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
工艺方法——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工艺方法——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工艺简介目前市场通用零排放技术均采用“预处理单元+减量浓缩单元+固化单元”技术系统。
一、预处理单元预处理为整个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基础,该部分采用各种技术,将废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水质。
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如下两种: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有筛滤法、沉淀法、气浮法、过滤等;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废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等),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萃取、吸附等。
以上的二种方法,以二级沉淀软化最为常用,主要通过投加石灰乳、碳酸钠和液碱等药剂,去除水中硬度离子、悬浮物等,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无机垢类。
二、减量浓缩单元减量浓缩单元为成熟工艺,根据后续固化单元水量,确定减量浓缩单元工艺。
目前,废水减量化处理手段主要为膜浓缩处理工艺。
常用的膜浓缩处理工艺有反渗透、正渗透、电渗析和膜蒸馏等工艺。
1、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逆过程,在压力推动下,借助半透膜截留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分开。
其具有净化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非常迅速,广泛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工业或生活废水处理等领域。
其缺点在于废水中杂质沉积致使膜污染、氧化,膜的截留性能也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几种针对高含盐量的废水浓缩反渗透膜技术,如SWRO技术和DTRO技术等。
(1)SWRO技术因脱硫废水含盐量极高,约为30000mg/L,与海水含盐量相当,采用海水反渗透(SWRO)技术进行脱盐,一般回收率至40-45%,经软化处理后回收率可提至50%。
为满足进入RO系统水质,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需进一步除浊,根据水质特点,可选择管式膜过滤系统(简称TMF)作为RO预处理。
TMF是一种耐强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膜过滤系统。
由于其膜丝接近于超滤过滤孔径,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同时因其独特构造,使含有污泥颗粒的废水进入膜系统时可直接固液分离,省去沉淀池、多介质过滤,砂滤、碳滤及超滤等环节。
工艺方法——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工艺方法——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工艺简介一、处理原则燃煤电厂除脱硫废水外,各类废水经处理后基本能实现“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废水不外排,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是燃煤电厂实现全厂近零排放的重点和关键。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特点之一就是预处理后含盐量高。
目前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主要包括烟气余热喷雾蒸发干燥、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等。
蒸发干燥或蒸发结晶前,宜采用反渗透、电渗析等膜浓缩预处理工艺减少废水量。
电厂应加强全厂水务管理,经济合理地处理各种废水,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水回用率。
二、零排放技术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蒸发结晶法和烟道蒸发法,这两种工艺各有优势和不足,具体工艺选择还需要依据具体水质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具体确定。
在下一步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发展中,一方面需要关注对于重金属的去除,尤其是吸附法脱除;一方面是对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进行研究与开发,以及水资源回收与利用。
在蒸发结晶处理方面,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建议将废水减量化处理后,再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同时结合具体水质情况,选择开发相应的预处理工艺,并注重开发脱硫废水浓水或结晶盐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最终实现循环经济。
在烟道蒸发处理方面,应重点关注脱硫废水进入烟道后对大气污染区的达标排放和对于环保设施的腐蚀等影响,以及对布袋除尘器的影响研究,尤其注重对粉煤灰综合利用和烟气中氯排放的影响研究。
