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企业文化
花旗集团:无微不至的EAP福利 - EAP案例库精选

花旗集团:无微不至的EAP福利文/郑瑶琳花旗集团(Citigroup)是享誉世界、全球领先、业务门类齐全的全能金融服务集团。
花旗历经三个演变阶段:1812年花旗银行创立,1968年改制成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1998年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演变而成花旗集团。
花旗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约为二亿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及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
在2009年度《财富》公布的世界500强公司名单中,花旗集团位列第39位,资产达193,847,000万美元,营业收入达11,237,200万美元,拥有员工324,850人。
一、花旗文化造就EAP福利强大领先的企业,往往不仅有坚不可摧的硬实力,而且有所向披靡的软实力。
花旗为其员工提供了无所不包、无微不至的EAP福利,究其原因,在于花旗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于花旗对快乐员工和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视。
1.花旗的员工哲学员工哲学又称员工观、员工管理哲学,是为了解决“怎么看待自己的员工”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问题。
花旗集团自成立以来就秉持着“不断创新,因为开心”的企业精神,信奉“没有快乐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度高的员工,就无法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把员工看成上帝,员工才会把顾客看作上帝”的员工哲学。
花旗一直把员工作为自己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把员工摆在第一位。
花旗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对客户而言还是对股东而言,员工都是金融集团最重要的资产。
2.重视工作环境花旗集团致力于建设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这里,不同的个性都能获得尊重与赞美,人们能够被激励而奉献出他们的全部智慧。
花旗注重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进步,让员工在花旗拥有“成就感”和“家园感”。
二、无微不至的EAP福利花旗无微不至的EAP福利为员工提供“父母政策”,令员工在事业有所成就的同时,能够关注孩子照顾家庭,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花旗无微不至的EAP福利为员工制定“健康促进计划”,使员工在勤勤恳恳工作之外,能够锻炼身体注重营养,拥有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花旗无微不至的EAP福利还帮助员工建设“员工俱乐部”,让员工在为公司努力创造财富之余,能够融入组织丰富生活,获得潜能的开发和自我的提升。
花旗银行:文化产生动力

博 物 馆 l u e m su M
花旗 银 文化产 生动力
花 旗 银 行 之 所 以取 得 长 盛 不 衰 的奇 迹 , 了始 终 奉 行 开 拓 创 新 除 的发 展 战 略 外 , 和 其 卓 越 的企 业 文 化 所 产 生 的 “ 化 生产 力 ” 还 文
中 制 胜 获 利 。 因 此 , 施 全 新 的 以 实
招聘 、 拔 、 训 、 提 培 内部 发 展 与 生 活
质量 创 新 等 方面 开 展 工作 。 花旗 银 行 为世 界 一 流 的各 类 专 业 队 伍 提 供 机 遇 和 挑 战 。 员 工 提 为 供 各 种 培 训 与 发 展 机 会 , 每 个 人 为 提供 “ 等 工 作 机 会 ” 使 每 一 名 员 平 ,
久 又 相 继 在 远 东 其 他 地 区 设 立 海
外 分行 3 2家 。 通 过 兼 并万 国 宝 通 银 行 , 约 城 市 银 行 的海 外 分 支 网 纽 络 扩 大 了近 一倍 。到 1 3 9 9年 , 旗 花
1 O 经营者 E E U IE 1 X C TV
维普资讯
按 照 美 国 国 民银 行 法 ,纽 约 城市 银
行取得 了国民银行 的营业执 照 , 更 名 为 纽 约 国 民 城 市 银 行 ( ain l N t a o
Ct a k o e o ) 此 后 。 i B n fN w Y r 。 y k 纽
第 一 家 专 对 个 人 服 务 的分 行 , 9 8 12
彳 一 丁
一 分 不 开 。而■ 旗 银 行 的 经验 很 值 得 中国 金 融 业 学 习和 借 鉴 。 花
文 / 新 业 王
20 0 6年 伊 始 , 旗 银 行 以 花 2 1亿 的报 价 收 购 广 东 发 展 银 4 行 8 % 的股 权 , 5 为其 在 中 国 的 成 长 壮 大 又 增 加 了 一 笔 浓 重 的 砝码 。在 这 场 入 股 中 资银 行 的 竞 争 中 , 落 此 家 当然 是 有 花
花旗渣打企业文化比较ppt课件

稳重、踏实、渐进式的提升
My point of view
全球性的战略 GROUP 务几乎覆盖全球,以集团形式扩张其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员工网络 •更娱乐化 •美国的出生地,这是美国独有的活力,创新和挑战的力量 自由的文化基础使得其对于员工的生活和社交更为地关注,并且员工 也会更愿意参与到企业的文化中
Here for good. 一 心做好,始终如一 历史悠久的,安全可靠的英资银行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重点在于新兴经济体 • 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局限性使得当地人才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的发展 •更注重巩固和发展在贸易走廊国家的地位
从广告语看文化
Go everywhere, do every financial. Citi never says no. “城市永远不会沉睡(The city never sleeps)”
浅析花旗和渣打的企业文化
• 核心文化:以人为本,客户至上
• 企业精神:不断创新,因为开心
• 经营哲学:对银行来说,有时最好的经营策略 就是明白自己不该做什么
以人为本
• 亲情化企业氛围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 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无论是过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还是将来,无论对客 户而言还是对股东而言,员工都是银行最 重要的资产。
花旗银行用人之道
• 发展员工 师傅-徒弟制度、管理委培生、“人才库计划” “花旗式”工作环境——员工网络
“自豪花旗”(Citigroup Pride) C-女人(C-Women) 工作父母网络(Working Parents Network) 传统月(Heritage Months)
