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2006年第1期总第129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6,N o.1

Serial N o.129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陶友兰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提 要: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以许渊冲“三美”的标准,通过“三化”策略,来剖析成功的译诗中运用的一些补偿方法,意在说明怎样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最低限度地减少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古典诗歌;文化因素;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1-0093-05

1 引言

中国是个诗歌的王国,尤其是古典诗歌,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因此许多英语学者或汉学家都很醉心于汉诗英译这片园地,乐此不疲地把这一文学中的奇葩介绍给英语读者,借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丰富异域文化。如今,《诗经》、

《楚辞》、

《唐诗三百首》等都有了很好的译本。可是,由于“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钱钟书1996:80)”,“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竟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同上)”。古典诗歌的翻译更是如此。由于中国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它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文化底蕴等方面与现代作品不一样,所以说古诗的翻译更具有挑战性,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受众。

质量是翻译的生命。“一首好诗,如果译者没有将其精髓和风貌和盘托出,就会影响该诗在所译语言中的档次,损害诗人在译本读者中的形象。

一位杰出的诗人,很可能会因为译本的质量问题在另一批读者中无端降格”(高嘉正1999:24)。“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钱钟书1996:81—82)”。所以,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互换,同时肩负着对原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的使命。尤其是诗歌翻译,译诗者在素养上要具备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资格,“译者对于原作,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欣赏;出乎其外,故能理解。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施颖洲1959:207)”。

就诗歌的翻译标准而言,许渊冲提倡的形美、音美和意美,江枫力求的形神皆似,黄杲昕发展的以顿代步,辜正坤创立的多元互补,都各有特色,在传达诗歌的神韵、意境、节奏、韵律等各方面各有所侧重。郭建中教授在陈刚《西湖诗赞》的《序》中说:“译诗之难,尽人皆知,其中译古诗尤难。但是,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本文将根据接受理论中读者中心论的观点,来剖析古诗英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以便译语读者能“知之”、“乐之”、

“好之”。

?

3

9

?

2 接受理论和诗歌翻译

尽管沃尔特?本雅明说“没有一首诗是为读者而写,没有一幅画是为观众而作,没有一部交响乐是为听众而谱”(1968:15),但是接受美学却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1989:385)。伊塞尔指出,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读者包括“现实的读者”和“观念的读者”,“观念的读者”包括“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和“隐在的读者”。“隐在的读者”则表明,作品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它以其不确定性与意义的空白使不同的读者对其具体化时隐含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同上)。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把人们从“直译”“意译”之争中解脱出来。美国翻译家Nida的结构主义归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再现最近似而又自然的译文”,其效用和认可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Nida1982),翻译的宗旨就是以译文读者为本,让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1995年,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图里(T oury,G.)在他的专著《描写翻译研究及展望》(Descriptive T 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 ond)里提出,译文的基本功能是给予译语读者提供信息,既要符合译语规范,也要符合译语读者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研究的焦点从原作、译作、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原作者、译者转移到读者身上,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真正体现了翻译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古典诗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诗歌的翻译与文化密切相连。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陈福康),其语言具有高度凝练、以少胜多的特点,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精炼,引经据典,文化色彩很浓。许多诗歌里的比喻词语和象征词语以及专有名词、典故词语都和中国文化血肉相连。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移植问题。在移植过程中,本着文化交流的目的,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诗歌文化意象的转换,以愉悦读者,得到读者的认可。

3 古诗英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中,由于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英语中不可能都具有汉语里的对等词汇。尤其是诗歌翻译,要译得像诗,要讲究押韵、格式是否整齐等,并且诗歌中很多民族色彩的内容无法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原汁原味地传出,所以诗歌的翻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很多成功的诗歌翻译的例子证明:诗歌不仅能译,而且如果译法运用得好,不仅能传达原诗的韵味,有时甚至“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中国诗给外国文化增添色彩。”(许渊冲1984:110)

文化交流活动中最棘手的就是深层文化的沟通,而诗歌表现的往往就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这些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古诗英译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中西诗人的感兴不同,可以引起中国诗人的诗兴的事物未必都能触发西方诗人的灵感,西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读惯中国诗的人所不易领悟”(吕叔湘1980)。金阝是(1998)、张建民(2004)等通过给英、美、澳人士寄发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他们对《静夜思》15种英译本的感受。结果发现,“从已有的评论来看,似乎哪种译文都无法令人满意(金阝是1998;马红军2000;赵甄陶1986;张建民2004)”。

