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祖国的小故事
幼儿园 爱祖国小故事

1. 小明和国旗
小明每天来幼儿园都会注意到门前的国旗,他对国旗非常感兴趣。
有一天,老师给幼儿园的每个小朋友发放一面小国旗,小明非常高兴。
从那天开始,小明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小国旗到幼儿园,他说:“我要用我的国旗来表达我对祖国的爱。
”
2. 小燕和祖国花朵
小燕是个喜欢植物的小朋友,她最喜欢的是祖国的各种花朵。
每次上国旗下讲话时,她总是会提到国花和其他美丽的花朵。
她说:“祖国就像一朵大花园,有着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我真的很爱祖国。
”
3. 小杰的国庆节
国庆节那天,幼儿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
小杰表演了一支独特的舞蹈,舞蹈中展现了祖国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他说:“我希望通过我的舞蹈,向大家展示我们祖国的独特魅力。
”
4. 小芳和中国地图
小芳对地理非常感兴趣,在幼儿园的地理角落中,她常常研究着中国的地图。
她骄傲地说:“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省份和美丽城市的国家,我爱我的祖国,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到处走走,亲身感受我的祖国之美。
”
5. 小明的祖国之行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军人,他经常要到祖国的边疆地区工作。
有一次,小明得知爸爸要出差,他非常担心。
然而,他的爸爸回来后给他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礼物,小明从爸爸的故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伟大。
从那以后,小明对祖国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热爱。
小学生爱祖国小故事

小学生爱祖国的小故事爱祖国的小故事篇1:华罗庚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他满怀这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2:巴斯德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3:钱学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
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
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
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
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
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爱祖国的小故事篇4:周恩来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中外记者济济一堂。
“下面请诸位记者提问题!”周恩来的话音刚落,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用中文说:“请问总理阁下,中国有没有妓女?”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周恩来泰然自若,双眼盯住这位记者,思索了一下,郑重地回答:“有!”这一问一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
名人爱祖国的故事

名人爱祖国的故事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名人爱祖国的故事,欢迎参考!名人爱祖国的故事篇一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名人爱祖国的故事篇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小学生爱祖国小故事

爱国小故事一、邓世昌壮烈殉国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7月,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清政府迫不得已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到鸭绿江口。
17日返航旅顺途中,突遇原挂美国国旗后改悬日本国旗的日本舰队袭击。
致远号即舰长邓世昌毅然下令升起本舰军旗,下令开足马力,准备撞沉日舰灵魂“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沉,全舰250名官兵壮烈牺牲。
二、爱国诗人文天祥文天祥生活在宋朝末年,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军攻入汀州,文天祥便组织义军,北上抗击。
第二年元兵逼近南宋国都,他被派出使元营。
在元营他慷慨陈词,坚强不屈。
不料南宋政府又派人去求降,文天祥便被元兵扣留,被迫北上,最后在广东海丰遭元兵袭击,兵败被掳。
元将逼迫文天祥给宋军统帅写劝降信,被他严正拒绝。
以后宋朝灭亡,文天祥被押送燕京。
囚禁中,元统治者百般折磨他,软硬兼施,企图迫使他投降,与元人合作。
但是文天祥就是不肯低头,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英勇就义,保持了民族气节,因而被称为民族英雄。
三、杨靖宇献身抗日的故事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四、李商隐少时很爱国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
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小学生的爱国小故事

小学生的爱国小故事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断加速,培养下一代爱国情怀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小学生们也在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中展现出自己对祖国的深厚热爱。
以下是几个小学生的爱国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道出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也传递着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故事一:小红的国旗心愿小红是一位就读于山村小学的小学生。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来之际,她的老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任务:为班级设计一面独特的国旗。
小红对此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因为她一直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够代表着国家的风采。
她花费了很多心思,最终决定把国旗的底色定为鲜艳的红色,寓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
她在旗帜左上角绣上了五颗金黄色的小星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辉煌。
她还用心地在国旗的中央绘制了一个欢快跳跃的少年形象,寄托着她作为一名小学生对自己祖国未来的美好愿景。
当小红用自己的国旗作品参加班级展示时,它迅速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
大家纷纷赞叹这面特别的国旗,以及小红对祖国深情的表达。
故事二:小明的义卖义举小明是一位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他的家境并不宽裕。
某年暑假,小明得知学校要组织一次义卖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品。
尽管自己也面临着学习用品不足的困扰,但小明立刻决定积极参与。
为了筹集到更多的钱,小明利用暑期时间,向亲戚朋友们借用了一些闲置物品,并亲自设计了一份精致的义卖清单。
当天,他踏着太阳升起的第一缕阳光来到学校,摆出了自己整理好的闲置品,期待能为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贡献一份爱心。
小明的义卖摊位很快就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他用一颗真诚的心和略带稚嫩的语言,向那些前来支持的人们介绍着自己的愿望和行动。
尽管他收获的钱并不多,但那种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贫困孩子们的同情心感染着每一个人。
故事三:小芳的义勇精神小芳是一位九岁的小学生,她的爷爷曾是一名解放军老战士。
从小听着爷爷讲述那段艰苦却充满英雄气息的岁月,小芳对军人的崇敬之情就如同一棵印在内心深处的种子,时刻提醒着她对祖国的责任感。
小学生爱祖国小故事

