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C. 尝试:学生刷颜色,用小喷壶喷一喷雨姑娘就来了。

D. 赏析:你的画纸上下起雨来了吗?雨下的大吗……

E. 小结:雨雾朦胧的大自然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想不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美丽容颜呢?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

2. 揭题“走进大自然”。(出示课题)

过渡:刚才来了一位雨姑娘,把我们的画纸弄得湿漉漉的。现在雨过天晴,彩虹姑娘来了。

3. 复习巩固旧知识。(红橙黄绿青蓝紫)

从蜡笔盒里找出彩虹的颜色,并鼓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学生找出七种颜色后,在画纸上添画彩虹。

过渡:天空说彩虹是她美丽的发卡,不知大海深处是否也同样的五彩缤纷?

二、欣赏海景,尝试表现,学习色彩拓印的方法

1. 宽阔无边的大海总是那么让人心旷神怡,小朋友你能从颜料盒中找出大海的颜色吗?(学生找出蓝色颜料,挤在调色盘中,再加水调和涂画在纸上。)

大海里还有些其它的什么颜色呢?(PPT珊瑚、海草、鱼等)学生观察颜色并从颜料盒中找到它们。

(播放PPT学习拓印方法)

尝试用纸团来拓印颜色,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交流观察结果。

过渡:大海里有许多五彩斑斓的颜色,爱美的大地姑娘也不甘示弱,每个季节,她都要换上一身美丽的衣裳呢。

三、观察四季,感受变化,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

1. 播放PPT,欣赏四季不同的色彩。

2. 小游戏:找出与四季相对应的颜色。(春、夏、秋、冬与红、黄、绿、蓝)

3. 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季颜色,并巩固涂色练习。

4. PPT四季近景:

春——花朵——说颜色——找出颜色

夏——干裂地面、荷花——说颜色——找出颜色

秋——秋叶、小麦——说颜色——找出颜色

冬——雪景、枯叶——说颜色——找出颜色

5. 学习色彩叠加变化的小技巧:

(播放PPT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小朋友,我的本领可大了!先涂一种颜色,然后在上面再加一种颜色,就会变成新的颜色。不信你来试一试。”请1—2个学生示范两种颜色的叠加,观察色彩的变化。

6.(PPT欣赏)学习大师画中的色彩叠加小技巧。

过渡:一起来试试色彩叠加的方法,给我们的四季图添上丰富的颜色。

7.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小技巧,把四季图添加上丰富的颜色。

8. 作品赏析: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

四、观察自然、感受光线的色彩变化

1. 大自然清晨、晚霞的对比赏析。

“多彩的大自然真像一个爱美姑娘。她一会儿披上了清新素雅的衣服,一会儿摇身一变又换上了光彩艳丽的服装。画家大师们也发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并把她画到了图画中。”

2. 欣赏《日出印象》、《干草垛》、《黄昏》等画面中不同地点不同光线色彩的变化。

3. 比较《大教堂》阴晴的光线色彩变化(同一地点)。

4. 学生作品中也画出了大自然阴天和晴天的变化。

“小朋友也发现大自然是有小小脾气的,有时不高兴会挂上一张阴沉沉的脸,有时又变得心情愉悦。”

五、结语

晨曦也好,雨雾也罢,总有它们动人的方式。今天,我们一块儿感受和描绘了多彩的大自然。小实验:闭上眼睛,一片漆黑。启发学生发现一个问题:大自然的五彩缤纷,是因为有了光的缘故,是光线让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缤纷之窗。推开窗户,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美妙而神奇的知识画卷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下节课的学习吧!

作业要求

1. 第一次小练习,学习基本的使用颜料的方法,尝试调色和涂色,并借助小喷壶制造特别的画面效果。

2. 第二次小练习,辨别几种颜色,并学习用拓印的方法呈现几种认识的颜色。

3. 第三次小练习,观察自然,寻找色彩,运用色彩叠加的方法创造新的颜色。

反思和总结

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对于多样而趣味化的作业形式非常喜欢,练习过程十分投入,三次练习效果明显。下课后还有学生拿着喷壶在画纸上使劲喷,显然对创作的兴趣是意犹未尽。事实告诉我们,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小喷壶、小纸团、颜料、毛笔等等,学生们的感觉就是在游戏和玩耍。这对于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观察习惯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分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大体至局部,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所以学生不仅要会观察,还应该会发表感言。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表述观察结果,使“看-说”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本课的作业形式多样,作业要求也同样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要求描绘大自然中具象的形态,只需用涂涂抹抹印印的形式来表达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也许稚嫩的小手让颜料滴答下来、让颜料糊在一起,但个性化的张扬的作业效果述说了孩子们的创造。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这样,才是真正呵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2.《七彩生活》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感受和表现七彩的生活。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尝试用水粉颜色涂抹、拓印、色纸拼贴等方法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体验色彩的变幻无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造的创作热情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列、覆盖所产生的美感,通过实验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神奇效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生活,提升审美意识。

