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特殊检查考核评分表

合集下载

骨科常见特殊检查考核评分表

骨科常见特殊检查考核评分表

骨伤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查体-反射检查生理反射(一)浅反射:1. 角膜反射:嘱被检者睁眼向内侧注视( 1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从患者视野外接近并轻触外侧角膜( 1分),避免触及睫毛( 1分),正常反应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和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前者称为直接角膜反射,而后者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1分)。

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 1分)。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 1分)。

两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1分)。

2. 腹壁反射异常:病人仰卧,腹壁放松( 1分),用稍尖物品沿肋下缘(胸7-8),平脐(胸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侧向内侧轻划腹壁皮肤( 1分),反应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向刺激部位偏移。

正常人也有反射极弱或完全不能引出者,最好在吸气之末进行检查。

在腹肌稍紧张时(此时头稍抬起)容易引出,称之加强法。

腹肌防御反射肌肉收缩的范围很大,多数伴有同侧下肢反射性的屈曲,此反射从开始刺激到肌肉收缩潜伏期长。

另外一侧受刺激可引起两侧性腹肌反射性收缩,比一般腹壁反射强, 如果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该侧有锥体束的损害。

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1分),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8~10节( 1分) ,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 1分)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1分)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1分)。

(二)深反射:1. 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 1分)。

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 1分),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 1分)。

观察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屈曲动作. 肱二头肌反射正常深反射是由肌皮神经传入,经颈髓5~6,仍由肌皮神经传出。