蒸发结晶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将废水浓缩,浓缩液蒸发结晶,蒸汽经冷凝回收,而盐结晶干燥成工业盐,从而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目前废水蒸发结晶技术主要有以下2种:1、多效蒸发技术常规蒸发结晶技术为多效蒸发(MED)结晶技术,该技术一般分为热输入单元、热回收单元、结晶单元和附属系统单位4个单元。
常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蒸发室的加热浓缩后成为盐浆,盐浆经离心、干燥后成为工业盐运输出厂出售或掩埋。
2009年,广东河源电厂应用该技术建成了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设计处理量为20m3/h,蒸发系统出水TDS小于30mg/L,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产生的固体结晶盐达到二级工业盐标准,以每吨约80元的价格出售,虽然该技术较为成熟,但极高的能耗还是限制了其发展和推广。
脱硫废水零排放

脱硫废水零排放(ZLD)系统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是针对火电厂脱硫废水特点,通过软化、MVR蒸发、结晶等技术途径,实现高盐度脱硫废水的零排放要求,最终看形成纯净可回用的蒸馏水和结晶盐。
该工艺也可实现其他各种高盐度、高硬度、高COD工业废水零排放,具有高效、节能、运行稳定、低成本的特点。
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工艺脱硫废水首先进入预澄清池,进行沉淀澄清,降低原水浊度。
沉淀物排放至沉淀浓缩池,上清液进入三联箱反应器。
三联箱中加入Ca(OH)2、Na2CO3和絮凝剂,反应沉淀废水中的Mg2+、Ca2+和重金属离子。
反应后的脱硫废水自流入澄清池,废水中的絮凝物沉淀到池底,并排放至沉淀浓缩池,上清液流入中间水池,后经多介质过滤后进入清水池,并加酸调节pH值。
经沉淀浓缩池进一步浓缩后的污泥浆液,进入污泥脱水机固液分离,脱水后的污泥转运到场外处理,污水经缓冲水池后循环回预澄清池。
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工艺MVR是“机械式蒸汽再压缩”的英文简称(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其基本原理是:对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机械再压缩,二次蒸汽的温度、压力升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二次蒸汽的潜热得到完全利用。
进液经预热、除气后,进入蒸发系统,由泵送至卧式降膜蒸发器顶部,经液体分布装置,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外,在重力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下沿管外壁环向流动。
流动过程中,被管程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二次蒸汽经离心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后进入降膜蒸发器管程与管外液体冷凝换热。
一定比例的蒸发浓缩液进入结晶系统。
结晶系统的料液由泵送至加热器,晶浆在加热器管程升温,但不蒸发。
热晶浆进入结晶器后沸腾,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于是部分溶质沉积在悬浮晶粒表面上,使晶体长大。
产生的二次蒸汽一部分被蒸汽热泵引射后进入加热器壳程,继续加热管内浓缩液,另一部分通过冷凝器冷凝。
作为产品的晶浆从结晶器底部排出,通过旋液分离器初步分离后,富集晶体的浓浆液进入离心机分离出晶体,浓浆液继续循环回结晶系统。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1脱硫废水概述1.1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常规处理工艺典型热电厂脱硫废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盐分、硫酸根离子、重金属离子及氯化物,并含有难处理的COD等,pH值一般在5~6之间,水质呈弱酸性。
处理时需要在水中加入Ca(OH)2,将pH值调节到8.5~9.0之间,使得重金属离子(如铜、铁、镍、铬和铅)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同时反应过程中还会生成CaCl2、CaF2、CaSO3、CaSO4沉淀物,以分离氯根离子、氟化物、亚硝酸盐、硫酸盐等盐类物质;对于汞、铜等重金属,目前普遍采用15%TMT溶液替代Na2S 来将其沉淀出来。
1.2脱硫废水处理难点从脱硫废水常规处理工艺中可以看出:预处理工艺中添加了大量的熟石灰,会导致水中硬度离子含量较高,且水中残留有高浓度的SO42-、Cl-,属于典型的高含盐废水。
水中硬度离子含量高会导致处理设备结垢污堵,Cl-离子含量高会对设备、管道产生严重腐蚀。
其次,脱硫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超标严重,水中镉、汞、硫化物、氟化物含量高。
另外,脱硫废水受燃煤品种、脱硫工艺、吸收剂等多种因素影响,水质变化较大。
1.3脱硫废水排放标准滞后与现实环保要求脱硫废水水质控制的行业标准:DL/T997-2006《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其对脱硫废水中总汞、总铬、总镉、总铅、总镍、悬浮物等指标进行了限制,但是总体标准偏低,如汞的最高排放限值为0.05mg/L,同时也没有对Cl-的排放浓度进行限制。
而目前火电厂的废水排放是按照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进行控制的,但该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和指标也不能完全适用于脱硫废水。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调将强化对各类水污染的治理力度,脱硫废水因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引起业界关注。
