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三数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_整理和复习

(6)4个90的和再加上40得400。 (√ ) (7)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 尾也有几个0 ( ×)
• (8)一个因数中间有几个零,积的中间 也有几个0。 (× ) • (9)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 位数。 (√ )
• (10)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 数大。 (× )
列式计算 1、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比145×4少68,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比580少68,这个数是多少? 580少68,就是580-68=512
2、180与175的差,乘124的积是多少?
180-175=5 180与175的差 5乘124的积是多少? 5×124=620
应用题 1、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 124米,挖了7天,还剩多少米没挖? 分析:一天挖124米,那七天挖7个124米 124×7=868(米) 总长是1000米,挖了868米,还剩下多少米? 1000-868=132(米)
3、师生买票一共要多少元? 2、老师票一共要多少元? 1、学生票一共要多少元?
解:8×3=24(元) 24+180=204(元) 解:45×4=180(元)
答:老师票一共要24元。 答:老师票一共要204元。 答:学生票一共要180元。
笔 算
213×3= 639
507×5= 2535
89×7= 623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和复习
多 位 数 乘 一 位 数 的 乘 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
估算(用“ ”号)
≈
不连续进位
笔算
连续进位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口 算
80×3= 240 300×5=1500 20×9=180 600×4=24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集体研究预设教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表:(三)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四)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简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2、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3、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4、重视估算的教学,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1、口算乘法……………………………………3课时2、笔算乘法……………………………………9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内容及练习十五的第1—3题。
一位数乘三位数估算

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 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1×2 = 6.2 4.5×4 = 18
11.1×3 = 33.3
10.1×2 = 20.2 0.55×6 = 3.3
4×0.12 =5.06×0 = 0 0.2×0.31 = 0.062
0.8×0.2 = 0.16 3.5—3 = 0.5
4×0.25 = 1
0.125×8 = 1 1.1+0.9 = 2
10—0.9 = 9.1
6.2+3.8 = 10 0.5×0.4 = 0.2
× 3. 2 7
945 270 405 4.4145
基本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6×0.24 = 9.3×4.5 = 4.8×0.25 = 1.25×24 = 2.3×3.28 =
2、用竖式计算
(1、2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0.45×0.4
2) 4.125×0.6
3) 4.16×1.5
4) 1.4×0.136
深化拓展练习
1、脱式计算:
1) 50×9.3×0.3 2 )7.3×1.2×18
3) 89×0.5×0.6
4) 0.7×10×0.08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1)5.7×99+5.7
2)1.25×0.25×8×4
3)2.71+2.08+7.29
4)48.7×8.2+18×4.87
1.44×10 = 14.4
5.2×5 = 26 0.38×0.2 = 0.076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估算

三一文库()/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估算[1]〕一、说教材之前已讲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讲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与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两个因数都要先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由于有些两位数乘法估算同准确结果误差较大,教材中只出现一些估算结果比较接近准确结果的题目。
另外,估算步骤增加,难度较大,教材注意使题目中的数据尽量简单些,口算起来比较容易些。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
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
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
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_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东郡小学刘燕舞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解决问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创新思维: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创造力,例如通过不同的计算 方法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数学
思维进行创新设计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注意事项:结果 可能是两位数, 需要注意进位
应用:简单、快 速,适用于小学 生和成年人进行 一位数乘法运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解法
将多位数分解为多个一位数
对每个一位数进行乘法运算
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示例:计算34*5,先将34分解为30和4,然后分别计算30*5和4*5,最后 将结果相加得到170。
表格法
准备一个乘法表 格,列出1到9的 乘法结果
例如,1乘以1到9 的结果分别是1、 2、3、4、5、6、 7、8、9
2乘以1到9的结果 分别是2、4、6、 8、10、12、14 、16、18
依次类推,直到9 乘以1到9的结果 分别是9、18、27 、36、45、54、 63、72、81
画图法
画图法是一种直观的乘法 运算方法,通过画图可以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计算面积:例如 ,计算1平方米等 于10000平方厘米
面积计算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乘以宽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乘以边长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底乘以高除以2 计算圆形的面积:半径的平方乘以π
分组问题
问题描述:将一组物品分成若干组,每组物品的数量相同 解决方法:通过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计算出每组物品的数量 例子:将12个苹果分成3组,每组4个 扩展:可以推广到更多物品和更多组的情况,如将24个苹果分成6组,每组4个
速计算
四年级乘法估算

它在8月份大约能捉多少只蚊 它在 月份大约能捉多少只蚊 子呢? 子呢?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绕地球一周需要114 绕地球一周需要 分。
绕地球21周大约需要 绕地球 周大约需要 多少时间? 0 804×6≈ 4800
=
估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3×5≈ 598×9≈ 250 5400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先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 求出近似数,再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 四年级一共需要 一套车票和门票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奥运吉祥物价格 商品
价格
高档 808元 元
中档 387元
低档 78元
1 、 王经理要购买高档福娃19套 1、王经理要购买高档福娃 19 套 , 大约需 要多少钱? 要多少钱? 2、李经理要购买中档福娃57套,他带 、李经理要购买中档福娃 套 25000元钱够吗? 元钱够吗? 元钱够吗
我平均每天捉 58只蚊子。 58只蚊子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估算》优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估算》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同学估算能力,让同学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教、学具准备:课件、同学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随同着金黄的落叶,秋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红星小学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公园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你们来解决,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片第60页例5的主题图)(这里由秋游中遇到的买门票与车票的问题直接引入本课。
是因为“秋游”是同学所熟知和喜爱的活动,能为同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愿望。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自身的方法算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板书:49×104二、探究新知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
(1)同学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身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前面同学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同学也有一定的实际购物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同学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全班汇总,研讨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同学尝试,培养同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介绍:用笔算算出的,这样的结果很准确。
)应该准备5000元。
(介绍: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应该准备5500元。
(介绍: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是大一点的整十数,再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假如你是带队的老师,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教师充沛地尊重同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通过在小组中的讨论,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同学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课题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步骤
、铺垫孕伏.
1. 口算
800X3= 200X9= 250X4= 300X5=
24X3 60X4= 240X2=
19X 2(=
30X 7(= 600X3= 80X 9= 18X4=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9842959176928170
二、探究新知.
1.介绍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
确数.这样的计算叫做估算.
2.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3.教学例11
1让学生读题,找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意.
2提问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大枣的重量不必求出准确的千克数.
3 分析816 是800 多一些,接近800,多出的16 不满100 的一半50 ,也就是十位上不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去,816的近似数是800.
4 估算时,先求出大枣重量的近似数,为了不忘记,可以把近似数写在816 的下面.千克
想816约等于800,800乘3等于2400.
答大约收大枣2400 千克.
5因为是大约收大枣的千克数,因此用符号我示约等于,816X
2400
千克,答时,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6反馈练习714X4.
4.用类推法分组自学例12.
1 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并口述解题思路.
2 使学生明确
295 接近300,95 过100 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满5,把百位
后面的尾数略去后,向百位进1, 295的近似数是300. 295X9,可以这样
估算300X9,得2700.过程如下
答小王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 米.
3用准确数计算.
295X9= 2655 米
2655 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得2700.
说明估算和实际乘的结果相同.
4反馈584X6.
三、课堂小结.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四、随堂练习.
1.说一说把第一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是多少?口答
826X 3488X 6206X 4692X 4310X7
2. 1 一个因数是715,另一个因数是7,积大约是多少?
2195 乘以4 大得多少?估算的结果比乘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调查一下
1.本校有学生人,大约是人.
2.本街道居民楼或本村有居民人,大约人.
板书设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和一位数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