古诗英译中文化内涵的适度取舍,是构成译诗的整体风格和意境美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1995年在其The T ranslator’s In2 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翻译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方法(Venuti1995:20)。在翻译古诗时,面对文化差异,若过多归化,则丧失异域色彩;若过多异化,译入语读者理解上会产生困难,很难产生共鸣。所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要在语言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一个平衡点,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对目的语系统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审美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最低限度地减少文化差异,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诗读者一样的感受。那么,在诗歌翻译中,如何既减少其文化意义和信息的损耗,又符合英美读者的思维习惯,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

4

9

?

吕叔湘先生在《中诗英译比录》的序中说:“严格言之,译诗无直译意译之分,唯有平实与工巧之别。……所谓平实,非一语不增,一字不减之谓也。”这就是说,“增删更易”译者可以有变通的自由。特别是在处理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诗歌时,变通显得更为必要。下面不妨以许渊冲先生的“三化”来分析一些古诗英译例子,探讨译诗过程中处理文化因素的变通方法。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时,“当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一致,译文和原文‘意似’能传达原文‘意美’的时候,可以采用‘等化’的译法。如果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之间有距离,或是译文和原文‘意似’并不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那就可以采用‘浅化’或‘深化’的译法。”

3.1 浅化原诗的文化意象

在翻译一些具有文化色彩的诗歌时,有时无法达到表层和深层意义上的一致,这时只能采取妥协的办法,在不影响诗歌的整体效果前提下,采取“浅化法”,丧失一些特定的文化意义,只求传达深层内容的“意美”,让读者能了解大意即可。

例如,初唐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其中的“三秦”指的是当时的京城长安,原是秦国的地方,曾经被项羽分为三国;“五津”指的是现在的四川省,那里长江边古代时有五处著名的渡口。实际上,它们的深层内容却是“京城”和“江城”。但是在翻译时,只好“浅化”其特定的文化意义,译成“the town walled far and wide”(有城墙的城市)“land by river2 side”(江边的地方),以传达原文的意美为主,对读者的阅读不形成障碍为最高目标。

再如李商隐的无题诗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涉及到两个神话故事:“蓬山”即蓬莱山,海外三神山之一,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是神话中的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指传递消息的人。可是在翻译时,就无法将这些文化信息包括进去,只能浅化成“T o the three fairy hills it is not a long way.W ould the blue bird oft fly to see her on the height?”

这种译法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但是诗歌语言的高度精练无法让译者用有限的字词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只好舍而求其次,能让读者明白就行了。

3.2 等化对应的文化信息

古诗中有些专有名词对全诗的意义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住近湓江地低湿”中的“浔阳”和“湓江”可以省略不译。但大部分专名入诗,用意深刻,具有特殊的情感氛围。面对具有文化色彩的专名,随便删去不译是不负责任的。翻译专名时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就是“等化”法,根据字面直译。直译的好处是能保存意趣,有利于英汉文化的交流,并能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如:江南———S outh of the Y angtze River或the S outhland;黄鹤楼———Y ellow Crane T ower;香积寺———the T em ple of Incense;赵飞燕———the Charming Flying S wallow……这种译法的前提是原来的词语含义必须是单个字意思的拼合,但是有时不免要依靠注解来进一步阐明深层象征义或联想义。

民族文化相异,一国的陈腔很可能是另一国的新曲,适当的直译,是能给译入语带去一些新鲜气息的,如“碧山”译为“jade m ountains”,能够为英语读者接受,Bynner和江亢虎合译的唐诗集也取名为The Jade M ountain;至于gauze window(绮窗)、painted beams(画栋)等词语,西方人理解起来也没有很大困难。

