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优秀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优秀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优秀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优秀1一、教材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1)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预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2)依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终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欢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好玩、有益、有效。

三、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把握新学问,学会有挨次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学问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一)谈话法导入新课在商店里,常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 2.50元,毛巾每条3.00元。

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1、研究小数的性质(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预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详细。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武警希望小学陈秋莲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比较、归纳、自主探究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大量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归纳总结。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且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2):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利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在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即教学例2、例3)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

学法: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设计了如下四个的教学程序: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运用,反思总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同一件物品在不同超市价格标示方法不同,让学生根据信息猜测哪里卖的贵,从而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

【说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俩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说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教法: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一.激趣导入,引出小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简便运算,学习的过程有点枯燥,今天呢,我们在上课之前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猜价格。

老师手里有本课外书,谁能够猜对这本书的价格,老师就把这本书送给谁。

给一点提示,这本书的价格在10-20之间。

生:猜价格的过程中。

师:那么老师还有一点问题要问问同学们,在这个价格中,1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

生:19表示19元,8表示8角,0表示0分。

师: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每个数字的含义,通过刚才这个小游戏,我们发现生活中,整数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所以我们还要对小数进行学习与理解,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那么对于小数,同学们你们想学习哪里知识呢?生1:小数表示什么。

生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生3:小数的性质。

生4:小数的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第一课,《小数的意义》(板书出示)(设计意图:以一个小游戏来调动课上气氛,让学生了解整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中很多事物的价格,让学生发现小数的产生,以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为更好的学习这节课做铺垫。

《小数的性质》教案(精选10篇)

《小数的性质》教案(精选10篇)

《小数的性质》教案《小数的性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性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你们爱吃雪糕吗?老师对学校附近雪糕的价格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们想了解一下吗?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雪糕的价格是0.5元,右边一家则是0.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师: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性质。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1.教学例1比较0.1m 0.10m 0.100m的大小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1()=10()=100()生汇报(重点讲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并板书:01米0.10米0.100米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3)指导看黑板: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0.1米= 0.10米= 0.100米4)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的读法、大小比较、四则运算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灵便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读法、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四则运算,特殊是小数除法运算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数的示例题、小数的练习题、小数的运算工具(计算器等)。

学生准备:纸笔、教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示例引入小数的概念,引起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和思量。

例如:“小数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等。

2. 探索小数的读法(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小数的读法规律,并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规则。

例如:“0.25读作?”“0.6读作?”等。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回答或者写在纸上。

3. 探索小数的大小比较(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例如:“0.3和0.07哪个大?”“0.45和0.5哪个小?”等。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大小或者转换成份数进行比较。

4. 小数的加减法(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步骤。

例如:“0.3 + 0.15 =?”“0.8 - 0.25 =?”等。

学生可以通过列竖式计算或者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5. 小数的乘法(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小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和步骤。

例如:“0.5 × 0.2 =?”“0.25 × 0.4 =?”等。

学生可以通过列竖式计算或者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6. 小数的除法(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小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和步骤。

例如:“0.6 ÷ 0.2 =?”“0.75 ÷ 0.5 =?”等。

学生可以通过列竖式计算或者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热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热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2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2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精选2篇(一)标题: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小数的常见性质,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学会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理解小数的性质,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三、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提问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小数吗?小数有哪些性质?2. 深入讲解小数的读法和写法:a. 显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观察小数的特点,引导学生描述小数的读法;b. 介绍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如0.5读作“零点五”;c.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几个小数根据读法写出来,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读写的理解。

3. 探究小数的性质:a. 介绍小数的性质,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b. 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小数的循环部分是否有规律,判断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循环小数;c.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存在无限循环小数,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操作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演示法:通过在黑板上书写小数和读写小数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数的性质。

3. 讨论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小数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性质和运用场景。

2. 展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展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观察小数的特点,引导学生描述小数的读法。

3. 讲解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几个小数根据读法写出来,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4. 探究小数的性质:介绍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循环部分,判断小数的性质。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小数的性质。

