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原和高山草甸区别

合集下载

草甸草原的区别我搜到一点资料

草甸草原的区别我搜到一点资料

我搜到一点资料.大家可以看看:同一座山,应该是高山草甸高,因为草甸是由于冷湿原因形成的,草原是干旱形成的。

请问:高中地理选修2第一单元第二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一部分内容中,有这样的论述:“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这怎么解释?普遍看法是草甸高,但是有些地图册上面相反。

草甸是非地带性植被,草原是地带性植被草甸和草原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生态型的不同,前者以中生草类为主,后者以旱生草类为主因此,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与海拔高度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有可能有?同一座山,可能草甸在上)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1.这条线大致是从横断山经青南高寒地区(唐古拉山)到藏北的羌塘,再到昆仑山,其植被类型依次是山地森林-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2.在青藏高原,其自然地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受多种因素制约,不宜以“纬度”或“经度”硬套3.不同高原地带的形成是因为多级夷平面海拔高度不同而造成的.例如,在干旱背景下,海拔最高的夷平面“北羌唐”形成高寒荒漠或草原地带;相对较低的柴达木形成山地荒漠地带.在湿润半湿润背景下,海拔较高的夷平面形成草甸地带(青南高寒草甸);较低的形成山地森林地带.4.高寒草甸在东,高寒草原在西,这主要是东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强青藏高原的水分特征:l广大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区l青南东部之果洛玉树、藏北东部之那曲和当曲为半湿润区l东念青唐古拉南翼和横断山中北部为湿润-半湿润区l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为湿润区青藏高原的热量状况l高原内部为亚寒带(羌塘北部最寒冷)l高原边缘为高原温带草甸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

草地的分类

草地的分类

草地的分类
草地是指由草本植物组成的地表覆盖层,按照植被类型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草地可以被分类为以下几类:
1.草原: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大片自然草地,通常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

草原的植被一般较矮,以草本植物为主,但也有少量的灌木和树木。

草原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是很多草食性动物的栖息地。

2.牧草地:牧草地是人工种植的草地,用于饲养家畜。

牧草地的植被种类和密度往往受到人类干预的影响,通常采用优质草种进行种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湿地草地:湿地草地指生长在湿地或沼泽地带的草地。

这种草地的植被有一些特殊的适应湿地环境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4.高山草甸:高山草甸生长在高山地区,海拔在海平面以上2000米的地方,气候寒冷、干燥。

草甸的植被矮小,适应高寒环境,如高山毛茛、高山松、高山杜鹃等。

5.沙漠草原:沙漠草原是生长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的草地,通常气温高,降水少。

草地的植被以树木和草本植物为主,如沙漠柳、柠条等。

草地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资源,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人类和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 1 -。

高海拔地区的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条件

高海拔地区的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条件

高海拔地区的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条件高山草甸植物是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上的植物群落。

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极端,同时还受到高山环境的限制,高山草甸植物具有独特的生长适应性。

下面将对高海拔地区的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介绍。

首先,高山草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

在高海拔地区,气温通常较低,日夜温差大。

高山草甸植物适应低温的能力较强,能抵御低温对其生长的影响。

同时,这些植物的种子和幼苗也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

光照是高山草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山地区空气稀薄,日照强烈,阳光直射到植物上的能量较高。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能够合成养分,支持生长和繁殖。

因此,这些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较大,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开阔地带,如山坡上、山顶等。

对于高山草甸植物来说,水分也是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虽然高山地区降雨量较大,但是由于温度低,水分极易蒸发,土壤水分供给相对较少。

因此,这些植物通常具有较深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中寻找水分。

另外,高山地区还经常有大风和大雪,植物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风雪能力和抗旱能力。

土壤条件对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高山地区气温低,土壤发育缓慢,同时还受到冰雪融水的侵蚀,这导致土壤贫瘠,养分含量低。

高山草甸植物通常具有较浅根系,能够更容易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同时,这些植物还具有较强的耐寒和抗逆性,能够适应高寒、酸性和贫瘠的土壤环境。

除了上述环境因素外,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还受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植物之间会进行激烈的竞争。