中国古典诗歌喜欢用比喻。比喻产生联想、想象,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许多比喻是可以直译的。但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同样的比喻形象在中西读者心目中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这时应考虑用译文语言中可以引起与原文形象相同联想的形象取代,以便保证意境相似、意义和风格对等,如“玉颜”指美人,在中文里极精彩,但jade在英文里代表过时的趣味,用来指庸俗轻佻的女子。翻译时还是尊重英语的习惯,译成fair face或lovely face为宜。杜甫《佳人》里的“新人美如玉”,Rev John Turner(唐安石)也改动为sweet as a lily or a rose,因为英语里习惯以百合和玫瑰形容女子花容月貌,和中文的“玉人”、“玉颜”等类似,同样合乎习惯。

人类的文化“共核”决定了诗歌翻译中等化文化信息是完全可能的,不仅可以丰富译语文化,传播母语文化,而且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窗,让他们“知之”并“乐之”。

3.3 深化原诗的文化意象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而直译又不容易

?

5

9

?

使读者理解时,就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理解性的词,把意思说得更清楚明白些,深化原文表层上省略的成分,译出它的弦外之音。有些词,如“柳”(willow)、“荷花”(lotus)、“燕子”(swal2 low),译语里虽有对应词,但只有指称意义,没有相应的联想意义,这种损失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原语指称对象和它在译入语里的对应成分各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如“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中,“杜鹃”让中国读者想起古代蜀中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血的传说,直译成英文是cuckoo,但cuckoo一词在英语读者心中唤起的联想是“蠢事”、“疯子”。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描写过一个想象中由杜鹃建造的空中之城,叫“云雾中的杜鹃国”(Cloud-Cuckoo-Land),喻指不切实际的空想。cuckoo一词还让人想到同源词Cuckold(奸妇之夫)。虽然cuckoo在英语里联想意义和汉语截然不同,但译者不愿放弃这个形象,就可以采用增译的方法,把杜鹃“啼血”这个意思说得更清楚些,如许渊冲译“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What is here to be heard from daybreak

till nightfall

But gibbon’s cry and cuckoo’s homeward-

g oing call?”

同样一个词,其指称对象在不同的语言里气氛就完全不一样,需要译者运用匠心,通过适当的巧妙方法,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美”,同时又能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翻译古诗中的典故,也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如张祜《何满子》中的“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何满子”是唐代音乐家名,亦为乐曲名。尽管白居易、元稹等对“何满子”的解说各有不同,但共同之处是,“何满子”是歌者在生死之际的断肠曲。张祜选此曲,正是要突出被幽闭深宫的宫女的锥心之痛。一般译者都依靠注解来解释乐曲,或者索性回避,如Bynner的译文: Y et ask her for this s ong and,with the first

few w ords of it,

See how she tries to hold back her tears.

这种译法就没有传达出原文的深层文化含义,未免可惜。西方古代传说中天鹅临死时会唱出美好的歌声(S wan S ong),莎士比亚剧作Othello

(《奥赛罗》)里也有台词:I will play the swan/and die in music.(我要像天鹅一般在歌声中死去),许渊冲先生借用了西方典故,译成:

Singing the dying swan’s sweet lay

Oh!H ow can she hold back her tears!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译典故的方法,很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凄婉欲绝的气氛。

对于古诗中一些文化色彩很强的词语,译者可以采用释义的办法,不逐字逐句移译原文,直接向译语读者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例如一些专有名词的文化色彩,本来就融入了诗中,创造意境,引起联想,增加诗味。采用释义法,也可算是由隐至显,点清了内涵。有一类专有名词的文化含义在中国家喻户晓,对外国读者却是文化背景上的盲点,如“长安”、“洛阳”的联想意义,不亚于西方人心目中的“滑铁卢”或“马拉松”。“扬州”自古繁华,春日水乡风光更是姹紫嫣红,“辽西”、

“陇西”都是边塞苦地。当这些地名出现在诗中时,译者一般侧重于解释专名的联想意义,如“烟花三月下扬州”———“F or River T 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许渊冲译),“不见长安见晨雾”———“But cannot discern the Im perial city lost in the dust and haze”(G iles译),可是有人常常自出机杼,变换角度。如张说《蜀道后期》中的“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Fletcher的译文是: The winds of autumn they wait not for me

But hurry on thither where I w ould be.

