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
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摘 要】本文从培养目标、素质和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国际物流 人才培养方案 广西民族大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113-03地方性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对接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广西高校如何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发展与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者们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王鹏飞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讨了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徐玲玲对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障过程展开研究,从六个阶段对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施,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教材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陈雪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面向滨海新区的应用型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构建。
吴义生和吕庆华从教育模式、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特质,构建了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戢晓峰等提出从加强语言能力培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来提升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傅海威分析了国际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设计了基于CDIO理念校企联合培养的方案与机制。
欧阳小迅和戴育琴从教学环节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国际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马志军提出通过物流师资国际化、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国际化、校企合作国际化、职业培训国际化构成中原经济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路径。
方巍巍提出构建面向义乌企业人才素质需求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框架。
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目前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培养目标
培养既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和应用工具,能独立完成物流方案设计、组织协调、实施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复合型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1. 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物流管理基础课、现代物流技术课、物流信息技术课、物流环境与安全课等,其中重点强调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2. 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培养效果。
3. 实施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合作教育,与企业合作开展教育实践、毕业实和就业等活动。
4.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培养方案和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
以上是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通过以上努力和
探索,能够培养更多的复合型物流管理应用专业人才,为我国物流
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2018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 层次
硕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学分 要求
硕士≥ 4
本博≥ 4
硕士 2 博士 2 硕士≥
3 普博≥
48 3 1/2 必修
32 2 1/2 必修
48 3 1/2 必修
16 1 1/2 必修
32 2 1/2 必修
48 3 1/2 选修
48 3 1/2 选修
48 3 1/2 选修
48 3 1/2 选修
48 3 1/2 选修
48 3 1/2 选修
32 2 1/2 选修
48 3 1/2 选修
32 2 1/2 选修
无
论文评阅送审前完成
论文答辩
距离开题至少 12 个月
博士研究生应掌握数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研 究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和交流能力,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资料、用英文撰写论文,能够 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 科技企业的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前沿交 0000001
叉课
1700104 核 心 1700105 课
1700106
选 修 课
专 业 课
1700107 1700116 1700110 1700111
1701146
1700113
课程名称 硕士公共英语中级 硕士公共英语高级 博士公共英语中级 博士公共英语高级 学术道德与综合素质 泛函分析(模块 1) 泛函分析(模块 2) 代数学(模块 1) 代数学(模块 2) (英)拓扑学(模块 1) (英)拓扑学(模块 2) 学科前沿交叉课
物流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

物流专业的职业⽣涯规划 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的英语⽔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段、⽅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成为⾼级现代物流管理⼈才。
下⾯是爱汇店铺给⼤家整理的物流专业的职业⽣涯规划,供⼤家阅读! 物流专业的职业⽣涯规划篇1 ⼀、前⾔ ⼀个⼈如果没有了规划,那么就会像船没有了帆⼀样⽽失去⽅向,职业⽣涯与发展规划就像⿊暗中的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向! ⼆,专业介绍: 1、物流概念:所谓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实体运动过程。
它是运输、储存、流通加⼯等环节的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范围:包括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物流管理专业核⼼课程: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计案列 4、物流管理是在物流⼯程之后的新⽣,作为第三⽅利润源的“它”主要⼒⾜与商业部门和决策部门。
5,说起物流,⼤家就会想起第三⽅物流,电⼦商务,市场营销等。
谈到物流明校,我们就会想到北京物资⼤学,他也是中国最早开办的物流专业⼤学,然后就是上海师范⼤学,华天学院,再就是长春⼤学。
三,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世界经济⼀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代物流是以满⾜消费者的需求为⽬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起来考虑的⼀种战略措施。
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 四,现状 放眼看那些做物流出⽣的前辈师兄师姐们都在,都在运输,仓储,流通加⼯,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信息,铁路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 处理货代码头,造船公司,⼤型仓库,车辆调度,物流配送及管理⼈员,企业物流专员物流调度员物流⽅案策划⼈,这些岗位上⼯作。
【最新2018】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实用word文档 (4页)

【最新2018】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前言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物流管理职业更加细分化,很多新型物流职业岗位不断出现。
这些要求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当具备更高的物流专业管理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增加速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
201X年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物流业每年的增幅将会达到25%以上,未来会出现数百万物流管理人才的缺口。
同时现有物流专业管理人才自身职业素养也不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人才中具备物流专业学历的人员占比不足45%,尤其是在新型物流岗位中季度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管理人才。
因此,未来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进一步细化,同时做好相关物流人才职业能力的引进和培养。
