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蒸发结晶工艺)..

合集下载

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

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

- 133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0 引言由于我国用电量急剧增加,燃烧煤炭释放的污染气体也有所增加。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气体的产生,脱硫技术快速发展。

常见的脱硫技术有以下4种:湿式洗涤器、喷雾干式洗涤器、吸附剂注射和可再生工艺[1]。

由于石灰石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废水含盐浓度高,腐蚀设备,因此脱盐效率很低。

需要定期对脱硫浆进行稀释,用水清洗设备的同时排放脱硫废水[1]。

目前,电厂脱硫废水由于成分复杂,通常含有悬浮固体、盐(氯、硫酸盐)和镉、铅和汞等重金属,其通常呈酸性,会引起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等问题[2]。

表1为安徽省某电厂脱硫废水中的主要离子浓度,其中含有不能充分利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

随着脱硫废水循环,氯离子浓度增加,使废水呈酸性。

石灰石的溶解被抑制,导致腐蚀。

因此,不正确处理脱硫废水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1]。

目前,低温浓缩-高温蒸发工艺、膜浓缩-蒸发结晶工艺以及离子置换电渗析-蒸发工艺是目前电厂废水零排放的主流工艺。

其中,与其他两种工艺相比,膜浓缩-蒸发结晶工艺效果更稳定、投资运行成本低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效益[3]。

对此,该文以某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的运行数据为依托,详细分析了膜浓缩-蒸发结晶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表1 某电厂脱硫废水中主要离子浓度离子(mg/L)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镉离子化学需氧量SS 数值1971.125440.53107817204.34683.40.173.8754771 项目概述某电厂始建于2005年,主要用于供给电网用电和工业园区供热,共配备2台装机容量为60万kW 的发电机,年发电量约为50亿度。

由于建设久远,因此其产生的脱硫废水水质波动大、钙镁离子含量高。

由于国家对电力能源行业的改革,该电厂开始进行电厂脱硫废水的无害化和零排放处理。

对该某电厂采用膜浓缩-蒸发结晶工艺进行脱硫废水处理。

其主要原理是脱硫废水经过预处理,然后通过膜法浓缩。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主要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水质到达《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1/T997-20**)要求后直接排放或者送往灰场、渣场用作喷淋水。

电厂脱硫废水的排放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废水零排放可以实现环境减排目标和污水回用,对治理水污染和缓解水资源短缺困境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技术与管理双重角度对零排放处理开展了分析。

1、前言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可以实现环境减排目标,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体和地下水污染,对治理水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将工业废水再利用,减少工业用水总量;将污水大幅度回用,节约水资源,缓解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也可以将含有难降解的物质固化,在解决工业污水处理难题的同时实现污染物回收利用。

如果能够实现全部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将会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幅减少、环境负荷大量降低和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意义非同一般。

2废水来源和水质特点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中会产生脱硫废水。

为T降低脱硫吸收塔石灰石循环浆液里的C1-和F-这些离子的浓度,控制浆液对脱硫设备造成的腐蚀,排出烟气里面经由洗涤出的飞灰,由系统里面排出一些废水。

排出的脱硫废水中,Ca2+、Mg2+、S042-等离子含量较高,其中Ca2+约1650~5500mg/1、Mg2+约3150~6200mg∕1.S042-约4500mg∕1,且CaS04到达过饱和状态,在加热浓缩后非常容易结垢。

此外脱硫废水中还含有Na+、Ca2+、Mg2+、K+、和F-、S042-、C1-、N03-等离子。

脱硫废水中的盐分非常高,尤其是C1-,且呈酸性,腐蚀性非常强,对设备及管道材质防腐要求很高。

随着燃煤产地的变化,脱硫废水中的成分也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3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高浓度的脱硫废水喷入炉渣中,通过炉渣吸收其中的重金属和盐,到达降低溶液中重金属和氯盐的浓度的目的,实践结论告诉我们此方法确实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经处理的出水中的重金属、氯盐含量还是很高,再次回用此溶液时,常常引起喷淋装置的喷淋头堵塞(盐含量太高,蒸发结晶太快,引起堵塞)。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电厂是能源生产的重要设施,但是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利用,电厂废水必须进行有效处理,实现零排放。