目前行业内工程案例基本上都是:利用浓缩工艺对脱硫废水减量化处理,产水回用循环水系统,浓缩水进入蒸发器结晶生成固态盐。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探讨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探讨脱硫废水是指燃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硫化物的废水。
由于含有硫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是指将脱硫后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达到废水的完全零排放。
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工艺路线。
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技术进行探讨。
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硫化物。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厌氧生物脱硫法和好氧生物脱硫法。
厌氧生物脱硫法适用于高浓度、小型设备的脱硫废水处理,通过采用特定的微生物将硫化物转化为硫气或硫酸盐,进而降低废水中硫化物的含量。
而好氧生物脱硫法适用于低浓度、大型设备的脱硫废水处理,通过氧化硫化物为硫酸盐,然后进行沉淀或过滤等处理。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达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和氧化沉淀法。
化学还原法通过添加还原剂将硫化物还原为硫气或者硫酸盐,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等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氧化沉淀法是将废水中的硫化物经过氧化反应生成硫酸盐,然后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沉淀,最终实现废水中硫化物的分离。
3. 膜法:膜法是利用特定的选择性膜来进行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硫化物。
常见的膜法包括微滤膜法、超滤膜法和反渗透膜法。
微滤膜法和超滤膜法主要是通过膜的孔隙大小来选择性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溶解物,从而实现硫化物的分离。
反渗透膜法是利用一定的压力差将废水通过膜的渗透、分离,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硫化物。
4.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添加一定的吸附剂来去除废水中的硫化物。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等。
吸附法通过吸附剂对硫化物的亲和力,将其吸附到吸附剂上,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等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的选择需要根据废水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实际操作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多种技术和工艺进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脱硫效果和废水零排放目标。
工艺方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工艺方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工艺简介1、预处理+蒸发工艺预处理系统采用“两级反应+沉淀和澄清”处理,一级投加石灰,二级投加碳酸钠软化水质。
蒸发结晶处理采用多效蒸发结晶或MVR 蒸发工艺,结晶通过离心机和干燥床制得固体结晶盐。
脱硫废水经废水缓冲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在一级反应器,投加石灰乳、絮凝剂和助凝剂,大部分重金属被生成沉淀,沉淀微粒物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特大的颗粒物,最后流入一级澄清器,然后完成一系列的程序后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上清液进入二级反应器,为了确保后期的深度处理的部分能够长期稳定,减少清洗次数,需要对容易结垢的物质进行直接处理。
在二级反应器中加入软化剂后,使水中钙离子生成沉淀,沉淀微粒物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特大的颗粒物,最后流入二级澄清器,上清液经过滤器再次过滤,确保废水满足深度处理进水要求。
蒸发器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多效蒸发装置,一种是MVR蒸发装置。
多效蒸发装置分为4个单元:热输入单元、热回收单元、结晶单元、附属系统单元。
热输入单元即从主厂区接入蒸汽,经过减温减压后成为低压蒸汽,再将蒸汽送至加热室对废水进行加热处理。
热交换后的冷凝液则进到冷凝水箱中。
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排水,经多级蒸发室的加热浓缩后送至盐浆箱,由盐浆泵输送至旋流器,将大颗粒的盐结晶进行旋流并进入离心机,分离出盐结晶体,然后再经螺旋输送机送往各类干燥床干燥塔进行干燥。
旋流器和离心机分离出的浆液返回至加热系统中再进行蒸发浓缩,最终干燥出的盐结晶包装运输出厂。