1.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1955年初冬,艰难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2009年,钱学森逝世于北京。
钱学森的一生,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2.陈天华讴歌中华陈天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华兴会创始人之一。
他是个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听说俄国企图侵占我国东北,就咬破手指,写了几十幅血书寄回国内,号召开展反侵略斗争。
他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践踏,礼貌古国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国人丧失了信心,就奋笔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用长长的诗句,歌颂我们的山河、人民和历史。
3.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汉代将领。
他16岁参军,跟着舅舅卫青到边塞和入侵的匈奴人作战。
虽然他年纪轻,却英勇善战,有勇有谋,能指挥成千上万的骑兵步兵,屡建战功。
霍去病少年从军,为国出生入死,却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他也从不追求享乐。
汉武帝为他建造府第,给他优厚的待遇,他却说:“匈奴还没消灭,我怎样能顾自己的小家呢?”4.抗日英雄杨靖宇杨靖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我爱祖国的故事精选5篇600字

我爱祖国的故事精选5篇600字祖国,她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无法割舍的灵魂之根,是我们身心栖居的家园。
近百年来,那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为了让这个家园繁荣富强,为了能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哪一个不是用祖国在我心中来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奋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我爱祖国的故事1《爱国来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源命2113,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5261,身负重伤,啃不动树4102皮,只能将棉衣里的1653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我爱祖国的故事2史料记载,公元2113前5261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4102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1653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百姓们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爱祖国的故事

爱祖国的故事引言爱祖国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它是一个独特而伟大的情感。
爱祖国不仅体现在口头支持上,更应该是行动上的表现。
本文将分享几个让人感动的爱国故事,希望能够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故事一:血染的国旗1996年,中国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一位名叫王灿波的跳水运动员备战期间受伤,胳膊上的淤血无法消散。
然而,王灿波坚持不放弃,带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他在比赛中拿到金牌。
当国旗升起时,王灿波激动地把手帕揉成一团捂在了伤口上,血染了鲜红的国旗。
这个场景深深打动了中国人民,成为了一段经典的爱国故事。
故事二:港珠澳大桥的奋斗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重要交通项目。
建设这座世界级桥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工程师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在珠江口施工。
由于水流湍急,海浪汹涌,工人们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
然而,为了完成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工人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他们的辛勤付出让这座雄伟的桥梁取得了圆满成功,彰显了中国工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故事三: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们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对全民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有一批人挺身而出,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医护人员冒着极高的感染风险,日夜奋战在一线;社区工作人员积极组织疫情防控;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提供援助。
他们的付出和坚守不仅守护了生命的健康,也温暖着我们的心。
结语这些爱国故事彰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无论是在竞技场上、工地上,还是在灾难面前,每一个爱国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_注意:以上内容是使用GPT模型生成的,并不代表真实的爱国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祖国的小故事
有国才有家,爱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的义务,那你知道有哪些爱国伟人的小故事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爱祖国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1:华罗庚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他满怀这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2:巴斯德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3:钱学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
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
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
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
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
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4:周恩来
有一次,周恩来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中外记者济济一堂。
“下面请诸位记者提问题!”周恩来的话音刚落,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用中文说:“请问阁下,中国有没有妓女?”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周恩来泰然自若,双眼盯住这位记者,思索了一下,郑重地回答:“有!”这一问一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
记者们轰动起来了。
周恩来接着说:“中国的妓女,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大家清楚,如果硬说中国有妓女,那就得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如果不承认台湾归属中国,那中国自然就不存在妓女问题了。
那位记者当然不服气,接着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在建国的初期,这句话当然是在讥笑中国的贫穷。
周恩来幽默地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这一回答,使全场记者为之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都在静听着周恩来的解释。
周清了清嗓子,洪亮地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面值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等十种,加起来一共是18元8角8分!”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中国人民银行是由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做后盾,信用卓越,币值稳定,实力雄厚,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的话再次激起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这位西方记者哑口无言,只得面红耳赤地坐了下去。
正是用他敏锐机智的头脑来捍卫祖国的尊严,这种民族的骨气,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5:吉鸿昌
就在吉鸿昌出国前夕,9·18事变发生,他听到这一消息“发指眦裂”,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坚决要求留在国内,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
但蒋介石无动于衷,依然逼令他出国。
满怀悲愤的吉鸿昌无奈,只好在上海下榻的旅馆墙上,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一明自己的心志。
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
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用中华民族的自尊向美国的种族歧视挑战。
吉鸿昌在国外到处宣传抗日,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他:“日本有飞机大炮,中国凭什么抗日?”他拍着胸脯愤然回答道:“我们有热血,有四万万人的热血。
中国人的愤激已经达到了极点,莫不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誓愿牺牲一切,为生存而战!为真理而战!”到了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值那里的华侨集会,纪念孙中山诞辰65周年,他应邀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抗日讲演,听罢许多人热泪盈眶,一位华侨高声说:“吉将军,你快回国,把军队整顿起来吧,我们一定作你的后盾!”吉鸿昌听罢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同胞们的热望,誓死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说罢泪如雨下,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这时,到场的侨胞也放声痛哭,高喊:“牺牲一切,奋斗到底!”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6:张作霖
某次,张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当众赏字,他也许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
但张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
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
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
”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了个巴子的!俺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我还有诗未写呢。
”说完就写下了下面这首诗:本帅有原则,墨字写成黑。
不是我写错,寸土不能失。
(勿忘国耻918) 爱祖国的小故事篇7: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
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