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答案第一章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_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_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首凝灰岩等。

2)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由地表的各类岩石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后破坏后补水流、冰川或风力搬运至不同地主,再经逐层沉积并在覆盖层的压力作用或天然矿物胶结剂的胶结作用下,重新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附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附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2)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0001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0001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 m的粉末, 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第1 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导热性(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 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 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21)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第一章_土木工程材料练习题_参考答案

第一章_土木工程材料练习题_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焦宝祥,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P22~P23
1-2选择题:(1)C (2)C (3)A (4)B (5)C (6)D ;
1-3判断题:(×)(×)(×)(×)(×)
1-4问答题:
(1)三者有何区别?密度为绝对密实状态(体积为固体体积),表观密度为自然状态(体积为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之和),堆积密度为堆积状态(体积为孔隙体积、空隙体积与固体体积之和)。

含水后对三者有何影响?密度不变,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均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增大,具体材料应具体分析。

(4)材料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强度及导热性有何影响?孔隙率增大,表观密度减小,强度降低。

开口孔隙增多,吸水性、吸湿性、导热性增强,抗渗性、抗冻性降低;闭口孔隙增多,吸水性、吸湿性不变,导热性降低,抗渗性、抗冻性增强。

1-5计算题:
(1)。

/2618取,2.261826501%2.1%100-13000m kg P ==>⎪⎪⎭⎫ ⎝
⎛-==>⨯⎪⎪⎭⎫ ⎝⎛=ρρρρ 。

%40取,%65.39%100261815801%100-1'0'=⨯⎪⎪⎭⎫ ⎝⎛-=>⨯⎪⎪⎭
⎫ ⎝⎛=ρρP (2)
软化系数:9438.0178
168==R K ,因该岩石预用于水下工程,而85.09438.0>=R K ,故依据软化系数,此岩石可以用于水下工程。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ρ: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ρ: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 :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10010⨯⎪⎪⎭⎫ ⎝⎛-=ρρP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答案

⼟⽊⼯程材料试卷答案⼟⽊⼯程材料习题集第⼀章材料的基本性质⼀、填空1、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绝对密实。

2、材料的耐⽔性⽤软化系数表⽰。

3、对于开⼝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时,材料的密度不变。

4、软化系数⼤于0.85材料认为是耐⽔的。

5、对于开⼝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时,材料的吸⽔性增强。

6、评价材料是否轻质⾼强的指标为⽐强度。

7、对于开⼝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时,材料抗冻性降低。

8、脆性材料最宜承受压⼒。

9、材料的亲⽔性与憎⽔性⽤润湿边⾓来表⽰。

10、当材料的孔隙率⼀定时,孔隙尺⼨愈⼩,保温性能愈好。

11、材料的吸湿性⽤含⽔率来表⽰。

12、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材料的抵抗变形的能⼒。

13、含⽔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为2克。

14、材料的强度的确定视材料的种类的不同⾯⽽不同,对于韧性材料是以J/mm2作为指标的。

15、选择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时,应选⽤导热系数较_⼩的材料,保证良好的室内⽓候环境。

16、材料的强度的确定视材料的种类的不同⾯⽽不同,对于脆性材料是以抗压强度作为强度的。

17、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的材料。

18、⼀般来说,材料含⽔时⽐其于燥时的强度低。

19、⽐强度是衡量材料轻质⾼强的指标。

20、材料的开⼝孔隙率越⼤,则材料的吸声性越好。

⼆、名词解释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3、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4、孔隙率指材料孔隙体积占⾃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

5、密实度指与孔隙率对应的概念,即材料的实体体积占⾃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

6、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例。

7、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中吸收⽔分的性质。

8、吸⽔性指材料与⽔接触时吸收⽔分的性质。

9、耐⽔性指材料长期在⽔的作⽤下不破坏,⽽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用_吸水率__表示,吸湿性用__含水率__表示.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_软化系数_表示。

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_大。

3、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_大___,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孔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4、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松散密度减小,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抗渗性降低,抗冻性降低。

5、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侧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试件尺寸和试件形状。

6、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7、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压力水作用下,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二、单选题1、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C)渗透的性质A. 水;B. 潮气;C。

压力水;D. 饱和水2、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D)。

A . 131。

25g ;B 。

129.76g;C。

130.34g;D。

125g3、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C) 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A. 长期在湿气作用下;B。

在压力水作用下;C。

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 在水作用下4、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A )。

A。

ρ>ρ0>ρ0 ';B.ρ>ρ0’>ρ0 C。

ρ0>ρ>ρ0 ‘;D. ρ0>ρ0 '>ρ5、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

A。

耐久性;B. 强度及导热系数C。

密度;D. 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6、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B)时。

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 >0。

95; B. >0.85; C. >0。

75 ;D。

0.657、含水率为5 %的砂220kg,则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kg 。

A. 209;B. 209.52 ;C. 210;D。

210。

528、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ρ0A>ρ0B ,则A 材料的保温性能比B材料(B).A. 好;B. 差;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材料含水后对它们有何影响?
主要是材料所处的状态不同。

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表示材料单位细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的质量。

容积密度表示材料单位宏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和开口孔隙)的质量。

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含水后对四者的影响为:对密度没有影响,因测定密度时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的;内部封闭孔隙不会吸水,含水对表观密度没有影响;因开口孔隙吸水,使容积密度增大;含水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复杂,因含水后材料堆积状态下的质量和体积都会发生变化,一般说是使堆积密度增大。

2、试分析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及吸声性的影响?
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强度越低。

开孔能提高材料的吸水性、透水性、吸声性,降低抗冻性。

细小的闭孔能提高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和耐久性。

细小的开孔能提高材料的吸声性。

3、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适合承受哪种外力?
答:脆性材料特点: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荷载时的变形值很小,破坏时表现为突发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可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脆性材料承受冲击或震动荷载的能力很差。

脆性材料适宜承受静压力,用于受压部位。

韧性材料特点:产生较大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大;抗拉强度接近或高于抗压强度。

韧性材料主要适合承受拉力或动载,对于要求承受冲击荷载和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均应具有较高的韧性。

7、绿色土木工程材料需要满足哪四个目标?
(1)基本目标:包括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
(2)环保目标:要求从环境角度考核土木工程材料在生产、运输、废弃等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3)健康目标:使用过程中必须对使用者健康无毒无害
(4)安全目标:包括材料的燃烧性能和材料燃烧时释放气体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