本文将介绍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废水处理工艺。

一、废水特性分析电厂废水通常包括烟气脱硫废水、锅炉废水、除盐水以及冷却水等。

这些废水的特性复杂,主要包括高浓度的有机物、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高浓度的氨氮等。

这些特性使得电厂废水处理面临一定的技术难度。

二、废水处理工艺1.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烟气脱硫废水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碱液和溶解的废气中有害物质。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碱法或石灰法进行中和处理。

近年来,干法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干法脱硫技术处理后的废水,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少量氧化铵,可以进行生物法处理,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并沉淀出来,达到零排放的要求。

2. 锅炉废水处理锅炉废水中主要包括炉渣、灰渣和污水,特点是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化学絮凝和沉淀方法。

目前,电厂普遍采用生物法处理,通过高效的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滤池,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污泥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并且能够实现零排放。

3. 除盐水处理电厂除盐水主要来自蒸发冷却系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矿物质。

传统方法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膜。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分,但是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近年来,电厂除盐水处理趋向于循环利用和资源化。

通过多级膜分离技术和结晶析出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盐分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

冷却水是电厂的重要用水之一,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更换。

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污垢和杂质,传统方法是采用化学处理和沉淀处理。

现代电厂普遍采用微藻技术处理冷却水。

通过种植微藻,可以有效地吸收污染物质,将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质,实现零排放。

在电厂废水零排放中,需要配备一系列的废水处理设备。

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污泥浓缩器、膜分离设备、微藻培养池等。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技术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技术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技术发布时间:2022-05-04T09:50:08.49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期作者:赵新建[导读] 由于脱硫废水水量小,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提出可行的“零排放”的思路(简称ZLD),赵新建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76806摘要:由于脱硫废水水量小,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提出可行的“零排放”的思路(简称ZLD),提出燃煤电厂可采用烟道蒸发等方法实现不向外排放任何废水。

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可重复使用,盐类等其他物质经浓缩结晶后可作为化工原料继续使用。

关键词:脱硫废水;废水零排放;技术应用目前处理技术以蒸发结晶和烟道蒸发技术为主。

蒸发结晶技术成熟且稳定,但基建投资及运维成本较高,产品盐品质低;烟道蒸发技术尚在推广阶段,具有基建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充分利用电厂烟气余热,从而节约能源等优点,有电厂已实现工程化应用,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1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产生及特点燃煤电厂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锅炉循环水、冷却水以及脱硫废水。

通常电厂中有配套的锅炉循环水及冷却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洁净水返回循环水及冷却水系统,剩余的高盐分浓缩液则并入脱硫废水进行后续处理。

脱硫废水主要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吸收塔的排放水,其杂质主要来源于烟气和脱硫剂。

尽管排入处理系统的脱硫废水中混有锅炉循环水和冷却水处理浓缩液,但由于脱硫废水的水量相对很大,因此脱硫废水水质主要取决于湿法脱硫排放水的水质。

脱硫废水通常具有悬浮物含量高、水量和水质波动大、含盐量高、呈弱酸性、腐蚀性强等特点,其中悬浮固体(SS)通常超过10000mg/L,总溶解性固体(TDS)可达20000mg/L以上,溶质中Ca2+、Mg2+、SO42-、Cl-等主,单一离子浓度范围可达1000~15000mg/L,这些特点决定了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复杂性。

2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2.1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的作用是对废水进行简单的初步处理,使废水水质满足后续处理对水质的要求,以保障后续单元正常运行。

脱硫废水零排放

脱硫废水零排放

脱硫废水零排放脱硫废水零排放(ZLD)系统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是针对火电厂脱硫废水特点,通过软化、MVR蒸发、结晶等技术途径,实现高盐度脱硫废水的零排放要求,最终看形成纯净可回用的蒸馏水和结晶盐。

该工艺也可实现其他各种高盐度、高硬度、高COD工业废水零排放,具有高效、节能、运行稳定、低成本的特点。

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工艺脱硫废水首先进入预澄清池,进行沉淀澄清,降低原水浊度。

