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小数的意义。

这是本课的说教学重点灺是本课的说教学难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说教学准备:1.多媒体。

2.课业本。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引入:开学前他们去超市买东西,为开学做准备。

(cai出示:书包89元,橡皮元,新华字典48元,信封元,水彩笔32元,本子元,文具盒元)2.走进超市,东西可真多啊!你知道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吗?学生介绍。

可能说出:元3角元5分元4角6分元10元9角3.你能把这些商品价格分分类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这样分:89元、48元、32元分为一类,因为这些都是整数;元、元、元、元分为一类,这些都是小数。

4.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小数?学生可能回答: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文具店里文具的价格,书店里书店价格。

教师可以提示些不同的,如:学生的身高:米,视力表,瓶子上升……,同时配合板书。

5.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研究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二、引导学生感知小数的含义。

1.小数的读法。

(1)(cai只剩下小数的价格)请生读一读这些小数。

(2)师:这些小数你们都会读了,我写一个你们会读吗?师写:请生读。

师:这两个“48”的读法为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小数的读法与整数读法有什么不同?(3)小结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读整数的方法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顺次读。

四年级说课稿小数的性质

四年级说课稿小数的性质

四年级说课稿小数的性质四年级说课稿小数的性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说课稿小数的性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说课稿小数的性质1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第1篇】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联系生活与实践来学习数学,经过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教学如下:一、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世界有一种强烈的要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

为探究新知,我创设的认识冲突,目的在于迎合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引入“未知—已知—未知—已知”的思维境界,所以在新课的导入,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

上课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去超市买毛巾和手套。

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第一个超市毛巾、手套的标价分别是6.5元、8元;第二个超市毛巾、手套的标价分别6.50元,8.00元,你能告诉老师该买哪个超市的毛巾和手套吗?既然两个超市的.毛巾和手套价格一样,为什么写法却不一样呢?”通过这样设疑,让学生发现了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为他们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索和追求成功的意境,体现数学自身的乐趣。

二、开放合作式说教学过程,主体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研究者。

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自主合作学习,体验研究与成功的乐趣。

为此,我设计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先请全班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个新生婴儿的身长?再让学生猜一猜哪位医生说得对?第一位医生说:“婴儿身长0.5米。

”第二位医生说:“婴儿身长0.50米。

”第三位医生说:“婴儿身长0.500米。

”最后让学生拿出示先准备的米尺小组合作讨论、验证。

学生在上述讨论、观察、感知、验证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小数的数位增加了,但小数的大小却没有变。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三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三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

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小数的性质)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5,初步感知(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

【说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俩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说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教法: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一.激趣导入,引出小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简便运算,学习的过程有点枯燥,今天呢,我们在上课之前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猜价格。

老师手里有本课外书,谁能够猜对这本书的价格,老师就把这本书送给谁。

给一点提示,这本书的价格在10-20之间。

生:猜价格的过程中。

师:那么老师还有一点问题要问问同学们,在这个价格中,1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

生:19表示19元,8表示8角,0表示0分。

师: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每个数字的含义,通过刚才这个小游戏,我们发现生活中,整数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所以我们还要对小数进行学习与理解,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那么对于小数,同学们你们想学习哪里知识呢?生1:小数表示什么。

生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生3:小数的性质。

生4:小数的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第一课,《小数的意义》(板书出示)(设计意图:以一个小游戏来调动课上气氛,让学生了解整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中很多事物的价格,让学生发现小数的产生,以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为更好的学习这节课做铺垫。

《小数的性质》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小学数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小数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的性质不仅是小数运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超市中商品的价格标签,如:铅笔 05 元,橡皮 050 元。

然后提问:“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一样吗?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比较 01 米、010 米和 0100 米的大小我先让学生在直尺上分别找出 01 米、010 米和 0100 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2《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2《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2《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小数的性质,然后再进行理论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小数的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难点: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探索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数位和计数单位。

3.讲解:对小数的性质进行详细的讲解,解释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小数的性质,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的性质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小数的性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

(封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导读: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

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小数的性质)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米尺投影图(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1分米)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

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2一、教材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 5页,例1—例4)包括:(1)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1、通过直观、推理让同学充沛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同学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笼统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同学自身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和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同学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同学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和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一)谈话法导入新课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

这里的2.50元、3.00 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1、研究小数的性质(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笼统为具体。

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 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图略)教师指导同学自学例2。

教师指示,同学考虑: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局部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局部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③引导同学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

0.3是3个1/10。

所以得出:0.30=0.3 。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生一起小结、板书如下:例2:0.30=0.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协助同学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2、小数性质的应用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同学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

通过这组练习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改写成小数局部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同学齐练,订正,褒扬。

0.2=0.200、4.08=4.080、3=3.00练习: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想一想为什么)3、同学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习1、练习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同学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

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假如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习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局部是两位的小数。

2人板演,其余同学齐练,评价鼓励。

和板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