肱二头肌反射异常,提示上述反射弧有损害( 1分)。

2. 膝反射:膝关节自然弯曲( 1分),用叩诊锤叩击髌骨和胫骨粗隆之间的股四头肌腱附着点( 1分)。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4推荐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根据疼痛、功能(步态和活动)、有没有畸形和运动范围来评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一)疼痛(44种可能)1、没有或可忽略 44分2、轻微或偶尔,不影响活动 40分3、轻度疼痛,不影响一般的活动,非日常活动中很少见呈中度疼痛,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30分4、中度疼痛,能忍受但疼痛的影响,一般活动和工作受一定的影响 20分5、明显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10分6、完全残废,跛行,静息痛,卧床不起 0分(二)功能(47种可能)1.步态(33可能)(1)跛行①无 11分②轻度 8分③中度 5分④重度 0分(2)辅助支持物①无 11分②长时间行走需手杖 7分③大多数时间需手杖 5分④单拐杖 3分⑤双手杖 2分⑥双拐 0分⑦不能行走(特殊原因) 0分2.活动(14种可能)(1)上下楼梯正常上下,不用把扶手 4分正常上下,需把扶手 2分用其他方式 1分不能上下楼梯 0分(2)穿鞋和袜子①很轻松 4分②困难 2分③不能 0分(3)坐坐普通的椅子1小时没有不适 5分坐高椅子半小时没有不适 3分坐任何椅子都感不适 0分(4)乘坐公共交通车辆 1分(三)没有畸形,如果患者符弦幌虑榭龈?分:1.屈曲挛缩小于3002.内收小于1003.伸展内旋小于104.肢体长度相差小于3.2cm(四)运动范围,指标值取决于运动度数乘以适当的系数1.屈曲2.外展00~450×1.0 00~150×0.8450~900×0.6 150~200×0.3900~110 × 0.3 >200×03.屈曲外旋4.伸展外旋00~150×0.4 任何数值×00>150×05.外展00~150×0.2通过总的评分分数×0.05,来决定运动范围的总体分级记录Trendelenburg试验的阳性、程度或中性引自:Harris W H.Traumatic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 Treatmeant by mold arthroplasty. J Bone Joint Surg. 1969, 51A: 737~755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数肩外展肌力肩外旋4分>90° ≥M4 >30°3分 60~90° ≥M3 10~90°2分 30~60° ≥M2 0~10°1分<30° <M2 <0°(2)综合评价分级:优10 ~ 12分良7 ~ 9分可 4 ~6分差3分以下2.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分标准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数屈曲肌力伸直肌力前臂旋转4 >90° ≥M4 0° ≥M4 正常3 60~90° ≥M3 <-30° ≥M3 轻度受限2 30~60° ≥M2 -30~50° ≥M2 重度受限1 <30° <M2 >50° <M2 不能(2)综合评价分级:优13 ~ 16分良9 ~ 12分可 5 ~8分差4分以下3.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分标准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数背伸肌力掌屈肌力4 >45° >M3 >45° >M33 ≥30° M3 ≥30° M32 <30° M2 <30° M21 不能 M0-1 不能 M0-1(2)综合评价分级:优13 ~ 16分良9 ~ 12分可 5 ~8分差4分以下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一)临床评分A.疼痛(最高分50分)平地行走无痛(35分)轻度或偶尔疼痛(30分)中度疼痛(15分)重度疼痛(0分)爬楼梯无痛(15分)轻度或偶尔疼痛(10分)中度疼痛(5分)重度疼痛(0分)B.稳定性(最高分25分)内外侧位移<5mm(15分)6~9mm(10分)10~14mm(5分) >15mm(0分)前后方位移<5mm(10分)5~10mm(5分)>10mm(0分)C. 活动范围(最高分25分)评分标准为每5°=1分分D.缺陷(扣分)过伸无过伸(0分)<10°(-5分)10°~20°(-10分)>20°(-15分)屈曲挛缩<5°(0分)6°~10°(-2分)11°~15°(-5分)16°~20°(-10分)>20°(-15分)力线畸形5°~10°(0分)每增加5°内/外翻(-3分)休息时疼痛轻度疼痛(-5分)中度疼痛(-10分)重度疼痛(-15分)临床总分 A+B+C-D= 分优口良口可口差口(二)功能评分A. 行走情况(最高分50分)无任何限制(50分)连续步行距离超过2公里(40分)连续步行距离介于1~2公里(30分)连续步行距离小于1公里(20分)仅能在室内活动(10分)不能步行(0分)B. 上楼梯情况(最高分50分)正常上下楼梯(50分)正常上楼梯,下楼梯借助扶手(40分)需借助扶手才能上下楼梯(30分)借助扶手能上楼梯,但不能独立下楼梯(15分)完全不能上下楼梯(0分)C. 功能缺陷(扣分)使用单手杖行走(-5分)使用双手杖行走(-10分)需使用腋杖或助行架辅助活动(-20分)功能总分 A+B-C= 分(如果总分为负值,则得分为0分) 优口良口可口差口(三)附加项目实际活动范围情况屈曲° 伸直°肌力屈膝°伸膝°畸形情况内翻° 外翻° 屈曲挛缩畸形°附注1: 85~100分优 70~84分良 60~69 分可 <60分差附注2:方框内标有“分”的填具体分数;方框内标有“°”的填具体度数;方框内无任何标志的只需在相应项打“√”,肌力项除外。

颈椎腰椎骨科评估单

颈椎腰椎骨科评估单

骨科评估单
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科室: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日期: 主管医生: PT 师: OT 师: 评估日期: ☐大厅 ☐床头 注意事项:☐下肢血栓 ☐心脏病支架 ☐金属置入物 ☐跌倒骨折
临床诊断: 手术时间: 手术方式:
患者基本情况:
功能障碍
关节障碍部位:☐颈 ☐腰 ☐肩 ☐肘 ☐腕 ☐髋 ☐膝 ☐踝 活动范围: 肢体障碍:☐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 感觉障碍:☐有 ☐无 肿胀: 疼痛(部位、评分): 肌肉萎缩: 活动受限:
分析(受限)原因: 肌力异常: 上肢: 下肢 肌张力异常:上肢: 下肢 平衡障碍:坐位☐1 ☐2 ☐3 立位:☐1 ☐ 2 ☐ 3 步行能力:☐0 ☐1 ☐2 ☐3 ☐4 ☐5
步态分析: 其他: 头晕: ☐是 ☐否
目标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治疗方案
针灸理疗项目
PT
项目:
OT 项目:
☐PT ☐OT ☐针灸
附录电疗位置图表
上肢:
下肢:
颈部:
腰部:
膀胱:
ADL。

