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戊戌变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戊戌变法》(共26张PPT)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反映资产
有利于 军事强大 阶级民主 政治需求
有利于传 播资产阶 级思想
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光绪帝支持 的变法会失败?
为什么慈禧要发动政变?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 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 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戊 戌
六君子
谭 嗣 同
林 旭
杨 锐
杨 深 秀
刘 光 第
康 广 仁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失败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 径,发展资本主义 。 2、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3、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 4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失败
课前朗读: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导入
图说历史
南京条约 签订了《
》,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
意义: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换我 了
教训:
小结:
_
___________________
戊 戌 变 法
序幕—公车上书
第7课《戊戌变法》PPT课件

保守派己經對維新派「以夷變夏」,深表不滿。
四、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1、积极影响: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历史启示: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知识结构) 背景
戊 领导 戌 变 法
过程
影响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知识结 构)戊戌
变法
时局形势: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
1、主要内容 (100多道诏令)
政治上:开放民主 经济上:提倡实业 军事上:编练新军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
2、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的七大罪狀: 第一罪狀:並不支持自強運動。 第二罪狀: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 第三罪狀:鎮壓改革者。 第四罪狀:廢黜光緒。 第五罪狀:破壞改革。 第六罪狀:未能阻止義和起事。 第七罪狀:於1900年向八國宣戰。
1、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2、时局形势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
3、思想基础 早期的维新思想宣传。严复翻译介绍进化论
中国近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 度、法学和经济学,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
外国人利用出版报纸和杂志的特权,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特别是李提摩太,全身心投入制度变革的事业……。康有为的很多改革 思想即来自于传教士。
思想准备
早期维新思想的宣传 严复翻译介绍进化论
维新派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等)
拉开序幕: 公车上书 宣传鼓动: 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 进入高潮: 百日维新
最终失败: 戊戌政变
积极作用: 宣传西方进步学说,冲击旧思想、旧文化
历史启示: 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走不通
四、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1、积极影响: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历史启示: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知识结构) 背景
戊 领导 戌 变 法
过程
影响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知识结 构)戊戌
变法
时局形势: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
1、主要内容 (100多道诏令)
政治上:开放民主 经济上:提倡实业 军事上:编练新军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
2、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的七大罪狀: 第一罪狀:並不支持自強運動。 第二罪狀: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 第三罪狀:鎮壓改革者。 第四罪狀:廢黜光緒。 第五罪狀:破壞改革。 第六罪狀:未能阻止義和起事。 第七罪狀:於1900年向八國宣戰。
1、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2、时局形势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
3、思想基础 早期的维新思想宣传。严复翻译介绍进化论
中国近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 度、法学和经济学,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
外国人利用出版报纸和杂志的特权,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特别是李提摩太,全身心投入制度变革的事业……。康有为的很多改革 思想即来自于传教士。
思想准备
早期维新思想的宣传 严复翻译介绍进化论
维新派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等)
拉开序幕: 公车上书 宣传鼓动: 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 进入高潮: 百日维新
最终失败: 戊戌政变
积极作用: 宣传西方进步学说,冲击旧思想、旧文化
历史启示: 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走不通
8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

梁 启 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 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 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谭 嗣 同
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 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 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 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 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 “戊戌六君子”之一。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和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
一、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二、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没有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 重任,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戊戌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论战性质: 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三)“百容
政治民主化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经济工业化有利于民族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

“百日维新”知识小结
时 间
质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 思想文化上 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军事上 训练新式军队。
百 日 维 新
性
政治上
内
容
意
义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良运动。
点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 富强的道路,《马关条约》的 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更为严重 的民族危机。 为摆脱民族危机,康有为、 梁启超等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 运动,继续探索救国道路。 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当 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 法的失败也证明了: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 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论战主题: 要不要变法 论战双方:
荣 禄等。代表顽固派
康有为等。代表维新派
结论(作用):通过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为戊戌变法的进 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 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 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三、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公车——举子、举人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 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 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 做“公车”。由于这次上 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 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 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 书”。
公车上书知识小结
课堂练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 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 所”?这次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第7课戊戌变法(公开课)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 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 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 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 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 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 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 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军事 方面
训练和装备新式海、陆军。来自裁减旧式军队材料:光绪帝没有采纳先前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 国会”等内容,原因是大学士孙家鼐谏阻光绪帝若“开 议院,民有权则君无权矣”。光绪帝说“朕欲救中国耳, 若能救民,则朕虽无权可碍”?康有为提醒皇帝,“而 今守旧盈朝,万不可行。日本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 于国会,尚非其时也。” 原因是“民智未开”。“上然 之”。故未涉及到这一内容。
六君子人头落地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15
探究活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 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 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 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 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 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流言, 几被殴击。”
(2)概况: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共103 天,史称“百日维新”。
类别
政治 方面 经济 方面 文化 教育 方面
颁布的新法
改革政府机构, 任用维新人士
改革的旧制
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奖励实业,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取消旗人寄生特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