• 花旗如何用人——多元化 多元化运作委员会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启示花旗银行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之一,其企业文化以卓越品质、客户至上和创新为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分析其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并从中提取出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一、卓越品质花旗银行以卓越品质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这体现在他们对客户服务的高要求,以及追求卓越的产品和服务领域。
花旗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专业的咨询服务来树立良好的声誉。
他们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这种注重卓越品质的企业文化使花旗银行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保持了优势。
启示:其他企业可以学习花旗银行注重卓越品质的做法。
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可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客户至上花旗银行的企业文化强调客户至上。
他们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花旗银行通过了解和研究客户的需求,设计并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他们将客户的满意度放在首位,通过持续改进来不断提高客户体验。
启示:其他企业应该将客户至上放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地位。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建立起强大的客户关系,并赢得市场的认可。
三、创新创新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鼓励员工敢于创新、追求创新,并为其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花旗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采用新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来提升客户体验。
启示: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其他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创新和思考,为他们提供实现创新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并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四、团队合作花旗银行注重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
他们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团队的共同目标实现。
花旗银行相信,团队的合作和协作可以凝聚人心,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并推动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启示: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他企业可以以花旗银行为榜样,重视团队合作,并创造一个相互支持和协作的工作环境。
花旗银行:文化制胜

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文化制胜文化制胜2014年04月30日美国花旗银行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花旗集团的资产规模已达9022亿美元,一级资本545亿美元,被誉为金融界的至尊。
时至今日,花旗银行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0多个分支机构,在非洲、中东,花旗银行更是外资银行的先锋。
花旗的骄人业绩无不得益于以顾客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建立客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引入内部营销理念,是花旗文化的精髓。
花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柔软性。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尽管不具有像硬件那样的“不可塑性”,却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感到有一种柔性压力感;二是渐进性。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经过190多年的培育逐渐形成的;三是潜移默化性。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体现在日常的各种经营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职工的思想中去,像无声的命令促使员工朝着同一目标前进。
四是延续性。
花旗银行的企业文化产生后,历经世代相传,绵延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
一、形成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的价值观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最优秀之处就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并充分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客户的品牌。
1993年初,花旗银行在全球有效地实施了“以客户为重点”的管理计划,以此为契机,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改善银行的服务,将客户至上作为超越制度的文化,深入至全球的花旗机构和员工的意识之中,真正感受到花旗银行企业文化。
1.提供差别化和个性化服务。
花旗银行的口号是:代替统一服务的是那种能满足每一个单独客户需求的服务。
花旗银行有多年的客户关系管理经验,非常重视“精选客户”。
通过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鉴别客户的价值,对不同的客户依据收入、消费习惯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客户类别,确定重点服务的客户群体,对优质客户尽可能地给予价格优惠并用尽招数挽留他们,实行差别化的服务战略。
花旗文化:沉着而进击的金融先锋

花旗文化:沉着而进击的金融先锋花旗文化:沉着而进击的金融先锋花旗文化:沉着而进击的金融先锋美国的银行历史比不上欧洲的悠远,但是美国的银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全球银行业的眼光。
在整个二十世纪,美国银行界一直存在着激进与保守两种经营思想的冲突与角斗。
而我们很难将花旗同传统、保守的银行形象联系起来。
在人们的心目中,Citibank 这个词总是代表着大胆的创新和沉着的进击。
在教科书或金融历史读物中,只要出现了“金融创新"的字眼,在后面的段落中必定会频频出现花旗银行的字号。
有历史才会有文化有历史才会有文化,如果要追溯花旗以“沉着而进击”为特征的文化的起源,恐怕还是要回归到花旗的历史。
