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1. 慢性肾病(CKD)1.1 定义慢性肾病(CKD)是指持续性的肾脏功能障碍或损害,通常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肾脏结构异常。
1.2 症状慢性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劳、乏力- 水肿- 腰痛-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尿色加深- 呼吸困难1.3 预防与治疗-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慢性肾病的主要措施。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
-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2. 急性肾炎2.1 定义急性肾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炎症,导致肾功能突然下降。
2.2 症状急性肾炎的症状可能包括:- 突发的少尿或无尿- 浮肿- 高血压- 血尿- 蛋白尿- 腰痛2.3 预防与治疗- 急性肾炎的预防主要是对原发病因进行控制,如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利尿剂、降压药等)、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 急性肾炎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3. 慢性肾衰竭3.1 定义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3.2 症状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可能包括:- 疲乏、乏力- 水肿- 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高血压- 贫血- 代谢性酸中毒3.3 预防与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慢性肾病,控制病情进展。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等)。
4. 高血压肾损害4.1 定义高血压肾损害是指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
4.2 症状高血压肾损害的症状可能包括:- 蛋白尿- 血尿- 高血压- 水肿- 疲乏、乏力4.3 预防与治疗- 预防高血压肾损害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降压药、ACEI/ARB类药物等)、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疾病是指影响肾脏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结石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肾内科常见疾病,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对于肾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2升之间,具体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 控制盐的摄入: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发生。
尽量减少食物中盐的使用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3.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
4. 规律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有助于肾脏健康。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5. 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
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嘱使用药物,不
滥用药物。
6. 定期体检:肾内科疾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定期进行
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尤其对于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更应定期检查肾脏功能。
7.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肾脏功能,酒精摄入过
量也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要尽量戒烟限酒,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以上是关于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对大
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咨询医生
或专业人士。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慢性肾脏疾病护理
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护理措施如下:
1. 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2. 控制血压,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3. 控制饮食,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磷含量的食物摄入。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等。
6. 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压药物等。
急性肾衰竭护理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护理措施如下:
1.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质,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2.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液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负荷。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碱性药物等。
4. 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调整其他药物的剂量。
6.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肾结石护理
肾结石是肾脏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措施如下:
1. 饮食控制,避免摄入高含钙、高盐和高嘌呤的食物。
2.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产生,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3. 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
4. 如有需要,使用药物进行结石的溶解或排出。
5. 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及时处理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以上是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
理效果。
为了确保正确性,请在引用本文内容前查证相关资料。
肾内科护理学常规

母内专科疾病护理曲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水肿、高血压、肾区疼痛、尿量、尿色、尿的性状、神态及营养状况。
3、有高血压、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分的摄入,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
4、水肿者应予每周测量体重2次,水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体重1次。
5、有腹水者,根据病情定期测量腹围。
6、根据病情所需,按医嘱测量血压并予以记录。
7、加强饮食管理,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应严格按医嘱给予不同的治疗饮食。
8、按照检验项目要求,采用不同方式,正确留送各种尿检验标本,并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于前1日告诉病人。
9、避免病人受凉、受湿、感冒和接触感染性疾病者。
剧烈体力活动。
肾盂肾炎护理【概念】肾盂肾炎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
【护理要点】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以及腰部、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3)有无寒战或畏寒、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
(4)有无尿液混浊或肉眼血尿。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按肾脏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进行病情观察。
3、发热及泌尿系统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4、高热者按高热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使细菌及炎症渗出物迅速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6、按医嘱正确留取尿标本送检(1)留取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试验者,应留取清晨第一次尿,采集标本前充分清洗会阴部、消毒尿道外口,在不间断排尿时用无菌操作方法留取尿标本。
(2)必要时,留取24小时尿标本送检蛋白定量测定。
7、按医嘱给予有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
8、按医嘱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9、深入了解不同病情的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1、保持会阴部清洁,尿道口附近有炎症时要及时诊治,避免细菌通过上行途径感染本病。
肾病内科护理常规

肾病内科护理常规
1、休息: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
肾功能正常后可下床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有明显水肿、高血压或少尿的病人,应严格限制水、钠
的摄入,有氮质血症的病人应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3、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预防高血压脑病;
(2)水肿情况,有无胸腔、心包积液、心衰的表现,必要时监测体重、腹围;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皮肤情况:有无皮下出血、皮肤瘙痒、黑色沉着、脱屑等;
(5)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预防消化道出血;
(6)药物的副作用。
4、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常漱口,去除口臭,促进食欲,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对皮肤瘙痒明显者,用温水或苏打水擦洗,避免擦伤,对长期卧床者,定时翻身,按
摩皮肤受压处,预防压疮发生;
(3)各种管道的护理:
①确保管道通畅、固定在位;
②加强管道周围皮肤护理,防湿疹、发炎;
③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④教会病人及家属各种管道留置注意事项;
5、心理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使其能正确对待疾
病;
6、根据病情予吸氧。
肾内科健康教育