一些高山草甸植物具有适应这种竞争的生长特性,如营养快速循环、开花时间的差异化等。

同时,一些植物还与高山动物发展出了联合进化关系,如食虫植物与高山昆虫的关系,互利共生。

综上所述,高海拔地区的高山草甸植物具有适应低温、阳光充足、水分较少和土壤贫瘠等极端环境的生长特点。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第6章 第15讲 考点2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第6章 第15讲 考点2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 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 坡降水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
1234
近年来祁连山山麓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下图为“我国祁连 山区不同海拔、南北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山麓最常见的自然带是 A.胡杨林 B.云杉林 C.荒漠带 D.冲积扇
4.下列对祁连山玉米育种基地区位说法正确 的是 A.甲坡,地广人稀 B.甲坡,光照充足 C.乙坡,蒸发较小 D.乙坡,利于冬储
考点二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图形判读系列 7 垂直带谱的判读
知识梳理
1.形成基础:热量、水分随 海拔 的变化而变化。 2.分异特点: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知识回顾的因素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 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 高 ,自然带谱越复杂
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 其高度一般与温度、降水、坡度等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因素 温度(热量或纬度)
降水
影响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阴坡雪线低;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 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反之偏低

无人区相关词语

无人区相关词语

以下是33个与无人区相关的词语及其意思:1.无人区:指没有人类居住或活动的地区,通常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

2.荒漠:指沙漠、荒原等极端干燥的地区,缺乏植被和水源。

3.戈壁:指干旱的荒漠地区,多指沙漠、丘陵、盐碱地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4.荒原:指荒凉的平原地区,通常没有植被覆盖,环境恶劣。

5.荒山野岭:形容荒凉偏僻的山野地区,无人烟或少有人烟。

6.沙漠:指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的地区,通常是黄色或金色的沙丘或碎石地。

7.盐碱地:指土壤中含有大量盐分和碱的地区,植被难以生长。

8.石漠:指岩石裸露、几乎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通常是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造成的。

9.雪原:指终年积雪的广大平原或高山地带,气候严寒,无人居住。

10.冻土带:指长年处于冻结状态的土地,无法支持植被生长。

11.陨石坑:指天体表面由于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状或点状凹陷。

12.无人岛:指无人居住的岛屿,通常环境恶劣,远离大陆。

13.荒漠草原:指干旱的草原地区,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较为稀疏。

14.草原:指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广大平原地区,通常用作牧场或放牧地。

15.沙丘:指沙漠中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沙脊或沙岭,高度不一。

16.沼泽:指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通常含有大量水分和泥炭。

17.山地:指地势较高、地形崎岖的地区,通常覆盖着森林或草地。

18.峡谷:指地壳运动形成的狭长而深的山谷,通常有河流流经。

19.荒漠植物:指在荒漠环境中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耐旱、耐寒的特性。

20.极地:指地球的两极地区,气候寒冷,无人居住。

21.冰川:指在极地或高山地区由积累的雪形成的大冰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

22.雪崩:指大量的雪突然从山坡上滑下,形成阻塞或破坏性的力量。

23.冻原:指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带,几乎全年都是冰雪覆盖。

24.裸岩:指没有植被覆盖的裸露岩石,通常出现在山区或高原。

25.高山草甸:指在高山地区生长的草地,通常由耐寒的草本植物组成。

26.高山冰川:指在高山地区形成的冰川,通常与雪崩和冰川侵蚀有关。

四川草原类 草原型表

四川草原类 草原型表

四川草原类草原型表作为“天府之国”的代表性景观之一,四川草原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地地貌,使得四川草原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草原,每一种草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以下是四川草原类草原型表:一、高山草甸特征: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草皮覆盖度高,草种丰富;气温低、雨量较少,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高山草甸分布在四川的多个高山区,如青藏高原、大雪山、岷山等地。

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地理位置,高山草甸在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高山草甸还是珍贵的草原资源和观光资源,深受登山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二、亚高山草甸特征:海拔高度在2500米-3500米之间;适合牧草生长,含氮和可溶性磷高;季节变化显著,雨季草皮覆盖度高,旱季草皮覆盖度降低。

亚高山草甸是四川草原中最为常见的草原类型之一,与高山草甸相似,但海拔范围要广泛得多。

亚高山草甸的生态价值主要在于其牧草资源,也是草原动物的天然生态环境。

三、低山草甸特征:海拔高度在1000米-2000米之间;多数为家畜放牧地;草种类型单一。

低山草甸是四川草原中最为普遍的草原类型之一,分布范围广,在四川农业生产和畜牧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低山草甸也是城市郊野公园、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

四、河谷草原特征:生态环境脆弱;旱季与雨季草皮覆盖度差异大;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四川草原的河谷草原主要分布在岷江、嘉陵江、汶川、雅安等地,与山地草原和低山草甸区别较大。

河谷草原是四川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区域之一,同时也是研究自然灾害、山地水利等方面的重要区域。

