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与排除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与排除
格 的模 切 压痕 刀版 。
质 量 差 或模 切 钢 刀 规格 选 择 不 合理 。所 以应 根 据模 切 纸 板 的 不 同材 质 选 用 不 同规 格 的优 质 模 切 刀 ,提
高其模 切适 应 性 。
2 )模 切钢 刀 刃 口磨损 严 重 。经常 检 查钢 刀 刃 口 及磨 损情 况 ,磨损 后要 及 时更换 模切 钢 刀 。 3 )模 切 钢 刀 与海 绵 胶 条 的选 择 或 安 装 不 规 范 。 因为海 绵 胶 条 应有 足够 的硬 度才 可 以压 紧 纸 张 ,让 模 切 刀顺 利 地 将 纸 张切 开 ,不 同纸 张应 选 用不 同硬 度 的海绵 胶 条 。海绵 胶 条 的安装 位 置 应 离 模切 刀两
1 )模切 钢 刀刃 口不 锋 利 。产生 原 因是 模切 钢 刀 产 生 这 种故 障 的原 因可 能 是 压 痕 模 的槽 宽 选择 不 适 ,应按 上 面 方 法 重新 选 择 压 痕模 的槽 宽 。或 者 是 模 切 刀 版上 的线缝 太 宽 ,压 痕 线在 模 切 压 痕 的压 力 作 用 下 出 现扭 动 ,排 除办 法 是 更 换 刀版 ,使 用 合
在模 切 瓦楞纸 时 : 压 痕模 的槽深 = 瓦楞 纸压 实 时的纸 厚
压痕模 的槽 宽= 2倍瓦楞纸 的纸 厚+ 压痕线 的厚 度
压痕线的高度= 模切刀高度一 瓦楞纸压实时的纸厚
2 )模 压机压 力 调整 不 当 。解决 办 法是 调整 模 切
机 的调 压机 构 ,适 当调整 模切 机 的压力 大小 。
法。
压 痕格 位 。另 外 ,也 可 通 过调 整 纸 张 输送 侧 定 位 规 矩 或前 定 位 规 矩来 校 正 ,使模 切 压 痕 线 与 印 刷格 位 套准。 4 )模切 压痕 与 印刷 的 工作 环境 不 同会 造成 纸板 纤 维 变 形 ,这 也 会 导 致 模 切 压 痕 格 位 不 准 。 所 以 , 在 尽 量保 证 模 切 压 痕 与 印刷 在 同一 工 作 环 境 进 行或 保 证 工 作 环 境 的 同 一 性 ( 有 相 同 的 温 度 、湿 度 即

【模切分析】六种模切压痕加工故障处理方法?!

【模切分析】六种模切压痕加工故障处理方法?!

【模切分析】六种模切压痕加工故障处理方法!六种模切压痕加工故障处理方法:(1)模切刃口不光产生原因是钢刀质量不良,刃口不锋利,模切适性差;钢刀刃口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机器压力不够;模切压力调整时,钢刀处垫纸处理不当,模切时压力不适。

排除方法是根据模切纸板的不同性能,选用不同质量特性的钢刀,提高其模切适性;经常检查钢刀刃口及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新的钢刀;适当增加模切机的模切压力;重新调整钢刀压力并更换垫纸。

(2)模切后纸板粘连刀版原因是刀口周围填塞的橡皮过稀,引起回弹力不足,或橡皮硬、中、软性的性能选用不合适;钢刀刃口不锋利,纸张厚度过大,引起夹刀或模切时压力过大。

可根据模版钢刀分布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硬度的橡皮,注意粘塞时要疏密分布适度;适当调整模切压力,必要时更换钢刀。

(3)模切压痕位置不准确产生故障的原因是位置与印刷产品不相符;模切与印刷的格位未对正;纸板叼口规矩不一;模切操作中输纸位置不一致;操作中纸板变形或伸张,套印不准。

解决办法是根据产品要求,重新校正模版,套正印刷与模切格位;调整模切输纸定位规矩,使其输纸位置保持一致;针对产生故障的原因,减少印刷和材料本身缺陷对模切质量的影响。