肾内科健康教育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严重水肿伴有胸腔积液、腹水,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病情缓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高血压限制活动量,老年病人体位改变时动作缓慢。
2、加强营养的摄入,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为主。
有氮质血症的水肿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低蛋白饮食者应提供足够热量。
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4、每日监测体重、尿量的变化。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黏膜的清洁,避免搔抓的导致的损伤。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适宜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寒冷外出时注意保暖。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1、给予优质优质适量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有氮质血症的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一般为0.5-0.8g/kg.d.血压高者限制盐的摄入,水肿时限制水的摄入。
2、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备感染,加强锻炼,制止加重肾损伤的因素。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5、注意个人卫生,定期门诊复查。
1、卧床休息,制止劳累,病情较重、心力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
2、限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优良低蛋白饮食,透析患者高蛋白饮食。
限定水钠的摄入。
保证出入平衡,水的摄入从前一天尿量+500ml为宜。
少量多餐。
常见食物中蛋白含量:一个鸡65克牛奶220毫升6.6克50克面粉4.5克50克肉9克50克牛肉10克50克黄豆18克50克青鱼10克50克带鱼9克50克米3.5克含磷高的食物:紫菜710鸡蛋黄532香菇414团鱼430蟹616奶粉883牛奶195花生399青鱼246瘦肉177鸡189含磷低的食物:鳗鱼97河鳗97大黄鱼25河虾23海参12鸡蛋白16草鱼303、积极控制,防备感染,病室通风,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肾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一)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尿量、水脚変化,警惕心力衰竭、脑水肿、
尿毒症、高血压等的发生。 • 3.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体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
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部。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别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且发生,
应及时就诊。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四)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检测生命体征,每天测尿量,注意观察血压、贫血情况,
或高血压患者,需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 6.患者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牵拉管路,并观察透析管出口
处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二)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水肿、24小时尿量、体重及尿蛋白变化,观察有无水钠潴留情况,监
测有无感染征象。 • 3.严重水肿或伴胸腔积液、腹水患者应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可进行床上及床边活动,整个
治疗过程应避免剧烈活动 • 4.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和细胞毒药物宜饭后服用,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
三、肾脏内科常用技术护理常规
• (二)腹膜透析术护理常规 • 1.换液房间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 2.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 3.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腹部有无压痛,如有感染,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时, 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 查看患者神志、皮肤、口腔、肢体、水肿等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 安置于急救室, 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卧床与安全: 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 使病人舒适, 便于休息, 对昏迷、神志不清, 烦躁不安的病人, 应采用保护性措施, 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保持气道通畅。
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配伍禁忌,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正确执行医嘱。
5.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 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 防止皮肤损伤。
根据病情设置报警, 监护参数界值。
6.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CVP、SPO2.尿量、末梢循环、疼痛、专科症状及体征情况, 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观察排泄物的性状,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详细记录。
根据管道专科要求执行管道护理, 标识管道风险等级。
如: 血液透析导管、尿管、氧管等。
保持各管道通畅, 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 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做好危重病人的营养护理:给予饮食指导, 视病情摄入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 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 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 每天2--3次, 以保持口腔卫生, 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7.(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8.(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 适当应用体位垫, 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 预防肌腱、韧带退化, 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9.(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 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 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 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急性期及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其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缓解或恢复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
2.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病情,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计划,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限制水、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
轻度水肿不过分限水,钠盐少于3g/d;重度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少于100mL,无盐饮食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同时有充足的热量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变化的情况,定时测量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严密观察体液的变化,严格记录患者24h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4.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温湿度适宜,减少探访人数及次数,以防交叉感染,注意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5.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有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口腔等部位感染的发生。
协助患者做好全身
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注意保护皮肤,以免损伤水肿的皮肤引起感染。
6.基础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疲倦、头痛及血压、面容、情绪及心理反应等,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
7.尿异常的护理:正确留取尿标本,为诊疗提供依据。
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适当多饮水,防止血块堵塞和感染。
8.心理护理:应经常安慰、鼓励患者去除不良心理因素,使之能密切配合治疗,争取治愈或延缓病程进展。
【健康教育】
1.指导严重水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轻度水肿患者卧床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
2.根据病情及医嘱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饮食,严格遵守饮食计划。
3.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4.指导患者准确留取各种血、尿标本,特别是24h尿蛋白定量、尿培养等。
5.讲解积极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休息。
6.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尿量、体重,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
7.心理护理: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各种心理障碍,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