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 鲁教版必修2
,
汇报人:
目录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定义
人口迁移:指人口在空间上的 移动包括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 迁移
人口流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 移动包括日常流动和季节性流 动
永久性迁移:指人口从一个地 方永久性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暂时性迁移:指人口从一个 地方暂时性迁移到另一个地 方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居住地
日常流动:指人口在居住地和 工作地之间的日常移动
工资水平:工资 水平高的地区对 人口吸引力大
就业机会:就业 机会多的地区对 人口吸引力大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语言文化:语言和文化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社会习俗:社会习俗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政治因素
政策影响:政府政策对人口迁 移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战争影响:战争对人口迁移和 人口流动的影响
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对人口迁 移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对人口迁 移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地形: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水源:充足的水源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土壤:肥沃的土壤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人口迁移 与人口流动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层面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口迁 移与人口流动的保障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合理 流动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城市承载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育提高技能 增强适应能力
个人层面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 社交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ppt课件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ppt课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
是( C )
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 D.非洲
4、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 C )
A.三峡库区移民
B.“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 南迁
C.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
D.老城区的拆迁户乔迁新居
5、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
非洲---美洲、西亚
南欧---西欧
旧大陆--新大陆
人口迁移特点 已开发地区--未
开发地区
永久性移民的比例 明显减少;
迁移形式更趋于多 样化。
二、人口流动 自读提示: 1、人口流动的概念?
2、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有什么不同?
3、“外籍劳工”的含义是什么?流动 的总趋势?对经济的影响?
4、我国民工流问题的思考……
一、人口迁移 自读提示:
1、人口迁移的概念?
2、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哪些因素 影响了人口迁移?不同阶段有什么 特点?
3、二战后,人口迁移的新特点?
国际难民
阿富汗难民
非洲难民
苏丹难民
环境移民—三峡移民
活动: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比较
人口迁移
15~19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口迁移路线
欧洲---美洲、大洋州 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 外籍工人---西亚
前往 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D(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 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8、下列关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B )
A.外籍工人减少
B.国际难民数量增多
C.发展中国家群众移民
D.人口迁移流向未发生变化
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2015年——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2015年——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下列人口移动中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 1、15世纪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
人口迁移
2、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中的“民工潮”
人口流动
3、三峡工程大移民
人口迁移
4、大批农民赴科威特等国务工
人口流动
【考点4】辨别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人口流动的关系 【4—1】( 荆州市 2012 届高三质检一模 ) 下列属于人口 迁移的是( C )
思考: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农村→城市, 而某些发达国家的人口却从城市迁往农村?
思考:如果你要搬家,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上海、 一个是西藏,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
人口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推拉理论”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
三、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迁 出 地
迁 入 地
①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 思想、文化的交流,提高经 济收入 ②缓解劳动力压力,缓解人 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①缓解劳动力不足,促 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
① 青壮年劳动力 减少 ②人才的外流
①带来某些社会问 题和公共设施负担, 如对交通、住房产 生压力 ②对自然和环境产 生深刻影响
三峡移民搬迁之前在 自己家门口合影纪念
泪别故乡
二战前迁移特点
由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 是永久性移民的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 表现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表现 实例
东德与西德的统一;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 非洲国家独立,原殖民者返回迁出国。 欧洲人从殖民地返回故乡,西欧各国迁 出人口减少;美国作为人口迁入国,来 自欧洲的移民减少,拉丁美洲和亚洲成 为主要源地。 新兴城市出现、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带 来的就业机会造成人口迁移。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感谢您的观看
交通工具的革 新:高铁、飞 机等高速交通 工具的发展使 得长距离迁移
更加便捷。
信息传播的加速: 互联网和社交媒 体的普及使得人 们更容易获取和 交流信息,促进
了人口流动。
城市化进程的推 进:随着城市化 的加速和城市经 济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人涌入城 市,形成了城市 人口流动的趋势。
跨国公司的扩张: 跨国公司的扩张 和国际合作项目 的增多,促进了 跨国人口流动和
自然灾害:如地震、 洪水、干旱等自然灾 害可能导致人口迁移 到更安全的地区。
资源匮乏:某些地区 由于资源短缺,如水 资源、土地资源等, 可能导致人口迁移到 资源更丰富的地区。
生态平衡:环境破坏 和生态失衡也可能促 使一些地区的人口迁 移,以寻找更好的生 活和工作环境。
技术进步对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迁移和 流动
目录
人口迁移和流动概述 各大洲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未来趋势 应对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策略与建议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定义
人口迁移:是指人 们跨越一定地区范 围,改变常住地点 的行为。
人口流动:是指人 们改变常住地点, 但未跨越一定地区 范围的行为。
同努力。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迫使人们迁移。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人口流动。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分布,促使人们迁移。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未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预测
技术进步:随着 科技的发展,人 口迁移和流动将 更加便捷和快速。
大洋洲
人口迁移原因: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就业机会 流动人口特点:高技能、年轻化、教育程度高 移民国家选择: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 人口迁移影响: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