MVR蒸发装置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打入蒸发室进行加热,以达到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从而可以不需要外部鲜蒸汽,通过蒸发器自循环来实现蒸发浓缩的目的。
从理论上来看,使用MVR蒸发器比传统蒸发器节省80%以上的能源,节省90%以上的冷凝水,减少50%以上的占地面积。
预处理+蒸发工艺,投资成本较高,所有废水进入蒸发系统,运行费用高。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鉴于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化、处理标准高等特点,要想实现废水的零排放,需要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组分、性质等,采取分阶段处理措施,逐步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最终产物无害化,达到相关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设计零排放处理技术路线时,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无害化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企业效益之间做到统筹兼顾。
现阶段技术成熟度高、废水净化效果好的一种技术路线是依次对脱硫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的预处理程序、渗透整流的浓缩减量程序,以及蒸发固化程序,最终实现彻底净化、无害排放。
1、脱硫废水的预处理技术1.1化学沉淀脱硫废水的硬度较高,在预处理环节需要将含量较高的钙、镁离子沉淀下来,然后在过滤环节将其去除,实现废水软化处理。
向脱硫废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剂(如碳酸钠),通过搅拌使新加的化学药剂与废水进行置换反应,得到以碳酸钙、碳酸镁为主的沉淀物。
还有一种技术是收集脱硫后的烟道气,使用密封管道将气体直接通入废水中。
利用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废水中游离的钙离子结合也可以得到碳酸钙沉淀。
1.2凝聚沉淀上一道工序主要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离子,经过一级澄清池过滤后,所得废水中还有较多地悬浮物和胶体。
向其中加入凝聚剂(如聚合铁、聚丙烯酰胺等),充分搅拌使凝聚剂与悬浮物充分接触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反应,可以得到絮凝体。
将废水转入二级澄清池中静置,等待絮凝体沉淀,再通过固液分离,能够清除掉废水中超过90%的悬浮物。
1.3物理过滤经过化学沉淀和凝聚沉淀两道工序后,使废水完全软化,悬浮胶体总量明显减少。
考虑脱硫废水的水质波动较大,为了保证后续处理工序的废水净化效果,还需要在两次沉淀后加入一道过滤工序。
根据废水成分决定选择过滤方法,常见的有微滤、超滤,要求更高的选择纳滤。
不同过滤方法有各自的应用优势,例如选择内压错流式管式微滤,在内部压力作用下,管内液体获得超高的流动速度,使废水中的杂质颗粒无法穿透滤膜,达到截留、净化的目的。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探讨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探讨脱硫废水是指烟气脱硫过程中含有SO2、N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废水,其中SO2是脱硫废水的主要成分。
由于脱硫废水的高含盐量、高COD浓度、高酸度等特点,其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和工艺路线是当前烟气脱硫工艺研究的重点之一。
(1)深度处理技术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法、生化处理法、膜技术等。
化学氧化法主要是指利用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成水溶性化合物,如利用高锰酸钾(KMnO4)、过硫酸钠(Na2S2O8)等将污染物氧化成CO2和H2O;生化处理法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的过程,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等;膜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膜分离技术,如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将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去,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2)软化-沉淀法软化-沉淀法主要是通过钙、镁离子软化水质,使含硬度物质的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沉淀出来,在低pH值条件下加入沉淀剂,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使污染物沉淀成状。
(1)石灰-石膏法石灰-石膏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成熟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路线之一。
其处理流程包括:酸性脱硫废水→石灰中和→石膏沉淀→石膏干化→石膏中和→脱水→废水处理后的脱硫废水。
通过这一工艺路线,可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
(2)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主要是指利用还原剂将废水中的硫代硫酸盐还原成硫酸盐,如利用亚硫酸钠(Na2SO3)、亚硫酸氢钠(NaHSO3)等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