教师准备:

1. 多媒体课件、数码摄像机。

2. 裁剪成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条、纸片。

3. 水粉颜料、画笔、水桶等工具。

4. 裁剪成生活用品形状的作业纸、旧衣服等。

5. 展示牌一块。

学生准备:

1. 色彩鲜艳的生活用品。

2. 准备颜料、画笔(大小不同的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油画棒、吸水纸等。

3.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由彩虹导入,从前一课《走进大自然》过渡到寻找生活中的色彩。

2.(课件出示建筑、服饰、生活用品等图片)提问: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3. 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说说它的颜色。

4. 揭示课题:七彩生活。

二、发展阶段

1. 小实验:你知道彩虹姑娘的七彩色是哪儿来的吗?(出示三棱镜实验图片,有条件的可以用三棱镜在室外进行试验)

2. 贴纸游戏: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纸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将它们粘贴到大纸上。(小组合作进行粘贴,鼓励学生随意粘贴)

小结:像这样将色彩进行随意的摆放、组合,就是表现我们七彩生活的很棒的作品。

3. 走近大师:欣赏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以及中国画家吴大羽等人的抽象画作品。

4. 色彩相融实验:色彩组合在画面上非常漂亮,融合在一起更加神奇。

⑴学生小组合作。

⑵每组学生在一整张纸上利用画笔、喷壶等工具随意添画色彩。

⑶观察色彩融合时的变化。

⑷在观察色彩融合变化的同时,体验色彩干湿的不同绘画效果。

⑸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两种颜色、三种颜色、甚至更多颜色融合后的变化)

5. 介绍更多的作画方法:(学生先介绍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再示范)

⑴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

⑵课件演示吹、滴、淌的方法。

6.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学生作品图片)

7.(出示图片)教师介绍并示范使用水粉颜料的小窍门:

⑴我们要准备两三支大小不同的笔,画画就比较方便了。洗笔的水要勤换。笔洗干净后,笔上多余的水可用废布吸干。

⑵要将色彩有序地排列在调色盒或调色盘中。

⑶要从锡管颜料的尾部开始挤颜料。

⑷颜料少了以后,要将锡管尾部卷起来挤颜料。

⑸调色时,水的多少、白颜色调入的多少都会影响色彩的深浅浓淡。

8.学生作业:

⑴分发裁剪成各种生活中物品形状(衣服、房屋、椅子、柜子、食物等)的作业纸和旧衣服。

⑵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你发现了色彩的奇妙变化,可以告诉你的小伙伴,也可以告诉老师。

⑶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评价、拓展

1. 做好的同学将作品拿到教师前面进行展示,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将展示的情况拍摄下来。

2. 将拍摄的展示场景用多媒体放出来,让学生在对别人作品进行评价的同时,看到自己作品的展示效果。

3. 平时注意观察,同样的物品在室内和在阳光下、在近处和在远处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4. 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色彩装饰自己的旧衣服、玩具等。

作业要求

提示学生作业的难度梯次选择;提出对学生整体和个体辅导的相同与不同要求。

第一次作业:贴纸游戏。

1. 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纸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将它们粘贴到大纸上。

2. 小组合作进行粘贴,鼓励学生随意粘贴。

第二次作业:七彩生活我做主。

1. 分发裁剪成各种生活中物品形状(衣服、房屋、椅子、柜子、食物等)的作业纸和旧衣服。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在独立完成创作过程中,与老师和同伴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

反思和总结

本课利用观察发现和实验探究的引导,使学生始终满怀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理解知识点。独立完成作业、多人实验探索和两人合作完成作业方式相结合,递进式地接近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了色彩的神奇,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创造思维,体验了合作的乐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创设几个不同要求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充分运用绘画工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投影、实物、多媒体课件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设置不同层次的联系和实验,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体验色彩的奇妙和作画的方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学生”。这样多法并用,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探究、合作技能。并且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热情。