骨科培训考核评分表

骨科培训考核评分表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各考站评分表(骨科)病史采集评分表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学科培训基地考核基地考核时间评分项目评分要素标准分得分一般情况检查者自我介绍(姓名、职务或职责,每项1分)2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历号、职业、籍贯等基本情况(每项1分)5现病史主诉:起病情况与时间(每项2.5分)5发病诱因2主要症状和发病过程(每项4分)8伴随症状和阴性鉴别症状(每项2.5分)5诊疗经过(诊治单位、检查结果、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等,每项1分)5目前一般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变化等,每项1分)5既往史曾患病及长期用药史、手术外伤史、食物药物过敏史、传染性疾病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等(每项2分)12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婚育史(女性患者为月经婚育史)等(每项2分)6家族史家庭中与本病相似的病情、两系三代遗传疾病史(每项2.5分)5问诊技巧问诊有条理和重点,顺序流畅(4分),体现鉴别诊断思维(4分)8问诊语言恰当,不过度引导或指责患者5问诊全程有对患者境遇表示同情和鼓励5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态度和蔼,表述专业到位5总结病史信息,主动和患者或家属进行初步沟通(每项5分)10针对患者提问,能耐心提供专业建议5主动了解患者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和医疗保障情况2合计100考官签字:体格检查评分表(上下肢骨折检查)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学科培训基地考核基地考核时间评分项目评分要素标准分得分专科检查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告知检查操作目的及可能带来的不适,请其配合。

检查异性患者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在旁4要求患者充分暴露检查肢体4检查环境采光良好4检查体位:上肢一般取坐位,下肢取仰卧位4望诊(12分)观察步入诊室时的情况,他人辅助或自行步入诊室4一般情况,神志意识及表情4患肢是否畸形、出血、压创,并描述其程度4触诊(12分)顺序:自近端向远端,自非病变部位向病变部位4手背触诊:感觉皮温4手指触诊:压痛、皮肤紧张度、有无波动感4动诊(16分)顺序:先主动再被动,先近端再远端4主动活动:若上肢疾病,检查肩关节屈曲外展上举、肘关节伸屈、腕关节伸屈、掌指关节伸屈;若下肢疾病,检查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屈伸4被动活动:同上,了解有无被动牵拉痛4是否有骨擦音和骨擦感4量诊(12分)测量肢体周径4测量肢体长度4测量关节活动度4血管功能检查(12分)检查双侧动脉搏动4检查毛细血管充盈4检查静脉是否曲张4其他查体有鉴别诊断思路,进行除专科体检外其他查体5结合病例,其他查体的部位选择正确5查体手法正确,操作停留时间足够5整体评价根据问诊结果,选择查体正确2体检过程连贯有序,动作轻柔,体现人文关怀3合计100考官签字: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体格检查评分表(颈椎或腰椎检查)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学科培训基地考核基地考核时间评分项目评分要素标准分得分专科检查(根据疾病2选1进行查体)颈椎疾病神经查体(80分)颈项部外形,口述是否偏斜、保护性姿势等4颈椎活动是否受限:屈曲、后伸、侧屈、旋转(每项1分)4颈项部棘突(2分)、棘间(2分)及棘突旁(2分)是否存在压痛、放射痛6椎间孔挤压试验(4分),臂丛神经牵拉试验(4分)8记录双上肢肌力: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腕肌、伸腕肌、握力、手内在肌力(夹指);双下肢肌力:髂腰肌、股四头肌、足背伸肌、拇背伸及跖屈肌、足跖屈肌14记录双上肢皮肤痛触觉、胸腹部及双下肢皮肤痛温觉:四肢各关键点需要检查20记录双侧肱二头肌反射(2分)、三头肌肌腱反射(2分)和桡骨膜反射(2分),双侧膝腱反射(2分),跟腱反射(2分)对称引出10记录四肢肌张力是否对称无异常4观察四肢肌肉是否萎缩4记录双手霍夫曼氏征、巴宾斯基征、踝阵挛6腰椎疾病神经查体(80分)观察腰部外形,口述是否存在侧弯、保护性姿势等4腰椎活动是否受限:屈曲、后伸、侧屈、旋转(每项1分)4腰部棘突(2分)、棘间(2分)及棘突旁(2分)是否存在压痛、放射痛6记录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其加强试验(4分)、双侧髋关节“4”字试验(4分)、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4分)12记录双下肢肌力:髂腰肌、股四头肌、足背伸肌、拇背伸及跖屈肌、足跖屈肌12记录胸腹部及双下肢皮肤痛温觉:双下肢各关键点需要检查20记录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对称引出8记录双下肢肌张力是否对称无异常4观察双下肢肌肉是否萎缩4记录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巴宾斯基征6其他查体有鉴别诊断思路,进行除专科体检外其他查体5结合病例,其他查体的部位选择正确5查体手法正确,操作停留时间足够5整体评价体检过程连贯有序,动作轻柔,体现人文关怀3根据问诊结果,选择查体正确2合计100考官签字: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体格检查评分表(膝关节检查)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学科培训基地考核基地考核时间评分项目评分要素标准分得分专科检查准备工作(20分)准备物品,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告知检查目的及可能带来的不适,请其配合。