大城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数据分析研究

大城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数据分析研究

大城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数据分析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城市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频繁。

对于大城市的发展和治理,这些人口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流出和另一个地区的人口流入。

根据研究结果,大城市的人口迁移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数人口迁移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域。

大多数人选择在就业和生活方便的城市中心区域和近郊地区居住,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的交通比较拥挤,房价相对较高。

2. 人口迁移存在季节性。

年度时间变化、气候、节假日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例如,春节期间,由于全国各地人们回家过年,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3. 人口迁移具有规律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流动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同样的行业人群随着产业分布的变化,人口迁徙的方向和规模也会跟着变化。

4. 教育、就业等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驱动力。

教育和就业是人们的生活重心,使得人口迁移强调了这些因素。

例如,人们喜欢迁往大城市觅得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

二、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是指人们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这种迁移是有目的性的,即为了改善生活、工作等原因。

在城市化中,人口流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现象,其特点如下:1. 人口流动呈现分散化趋势。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完善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迁徙。

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流动的需求也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也就是说把人口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地方。

2. 人口流动存在城区内外方向性区别。

城区内外的人口流动方向也并不是一样的。

城区内人口流动多为短途的,比如说上下班、购物、看电影等;而迁往城外的人口流动则多涉及到生活、工作等更加长期的问题。

3. 手机定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人口流动问题。

现如今的手机技术可以通过APP软件实时记录人们所在的位置,这可以有效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制定公共服务和交通安排。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们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而人口流动则是相对较短期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有多种原因,包括经济、教育、就业和社会等方面因素。

经济原因是人们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当某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好于其他地区时,人们倾向于迁移到经济更发达的地区,以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教育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迁移到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地方,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

此外,为了逃离战争、追求社会稳定和寻求政治自由等原因,人们也会选择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源地来说,人口迁移可能导致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同时,源地的人们也会面临社会连结断裂和文化传承的问题。

对于目的地来说,人口迁移可以带来就业机会增加、人力资源丰富等好处。

然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可能给目的地带来社会融合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挑战。

三、人口流动的形式人口流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首先是城市化导致的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或定居。

其次是国际间的人口流动,即跨国人口迁移。

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穿越国境线,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最后是内部人口流动,即在国家内部的人口迁移。

通常情况下,人们从经济不发达或灾区迁移到经济更发达和相对稳定的地区。

四、应对人口迁移的挑战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给政府和相关组织提出了许多挑战。

首先是社会融合和文化适应问题。

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可能面临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社会融合和文化适应。

其次是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人口迁移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同时也增加了社会保障的压力。