沉淀物排放至沉淀浓缩池,上清液进入三联箱反应器。

三联箱中加入Ca(OH)2、Na2CO3和絮凝剂,反应沉淀废水中的Mg2+、Ca2+和重金属离子。

反应后的脱硫废水自流入澄清池,废水中的絮凝物沉淀到池底,并排放至沉淀浓缩池,上清液流入中间水池,后经多介质过滤后进入清水池,并加酸调节pH值。

经沉淀浓缩池进一步浓缩后的污泥浆液,进入污泥脱水机固液分离,脱水后的污泥转运到场外处理,污水经缓冲水池后循环回预澄清池。

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工艺MVR是“机械式蒸汽再压缩”的英文简称(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其基本原理是:对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机械再压缩,二次蒸汽的温度、压力升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二次蒸汽的潜热得到完全利用。

进液经预热、除气后,进入蒸发系统,由泵送至卧式降膜蒸发器顶部,经液体分布装置,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外,在重力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下沿管外壁环向流动。

流动过程中,被管程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二次蒸汽经离心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后进入降膜蒸发器管程与管外液体冷凝换热。

一定比例的蒸发浓缩液进入结晶系统。

结晶系统的料液由泵送至加热器,晶浆在加热器管程升温,但不蒸发。

热晶浆进入结晶器后沸腾,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于是部分溶质沉积在悬浮晶粒表面上,使晶体长大。

产生的二次蒸汽一部分被蒸汽热泵引射后进入加热器壳程,继续加热管内浓缩液,另一部分通过冷凝器冷凝。

作为产品的晶浆从结晶器底部排出,通过旋液分离器初步分离后,富集晶体的浓浆液进入离心机分离出晶体,浓浆液继续循环回结晶系统。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摘要:目前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是“三联箱”法,即化学混凝沉淀法。

该工艺是较为成熟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但其化学药剂用量大、出水水质无法达到回用水要求,且污泥产生量大、难处理,使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脱硫废水的处理要求。

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理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高度重视,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和新工艺被不断研发和应用。

关键词: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引言火力发电仍是我国发电的主要形式。

根据2020年最新的报告显示,在火电发电量占比约70%,而其中约有85%以上的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处理脱硫废水。

脱硫废水水质成分复杂,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

随着国家对火电行业环保问题的关注以及提出的清洁高效、超低排放的生产要求,以及工业用水价格的不断攀升,而作为燃煤电厂中全厂水处理的末端环节,脱硫废水因其水质波动大、含盐量高、成分复杂,传统工艺难以实现零排放,其超低排放处理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HJ2301-2017《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性技术指南》提出:火电厂废水应实现清污分流、梯级利用、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鼓励利用余热蒸发干燥、结晶等处理工艺实现脱硫废水近零排放。

1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概况早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普遍配置传统的三联箱处理工艺,主要是针对脱硫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COD等有害物质的去除,同时对其pH进行调整,出水水质可满足DL997-2006的要求。

随着燃煤企业烟囱排放口污染物的指标日益严苛,在役机组配套的脱硫系统频繁升级改造,脱硫废水水质大幅度波动,尤其是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系统管路频繁堵塞;伴随着脱硫废水排放量受限,Cl-平衡含量逐渐提升,系统设备管道的腐蚀也成为普遍现象,最终导致部分设备无法投运。

三联箱处理工艺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始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一贯思维。

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并未充分考虑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再者工艺路线复杂,加药种类繁多,自动化控制低,一旦检修维护不及时,人工成本投资不到位,因此系统运行将形成恶性循环。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将火电厂湿法脱硫产生的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这种技术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保护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主要含有浓度较高的硫酸盐、氯离子、氟离子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通过零排放工艺技术处理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才能实现环保要求。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预处理、中水回用、深度脱水和污泥处理。

首先,预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颜色及重金属等杂质。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沉淀、过滤、絮凝等过程。

然后,通过中水回用技术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中的水分回收利用。

利用一系列处理工艺,如过滤、反渗透、蒸发浓缩等方式,将回收的水分重新用于火力发电过程中的冷却等环节。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水的消耗,降低用水成本。

接下来,深度脱水是指对回收利用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将其中的废物浓缩成为固体,以便后续处理。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压滤、离心等技术,将水分脱除,得到固体废物。

