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6大忠告--卢勤..
个人孝顺父母感悟及体会精选

个人孝顺父母感悟及体会精选个人孝顺父母感悟及体会精选(精选篇1)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根本。
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
读了《论语》中《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真谛。
孝乃是《论语》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
也有许多人觉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是最好,穿是最新,住是最大。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
面对父母,今天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
在乎仅仅是你对他们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他们是最幸福老人。
在孝敬父母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
”我们在孝敬父母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
心为先,行为次。
当往往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尊敬、依从、感恩心理。
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
父母对孩子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成长付出了全部心血。
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
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回报父母。
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范围之内。
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疼我爱我,我学父母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一种滋味。
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种子。
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读后感(全文5篇)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读后感(全文5篇)第一篇:《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读后感1父母和家长还有区别吗?有,这是我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
父母只是生育了子女的人,只体现了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动物也是有父母的。
而家长则要承担养育、监护、教育的责任。
做父母易,做家长难,做个好家长更难,能够在孩子青春期时做个合格的家长那可就是孩子的福气了。
谁不想做个好家长啊?好家长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吗?近日读了《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这本书,感悟颇深。
这本书深入浅出,非常具有操作性,简直就是一本亲子教育的教科书!虽然已经夜深了,却毫无倦意!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想:一、对自己过去教育方式的反思。
尽管自己也爱学习,特别是子女教育方面的,以前也自认为还做得可以,但是对照本书,呵呵,发现自己的成长空间真是太大了!二、深深感悟到“教育是鞋,孩子是脚”,脚穿上合适的鞋,感觉舒适、便于行走的重要性。
自己以前原来常常犯“削足适履的错误”!三、深深地感谢!感谢周老师的总结、归纳、提炼,辛勤付出,让我明确了亲子教育的方向,感觉现在心里有谱了!同时《好家长成就好孩子》读后感深深感恩所有为亲子和谐付出的家人!四、思考得更多的是怎么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亲子教育过称中?书中谈到的“全接纳”观点,真是非常好!但实际生活中,说着容易,做着难!况且是应该全接纳所有的人!真的需要好好修炼!同时,还要结合不同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这真是一辈子的课程!五、想着要对得起所有爱我的人!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事和与我有缘的人!自己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能量,才无愧于他们的爱!自己虽然也考过了心理咨询师,但是要真真有能力帮助到别人,自己成长的路还很长,在成长过程中还要做自己有能力的事,尽量帮助到需要我的人!六、欣赏的教育策略—鼓励有方,称赞有度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分。
家庭六步教育书

家庭六步教育书推荐一:《告诉世界,我能行》卢勤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本书开列了未成年人成长中面对的50个问题,用“太好了”、“我能行”、“我帮你”、“你真棒”、“我要学”、“我思考”6句最简单明了的短语作为6章的题目,运用了当代未成年人生活中大量鲜活生动的例子,与未成年人平等地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知心对话”,充满关爱、充满激情、充满智慧、充满哲理。