6. 拓展:给学生提供更多小数的读写例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教案5篇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教案5篇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5 篇在整数的末端添上或去掉0, 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在小数的末端添上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却不变 , 这即是小数的性质 , 下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5 篇, 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 :1.知识目标 : 指引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 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 : 激发学生踊跃主动的研究精神 , 培育学生归纳 . 剖析的能力 .3.感情目标 : 培育学生爱学数学的感情 .教课要点 :理解小数的末端添上〝 0〞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 . 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教课难点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地点添〝0〞去〝 0〞, 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 : 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课过程 :一.情形导入 ( 小魔术 )1.师: 同学们 ,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 , 作为礼仪 , 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 .看这是数字 1?等会你们一同小声喊 :1,2,3,大,老师就能够把这个数变大了. 信不信?生:1,2,3, 大.师: 把 1 变为 10,10 和 1 比扩大了 10 倍,2.老师还有一个数 0.1, 我们再来试一试 .惹起学生的矛盾 : 究竟变大了吗 ?(设汁企图:是把乏味的数学知识贯串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点燃他们求知欲念的火花, 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 , 为主动研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 , 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端〝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 也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二. 研究新知(一)教课例11.师: 0.1 米.0.10 米.0.100 米 , 他们究竟会不会相等呢 ?师: 请取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达成 .报告 : 请学生登台展现 . 填空 . 比较发现相同 , 从而得出 0.1 米 =0.10 米 =0.100米.教课中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找出0.1 米.0.10米.0.100米.(0.1 米是一位小数 , 它的计数单位是 1/10, 有 1 个 1/10, 也就是说 0.1 米 =1/10 米,把 1 米均匀分红 10 分,1 份就是 1 分米 . 所以 0.1 米=1 分米.0.10 米是两位小数 , 它的计数单位是 1/100, 有 10 个 1/100, 也就是说 0.10 米=10/100 米, 把 1 米均匀分红 100 分 ,1 份就是 1 厘米 ,10 份是 10 厘米 . 所以 0.10 米=10 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 米 , 把 1 米均匀分红 1000 分,1 份是 1 毫米 ,100 份就是 100 毫米 . 所以0.100 米 =100 毫米 .)由于 1 分米 =10 厘米 =100 毫米所以 0.1 米=0.10 米=0.100 米师:0.1 米=0.10 米=0.100 米( 板书 ) 这三个长度是相同的 , 都是以〝米〞为单位 ,我们就能够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设计企图:这样,学生依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 . 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培育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认真察看这组小数 , 你有什么发现 ?生: 小数的末端添上〝 0〞 ,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 同学们的目光真锋利 . 小数的末端添上〝 0〞 , 小数的大小不变 . 我此刻有个疑问 , 其余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色吗 ?师: 此刻请同学们打开学习纸 , 依据方格图 , 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 , 沟通报告 .课件展现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增强指导)2.师: 此刻请同学们察看上边的题目中的小数 , 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近似的小数吗 ?学生谈谈 .师: 能说出这么多组 , 你们必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 沟通 , 报告 )总结 : 小数的末端添上〝 0〞或去掉〝 0〞 , 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企图:这样教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变动向的求知过程, 让学生真实成为学习的主人 , 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 , 记忆坚固 . 同时 , 还培育了学生归纳归纳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 , 再现新知 : 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 : 这样写 , 不只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 , 并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 二 ) 小数性质的应用1.