明晰物流岗位,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是把我国物流产业继续做强做大的重要工作。
1.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设置与职业能力情况分析我国当前物流专业管理岗位主要分为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和信息管理等六大类几十个细节岗位设置。
运输岗位需要物流管理人员对货物运方式、运输调度和运输成本管理等具体的职责十分了解,需要物流管理人才具备物流运输专业知识素养。
仓储岗位主要承担货物入库、储存、盘点、出库和装卸等工作,需要相关人才具备出入库填单技术、装卸设备调度和仓储商品保养等能力。
配送岗位主要进行配送作业、流通加工、配送组织、配送调度和配送单据填写等常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配送技巧、单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能力。
采购岗位主要工作有制定采购计划、联系供应商、制定采购方案、供应商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等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市场管理能力和相关财务技巧等。
管理培训生培养方案10.23

管理培训生培养方案版本编制批准二〇一八年十月一、目的为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和业务扩张所带来的人员需求,优化公司人员结构,构建公司人才梯队,特通过校园招聘选拨一批具有可塑造性的大学生,经过全方面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合格任职技能、并能独立承担岗位职责、全面了解组织架构、运作流程的员工,从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资源,以达到公司实现储备人才、开发人才的企业战略。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招聘应届的管理培训生。
三、原则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合理选拔原则,即各品牌、各中心、各部门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合理的人员需求数量;3.共同培养原则,即各品牌、各中心、各部门与人事部共同承担应届毕业生的培养工作;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即理论培训应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四、管培生培养项目的管理1.管培生的任职条件学历要求:本科学历及以上综合素质:战略意识,全局意识,有效的沟通技巧,善于学习和运用知识和技能,抗压能力强,面对挑战可主动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培养周期及目标培养周期:12个月培养目标:全面了解公司发展组织架构,系统掌握公司部分业务链条,感知公司企业文化。
具备基础管理能力,并达到独立承担相关岗位职责的任职要求。
3.培养方向培养方向分为:经营型、专业型、综合型。
经营型:主抓市场管理,以市场经营为导向的管理者,精准把握客户需求。
专业型:主抓专业建设,以专业领域的管理为导向的管理者,善于从自己的业务和专业角度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和支持。
综合型:主抓综合能力,以业务管理为导向的管理者,较快熟悉该领域的管控节点并能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
4.培养阶段第一阶段:选拔测评阶段。
对管培生进行相关测评,测评所用的工具始终保持一致,以保证测评结果的同质性,从而进行比对。
第二阶段:岗位实践,为期3个月。
管培生进入公司后,结合管培生意愿,按照公司统一安排实习岗位,做到人岗匹配。
实践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出具管培生考核表(附件4),作为实习考核结果。
物流管理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思考

2020年第19卷第15期物流管理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思考□岳一姬丛连钢黄蘋安小风【内容摘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文件相关精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重庆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为合作平台,以重庆市优质职业院校等建设项目为依托,以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围绕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行与优质企业产教高度融合“多主体”育人机制,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优质职业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商贸物流专业群建设”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岳一姬(1982 ),女,安徽蚌埠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绿色物流、农产品供应链丛连钢,黄蘋,安小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商学院一、实践创新及成效为使专业建设始终紧跟需求前沿,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7年开始探索基于地方产业需求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实践,12年间共计调整专业方向多达10个,不断探索和变革以应对产业升级,为全国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思路。
目前现有方向为国际物流、智慧物流、快递营运和供应链管理,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卓越现代物流管理和服务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4月重庆市认定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5月作为重庆市双高申报报送至教育部审批的唯一物流类专业,同年7月教育部认定创新行动计划骨干建设专业。
主要的实践创新及做法包括如下。
(一)行业需求紧关注,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
为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先后完成物流管理专业与民政管理专业、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物联网专业、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的交叉共建,开设应急物流方向、快递营运方向,组建智慧物流跨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供应链跨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等。
职业院校——技师学院一体化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研究——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Logistics Sci-Tech 2018.4收稿日期:2018-02-26作者简介:郝跃宁(1968-),男,宁夏中宁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物流法律法规。
•教学研究•文章编号:1002-3100(2018)04-0157-03Logistics Sci-Tech No.4,2018物流科技2018年第4期摘要:实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模式之一。
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技师学院—职业院校一体化开展现代学徒制条件保障、实施目标、方案、评价机制构建、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提供了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参考范例。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目标方案;政策保障;评价机制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oneof the models for the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from the technician institut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lement modern apprenticeship basis,objectives,methods,assessment mechanism,supporting policies,etc,provides the reference exampl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mod -ern apprenticeship.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target program;policy guarantee;evaluation mechanism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性专业,具有操作性强,要求具备系统性思维和资源整合观念,有网络概念和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物流服务与管理(121900)专门化方向:物流管理、物流与商务(12190037)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仓储与配送、运输业务、快递业务、国际货代等岗位群的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1)行业通用能力①基本的成本核算、账务处理能力:具有计算仓储、运输、配送、货代、快递等物流服务费用、核算物流服务成本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物流企业账务处理能力。
②物流市场开发与维护能力:具有物流市场调研能力;具有物流市场开发能力; 具有物流客户的沟通与维护能力;具有简单物流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能力。
③货品的识别与简单养护能力:具有常见货品的识别判断能力;具有常见货品的养护能力。