成长要面对的这50个问题,是卢勤从长期从事“知心姐姐” 工作中面对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千千万万个问题中梳理出来的,卢勤的“解惑”,也是从“知心姐姐” 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全书充分体现了“从未成年人中来,到未成年人中去”,具有了真正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俗话说:“存有苗不恨短。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迅猛发展等外部因素,一方面为未成年人蜕变缔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太多的欲望也为未成年人蜕变增添不当环境。
存有“苗”怎么短?这就是一个而令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关键性课题。
本书的出版发行,为社会各界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了一本CourtomerBokaro,可考下该的助推蜕变的“知己宝典”。
愿意我国3亿多未成年人,在自己的蜕变路上,能够面向世界,自豪地高声地高喊“我试问!”推荐二:《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韩]李承宪着王宁译地震出版社大脑就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受高度关注的程度却很少。
大脑又就是一个谜样的世界,人类对它的重新认识太太少了。
人的大脑具备无穷的创造力,而通常人在他的一生当中,也仅仅只是研发了其中的2---5%,连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是才研发了10%左右。
没有人教导过我们如何采用大脑的方法。
我们往往总是艳羡那些头脑灵活的人,但却从来没意识到,其实我们自己的大脑经过研发也可以达至那个程度。
即使就是理想普通的人,只要恰当研发采用,他们的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无穷无尽的能力。
所有的人都就是带着天才的潜质而出世的,只不过由于在蜕变的过程中辨认出和培育这种能力的相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已。
卢勤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卢勤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好榜样。
3、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对待孩子。
4、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5、永远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6、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
7、凡事都要与孩子商量。
8、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9、注意孩子说话的语气。
10、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
11、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
12、不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
13、尊重孩子的秘密和个人隐私。
14、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15、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16、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17、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
18、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19、尊重孩子的朋友。
20、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
21、永远别说伤孩子的话。
22、不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
2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24、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25、用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6、与孩子交流时多听少说。
27、用温和的建议走进孩子的心灵。
28、不用权威的口吻指责孩子。
29、从生活细节上体贴孩子。
30、让孩子感受到深深的爱。
31、包容孩子的过失。
32、宽容孩子的缺点。
33、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34、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
35、不将过高期望强加给孩子。
36、不扮演孩子的监工。
37、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38、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39、不把家变成死板的教室。
40、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41、允许孩子发发小脾气。
42、不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
43、不要和逆反的孩子较劲。
44、永远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
45、不要粗暴专制的对待孩子。
46、赏识孩子的努力和勤奋。
47、及时夸奖孩子。
48、对孩子进行合理奖惩。
49、在他人面前赞扬孩子。
50、用赞美点击孩子的缺点。
51、肯定孩子的“叛逆”。
52、不对孩子进行威胁。
53、适时灵活的激励孩子。
54、肯定和欣赏孩子的闪光点。
