加固区域详见附图: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地下室顶板内阴影区域为拟加固区域。

三、施工准备3.1材料准备地下室回顶施工所需木方、架子管等材料按施工部位提前进场,堆放整齐备用。

工程用钢管、木方及扣件等材料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并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

地下室回顶方案(详细完整版)

地下室回顶方案(详细完整版)

地下室回顶方案
一、准备工作:
●在开始进行地下室回顶之前,需要清理地下室内的杂物和垃圾,
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二、清除旧顶:
●首先需要将原有的地下室顶部结构清除掉。

●可使用工具如锤子、切割机等逐步拆除原有的墙体或天花板结构,
确保清除彻底。

三、加固基础:
●在地下室顶部清除干净后,需要对地下室的基础进行加固。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加固或其他加固方式,以增
强地下室顶部的承重能力。

四、新建顶部结构:
●在加固基础完成后,可以逐步新建地下室顶部结构。

●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可采用悬挑顶、平顶或拱形顶等结构形式,
确保顶部结构稳固牢靠。

五、防水处理:
●地下室回顶完成后,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漏水问题的发生。

●可使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对地下室顶部进行防水处理,
确保地下室内干燥。

六、装修和饰面:
●在地下室回顶完成后,可以进行装修和饰面工作。

●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当的地板、墙面和天花板材料进行装修,
打造一个舒适美观的地下室空间。

请注意,在进行地下室回顶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选择施工材料和方案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设计师,并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如果您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搭设说明及要求................................ - 1 -4、地下室回顶措施................................ - 2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 - 2 -1、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166423.6m2,其中地上面积115464.4m2,地下面积50959.2 m2。

地下2层,其中2#、3#楼地上23层,建筑高度为73.9m;1#、4#楼地上25层,建筑高度为80.00m;5#、8#楼地上26层,建筑高度为80.30m;6#、7#楼地上28层,建筑高度为86.20m。

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

3、搭设说明及要求临时脚手架回顶料场说明及范围由于场地作业面狭小施工现场无塔楼地库顶板上局部现需作为料场作业区,由于地库顶板自身承载能力不足,故需对以上部位进行钢管支撑架回顶,以满足施工要求。

地下室顶板上需要堆放材料的区域也需要按此方案执行回顶。

2、脚手架回顶搭设要求施工准备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搭设方案,熟悉各个部位及高度的结构变化,准备材料,包括Φ48×3.0mm钢管、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规定及搭设要求。

搭设过程中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版》。

相关作业班组组织作业人员进场,架子工必须具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条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

同时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和质安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前技术、安全交底。

3、支撑体系搭设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两层地下室都需搭设支撑体系时,下层立杆与上层立杆的位置需统一一致。

支撑体系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连接固定后,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竖起4根立杆后,随即安装第一步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水平杆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

根据楼层总高和施工需要,料场作业区应满足作业及堆载的全部荷载,料场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在地下室采用两层回顶措施以保证对料场的承载力。

4、地下室回顶措施4.1 回顶设计料场作业区下的地下室顶板与负一层板均设置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回顶,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为7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

立杆顶端加设可调顶托支撑双木方主楞,次楞采用40mm×90mm木枋,间距350mm,木枋顶紧楼板底。

(详见附图)4.2 支撑架搭设拆除(1)回顶支撑架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

(2)支撑架采用φ48mm×3.5mm钢管,支撑架外围搭设竖向剪刀。

(3)立杆底有垫块。

(4)调节顶托必须使木枋顶紧楼板,以保证能有效卸荷。

(5)回顶支撑架必须在料场作业区使用前搭设完毕,料场停止使用后方可拆除支撑架。

(6)拆除支撑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方可离开。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6.1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8m。

立杆的纵距 b=0.70m,立杆的横距 l=0.70m,立杆的步距h=1.20m。

木方40×90mm,间距350mm,木方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模板自重0.0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8.2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40+0.00)+1.30×8.20=22.708kN/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10×0.40+0.7×1.30×8.20=21.016kN/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1 = 0.9×(25.100×0.400×0.700+0.000×0.700)=6.325kN/m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9×(0.000+8.200)×0.700=5.16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70.00×1.80×1.80/6 = 37.80cm3;I = 70.00×1.80×1.80×1.80/12 = 34.02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6.325+1.30×5.166)×0.350×0.350=0.175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75×1000×1000/37800=4.63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6.325+1.3×5.166)×0.350=3.004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04.0/(2×700.000×18.000)=0.358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325×3504/(100×6000×340200)=0.31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50.0/250,满足要求!(4) 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面板的计算宽度为1200.000mm集中荷载 P = 2.5kN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 = 0.9×(25.100×0.400×1.200+0.000×1.200)=10.843kN/m面板的计算跨度 l = 350.000mm经计算得到 M = 0.200×0.9×1.30×2.5×0.350+0.080×1.20×10.843×0.350×0.350=0.332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332×1000×1000/37800=8.79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100×0.400×0.350=3.51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000×0.350=0.00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8.200+0.000)×0.350=2.870kN/m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 q1 = 0.9×(1.20×3.514+1.20×0.000)=3.795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 q2 = 0.9×1.30×2.870=3.358kN/m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3.358+3.795)×0.700=5.007kN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5.007/0.700=7.153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7.15×0.70×0.70=0.350kN.m最大剪力 Q=0.6×0.700×7.153=3.004kN最大支座力 N=1.1×0.700×7.153=5.508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10.00×10.00/6 = 83.33cm3;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350×106/83333.3=4.21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04/(2×50×100)=0.90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3.163kN/m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 3.163×700.04/(100×9000.00×4166667.0)=0.137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250,满足要求!(4)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0.9,集中荷载 P = 0.9×2.5kN经计算得到M = 0.200×1.30×0.9×2.5×0.700+0.080×3.796×0.700×0.700=0.558kN.m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558×106/83333.3=6.70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