④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本能力:具有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判断能力;具有开展电子商务采购、库存管理、货品配送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⑤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具有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判别能力;具有操作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能力;具有常见物流设施设备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⑥开展仓储业务的基本能力:具有仓储业务基本流程的处理能力;具有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⑦开展运输业务的基本能力:具有运输业务基本流程的处理能力;具有常见运输作业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物流管理:1①具有物流中心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与区域划分,进行货品入库、在库、出库相关作业流程的计划及实施能力;②具有仓储与配送使用的常见存储、搬运、运输等工具识别判断、具有合理选择存储设备及配送设备的能力;③具有仓库安全、返品处理和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④具有常见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包装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的使用与设备保养、简单维修能力;⑤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⑥具有常见的物流信息设备及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
2①具有基本的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布局的判断能力;②具有选择货物运输线路与方式,提出运费报价,核算相关运输费用,进行运输保险、理赔的能力;③具有正确识读、熟练填制各种运输单证的能力;④具有正确识别和使用货物运载设备、集装化设备、装卸搬运设备、集装箱装卸设备,并进行设备基本维护的能力;⑤具有根据作业单进行现场货物装卸搬运作业的能力;⑥具有根据场站布局、货物性质、车型装载量进行货物配载、现场调度的能力;⑦具有运输业务咨询、货物查询、客户意见处理、货损理赔等客服工作的能力。
竈育谍程: 1.职业主睚规划 a 哲学导人生 文化基铀渥理’1.咼文2.救学 5.体有与健两2职业道德与法律 3.学校依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1.配迸实务么物流中心运营管理 乱曲鰹营管理4■仓储2配送实训单证其务 2.国际货代实务 罠国际岛代实训1.快遐基础 佥快翅买务3,快谨客户视势 4■快耀买训h 糊壶基础工运韓实箸 4,仓储实努5.电子商务棊础与实务 &货物认知与养护 7.物丽法律袪规 8.物毓营销冥务 9.物流佰息技术 10.^计学基础物流与商务:1①具有国际货代业务和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基本作业流程的判断能力;② 具有进行货运代理单证的准备与管理,处理各种货运单证及对单证的受理、 分析、审核、填制、复核和保管的能力;③ 具有根据国际货代业务管理流程,完成揽货订舱、接交货、出入库、拼拆箱、 装卸车、接驳等作业环节操作的能力;④ 具有货运保险知识、缮制货物运输投保单和保险单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① 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物流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1. 课程结构2. 教学时间分配表学期 学期周数教学周数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20181 (军训) 111 (入学教育)仁隼瞪箱运输与 疹式聡运冥务 2, 运输保瞪实务 1. 运輪缺技术七、教学进程安排注:1.总学时3310,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学时占比约38%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占比约51%任意选修课352学时,占比约11%2.总学分177,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 ;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鸠上, 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0%-30% 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物流或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 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物流师”职业资格。
3.学校要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要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卜一、编制说明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 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
并突出以下几点:(1)根据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及继续学习的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突出“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基本思路,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自主设置选修课,确定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课程及专业方向。
3.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落实“2.5+0.5 ”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 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 学期。
每学年为52 周,其中教学时间40 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
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 周计算。
(2)第1-4 学期集中安排整周教学周(实训周),如德育、体育、艺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时不足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各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补足。
(3)任意选修课程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
以下课程仅供参考:①人文素质类任选课程:美育基础知识、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赏析、音乐欣赏、书法、毕业生就业指导、文学名著欣赏、音乐鉴赏、摄影及欣赏、大众健美操等;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内容。
②专业技能任选课程:叉车操作、包装技术、条码技术、物流综合实训、物流单证处理、货物学基础、车辆基础知识、物流经济地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及其它课程。
③社会实践课程:市场调查、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参与短期企业生产实践、实训室综合训练、工学交替等。
附录2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精品文档附录3调整说明1. 技能方向课之一物流管理方向,目前采用课程为运输保险实务、运输业务方向实训、配送作业实务、仓储与配送方向实训共4 门课程。
选用的课程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技能方向课程中运输业务方向和仓储与配送方向的核心课程。
运输与仓储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实际操作性很强。
我校物流实训室占地1000 平方米,可满足学生进行运输业务方向和仓储与配送方向的实训。
运输保险实务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因为在现代运输业务中保险是必备的。
配送作业实务为仓储与配送方向的实训做理论准备。
2. 技能方向课之二物流与商务方向,目前采用课程为配送中心运作实务、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单证实务、综合实训。
其中配送中心运作实务、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和综合实训三门课程选自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技能方向课程中电子商务物流方向。
配送中心运作实务、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和综合实训都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的物流方面的实训,我校物流实训室的设施设备与软件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实训的需求。
所以这三门课程完全可以做为我校物流与商务方向的课程。
单证实务是我校新加入的课程,因为在运输、配送与仓储中,都要涉及到一些单据的填制。
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填补学生在单据填制方面的空白,也可以满足课程理实一体化的要求和技能大赛的需求。
3.任选课:快递实务和国际货代实务。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已成为趋势,随之快递业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所以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快递实务这门课程来了解一下快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国际货代实务可以让学生了解国际货运方面的基础知识,填补学生在国际业务方面的空白。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