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初三化学水知识点一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2O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初三化学水知识点二(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三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
1. 水的化学式为H2O,分子式中的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2.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组成。

3. 每个水分子中,氧原子占据中心位置,两个氢原子位于其两侧,呈V形分布。

4. 水分子具有极性,其氧原子带负电荷,两个氢原子带正电荷。

5. 水分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具有甜味的液体。

6.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覆盖着约71%的地球表面,并且在所有生命体的生存中至关重要。

7. 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如从天空中降落的降雨、地下水脉、河流、湖泊等。

8. 水有三种不同的物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常压下,水的固态称为冰,液态称为水,气态称为水蒸气。

9. 水的固态在0度以下存在,液态在0度到100度之间存在,气态在100度以上存在。

10.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11. 水的沸点和凝点可以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和凝点会降低。

12. 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它可以与大多数物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也可以将溶质稀释到较小的浓度。

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式:化学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 分子结构:水分子的分子结构是V形结构,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分别与氧
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 原子组成:水分子的原子组成为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氢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

4. 原子间键结:水分子通过共价键将氧原子和氢原子连接在一起。

氧原子与两个氢原
子之间的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5. 极性分子: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的电负性更高,共价键中的电子更加靠近氧原子。

因此,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6. 氢键: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其他水分子的氢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的存
在使水分子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行为,例如高沸点、高熔点、高表面张力等。

7.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溶剂,可以溶
解许多物质。

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在常温下是液态。

水在0℃时凝固成冰,100℃时沸腾成水蒸气。

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的知识点

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的知识点

水是一种化学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水的一系列知识点,包括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关于水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化学物质。

1.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水的化学式是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水分子的结构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水分子呈现出V形结构,氧原子位于分子的中心,两个氢原子成45度角与氧原子相连。

水分子的氧原子部分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导致水分子呈现出部分极性。

2.水的物理性质:(1)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1克/立方厘米,在四度时达到最大值。

(2)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凝固点是0摄氏度。

(3)水的热容量:水具有高热容量,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变化较小。

(4)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导致水呈现出较高的表面张力。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在许多物质中能快速溶解。

3.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离解和酸碱性:水有微弱的电离性,可以发生离子化反应,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纯水中,自离子化的浓度非常低,但可以通过溶解其他物质来增加自离子化程度。

当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时,水呈酸性;当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时,水呈碱性;当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水呈中性。

(2)水的氧化还原性:水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在一些反应中,水可以被氧化为氧气,如电解水时;在其他反应中,由于电子的转移,氧气被还原为水,如燃烧和呼吸过程中。

(3)水的中和性:水不仅可以作为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还可以中和酸性和碱性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中性。

4.水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用于饮用、洗涤、煮饭等各种日常活动。

(2)环境治理:水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同时也用于废水、废气和废固体的处理和净化。

水的组成九年级知识点

水的组成九年级知识点

水的组成九年级知识点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我们每天都与水有着密切的接触。

然而,水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组成部分?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水的组成。

一、水的化学式与分子结构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每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

水的分子结构呈现出V形,氧原子处于中心位置,两个氢原子分别连接在氧原子的两侧形成一个角度约为104.5°的三角形。

二、水分子的极性水分子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的电负性强,而且水分子的分子结构使得氧原子在分子内部带有一定的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一定的正电荷,因此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这种极性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物质相互作用,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水的溶解性水因为其极性而具有很好的溶解性。

它能够溶解很多无机物和有机物,使得我们能够摄取到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

同时,水还能够溶解气体,如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四、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水在常温下可以同时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的温度降到0°C以下时,水分子将以规则的结晶形式排列,形成固态的冰。

当水的温度在0°C至100°C之间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弱,水将呈现出液态。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足够克服相互吸引力,水开始沸腾,形成气态的水蒸气。

五、水的熔化、沸腾和潜热当冰的温度升高到0°C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弱,冰开始融化为水。

这个过程称为熔化。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C 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足够强烈,水开始沸腾,转化为水蒸气。

这个过程称为沸腾。

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潜热。

六、水的密度和比热容水的密度最大值发生在4°C,也就是在这个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水分子最多。

当水的温度低于或高于4°C时,密度都会减小。

这也是为什么冰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中考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的学习中,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总结中考化学中关于水的知识点,包括水的组成、性质、制备和应用等。

一、水的组成1.H2O:水的化学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2.氢键:水分子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使得氧原子带有负电荷,而两个氢原子带有正电荷。

这种电荷分布导致了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水分子间的氢键极大地影响了水的性质。

二、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无臭: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没有明显的味道和气味。

(2)高沸点:水的沸点很高,为100℃。

水的高沸点使得它能够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存在于地球上的可利用状态。

(3)固、液、气三态:水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出现三态,即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2.化学性质:(1)酸碱性:水存在着自离解平衡,其中一部分的水分子自然解离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中性溶液中,H+和OH-的浓度相等,即pH=7、当溶液中的H+浓度高于OH-浓度时,文字接近正在输入红色它被认为是酸性溶液;相反地,如果OH-浓度高于H+浓度,它被认为是碱性溶液。