(4)压痕不清晰有暗线、炸线暗线是指不应有的压痕,炸线是指由于压痕压力过重、纸板断裂。

引起故障的原因是:铜线垫纸厚度计算不准确,垫纸过低或过高;铜线选择不合适;模压机压力调整不当,过大或过小;纸质太差,纸张含水量过低,使其脆性增大,韧性降低。

应重新计算并调整钢线剪纸厚度;检查铜线选择是否合适;适当调整模切机的压力大小;根据模压纸板状况,调整模切压痕工艺条件,使两者尽量适应。

(5)压痕线木规则原因是铜线垫纸上的压痕槽留得太宽,纸板压痕时位置不定;铜线垫纸厚度不足,槽形角度不规范,出现多余的圆角,排刀、固刀紧度不合适,铜钱太紧,底部不能同压板平面实现理想接故,压痕时易出现扭动;铜线太松,压痕时易左右窜动。

排除办法是更换铜线垫纸,挤压痕的楷留得窄一点;增加钢线垫纸厚度,修整槽角;排刀固刀时其紧度应适宜。

模切过程中存在六大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模切过程中存在六大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模切过程中存在六大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1. 模切精度不高精度不高的原因有模切版本身的问题,也有来自印刷品的问题。

手工制作的模切版,误差较大;模切压痕与印刷的作业环境不同会造成纸张变形,导致模切压痕位置不准,尤其是经过上光、覆膜的纸张变形更严重,影响模切精度。

解决办法:选择先进的制版方式,提高模切版的精度:尽量保证模切压痕与印刷在同一作业环境下进行或保证作业环境的同一性(即有相同的温度、湿度等);对上光和覆膜的印张要进行模切预处理,尽量减少纸张变形对模切精度的影响。

2. 模切压痕产生爆线和暗线“爆线”是指由于模切压痕压力过大,超过了纸板纤维的承受极限,使纸板纤维断裂或部分断裂;“暗线”是指不应有的压痕线。

一般是由模切版和压痕钢线选择不合适,模切压力调节不当,纸张质量差,纸张的纤维方向与模切版排刀方向不一致或纸张的含水量低导致纸张柔韧性下降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模切版;适当调节模切机的压力;在模切之前先把要模切的纸张放置在车间里一段时间;加大车间环境的湿度。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模切硬盒烟包小盒时,由于很多位置的压痕线之间距离很近,如果按正常情况配置压痕钢线的高度,模压时对纸张的拉力过大,也会造成爆线。

因此,应设法把对纸张产生的拉力降到最小。

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压痕钢线的高度;二是减少压痕底模条的厚度,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否则起不到很好的压痕效果。

较好的方法是降低压痕钢线的高度,降低的高度通常为0.1~0.2mm。

根据纸张厚度确定具体降低多少,定量在350g/m2以上的纸张需降低0.2mm,350g/m2以下的纸张降低0.1mm为宜。

3. 压痕线跑位.不饱满压痕钢线在模切压力的作用下出现扭动会导致压痕线跑位;模切压力不足会导致压痕不饱满。

分别采用更换模切版和加大模切压力的方法可改善此问题。

4. 模切起毛,起尘在模切时,经常会出现模切产品切边不光洁、起毛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离压痕线较近的切边处更是严重。

模切工艺基本技术与问题排除

模切工艺基本技术与问题排除

12.除屑模的改良
針對除屑模調整時間約需10分鐘。除屑鋼片硬度不夠,易發生變 形,需用尖嘴鉗矯正鐵片,浪費大量調整時間等問題,對除屑模 加以改良
每付除屑模費用降低15%,調整時間由原來10min降低為4.6min
B.回軋模問題: 1.如何避免两模间纸边龟裂现象及修边处纸边龟裂
龟裂原因:1.纸张水份太少 3.纸张太厚 解决方法: 1.轧模制作时先加装护垫(新模) 2.防止轧模两模中间,修边处纸龟裂现象 轧模中间轧刀,修边处先贴软木屑 3.软木屑规格分几种尺寸来使用. 2.原纸品质不佳 4.纸张比较薄
成品 檢查
清廢
正式模切壓痕
點數包裝
一、模切分類:
A.平壓平模切
1.自動平軋機
模 切 部
送 紙 部
清 廢 部
收 紙 部
平軋刀模
標簽信息
平衡刀
清廢刀 海綿
透氣孔 軟木壓條
溝姆
定位器
咬口側
軋刀
壓線
平軋除屑模
除屑公模
補刀圖
除屑母模
敲落板
2.脫姆遜軋制
B.圓壓圓模切
1.印裁機
模切部
海綿
排氣孔
固定孔
C
A+B>C角度改善
A
B
软木压条要比刀高1.4mm
刀 1.4mm
软木压线要比K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1.4mm
K线 K厚/2=K凸出之高
3.针对美妆纸盒如何接刀与共刀处如何固定?
• a. • 鸟嘴角度要与刀锋斜面平行吻合。 • b.切鸟嘴之切台,刀钝要研磨必须要注意角度,形状,不 可任意变角度。 • c.
2mm
(1) 5.5X40
(4) 9X20