成立于1812年的花旗银行在最初的25年里,其作用只相当于银行董事们的财务部门,或者说是他们的私人银行,这些董事们在贸易领域的失利常常给银行带来破产的威胁。
生存尚且不保,文化也无从谈起。
真正对花旗的文化起到奠定作用的是在1856年成为花旗银行总裁的摩西.泰勒(Moses Taylor)。
受人尊敬的糖商泰勒先生在1837年的经济恐慌中入股花旗银行。
那时,美国联邦政府刚刚成立,未能采取措施对全国的银行和货币进行控制,国家经济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况,经济恐慌时有发生。
泰勒依靠着在每次金融恐慌中的冒险投机,迅速提升了花旗的实力和声誉。
主动出击,沉着应战成了花旗的成功基石,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花旗的文化雏形。
而将文化坚持下来并发扬光大的是在1891年成为花旗银行总裁的著名投资商詹姆斯.斯蒂尔曼(James Stillman)。
他在金融投机上走得更远,为了更稳健地前行,他给花旗增加两大靠山,即和金融寡头联盟,以及将统一战线缔结到了政府机构。
他将美国商业巨子,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的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Rockfeller)拉进董事会,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洛克菲勒的两个儿子。
靠着和标准石油的紧密联盟,花旗在1893年爆发的又一场经济恐慌中进一步增强实力和影响,并和他们所控股的金融公司形成了“金融托拉斯”。
花旗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花旗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1998~2003年,花旗进行了100多次并购,花旗的股价也累计暴涨了27倍。
截至2003年,花旗集团的股东权益已达到了980亿美元,几乎是当时汇丰银行的2倍,利润额则是汇丰的2倍多……对于花旗银行的知名度,无论是金融从业者,还是其他经济工作人员,甚至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一般情况下对花旗银行基本上都不陌生。
花旗银行以其悠久的历史、遍布全球的分支网络、周到全面的服务而享誉全球。
目前花旗银行业务除了本土美国以外,还覆盖到了拉丁美洲、亚太、欧洲、中东和非洲。
它是全球公认的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银行,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银行业的头把交椅。
花旗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它是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
1812年,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任财政总监塞缪尔·奥斯古德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组建了纽约城市银行——花旗集团的前身。
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主要办理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
1865年7月纽约城市银行改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
1955年3月,纽约国民城市银行与“第一国民银行”合并为“纽约第一国民城市银行”,1962年又改为“第一国民城市银行”。
1968年,“第一国民城市公司”成立,而第一国民城市银行改组为第一国民城市公司的子公司。
1974年,持股公司的名称改为“花旗公司”,“第一国民城市银行”也相应地改成了“花旗银行”。
1998年4月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
花旗银行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近两个世纪的沧桑岁月里,它历经了多次战争、多次危机和恐慌,也曾多次遭遇过灭顶之灾。
花旗银行最为自豪的就是它的全球扩张史。
海外市场是花旗银行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也是它能够获取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花旗银行在海外的利润占整个集团利润的50%以上,其海外机构的资产与员工则分别占整个集团的56.1%和45.6%。
1955年末,花旗银行有61家海外分行,而当时的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海外分行仅有19家。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5)17-0198-03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启示黎 政(湛江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摘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统领银行一切资源的灵魂,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调动及高效配置要靠企业文化来引导。
借鉴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以人为本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客户至上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命脉,推陈出新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这些使我国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能得到有益启示。
关键词:企业文化;花旗银行;启示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The Revelation of Corporate C ulture in CitibankLI Zheng(Colle ge of Foreign Studies ,Zhanjiang Oce 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 uangdong 524088,China )Abstract :Outstandin g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soul commanding all resources of a bank .The trans ferring and high efficiency of res ources allocation are guided b y the corporate cultur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itibank cultural features such as human ism as the center of the culture ,clients foremost the lifeline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 -per draws up some good suggestions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arate