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教学PPT课件(2篇)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对应练习
返回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3.3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引入
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 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课堂练习
6. 打字员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 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答案】75×40=3000(字) 答:这篇文稿大约有3000字。
课后习题
1. 直接写出得数。
25×20=500
48×20=960
180×5=900
15×30=450
190×3=570
95×40=3800
480 × 70
33600
65×390=25350
65 × 390
585 195 253 5 0
42×120=5040
42 × 120
84 42 5040
课堂练习
3. 判断。
(1)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 )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相同的
300×5=1500 17×40=680
课后习题
2. 185×20的积是( 四 )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 4 ) 个 0。
9900
3.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数学
教学课例名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
称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笔算三
位数乘两位数(1)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笔算乘
法的计算方法也比较熟悉(因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并进
教材分析 行了大量的练习),所以本科的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
乘。
预设生 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
变小了。
预设师:明明 3×0=0,百位上却写 1,为什么?
预设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0×3=1=1 进了位要
加到来。
预设师: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 0 乘 106 得几?
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预设生:个位上的 0 乘 160 得 0.省略不写更简便。
能力比起低年级也有了较大是发展。
1、以旧引新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2、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 3、自学的教学策略。 4、练习的教学策略。
5、讲授的教学策略。
自主构建新知:
1.出示问题例 2(1):
(1)例 2(1)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全长 5000 千米,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 160 千米,30 小时能到达吗?
间或末尾有 0 的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尤其是 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教学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
的简便写法。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方法,竖式简便计算的写法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的过程,培
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4、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4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会选择合适的算法计算,并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思考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计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计算就为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这两道题的答案?(出示口算题)生:0X2=0;生:16X30=480师:你是怎样怎样计算的?生:先算16X3=48,再加一个0师:为什么添一个0?生:因为3后面有一个0。
师:也就是说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16x3实际上是16X3个十得到(48个十)师:老师这儿还有两道题,计算小能手们赶紧动笔算一算。
(出示笔算题:312x23 109x7(两名学生板演)师:你是如何计算的?(师指712x53的竖式)生:先用个位的3乘312得到936,再用十位上的2乘312得到624个十,乘得的积与2对齐,最后将两次结果相加,得到7116。
师:你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师指109X7的竖式)生:先用7X9=63,写3进6,7X0=0,0+6=6,写6,7X1=7。
师:看来,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你帮老师看看这两道题因数有什么特点吗?(ppt 出示160x30 106X30)生: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探究新知师:(板书:160X30=)(出示:160x3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材第48页例2、“做一做”、练习八3、4、5、6、7、8、10、11题。
〖教学目标〗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重点难点〗1.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2.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复习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演示特快列车、普通列车,出示如教材第53页的例2图,提出: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独立列式,尝试解答。
〖新课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交流“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算式?为什么?(2)怎样计算?(3)怎样算简便?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思考: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怎样确定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4)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用口算的方法计算,请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如果是用笔算得出结果,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竖式。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简便写法。
2.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算式?为什么?(2)怎样算简便?探究:竖式的简便写法怎么写?106×30=(自己试一试)学生反馈时讨论: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3)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30=3180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围绕简便写法进行讨论,探究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该与另一因数相乘,以及如何写这一位上的积。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数学组:刘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四.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P53例1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大家好,今天第一次来多媒体上课,听说换个环境能提高大家的计算能力。
那大家想不想试试?生:想!!(出示幻灯片)1.40里有()个()800里有()个()2.看谁算的又快又准:(1)2×40 (2)8×20 (3)4×3 (4)0×302×400 8×200 40×30 0×30000000(设计意图:通过1的学习,为学生明白计算算理做铺垫;通过2中(1)、(2)、(3)组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让学生说出算法: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通过第(4)组的学习引出0的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为竖式的简写做铺垫。
)师:观察前三组我们可以得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生: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师:学的很扎实。
师:观察第四组我们可以得出?生:0乘任何数都得0。
师:的确,0就有这个奇妙的功能!师:我不相信这个教室真的有提高计算能力的魔力。
再来一道。
(二)探究新知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要求列竖式计算)160×30=4800(千米)160× 30________________4800答:30小时行了4800千米自学提示:(1)、认真审题,列式计算。