55、不对孩子一味指责。
56、不对孩子下否定的预言。
57、不拿孩子和他人随便比较。
58、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控制。
59、用小纸条和孩子进行交流。
家长会励志故事

家长会励志故事如果一个人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生命,不怕困难,再加上坚强的意志,有什么事会做不成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家长会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家长会励志故事一位父亲,每天起床后烧好一壶开水,待它自然冷却到一定温度,再叫醒孩子,将温度刚刚好的水递给孩子,让他一饮而尽。
这个习惯,父亲坚持了几十年。
待孩子也做了父亲,才发现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多么不容易——要精确计算时间,要考虑春夏秋冬室温变化,让孩子每天喝到同一温度的水,几十年持之以恒,父亲要多么用心!这个故事令小塞米爸非常感动,在他心里树立了好爸爸的标准,便见贤思齐,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吃饭时,先帮他把肉从骨头上拆下来,把鱼和刺分离,肉分成一丝丝;吃瓜果时,把籽剔出去,果肉切成小丁丁……我看到的故事却是:奥运冠军王军霞在儿子刚会吃饭时,就扔一整条鱼在他碗里,从不担心孩子会被鱼刺卡到。
在他会走路后,就把他扔进泳池里,也不担心他被水呛到。
奇怪的是,孩子很快自己学会了吃鱼,一次都没被卡住,扑腾了几下也很快学会了游泳。
这种生猛的养育法得到我赞同:男孩子就是要摔打,让他自己学会成长。
所以,小塞米爸每次帮儿子分鱼刺切瓜果时,我都强烈反对。
因为养育观念不同,我们在很多细节上有分歧,斗争了很久。
几年后,生活开始给我们做裁判:小塞米6岁时开始换牙,奇怪的是,乳牙松了好久却不脱落,等恒牙都长出好一截了,乳牙仍固执地不肯让出地盘,只好去医院拔掉。
一次这样,两次这样,我们开始警惕,请教医生,医生说:“现在孩子都这样,家长照顾得太好吃得太精细。
应该让他多吃粗粮多啃骨头玉米苹果,让牙齿锻炼一下。
”从此,我在家里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小塞米爸爸再不敢剔骨头切水果,小塞米也不愿再受拔牙之苦,对我扔过去的整个玉米苹果拿起来就啃。
第三颗乳牙自然脱落时,小塞米和我一起欢呼,后来自然脱落的乳牙们,都被我们骄傲地收藏了。
这件事使我的领悟到:当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时,生活一定会给我们惩罚。
各种亲子教育理论详细介绍

1.7各种亲子教育理论详细介绍亲子教育理论之现代政治思想品德派:卢勤、孙云晓等卢勤:爱生长好品德卢勤,1948年9月12日出生,北京人,高级编辑。
20岁赴吉林省插队,后担任白城地区知青办副主任;30岁调入中国少年报社,34岁起担任《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52岁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并任杂志编委会主任。
卢勤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开创了有中国特点的家庭教育,影响了新一代家长的教育理念。
她的思想能够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境遇和想法。
在具体的家教过程中,父母们都有很多难题,也存在种种误区,所有的难题卢勤都有办法,针对种种误区,她也提出了全新的家长施教观念,并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卢勤的家教理论精华: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1.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2.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3.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4.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5.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1.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2.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3.导演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4.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5.唠叨变忠告——有用的是忠告;6.相同变不同——为孩子喝彩;7.对抗变对话——别跟孩子“较劲”。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1.“把头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尊严;2.“我听你说”——心灵成长需要宣泄;3.“孩子,你真棒”——心灵成长需要肯定;4.“跌倒了,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挫折;5.“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错”——心灵成长需要自由;6.“我已经原谅你”——心灵成长需要包容;7.“放飞你的梦想”——心灵的成长需要梦想。