还原后的硫酸盐再经由氧化剂氧化成硫酸,在通过石灰中和和沉淀,最终实现零排放。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也是脱硫废水零排放的重要工艺路线之一。
其工艺原理是通过电解反应,将脱硫废水中的有机物、SO2等污染物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无机物,实现废水处理再循环利用。
优点是废水置换率高、处理效果稳定等。
总之,随着环保政策逐步趋严,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和工艺路线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案例研究2
棋盘井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项目
项目概况
内蒙棋盘井工业园区电厂综合废水及化工废水零排放
水量:30000T/d 其中:鄂尔多斯集团电力一公司机组4x33万KW(日排废水量9672m3/d);
电力二公司机组4X13.5万KW (日排废水量2208m3/d)
双欣煤矸石电厂2 X13.5万KW (日排废水量7200m3/d) 其他化工园区废水约10000m3/d 运行时间:2015年4月开始进水投运至今运行良好
极性分流膜表面分离层由 聚电介质构成,对不同价 态离子有不同的静电作用
二价离子高截留
一价离子低截留
膜浓缩系统
高压平板膜主要应用于工业高含盐 水、高COD废水浓缩、煤化工污水 “零排放”及垃圾渗沥液处理等; 鑫佰利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高压平板 膜设计与集成技术,最多的高压平板 膜业绩,最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主要特点 高SS 高盐
高硬度
高Mg(一般情况下比Ca摩尔浓度高) 高Cl离子(一般要求控制小于20000mg/L)
高氟化物
重金属超标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传统工艺(三联箱)流程示意图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目前脱硫废水零排放主要技术路线
通过加入硫酸钠及极性分流浓缩的硫酸钠回流,并加入结晶诱发药剂, 反应如下:
CaCl2+ Na2SO4→CaSO4↓+NaCl
加入纯碱与未反应完全的钙离子发生反应:
CaCl2+ Na2CO3→CaCO3↓+NaCl
Smart 核心设备—GIC预处理系统
石灰 有机硫 石灰、硫酸钠 碳酸钠
调节池
沉 淀 池 1#
2015年10月 鄂尔多斯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河北保定 新疆准东 贵州黔西 山东青岛 浙江嘉兴 上海
新疆国泰新华煤制BDO项目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贵州黔希煤制DMO项目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 限公司染料废水零排放 中华化工有限公司 精细化工废水零排放 上海宏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运行成本各工艺段占比-以来水计算
8% (2~6元) 16% (2~15元) 76% (20~60元)
预处理系统
蒸发结晶系统
膜浓缩系统
运行成本估算
预处理运行成本对比
不同工艺预处理运行费用对比
25~40元 25~40元
30 25 20
15~25元
15
10 5 0 预处理运行成本(元) 全蒸发 正渗透+MVR Smart
1
2 3 4
pH
总硬度 Ca2+ Mg2+
/
mg/l mg/l mg/l
5.5~6.5
17500~28000 400~3000 2000-8000
5
6 7 8
SO42CLTDS 重金属
mg/l
mg/l mg/l mg/l
3500~25000
10000~20000 20000~50000 10~100 Cu、Pb、Ni、 Cr等
沉 淀 池 2#
沉 淀 池 3#
沉 淀 池 4#
斜板沉 淀池
含重金属少 量沉淀物
氢氧化镁 硫酸钙
碳酸钙
GIC预处理技术一种低成本除硬技术,该技术可大大降低碳酸钠用量,使碳酸钠 用量减少80%以上,大大减少化学药剂费用,通过GIC技术将脱硫废水中的大部分 硬度去除,同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等。
工艺流程 脱硫废水
GIC预处理 极性分流
膜浓缩系统
MVR
利港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
核心单元
GIC预处理系统 极性分流分盐系统
膜浓缩系统
MVR蒸发结晶系统
GIC预处理系统
基于传统石灰-纯碱化学软化工 艺,结合除硬与引晶技术,创新
石灰-硫酸钠-纯碱除硬工艺,有
效降低运行成本;
极性分流系统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内容提要
• 公司简介
鑫佰利科技·简介
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1年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注册资金:3000万元
业务领域:电力、化工、煤化工、工业园
区、冶金、市政、制药等
致力于高盐废水处理
公司于2015年被聚光科技(300203)并购
MVR蒸发结晶器
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 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除开 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
MVR蒸发结晶器
结晶盐品质
项目 TDS K+ Na+ Ca2+ Mg2+ ClSO42NO3指标 1125.8 mg/L 0.2 mg/L 437.7 mg/L 0.04 mg/L 0.003 mg/L 674.5 mg/L 1.14 mg/L 2.4 mg/L
纯度 精制工业盐二级标准
钙镁离子0.004% 氯化钠98.73% 硫酸根离子0.1%
