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谎言
一个母亲一生撒的8个谎言(含泪推荐)

一个母亲一生撒的8个谎言(含泪推荐)一个一生撒的8个谎言(含泪推荐)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
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
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
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
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
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
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3、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分分钱补点家用。
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
男孩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
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4、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
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
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
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四个谎5、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岔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
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撒的五个谎6、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
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谎言》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谎言》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概述•本次教学的教材是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为《母亲的谎言》。
•本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母亲谎言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式的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说教法1.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感。
•归纳总结法: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总结,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
•任务型教学:通过任务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流程•预习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预测故事发展。
•听课文导读:师生共读课文,师生一起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以下只展示教学流程的一部分)步骤一:预习导入•教师问学生:你们是否有过听到母亲撒谎的经历呢?•引导学生回忆:请大家分享一下听到什么样的谎言,你们当时对此是怎么想的?步骤二:听课文导读•提问学生:根据课文标题《母亲的谎言》,你们猜测故事可能会讲什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课文。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旨,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
•掌握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式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说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2.课文内容解读;3.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式分析;4.课文思考和拓展。
2. 课文背景介绍•《母亲的谎言》是一篇描写儿子发现母亲说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温馨感人,引发我们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3. 课文内容解读•通过提问学生,师生共同解读课文的情节和主旨。
母亲一生当中的八个谎言

母亲一生当中的八个谎言
1.'我没事,只是累了。
' - 这是母亲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而说的谎言,实际上她可能正在经历生活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2. '我不需要任何帮助,我可以自己搞定。
' - 母亲可能因为自尊心强而拒绝别人的帮助,但实际上她需要支持和关爱。
3. '我从未后悔过任何决定。
' - 大多数母亲都有后悔的时候,但她们不想让孩子们失望或感到担忧。
4. '这不是什么大事,我可以处理好的。
' - 当母亲面对某些困难或挑战时,她们可能会掩饰自己的不安和恐惧。
5. '我没事,只是有点感冒而已。
' - 母亲可能会隐瞒自己的病情,以免让家人担心。
6. '我不需要礼物或庆祝活动,只要你们开心就好。
' - 母亲通常会把自己放在最后,为了让孩子们快乐而牺牲自己的需要。
7. '我一直都是这样的,不可能改变。
' - 母亲可能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或习惯,但实际上她们也需要适应和改变。
8. '我没事,只是有点孤单而已。
' - 当母亲年龄渐长,孩子们都长大离开后,她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但她们通常不会让孩子们担心,所以会说这样的谎言。
- 1 -。
《母亲的谎言》教案设计

《母亲的谎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深沉爱的理解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情节。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母亲的谎言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理解母亲的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母亲的谎言》的相关材料,包括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课文解析的要点和讨论问题。
3. 准备小组讨论的引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母亲的谎言》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节和情感。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母亲的谎言背后的深层含义。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母亲的爱和家庭的责任。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爱和家庭的责任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内容: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母亲爱的认识。
2. 评估方法:采用观察法、问答法和作品评审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3. 评估标准: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正确使用关键词汇,能够深入分析母亲的谎言背后的含义,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母亲主题的小说、诗歌等,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母亲一生当中的八个谎言

母亲一生当中的八个谎言作者:来源:《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0年第10期儿时,小男孩儿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
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儿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來给孩子们补钙。
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
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
男孩儿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
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儿的碗里。
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儿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儿分分钱补贴家用。
有个冬天,男孩儿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弓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
男孩儿说,母亲,睡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
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儿助阵。
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
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儿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
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既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儿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都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儿的家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
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儿和他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
妈妈的谎言14篇

