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发动机参数、发动机类型
摩托车公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摩托车公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摩托车是一种以两轮为主的机动车辆,具有简单、灵活、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以下是摩托车主要的技术参数介绍。
1.发动机类型:摩托车的发动机类型通常有两种,分别是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
两冲程发动机的功率相对较高,适用于竞速摩托车;四冲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高,适合于大部分市区交通工具。
2. 发动机排量:摩托车的发动机排量是决定其动力强弱的重要参数,一般以毫升为单位来表示。
比如125cc表示发动机排量为125毫升。
摩托车排量越大,动力越强,适合高速行驶。
3.最大马力:最大马力是指发动机在特定工况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以马力为单位。
马力越高,代表摩托车的动力性能越好。
4.最大扭矩:最大扭矩是指发动机在特定工况下的最大输出力矩,以牛·米为单位。
扭矩越大,代表摩托车的爬坡能力和加速能力越强。
5.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摩托车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通常以公里/小时为单位。
最高车速取决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6.油箱容量:油箱容量是指摩托车油箱可以装载的汽油数量,通常以升为单位。
油箱容量越大,摩托车的续航里程越长。
7.车重:车重是指摩托车整车的重量,通常以千克为单位。
车重越轻,摩托车的灵活性和操控性越好。
8.制动系统: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前制动和后制动,主要分为鼓式制动和盘式制动两种。
盘式制动相对更安全和灵敏,制动效果更好。
9.轮胎规格:摩托车轮胎的规格包括轮胎直径、轮胎宽度、胎压等。
合理的轮胎规格能够影响摩托车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10.悬挂系统:摩托车的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挂和后悬挂,主要用于吸收和减轻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车辆稳定性。
11.照明系统:摩托车的照明系统包括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等。
良好的照明系统能够提高行驶安全性,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充分的照明效果。
12.电气系统:摩托车的电气系统包括点火系统和电启动系统。
汽车各项配置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详解

汽车各项配置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详解汽车的配置和参数对车辆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几个常见配置和参数的解释以及它们对车辆性能的影响的详细解释:1.发动机类型和排量: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影响着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四缸、六缸和八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八缸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扭矩输出,但相对的油耗也较高。
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通常越高。
因此,选择合适的发动机类型和排量是根据个人需求来平衡动力和经济性。
2.变速器类型和档位数:变速器决定了汽车的换挡方式和驾驶感受。
常见的变速器类型包括手动和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能够提供更顺畅的换挡和舒适的驾驶体验,而手动变速器则提供更强大的驾驶控制感。
档位数越多,发动机功率的传输越精确,加速性能也会有所改善。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决定了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
独立悬挂可以提供更好的车辆操控性和路感,适合运动型汽车。
非独立悬挂则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适合豪华型汽车。
悬挂系统的硬度和调校也会直接影响到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
4.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决定了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
盘式制动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制动效果,适合高性能车辆。
鼓式制动则更加经济实惠,在一般使用情况下能够满足需要。
5.轮胎尺寸和胎纹设计:轮胎是车辆与地面唯一接触的部分,对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轮胎尺寸和胎纹设计决定了轮胎的抓地力和驾驶感受。
大尺寸轮胎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但也可能降低乘坐舒适性。
胎纹设计的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如雨天和雪天。