骨科功能评分标准.doc

骨科功能评分标准.doc

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分级评分运动功能上肢正常0 4 用筷子吃饭有些困难 1 3 用筷子吃饭很困难 2 2 能用汤匙吃饭,但不能用筷子 3 1 自己不能吃饭 4 0下肢正常0 4 不用任何辅助,可以行走但是有轻度的肌肉挛缩 1 3 上下台阶需要扶栏杆 2 2 在平地上行走需要辅助器具 3 1 不能行走 4 0感觉上肢正常0 2 轻微感觉缺失 1 1 明显感觉缺失 2 0下肢正常0 2 轻微感觉缺失 1 1 明显感觉缺失 2 0躯体正常0 2 轻微感觉缺失 1 1 明显感觉缺失 2 0膀胱功能正常0 3 轻度功能障碍 1 2 严重功能障碍 2 1 完全尿潴留 3 0总分17 恢复率(百分率)=(术前分—术后分)÷17×100JOA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评分自觉症状(9分满分)腰痛腰痛全部消失 3有时轻疼痛 2经常腰疼痛 1经常激烈腰痛0下肢疼痛及麻木下肢腿痛、麻木全部消失 3有时轻下肢痛、不麻木 2有时下肢痛、麻木,有时下肢痛、麻木较重 1有时下肢激烈疼痛、麻木0步行能力能完成正常步行 3500m以上可能出现疼痛、麻木无力 2步行界限100~500m以内 1100m以内0客观检查(6分满分)直腿抬高试验(包括腘绳肌)正常 230°~70° 1小于30°0感觉正常 2轻微感觉障碍 1明显感觉障碍0肌力下降(MRC分级)正常(5) 2轻度肌力低下(4) 1明显肌力低下(3~0)0总计15分截瘫Frankel分级患者你好,为了全面的了解你的术后恢复情况,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你的病情,指导你的下一步治疗,请你认真填写下列表格。