妈妈的谎言14篇妈妈的谎言作文1小时候,妈妈总是编出一些谎言,让爱偷懒的我完成应当做的事。
以前,我总不喜爱劳动。
妈妈每次叫我去干活,我总是找一些借口。
比方:我身体不太舒适,作业没写好,我还要看书,要考试没复习呢……这时妈妈,就会让我做自己的事,她一个人整理屋子。
而我却是在屋子里偷偷的看起漫画书,吃着妈妈端来的绿豆汤。
可是透过门缝看到妈妈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的满头大汗,工作一天回来都没时间休息一下。
看着妈妈弯曲的背影,心里不禁感到非常愧疚。
我来到厨房预备帮帮妈妈,可遇到那油腻腻的碗就感觉浑身不舒适,摘菜又觉得很脏。
有点退缩了,这时妈妈一脸严厉的对我说:“这就是你不喜爱劳动造成的心理缘由,假如你以后始终这样下去的话,不仅会养的毛病,而且你得手指头也会变短哦!以后就弹不了好听的钢琴曲了哦”!一听完,我的心里就嘀咕了:真的吗?可是看着妈妈修长的手指头,我有点信以为真。
从那以后,就始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长大一点后,我慢慢明白原来妈妈说的是善意的谎言啊!也懂的妈妈的良苦专心,要不是妈妈这种善意的谎言,我可能如今还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吧!由于妈妈,我才更加理解劳动的荣耀!妈妈的谎言作文2额头上还是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妈妈买了药,熬好了端给我,我嫌苦,不愿喝,妈妈就哄我:“快喝吧,这药一点也不苦,妈妈放了好多糖,闻着苦,喝起来香!你捏住鼻子,一口气喝完!”我照着她的话做了,可还是很苦,妈妈立即从白糖袋里挖了一勺白糖给我,我晃着脑袋硬吃下去,想象着刚刚的药是越喝越甜。
喝了妈妈熬的药,我的病很快好了。
妈妈给了我一个甜蜜的谎言。
一天,天气很冷,家里没柴了,生不着火,屋里很冷。
妈妈忙着给我弄好饭,便到较远的村边弄劈柴。
由于工作劳累,再加上天气冷,妈妈已经感冒了,不停地咳嗽,我劝她不要去了,她不愿。
我一个人在屋里睡着了,后来迷模糊糊地听见一阵噼啪声和不住的轻咳声,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妈妈在生火。
她看着我惊异的眼神,急忙说:“妈妈不困,我把火弄好了,立刻就睡。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谎言》教案三篇

【导语】《母亲的谎⾔》是第三单元的⼀篇课⽂,课⽂内容简单,语⾔朴实,感情真挚,富含哲理。
课⽂讲叙的是⼀位母亲的三次家长会。
三次家长会,⼉⼦四个阶段的成长历程,⽂章向我们诠释了母亲始终不渝的关怀、⽀持,母爱的宽厚、伟⼤。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在阅读教学中⾃主学习⽣字,在具体的语⾔环境中理解词语“不屑⼀顾”、“破天荒”、“黯淡”、 “温顺”、“悲喜交集”的意思。
2、品味描写⼈物⾔⾏的词句,⾛进⼈物丰富的内⼼世界,有感情朗读相关内容。
3、学会归纳三次家长会的不同情形,理解⼉⼦成功的关键是母亲善意谎⾔的⿎励,感受母爱的⽆穷⼒量,学会体谅⽗母,⽤实际⾏动回报⽗母。
教学重点: 品味描写⼈物语⾔、动作、神态的词句,理解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说谎时内⼼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说谎时强颜欢笑的悲痛,理解⼉⼦的成功离不开⾃⼰的努⼒。
教学设计: ⼀、导⼊揭题 1、谈话导⼊:师⽣从⾃⾝出发,交流⽗母在⾃⼰学习过程中对⾃⼰的期望,以及⾃⼰的真切感受。
2、总结:不管⽗母采⽤什么样的教育⽅式,其⽬的都处于对孩⼦的爱。
但你们可知道⽗母为这深深的期望往往会付出了很多很多。
3、有这样⼀位母亲的故事,听来催⼈泪下。
师板书课题,⽣读题。
说明:在导⼊部分请学⽣谈谈⽗母各个阶段对⾃⼰的期望,以及⾃⼰对此的感受,让学⽣初步感知⽗母为⾃⼰的成长所付出的良苦⽤⼼;同时,为研读重点部分体验⽂中母亲听到⽼师的批评、指责时⼼理的⽆⽐痛苦,以及⾯对⼉⼦时的耐⼼和⿎励做好铺垫。
在此基础上,⽼师⼩结引出课题,为学⽣奠下情感基调。
⼆、整体感知课⽂内容 1、出⽰: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年来凝聚在⼼中的泪⽔,任它流下,滴落在⼿中的信封上…… 引读,理解“悲喜交集”。
⾃读第4⼩节,了解母亲“喜”的原因。
板书:⾼中考上清华⼤学 2、那母亲为什么⼜“悲”呢?带着问题⾃由朗读课⽂,结合课⽂内容思考:母亲悲的是什么?并⽤简要的语⾔例举相关的事情。
母亲一生当中的八个谎言

