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精品练习试题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123()2n H /mol0.060.10.1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s)+H 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 (g ),在2000℃时,K =6.2×10-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试题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试题一、选择题1.当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B.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恒定,但不一定相等。
C.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始终相等。
D.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2.化学平衡的特点不包括:A.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
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速度在达到平衡时为零。
D.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哪个物质不参与平衡常数的计算?A.实质参与反应且可溶于溶液的任何物质。
B.任何纯固体的物质。
C.任何纯液体的物质。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4.下列对于化学平衡常数描述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小于1,表示反应偏向生成物的方向。
B.化学平衡常数大于1,表示反应偏向反应物的方向。
C.化学平衡常数等于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D.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偏向生成物的方向。
二、填空题1.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0.1,当反应体系中反应物A的浓度为0.2 mol/L时,生成物B的浓度为_________ mol/L。
2.如果某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则与Kc之间的关系为:Kp =__________ × (RT)^(Δn)。
3.以下对于平衡常数的描述正确的是:平衡常数不受_________的影响。
4.平衡常数对于温度的变化是具有_________规律的。
三、综合题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 3B ⇌ C根据给定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当反应体系中[A] = 0.1 mol/L,[B] = 0.2 mol/L,[C] = 0.05 mol/L 时,该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多少?3.如果在上述反应体系中,[A]增加到0.2 mol/L,反应向哪个方向偏移?4.当体系中[C]增加到0.1 mol/L时,该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5.当在常温下该反应体系中,[A] = 0.1 mol/L,[B] = 0.1 mol/L,[C] = 0.1 mol/L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多少?请将答案写在下方,答案不要超出机器人规定的字数限制。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mol·L1、mol·L1、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为mol·L1,O2为mol·L12为mol·L12为mol·L13、SO3均为mol·L121.B[解析] 由题中数据及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平衡时0<c(SO2) mol·L1、0<c(SO3) mol·L1,则A、C错误,B正确;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浓度减小,另一个浓度一定增大,D错误。
2.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反应限度时,SO2和SO3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任意时刻,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 mol的消耗速率等于O2的生成速率时,达到反应限度2D.达到反应限度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2.B[解析] 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SO2和SO3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反应中SO2与SO3的化学计量数相等,二氧化硫的消耗量与三氧化硫的生成量相等,故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 mol,故B正确;SO2的消耗速率等于O2的生成速率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达到反应限度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
3.在1 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发生如下反应:O2(g)反应1:N2O5(g)N2O4(g)+12ΔH kJ·mol1反应2:N2O4(g)2NO2(g)ΔH kJ·mol1现有下列情况: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保持不变;⑤O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⑥v正(N2O4)∶v逆(NO2)=1∶2。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得X与Y气体,达到新得平衡后Z得浓度为原来得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得大小关系就是( )A.K1<K2ﻩB.K1=K2ﻩC.K1〉K2D。
无法确定2.在300 mL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得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得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上述生成Ni(CO)4(g)得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得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得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得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
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得平衡常数K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得含量越高得到得混合气体中SO3得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得转化率最高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得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得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得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得物质得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1 2 3A。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一、选择题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能够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222HcCOcOHcCOc⋅⋅。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3、I2在KI溶液中存有以下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反应 I2(aq)+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实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4、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
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能够发生反应:W(s)+I2(g )WI2(g)ΔH<0(温度T1<T2)。
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1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WI()I()W(22cccK⋅=D.利用该反应原理能够提纯钨5、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C的关系可用实验方法测定。
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 可表示为V=Kcm(H2)cn(Cl2)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之。
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测试题

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测试题在化学的世界里,化学平衡常数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大门。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概念,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些测试题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吧!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 3A(g) + B(g) ⇌ 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若C²/(A³ × B) = 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 越大,表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 增大压强,K 值增大C 升高温度,K 值增大D 增加 A 的量,K 值增大答案:A解析:K 是化学平衡常数,它只与温度有关。
K 值越大,说明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A 选项正确;压强和浓度的改变不会影响 K 值,B、D 选项错误;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K 值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 K 值减小,C 选项未说明反应的热效应,无法确定 K 值的变化。
2、已知反应 2NO(g) + O₂(g) ⇌ 2NO₂(g) 的平衡常数为 K₁,2NO₂(g) ⇌ N₂O₄(g) 的平衡常数为 K₂,则反应 2NO(g) + O₂(g) ⇌N₂O₄(g) 的平衡常数 K 为()A K₁+ K₂B K₁ K₂C K₁ × K₂D K₁/ K₂答案:C解析:对于多个反应组合而成的总反应,其平衡常数等于各分步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
第一个反应乘以 1/2 加上第二个反应,得到总反应,所以总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 K₁ × K₂。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C 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3 : 2答案:AC解析: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A 选项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都是逆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达到平衡,B 选项错误;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C 选项正确;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3 :2 ,不一定是平衡状态,与初始投料和反应条件有关,D 选项错误。