再如金昌绪《春怨》中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 in

My lover smiled to me(Fletcher译)

第一首如直译“洛阳”,效果就不如诗中这样曲折表达好;第二首虽受到指责,把原作的哀伤情绪译得变了味,但这种译法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诗歌为讲究语言精练,经常运用典故,不仅能做到“不直说破,俾耐寻味”(钱钟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用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扩充诗作容量。但由于典故受到文化的限制,一般不为另一文化中的读者知晓,要想不通过注解,消化在译文中,其方法之一就是释义。按尤金?奈达的观点,在原文信息难度大,读者的信息渠道、接受能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拉

?

6

9

?

长”信息的表达形式,在不任意增加信息内容的前提下,把内隐成分转变成书面文字。我们看一个具体译例:王昌龄《从军行?其四》:“不破楼兰终不还”。汉武帝派遣使节出使大宛,西域小国楼兰阻挡去路,攻击汉朝使臣,后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许渊冲的译文是“We will not leave the desert till we beat the foe”,既提示了楼兰的地理位置———西域沙漠中,又点出了作为敌国的身份,用释义法拉长了原典故词语的表层形式,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了原语的文化蕴含。

当然,释义不能过于冗长,因为译诗也要讲究精练。孟郊《古别离》:“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用的是司马相如至临邛,琴挑卓文君,结为秦晋的典故。这等情节是妻子送丈夫出游时最担心的。如果口罗嗦解释一通,即使不特别饶舌,也超出原诗暗示性语言的限度。Fletcher译得很巧,变换了一个角度:

Y our late return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 our heart away.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凝练、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这些令人目弛神摇的诗篇,要把它们译成英文,确实是件难事。且不说结构层面上的由隐至显的转换,美感层面上的语音修辞的再现和形式层面上格律手段的重建,单是词语层面上的文化意蕴,就需中外译者精心研读,才能真正领会。古诗英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妥当处理和准确传达往往是一首诗译得是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诗无达译”,译者需在理解原语文化的基础上,以服务译语读者为目的,综合、灵活地运用“等化法”、

“浅化法”和“深化法”等翻译技巧,然后根据译文文化对译文进行调整,从而尽可能完整地传达原诗的“三美”,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Eugene https://www.360docs.net/doc/012716319.html,nguage,Culture and T 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 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

Liu Zhongde.T en Lectures on Literature T ranslation〔M〕.Beijing:Chinese T ranslating and Publishing C orporation,1991.

T oury,G ideon.Descriptive T ranslation S tudies and Bey ond〔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 om pany,1995.高嘉正.吃透原诗———古诗英译的首要之举〔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黄宪芳.从《后庭花》的英译文看文化内涵的传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

江 枫 许钧.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A〕.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金 阝是.等效翻译探索〔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金 明.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东南大学学报,2001(3).

柯 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1).

柯 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刘 川 段跃萍.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1996(1).

吕叔湘.中诗英译对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许渊冲.唐宋诗150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张建民.诗无达译,意境为上———从认知能力、价值取向分析一首汉诗的英译〔J〕.美中外语,2004(3).

赵辛而.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和欣赏〔J〕.翻译通讯,1984(12).

收稿日期:2005-03-24【责任编辑 王松鹤】

?

7

9

?

(英语)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英语)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美食是人们造访上海的乐趣之一。(visit) 2.街头艺术家运用创意将鲜艳明亮的色彩带进了老社区。(bring) 3.在你生命中,如果有一个人你需要对他说对不起,那么就去向他道歉吧。(apology)4.这个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what) 5.申请材料需要精心准备,这样你心仪的学校才会对你的能力有全面、准确地了解。(in order that) 【答案】 1.Delicious food is one of the pleasures 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 2.Street artists bring bright and vivid colors into older neighborhoods with originality 3.If there is someone to whom you need say sorry in your life, make an apology to him. 4.What makes this game peculiar lies in that it teaches kids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n real life. 5.Th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prepared in order that the school you like can have an overall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your abilities. 【解析】 【分析】 1.本句重点考察两个知识点。一个是乐趣之一,说明此处的乐趣应该用复数,必须是可数名词,因此选择pleasure。另一个是题目中给出的visit,需要谨慎处理,是用做动词还是名词。此处我们给出一个时间状语从句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同时还可使用其他从句进行处理。所以答案是Delicious food is one of the pleasures 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 2.本题难度不大,重点是明亮的色彩的表达,可以使用bright colors, 也可以使用bright and vivid colors. 所以答案是Street artists bring bright and vivid colors into older neighborhoods with originality 3.本题考查there be + 定语从句从而构成条件状语从句。另外考察“道歉”用“make apology to sb.”。所以答案是If there is someone to whom you need say sorry in your life, make an apology to him. 4.本题考察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be peculiar to”的用法。所以答案是What makes this game peculiar lies in that it teaches kids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n real life. 5.本题主要考固定词组的掌握,为了使用in order that引导出的目的状语从句。另外也考查 preferred school,have…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overall,accurate等。所以答案是Th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prepared in order that the school you like can have an overall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your abilities. 【考点定位】翻译句子