第五章 人口流动与迁移

第五章 人口流动与迁移

原居住地的因素 迁入地因素 中间阻碍因素 迁移者个人因素
目的地因素
➢ 中间的障碍因素指使一地迁往另一地困难的因素: 包括生理障碍,移民法,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距离等
➢ 个人因素包括:
✓ 第一,个人或家庭的特征,如个人的性格、爱好、敏 感程度、家庭规模和生命周期阶段等;
✓ 第二,个人对其他地方的认知程度、与外界接触的情 形等;
信息的条件下。而迁移的关系网在此 骑着极大的作用。
二、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
(二)移民文化研究
1、移民的文化冲突理论
▪ 生存竞争 ▪ 宗教冲突 ▪ 政治冲突 ▪ 经济冲突
▪ 1980年650万外国居 民在美国就业,同时 有760万美国失业。
▪ 在2000年左右,北 京、上海等地出现了 一些农民工对城市人 员就业挤压的观点。
家人团聚的欢乐,熟 悉的社区环境,在出 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 的社交网络等
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 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 生态环境下降等
2、埃弗雷特.李的中间障碍理论
+ - - 0- + - -0 0+-+ -0 - - - + -- 0 0 - - +
原住地因素
++0+-+00+-++0+0++ - 0
都会影响其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评价,也会影响
他们对中间阻碍因素的认识。
3.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
▪ 舒尔茨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时,明确把 “个人和家庭进行流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就业机会”看作人力投资的主要方面之一。
▪ 人们流动时的花费是投资的成本,流动后 的所得是其收益。对流动行为的决策取决 于流入地的平均收入是否超过流出地的平 均收入加上流动过程中的其他支出。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区别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区别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区别民工流动是高中地理(下册)第十章“人口与城市”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中的最后一个内容。

由于民工流动在“人口的迁移”一节中讲述,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民工流动是我国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实际上,民工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应属于人口流动。

在人文地理学中,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人口流动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分为周期流动和往返流动。

周期流动,是指定期外出旅行后在新地点居住一定长的时间后返回居住地,又称季节流动。

如我国一些地区农民农闲时外出做临时工,农忙季节或春节前返回乡村;山区牧民在夏季把畜群放牧到草山草地,冬季带着畜群回山谷里越冬;大学生外出读书、旅游者外出旅游都可看作人口周期流动。

往返流动是指往返于工作场所和居住地点的人口流动,外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昼夜,又称每日流动。

如农民白天到田地里耕作,夜间回到村庄;渔民到海上捕鱼一天或几天,再回到渔港等等;更主要的是指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每天到市区里的工作地点上班。