母亲一生当中的八个谎言
1.我很好,不用担心我:母亲经常会说这句话,其实她可能并没有那么好,只是为了不让孩子担心而选择隐瞒。
2. 我不需要帮助,我可以独立完成:母亲往往会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而拒绝帮助,但其实她们也需要关爱和支持。
3. 我什么都没发生,不用担心我:母亲有时会选择隐瞒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不用担心,但这也会让孩子对母亲的真实情况不了解。
4. 我不会生病的,不用担心:母亲常常把自己的健康放在最后,为了孩子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但这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5. 我一切都为你着想:母亲往往会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有时候也需要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母亲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6. 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母亲常常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但有时候也需要孩子给予理解和宽容,母亲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7. 我没有时间,我要为家庭付出:母亲往往会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这也会让她们失去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8. 我不需要什么,只要有你们就足够了:母亲常常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但有时候也需要孩子的关心和关注,母亲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的谎言
母亲出身农家,是长女,小学没毕业便担负起生活重担。
在那个凭粮票供给物品的年代,母亲跟着外公外婆吃尽了苦。
母亲具有中国农民共有的品质,勤劳,善良,朴实,奉献,正直,这些品质已经成了她的本性。
母亲一生中也说了许多谎话,但这些美丽的谎言总是让我在感动中幸福。
读师范的时候,我的生活开销明显增加了,这让本很拮据的家庭不堪重负。
母亲有空便出去卖工,帮别人锄草、打药、施肥,以挣得每天15元钱。
我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让母亲感到压力。
但她从来就不曾苛刻过,总是大方地从箱子最底层的包裹里抓出大把的零钞数给我,并再三嘱咐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饭要吃饱,鱼呀、肉呀也要舍得吃,不能刻薄了自己。
有一次冷空气突袭,正当我冻得直哆嗦的时候,母亲竟奇迹般地出现在我面前--她给我送来了御寒衣物。
她说自己是坐车来的,但她满脸的疲惫和额上的细细的汗珠让我有所怀疑。
临走时,我再三叮嘱她搭车回去,她故作惊讶地说:”你是瞎操心,我不坐车怎么回去呢?”然而,后来放假回家,我终于还是打听到她那次硬是骑着自行车来去,就为了节省两块多钱的车费!她总是对自己那么苛刻!
工作后,我终于可以为父母分忧了。
我的工资虽低,但因继承了母亲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月总还有结余。
于是,我想尽尽自己的孝心,回报母亲的恩情。
每个月工资发下后,我必定要给母亲一些零花钱,让她有空打打牌,买些合身的新衣服,平时吃点荤菜改善改善伙食。
母亲这时候总是幸福地绽笑,很满足地说:”终于熬出头了,今后有好日子过了!我今后呀,天天剁点肉吃!”每次我回去询问她的时候,她都说钱花了,日子过得很好。
听了后,我心里挺高兴的。
后来,我调到城区工作,看中了一套房,却因攒的钱不够而一筹莫展。
母亲知道后,竟然给我送来三万多块钱,解了我燃眉之急。
我惊讶地问母亲哪来这么多钱。
她这回终于说了大实话:”家里种的棉花卖的钱除开开支总还有结余,我和你父亲在家里也用不着什么钱,吃的喝的都是自家地里产的。
你给我的钱,都没用,为你攒着,就知道你会有急用!”我听了,喉咙似被什么梗塞了,眼里也热乎乎的。
这就是我的母亲,心里永远装着自己的儿女,却从来不肯给自己留下一寸空间!她的谎言里,流淌着源源不绝的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