最后,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焚烧、填埋、消纳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固体废物,并确保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综合运用,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能够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护水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是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监管的加强,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学者和环保专家关注的焦点,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工艺方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工艺方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工艺方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工艺简介1、预处理+蒸发工艺预处理系统采用“两级反应+沉淀和澄清”处理,一级投加石灰,二级投加碳酸钠软化水质。

蒸发结晶处理采用多效蒸发结晶或MVR 蒸发工艺,结晶通过离心机和干燥床制得固体结晶盐。

脱硫废水经废水缓冲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在一级反应器,投加石灰乳、絮凝剂和助凝剂,大部分重金属被生成沉淀,沉淀微粒物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特大的颗粒物,最后流入一级澄清器,然后完成一系列的程序后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上清液进入二级反应器,为了确保后期的深度处理的部分能够长期稳定,减少清洗次数,需要对容易结垢的物质进行直接处理。

在二级反应器中加入软化剂后,使水中钙离子生成沉淀,沉淀微粒物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特大的颗粒物,最后流入二级澄清器,上清液经过滤器再次过滤,确保废水满足深度处理进水要求。

蒸发器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多效蒸发装置,一种是MVR蒸发装置。

多效蒸发装置分为4个单元:热输入单元、热回收单元、结晶单元、附属系统单元。

热输入单元即从主厂区接入蒸汽,经过减温减压后成为低压蒸汽,再将蒸汽送至加热室对废水进行加热处理。

热交换后的冷凝液则进到冷凝水箱中。

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排水,经多级蒸发室的加热浓缩后送至盐浆箱,由盐浆泵输送至旋流器,将大颗粒的盐结晶进行旋流并进入离心机,分离出盐结晶体,然后再经螺旋输送机送往各类干燥床干燥塔进行干燥。

旋流器和离心机分离出的浆液返回至加热系统中再进行蒸发浓缩,最终干燥出的盐结晶包装运输出厂。

MVR蒸发装置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打入蒸发室进行加热,以达到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从而可以不需要外部鲜蒸汽,通过蒸发器自循环来实现蒸发浓缩的目的。

从理论上来看,使用MVR蒸发器比传统蒸发器节省80%以上的能源,节省90%以上的冷凝水,减少50%以上的占地面积。

预处理+蒸发工艺,投资成本较高,所有废水进入蒸发系统,运行费用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技术介绍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双塔目录1前言 (3)2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来水水质情况简介 (4)3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排出固态物 (5)4工艺技术 (6)5关键设备 (6)6核心技术 (8)7与传统工艺投资及后期加药费用对比 (8)8结语 (10)9类似产品业绩表 (11)10系统装配图 (14)11类似产品合同及技术协议复印件 (14)燃煤发电脱硫废水(蒸发结晶工艺)资源化零排放MED(MVR)系统介绍1前言本期设备适用于脱硫废水“三箱式脱硫废水处理单元”系统处理后的废水的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

表1 装置技术参数和经济性比较(20t/h为例)a.吨水运行成本=蒸汽50元/吨*汽耗+电费0.25元/度*电耗(未包括循环冷却水费用)b.由于零排放蒸发结晶系统运行时,无需加药软化,因此每吨废水可节省加药费用9-10元/(吨废水)。

2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来水水质情况简介项目三箱式脱硫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废水水量约20吨/小时,处理后的脱硫废水除含钠离子(Na+)和氯根离子(Cl-)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硫酸根离子(SO42-)和镁离子(Mg2+)。

具体详见表1表2 进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的水质表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处理后水质情况通过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处理后,MED出水经化学水处理系统简单处理后,完全可以满足锅炉正常补水的水质需求。

出水水质情况见表2表3 MED出水水质零排放工艺其结晶盐通过硫酸钙、有机物、重金属等杂质的去除,结晶盐进行提纯,提纯后的NaCl结晶盐应符合“工业盐GB5462-2003二级”及以上国家标准(见表3)。

表4 工业盐GB5462-2003二级标准处理后固废比例:(1)不溶性固态物: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钙(镁)泥饼,产量约60kg/h。