教课例 2师: 此刻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 , 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 , 我们能够依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 : 化简下边的小数 .0.70= 1_._00=教课 0.70=0.7问: ①你是如何化简的 ?( 依据小数的性质 , 去掉小数末端的〝 0〞就能够把小数化简 )②0.70 与 0.7 它们的大小不变 , 但意义相同吗 ?(不一样,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教课 1_._00=1_._问: 小数里的其余〝 0〞能够去掉吗 ?为何 ?( 不可以够 , 大小改变 . 师要重申末尾)2.教课例 3电脑演示 : 不改变数的大小 , 把下边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2=4._=3=师: 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 ?( 依据小数的性质 , 在小数的末端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 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 ?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能够吗 ?注意 :A. 在小数的末端添〝 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 , 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 再添〝 0〞.师: 应用小数性质时 , 应注意什么 ?( 小数 . 末端 )三. 稳固练习课本 59 页的做一做 .2. 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 页的做一做 .问: 你是如何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四.全课小节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端添上〝 0〞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如何研究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端添上或去掉0, 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在小数的末端添上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却不变, 可是经过在小数的末端添上或去掉0, 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很多大小不变的朋友 ,0 就是这样一个巧妙的数字 . 其实 , 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巧妙的现象 , 等着我们不停去研究 . 发现 .板书 :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端〝 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小数的末端添上〝 0〞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0.1=0.10=0.100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2教课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 页例 1 和做一做 ,59 页例 2, 例 3 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1,2,3 题 .教课目的 :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2.培育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指引学生领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课要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课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课过程 :一.导入主题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 , 左侧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 元 , 右侧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 2.80 元 , 同学们 , 你们感觉他们的价钱比较起来怎么样 ?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 ?2.为何 2.8 元末端添个 0 大小不变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 板书 : 小数的性质 )二.研究性质1.教课例 1.(1)投影出示例 1, 让学生读题 , 明确要求 .(2)启迪学生依据小数的意义把 0.1 米.0.10 米.0.100 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 ( 教师投影米尺图 ), 并用整数表示 . 假如学生有困难 , 教师以 0.1 米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对于 0.10 米.0.100 米 , 让学生独立或议论达成 .(3) 反应学生达成状况 , 并把形成的一致建议投影出示: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4)教师必定学生的学习活动 , 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 , 让学生察看后问 : 你以为 0.1 米 .0.10 米.0.100 米的大小关系是如何的 ?请把道理讲出来 .( 组织学生分组议论 )教师板书 : 由于 1 分米 =10 厘米 =100 毫米 , 所以 0.1 米=0.10 米 =0.100 米(5)指引学生察看等式 0.1 米=0.10 米=0.100 米 , 问: 比较这三个小数 , 你发现了什么 ?启迪学生从左往右 . 再从右往左察看 , 初步得出结论 : 小数的末端添上 0 或许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 板书 )2.考证性质(1)同学们自己达成 58 页〝做一做〞 .(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 0.3 和 0.30 的大小 .(3)0.3=0.30这个结果说了然什么?三.运用性质1.教课例 2(1)教师对学生说明 : 像把 0.70=0.7, 去掉小数点末端的〝 0〞, 就能够把小数化简.( 板书 : 化简)(2)学生自己达成 1_._00=(3)学生议论沟通 1_._00 里的其余的 0 能够去掉吗 ?为何 ?(4)全班沟通 . 重申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端的 0〞.(5)达成 59 页做一做第 1 题.A.学生自己达成 .B.全班校正答案 .2.教课例 3:(1)教师说明 : 利用小数的性质 , 依据需要能够把一个数改写成拥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 板书改写 )(2)学生自己达成 .