6.车重和车身结构:车辆的重量和结构对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产生影响。
较轻的车辆具有更好的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但安全性可能有所降低。
车身结构的刚性和抗扭性也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7.燃料类型和燃油经济性:燃料类型直接影响燃油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柴油发电机基本参数

柴油发电机基本参数1.功率:柴油发电机的功率是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功率通常以千瓦(kW)或千伏安(kVA)为单位进行表示。
功率大小取决于柴油发动机的容量和发电机的电功率输出。
2.频率:柴油发电机的频率是指电流周期的重复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电网的标准频率为50Hz或60Hz。
3.电压:柴油发电机的电压是指电能输出的电压大小。
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
电压取决于发电机的设计和所需应用的电压标准。
4.燃料消耗率:燃料消耗率是指柴油发动机在运行时所需的柴油燃料的消耗量。
燃料消耗率通常以每小时消耗的升数(l/h)或每单位功率消耗的升数(l/kWh)为单位进行表示。
5.效率:柴油发电机的效率是指将燃料转化为电能的比率。
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高效的柴油发电机能够提供更大的电能输出,同时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行成本。
6.噪音水平:柴油发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噪音水平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表示。
低噪音柴油发电机适用于需要在噪音敏感区域进行运行的应用,如住宅区和商业区。
7.维护周期:柴油发电机通常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周期是指多久需要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一次维护。
维护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柴油发电机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8.自动化程度:柴油发电机可用于手动操作或自动化操作。
自动化程度是指柴油发电机能否实现自动启动、停机、切换和监测等功能。
高度自动化的柴油发电机可以减少人力和操作成本。
9.控制系统:柴油发电机通常配备控制系统来管理其运行和维护。
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柴油发动机的状态、调节电能输出和执行故障诊断。
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柴油发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发电机类型:柴油发电机可根据其发电机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发电机类型包括无刷同步发电机、刷式发电机和交流异步发电机等。
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具有不同的电功率输出和效率。
以上是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配置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如建筑工地、农场、工厂或住宅等。
汽车上的参数含义

汽车上的参数含义汽车作为行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对于车辆的性能、安全和舒适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购车、驾驶和维护过程中,对汽车参数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汽车上常见的参数含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发动机参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参数直接决定着车辆的动力性能。
常见的发动机参数包括排量、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
排量是发动机内活塞来回运动时活塞行程和气缸数的乘积,通常以升为单位。
最大功率是指发动机在最大转速下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通常以千瓦或马力为单位。
最大扭矩则是发动机在一定转速下能够输出的最大扭矩,通常以牛顿·米为单位。
这些参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发动机的动力表现和燃油经济性。
2. 变速箱参数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参数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
常见的变速箱参数包括挡位数和变速箱类型。
挡位数代表了变速箱能够提供的档位数量,通常越多的挡位可以提供更宽的速度范围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而变速箱类型则包括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等,不同类型的变速箱对驾驶体验和能耗有着不同的影响。
3. 车辆尺寸参数车辆尺寸参数包括车长、车宽、车高和轴距等,并对车辆的外观、内部空间和行驶稳定性产生影响。
车长、车宽和车高可以直观地表现出车辆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设计风格,而轴距则影响着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在选购车辆时,这些尺寸参数能够帮助车主了解车辆的空间布局和适用场景。