谢谢你的配合。

姓名:性别:1、男2、女年龄:术后时间:年月日联系方式:------------------------------------------------------------------------------ *主观症状(9分)LBP(3分) 感觉障碍(2分)无 3无 2偶有轻痛 2轻度 1频发静止痛或偶发严重疼痛 1 明显0频发或持续性严重疼痛0 运动障碍(MMT)(2分)腿痛或麻(3分)正常(5级) 2 4级1 0-3级 0无 3*ADL受限(14分)重轻无偶有轻度腿痛 2 卧位转身0 1 2频发轻度腿痛或偶有重度腿痛 1 站立0 1 2频发或持续重度腿痛0 洗、漱0 1 2步行能力(3分) 身体前倾站立0 1 2正常 3坐1小时 0 1 2能步行500m以上,可有痛、麻、肌弱2 举物、持物0 1 2行走 0 1 2步行<500 m,有痛、麻、肌弱 1 *膀胱功能(-6分)步行<100 m,有痛、麻、肌弱 0 正常 0*体征(6分) 轻度失控 -3直腿抬高(包括月国绳肌紧张)(2分) 严重失控 -6正常 230~70 1<30 0--------------------------------------------------------------------------- 满分29分<10分,差;10-15分中度; 16-24良好; 25-29优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75%优50-74%良25-49%中0-24%差肘关节的功能评分标准HHS评分:疼痛(30分)无30分曲肘时关节无疼痛 15曲肘时关节轻微疼痛10分曲肘时关节中度疼痛, 5 分曲肘时关节严重疼痛0分休息时无疼痛15休息时轻微疼痛10休息时中度疼痛5休息时严重疼痛0功能(20)分A.1.能做曲肘运动30分钟82.能做曲肘运动15分钟63.能做曲肘运动5分钟44.不能做曲肘运动活动0B.1.肘关节活动不受限122.娱乐时受限10分3.能做家务8分4.日常生活自理6分病残0矢状面活动7度折合1分肌肉力量1.能把2.3公斤的物体90度102.能把噢.9公斤的物体90度83.不负重做对抗重力54.不能屈肘0屈曲挛缩1.少于15度62.15度-45度43.45-90 24.大于90 0伸直挛缩1.135度的15度以内62.小于125 43.小于100 24.<80 0旋前1.>90度42.30度-60度33.15-30 24.<0 0旋后1.>60度42.45度-60度33.15-45 24.<0 0优秀:90-100 良好:80-89 一般:70-79 较差:60-69 最差:小于60 HHS2评分,属于病人自我报告式评分疼痛(最好50分)无或可被忽略50分轻微疼痛,偶然需服止疼药45分中度疼痛,每日需服F药35 分中度疼痛,休息或夜间痛15分严重疼痛,影响日常生活0分功能(最高50)分活动(最高30分)不受限30分轻微受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25分不能举起》4。

骨科培训考核评分表

骨科培训考核评分表

5
诊断评估与鉴别诊断
(A)
各项诊断均有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的依据
5
诊断准确,主次排序合理
10
鉴别诊断结合患者主要诊断展开,分析有条理 10
未出现与诊断无关的鉴别诊断
5
诊疗计划符合基本治疗原则,简明扼要
10
诊疗计划(P)
诊疗计划与相关诊断对应
10
诊疗计划体现患者病情个体化原则
5
总体
首次病程录整体书写简洁扼要,临床思路清晰 5
试外侧半月板,外旋环转测试内侧半月板
维持旋转的位置下将膝关节逐渐伸到90°
5
关节完全屈曲位出现弹响,表示半月板后角损伤;关节 伸到90°发生弹响,表示半月板体部损伤;关节伸到微 5 屈位发生弹响,表示半月板前角损伤
其他查体 有鉴别诊断思路,进行除专科体检外其他查体
5
结合病例,其他查体的部位选择正确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 结业考核各考站评分表 (骨科)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
病史采集评分表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培训学科
培训基地
考核基地
考核时间
评分项目
评分要素
标准分 得分
检查者自我介绍(姓名、职务或职责,每项1分)
2
一般情况 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历号、职业、籍贯等基本情 5 况(每项1分)
5
总结病史信息,主动和患者或家属进行初步沟通(每项 10
5分)
医患沟通 针对患者提问,能耐心提供专业建议
5
主动了解患者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和医疗保障情况
2
合计
100
考官签字: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

