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臻臻;曼曼矍黧熬:黧薹墨篓慧黧杰W臻。
垂rl歪d至He至al至th磊D至ige未st至M至edⅢicⅢal未P系eri蓦od至ica歪l鎏至至歪要至东至至嵩臻至番至未噩影像检验i臻;i矧i;!;※;;州i※※i※;i i i骶j※;;i烈※洲矧j心州骶蹦iⅢ;j※;j;i;;蹦i i;ii;;㈨※州j;i烈洲骶洲i i甍i i i i ii i强i i※㈣※※※i厅眵I i瓠位Y刁业超声造影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米婕【中I t l t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235--02【摘要】超声造影使超声医学发生革命性的进展,真正达到了非创性和高效性目的,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超声造影;声擘造影剂;肝脏疾病1超声造影的作用原理及其发展过程1.1超声造影的作用原理:超声造影(ul t r as oni c cont ra st)又称声学造影(acousdc c ont r as t),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
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的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和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造影剂来增强血液的背向散射,使血流清楚显示,从而达到对某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目的的一种技术。
由于在血液中的造影剂回声比心壁更均匀,而且造影剂是随血液流动的,不易产生伪像。
声学造影剂(cont ras t agent s),也称为回声增强剂(echo—e nhanci ng agent s),是由空气或其它气体微泡组成,外包裹不同的膜物质作为外壳或吸附于微颗粒物质,此外还含有溶液介质的溶剂如注射用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等及改进造影剂物理化学性能的增稠剂、稳泡剂、抗氧化剂等辅助成分。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转 移性 肝 癌 由于受 原 发性痫 灶 的病 理 及血供 不 同的 影 响 , 增 强 表 现 较 复 杂 而 现 小 。。多数 其
转 移 癌瘤体 内部供 血不 足 , 边 供 I 多 ,J J 州 札较 l 血供 来 .
源 于 肝 动 脉 , 本 无 门 静 脉 参 与 。 l 此 肝 转 移 癌 基 夫 I
动脉 相快速 整体增 强 , 门脉相 及延 时相呈 等增 强 。
1 造 影剂 的注 射 : 用 生 理盐 水 5mI溶 解 ) 使
收 稿 日期 : 0 0 1 0 2 1 —0 —1
喻 沁 等 : 声造 影 技术 在 肝脏 局 灶 病 变 诊 断 中 的 骱 床 应 用 超 i
呈 高增 强 , 延时 相 2个病 灶呈 等 增 强 , 病 灶呈 高 2个
增强。
6 肝 硬化 结节 : ) 3例 4个病 灶 , 维 声 像 图 有 二
肝 硬化 表现 。造 影后 , 脉相 均 呈无增 强 , 动 门脉 相 及 延 时相 呈等 增强 。 7 孤 立性 坏死 结 节 : ) 2例 2个 病 灶 , 者均 曾 患 有 肝脓 肿病 史 , 维超 声 表 现 为高 回声 结 节 。造 影 二 显示 3 期 相均无 造 影剂 进人 , 个 即为无 灌 注状态 。
变 的发现 率和 定性 诊断 能力 。超 声造 影 技术 克服 了 它们 的局 限性 , 利用 造影 剂 微 泡 在 声 场 作 用 下 产 生
的非线 性 效应 , 增强 病灶 中血 流 信号 的显 示 , 同时 可
超 声 造 影 技 术 在 肝 脏 局 灶 性 病 变 诊 断 中 的 临 床 应 用
喻 沁 , 爱云 , 春 雪 , 周 余 张丽 丽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两篇)

引言: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在体内注射超声造影剂后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和评价器官和组织的影像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以超声造影临床应用为主题,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概述:超声造影通过注射含有微小气泡的造影剂,可以使血管和实质性组织成为超声波强化影像信号的来源,从而提高超声检查的分辨率和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能力。
在临床上,超声造影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心脏、肝脏、肾脏、乳腺和子宫等器官的疾病诊断和评估。
正文内容:一、心脏病领域的应用1. 心肌缺血的评估: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心室壁运动异常区域,评估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
2. 心脏瓣膜病的评估:超声造影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瓣膜疾病,并辅助决策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