4. 车辆悬挂参数车辆悬挂系统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参数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常见的悬挂参数包括悬挂类型、减震器类型和悬架结构。
不同类型的悬挂对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减震器的类型和悬架结构则决定了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减震效果和行驶稳定性。
5. 车辆安全参数车辆安全参数主要包括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两个方面。
主动安全系统包括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航空发动机总资料

第一章概论航空发动机可以分为活塞式发动机(小型发动机、直升飞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型。
P3空气喷气发动机中又可分为带压气机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和不带压气机的冲压喷气发动机(构造简单,推力大,适合高速飞行。
不能在静止状态及低速性能不好,适用于靶弹和巡航导弹)。
涡轮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WP,涡轮螺旋桨发动机WJ,涡轮风扇发动机WS,涡轮轴发动机WZ,涡轮桨扇发动机JS。
在航空器上应用还有火箭发动机(燃料消耗率大,早期超声速实验飞机上用过,也曾在某些飞机上用作短时间的加速器)、脉冲喷气发动机(用于低速靶机和航模飞机)和航空电动机(适用于高空长航时的轻型飞机)。
P4燃气涡轮发动机是由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等主要部件组成。
由压气机、燃烧室和驱动压气机的涡轮这三个部件组成的燃气发生器,它不断输出具有一定可用能量的燃气。
涡桨发动机的螺桨、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和涡轴发动机的旋翼,它们的驱动力都来自燃气发生器。
按燃气发生器出口燃气可用能量的利用方式不同,对燃气涡轮发动机进行分类:将燃气发生器获得的机械能全部自己用就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将燃气发生器获得的机械能85%~90%用来带动螺旋桨,就是涡桨发动机;将获得的机械能的90%以上转换为轴功率输出,就是涡轮轴发动机;将小于50%的机械能输出带动风扇,就是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涵道比1:1);将大于80%的机械能输出带动风扇,就是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涵道比大于4:1)。
P5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推力,我国用国际单位制N或dan,1daN=10N,美国和欧洲采用英制磅(Pd),1Pd=0.4536Kg,俄罗斯/苏联采用工程制用Kg,1Kg=9.8N;2.推重比(功重比),推重比是推力重量比的简称,即发动机在海平面静止条件下最大推力与发动机重力之比,是无量纲单位。
对活塞式发动机、涡桨发动机和涡轴发动机则用功重比(功率重量比的简称)表示,即发动机在海平面静止状态下的功率与发动机重力之比,KW/daN;3.耗油率,对于产生推力、的喷气发动机,表示1daN推力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单位Kg/(daN·h),对于活塞式发动机、涡桨发动机和涡轴发动机来说,它表示1KW功率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单位Kg/(kw·h);4.增压比,压气机出口总压与进口总压之比,飞速较高增压比较低,低耗油率增压比较高;5.涡轮前燃气温度,是第一级涡轮导向器进口截面处燃气的总温,也有发动机用涡轮转子进口截面处总温表示,发动机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6.涵道比,是涡扇发动机外涵道和内涵道的空气质量流量之比,又称流量比。
常见发动机参数,发动机类型

●发动机描述发动机(英文: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
装配在汽车上都主要以汽油或柴油为原料,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则包括电动、氢气等形式。
发动机描述这个参数主要是简要地描述一下这款车的发动机,我们标准的描述方式是:排气量+排列形式+汽缸数+发动机特殊功能。
例如宝马335i的“3.0升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奔驰C200的“1.8升直列4缸机械增压发动机”。
●发动机放置位置根据发动机相对车身所处的位置和自身安置的方向,我们将发动机放置按以下两种划分。
◆发动机放置以前后轴划分:发动机整体在前轮轴前面的称为“前置发动机”(常用英文”F”表示),绝大部分轿车都是前置发动机。
发动机整体在前后轴之间的称为“中置发动机”(常用英文”M”表示),很多双座的超级跑车均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例如:兰博基尼LP640,法拉利F430等。
发动机整体在后轮轴后面的称为“后置发动机”(常用英文”R”表示),这类车型比较少,典型代表车型就是保时捷911。
◆发动机位置以曲轴纵横标准划分:发动机位置以曲轴位置为标准,我们将发动机分为横向式(常用英文”Q”表示)和纵向式(常用英文”L”表示)两种放置类型。
曲轴和车体方向成直角的叫横置发动机,一般前驱车均为横置发动机,例如:大众速腾、标致307、丰田凯美瑞等。
曲轴和车体方向平行的叫纵置发动机,一般后驱车和全驱车多数都为纵置发动机,例如:奔驰C级、宝马3系、丰田锐志等。
不过也有特例,奥迪就是典型的前驱车,但是纵置发动机。
可能您还有点不明白,说的再简单点,如果您站在车头前方,如果发动机横向放在你眼前就是横置式发动机,纵向呈现在你眼前则为纵置式发动机。