≤0.6% ≥97.5% ≤0.9%
综合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占比-按主要消耗分配
[类别名称] [百分比] 换膜费 12%
药剂费 电费 34% 50%
吨水直接成本:29.4元,其中,药剂:15.2元,电费:9.5元
内容提要
Smart 核心设备—极性分流系统
优异的选择分离性能,可实现对氯离子负截留
分离与浓缩同步完成
Smart 核心设备--高压平板膜系统
平板膜组件,最高可达16MPa操作压力 优异的抗污染能力,进水COD可达1000-20000mg/L 系统回收率高,可将含盐量(TDS)浓缩至最高20%以上 开放式流道,进水SDI可高达6.5,系统不存在污堵的可能
•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首次提出了发展外排废水回用 和“零排放”技术的要求(2005年)
•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明确要求在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重 点行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废、 水少排放或零排放(2007年)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提出研究鼓励企业废水“零排放”的 政策措施(2011年)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不同工艺吨水综合运行成本对比图
55~65元
60 50 40 30 20 10 0
45~55元 25~35元
全蒸发
正渗透+MVR
Smart工艺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零排放”各种工艺对比
工艺路线
全蒸发
综合运行 成本
高
工艺 复杂程度
简单
投资
高
适合原水水质
预处理+全蒸发工艺
预处理+正渗透+蒸发结晶工艺
鑫佰利 Smart 工艺
Smart 工艺—流程图
加 药 ①回流GIC系统 ②去脱硫塔
脱硫废水 产水回用 部 分 GIC预处理系统 极性分流系统 膜浓缩系统
喷雾干燥
氯化钠
MVR装置
内容提要
核心设备
Smart 核心设备—GIC预处理系统
石灰一硫酸钠—纯碱法除硬工艺
石灰主要与水中的重金属、碳酸盐硬度及镁离子进行反应:
Ca(HCO3)2+ Ca(OH)2→2CaCO3↓+2H2O Mg(HCO3)2+ Ca(OH)2→CaCO3↓+ MgCO3+2H2O MgCO3+ Ca(OH)2→CaCO3↓+Mg(OH)2↓ MgCl2+ Ca(OH)2→Mg(OH)2↓+CaCl2
棋盘井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
工艺流程
水样分析
① 软化产水
② RO浓水
③ NF产水
④ NF浓水
⑤ DTRO浓水
⑥ SWRO浓水
棋盘井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
核心单元
化学除硬单元 超滤系统 高压纳滤分盐系统 连续膜浓缩系统 高压平板膜系统 冷冻结晶系统
反渗透系统
树脂软化系统
蒸发结晶系统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影响脱硫废水零排放关键因素
投资 运行成本 技术风险
政策风险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目前脱硫废水零排放主体思路
预处理
膜浓缩
蒸发结晶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火电厂水平衡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脱硫废水水质典型性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水质 备注 以CaCO3计
Smart 核心设备--蒸发结晶系统(MVR)
蒸发结晶系统是“零排放”技术的最终处 理单元,将高度浓缩的高含盐水经过蒸发、 结晶工艺,最终实现液体的零排放。 MVR(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是利用蒸发 系统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及其能量,经蒸 汽压缩机压缩做功,提升二次蒸汽的温度, 如此循环向蒸发系统供热,从而减少对外 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预处理分步加药,产生的固废危废分开处置; 采用膜分离技术将COD与盐分离、一价盐和二价盐分离保证结
晶盐的品质;
将膜分盐技术与结晶分盐技术结合,解决了中水水源硝酸盐的
分离问题。ຫໍສະໝຸດ 工业废水“零排放”业绩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名称 莱阳新利生化有限公司 生化废水零排放 华鲁恒升股份有限公司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内蒙古棋盘井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项目 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中煤集团鄂尔多斯图克化肥 河北双强金属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 /d 100 m³ /d 300 m³ /d 10000 m³ /d 1000 m³ /d 160 m³ 60m3/d /d 1000 m³ /d 1000 m³ /d 1200 m³ /d 2000 m³ /d 30 m³ 450m3/d 废水类型 生化制品高蛋白废 水 煤化工高盐废水 电力综合废水 化肥生产高盐废水 核废水 煤化工高盐水 有色冶炼高盐废水 煤化工高盐废水 煤化工高盐废水 处理工艺 高压极性分流+喷雾干燥 160bar高压平板膜+多效蒸发结晶 投运时间 建设地点 2011年11月 山东莱阳 2012年8月 山东德州 鄂尔多斯 山东聊城 内蒙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