模切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模切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模切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模切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艺,用于将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特定的形状和尺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切问题及处理方法:
1. 尺寸偏差:尺寸偏差是模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模切刀具的位置、更换刀具或修改模切设计。

2. 毛刺:毛刺是模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刀具磨损或刀具不够锋利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刀具或研磨刀具。

3. 压痕:压痕是模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刀具压力过大或原材料质量不佳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刀具压力、更换原材料或修改模切设计。

4. 切割不彻底:切割不彻底是模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刀具不够锋利或刀具压力不足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刀具或调整刀具压力。

5. 刀具损坏:刀具损坏是模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刀具使用时间过长或刀具质量不佳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刀具或研磨刀具。

6. 原材料浪费:原材料浪费是模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模切设计不合理或原材料质量不佳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修改模切设计或更换原材料。

总之,模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同时,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需要对
模切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控制,确保原材料质量和刀具的正
常使用。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上传日期:2008-10-14來源:《中国印刷》作者:南静生随着人们对商品外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模切圧痕工艺水平也必然要随之提高。

作为包装印后整饰加工中的重要工序,模切压痕工艺是影响商品包装盒美观程度的关键工序。

下面就针对模切压痕加匸工艺常见的儿个问题,谈一谈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模切精度不好或模切压痕位置不准确模切压痕线位置与印刷产品位置不相符,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儿占・八八•1.模切刀版本身的制作工艺有误差,不能绝对达到理想模切压痕位置。

现在模切刀版制作方法主要有手工制版和激光制版两种。

激光制版精度比较高,设讣和切割都山计算机和机械完成,适合制作中高档包装的模切:手工制版方式对制版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制版精度受制版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适合精度要求不高的中短版包装。

因此,要得到很好的模切精度,必须选择先进的制版方式。

2.纸板叼口规矩不一。

模切机本身会产生精度误差,因此要提高模切压痕精度,我们必须选择高精度的模切机。

如检查纸板叼口规格时发现误差大,那么可能是模切机的后定位(乂称二次定位)拨动距离过小,可以通过调节后定位,增大后定位拨动距离来解决。

3.模切圧痕与印刷的格位未对正。

解决方法是根据产品要求,重新校正模切版,套正印刷与模切压痕格位。

另外,也可通过调整纸张输送侧定位规矩或前定位规矩来校正,使模切压痕线与印刷格位套准。

4.另外,模切圧痕与印刷的工作环境不同会造成纸板纤维变形或伸张,也会产生模切圧痕格位不准。

解决的方法是要尽量保证模切圧痕与印刷在同一工作环境进行或保证工作环境的同一性(即有相同的温度、湿度等)。

二、压痕线不清晰有“暗线或炸线”“暗线”是指不应有的压痕线;“炸线”是指由于模切压痕压力过大,超过了纸板纤维的承受极限,使纸板纤维断裂或部分断裂。

引起这些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儿种:1.压痕线和压痕模选择不合适,可按如下方法选择压痕模的型号和压痕线的高度。

压痕不良分析报告

压痕不良分析报告

压痕不良分析报告一、引言压痕是指在物体表面产生的凹陷或凸起,通常是由于外力的作用造成的。

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压痕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会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功能。

本文将对压痕不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压痕的成因分析1.材料问题:材料的硬度、强度不足或材料表面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压痕的产生。

另外,材料的粘附性也会影响压痕的形成。

2.加工问题: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或设备可能不合适,如过于钝化的刀具或不均匀分布的力量。

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压痕的出现。

3.设计问题: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也可能导致压痕。

例如,当产品的结构不够坚固或者不平衡时,压痕可能会更容易出现。

三、压痕的分类1.表面压痕:表面压痕是指压痕只出现在物体的表面,不会影响其内部结构。

这种压痕通常可以通过打磨、抛光等方法修复。

2.深度压痕:深度压痕是指压痕已经达到或超过了物体的表层,对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修复这种压痕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方法,如重新制造或补强。

四、压痕不良的影响1.美观度受损:压痕会破坏产品的外观,降低其美观度。

在需要展示和销售的产品上,这种影响尤为显著。

2.功能受限:深度压痕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功能受限,使其不能正常使用。

在某些场景下,功能受限可能会对产品的使用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3.安全隐患:一些压痕可能会导致物体内部的结构受损,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例如,压痕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强度下降,发生断裂等意外。