丰田凯美瑞240G采用发动机横置宝马3系采用发动机纵置所以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发动机放置位置这一项,就有出现6种情况,分别是:前置发动机,横向;前置发动机,纵向;中置发动机,横向;中置发动机,纵向;后置发动机,横向;后置发动机,纵向。
发动机介绍

发动机介绍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发电设备、工业机械等领域。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主要组成部分、性能参数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使活塞做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机械装置。
其基本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四个过程。
⒈进气:活塞下行时,气门开启,使气体经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⒉压缩:活塞上行时,气门关闭,气缸内气体被压缩至较高压力和温度。
⒊燃烧:在气体被压缩至最高点时,喷油器喷入燃油并与空气混合,然后在火花塞点火燃烧,产生爆震推动活塞下行。
⒋排气:活塞下行时,气门打开,废气经过排气门排出气缸。
二、发动机类型发动机按燃料种类可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等。
按气缸排列形式可分为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对置发动机等。
按工作循环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
⒈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需要点火产生火花。
优点是动力输出平稳,噪音小,适合用于轿车等小型车辆。
⒉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以柴油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压燃实现点火,无需点火系统。
柴油发动机具有高效率、耐久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卡车、船舶等大型车辆。
⒊天然气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以天然气为燃料,相比于传统燃料具有清洁环保、价格低廉等优点。
三、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气缸、活塞、曲轴、气门机构、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等。
⒈气缸:负责容纳活塞和气体,进行压缩和燃烧等工作。
⒉活塞:与曲轴通过连杆相连,负责往复运动,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⒊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带动机械装置工作。
⒋气门机构: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包括气门、凸轮轴等。
⒌燃油系统:负责供应燃料和控制燃油注入,包括燃油泵、喷油器等。
⒍冷却系统:维持发动机运行温度,包括水泵、散热器等。
四、性能参数发动机的性能参数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功率、扭矩、燃料消耗量、排放标准等。
MAN柴油机参数资料

MAN柴油机参数资料
1.引擎类型:MAN柴油机采用四冲程、直喷、涡轮增压、中冷的内燃机结构。
2. 缸径与行程:MAN柴油机的缸径与行程可根据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有所不同,常见的缸径为170mm至390mm,行程为190mm至800mm。
3.排量:MAN柴油机的排量也根据不同型号有所不同,从2.9升到2
4.2升不等。
4.最大功率:MAN柴油机的最大功率范围从100马力到1200马力不等,可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
5.最大扭矩:MAN柴油机的最大扭矩范围从400牛米到5500牛米不等,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6.燃油系统:MAN柴油机采用先进的共轨燃油系统,确保燃油能够被高效地喷射进入燃烧室,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7.冷却系统:MAN柴油机采用先进的水冷却系统,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确保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排气系统:MAN柴油机配备有高效的排气系统,通过涡轮增压和中冷技术,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烧效率。
9.发动机控制系统:MAN柴油机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配备传感器和计算机,实现对发动机工作参数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10.应用领域:MAN柴油机广泛应用于船舶、公路运输、发电、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总之,MAN柴油机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在国际柴油发动机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它的参数包括引擎类型、缸径与行程、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应用领域等,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描述发动机(英文: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