意境很美的古诗词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编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画堂春(纳兰容若)I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n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连(陈沆)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 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

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江城子(苏轼)

英语翻译题目及答案

1)你应该适当花一点时间休息和锻炼。(reasonable) You should spend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relaxing and exercising. 2) 总的来说,孩子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健康,受到了更好的教育。(in general) In general, children are healthier and better educated than ever before. 3) 待适当的机会来临,他就能抓住。(come along) Wh en the right opportunity comes along, he’ll take it. 4)每天他都留出点时间跟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set aside) Every day he sets aside some time to be with his family and enjoy life 5) 我记得那些黑暗的街道以及同父亲手拉手走路的情景。(hand in hand) I remember those dark streets and walking hand in hand with my father 6) 他最终辜负了父母的期望。(live up to) He finally failed to live up to his parents’ expectations. 相比之下,我们的用油量大幅度上升了。(in contrast) In contrast, our use of oil has increased enormously. 8) 经过努力,他成功地克服了自己的致命弱点。(overcome) He succeeded in his efforts to overcome his fatal weakness. 1) 人们认为,悲观常常会导致绝望、疾病和失败。 It is believed that pessimism often leads to hopelessness, sickness and failure. 2) 与此相反,乐观主义能使你幸福、健康和成功。 Optimism, by contrast, can make you happy, healthy and successful. 3) 当你做某件事失败时,把失败当作一种学习的经历从中汲取益处。 When you fail in something, profit from the failure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 ) 在问题或困难面前,要想想自己的长处并树立起自信心。 Think about your strengths and build up self-confidence in front of problems or difficulties. 5) 不要让消极的想法阻碍你。 Don’t let negative thoughts hold y ou back. 6) 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和失望,因此不要过多地责怪自己。 Everyone has experienced failures and disappointments, so don’t blame yourself too much. 1) She wore a dress ____with a pattern of rose__________ (有玫瑰图案) on it. 2) Helen had ____prepared a wonderful/good meal for us_ (为我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3) Ann _______promised faithfully___ (信誓旦旦地保证) that she would never tell. 4) Could you ____deliver this letter__ (把这封信送到) to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5) We were offered ____a selection of milk and plain____chocolate (精选的牛奶巧克力和纯巧克力). 6) Tell the children to ___keep out of mischief / behave themselves_____(别胡闹). 7) We could hear _____the sound of distant thunder_____ (远处打雷的声音). 8) The project has now __received approval from the government (得到政府的批准). 9) Kelly loved her husband ____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he drank too much (虽然他喝酒太多). 10) Experts seem unable to ____agree whether the drug is safe or not_ (就这个药是否安全取得一致意见). 1. Not every bomb has hit its target. 并非每个炸弹都击中了目标。 2. We can have one or the other but not both simultaneously. 我们能够得到其中一个,但不能同时两个都有。 3. She wanted nothing more than work. 她只想要工作。 4. 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你越仔细越好。 5. I have yet to receive an apology from a child who just ran over my foot while chasing a sibling. 有个小孩在追逐自家的兄弟姐妹时踩了我的脚,却仍未向我道歉。 1. 并非所有父母都和你一样能提供很多情况。 Not all parents are as informative as you