9-2四肢骨折考核评分表

9-2四肢骨折考核评分表

9-2四肢骨折考核评分表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断裂或移位,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损伤。

其中,前臂骨折是四肢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

前臂由桡骨和尺骨组成,骨折会导致肢体疼痛、力量减弱、活动受限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记录手术效果,临床使用前臂骨折固定考核评分表。

下面将对这一评分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前臂骨折固定考核评分表是根据前臂骨折固定手术的效果制定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一、骨折稳定性(20分)骨折稳定性是评估手术固定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触摸骨折处以及进行X光检查来评估。

如果骨折处无明显移位,得分较高,最高分为20分。

如果骨折处有明显移位,得分较低。

二、手术切口(20分)手术切口是进行骨折固定手术时进行的。

切口清晰、缝合整齐且无渗液、感染等情况得分较高,最高分为20分。

如果切口不清晰,有渗液、感染等情况得分较低。

三、固定器材(20分)固定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骨折固定效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材,并且使用正确、固定牢固,得分较高,最高分为20分。

如果固定器材选择不当,使用不正确,得分较低。

四、功能恢复(30分)功能恢复是评估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活动范围、肌力和功能恢复情况。

如果手术后活动范围大,肌力恢复好,得分较高,最高分为30分。

如果活动范围小,肌力恢复差,得分较低。

五、并发症(10分)手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等。

如果没有任何并发症,得分较高,最高分为10分。

如果出现了并发症,得分较低。

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手术效果,并提供参考依据。

这份评分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手术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同时,评分表也可以用于在临床研究中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提高骨折固定手术的效果。

总的来说,前臂骨折固定考核评分表是一份用于评估前臂骨折固定手术效果的工具,通过对骨折稳定性、手术切口、固定器材、功能恢复和并发症进行评分,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手术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上下肢骨折检查评分表

上下肢骨折检查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表(上下肢骨折检查)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培训学科
培训基地
考核基地
考核时冋
评分项目
评分要素
标准分
得分
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告知检查操作目的及可能带来的不适,请其配合。检査异性患者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在旁。
4
要求患者充分暴露检査肢体
4
检査环境采光良好
4
检査体位:上肢一般取坐位,下肢取仰卧位
4
望诊(12分)
观察步入诊室时的情况,他人辅助或自行步入诊室
4
一般情况,神志意识及表情
4
患肢是否畸形、出血、压创,并描述其程度
4
触诊(12分)
顺序:自近端向远端,自非病变部位向病变部位
4
手背触诊:感觉皮温
4
手指触诊:压痛,皮肤紧张度、有无波动感
4
专科检查
动诊(16分)
顺序:先主动再被动,先近端再远端
4
主动活动:若上肢疾病,检查肩关节屈曲外展上举、肘关节伸屈、腕关节伸屈、掌指关节伸屈:若上肢疾病,检査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屈伸
5
整体评价
根据问诊结果,选择查体正确
2
体检过程连贯有序,动作轻柔,体现人文关怀
3
合计
100
考官签字:
4
被动活动:同上,了解有无被动牵拉痛
4
是否有骨擦音和骨擦感
4量诊Leabharlann 12分)测虽肢体周径4
测量肢体长度
4
测量关节活动度
4
血管功能检査(12分)
检査双侧动脉搏动
4
检査毛细血管充盈
4
检査静脉是否曲张
4
其他査体
有鉴别诊断思路,进行除专科体检外其他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查体-反射检查生理反射(一)浅反射:1. 角膜反射:嘱被检者睁眼向内侧注视( 1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从患者视野外接近并轻触外侧角膜( 1分),避免触及睫毛( 1分),正常反应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和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前者称为直接角膜反射,而后者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1分)。

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 1分)。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 1分)。

两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1分)。

2. 腹壁反射异常:病人仰卧,腹壁放松( 1分),用稍尖物品沿肋下缘(胸7-8),平脐(胸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侧向内侧轻划腹壁皮肤( 1分),反应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向刺激部位偏移。