culture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 ;Citibank ;revelation 收稿日期:2004-04-16作者简介:黎政(1967-),男,湖南东安人,讲师,硕士,现供职于湛江海洋大学外语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花旗银行CEO桑迪·维尔的年薪高达1.52亿美元,遥居美国CEO的前列;再以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各职能部门均设有若干副经理职位,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作3年即可提升为副经理,硕士研究生1年就可提升为副经理,收入则是我国同等“职级”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客户至上:企业文化的灵魂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最优之处就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并充分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客户的品牌。
经过潜心探索,花旗获得了成功。
目前花旗银行的业务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服务品牌享誉世界,在众多客户眼里,“花旗”两字代表了一种世界级的金融服务标准。
寻求创新:企业文化的升华在花旗银行,大至发展战略、小到服务形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
它相信,转变性与大胆性的决策是企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并且如果你能预见未来,你就拥有未来。
这就是说,企业必须永无止境、永不间断地进行创新。
花旗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花旗集团努力去营造一种工作环境:在这里,不同的个性被拥抱与赞美,人们能够被激励奉献他们的全部智慧。
花旗集团正式发起成立了员工网络,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论坛,关注员工的兴趣以及增强他们的专业成长。
网络团体针对所有员工开放,建立多样化意识并支持公司的经营目标,诸如招募优秀的人才、识别市场机会等。
如今,花旗集团内部已成立有形形色色的员工组织。
花旗集团的全球多样化办公室经常视察这些组织,并为他们提供指导与支持。
花旗集团正式认可存在于公司中的各种健康的员工网络团体。
花旗拥有形形色色的员工组织与网络,分别聚焦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组织,女性组织,工作父母组织等等。
其他的各种团体也纷纷建立了起来。
认可这些组织与团体促进了花旗的网络建设与教育认知,帮助公司在招聘、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创新与发展。
•“自豪花旗”(Citigroup Pride)花旗集团的第一个员工网络组织是“自豪花旗”(Citigroup Pride),组织创立于纽约,在达拉斯、英国设有分之机构,面对所有员工开放。
“自豪花旗”的主要目标是培育一种遍及花旗集团的包容性、尊重的环境,让员工感到在这里很舒适,而不管性倾向、性别或性表达方式的不同。
“自豪花旗”相信为花旗的所有员工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能干的工作环境能够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增加忠诚度,提高生产效率。
“自豪花旗”经常组织各种相关活动,例如,与花旗的全球多样化办公室联合,在纽约组织了一个“自豪”月项目。
•C-女人(C-Women)C-女人(C-Women)是一个创建于花旗私人银行的组织,专门支持成员灵活性与职业上的需要,通过网络化、领导力技巧论坛,为所有级别的人提供鼓励、辅导等措施。
C-女人拥有很多的主要发言人,许多花旗集团成功的职业女性经常与该组织分享她们的职业生涯经历。
•工作父母网络(Working Parents Network)花旗集团的“工作父母网络”(Working Parents Network)于2002年创建,是花旗集团的一个崭新的员工组织。
“工作父母”组织创立的宗旨是与员工分享信息,并为他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提供支持。
每个月,工作父母网络都会举行活动或会议。
在各种活动上,员工聆听演讲者的演讲,题目范围从为上大学储蓄,到如何挑选适当的儿童看护服务,无所不包,完全以满足员工需要为宗旨。
•传统月(Heritage Months)在花旗集团美国总部,有几个月被指定为传统月,来答谢各种组织的成就。
在这几个特殊的月份里,花旗集团的业务集团被鼓励举行各种计划来教育、建立信念,并庆祝花旗集团员工多样化的传统。
例如,花旗全球合作与投资银行拥抱西班牙人的传统月(9月15日-10月15日),通过一个由女传递者组成的编队游行,提供西班牙试的烹调方法,为地方提供本地咖啡等等。
作为非正式组织,花旗集团内部的各种员工团体为员工沟通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为促进花旗集团多元化用人文化建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所以,花旗集团高层对内部员工非正式组织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支持,指导这些组织为花旗集团全球27万员工的团队发展发挥正面作用。
•建立忠诚成立于1812年的花旗有着近200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稳固的企业文化与良好的企业运营机制。
有着良好的用人氛围,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对于那些想在金融界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花旗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起点,是发展员工的一个最佳平台。
即使是那些离开花旗的员工,他们也是最优秀的金融人才。
原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曾在花旗银行工作了21年之久,其他诸如巴基斯坦财政部长、比利时财政部长、菲律宾中央银行行长等许多人士都曾经是花旗集团的员工。
所以,花旗集团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吸引着众多的金融人才留在花旗,学习到宝贵的金融工作的经验。
花旗在全球拥有优秀的培训体系,拥有全球金融界领先的管理方式,金融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使员工可以学习的非常快,而不是原地踏步。
员工有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的金融人士进行交流。
所以,虽然花旗在同行业中的收入不是最高(中等偏上),但花旗依靠优秀的培训体系,公正而高效的激励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及始终都在创新的精神,无可比拟的学习的环境,让员工认识到总在不停的学习到新知识,留住员工。
从另一方面讲,那些忠诚度高的员工将得到花旗频繁的培训与提升,给他们海外发展的机会,更加增加了他们的忠诚度。
花旗集团在中国花旗集团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国开业的美国银行。