五、盆地草原特征:生态系统复杂;草原类型混杂;气候条件多样,适合不同草种和生物的生长。

四川草原的盆地草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如巴中、宜宾、攀枝花等地。

盆地草原是草原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的热门地区。

六、荒漠草原特征:雨量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源和地表积水维持生态平衡;草皮覆盖度低,适宜荒漠植物的生长。

高寒土分类

高寒土分类

亚高山草原草甸土
湿度偏低,植被变稀,草甸层变薄, 湿度偏低,植被变稀,草甸层变薄,腐殖质组成 中胡敏酸居多,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提高, 中胡敏酸居多,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提高,砾石腹 面有少量CaCO3膜状聚积 面有少量 膜状聚积
(二)高山草甸土
亦名寒冻毡土,曾名草毡土, 亦名寒冻毡土,曾名草毡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 米之间, 原山地寒带标线以上 4000~4500米之间,也见于 ~ 米之间 川西3700~4800米的丘状高原 川西 ~ 米的丘状高原
土壤层理结构
高山草原土地表无草皮层,常为碎石、浮沙覆盖, 高山草原土地表无草皮层,常为碎石、浮沙覆盖, 偶见黑色地衣结壳,其下为暗棕或灰棕色土层, 偶见黑色地衣结壳,其下为暗棕或灰棕色土层,常 多石灰新生体,剖面构型J Ah-Bck多石灰新生体,剖面构型J-O- Ah-Bck-C型
有机质
高山草原土表层有机质含量10—40克每千克土 克每千克土 高山草原土表层有机质含量
土壤层理结构
高山草甸土剖面上部有草皮层,其下为鳞片状 高山草甸土剖面上部有草皮层, 结构, 具有毡状腐殖质层, 10厘米 结构 , 具有毡状腐殖质层 , 厚 3 —10 厘米 , 其 10 厘米, 下为10 20厘米的细腐殖质层 10—20厘米的细腐殖质层, 下为10 20厘米的细腐殖质层,淡灰棕色或棕 褐色,粒状或扁核状结构,向下颜色变暗, 褐色,粒状或扁核状结构,向下颜色变暗,由 暗色土层向下迅速过渡为淡色母质层, 暗色土层向下迅速过渡为淡色母质层,剖面总 厚度不超过50厘米,砾石较多,为0-Ah-AhB- 厚度不超过50厘米,砾石较多, Ah-AhB- 50厘米 C型
高寒土分类
高寒土分为亚高山草甸土、 高寒土分为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 亚高山草原土、 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四个土类 (一)亚高山草甸土

草原植被类型的特点

草原植被类型的特点

草原植被类型的特点
草原是指草本植物生长茂密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草原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根据气候、土壤、地形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草原植被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介绍草原植被类型的特点:
1.草甸:草甸是草原植被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

草甸植被主要由多种草本植物组成,植物高度较低,一般不高于50厘米。

草甸植被具有丰富的物种组成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2.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主要由矮秆草和禾本科植物组成。

高山草甸植被具有耐寒、耐旱、抗风等适应性强的特点。

高山草甸是我国珍贵的生态资源之一。

3.草原灌丛:草原灌丛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由草本和灌木植物组成。

草原灌丛植被环境具有干旱、寒冷、风大等特点,植物适应性强。

草原灌丛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沙地草原:沙地草原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和沙漠地区,由低矮草本和灌木植物组成。

沙地草原植被具有耐旱、耐寒、抗风等特点,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之一。

总体来说,草原植被类型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保护和发展草原植被是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草原和高山草甸区别
1.广义草原从水湿条件较好的地区到较差的地区,依次为:草甸-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2.草甸与草原的区别:草甸高、密、种类多;草原矮、稀、种类少。

3.干旱地区的高山地带,在一定的高度,草甸在上草原在下,是因水湿条件受地势的影响,上面较好下面较差。

4.最大降水高度是山地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值的高度。

如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最大降水高度出现在海拔3500米左右。

草甸在上草原在下,是因水湿条件受地势的影响,上面较好下面较差。

为什么上面好下面差
因为在一般情况,草甸的湿度要大,要密.而草原的湿度要小,要矮。

再给你说一次吧!草甸(meadow)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

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还能形成高寒草甸。

因此,北自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冻原带,南至南极附近的岛屿上均有草甸出现。

不过,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温带分布特别广泛。

草甸在中国主要散布于东北、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类型多样,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

1、大小不同。

草甸较小,草原相对面积大。

2、植物不同。

草甸主要长野草,草原主要长草本植物和耐旱的树木。

3、干湿不同。

草甸较湿,草原相对较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