3.《新花布新衣服》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上一节课的学生作业,通过剪贴的方式,设计、制作新颖的花衣服。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授服装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花布的特点,设计出新颖而独特的服装。

教师准备:

范画,花布服装资料图片,剪刀、胶水、课件等。

学生准备:

上节课学生设计的花布作业、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带领学生逛花布店,欣赏里面展示的花布(原来都是学生上节课设计的花布的作业)。

2. 师生共同评价上节课的作业(从花纹、色彩和给人的感觉这几方面去评价):

●有的给人感觉色彩和谐,可爱而安静,把它做成小女孩的睡衣,有种很想睡觉的感觉。

●有的花布颜色吸引人,做成背带裤的话会让人产生快乐的心情。

●有的没有画具体的东西,只有粗犷的线条和跳跃的彩点,但是还是让我们产生了很阳光的感觉。它适合哪位同学穿呢?可以做成什么款式的衣服呢?老师留给大家去想象。

3. 揭示课题:“新花布新衣服”。

每一块花布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块都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每一种感觉都会带着我们去想象:如果做成衣服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设计师,学习“新花布新衣服”的第二课,尝试把自己上节课画的花布做成衣服。

二、教授“衣服变变变”第一步

1. 教师示范——花布怎么变成花衣服:

●剪去一个小半圆,领子出来了。剪去两个三角形,肩膀出来了。竖着两刀是身体,斜着两刀是袖子,小小衣服剪好啦!只是这么简单的几刀,一条美丽的裙子就出现了。

●把它贴在作业纸的中间,添上可爱的头,画上手和脚,摆个好看的姿势,小衣服就穿在了身上。

2. 欣赏设计师设计的美丽衣服:(播放动画)

展示设计师设计的适合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场合、季节穿的花衣服。

3. 老师介绍不同款式衣服的制作方法:

●身体剪长一点就是裙子,短点就是T恤,多余的还可以变成裤子。

●在领子、袖子、裙摆等处有不同的设计,款式就各不相同。

●胖、瘦、长、短都可以形成款式的不同。

4. 学生第一次作业:给自己或家人设计、制作一件合适的花衣服。

5. 学生作业展示:评价花布与款式给人的感觉。

三、教授“衣服变变变”第二步

1. 引导发现:

请学生观察小朋友的衣服,有的装饰着木耳边或皱褶,有一种立体的效果,引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自己的花布纸也来做件立体衣服?

2. 请学生发明出更巧妙的、让纸立体起来的好方法。

总结出折、卷、撕等都可以。

3. 老师示范:制作一件立体衣服,并贴在纸的另一面,让第一件衣服画好的人物的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让人物玩换装游戏了。

4. 学生作业:制作一件有立体效果的衣服。贴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5. 学生作业评价:请学生介绍自己巧妙的制作方法。

四、教授“衣服变变变”第三步

1. 鼓励学生做进一步的挑战,在款式上多动脑筋,发挥创意,设计出和刚才两件都不同的衣服。

教师示范:利用剪下的花布纸屑来做第三件衣服。

贴在第三面纸上,这样就可以变出三件衣服了!

2. 介绍生活中很多衣服的巧妙搭配和组合,让衣服更具特色。

●把不同的花布拼贴在同一件衣服里。

●也可以上下身搭配不同的花布衣服。

●还可以把所有的零碎花布都组合在一起,设计出更奇异的衣服。

3. 展示其他学生作业:把不同的花布纸屑根据形状、色彩拼贴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一件别具一格的衣服,启发学生创意设计。

4. 学生作业:用碎纸拼贴出一件款式奇特的衣服,完成第三次作业。

5. 作业展示:

请同学随着音乐展示一下自己的“衣服变变变”——向左一折,换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换了一套衣服。同时,介绍自己所设计衣服的特色。

五、拓展、总结

美丽的花布让我们有了美丽的衣服,装扮着我们,同时也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用花布给本子包个封面,本子就穿上了花衣服;把花布装框挂在墙上,墙壁也穿上了花衣服。感受花布的美,运用它的美,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给自己或家人制作一件花衣服。(对动手能力欠缺的学生只要剪出简单的款式就可以)

第二次作业:制作一件有立体效果的衣服。(对在粘贴上碰到困难的学生,老师及时给予帮

助)

第三次作业:用碎纸拼贴出一件款式奇特的衣服。(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不同花布纸屑的形状、色彩进行拼贴制作)