五、解决方案1.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是避免压痕不良的关键。

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并且表面应无缺陷。

2.加工控制: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工具应保持锋利,力量应均匀分布,以减少压痕的发生。

3.产品设计优化:在产品设计阶段,应注重结构的坚固性和平衡性,以减少压痕的产生。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增加材料厚度或加强关键部位来补强产品。

4.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测试,及时发现和修复压痕不良。

模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模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断 . 出现 了毛 边 。
解决 方 法 :首先 要根 据纸 张选 用不 同类 型 的模切 刀 。模 切 刀包括 直 纹 刀和 横 纹 刀 两 种 纹路 的 刀锋 又有高 矮 之分 刀锋 形成 的纹 路和 高 矮不 同 直 接 关系 到 模切 质 量和模 切 刀 的使 用寿 命 。在避 免模 切 起毛 方 面 直纹 刀 比横纹 刀好 在使 用寿 命方 面 矮 锋 刀 比高 锋 刀好 。在 模切 覆 膜 卡 纸 时 应 选 用直 纹 高 锋 刀 要求 刀锋 是 磨 制 的 .最好 不要 采 用压 凹凸一 次
. 一 . .
时 间 :提高 车 间环境 的相 对 湿度 。
另外 还 有 一 种 特 殊 的 情 况 ,就 是 在 模 切 硬 盒 烟 包 小 盒 时 , 由于 很 多 位 置 的压 痕 线 之 间 距 离 很 近 ,如 果 按 正 常 情 况 配 置 压 痕 钢 线 的高 度 模 压 时 对 纸 张 的拉
切 版和 压 痕 钢线 选择 不 合适 模 切 压 力调 节 不 当 纸 张
线 不 饱满 。
3 28 2 0 0
j; t0
目 警 - :l 0 蛹 _
印技 包 装 印 刷 术・ 装 潢 刷
维普资讯
技术看台
专 题报道
解决方法 :分别采用更换模切版和加大模切压力的方法可改善此问题。
压 痕 钢 线 对 纸 张 产 生 的 拉 力 。如 模 切 定 量 为 3 0 / 的纸张 时通 常选 用0 4 m ×1 r m 0 g m r a 3 a
版 的精 度 。尽 量保 证 模切 压 痕 与印 刷过 程在 同一 作 业 环 境 下 进 行 或保 证 作 业 环境 的 同一 性 ( 即相 同 的温 度 相 对 湿 度等 ) ;对 上 光 和 覆膜 后 的纸 张要 进行 模 切 预处 理 .尽 量减 少纸 张 变形对 模切 精度 的影 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外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模切压痕工艺是根据设计要求,对商品外包装的各种彩色印刷品的边缘进行加工成各种形状,或在印刷品上增加各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从而来提高商品的价值,是商品包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标签:模切压痕;常见问题;分析
前言
模切压痕是印刷行业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对各种商标、书签等各种印刷品,进行压痕、模切,使印刷品的边缘呈现各种形状,所以,对这道工序的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价值的体现。

因此,本文主要对模切压痕技术常见的技术问题展开分析,并总结了相关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1 模切精度不高或压痕位置不够准确
1.1 模切刀版制作工艺存在误差
由于模切刀版本身精确度就不高,就会导致压痕位置不够准确。

目前,模切刀版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激光制版,其设计和切割过程都是按照计算机程序来执行操作,精确度很高,成本也较高,适合比较高端的包装产品;而手动制版则对操作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精度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操作技术、经验等,比较适合成本比较低的中低端产品的包装。

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模切精度,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制版方式[1]。

1.2 纸板叼口规格不统一
由于模切刀机的制作工艺等问题,模切刀的精度多少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要想有效地提高模切压痕的精确度,就需要选择精度度较高的模切刀机。

而在模切压痕过程中,如果出现纸板叼口规格误差比较大的现象,则说明模切机的定位拨动距离很小,为了保证模切压痕的工艺质量,就必须要及时调整拨动距离来进行矫正。

1.3 模切压痕与印刷品格位没有对正
面对这种现象,首先必须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模切版进行重新矫正,保证模切压痕与印刷品的格位能够对正。

同时,也可以对纸张输送侧定位规矩进行调整,或者是对前定位规矩进行矫正,让模切压痕线与印刷品格位对正。

1.4 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在保证操作技术和加工环境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也会让精度产生误差,因此就需要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相关的生产操作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