自学课本32-33,2分钟,完成以上提纲 知者加速:完成《探究》17-18选择题。
《马关条约》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始” —— 梁启超
刊物: 建立组织:
《万国公报》 强学会
梁启超பைடு நூலகம்
谭嗣同
严复
康广仁
康有为 梁启超
9
思考:以下视频反映了哪条维新措施的影响?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22
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 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力量薄弱 B.减少变革的阻力 C.为变法寻找根据 D.封建观念的影响
A
温故知新:(复习P29,小组互提2分钟)
时间: 60—70年代 口号: 自强 曾国藩 前期: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曾国藩、李鸿章: 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军用)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时间: 70-90年代 口号: 求富 后期: 原因: 为军事工业服务 (民用)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 企业: 张之洞: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三、戊戌六君子 失败原因: 触犯了顽固派利益 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性质: 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变法意义: 作用: 思想启蒙 自学提示:阅读课本P35,完成提纲。
2.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8
日,谭嗣同、林旭、 刘光第、杨锐、杨 谭嗣同
林旭
刘光第
深秀和康广仁六人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什么?
“花” 指:实现富国强兵。 “柳”指: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现在世界还有国王吗?
英国女王
君主立宪制
日本天皇
光绪帝
《马关条约》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始” —— 梁启超
刊物: 建立组织:
《万国公报》 强学会
梁启超பைடு நூலகம்
谭嗣同
严复
康广仁
康有为 梁启超
9
思考:以下视频反映了哪条维新措施的影响?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22
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 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力量薄弱 B.减少变革的阻力 C.为变法寻找根据 D.封建观念的影响
A
温故知新:(复习P29,小组互提2分钟)
时间: 60—70年代 口号: 自强 曾国藩 前期: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曾国藩、李鸿章: 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军用)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时间: 70-90年代 口号: 求富 后期: 原因: 为军事工业服务 (民用)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 企业: 张之洞: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三、戊戌六君子 失败原因: 触犯了顽固派利益 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性质: 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变法意义: 作用: 思想启蒙 自学提示:阅读课本P35,完成提纲。
2.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8
日,谭嗣同、林旭、 刘光第、杨锐、杨 谭嗣同
林旭
刘光第
深秀和康广仁六人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什么?
“花” 指:实现富国强兵。 “柳”指: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现在世界还有国王吗?
英国女王
君主立宪制
日本天皇
光绪帝
戊戌变法ppt课件

材料六: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 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 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一、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1、国际局势: 2、民族危机: 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 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迫在眉睫。
材料三:
时间 类别 甲午战争前 商办 甲午战争后 商办
厂矿数 53 63
资本额 4707 12465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22.4% 70%
材料四: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 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 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 面临 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受 厂的总和。 问题 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发展艰难。 材料五: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 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 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 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 被迫停业。
19
20
探究活动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 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 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租宗之法为什麽不能变? 祖宗之法治国之本, 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 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 吧,祖宗法里有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 也非变不可. 翁: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下令康有为筹化变法.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课件《戊戌变法》(共58张PPT)

增强国防力量 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和西 学的传播。
• 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 不当亡国之君。 • 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 治权。
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变法的进步性:政治方面,改革机构,裁撤冗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任用维新人士,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参与政权;经济方面,有利 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文化教育方面,不 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总之对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二变法的局限性:(1)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控 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 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经验。(2)没有涉及议院、 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 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不是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3)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 束手待毙)
一、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第 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 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 则通。” „„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 …… 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夫先王之 治天下,与民共之„„君民同体,情谊交孚, 中国一家,休戚与 共 „„于以恢复琉球,扫 荡日本,大雪国耻,耀我威稜。 ——《公车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二、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1、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中外纪闻》)
2、组织强学会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 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 民群众。 2、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3、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4、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 了顽固派的利益。
袁世凯
慈禧太后像
慈禧太后和后妃在一起
戊戌六君子
杨锐
刘光第
杨深秀 康广仁
林旭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同学们,你 们认为他的 死是否值得
呢?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2、维新思想的传播 ------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高潮
三、失败
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一、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公车——举子、举人
康有为、梁启超,邀请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联名上书光绪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变法图强。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二、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1、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中外纪闻》)
2、组织强学会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 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 民群众。 2、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3、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4、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 了顽固派的利益。
袁世凯
慈禧太后像
慈禧太后和后妃在一起
戊戌六君子
杨锐
刘光第
杨深秀 康广仁
林旭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同学们,你 们认为他的 死是否值得
呢?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2、维新思想的传播 ------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高潮
三、失败
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一、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公车——举子、举人
康有为、梁启超,邀请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联名上书光绪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变法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