3. 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估: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心腔和心瓣的变形情况,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状态。
二、肝脏病领域的应用1. 肝血流动力学的评估: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观察肝血流的速度和方向,评估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功能和血流量。
2. 肝脏肿瘤的检测和评估: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定位肝脏肿瘤,并评估其血供情况,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3. 肝动脉栓塞治疗的指导:超声造影可以在肝动脉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血流变化,指导操作和评估疗效。
三、肾脏病领域的应用1. 肾血流动力学的评估: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观察肾血流的速度和方向,评估肾动脉和肾静脉的功能和血流量。
2. 结石的检测和评估: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定位肾脏结石,并评估其大小和位置,指导治疗和手术的决策。
3. 肾脏病变的定性和定量评估: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观察肾脏病变的形态和血供情况,辅助肾脏病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四、乳腺病领域的应用1. 乳腺肿瘤的检测和评估: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定位乳腺肿瘤,并评估其内部的血供情况,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测和评估:超声造影可以观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形态和血供情况,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决策。
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的应用价值

性囊性病灶 已达 3 5 ~ mm 级 。 但 由于 肝 脏 肿 瘤 其 声 像 图 变 化 类 型 较 多 , 理 结 构 , 供 状 况 的 不 一 致 性 , 之 解 病 血 加 剖 位 置 与 声 像 图 之 问 易 产 生 声 学 性 质 变 化 , 对 早 期 微 故
脉相及 实质相 , 灶仍无 增强 , 此时 肝实 质回声增 强 , 病 而
差 , 而 提 高 肝 肿 瘤 诊 断 的灵 敏 性 。造 影 剂 L v vs 从 eo i t
( HU5 8 对 肝 脏 网 状 内皮 系 统 有 特 殊 亲 和作 用 , 被 S 0 A) 可 肝 枯 否 氏 细 胞 吞 噬 , 肝 肿 瘤 细 胞 则 无 此作 用 , 造 影 后 而 故 使 肝 肿瘤 轮 廓 显 示 更 为 清 晰 [ 。D l —a 等 将 灰 阶超 4 ] a ap l l ma
床[ , 经 过 近 2 3现 ] O年 的发 展 , 论 造 影技 术 还 是超 声 造 影 无 剂 都 有 了 迅 速 发 展 , 声 造 影 在 肝 脏 疾 病 的 应 用 也 日趋 超
造 影 表 现 为 在 肝 动 脉 相 肿 瘤 病 灶 快 速 明 显 增 强 , 回声 其
超 过 肝 组 织 呈 强 回声 。进 入 门脉 相后 , 瘤 周 边 回声 开 始 肿
声 造 影 与常 规 超 声 和螺 旋 C 比较 , 价灰 阶超 声 造 影 检 T 评
故 肝转 移 病 灶 回声 低 于肝 组 织 , 局 灶 性 回声 缺 失 区 。 呈
对 少 数 富 血 供 的 肝 转 移 瘤 , 肾 癌 , 色 素 瘤 等 , 造 影 如 黑 其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分析与应用

参考文献 :
【】 1 薛珍 . 基层医院产科母 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 防范对策 【 . 士进 修杂志 , J护 ]
2 0 . 1 :0 3 1 7 . 0 92 2) 17  ̄ 0 4 4(
31婴儿核对表和抱婴卡 的使 用方便给婴儿 治疗 护理时护士 与产妇 . 或家属交接 婴儿 , 防止不法分子 冒充医护人员抢走 婴儿 , 同时 , 进一 步增强 了母婴 同室病区护士对新 生儿 护理管理 工作 的严谨性 , 保证
近年来 ,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 的发展 和新 型超声造影剂 的面市 , 超 声造影 在肝 脏疾病诊断 中得 到较 广泛的应用 , 笔者通过 临床观察得
4 10 ) 6 0 0
6 %的患者超声造影 较常规 超声 发现更 多转移 灶 ,99 3 8 .%的新 检出转 移灶 < m,3 1c 最小者 03c 1 2c 4 %< m, . m。 3例患者超 声造影 较增 强 C T
士和产妇的欢迎 。
[] 2郭素婷, 王颖. 母婴同室管理中存在安全 问题分析与对策[ _ J 现代 中西医结合 1
杂 志 ,0 71( )5 15 2 2 0 4 :7 ~ 7 . 6
编辑/ 丽 贺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 断中分析 与应用
李 圈 良 . 静 唐
( 昌 市 中心 医院 超 声 科 , 南 许 昌 许 河
示能力优于增强 C T。
