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小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小水电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水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至2015年底,全国17个省份的百余座小水电站开展了绿色小水电评价试点,强化电站减水河段生态修复治理和最小下泄流量监管,使中小河流生态明显改善。全球环境基金(GEF)批准“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概念书,项目电站将引导农村水电行业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作为世界小水电发展大国,中国将经验和智慧推广至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事实上,中国在推动小水电行业创新方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了全球小水电技术的主要资源国和示范国。

2012年,中国商务部、水利部和联合国工发组织及国际小水电中心共同实施“点亮非洲”项目,在10个非洲国家边远农村建设100个村级水电站,为非洲农村提供电力,其中的赞比亚西瓦安都水电站被评为“国际援建项目优秀奖”。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共同为中国外援项目“中巴小型水电技术国家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开启了小水电国际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二、农村小水电建设成就

“十二五”以来,农村水电完成投资共计1400多亿元,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400多万千瓦,5年累计发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3.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

至2015年底,我国已建成农村小水电站4.7万多座,装机容量7500多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2300多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1/4。

我国农村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别贫困地区。在偏远山区每建设一座水电站,都会带动当地“三通”,即路通、电通、电话通。

不仅如此,小水电还带来了农村能源革命。从烧柴到用电,“十二五”期间,全国已建成了3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80个代燃料乡和1478个代燃料村。1478个村的220万山区农民告别上山砍柴,改变了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用上低价的代燃料电,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山区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小水电还给村民们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村下洛水村小组,每年从辖区内的8座小水电站收取管理费20余万元,人均每年分红3000元以上。

“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大力实施“民生、平安、绿色、和谐”水电建设。水利部在广东等26个省份和兵团实施增效扩容改造工程,改造了4400多座农村水电站,改造后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增加20%和40%以上;集中连片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建成249个项目和1478个代燃料村,解决了224万人生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活燃料问题,保护森林面积1100多万亩;建成了300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中央投入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农村水电地区无电问题基本解决。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水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十二五”以来,水利部以中小河流水能资源规划和绿色小水电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河流生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17个省份的百余座小水电站开展了绿色小水电评价试点,强化电站减水河段生态修复治理和最小下泄流量监管,中小河流生态明显改善。全球环境基金(GEF )批准了“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概念书,完成了项目选点,项目电站将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引导农村水电行业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