装配在汽车上都主要以汽油或柴油为原料,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则包括电动、氢气等形式。
发动机描述这个参数主要是简要地描述一下这款车的发动机,我们标准的描述方式是:排气量+排列形式+汽缸数+发动机特殊功能。
例如宝马335i的“3.0升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奔驰C200的“1.8升直列4缸机械增压发动机”。
●发动机放置位置根据发动机相对车身所处的位置和自身安置的方向,我们将发动机放置按以下两种划分。
◆发动机放置以前后轴划分:发动机整体在前轮轴前面的称为“前置发动机”(常用英文”F”表示),绝大部分轿车都是前置发动机。
发动机整体在前后轴之间的称为“中置发动机”(常用英文”M”表示),很多双座的超级跑车均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例如:兰博基尼LP640,法拉利F430等。
发动机整体在后轮轴后面的称为“后置发动机”(常用英文”R”表示),这类车型比较少,典型代表车型就是保时捷911。
◆发动机位置以曲轴纵横标准划分:发动机位置以曲轴位置为标准,我们将发动机分为横向式(常用英文”Q”表示)和纵向式(常用英文”L”表示)两种放置类型。
曲轴和车体方向成直角的叫横置发动机,一般前驱车均为横置发动机,例如:大众速腾、标致307、丰田凯美瑞等。
曲轴和车体方向平行的叫纵置发动机,一般后驱车和全驱车多数都为纵置发动机,例如:奔驰C级、宝马3系、丰田锐志等。
不过也有特例,奥迪就是典型的前驱车,但是纵置发动机。
可能您还有点不明白,说的再简单点,如果您站在车头前方,如果发动机横向放在你眼前就是横置式发动机,纵向呈现在你眼前则为纵置式发动机。
丰田凯美瑞240G采用发动机横置宝马3系采用发动机纵置所以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发动机放置位置这一项,就有出现6种情况,分别是:前置发动机,横向;前置发动机,纵向;中置发动机,横向;中置发动机,纵向;后置发动机,横向;后置发动机,纵向。
●发动机结构形式发动机结构形式就是汽缸的排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直列发动机(LineEngine)发动机所有汽缸均按同一角度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气缸是按直线排列的,我们称这样的发动机为直列发动机。
直列发动机特点:它的优点是缸体和曲轴结构十分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尺寸紧凑。
直列发动机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并且燃料消耗也较少;但缺点是随排量汽缸数的增加长度大大增加。
所以直列发动机一般都是4缸机,少数有6缸机,比如宝马著名的直列6缸发动机。
◆ V型发动机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汽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汽缸形成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称V型发动机。
因为V型发动机是两组汽缸,所以汽缸数均是偶数,如常见的:V6、V8、V10、V12等,而且V型发动机排量都比较大,一般都在2.5L 以上。
V型发动机特点:V型发动机高度和长度尺寸小,在汽车上布置起来较为方便,也能够为驾驶舱留出更大的空间。
V型发动机汽缸对向布置,还可抵消一部分震动,使发动机运转更平顺;V型发动机的缺点则是必须使用两个汽缸盖,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另外其宽度加大后,发动机两侧空间较小,不易再安排其它装置。
◆ W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
其原理是:将V型发动机的每侧汽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简单点说,W型发动机的汽缸排列形式是由两个小V形组成一个大W形,严格说来W型发动机还应属V型发动机的变种。
W发动机特点:W型比V型发动机做得更短一些,有利于节省空间,同时重量也可轻些;缺点是它的宽度更大,使得发动机室更满。
大众旗下的辉腾6.0和奥迪的A8L 6.0都采用了W12发动机,布加迪威龙则是采用了8.0L W16发动机,W型发动机一般都是大排量的发动机。
◆ H型水平对置发动机如果将直列发动机看成夹角为0度的V型发动机,当两排汽缸的夹角扩大为180度,汽缸水平对置排列,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了。
水平对置发动机特点:由于它的汽缸为“平放”,因此降低了汽车的重心,同时又能让车头设计得又扁又低。
这些因素都能增强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水平对置的汽缸布局是一种对称稳定结构,这使得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比V型发动机更好,运行时的功率损耗也是最小。
不过由于两排汽缸水平放置,所以造成发动机缸体很宽,使得发动机舱排列会变的比较复杂,所以很少有厂家采用。
目前只有两家公司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分别是斯巴鲁和保时捷。
◆转子发动机上面我们讲解的几种都是通过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最终驱动车子前进,都是往复式式发动机,发动机及气缸本身都是相对不动的。
而转子发动机则是一种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
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
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比2。
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
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
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