(3)大家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4)说明任何整数都能够看作小数部分是 0 的小数 . 重申把一个整数改写成拥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 , 不要忘掉在个位的右下边点上小数点 .(5)达成 59 页做一做第 2 题.A.学生自己达成 .B.全班校正答案 .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 , 要注意什么问题 ?(1)议论下边的 3 个问题 :A.0.70,去掉 0, 小数的大小变不变 ?去掉 0, 会怎么样 ?C .0.31的末端能够添上0 吗?(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 , 重申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端添上 0 或许去掉 0〞 .四.看书怀疑 .学生自己看课本58.59 页, 提出怀疑 , 大家沟通解决 .五.稳固练习1.下边的说法哪个正确 , 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 .(1)小数点后边添上 0 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端添上 0 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的末端添上 0 或去掉 0, 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练后问 : 你以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 哪几个词语最重要 ?( 教师在小数 .末端的下边加上侧重号)2.做64 页练习十第题..((1)整数中的0 无论哪处第 1 题让学生练习后谈谈哪些地点上的0 不可以去掉;(2)小数非末端的0 不可以去掉 )都不可以去掉六.全课总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评论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踊跃性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3教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题.教课目的 :1.指引学生知道 . 掌握小数的性质 , 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以及察看 . 比较 . 抽象和归纳归纳的能力 .3.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 ,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 同时浸透事物在必定状况下能够互相转变的看法.教课要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课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本质问题.教课步骤 :一. 创建情境 , 导入新课 .创建情境 : 夏季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 老师认识到校门口左侧的商铺里一种雪糕标价是 2.5 元 , 右侧一家则是 2.50 元 , 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何 ?为何 2.5 元末端添个 0 价钱不变呢 ?终究能够添几个零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 , 提出目标 .1.知道 . 掌握小数的性质 , 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育着手操作能力以及察看 . 比较 . 抽象和归纳归纳的能力 .3.培育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 , 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试试 , 研究新知 .1.出示试试题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方法使它们相等吗?(2)你能把 1 分米 .10 厘米 .100 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 , 本质长度有没有变化 ?说明什么 ?(4)〝0.1 米=0.10 米=0.100 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 小数末端有什么变化 ?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如何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 38 页后试试练习并议论 .(5 分钟后全班沟通 ).3.依据自学状况指引解说 .四.拓展练习 , 考证结论 .为了考证我们的这个结论,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 : 比较 0.30 与 0.3 的大小你以为这两个数的大小如何 ?( 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 给学生独立思虑的时间 , 能够进行小组议论合作 , 想的方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 1 个正方形均匀分红几份 ?暗影部分用分数如何表示 ?用小数如何表示?(2)右图把相同的正方形均匀分红几份 ?暗影部分用分数如何表示 ?用小数如何表示 ?(3)小数由 0.3 到 0.30, 你看出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 均匀分的份数变了 , 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 , 而暗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 得出 0.3=0.30.) 归纳总结 : 在小数的末端添上〝 0〞或许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 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分 : 我们假如碰到小数末端有〝0〞的时候 , 一般能够去掉末端的〝 0〞, 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 , 试试练习 .(1)出示例 3: 把 0.70 和 1_._00 化简 .例 4: 不改变数的大小 , 把 0.2.4._.3 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议论沟通 , 试试练习 .(3)指引研究 : 哪些〝 0〞能够去掉 , 哪些〝 0〞不可以去掉 ?1_._00中〝9〞前方的〝0〞为何不可以去掉?〝3〞的后边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何 ?(4)同桌议论 :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 , 要注意什么 ?六.稳固新知 , 当堂检测 .1.