2 实 时 超 声 造 影 的 特 点
11肝 脏局灶 性病 变 随着探头阵元数 的提高 ,宽频探头技术 、 . 组 织谐 波成像 及空间实时复合成像 等技术 的应 用 , 二维超 声对肝脏局 灶性病 变的检 出能力 明显 提高 ,可检出> 2mm的液性病灶和> ll 5i ' T n 的实性 病灶 , 但对于小病灶 的鉴别诊断能力 有限 。虽 然彩色多 普勒 超声 可以显示肝肿瘤 中较 大的血管 , 对肿瘤 的诊断 和分级有一 定参 考价值 , 但不能显示肿 瘤内的微血管灌注 , 而且容易受 到呼 吸、 心跳
肝脏超声造影的应用

132肝脏超声造影的应用祝春梅当我们的身体内脏出现问题时,都会选择去医院检查,这个时候医生就会安排我们去做B超,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各个内脏的运行情况,以此来判断有没有异常情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有一种更先进的检查方式,叫作肝脏超声造影。
那么什么是肝脏超声造影呢?肝脏超声造影在临床医学中有哪些应用呢?下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肝脏超声造影是什么肝脏超声造影又名超声造影,它是利用造影剂导致回声增强,可以明显地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率及敏感性的技术。
超声肝脏造影技术常常应用于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其过程是在普通超声仪上先进行观察,当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后,在外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在适当时间内观察肝脏内部情况。
肝脏出现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特征与良性病变的血液供应特征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超声增强的不同,进行诊断是否为肝脏恶性肿瘤。
现今肝脏超声造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用于诊断实质性脏器肿瘤。
它比常规超声检测及螺旋CT更为安全可靠,如在检测1cm以下的亚厘米病灶方面,超声造影可以更为敏感地诊断病症。
与螺旋CT相比,超声造影更为先进,如超声造影具有安全性好、实时性高、无过敏反应及检查费用低等优势。
超声造影还可以全面动态地观察肝脏各个时期的变化,如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等不同时期的血液动态情况,因此可以根据肝占位的特征来诊断病灶。
二、肝脏超声造影的意义是什么根据上面介绍的有关肝脏超声造影信息可知,它是一种比B超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它利用造影剂的散射回声现象对肝脏发生的病变进行检查和诊断,还可以检查出肝脏肿瘤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这对肝脏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三、肝脏超声造影剂对造影效果有什么影响现今临床医学上,多采用外周静脉注射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取代了传统的肝动脉注射途径。
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途径,使人体内的液体与空气接触,根据液体中产生的微小气泡进行对比,从而达到造影的目的。
但市面上的造影剂种类较多,不同的注射剂量以及进药速度差异等,对超声造影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Ho n g — c h a n g, B A S a n g , e t a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Me d i c a l Ul t r a s o u n d , To n g j i Ho s p i t a l , To n g j i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 Hu a z h o n g Un i —
流 灌 注特 点 , 对 肝 局 灶性 病 变 的 分 类诊 断 有 重 要 的 应 用价 值 。
【 关 键 词 】 超 声检 查 ; 造 影 剂 ;肝 疾 病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3 0 . 4 1 ; R 4 4 5 .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1 0 0 0 — 0 3 1 3 ( 2 0 0 7 ) 1 2 - 1 3 4 0 — 0 4
维普资讯
放射学实践 2 0 0 7年 1 2月第 2 2卷 第 1 2期
R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D e c 2 0 0 7 , Vo l 2 2 , No . 1 2
・
超声影像学 ・
实 时超 声 造 影 在 肝 脏 局 灶 性 病 变 诊 断 中 的应 用
p h a s e , t h e b e n i g n f o c a l l i v e r l e s i o n s wa s 1 3 . 8 ( 1 9 / 1 3 8 )wh e r e a s t h e ma l i g n a n t f o c a l l i v e r l e s i o n s wa s 9 4 . 7
( 1 2 4 / 1 3 1 ) .