爱孩子的八种办法:1.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2.鼓励要及时——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3.有人在爱我——用爱的感受滋养孩子;4.榜样胜过言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5.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6.自作必须自受——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7.独立必须自主——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8.爱是不能忘记的——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诚信——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安身立命之本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404 更新时间:2004-12-6《纲要》系列访谈之二:诚信,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一旦丧失或弱化了诚信意识,各种不道德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目前,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人际交往相互不信任都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
记者:在刚刚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礼诚信”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请您谈谈诚信的内涵和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专家: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一旦丧失或弱化了诚信意识,各种不道德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一个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发展的经济。
我们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我们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而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具体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记者: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诚信的现象?它们的危害何在?专家:目前,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人际交往相互不信任都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
首先,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危害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如今,在经济领域中最明显的,使人最为深受其害的是造假、贩假。
凡是能说出口又有利可图的,几乎都与假字有关。
经济领域中不以诚信为本,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服务质量十分低下,买卖经营靠坑蒙拐骗,必然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扰乱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
卢勤简介

知心姐姐卢勤简介卢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研究生;高级编辑、著名记者、演讲家、教育家、作家。
30岁调入团中央中国少年报社,34岁起担任《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52岁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并任杂志编委会主任。
现任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少儿报刊协会副会长。
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并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本世纪影响中国妇女年年发展的百位品牌女性“等。
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
所著作《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告诉自己太好了》《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卢勤谈如何爱孩子》、正在热销中。
所有著作总销量高达600多万册。
卢勤长期从事少年儿童教育工作,在全国各地举行过数千场与孩子和家长交流的讲演和报告中,在与无数个孩子的信件往来、电话交谈中,她以诚相待,用心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千千万万个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成为了知心朋友,也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2004年,在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全国妇联等十几家主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被聘为“爱心大使”。
2008年5.12地震以来更是数次深入到急重灾区为那里的孩子老师和父母带去知心姐姐的温暖、支持和帮助。
在和千千万万个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交流中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
卢勤,一位被称为“知心姐姐”的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她正以呐喊的方式为中国的青少年建言心声。