(2)、请尝试列竖式计算(3)、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60 (2)16 0 (3)160×30 ×3 0 ×304800 0 0 0 480048 048 0 0(4 ) 160 (5)口算:160×30=4800× 30480(分别让板演的学生说出计算方法,第一种省略两个0,第二种没有省略0直接乘,第三种省略一个0在积的末尾加一个0),第四种出现丢0的情况,第五种用口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教材第48~50页)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3.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课件。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说得数。
12×1023×1032×308×13 6×50 24×202.提问。
出示:6×50师: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出示:24×20师: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3.导入。
观察:6×50和24×20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末尾都有0)师: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板书:160×30=1.学习例2(1)。
(1)老师出示例题。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
(3)尝试笔算。
(4)反馈,请运用不同算法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答的。
生1:我是口算得出的结果,先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生2:我是这样算的: 1 6 0× 3 00 0 04 8 04 8 0 0学生3:老师,我喜欢这样算: 1 6 0× 3 04 8 0 0(5)提问。
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道题怎样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学生丙的做法比较简便)师: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再把0前面的数相乘。
提问: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0?(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6)归纳总结简便算法。
回顾老师刚才的提问过程,理清思路,用语言叙述出简便算法。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训练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训练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⑤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
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4、和同近积大: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大小越接近(差越小),积越大。
例题讲解例1、直接写出得数。
240×4= 26×3= 50×16= 4×170= 25×40=80×50= 26×5= 320×4= 15×4= 60×50=208×69≈ 48×103≈ 803×79≈ 29×61≈ 904×87≈演练1、直接写出得数。
40×40= 140×6= 18×30= 32×3= 24×5=270×2= 24×30= 300×20= 35×20= 25×4=396×41≈ 196×31≈ 810×29≈ 907×61≈ 704×17≈例2、列竖式计算。
382×46= 28×145= 270×28= 25×240=108×36= 308×25= 305×80= 108×40=演练2、列竖式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有0的竖式计算格式

三位数乘两位数有0的竖式计算格式摘要:1.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2.竖式计算步骤和实例解析3.乘法竖式计算的验算方法正文:在数学学习中,乘法运算是一项基本的计算技能。
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尤其是末尾有0的情况,掌握正确的竖式计算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1.先将两个乘数的末位对齐,从右到左逐位相乘。
2.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乘数的末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积相加。
3.如果乘数有末尾有0,则在相应的乘积末尾添加相应数量的0。
二、竖式计算步骤和实例解析以38060乘以22为例,竖式计算过程如下:1.先将两乘数的末位对齐,即060与22相乘。
2.计算060乘以22,得到13200。
3.计算380乘以22,得到8360。
4.将13200和8360相加,得到21560。
5.最后,在21560的末尾添加两个0,得到2156000。
三、乘法竖式计算的验算方法1.将被除数从高位起的每一位数进行除数运算。
2.每次计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数加下一位数进行运算。
3.直到被除数全部处理完毕,得到的结果应与原乘积相等。
以2156000除以22为例,验算过程如下:1.2156000 ÷ 22 = 970002.97000 × 22 = 21540003.2154000 + 200 = 2156000通过验算,可以确认乘法竖式计算的结果正确。
总结: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在实际应用中,遇到此类问题可以参照以上方法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数学组:刘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
四.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P53例1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大家好,今天第一次来多媒体上课,听说换个环境能提高大家的计算能力。
那大家想不想试试?
生:想!!(出示幻灯片)
1.40里有()个()
800里有()个()
2.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1)2×40 (2)8×20 (3)4×3 (4)0×30
2×400 8×200 40×30 0×30000000
(设计意图:通过1的学习,为学生明白计算算理做铺垫;通过2中(1)、(2)、(3)组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让学生说出算法: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通过第(4)组的学习引出0的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为竖式的简写做铺垫。
)
师:观察前三组我们可以得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
生: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
师:学的很扎实。
师:观察第四组我们可以得出?
生:0乘任何数都得0。
师:的确,0就有这个奇妙的功能!
师:我不相信这个教室真的有提高计算能力的魔力。
再来一道。
(二)探究新知
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要求列竖式计算)
160×30=4800(千米)
160
× 30
________________
4800
答:30小时行了4800千米
自学提示:(1)、认真审题,列式计算。
(2)、请尝试列竖式计算
(3)、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60 (2)16 0 (3)160
×30 ×3 0 ×30
4800 0 0 0 4800
48 0
48 0 0
(4 ) 160 (5)口算:160×30=4800
× 30
480
(分别让板演的学生说出计算方法,第一种省略两个0,第二种没有省略0直接乘,第三种省略一个0在积的末尾加一个0),第四种出现丢0的情况,第五种用口算。
)
师:请你说说你的算法。
生1:先用3×16得48,再在末尾加两个0。
生2:先用0×160=0,再用30×160=4800。
生3:先用160×3=480,再在结果的末尾加一个0。
生4:口算,先用3×16=48,再在结果末尾加两个0。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有时候我们数学为了方便,可以简写。
你喜欢哪种?
生齐答:第一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写起来更简单。
师:说的好,简单的写法既能提高准确度,又能节省时间!
师:除了第二种以外,其他的算法都采用了省略0的算法,谁能给大家概括一下这个方法?
生: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生:我用的口算。
师:一些简单数的计算,口算确实是一种好方法!那下面这道是口算方便,还是列竖式计算好?(学生如果先说的笔算,就问“没有别的计算方法了吗?)
2、列竖式计算。
预设学生会出现错误:
265
× 30
______________
000
795
______________
7590
360
× 24
______________
1440
720
______________
8640
师:好,看到大家安静投入的计算,感觉太美妙了。
刚才老师发现xx是这样计算的第一道题,你和他的一样吗?该怎样改正?学生提醒,老师演示。
一道一道处理。
师:大家说,哪样更好?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简单
师:对,简单算法又快又准,聪明人都喜欢是不是?
生:是!!
师:好,那聪明人,请你接受挑战。
(出示疯狂练练练)练完之后同桌交换检查练习结果,出示正确结果后自己检查改正。
(三)巩固练习(展望未来)
1、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80
× 50
______________
1900
2、判断对错:计算420×50时,积的末尾有2个0(×)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都大(×)
3、猜数谜
(四)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零的的乘法 160×30=480(千米)
160
× 30
________________
4800
答:30小时行了4800千米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