(2)可溶性固态物:根据来水水质,零排放工艺其结晶盐组分为:NaCl 97.5%,结晶盐含水率小于0.8%,产盐量540kg/h。

工艺流程不同工艺简介•膜法:反渗透、正渗透、DTRO等浓缩,需要软化,消耗大量昂贵的Na2CO3等。

估计吨水药剂成本在43.49元。

这还不包括几年后昂贵的换膜成本。

运行复杂,水质稍微波动,如果药剂调整跟不上,会造成膜的污堵。

在国外,没有用膜法处理脱硫废水的;•常规蒸发:软化+蒸发器。

软化要求没有膜要求高,没有换膜成本,但是药剂费也很高;•我方工艺:特殊的浓缩结晶蒸发,对预处理要求不高,弱碱性条件运行,结垢物质被自动清洁下来,是成熟技术。

4工艺技术4.1.1脱硫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选用MED(MVR)工艺。

4.1.2浓缩结晶装置采用“新型蒸发结晶器”因此无需采取前期高费用的软化处理,即可将废水中全部悬浮物、无机盐等蒸发结晶,逐级分离。

4.1.3零排放工艺其结晶盐通过硫酸钙、有机物、重金属等杂质的去除,结晶盐进行提纯,提纯后的NaCl结晶盐应符合“工业盐GB5462-2003二级”及以上国家标准,实现结晶盐资源化零排放。

工艺流程:4.2.1资源化零排放MED(MVR)浓缩结晶系统采用如下工艺流程:经“三箱式脱硫废水处理单元”系统处理后的上述脱硫废水来水,属于高盐、高硬的无机废水,通常的零排放蒸发结晶工艺需先进行加药絮凝、加药预软化、沉降过滤、离子交换软化等一系列前期处理工艺措施后,才能进入蒸发结晶。

否则,蒸发器结垢将使其无法长期运行。

本方案设计采用“3效MED(MVR)蒸发结晶析盐”进行处理。

脱硫岛来的脱硫废水,首先经现有的“三箱式脱硫废水处理单元”进行中和、絮凝、沉降处理后,进入给水均质池混匀,无需前期处理,废水加入药剂后直接依次进入3效“新型MED(MVR)蒸发结晶器”。

在每效蒸发器中逐级浓缩结晶。

大大减小了前期处理设备投资和处理过程的加药费用。

同时,由于没有软化过程中大量酸、碱的加入,不会增加固体废物的总量。

5关键设备低温多效MED(MVR)蒸发结晶装置:5.1.1新型浓缩蒸发结晶器:1、壳体材料:与盐水接触的结构为2205双相不锈钢。

与淡化水接触的结构全部为304不锈钢,保证淡化水水质不受污染。

2、蒸发器:钛TA25.1.2级MVR蒸发结晶装置:1、壳体材料:与盐水接触的结构为2205双相不锈钢。

与淡化水接触的结构全部为304不锈钢,保证淡化水水质不受污染。

2、蒸发器:钛TA23、蒸汽压缩机:国产离心式变频压缩机,叶片钛合金,涡壳316L不锈钢,ABB变频器。

MED和MVR装置共同部分⑴除沫型式:复合除沫系统,确保二次蒸汽(淡化水)清洁。

⑵管道、泵、阀:①给水、浓水的管道、手动阀均为316L不锈钢。

②给水泵为氟合金材料。

③电动阀为316L不锈钢⑵真空泵为自冷式水环泵,材质为316L不锈钢。

⑶系统控制:装置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调节。

变频调节水泵流量。

中控室人机界面为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显示操作。

⑷设置阻垢剂、消泡剂投加及计量装置。

⑸每效设置酸、碱清洗液加注口,高压水枪清洗口。

⑹压滤机:快开式板框压滤机。

⑺过滤机:多介质过滤机。

⑻各泵:均为 1+1,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控制方式1、零排放MED(MVR)浓缩结晶装置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采用西门子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调节。