下边的数 , 哪些〝 0〞能够去掉 , 哪些〝 0〞不可以去掉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0.70米0._元600千克20.20米2.下边的数假如末端添〝 0〞, 哪些数的大小不变 , 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_ 0._ 700 3.0 9_ 1_._ _0 10._ 42.003.化简下边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_0 _.0004.不改变数的大小 , 把下边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_ 5.4 8._ _5.判断 .5.00元=5元()7元=0.7 元( ) 8米=8.00 米( )2._吨=2.4吨( ) 4.5千克 =4.500千克 ( ) 0.60升=0.6 升( )6.用元作单位 , 把下边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 角.8 元.1 元零 3分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 4[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联合现实的情境 , 经过自主察看 . 比较和归纳 , 指引学生在众多半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 例 4 联系学生熟习的〝购学惯用品〞情境引入 , 激起学生进行比较的需要 , 再经过用不一样方法对橡皮和铅笔单价的比较 , 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末端添上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 〝试一试〞则借助直尺图使学生再次体验小数末端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 在此基础上 , 指引学生综合 . 归纳两组等式的特色, 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 . 例 5 及相应的〝试一试〞则是突出小数性质内涵——〝0〞在小数末端的专项教课 , 同时学习应用小数的性质 , 进行化简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教课目的]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过猜想 . 考证以及比较 . 归纳等活动 ,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 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平时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经过自主研究 .合作沟通等方式 , 累积数学活动的经验 , 发展数学思虑的能力 . 察看 . 比较 . 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 同时浸透事物在必定状况下能够互相转变的看法 .[ 教课过程 ]一.复习旧知 , 引起矛盾1.讲话 : 数的王国里有很多奇特的现象 , 如不起眼的〝 0〞, 表示什么意思 ?( 一个也没有 ) 别小瞧这个〝 0〞, 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 看 , 在整数 5 的末端添上一个 0, 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添上两个 0 呢?( 屏幕挨次出示一组数 :5,50,500)我们再从右往左看 ,500 去掉一个 0, 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起猜想 : 假如在一个小数的末端添上 0, 或许去掉 0, 小数的大小又会如何 ? 猜猜看 .( 学生自由发布 , 可能出现两种建议 : ①受整数末端添〝 0〞的思想定势 , 以为小数大小也会随之变化 . ②由钱数等生活经验以为小数大小不变 )谁的猜想正确 ?我们能够用什么方法证明?( 举些例子 )[ 设计企图 : 从对〝整数末端添上或去掉‘ 0’惹起大小变化〞的思虑 , 从而指引学生关注小数末端的 0, 引起猜想 . 此时的猜想是一种直觉思想 , 可能两种建议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 目的在于经过矛盾激起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念 .]二.实例作证 , 体验小数性质的合理1.创建情境 , 初步感知(1)创建购物情境 : 两位同学去书店购置学惯用品后在沟通购物状况 : 小明 : 〝我买 1 枝铅笔用了 0.3 元. 〞小芳 : 〝我买 1 块橡皮用了 0.30 元. 〞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 : 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 ?为何 ?你能想方法证明吗 ?先独立思虑, 有想法后能够和同桌沟通 .(3)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沟通 , 可能出现以下的比较方法 :①用详细钱数解说 :0.3 元和 0.30 元都是 3 角 , 所以 0.3 元=0.30 元 . ②用图表示 : 把两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均匀分红 10 份.100 份 , 此中的 3份.30 份分别用 0.3.0.30 表示 . 由于暗影部分大小相同 , 所以 0.3=0.30. ③结共计数单位理解 :0.3 是 3 个 0.1, 也就是 30 个 0._, 所以 0.3=0.30.(4)感知与体验 : 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方法都能证明 0.3 元=0.30 元 , 说明这两个小数的确相等 .教师引读 0.3 元=0.30 元, 从左往右看 , 小数末端有什么变化 ?小数的大小如何 ? 你有了什么想法 ?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端添上〝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企图:这里选用学生熟习的购物题材作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学生依靠必定的生活经验 , 能够判断 0.3 元=0.30 元 , 〝知其必定〞 . 同时 , 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知其所以然〞 , 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考证0.3 元=0.30 元. 在此基础上经过引读体验 , 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末端添0 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2.试一试 , 加深体验讲话 : 看来方才的猜想二有些道理. 自然 , 不过用一个例子证明是不够的, 还得找些其余例子进一步研究, 看看这是不是广泛的规律.(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 , 你能比较出 0.100 米 .0.10 米.0.1 米的大小吗 ? 给学生必定的思虑时间 . 部分学生可能有困难 , 随后出示书上填空 , 看图填一填 , 再比较 .