I n t hi s s t ud y t he s e ns i t i vi t y, s pe c i f i c i t y a nd a c c ur a c y o f d i a gno s i s of f oc a l l i v e r l e s i ons wi t h r e a l t i me c ont r a s t — e n ha nc e d u l t r a — s ou nd we r e 89 .6 , 9 7 .5 a nd 93. 2 r e s pe c t i ve l y. Con c l us i on: Re a l t i me c on t r a s t — e n ha nc e d ul t r a s oun d i s s e ns i t i ve an d a c —
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徐 足,谷 颖*(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摘要]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
该检查方法能获得人体病变部位清晰的动态图像,从而可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肝炎、肝癌及肝硬化等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
近年来,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超声造影检查的原理及其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使用该检查方法诊断肝脏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声造影检查;肝炎;肝脏良性病变;转移性肝癌;肝硬化[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3-0138-02*通讯作者:谷颖超声造影检查又叫声学造影检查。
该检查方法将超声造影剂作为介质,通过向人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注射超声造影剂来增强该部位血管的后散射回声,从而提高普通二维超声检查和普通三维超声检查的分辨率、敏感性和特异性[1]。
该检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可客观地反映病变组织器官内的血流灌注情况。
本文对超声造影检查的原理及其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1 超声造影检查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1.1 超声造影检查的原理研究发现,与人体软组织对超声的散射回声强度相比,血细胞对超声的散射回声强度更低,仅为前者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
因此,在普通的二维超声图像上,血细胞通常表现为“无回声”。
这使得普通的二维超声检查仅能模糊地识别出心内膜或大血管的边界,无法识别微小血管的边界及大血管内的血流情况[2]。
超声造影剂可使血液的背向反射回声明显增强,从而可使小血管的边界及大血管内的血流情况在二维超声图像上清晰地显现出来。
此外,超声造影剂可随血液的流动在人体内发生病变部位的血管中均匀地分布,故可避免伪像的产生,从而可使二维超声检查的结果具有时效性和可靠性[3]。
1.2 超声造影检查的应用现状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超声造影检查被首次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后,该检查方法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结构性疾病的优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关键词】超声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超声造影剂的面市,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1 实时超声造影的特点
2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1 肝脏局灶性病变
2.2 肝硬化诊断
肝硬化形成过程中伴随微血管结构的破坏和重构,形成肝内动静脉短路。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精确显示和记录微泡造影剂自肝动脉显影到肝静脉显影时间,称为肝静脉渡越时间。
以该时间<12 s为标准诊断肝硬化的准确性可达到95%以上,并且能够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16]。
该技术可望减少有创性肝穿刺活检的数量。
2.3 肝脏创伤
超声造影可以实时显示微泡自破口向肝外“涌泉状”移动,中央型肝破裂表现为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在损伤区中断,损伤区较正常肝实质增强延迟[17]。
超声造影早期可以清楚地显示破口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实质内挫裂伤的位置、程度及形成的血肿范围,后期可以动态观察愈合的过程。
在急救室、儿科、轻中度肝损伤诊断和肝脏创伤愈合的随访中可作为首选方法[18]。
2.4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
超声造影剂微泡的直径略小于红细胞,是真正的血池显影剂,不会渗入血管外间隙,特别适应于治疗后24 h内疗效评价。
肿瘤残余灶为结节状、不规则斑片状或新月形增强,门脉相消退为低增强,而充血水肿区呈细薄而规则的环形增强,延迟相呈等增强,可以与肿瘤残留鉴别。
实时超声造影可在肿瘤消融后早期发现肿瘤残留灶,引导对残余肿瘤进行及时补充灭活,降低复发率[20]。
消融治疗后肿瘤周围组织血管扩张充血,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增强CT和MRI的对比剂会迅速渗过扩张充血的微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不适合消融后早期疗效评估。
对于消融治疗1个月后的随访,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CT和MRI的效果1致。
2.5 肝移植术后
2.5.2 门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实时超声造影可有效地克服彩色多普勒的角度依赖性和彩色外溢,排除静脉血栓形成的假阳性诊断,更加准确地测量门静脉吻合口或肝静脉流出道狭窄的长度和内径,其诊断效能与增强CT血管成像和血管造影相当。
但在显示较小的静脉附壁血栓方面实时超声造影更具优势[22]。
超声造影也可以对门静脉或肝静脉内栓子的性质(癌栓或血栓)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3 实时超声造影的不足
【参考文献】
[2]Kumada T, Nakano S, Toyoda H, et al.Assessment of tumor hemodynamics in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arison of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giography assiste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Liver International,2004,24
(5):425-431.
[3]Quaia E, Calliada F, Bertolotto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with contrast specific US modes and a suffurhexafluoride filled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confidence. Radiology,2004,232
(2):420-430.
[5]李锐,华兴,张萍,等.转移性肝癌动脉相增强的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比较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
(8):602-604.
[7]Li R, Guo YL, Hua X,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comparison of pulse inversion harmonic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with contrast enhanced CT. J Clinical Ultrasound,2007, (3
5):109-117.
[8]Kim KA, lee WJ, Lim HK, et al.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and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 Clin
Imaging,2003.27
(5):340-345.
[12]Gonda T, Ishida H, Yoshinaga K, et al. Microvasculature of small liver metastases in rats. J Surg Res,2000,94
(1):43-48.
[23]Bruce M, Averkiou M, Tiemann K, et al. Vascular flow and perfusion imaging with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Ultrasound Med Biol,2004,30
(6):73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