变频调节水泵流量。

中控室人机界面为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显示操作,独立运行操作台。

2、PLC控制系统由一台3KVAUPS电源供电。

3、脱硫废水处理系统通过需方 DCS 控制,实现自动监督控制。

4、所有蒸发器、水池采用高液位报警,远方操作启停和就地启停,并启停相应设备,低液位时自动停止。

5加药系统的加药量需根据现场水质要求,及时调整加药量,操作方式采用远方操作和就地启停。

6、MED(MVR)系统中所有信号指标应以硬接线方式送至脱硫岛的 DCS,并可实现MED(MVR)系统的自动控制,同时MED(MVR)系统也可就地手动操作。

PLC控制系统与DCS控制系统通讯方式为MODBUS 485方式。

7、所供变送器应为二线制并具备HART通讯功能6核心技术无需采取前期高费用的软化处理,即可将废水中全部悬浮物、无机盐等蒸发结晶,逐级分离。

3效MED(MVR)是将3台“新型蒸发结晶器”串联起来,末端增加冷凝器。

外部加热蒸汽首先进入第1效加热其中废水蒸发,其二次蒸汽再引入第二效,使第2效蒸发,以后依次到末效(第3效),末效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放热后凝成凝水。

废水依次浓缩逐级结晶分离,每效淡化凝水汇集后排出。

7与传统工艺投资及后期加药费用对比1、设备投资费用对比传统工艺需加装冷却器、冷冻机、冷冻结晶器、离心机、蒸发器等设备费用合计500~1000万元,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无需加装上述设备,设备总投资可节约500~1000万元。

2、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工艺废水预处理软化、加药费用:A剂加药量4.26公斤/吨废水*0.35元/公斤=1.491元/吨废水B剂加药量1.55公斤/吨废水*0.1元/公斤=0.155元/吨废水合计每吨废水加药费用1.65元/吨对比与传统蒸发结晶工艺(每吨废水加药费用 13.62元),MED三效蒸发结晶工艺每吨废水可降低加药费用11.97元/吨废水,是传统蒸发结晶工艺加药费用的十分之一。

传统蒸发结晶工艺每年加药费用:13.62*20*8000=218万元MED三效蒸发结晶工艺每年加药费用:1.65*20*8000=26.4万每年可节约加药费用(8000小时计算)12.14*20*8000=191.6万元每年可节约生产加药费用191.6万元。

表5 传统工艺与MED三效蒸发工艺加药费用对比表3、固废处理费用对比零排放工艺其结晶盐通过硫酸钙、有机物、重金属等杂质的去除,结晶盐进行提纯,提纯后的NaCl结晶盐符合“工业盐GB5462-2003二级”及以上国家标准,20吨废水每小时可减少固废排出物540kg,产出的固废物(60kg)只占传统工艺的十分之一,大幅减少电厂的固废处理费用。

固废处理费用按500元/吨计算,(0.6-0.04)吨*6500小时*500元/吨=175.5万元每年可节约固废处理费用175.5万元。

4、洁净水收益经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处理后的洁净水可以满足锅炉用水要求,每年可节约锅炉补给水:19.4吨/小时*6500/小时=126100吨准东五彩湾、哈密地区原水费用按7.5元/吨计算,化学水处理费用按6元/吨计算,合计水费约13.5元/吨。

节约水费支出126100吨*13.5元/吨=1702350元每年可节约费用170.235万元。

5、运行费用药品消耗吨水药品费用合计: 2.1575(元/吨)6.2动力成本吨水运行电、汽成本 9 ---20(元/吨)6.3其他费用日常维护费用10万元/年 0.6000(元/吨)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系统投资较传统工艺克节约500~1000万元,每年电厂各项成本(加药成本、固废物处理成本和水费成本)可节约537.335万元,电厂每年还能销售工业盐增收122.85万元。

每年工业盐的销售收入在满足每年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的加药运维费用的前提下,还有结余。

8结语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特点及优势:1、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可靠的运行方案;2、可根据客户的水质特点,量身定制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3、节能环保,资源化回收利用零排放;3、超高的性价比及投资回报率;综上所述,选择资源化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是对电厂一笔很有价值的投资,我们愿用我们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期待与您的合作!9类似产品业绩表项目示范:海水淡化蒸发结晶工艺装置2012年6月我公司在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带领下发起成立了“中关村新能源海水淡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3年建成了30,000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结晶装置。

工程实例:胜利油田采出水多效蒸发深度处理项目山东某化工厂多效蒸发结晶水处理项目采用华润沧州电厂24吨/日脱硫浓盐水多效蒸发结晶中试10系统装配图11类似产品合同及技术协议复印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