知心姐姐语录:1、我们要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正常地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过山就越山,过海就越海,没有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父母的6大忠告孩子成长中的缺失还有很多,卢勤老师结合近30年的儿童教育经历,为解决孩子缺失问题,给父母提出了6大忠告。
一.成人比成功重要1.学会做人,教孩子做人著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广院有个座谈,有个学生就问:有位记者发现井盖被偷了,然后没有去找井盖,拿个照相机躲在草丛里,说看谁掉下来好拍一张照片,有一个人傻乎乎的掉下去了,就给拍下来了,问怎么看?”“显然,这是一个缺德的记者,记者第一责任当人,第二责任才当记者,你不能眼看着人民财产受到威胁而置之不理”。
白岩松说非洲有张照片,震撼了世界:一个巨大的老鹰在追逐非洲一个饿得走不动的孩子,孩子被老鹰抓走了。
这张照片获得国际大奖,有人谴责这个记者:你看到了你为什么不救。
记者说我救了,没救起来,没人谴责他了。
因为他有权利拍下历史的镜头,但是记者自己良心受到了谴责,最后自焚而死。
这是道德的力量。
康德说得好: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一是满天的星空,二就是道德的力量。
2.家庭教育靠道德影响家庭教育主要靠道德的影响,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
父母为人处世的原则,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一个少年犯在回忆自己犯罪的时候说,他第一次犯罪是在五岁,说你五岁的时候干什么了,我跟妈妈上公共汽车,当时的个子超过了一米线一点点,应该买票。
他妈拿手一摁我腿一弯曲就上去了没买票,下车以后他妈特得意,今天上车没花钱。
上第二辆车不用我妈摁了,我自己曲着腿就上去了,又没买票。
下车特得意跟他妈说,今天上车又没花钱,他妈说你可真聪明,以后见便宜就占,占不着就抢,最后入室抢窃成了少年犯。
因为贪点小便宜,就害了孩子一辈子,值吗,其实在今天,很多父母送给孩子礼物,其实道德的礼物,是最重要的礼物。
小时候咱们都听过一个故事,国王13个儿子,要选一个儿子继承王位,有一天国王把13颗种子给了13个儿子,回去种花谁种的最好谁就可以继承王位,很多天之后过了一段时间,13个儿子端着花盆进来了,花都是非常茂盛的,只有最小的儿子花盆里空空荡荡,国王说你的花呢,别的孩子都说我是怎么养花的怎么养花的,说你的花呢,小儿子哭了,我也浇水了,我也施肥了,我也晒太阳了,可它就没有长出来,国王说了,让小儿子来继承王位了,大家说那怎么回事啊,国王说我所有的种子都是煮过了,根本就长不出苗来,这些苗全是假的,只有他是真的。
一个国家把权力交给信得着的人,所以我们今天信得着的人都是从家里培养出来的,我们父母的言行,在影像孩子为人处事。
3.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事一个餐馆招聘女服务员,很奇怪不到一个月,很多很漂亮的女孩都被辞退了。
有一天忽然发现餐桌下有一张100元钱的大票。
她好激动啊,她家里很穷啊,她爸爸为她上学和买新衣服常常去山外卖血,她刚想把钱收起来,忽然想起爸爸讲的一件事:有一次去山外卖血,忽然看到地下有个钱包,捡起来一看有30多块钱,钱很旧,爸爸知道这是一个比他更穷的孩子更穷的农民丢掉的,一直等到天黑,那农民找上来,把钱还给了失主。
回来以后爸爸对女儿说:“人穷志不短,不是咱家东西咱不能要。
”女孩想到这儿,立刻把钱交给了老板,老板这是客人丢掉的钱。
老板笑了,这不是客人丢掉的,是我放那儿的,我用一百钱试了多少孩子,钱都被他们拿走了,只有你交回来了,你可以留下工作了。
三个月之后,女孩成了大堂经理。
这个老板是很有远见的,他选择这样一个孩子给他当家,我想他的家是能当好的。
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诚信。
一个企业家后来成为一个慈善家,在回忆自己往事的时候说,他小时候爸爸的一件事,让他终身难忘。
有一天爸爸带他去看马戏,买票的时候,爸爸前面站了一个黑人,那黑人的父亲带了八个孩子,那八个孩子衣服都很旧,但是很干净,从那八个孩子脸上,那欣喜的笑容中可以看到,他们等看马戏等了一年了,但是当黑人的父亲把钱伸进窗口的时候,很快被退了出来。
涨钱了,这钱不够了,黑人愣在了那里,就在这个时候他看他的父亲轻轻的拍着黑人的肩膀说,先生,你的钱掉地上了。
他说我明明看见这钱是我爸扔在地上的,黑人看到钱明白了一切,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捡了钱买了票,带着八个孩子看戏去了,他爸爸由于把钱给了人家,就没钱了带着儿子回家了,儿子说马戏没看成,人生这一刻却永远记住了。
我懂得了怎样去帮助一个穷人的父亲,如果我的父亲当场当着孩子的面,当场施舍这个穷人的父亲,这个黑人会很没有面子。
而是用了非常巧妙的办法,让人家接受了他的帮助。
以后他帮助谁,人家都愿意接受,他从来都是非常的尊重别人,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慈善家。
任何人都能想起父母的一件、两件、三件小事而终生不忘,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首先教孩子做人自己先做好人。
八荣八耻,要从我们的父母做起。
4.教孩子做人自己先做好人在欧洲街头一个80岁的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亮着,路上一个车没走,有人说老奶奶过去吧,没人看见,老奶奶说谁说没人看见,你看见背后不是有楼房吗,说不定哪个窗口里,一双眼睛孩子在看着我,看到这么大的老太太都闯红灯,那当然有理由闯红灯了,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在欧洲街头贴的的标语是“为了孩子请遵守交通规则”。
没写着为了你们家人幸福健康请遵守交通规则。
原来我们所有成人,都是给孩子做出好样子。
所以这个社会要想安定团结,一定要有道德。
二.成长比成绩重要1.心态决定成败有个小和尚住在庙里,有一天厨师跟他说,你去打碗油,告诉你啊,别把油洒了,洒了回来我揍你。
小和尚去打油,打了油开始紧张,“千万别洒了千万别洒了。
”结果手不停地抖,油不停地洒。
好不容易到了门口,脚底下一个小坑一绊,身子一趔趄,油就洒了一半。
厨师大怒,我告诉你别洒了,你还洒了,真是没用的东西。