正常人也有反射极弱或完全不能引出者,最好在吸气之末进行检查。

在腹肌稍紧张时(此时头稍抬起)容易引出,称之加强法。

腹肌防御反射肌肉收缩的范围很大,多数伴有同侧下肢反射性的屈曲,此反射从开始刺激到肌肉收缩潜伏期长。

另外一侧受刺激可引起两侧性腹肌反射性收缩,比一般腹壁反射强, 如果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该侧有锥体束的损害。

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1分),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8~10节( 1分),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 1分)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1分)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1分)。

(二)深反射:1. 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 1分)。

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 1分),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 1分)。

观察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屈曲动作. 肱二头肌反射正常深反射是由肌皮神经传入,经颈髓5~6,仍由肌皮神经传出。

肱二头肌反射异常,提示上述反射弧有损害( 1分)。

2. 膝反射:膝关节自然弯曲( 1分),用叩诊锤叩击髌骨和胫骨粗隆之间的股四头肌腱附着点( 1分)。

观察股四头肌收缩引起膝关节背伸。

异常示腰髓2~4节反射弧有损害( 1分)3. 跟腱反射:被检查者仰卧,下肢屈曲,大腿稍外展外旋( 1分),检查者用左手握住足趾使踝部稍背屈( 1分),叩击跟腱( 1分)。

观察腓肠肌收缩引起的足背屈。

异常示骶髓1~2节反射弧有损害( 1分)二、病理反射:1.锥体束征阳性体征说明椎体束病损,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而出现的异常反射(1)巴彬斯基氏征:以竹签或叩诊锤柄沿足底外侧从后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 1分),正常反应为拇趾及其他四趾屈曲( 1分),称为正常跖反射即为阴性;如拇趾背屈,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为巴彬斯基征阳性( 1分)。

(2)欧苯海姆氏征:检查者用拇拇指及食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推动( 1分),如拇趾及其他四趾断屈为阴性( 1分),出现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 1分)。

(3)霍夫曼氏征: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 1分),以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中指( 1分),用拇指向下弹拨患者中指甲( 1分),如有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即为阳性反应( 1分),提示上肢锥体束损害( 1分)。

(4)阵挛: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握住病人的小腿( 1分),另一手突然将病人足底推向背屈,并持续加压力( 1分),如踝关节部有自发的节律性伸屈性运动,为踝阵挛阳性( 1分)。

阵挛均为肌张力增加的结果,见于锥体束损害( 1分)。

2.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1分)。

(1)颈强直:如无全身肌张力增高,颈部被动前屈时有明显抵抗者称为颈强直( 1分)。

(2)克匿格氏征:患者仰卧,下肢髋关节向前屈曲呈直角( 1分),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度以上( 1分)。

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1分)。

脊柱特殊体检1.上臂牵拉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 sign: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 1分),一手握患腕( 1分),向相反方向牵拉( 1分)。

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麻木感,为阳性( 1分),见于颈椎病( 1分)。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 sign:患者端坐( 1分),头后仰并偏向患侧( 1分),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 1分),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 1分),见于颈椎病( 1分)。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及加强试验Bragard sign: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 1分)。

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始感腘窝不适。

本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抬高到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1分),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其阳性率约为90%。

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1分)。

示腰椎间盘突出( 1分).4.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 1分),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 1分),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 1分),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1分)。

此方法用于检查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1分)。

肩关节特殊体检1.杜加征Dugas sign: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阴性( 1分)。

有肩关节脱位( 1分)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1分),称为Dugas征阳性。

2.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 1分),当外展到60°~120 °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 1分),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示冈上肌腱炎( 1分).3.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嘱患者外展,当外展20°-30°时,可以看到患侧三角肌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 1分),越用力越耸肩。

若被动外展患肢超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 1分),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障碍即为阳性,提示有冈上肌腱的断裂或撕裂( 1分)。