(2)沟通比较方法 : 谈谈你是如何比较的 ?可能出现以下的方法 : ①联合直尺图说明 : 由 100 毫米 =10 厘米 =1 分米 , 获取0.100 米 =0.10 米 =0.1 米. 你还可以用其余方法来证明吗 ?②用计数单位说明 .0.100是 100 个 0.0_, 就是 10 个 0._, 也就是 1 个 0.1.(3)感知与体验 : 教师引读 :0.100 米 =0.10 米=0.1 米, 小数是相等的 . 从左往右看 , 小数末端如何变化 , 小数大小也不变 ?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端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企图:〝为何去掉0.100米末端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旧相等?〞这是学生思想受阻 . 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 . 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有关已有经验 , 学生能发现 0.100 米 .0.10 米和 0.1 米之间的关系 , 这就为小数性质合理性的体验供给了另一素材 . 经过引读使学生体验小数末端去掉0 和小数大小的关系 . 这就为下一环节的总结归纳作了必需的认知准备.]3.总结体验 , 归纳表达上边的两个例子 , 小数大小都没变 . 从左往右看 , 小数在如何的状况下 , 大小是不变的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小组沟通后组织全班沟通. 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把两次的发现用一句话归纳:小数的末端添上〝 0〞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 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方才我们是从左往右察看, 获取了小数的性质 . 那么从右往左看 , 你又能发现什么?4.突出〝末端〞 , 体验内涵牛奶 2.80 元面包 4.00 元汽水 3._ 元火腿肠 0.65 元(1)小强去商场购置了一些物件 , 获取一张购物单 ( 出示例 5):共计 10.50元请你帮他找一找 : 这些物件的价钱中哪些〝0〞能够去掉 ?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达成后进行全班沟通:①2.80 元=2.8 元 . 谈谈你是如何想的 .想法一 : 依据小数的性质 , 直接去掉末端的〝 0〞 .获取 2.80 元=2.8 元. 你还可以用其余方法证明吗?想法二 :2.80 元是 2 元 8 角,2.8 元也是 2 元 8 角.想法三 :2.80 是 2 个一和 8 个十分之一 ,2.8 也是 2 个一和 8 个十分之一 .讲话 : 依据想法二和想法三 , 都证了然 2.80 元末端的〝 0〞能去掉 , 看来小数的性质的确是合理的 .②3._ 元中的〝 0〞能去掉吗 ?为何 ?能够联合详细数目解说 :3._ 元是 3 元零 5 分, 假如去掉〝 0〞,3.5 元是 3 元 5 角, 二者不等 . 也能够结共计数单位解说 .由此看来 , 小数中的〝 0〞能否都能够去掉 ?只有小数哪里的〝 0〞才能够去掉?( 只有去掉小数末端的〝 0〞, 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2)口答练习六第 1 题: 下边各数中的哪些〝 0〞能够去掉 ?哪些〝 0〞不可以够去掉?为何 ?[ 设计企图 : 在知识的获取上 , 学生最相信的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自经历与体验 . 小数的性质本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状况下是相等的 , 学生在例题以及试一试的多个数学现象中已经有了必定的体验及发现 . 但是 , 添上或许去掉的〝 0〞应在小数的〝末端〞 , 这类体验还没有深刻 . 所以 , 这一层次经过打破要点与难点的专项教课——辨析详细实例中哪些〝 0〞能够去掉 , 旨在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小数性质内涵——突出小数〝末端〞 .]三.解决问题 , 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1.小数的化简依据小数的性质 , 2.80元就等于 2.8元,所以我们往常能够去掉小数末端的〝0〞, 把小数化简 .化简下边的小数 :0.400 0._0 1.750 29.00学生独立思虑 , 口答 . 发问 : 化简 0._0, 〝0〞都能去掉吗 ?2.小数的改写试一试 : 不改变数的大小 , 把下边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4 3._ 10学生独立思虑 , 在书上填空 .达成后沟通结果 , 并发问 :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为何给三个数添上的〝 0〞的个数不一样 ?〝10〞是整数 , 如何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小结 : 去掉小数末端的〝 0〞化简小数 , 或许在小数末端添上〝 0〞增添小数部分的位数 , 这些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 , 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 .假如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一定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再添上 0.四.稳固应用 , 深入小数性质的体验1.达成练一练第 1 题 . 察看数轴图 , 仍旧子在方框里填上适合的小数 .达成后察看每组中的两个数, 你有什么发现 ?0.1和和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 , 说明小数的性质的确是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够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达成练一练第 2 题 . 先涂色表示各小数 , 再比一比 .沟通时联合涂色部分谈谈涂色时的感觉: 为何 0.6 和 0.60 的大小相同 , 而 0.6和 0._ 的大小不等 ?教师就图小结 : 假如添上或去掉的〝 0〞在小数末端 , 不会改变本来数的大小 ;假如添上或去掉的〝 0〞不是在小数末端 , 小数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 设计企图 : 这两题都是数形联合 , 借助直观的数轴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 , 经过正方形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添上或去掉的〝 0〞一定在小数末端 , 突出了小数性质的内涵 . 直观的形能帮助学生体验 . 理解抽象的数 .]3.达成练习六第 2 题 . 学生练习后发问 : 为何不把 0._8 和 0._0 连起来 ?4.达成练习六第 4 题 . 学生独立改写 .沟通时要点指导 0.5400,80 的改写方法 . 使学生认识到 : 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有的需要去掉小数末端〝 0〞, 也有的需要在末端添〝 0〞增添小数部分的位数. 