化学平衡常数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经典题1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 —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 a=bB. 混合溶液的pH=7C. 混合溶液中,c (H+) = k'-^l mol/LD. 混合溶液中,c ( H+) +c ( B+) =c (OH) +c ( 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中 c ( H+) =c (OH-)时,溶液一定呈中性,据此分析。
A、没有说明两种酸的强弱,故A错误;B、溶液的温度不知道,不能根据pH=7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故B错误;C、Kw=c ( H+) XcC OH-),当 c ( H+)=」:」,则 c (H+) =c (OH-),即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D、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 c ( H+) +c ( BO =c (OH) +c (A-), 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及电荷守恒的应用相关知识2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 pH=6.8的溶液13B. 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为1X 10 mol/LC. 加入酚酞,不显红色的溶液D. 常温下,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为5X 10-7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100C时纯水中pH=6,而纯水是中性液体,故A错误;B.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为1X 10-13mol/L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故B错误;C.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pH小于8,常温下,7W pH< 8时溶液不呈酸性,故C错误;D.当c (OH+ v c ( H+),则溶液一定显示酸性,故D正确。
考点:考查水电离平衡等相关知识。
3 .硼酸(HBQ)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 s BO (aq) +HO(I ) [B(OH) 4] - (aq) +H (a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 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电离常数可知,酸性:醋酸〉碳酸〉硼酸〉碳酸氢根,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可知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没有气体生成,错误;B、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溶液中,醋酸不足,生成碳酸氢钠,没有气体生成,错误;C、酸性:碳酸〉硼酸,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V后者,错误;D酸性:醋酸〉碳酸氢根,相同浓度时水解程度:碳酸根〉醋酸根,溶液的碱性较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正确。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1.关于 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2.已知下列气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Ⅰ∶A B 平衡常数为 K(1)反应Ⅱ∶B+C D 平衡常数为 K(2),表示为反应A+C D的 K是()A.K(1)/K(2)B.K(2)/K(1)C.K(1)·K(2)D.〔K(1)· K(2)〕23.下列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B.对一个化学反应只有一个平衡常数C.改变温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D.催化剂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必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4.在2000K时,反应CO(g)+1/2O2(g)CO2(g)的平衡常数为K1,则相同温度下反应2CO2(g)2CO(g) + O2(g)的平衡常数K2为()A、1/K1B、K12C、1/K12D、K1-1/25.已知800°C时,化学反应CO(g) + H2O(g) CO2(g)+ H2(g)K = 1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序号CO(mol/L)H2O(mol/L)CO2(mol/L)H2(mol/L)QC与K关系及反应进行方向1 0.3 0.5 0.4 0.42 1.0 0.3 0.5 0.63 0.8 1.6 0.7 1.76.吸热反应N2(g)+O2(g)2NO(g),在2000℃时,K=6.2×10-4。
在10L密闭容器内放入 2.94×10-3mol NO、2.50×10-1 mol N2、4.00×10-2 mol O2通过计算回答:(1)此反应的初始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2)若非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常数
1.反应FeO(s)+CO(g) ≒ Fe(s)+CO2(g),700 ℃时平衡常数为0.68,900℃时平衡常数为0.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
2NO(g)⇌ N2(g)+ O2(g) K1=1×1030
2H2(g)+ O2(g)⇌ 2H2O(g) K2=2×1081
2CO2(g)⇌ 2CO(g)+ 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
B.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C.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4.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B(g) xC(g)+D(s)△H<0,在 t1时达平衡。
在 t2 、t3时刻分
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 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B.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D.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
5.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aq)+I(aq)=I3—(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①I2(aq)+I—(aq)=I3—(ag) ΔH>0
②若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③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④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⑤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混合溶液中加水,将变大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①③④D.①③⑤
6.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大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7.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3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mol2·L-2B.12 mol2·L-2C.16 mol2·L-2D.20 mol2·L-2
8.在初始温度为500 ℃的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I发生如下反应:2HI(g)H2(g)+I2(g)。
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HI的生成速率是I2 消耗速率的2倍 B.平衡常数不再改变
C.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改变
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s)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若升高温度,CO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常数变小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CO2,正反应速率加快 D.平衡时,v正(SO2)=2v逆(CO)
10.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1
3Fe2O3(s)+CO(g)2
3
Fe(s)+CO2(g),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
数见右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T/℃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K 4.0 3.7 3.5
A .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B .1000℃下Fe 2O 3与CO 反应,t min 达到平衡时c (CO) =2×10-3 mol/L ,则用CO 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2×10-3/t mol ·L -1·min -1
C .为了使该反应的K 增大,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c (CO)
D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Fe 2O 3的用量,不能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CO 的含量
11.汽车尾气脱销脱硫主要原理为2CO+2NO N 2+2CO 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CO 和8 molNO ,发生上述反应,如图为平衡时NO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压强为10MPa 、温度为T 1下,若反应进行到20min 达到平衡状态,容器的体积为4 L ,该温度下
的平衡常数K p = (MP a )-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 CO 2(g) + H 2(g)
CO(g) + H 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
(1)K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反应(“吸热”或“放热”);
(3)下列选项中可作为该反应在850℃时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
A .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中CO 浓度不再变化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 .c(CO 2) = c(CO)= c(H 2) = c(H 2O) (4)当温度为85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 2O CO 2 H 2 0.5 mol 8.5 mol 2.0 mol 2.0 mol
此时上述的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填代号)。
A .v(正)>v(逆)
B .v(正)<v(逆)
C .v(正)=v(逆)
D .无法判断
(5)在700℃通过压缩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则该反应中H 2(g)的转化率___ (“增大”、“减小”或“不变”);工业生产中,通过此方法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以加快反应,却意外发现H 2(g)的转化率也显著提高,请你从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
1.D 2.C 3.A 4.B 5.B 6.B 7.B 8.B 9.B 10.D
t ℃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2.6 1.7 1.0 0.9 0.6
11.0.089 12.222c(CO)c(H O)c(CO )c(H )
放热 B 、D B 不变 压强增大使水蒸气液化,平衡向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