反思和总结

从课堂上学生的整体表现来看,本课内容确实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直观教具的展示、动画的演示,加上教师的示范,让孩子了解了多种服装设计和制作的方法。因为作业采用的是剪贴的方式,就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剪裁衣服一样,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设计和制作的乐趣。因为作业难度层层递进,所以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能完成,并最终在做完了三件衣服后,随着音乐表演“服装变变变”时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设计特色。本课让学生感受到了花布的花纹和色彩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了花衣服的款式之美。

存在的不足:本课内容较多,环节安排上还应简洁一些。另外,个别学生在制作中不能大胆设计和剪贴,不是制作的太小就是只会按老师教的方法做。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让孩子明白设计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只要胆子大,动脑筋,做个小小服装设计师是没有问题的。

4.《圆圆的世界》

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的特征,感受圆的优美、柔和、活泼。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多种方法表现圆形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寻找和表现圆形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圆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表现出有趣的细节。

教师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资源准备: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圆形物品、作业纸、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寻找圆形(12分钟)

1. 小朋友们,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圆?看到这个圆,你会联想到哪些圆形的物品?

2. 生活中的圆可多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生活中的圆?(出示PPT图片)找一找,圆在哪里?大自然里也有很多圆,你找到了吗?

3. 小朋友们的桌子上有一个百宝袋,打开看看,里面也有很多圆形的物品,你可以零距离地看一看、摸一摸,跟同学说说,这些物品的圆在哪里?

4. 请同学们画出自己看到的圆形物品。

5. 讲评第一次作业。

二、探究圆形(8分钟)

1. 同学们画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圆真是无处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圆,我们生活在圆圆的世界里。圆是变化的,结合“生活中的设计”,欣赏各种圆形的有趣设计,了解设计的趣味。

大星球和小水滴,都是圆的。

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

2. 圆形是普通的,它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圆形更是神奇的,走进博物馆,在四千两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圆形装饰生活中的陶器了。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也多是圆形的。

3. 做个小实验,我们一起来看圆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4. 艺术家们也很喜欢圆,这是世博会广场上的雕塑,你觉得熟悉吗?艺术家们也是从生活中得到了启发,看见妈妈织毛衣时大大小小的毛线球才有了这样的灵感。那圆形会给小朋友们带来怎样的灵感呢?

5. 老师来撕一个圆,你能把这个圆想象成什么?

同学们来说一说,可以热烈讨论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奇思妙想。

三、圆的联想(15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也撕一个圆,然后把自己的想象添画出来。

四、讲评作业、拓展(5分钟)

大家都能从圆出发,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画面。谁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圆在同学们的手里变得这么活泼可爱。

拓展:圆也有神秘的一面,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麦田探险。这就是传说中的“麦田怪圈”。它经常出现在英国,原本齐刷刷的麦田,一夜之间竟变成了一幅巨大的圆形图画,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外星人的杰作?这是一个未解之迷。同学们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网上去搜索“麦田怪圈”的资料,深入地去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圆。

作业要求

1.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熟悉的圆形物品,要画出有趣的细节。也可以用写生的方法画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圆形物品。

2. 请同学们撕一个圆,然后把自己的想象添画出来。也可以多撕几个圆,进行组合想象、添画。

反思和总结

在作业设计时,安排了一个观察圆形物品并表现出来的环节。一开始,很担心写生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是太高了,但学会观察是学习美术的一种基本能力,观察是学生积累素材、积累生活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并努力去表达的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观察、表现都很大胆,他们画出了圆形物品的特征,线条变化、有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观察后表现”的这种作业形式可以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这也让学生的观察落到了实处,有了实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撕纸是一项作业要求,在备课时,并没有把撕纸作为一个难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在撕圆形时遇到了困难,撕纸需要双手的协调与配合,学生总是会撕得很小。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示范如何撕纸,并强调要撕得大一些。这个示范、纠正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了构图饱满的信息,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C. 尝试:学生刷颜色,用小喷壶喷一喷雨姑娘就来了。 D. 赏析:你的画纸上下起雨来了吗?雨下的大吗…… E. 小结:雨雾朦胧的大自然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想不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美丽容颜呢?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 2. 揭题“走进大自然”。(出示课题) 过渡:刚才来了一位雨姑娘,把我们的画纸弄得湿漉漉的。现在雨过天晴,彩虹姑娘来了。 3. 复习巩固旧知识。(红橙黄绿青蓝紫) 从蜡笔盒里找出彩虹的颜色,并鼓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学生找出七种颜色后,在画纸上添画彩虹。