转子发动机特点:转子发动机的优点十分明显,它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功率很大,并且震动和噪声极低。
缺点是转子技术复杂,制造成本极其高昂,耐用性也低于传统发动机。
经典实例:现在使用转子发动机的仅有马自达一家厂家,RX-8跑车使用的就是1.3L的转子发动机。
◆混合动力系统故名思意,混合动力系统就是在传统的汽柴发动机的基础上,加上一种其他能源的动力系统。
现在普遍应用的是油电混合系统,即在汽柴发动机的车上,再加上一个电动机,两个发动机一起工作。
混合动力系统其实是一种在未研究出替代能源之前的一种折中方案,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有效地降低油耗。
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混合动力车型有:丰田普锐斯、本田思域混合动力、雷克萨斯RX400H等。
◆自然吸气我们一般常见的发动机多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利用汽缸内产生的负压力,将外部空气吸入,跟人类吸取空气一样,这种吸气方式的发动机称为自然吸气发动机。
自然吸气发动机特点是: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的猛加速,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
◆涡轮增压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特点:一般增压后的发动机动力能比原发动机增加40%或更高;而缺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迟滞性”。
不过目前经过技术改进,发动机在较低转速时增压器就可以介入,“迟滞性”感觉已很小。
目前,除了单涡轮发动机外,很多运动型车为追求高性能还会搭载了双涡轮甚至四涡轮发动机。
典型实例:萨博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初应用者,他的全系车型都是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比较常见的还有:大众迈腾1.8TSI,别克君威的2.0T、1.6T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宝马335i 使用的是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布加迪威龙则搭载了8.0L W16四涡轮增压发动机。
◆机械增压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发动机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以此达到增压并使发动机输出动力变高的目的。
机械增压特点:机械增压优点是“全时介入”,使其在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没有增压迟滞感;缺点就是依靠发动机曲轴带动的机械增压器,将损耗一定量发动机的动力,高转速损耗明显,燃油经济性降低,这点就不如涡轮增压系统好了。
目前,普通轿车多采用单机械增压,而一些超跑为了获取更大动力,还搭载装配两台增压器的双增压发动机,这两个增压器各为一半汽缸服务。
典型实例:现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机械增压发动机有奔驰C200k上的1.8L机械增压发动机,奥迪的3.0T上的3.0L机械增压发动机等。
●混合气形成方式◆化油器化油器式是一种已经被淘汰的燃油供给方式,主要利用高速气流将汽油雾化,并与空气充分混合,然后汽缸将混合气吸入并点燃做工。
化油器的缺点是控制不够精确,在正常驾驶时不能迅速对发动机负荷的改变作出反映,调整混合气浓度。
致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不充分燃烧的状态,所以尾气排放中有害物质含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同时会产生较高的油耗,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即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现在已经完全被淘汰了。
使用车型:1994年产普桑JV化油器发动机、90年代的夏利等。
◆单点电喷以喷油嘴取代了化油器,进气总管中的节流阀体内设置一只喷射器,对各缸实施集中喷射,汽油被喷入进气气流中,形成可燃混合气,由进气岐观分配到各个气缸内。
单点电喷实现了电子控制,供油量精确度有所提高。
但是,化油器和单点喷射存在一个共性的缺陷,燃油雾化与进气混合的位置处于进气管距离气缸的最远端,油气混合后,要分配给各个气缸,无法实现精确的按比例并且均匀的油气混合,所以油耗高且动力低。
所以单点电喷现在基本也被淘汰了,使用的车型很少。
使用车型:吉利豪情1.3L 三缸单点电喷发动机、奇瑞首款风云1.6L发动机。
◆多点电喷与单点电喷不同,多点电喷每个气缸都由单独的喷油嘴喷射燃油。
燃油喷嘴安装于进气管最靠近气缸的位置,燃油喷射与进气混合在进气门之前,实行各缸分别供油。
多点电喷是现在的主流技术,目前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多点电喷发动机。
多点喷射能够按照每个气缸的需求实现精确的按需供油,因此,显著降低了油耗和排放。
但是,这种“缸外喷射混合”的缺点在于,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只能够通过气门的开闭来被动控制,不能完全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的需求。
并且,油气混合受进气气流的影响较大,还会吸附在进气管壁和气门上形成积碳,造成浪费,并影响发动机性能。
◆直喷式燃油喷嘴安装于气缸内,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
喷射压力也进一步提高,使燃油雾化更加细致,真正实现了精准地按比例控制喷油并与进气混合,并且消除了缸外喷射的缺点。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嘴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