如何欣赏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何欣赏古诗中的意境美 欣赏古中的意境美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它需要感性理解和情绪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学生就会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去体味挖掘诗的意境美了。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鉴赏美的水平。 一、观图——初步感知美 诗歌是一种感性形象,就要让学生先有最直接的感性理解,观图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小学教材中的每一首古诗都配有相对应的插图,图上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具体可感的,比起文字来更能让学生进入意境,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让学生进入意境的第一步应是指导学生观赏插图。 观赏插图应做到细致而全面,既要有局部的细致观察,又要有整体的观赏,做到点面结合。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所见》这首诗中的插图,既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牧童,也要让学生感知这幅图中的整体环境,从而初步感知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所处环境:某个夏天的早晨,风和日丽,一个牧童骑着黄牛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他身穿红衣、头戴斗笠,神采奕奕,此刻正盯着柳枝上的一只蝉儿,柳条正随风轻轻飘动……这样,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一种美的意境。 二、读诗——尽情渲染美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古诗中的意境美,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所以,朗读是古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体会诗的意境,也离不开读。所以,理应把课堂教学上成诗文朗读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要有新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能够小声自读,轻言慢语,读出韵味;还能够高声诵读,,慷慨高昂,读出激情。同时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明快的节奏感。古诗音韵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要读得爽口,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还能够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做一些动作和表情,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助于学生理解,让学生其乐融融。如读《小儿垂钓》时能够做钓鱼的动作,将诗歌中的景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别有一番情趣。 三、品情——深入体会美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所以,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 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解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即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明的道理,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往往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教师能够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协助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如《春日偶成》的作者程灏是宋朝理学家,他是得闲一日到大自然中游玩,能够忙里偷闲并得以轻松,他的心情定是愉悦轻快的。而柳宗元在写《江雪》时正是仕途不顺之时,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仔细品味,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人生境界便突现出来。学生试着带着诗人的心情再去赏插图、读诗歌,实行深层的意境美的体会。 古诗,不但仅是语言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但仅是弄懂诗句的意思,更要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感染。

古代意境优美的诗句

古代意境优美的诗句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Directions: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晚上别喝太多的咖啡,会睡不着觉的。(or) 2.事实证明,保持快乐的心态会降低得心脏病的风险。(It) 3.乐观的人不会过分怀念美好的旧时光,因为他们正忙着创造新的回忆。(create)4.追求稳定并不是什么坏事,很多时候这样的态度在促使我们提升自我、挑战难度、攀登高峰。(when) 【答案】 1.Don’t drink too much coffee at night, or you won’t be able to sleep. 2. It is proved that keeping a happy mind reduces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s. 3.Optimistic people don’t miss the good old days too much, because they are busy creating new memories. 4.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is not a bad thing. (and) There are many times when such an attitude drives us to improve ourselves, challenge difficulties, and climb peaks.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用括号所给的词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翻译要注意句子的时态和语法的运用。 1.考查祈使句。祈使句 + and/or,前面的祈使句表示条件,or或and引导的分句表示结果这里表示转折关系,故用or。故答案为Don’t drink too much coffee at night, or you won’t be able to sleep. 2.考查名词性从句。翻译时句中用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从句thatkeeping a happy mind reduces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s.,从句翻译时要注意动名词作主语。故答案为It is proved that keeping a happy mind reduces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s. 3.考查动词。翻译时注意短语be busy doing忙于做……,时态用一般现在时。故答案为Optimistic people don’t miss the good old days too much, because they are busy creating new memories. 4.考查定语从句。先行词为times,在定语从句中作时间状语,故用关系副词when引导。故答案为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is not a bad thing. (and) There are many times when such an attitude drives us to improve ourselves, challenge difficulties, and climb peaks. 2.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即使天气再热,也不要整天待在空调房间里。(stay) 2.一旦一个人学会了换位思考,就表明他正在走向成熟。(indicate) 3.直到他听了那个讲座才意识到自己对于该领域的知识是如此的匮乏。(It)

简论英汉诗句翻译

简论英汉诗句翻译 【摘要】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中分别探讨英汉翻译遇到的错译、误译等问题的形成原因的以及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直译;意译;语言运用 DISCUSS ENGLISH---CHINESE poet TRANSLATION S ummar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mistranslation is often encountered, and so on mistranslation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specific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as well as on the specific impact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Key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terality; free translation;language exertion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对中英双语的运用,还是在和外国友人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中,英汉翻译都是我们对外汉语学习中需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掌握了英汉翻译方法,才能在英语运用中做到得心应手。但是,我觉得英汉互译这门学问是易学难精的,如果没有熟练掌握这门技巧,不仅会辞不达意,令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会贻笑大方。那么,英汉翻译中究竟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呢?请大家一同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一齐与笔者探讨。 1.一、语音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原文及其英文翻译。 静夜思 [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意境很美的古诗词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意境很美的诗