5.达成练习六第 5 题 .发问 : 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端添上0 的数 ?( 商场的标价上 )学生独立改写后沟通 .讲话 : 用〝元〞作单位表示钱数时 , 由于人民币〝元〞后边还有〝角〞 . 〝分〞 , 所以钱数一般改写成两位小数 . 比较一下 , 用〝元〞作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后有什么感觉 ?( 这样写 , 不只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 并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五. 总结延长经过本课的学习 , 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我们是怎么研究小数的性质的 ?经过对整数末端 0 的变化的研究 , 我们提出了小数末端 0 变化惹起变化的猜想 , 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0的作用大不大 ?经过在小数末端添上或许去掉 0, 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很多大小不变的朋友 . 其实 , 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巧妙的现象 , 等着我们不停去研究 . 发现.小数的性质数学教课教课方案5一. 教课内容 :第 34_35 页的例5.例 6 及相应的〝试一试〞 . 〝练一练〞 , 练习六第 1_5 题二. 教材解读 :本课联合现真相境 , 经过指引学生自主察看 . 比较和归纳 , 研究小数的性质 . 例 5 先经过两个小朋友沟通铅笔和橡皮单价的情境 , 惹起学生进行比较的需要 , 经过比较, 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末端添上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 例 6 联合购物的情境 , 经过议论一组食品单价中哪些〝 0〞能够去掉 , 指引学生在应用小数性质去掉小数末端的〝0〞的活动中 , 学会化简小数 , 并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小数性质的研究过程 , 理解小数的性质 , 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进行化简或改写 .2.培育察看 . 比较 . 抽象 . 归纳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 发展学生的数感 .3.指引学生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增强自主研究和合作沟通的意识 .四. 教课要点 . 难点:研究小数的性质 .五.资源利用学生经验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 , 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 , 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 . 数位次序及计数单位 . 在平时生活中已累积了部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 如: 会看各种文具 . 食品的价钱等 .教课准备教课挂图 . 例 6 的食品价钱牌 . 小黑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熟练地读、写小数后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小数的性质实质上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

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图和名数来说明。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

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
(l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一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

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


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学生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
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

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 8.088 0.008 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003和3.00
3.闭眼听判:
(1)“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
对吗?为什么?
(2)“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2、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1)小数的化简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就要应用它来解决问题,接着课件出示小电脑的第一个问题: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谁能说一说“化简”是什么意思?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
重点说一说13.040中4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2)小数的改写
接着课件出示小电脑的问题 2 不改变数的大小,你能将0.9、6.07 和5改写成三位数小数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改写的,根据是什么,重点说一说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的,要让学生知道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数字的后面
(四)全课小结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应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主要突出教学重、难点,所以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板书: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米=1/10米=1分米
0.10米=10/100米=10厘米
0.100米=100/10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性质的简单的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