2 压痕线不清晰的问题
压痕线不清晰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叫做暗线,指的是不应该有的压痕线;而另一种叫做炸线,主要是因为模切压痕的压力过大,超过了纸板承受压力的范围,使纸板断裂。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压痕线和压痕模的选择不够理想,所以就应该选择正确的压痕模型号和压痕线高度。

在选纸时压痕模的糟的深度要和纸的厚度相同;宽度则是1.5倍纸的厚度加上压痕线厚度;保证压痕线高度与模切刀高度相同。

第二、模压机的压力不够准确,所以就应该适当地调整模切机的调压部分,保证压力达到适当标准。

第三、纸质太差或者纸张的含水量过低导致纸张太脆,从而引起炸线,需要通过加大纸张的湿度来避免出现炸线的现象发生[2]。

3 压痕线不规则的问题
压痕线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压痕槽的宽度预留的不太合适,所以,就需要对压痕模的宽度进行重新选择。

也有可能是模切刀版的线缝宽度太大,从而导致压痕线在模切压痕压力的作用下出现错位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及时更换刀版,并且使用合适的模切痕刀版。

4 模切散版的问题
所谓额模切散版,指的是模切时的废边与纸板散开而造成走纸不顺的现象。

散版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其造成的具体原因主要由以下两点:
4.1 模切连点很小、很少
在进行模切时,如果活件的形状过于复杂或者排列活件很多,则可能会出现模切连点小、甚至比较少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模切出现散版。

此时,就需要适当的增加连点数量,或者尽可能地保持活件长度方向能够与纸张的传送方向达到一致[2]。

4.2 模切板上的脱纸海绵条过软
一旦海绵条过软,则可能导致纸张不能顺利的弹起,从而造成散版出现。

因此必须要求在选择海绵条时,严格要求海绵条的硬度和弹性,避免出现散版。

4.3 印刷品质量问题
印刷品的质量问题同样有可能使得模切出现散版的情况,如果印刷品本身的
纸质质量太差的话,极有可能在模切时出现散版。

所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降低模切速度的同时,尽可能适当的增加连点数量,才能保证模切程序正常进行。

5 模切过程中产生太多的纸尘和纸毛的问题
5.1 模切刀刃口不够锋利
如果模切刀的刃口不够锋利、刀身质量不合格都有可能造成刃口不光滑,从而产生更多的纸尘和纸毛,所以为了保证模切印刷品的质量,就需要选择品质优良的钢刀,提高模切适性,一般横纹钢刀是最好的选择。

5.2 模切刀磨损严重
模切到由于经常被使用,模切刀的磨损程度往往经常被忽略,如果磨损过于严重,不及时更换的话,就会根本发挥不出钢刀的作用。

因此,每当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定期的对钢刀刃口进行检查,看磨损情况是否已经达到了更换条件,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对印刷品的加工工艺质量造成影响。

5.3 模切刀与海绵条的选择不够合理
因为海绵条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硬度,才能够让模切到顺利的切开纸张,所以,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纸张来选择不同的海绵条。

同时,还要保证海綿条的安装位置要和模切刀两端要有一定的距离,一般最少要2mm的距离。

如果两端的距离不合适,海绵条在受到模切刀压力后,则有可能受力不均匀,导致纸张还没有完全被切开的时候海绵条就已经被拉断,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纸尘和纸毛。

另外,还要保证海绵条的数量、硬度和高度在整个模板上的位置要均衡分布,确保操作流程规范,使印刷品的工艺质量能够达到要求[3]。

6 纸板与刀版粘连问题
在实际生产加工中,会经常出现纸板和刀版出现粘连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海绵条硬度偏小,使纸张不能弹回,所以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的使用不同硬度的海绵条或局部增加海绵条;也有可能是模切刀的刃口不够锋利,纸张的厚度确过大,从而导致纸板与刀版出现粘连,所以,就需要及时检查刀版磨损,进行及时更换;还有可能是刀锋的角度问题,刀口有双面刀、内直、外直三种,所用的刀锋不正确也会出现粘连现像。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切压痕工艺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来找到其根本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使其熟练的掌握操作技术,并且规范操作流程,结合生产设备的特性不断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才能提高模切压痕的加工工艺,从而使印刷品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培克.激光模切系统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2]秦志成.纸包装激光模切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3]王春有.模切压痕工艺常见问题及对策[J].印刷技术,2009(24):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