高一英语1月月考试题

高一英语1月月考试题08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probably? A. In a market B. In a shop C. In a garden 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A. Go on a trip by ship B. Walk along the seaside C. Drive out to the shop 3. When does the next train leave for Beijing? A. At 10:30 B. At 10:40 C. At 10:50 4.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will make the copies for the man. B. The machine doesn’t work. C. Mike is too busy to help.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two speakers? A. They’ve missed the train. B. They’ve got on the wrong train. C. They can’t find Tony on the trai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 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Fine B. Cloudy C. Windy 7. What is the woman? A. A teacher B. A doctor C. A farmer 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lost his way. B. He has lost something. C. He is going to the park. 9. Why is the man here? A. To be on a business trip. B. To look for a job C. To have a holiday 10. Where does the man work? A. In New York B. In Washington C. In London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高一英语竞赛试题(1)

高一英语竞赛试题(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英语学科竞赛 高一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本试卷所有答案都涂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完只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 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blue sweater? A.It is cheaper. B. She likes blue best. C. It is more fashionable. 2.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Studying for an exam. B. Writing an 高一英语试题第 2 页 (共30 页)

article. C. Reading a magazine. 3.Who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The man’s cousin. B. Their friend. C. A singer.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hospital. B. In a library. C. In a classroom. 5.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her job? A.Worried. B. Confident. C. Satisfie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 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 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 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 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高一英语试题第 3 页 (共30 页)

高一英语1月月考试题2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共三部分,满70分) 第一部分听力(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restaurant? A.It serves big meals. B. There are many customers. C. It is newly opened. 2.Why does Mary feel so tired? A.She had a long journey. B.She has been working overtime. C.She reviewed her lessons day and night. 3.When does the man work? A.On weekdays only. B. On weekends only. C .On weekends sometimes.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book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library. 5.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 A.He can not find a toilet. B. He has an upset stomach. C. He has a fever.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6和7两个小题。 6.What is Betty related to the woman? A.Her daughter. B. Her classroom. C. Her cousin. 7.What will Betty do? A.Attend Joan’s party. B. Study in America. C. Visit the woma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大自然》》优秀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给予评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4、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达到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高一英语竞赛试题(1)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her job? A. Worried. B. Confident.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 C 三个 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 各 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 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 7 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B. C. 7. What has the woman already done? A. She has cancelled the milk and the newspaper.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英语学科竞 赛 高一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 100分, 时间为 60 分钟。本试卷所有答案都涂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案 无效,考试完只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 20 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blue sweater? A. It is cheaper. B. She likes blue best. C. It is more fashionable. 2. 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 Studying for an exam. B. Writing an article. C. Reading a magazine. 3. Who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man ' s cousin. B. Their friend. C. A singer.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hospital. B. In a library. C. In a classroom. 5. C. Satisfied. 第二节 听下面 Clean her house. Help her move house. Take care of her house.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第1课走进大自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9.2-9.6 第二课时9.9-9.13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为体验和表现大自然中的多彩颜色。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认识和辨别几种基本常见的颜色。 2.尝试运用颜料和毛笔(棉签)练习调色和涂色,学习基本的涂色方法;细致观察颜色,并学习色彩的叠加方法,发现新颜色的产生;学习用涂涂、抹抹、印印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对生活与自然的美好情感。 提高性目标: 分层次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感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观察,还应该会发表感言,大胆自由地表述观察结果,使“看和说”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颜料习性的掌握;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融合等方法色彩会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彩纸、几种水果切面、树叶、小水壶、牙刷等。 学生:彩笔、颜料、调色盘、毛笔(棉签)、水罐、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或公园玩吗?那里的风景美不美呢?给你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是哪些景物?(绿油油的草地、美丽的花朵、歌唱的小鸟、霞光的天空…)。