1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2 风过天地肃杀,容华谢后,君临天下,登上九重宝塔,看一夜,流星飒沓。 3 回到那一刹那,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枯藤长出枝桠,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 4 听醒木一声收,故事里她还在等候,说书人合扇说从头,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5 你的手,牵谁衣角,一路奔逃,狼烟烽火的喧嚣,谁煮酒,一生醉笑,千杯难销,浮花浪蕊的拥抱。 6 藏心上亘古的月光,怀中殇不再回眸的苍凉,翘首觐向,你伫立此方,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 7 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你在三途河边凝望我来生的容颜,我种下曼佗罗让前世的回忆深陷。 8 学他们跪在雪山面前,悄悄的说了很多心愿,跟着人群走过了几条街,捧着酥油茶坐在路边,幻想着玛吉阿米的容颜。 9 身边的人眉目淡淡笑叹倦,阳光雨下忽然出现飘雪。 10 手中镜头稳健,千年之间,千秋梦断情愫可懂,不知千年之后,谁的面容,重塑此时月正浓,历史跃出书中,叫嚣重重,还原一世梦,梦里金戈铁马,热血战枭雄。 11 日落时看大漠荒沙,有多少老树昏鸦,断魂处风声如雪,向暮色里十面残杀,算尽人心难算天意,烧尽孽障业火,一把无牵亦无挂,是潇洒抑或无法作答,劫灰过尽,明月当空红颜黄土,犹是最初幻梦里依稀眉目,这半生作茧自缚,只一段情短于朝露,算最后虚无也难醒悟。 12 丹青笔,挥毫写意绕指,柔肠却韶华去,是前世曾痴迷,还是你今生无法忘记,秦淮河夜雨纠缠水滴,谁吹长笛,是前世欠你的爱意,化作今生情思记忆,金陵城灯火萧瑟秋意,青丝换霜雨。 13 一本往事录,合上谁的归宿,谁盛开的烟花,在空中匆匆谢幕遗忘,记录,一本泛黄的书,行走停留,擦肩而过的幸福。 1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2 风过天地肃杀,容华谢后,君临天下,登上九重宝塔,看一夜,流星飒沓。 3 回到那一刹那,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枯藤长出枝桠,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 4 听醒木一声收,故事里她还在等候,说书人合扇说从头,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5 你的手,牵谁衣角,一路奔逃,狼烟烽火的喧嚣,谁煮酒,一生醉笑,千杯难销,浮花浪蕊的拥抱。 6 藏心上亘古的月光,怀中殇不再回眸的苍凉,翘首觐向,你伫立此方,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 7 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你在三途河边凝望我来生的容颜,我种下曼佗罗让前世的回忆深陷。 8 学他们跪在雪山面前,悄悄的说了很多心愿,跟着人群走过了几条街,捧着酥油茶坐在路边,幻想着玛吉阿米的容颜。 9 身边的人眉目淡淡笑叹倦,阳光雨下忽然出现飘雪。 10 手中镜头稳健,千年之间,千秋梦断情愫可懂,不知千年之后,谁的面容,重塑此时月正浓,历史跃出书中,叫嚣重重,还原一世梦,梦里金戈铁马,热血战枭雄。 11 日落时看大漠荒沙,有多少老树昏鸦,断魂处风声如雪,向暮色里十面残杀,算尽人心难算天意,烧尽孽障业火,一把无牵亦无挂,是潇洒抑或无法作答,劫灰过尽,明月当空红颜黄土,犹是最初幻梦里依稀眉目,这半生作茧自缚,只一段情短于朝露,算最后虚无也难醒悟。 12 丹青笔,挥毫写意绕指,柔肠却韶华去,是前世曾痴迷,还是你今生无法忘记,秦淮河夜雨纠缠水滴,谁吹长笛,是前世欠你的爱意,化作今生情思记忆,金陵城灯火萧瑟秋意,青丝换霜雨。 13 一本往事录,合上谁的归宿,谁盛开的烟花,在空中匆匆谢幕遗忘,记录,一本泛黄的书,行走停留,擦肩而过的幸福。