小和尚哭了,老和尚听到了,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我再让你去打一次油,这次主要是看看外面的风光有多好。
小和尚吓得说,我可不是打油的料,我盯着这碗油,油还洒一半呢,我再看风光,油还不洒光了。
老和尚说没事,洒光了都没事,主要是看看外面有什么就行。
小和尚又去打油了,打了油看了看风光:哇,树都绿了,花都开了,小朋友在玩耍,老人在下棋,远处农民在耕种,春光可真美!哼着小调走进了庙门,低头一看,手里的油一滴没洒。
厨师关注孩子油,油洒了一半,老和尚关注孩子见识,油一滴没洒。
什么原因呢?因为心态决定成败,油还是那碗油,路还是那条路,小和尚还是那个小和尚,由于心态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今天很多父母的心态有点像那个厨师,孩子一考试,好好考啊,考不好回来揍你。
孩子去考试,果然没考好,其中一个孩子,老师让他把卷子拿回去,给家长签字,第二天老师问这孩子,你家长什么反映啊,这孩子站起来愁眉苦脸地说,昨天晚上我遭到了一顿男女混合双打,过去是单打,现在是该出手的都出手了。
我爸很坦率地说,你给咱们家多考一分,就给咱家省下了三到五万块钱。
自从我上了学,我爸就成了赚钱的机器,我就成了赚分的机器。
我们家没了快乐,变成了站场。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爸爸最爱看的书就是钢铁怎么炼成的,每次我考试考坏了,我爸就把我狠揍一顿,然后严肃地说,记住,钢铁就是这么炼成的,他说谁的这本破书。
其实不然,这书根本没有这个意思,纯属他爸发挥。
我们今天爸爸妈妈就盯着这分不放,把这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呢,人那想成功,在乎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2.在乎过程而非结果射击运动员陶璐娜,获得了奥运会冠军,最感谢谁呢?——心理老师。
心理老师在半年前就告诉她说:“别想金牌,金牌不在你的心里。
想什么?想过程。
怎么想?闭上眼想,想怎么上场,怎么射十枪,怎么瞄准,怎么射击”上去一枪获得冠军。
但是,50年代有个杂技演员叫瓦伦达,走了一辈子钢丝没出过事,最后走钢丝害怕了“千万别掉下来,千万别掉下来”结果走到中间掉下来就摔死了。
他走一辈子钢圈为什么没掉下来,他想的是“下一步怎么走,下一步怎么走”认真走完了全程,他最后为什么会掉下来,他想的是“如果我掉下去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于是就紧张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认真走好脚下每一步”称为瓦伦达心态。
今天我们面对孩子,参加各种考试和比赛,一定要他们放松,不要紧张。
特别是当孩子走进考场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轻轻拍着孩子肩膀,小声地说,别紧张啊,就是提醒孩子要紧张。
爸爸妈妈要放松,平时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不要告诉他“考好了会怎么样,考坏了会怎么样。
”别想!只要尽力了就行!这是一位考上了清华的父亲跟他儿子说的话。
有一位考上了北大状元的上海郊区的女孩,在她的回忆中就提起人生最重要的几次考试,妈妈是如何帮助她放松。
第一次是中考,她靠得很差。
可是妈妈却说:“太好了!中考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有后面3年的时间可以努力!”后来,高考前的一次小考,她又考砸了,妈妈说:“太好了!现在是小考,你知道哪些不会,大考就能避免了!”后来,终于在大考中获得成绩。
这个北大的女生悟出了一个道理:当老天爷给你关闭了一扇窗口时,一定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这就是她的收获。
所以我告诉各位,要注重孩子的心态。
心态不好的孩子不要去上重点大学。
每年自杀的孩子,多数都是那些成绩很好,心态不好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上个普通的学校,成绩遥遥领先,渡过了青春期他就没事了。
上一些重点学校,很多孩子承受不了压力,过去成绩优秀,一旦上了这样的学校,突然成绩平平,他就承受不了,他出事,多少高手到了这里啊,你能跟上就不错了。
什么样的孩子你可以放心呢,心态极好,成绩不错的孩子。
你问他“你说怎么才考80?”告诉你,还有考60的呢!”这种孩子想让他自杀都不会自杀。
他想的开着呢,一个人要赢得起,输得起,这样的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所以成长比成绩重要。
我们一味的只要成绩,孩子最后走向了弄虚作假。
前不久,中央十套的科学探索节目,有一个事例。
一个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写了很多就是到国外读书的申请书,没有收到回音,在他们同班同宿舍的一个女孩子,收到了回应,她家把人家的信窃取来,然后用人家的口气,给对方学校写信。
说你们学校我就不准备去了,我现在介绍一个更优秀的女孩,到你们学校去,就把自己介绍给人家,这个女孩一直没收到回音,就写信询问,对方来信说,你已经给我们回信了,说你不来了,你介绍了另一个女孩。
事情败露了,结果呢,很多孩子都说,我们的通知书都失踪了,原来多数都是这个女孩所为,她被学校开除了,最后在网上写个检讨信——是嫉妒让我走向了犯罪。
所以当我们孩子,就不管任何情况,跟孩子要成绩的时候,常常他们会弄虚作假,所以告诉给位未成年的孩子和正在学习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是第一位的。
成长比成绩重要。
三.经历比名字重要1.独立意识经历了才是自己的,没有经历哪有经验,没有经验哪有本事。
我们现在很多父母愿意替孩子做事,本来应该孩子做的,父母全都替孩子干了,于是孩子变得非常的无能。
在和知心姐姐同行冬令营的一个活动中,有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哭了,问他怎么了,他们大男生老欺负我,一问怎么回事,这个小男孩从小跟他妈一被窝,都四年级了还跟他妈一被窝,来到营地他住上铺,大男生住下铺,晚上害怕,从上铺上来钻到大男生被窝里,大男生一脚给他踢出来,说他同性恋,这小孩儿又跑到另外一个男生被窝里,那男生说他有病,不让他进,他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