例如1970年调查东京市中心地区夜间人口为42.3万,白天人口可达219.1万,说明有176.8万人口每日往返于市中心和郊区,作钟摆式的往返流动。

纽约、伦敦、巴黎、墨西哥城一些大都市也都有这种现象。

与此相反,另一种往返流动是工作者居住在市区,每天到位于郊区的工作场所去上班。

例如上海市在其卫星城兴建或迁去一些工厂,使得居住在市区的工作人员每天去郊区上班。

人口迁移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

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

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从人口迁移的时间划分,有古代移民和现代移民。

如我国三峡地区的人口迁移就属于现代移民;从人口迁移的动力分,有自愿移民和强迫性移民。

如我国古代的充军,非洲黑人被贩买到美洲都属于强迫性移民;从人口迁移的范围划分,有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这一分类方法课本上介绍较详细,不再赘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5. 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 ( A ) 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经济、 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 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 D.交通运输条件 .
人口迁移的分类
2.分类 2.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区别:有无跨过 区别 有无跨过 国界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政治 因素 ⑩战争
⑨国家政策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政治中心的改变
巴西利亚、华盛顿、 巴西利亚、华盛顿、 堪培拉、 堪培拉、伊斯兰堡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s2011/zqxx/
2002年,美国为“911事件”对阿富汗地区的塔利班 年 美国为“ 事件 事件” 武装进行军事打击,大量难民逃亡周边国家。 武装进行军事打击,大量难民逃亡周边国家。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 些是国内迁移? 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北宋末年,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19世纪, 世纪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三 峡 移 民
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3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下乡。(材料) 。(材料 ⑨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材料) 我国六、 ⑩美国的反恐怖战争,引起大量阿富汗难民流入巴 基斯坦等国。(图片) 。(图片 基斯坦等国。(图片) 引起的人口迁移。 ⑾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中, _____,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中,促进人口迁移因素的有________, C、D、E 阻碍因素的有__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_。 阻碍因素的有__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F、G A、B
①气候
自然 生态 然灾害
• 1937年,日本专家在东北阜新一带勘探石油,也肯定中国东北地区贫 油。但是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新的学说和论证,坚信中国东 北地下存在着丰富的油田。从1955年开始,国家地质部、石油工业部 先后在松辽盆地进行全国的石油勘探,历时5年,1959年,终于在黑 龙江省西南部发现了大油田。 1959年9月26日,新陈代谢国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前夕,在大同镇 附近的松辽盆地第三号探井——松基三井进台的一根长长的出油管喷 出了棕褐色的油龙。次日,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钦、省长李范五及 省委书记处书记强晓初、李剑白等领导来到肇州县大同镇。欧阳钦说: “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这里出油了,是不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伟大的 发现呀?全国人民应该好好庆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李剑白 为欧阳钦的话所感染:“是该庆贺。松基三井喷油正值国庆十周年的 大庆前夕,是向国庆献了大礼,应该大庆。”欧阳钦说:“好啊,那 咱们就给这个即将诞生的油田起个名叫大庆吧”,并提议将大同镇改 为大庆镇。随后,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成立大庆和将大同 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
⑿文化教育
社会 ⒀婚姻 文化 因素 ⒁家庭
⒂宗教信仰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 人口迁移的“ 论”
农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少 升学与升迁机会少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社会地位低
城市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相对理想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居住舒服 社会地位高
冷冻地带” ①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 阳光地带”迁移。 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引起的人口外迁。 ②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发生人口迁移。 ③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大庆、 ④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20世纪非洲 ⑤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2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的设立, ⑥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 20世纪80年代,深圳、 世纪80年代 人口迁入。 人口迁入。 大移民。(阅读P19材料) 。(阅读P19材料 ⑦三峡工程大移民。(阅读P19材料)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 ⑧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思考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 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增长 人口 变动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 迁出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率—迁出率 迁入率
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 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全球人口数无影响
• • • • •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C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更优的自然环境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1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国内迁移: 国内迁移:① ② ;
国际迁移: 国际迁移: ③ ④
“下南洋” 指流民漂洋过 下南洋” 下南洋 谋生, 下南洋” 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 的流民, 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 福建、 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 多数(95%以上) (95%以上 多数(95%以上)。
清代华北 大旱, 大旱,赤地 千里, 千里,河北 及山东的饥 民大批出山 海关移至东 北。
二战 以后
拉美、 拉美、 亚洲、 亚洲、 非洲
西欧 北美
迁入地区经 济发达
•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出新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现出新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 .定居移民减少, 多 • 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 . 地区 •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 .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 ~ 年世界移民趋势。 反映了 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1~ 2题。 题 •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经 济 因 素
⑥经济发展 ⑦大型工程建设 ⑧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为什么有人称土耳其国家足球队为“德国二队”?
二战之后, 二战之后,德国人在 主要成绩 废墟中建立了举世瞩目的 入围世界杯决赛圈: 入围世界杯决赛圈: 经济奇迹, 经济奇迹,但奇迹的背后 却离不开大量外籍劳工的 1954、2002年 1954、2002年 贡献,尤其是土耳其人。 贡献,尤其是土耳其人。 入围欧洲足球锦标赛: 入围欧洲足球锦标赛: 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 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在 上世纪50 60年代到 50、 上世纪50、60年代到 1996、2000年、 1996、2000年 德国打工的外籍劳工当中 土耳其人是最多的。 ,土耳其人是最多的。 目前在德国居住的土耳其人有700万之多, 目前在德国居住的土耳其人有700万之多,居住在德国的年 700万之多 轻土耳其人不仅接受了德国的教育, 轻土耳其人不仅接受了德国的教育,他们也受到了德国足球的熏陶 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8 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 。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8名球员是在德国 出生的。德国的教练+在德国出生的球员, 出生的。德国的教练+在德国出生的球员,土耳其足球早已打上了 深深的德国烙印, 深深的德国烙印,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 后又返回的现象。 后又返回的现象。
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 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 每天往返工作地与居住地的通勤人口。 (1)人口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工作地与居住地的通勤人口。 )人口每日性流动; (2)人口季节性流动;如:季节性的牧场牧民 )人口季节性流动; (3)人口不定期流动;如: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不定期流动; 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与人口迁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 与人口迁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 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 长期”变更定居地。 性”或“长期”变更定居地。
•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 ( C ) • A.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 .家住天津, • B.北京 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 .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 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 北京、 北京、广州两地各住一天 • 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毕业后 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 留校工作 • 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 .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
3.看右图,下列属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 看右图, 看右图 地的拉力因素的是( 地的拉力因素的是 )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 •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 •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