2.师:人人都喜欢美丽的大自然,让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她的美吧!(课件播放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结合图片教师口述:听,谁在唱歌,那么优美动听,原来啊是音乐家小鸟在歌唱,她为大自然谱写着一首首动听的歌儿;风儿拂过我们的脸颊,好香啊,看,蝴蝶仙子和花朵们在翩翩起舞,为大自然表演了一场美丽的舞蹈;小树被调皮的风儿吹得沙沙响,小草和花儿编起了花地毯;不远处,小河哗哗地响个不停…… 3.揭示学习目标:大自然太迷人啦,今天啊,老师想带小朋友们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板书课题:走进大自然】 (二)学习色彩平涂的方法和要领。 1.播放PPT,欣赏四季不同的色彩。 2.小游戏:找出与四季相对应的颜色。(春、夏、秋、冬与红、黄、绿、蓝) 3. 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季颜色,并巩固涂色练习。 4. PPT四季近景: 春——花朵——说颜色——找出颜色 夏——干裂地面、荷花——说颜色——找出颜色 秋——秋叶、小麦——说颜色——找出颜色 冬——雪景、枯叶——说颜色——找出颜色 试一试:用颜料在纸上涂色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教师示范挤颜料、加适当的水,调成糊状,在纸上示范涂色的方法和要领。 (三)学习色彩叠加变化的小技巧 1.播放PPT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 “小朋友,我的本领可大了!先涂一种颜色,然后在上面再加一种颜色,就会变成新的颜色。不信你来试一试。”请1—2个学生示范两种颜色的叠加,观察色彩的变化。 2.欣赏水彩画《灿烂的色彩》 找一找这里面有哪些色彩呢?这些“特别”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3.试一试:用彩笔或颜料先涂一种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颜色,看看会产生什么变化? 找一找:你的颜色“变色”了吗?是哪几种颜色混合产生的效果呢?看看你的小伙伴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探究色彩的衔接技法(渐变) 欣赏儿童画作品 1)草地 2)蜗牛 3)大树 4)白云 5)花朵 游戏:火眼金睛 找一找,画面是哪些色彩叠加的?这些渐变的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哪种色渐变到哪种

2020高一英语1月月考试题1

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共三部分,满70分) 第一部分听力(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restaurant? A.It serves big meals. B. There are many customers. C. It is newly opened. 2.Why does Mary feel so tired? A.She had a long journey. B.She has been working overtime. C.She reviewed her lessons day and night. 3.When does the man work? A.On weekdays only. B. On weekends only. C .On weekends sometimes.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book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library. 5.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 A.He can not find a toilet. B. He has an upset stomach. C. He has a fever.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 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 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 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6和7两个小题。 6.What is Betty related to the woman? A.Her daughter. B. Her classroom. C. Her cousin.

高中英语竞赛试题(含答案)

高中英语竞赛试题(含答案) 第一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只读一遍。 1.What caused the fire? A. A careless smoker. B. A broken wire line. C. Some unknown cause. 2.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man should be the one to speak to Paul. B. The man should repair the radio himself. C. There is no need for him to say “sorry”. 3.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having the dialogue? A. In the street. B. On a bus C. At the bus stop. 4.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old house should be turned into stores. B. The shop center is quite old. C. New shopping center are very common. 5.Where does the woman prefer to live? A. In the countryside. B. In the city. C. In the small tow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会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你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只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两个小题。 6.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ticket office. B. On the plane. C. At the check in counter. 7.What will the woman have to carry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her luggage? A. The shoulder bag. B. The dictionary. C. The hand ba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 8.What tickets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 A. For the pop star sport. B. For pop music concerts. C. For the music conference. 9.On which day will the man g to the concert? A. Thursday. B. Friday. C. Sunday 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man least care about? A. The date of the ticket. B. The price of the ticket. C. Whether the seats are together or no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三个小题。 1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afeteria(自助食堂) B. In a café. C. In a bar.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1.走进大自然

课题第1课走进大自然主备人苏小娟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 教材分析 景色旖旎的自然风光、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这些都能让孩童欣喜和好奇。尤其是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可以带给孩童丰富的视觉感受。本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美术的重要一课。利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感受色彩、认识色彩、体验色彩、游戏色彩、创意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为小学阶段以至更高学段的学习奠定积极、向上的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 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1月月考试题02

高一英语1月月考试题02 一. 听力(满分1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meet the man? A. At 6:00. B. At 6:15. C. At 6:30. 2.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theater. B. In an office. C. In a restaurant. 3.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othing shop.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n office. 4. What will the man do first? A. Read the operation manual. B. Try the buttons one by one. C. Have the machine repaired.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used to work in a car company. B. She wishes to have a different kind of job. C. She’d like her manager’s opinion on her work.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2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两个问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5秒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面的小题。每段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Guard and worker. B. Driver and passenger. C. Employer and employee. 7. Why is the man often late for work? A. He cares for his aunt. B. He gets caught in traffic. C. He doesn’t like his work hou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o is answering the phone? A. Judy’s brother. B. Susan’s cousin. C. Judy’s cousin. 9. What has happened to Susan’s bat? A. It’s stolen. B. It’s lost. C. It’s broken. 10. What does Susan ask Judy to do tomorrow? A. Bring the book and the extra bat. B. Call Susan and her cousin back. C. Play table tennis with her brother. 二. 单项选择:(10%)(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计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11. ----I’d like a cup of coffee, please. Play table tennis with her brother. ----How do you like it ? . ---- .