英语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英语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熬夜大大影响健康。(affe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他明年回来,这个体育馆就建好了。(by the t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长远来看,你的知识面越广,就越有能力应付工作中的问题。(capa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信,过分溺爱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造成孩子的坏脾气,甚至缺乏自理能力。(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taying up late affects one’s health greatly. 2.By the time he comes back next year, the stadium will have been set up. 3.In the long run, the wider range of knowledge you have, the more capable you are of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at work. 4.It is believed that spoiling children too much may unconsciously cause their bad temper, even the lack of a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使用括号内的提示词进行翻译。 1.考查非谓语动词。affect表示“影响”,是及物动词,后面直接接宾语,stay up表示“熬夜”,本句使用动名词作主语,陈述的是客观事实,用一般现在时,注意动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故翻译为:Staying up late affects one’s health greatly. 2.考查时态语态。by the tim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将来的时间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将来完成时,stadium与set up之间是被动关系,所以用将来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故翻译为:By the time he comes back next year, the stadium will have been set up. 3.考查固定句式。be capable of表示“能够”,根据句意可知本句使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结构,表示“越……,就越……”,陈述的是客观事实。用一般现在时,故翻译为:In the long run, the wider range of knowledge you have, the more capable you are of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at work. 4.考查形式主语和非谓语动词。ability后用不定式作后置定语,ability to do表示“做……的能力”,根据提示词可知本句使用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that从句,陈述的是客观事实,用一般现在时,故翻译为:It is believed that spoiling children too much may unconsciously cause their bad temper, even the lack of a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2.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那些意境美到心醉的古诗词

那些意境美到心醉的古诗词 最难忘却古人诗,不屑一顾是相思。那些意境美到心醉的古诗词,首首经典。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诗(陈沆)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英语和汉语互译中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的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

优美的诗句大全_意境优美的诗句_古诗大全

优美的诗句大全_意境优美的诗句_古诗大全关于优美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优美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望江南·梳洗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翻译】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OrG白苹洲上。 《过零丁洋》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

册。 《渡荆门送别》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望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

英语翻译题目和答案

汉译英专项练习 一、倍数增减的表示法 5 1) Force N1 _______________(比力N2大2.5倍). is 2.5 times greater than Force N2 (考点:倍数+形容词/副词比较级+ than) 2) This substance _______________(反应速度是另外那种物质的三倍). reacts three times as fast as the other one (考点:倍数+ as +形容词/副词+ as) 3) The earth _______________(是月球大小的49倍). is 49 times the size of the moon (考点:倍数+名词) 4) The landlord _______________(想将租金提高三分之一). wants to raise the rent by a third (考点:动词+ by +数词/百分比/倍数) 5) They _______________(计划将投资增加一倍). plan to double their investment (考点:double +名词) 二、时态6 1) Be quick, _______________(否则等我们到达教堂时婚礼就已经结束了). or the wedding will have finished by the time we get to the church (考点:将来完成时) 2) When she got home, _______________(孩子们已经睡着了). the children had fallen asleep (考点:过去完成时) 3) When I prepare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_______________(我姐姐将在海边度假). my sister will be taking her vacation at the seaside (考点:将来进行时) 4) I_______________(一上午都在修改我的简历). have been revising my resume all the morning (考点:现在完成进行时) 5) Do you often go on holiday? _______________(不,我已经有五年没有度假了). No. It has been five years since I went on holiday (考点:It has been…since sb. did sth.表示某人有多长时间没有做某事了) 6) He joined the army in October, 2001. _______________(他参军已五年了). He has been in the army for 5 years (考点:1.现在完成时;2.要用持续性动词才能接一段时间) 三、被动语态5 1) The blackboard and chalk _______________(正在被电脑和投影机所取代). is being replaced by the computer and the projector (考点:被动语态的现在进行时) 2) The book _______________(到今年年底就将已出版). will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考点:被动语态的将来完成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