肘关节特殊体检1. 米尔征Mill sign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 1分),然后前臂旋前( 1分),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1分),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1分)腕关节特殊体检1. 屈腕试验(Phalen征):是检查正中神经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 1分),检查方法为:让病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度( 1分),1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神经刺激症状,即屈腕试验阳性( 1分)。

2.神经叩击试验(Tinel征):既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1分)。

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的部位( 1分)。

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1分)。

3.握拳试验又称芬克斯坦(Finkel-stein)试验,用于诊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分)。

检查时嘱患者屈肘90°,前臂中立位握拳,并将拇指握在掌心中( 1分),医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部使腕关节向尺侧屈腕( 1分),若桡骨茎突部出现剧烈疼痛,则本试验为阳性( 1分)。

4.指浅屈肌试验医者将被检查处的手指固定于伸直位( 1分),然后嘱患者屈曲需检查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若不能屈曲( 1分),表明该肌腱有断裂或缺如( 1分)。

5.指深屈肌试验检查时将患者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固定在伸直位( 1分),然后让患者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若不能屈曲( 1分),表明该肌腱可能有断裂或该肌肉的神经支配发生障碍( 1分)。

骨盆特殊体检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医生双手交叉撑开两髂嵴( 1分),此时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凑合得更紧贴,而骨盆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1分)。

医生用双手挤压病人的两髂嵴( 1分),伤处出现疼痛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1分)。

示骨盆骨折( 1分)2.骶髂关节扭转试验(床边试验/盖氏兰)Gaenslen sign:病人仰卧( 1分),屈健侧髋、膝,让病人抱住( 1分);病侧大腿垂直于床缘外( 1分)。

检查者一手按健侧膝( 1分),一手压病侧膝( 1分),出现骶髂关节痛者为阳性( 1分),说明腰骶关节有病变( 1分)。

髋关节特殊检查.1.“4”字试验Patrick sign:本试验包含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三种运动。

方法如下:病人平卧于检查床上( 1分),卷其患肢,将外踝搁在健侧肢髌骨上方( 1分),检查者用手下压其患侧膝部( 1分),若患髋出现疼痛而使膝部不能接触桌面即为阳性( 1分)。

见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有痉挛病人( 1分)。

2.托马斯征Thomas sign:用来检查髋关节有无屈曲畸形。

方法如下: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 1分),检查者将其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完全屈曲,使膝部贴住或尽可能贴近前胸( 1分),此时腰椎前凸完全消失而腰背平贴床面( 1分),若患肢自动抬高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托马斯征阳性( 1分)。

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 1分)若患髋存在屈曲畸形,即能一目了然,根据大腿与桌面所成之角度,断定屈曲畸形为多少。

3.艾利斯征Allis sign:病人仰卧位,屈髋屈膝( 1分),两足平行放于床面,足跟对齐,观察双膝高度( 1分),如一侧膝比另一侧膝高时,即为阳性( 1分)。

见于髋关节脱位、股骨或胫骨短缩( 1分)。

4. Trendelenburg征(特伦德兰堡试验)又称臀中肌试验、单腿独立试验:嘱患者先用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下肢抬起( 1分),患侧骨盆向上提起,该侧臀皱上升为阴性( 1分)。

再使患侧下肢独立,健侧下肢抬起( 1分),则健侧骨盆及臀皱下降为阳性( 1分)。

原理及代表意义:用来测试髋关节的臀中,小肌功能及股骨头与髋的关系是否正常( 1分),由于脱位时股骨头不在原位,不能有效抵住骨盆。

此试验检查关节负重,检查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任何臀中肌无力的疾病这一体征均可出现阳性( 1分)。

检查注意事项:在臀中肌麻痹、髋内翻等原因引起的髋关节不稳定状态时亦出现( 1分)膝关节特殊检查.1. 侧方应力试验: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 1分)与20~30度( 1分)位置下作膝内翻与膝外翻( 1分),并与对侧作比较(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