《走进大自然》教案

《走近大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走进大自然》。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走进大自然》。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

高一英语竞赛试题(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英语学科竞赛 高一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本试卷所有答案都涂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完只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blue sweater? A.It is cheaper. B. She likes blue best. C. It is more fashionable. 2.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Studying for an exam. B. Writing an article. C. Reading a magazine. 3.Who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The man’s cousin. B. Their friend. C. A singer.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hospital. B. In a library. C. In a classroom. 5.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her job? A.Worried. B. Confident. C. Satisfie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 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 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Clean her house. B.Help her move house. C.Take care of her house. 7.What has the woman already done? A.She has cancelled the milk and the newspaper.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英语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Most of students want to have a good trip this summer. Here i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rips for you. 1.Which number should you dial if you want to take hot spring? A.4325116. B.4258663. C.4325611. D.4325711. 2.If you want to go to the Pine Sea, you can't enter_______. A.at 10 :00 am B.at 6 :00 pm C.at 11 :00am D.at 2 :00 pm 3.If a couple with a 5-year-old child go to the Big Valley, how much should they pay? A.¥160.00. B.¥280.00. C.¥440.00. D.¥320.00. 4.Where can you go for hiking? A.The Stone Sea. B.The Pine Sea. C.The Big Valley. D.The Grass Lake. B

2019高一英语竞赛模拟试题

高一英语竞赛模拟试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英语竞赛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A)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选项。 1.Don't read__________ books__________ you can not understand. A.same;as B.such;what C.the same;with D.such;as 2.—Do you know Taylor Smith? —I remember the name but 胡已I can't remember__________ . A.what does he look like B.what he looks like C.he looks like what D.like what he looks 3.—Will you come? —If Mary doesn't come,__________ . A.so will I B.so do I C.neither will I D.either do I 4.The teacher had explained the sentence to me,but I__________ didn't understand. A.still B.yet C.always D.already 5.Do you find__________ necessary that I should wear glasses? A.what B.it C.that D.不填 6.Put on this raincoat,please.The umbrella can't keep the heavy rain__________ . A.under B.up C.on D.out 7.My father bought me__________ table yesterday. A.a round small wooden B.a small round wooden C.round small a wooden D.a wooden round small 8.The soldier hardly knew__________ use the new gun,__________ ? A.what to;did he B.how to;didn't he C.when to;didn't he D.how to;did he 9.Several of the stories show how man is__________ . A.losing his ability to live a rich and meaningful life B.less and less able to live a rich life with meaning C.losing his ability to live a rich life and that his life is losing meaning D.becoming poor of spirit and that meaning is gone from his life 10.Alice is well known__________ her sweet voice__________ all of us. A.for;to B.about;for C.because of;for D.as;to 11.He was__________ down by a car and was sent to hospital in a hurry. A.pulled B.put C.knocked D.made 12.—Is Tom an army man? —No,he is__________ the army. A.too young to join B.very young to join C.enough old to join D.too young not to join 13.__________ Jack__________ !He didn't have time for rest. A.What;is B.How;worked C.How;is D.What;worked 14.He was a poor teacher who made very little money. Luckily his wife was a good housekeeper who knew how to make a little money go a long way. A.manage her household

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 一、教材分析 《走进大自然》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地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地怀抱,愉快的进行着各种活动地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地美好愿望,融入大自然地心境喝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4、本课很能煽动孩子感情,引起孩子思想的共识,学生愿意去仔细地读,并且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目标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扣醒,斑斓,深沉,辽源,融进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启发学生在接触大自然时的独特的感受. 方式、手段 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教师的点拨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钟)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1、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认字能力,基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2、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交流合作的经验和初步探究的意识。 3、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走出城市圈子的机会不是很多,对大自然的了解还不够。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 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