(2)溶剂性:由于水分子的极性,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它能够溶解各种无机和有机物质,使溶质分子间接触更多,发生化学反应。

三、水的制备1.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自然界循环:水在自然界经历了蒸发、凝结、降雨的循环过程,形成雨水、河水等天然水源。

(2)淡化海水: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水分,通过蒸发海水并使水蒸汽冷凝,可以得到淡水。

(3)水的合成:利用化学反应或电解法制备水。

2.化学反应制水:(1)H2+1/2O2→H2O:氢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水。

(2)CaO+H2O→Ca(OH)2: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四、水的应用1.饮用水: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人体约70%是由水组成的。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1.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

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八个电子,而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

当它们结合时,氧原子与每个氢原子共用一个电子。

这样,氧原子的电子云会更密集,因此比氢原子更负电荷。

2.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

水的密度较大,在四度时(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高达1克/立方厘米。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点为0摄氏度。

3.水的化学性质:水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中性物质,pH值为7、水可以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例如,当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时,水和盐会形成。

此外,水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水的存在形式:水可以存在于三种不同的形式:液态、固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水是液态的;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的;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为水蒸气,成为气态的。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许多非离子化合物。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极性特征。

带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带负电荷的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极性分子。

这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带电离子或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它们溶解在水中。

6.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人体约60%-70%是水。

水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新陈代谢、维持体温平衡、运输营养物质等。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九年级化学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中的水知识点

水的基本性质包括无色、无味、无臭、透明。

根据化学的观点,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化学式为H2O。

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中的水知识点。

1.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沸点为100°C,即在大气压力下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水的沸点高于其他常见物质,这使得水在地球上循环,并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能够存在于三种不同形式:液态、固态和气态。

-水的结冰点为0°C,即水从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

当水温度降低到0°C时,水分子开始排列成规则的结晶结构。

-水的密度最大为4°C。

当水在此温度以下冷却时,水的密度逐渐增加,但一旦温度低于4°C,水的密度会逐渐减小。

因此,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使其浮在水面上。

2.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

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能够有效地溶解许多物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如盐和酸)以及极性分子(如酒精和醋酸)。

水的溶解力度可以用溶解度来描述,即在固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在水中的最大溶质量。

-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一般情况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3.水的化学反应:-水可以通过电解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这个化学反应被称为水的电解。

当通电时,水中的氧离子(O2-)会在阳极处接受电子,并失去氧气分子,而氢离子(H+)会在阴极处释放电子,并形成氢气分子。

此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2H2O(l)->2H2(g)+O2(g)。

-水还可以参与许多其他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水的环境影响:-水是地球上支持生命的关键。

它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水的酸碱性对生物体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酸雨是由大气中酸性气体与水反应而产生的,对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饮用水的pH值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过酸或过碱的水可能对健康有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要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还是很好学的。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一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劝斥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水通电
②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再通过
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二
1. 水的电解
了解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如图)
注意: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应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实验步骤及观察内容:
1)注入水,关闭活塞,注意正负极
2)接通电源,仔细观察
A. 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
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 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正):2(负)
D. 验证:让两种气体采用不同的方法:①用带火星的木条
②点燃
E. 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反应原理:
2. 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例题:
1. 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和组成的。

电解水是过程。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解析: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氢氧化学变化
2. 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答案: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放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发现有水珠,即为氢气1:2 解析:此题考到水电解反应的基本现象,必须清楚掌握
3. 水的重要性质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凝固点
是;
水的异常现象有,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答案:100℃ 0℃ 4℃ 大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基本性质
4. 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解析: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而是由水分子组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

因此含有氢和氧两种物质。

答案:C
5. 如图实验现象可知,左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右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图上电源A代表极。

解析:本题是对水电解实验过程的考查,要求同学们掌握水电解的装置和现象,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

解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知道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就能确定液面较高的左侧气体为氧气,而右侧为氢气,产生氧气的为正极。

答案:氧气氢气正
四、应考锦囊
该部分知识在中考中的比重较小,对于水的分布和名称一般会以概念题的形式出现,对于水电解的知识除了对于水电解基本
知识的掌握外,要求大家理解水电解装置的设置,并能在实验题、操作题中灵活应用。

五、本讲小结
本讲内容主要围绕水的存在以及水的组成展开,要求同学们掌握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并能理解水循环过程的产生原因、基本特点及相应的自然现象。

要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物、理解水电解实验如何表明水的组成,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了解水的重要性质。

请同学们在课后熟记基本概念,理解实验过程,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三
1.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现象:正氧少;负氢多)可探究水的组成。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在水电解器中装入水(事先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结论:
(1)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方法和现象是;
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方法和现象是。

(2)水发生变化,其文字表达式为:;
(3)已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那么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则原因可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