如今,花旗银行已是中国顶尖外资银行,为客户提供最广泛的金融产品。
目前,花旗银行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天津设立企业与投资银行分行;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个人银行营业网点;在厦门和成都设有代表处;中国区总部也设在上海。
作为花旗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网络的一部分,花旗银行是中国最具全球性的外资银行。
花旗银行在中国主要为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本地企业和个人提供广泛、多样的金融服务。
花旗银行通过不断创新,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
•1994年成为中国首家提供24小时人民币自动提款和帐户余额查询服务的外资银行。
•2003年8月,被Euromoney中国授予"中国最受青睐的外资银行"和"中国受欢迎的资金管理银行"•2004年6月3日,花旗银行成为首家在华开设财富管理中心 (CitiGold Center) 的外资银行,花旗财富管理中心在上海新天地落户开张。
•2004年6月,首批获得金融延伸产品的外资银行之一花旗银行成为首批获中国银监会颁发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牌照,在中国开展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业务。
•被《资产》杂志评为2003年"中国最佳外资银行"。
•2003年6月,花旗银行成为首家在华推出个人外汇投资产品 "优利帐户"的外资银行。
•2003年3月,花旗银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成为在中国首批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FII) 托管业务资格的外资银行之一。
•2004年2月4日,花旗银行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的首张信用卡发行。
这张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是中国首张有外资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管理的双币种信用卡。
•2003 年1月2日, 花旗集团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宣布建立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联手进军前景广阔的中国信用卡市场。
2002年12月31日,根据双方协议,花旗集团首期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份。
在监管许可的情况下,花旗集团还有可能增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股份。
•2002年3月,作为中国首家独资外资银行率先获得向中国国内居民和企业经营外汇业务许可。
•2002年,《亚洲货币》杂志资金管理民意调研中,花旗银行中国和亚洲资金管理服务荣登榜首。
•是上海证券市场B股美元清算的唯一外资银行以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美元清算的主要银行。
•花旗集团上海分行和深圳分行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成为首批获准从事人民币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
•作为中国首家外资银行,于1999年6月引进全新银行专业售后服务理念"Citi-Service",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系统和有效的服务;并于2001年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ISO9002的认证证书的*1999年成为中国首家提供完整的国内资金管理系统的外资银行(针对国内人民币付款和收款)。
•作为中国首家外资银行,在1999年7月正式加入上海ATM/POS网络,实现花旗银行借记卡可在上海约1,500台自动取款机提款。
从而为海外来华投资或旅游的客商提供莫大的方便。
SWOT分析模型的方法[1]在适应性分析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在确定内外部各种变量的基础上,采用杠杆效应、抑制性、脆弱性和问题性四个基本概念进行这一模式的分析。
1.杠杆效应(优势+机会)。
杠杆效应产生于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互一致和适应时。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可以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
然而,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的,因此企业必须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时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2.抑制性(机会+劣势)。
抑制性意味着妨碍、阻止、影响与控制。
当环境提供的机会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合,或者不能相互重叠时,企业的优势再大也将得不到发挥。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3.脆弱性(优势+威胁)。
脆弱性意味着优势的程度或强度的降低、减少。
当环境状况对公司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4.问题性(劣势+威胁)。
当企业内部劣势与企业外部威胁相遇时,企业就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SWOT分析步骤1、确认当前的战略是什么?2、确认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波特五力或者PEST)3、根据企业资源组合情况,确认企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限制。
4、按照通用矩阵或类似的方式打分评价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分的时候以两个原则为基础: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
用同样的办法把所有的劣势分成两组,一组与机会有关,另一组与威胁有关。
5、将结果在SWOT分析图上定位或者用SWOT分析表,将刚才的优势和劣势按机会和威胁分别填入表格。
6、战略分析举一个科尔尼SWOT分析得出战略的例子。
[编辑]成功应用SWOT分析法的简单规则•进行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对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有客观的认识;•进行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区分公司的现状与前景;•进行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考虑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