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_唐文跃

合集下载

对于南京夫子庙旅游文化现象的思考

对于南京夫子庙旅游文化现象的思考

对于南京夫子庙旅游文化现象的思考[摘要]文化的变化受制于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包括文化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等。

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文化的变迁。

南京夫子庙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产物,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一样都处在变化之中。

有些是渐变,身在其中慢慢可以感觉到,还有些变化是显著的。

随着时间、社会、经济的变化,南京夫子庙地区已经成为南京市对外的一个窗口旅游景点。

其旅游文化目标是“庙市合一”的文化特征:即形成文化艺术与生活艺术特色相结合的儒家文化的现代演绎版;形成一个琴、棋、书、画、茶、衣、饰、鸟、虫、鱼、兽诸文化相融合的儒家文化与儒商相结合江南文化典型。

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健词]夫子庙旅游文化庙市合一历史上以纪念孔子为主题的夫子庙在南京曾共有三处。

一处在今天的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朝天官;本文所说的南京夫子庙代表的是秦淮河一带。

南京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

一夫子庙的成因由来夫子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公元337年,丞相王导“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的建议下,设立太学,在当时是最高学府,也就是学宫。

到了南朝萧梁时,因为“侯景之乱”而毁。

后经修复,依然作为教育地。

隋兵南下时,再次遭到毁坏,至唐代复建委县学。

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宋仁宗在原学宫基础上修建了孔庙,遮就是最早的“夫子庙”。

南宋建炎年间夫子庙遭兵火毁坏,至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为健康府学,并于乾道四年1168年建科举考场贡院。

明初为国学(国子监),清朝改为江宁、上元两县的县学。

清成丰年间,夫子庙再次遭到战火毁坏。

直至同治八年(1869年),两江总督李鸿章命人重建。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城进行大屠杀,是由于当时孔庙挂着一幅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图尔遭到日军焚毁。

至此,夫子庙已经虚有其名,而实无其庙了。

现在的夫子庙是1984年重建的,采用了前庙后学的形式。

即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东侧。

南京市夫子庙攻略

南京市夫子庙攻略

南京市夫子庙攻略南京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城市,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值得一游。

其中,夫子庙是南京最具代表性和魅力的地方之一。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南京市夫子庙的攻略和特色,帮助您规划一次完美的旅行。

一、到达夫子庙要到达夫子庙,最方便的方式是乘坐地铁。

南京地铁3号线经过夫子庙站,您可以在该站下车后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夫子庙。

如果您选择乘坐公交车,可以乘坐多条线路到达夫子庙附近。

另外,如果您从其他城市到南京,也可以选择乘坐火车或飞机到达南京,然后换乘地铁或公交车前往夫子庙。

二、夫子庙介绍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始建于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夫子庙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商业街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孔庙、文德殿等,也有许多传统建筑和文化街区,如樱花广场、老门东等,是游客感受南京古城文化氛围的好去处。

三、夫子庙景点推荐1. 孔庙:孔庙是夫子庙的核心景点,也是南京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之一。

这里有许多孔庙建筑群,如大成殿、瞻仰亭等,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方。

2. 文德殿:文德殿是夫子庙的主体建筑,建于明朝,是用于祭祀文化名人的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许多文化名人的铜像和文学名人的字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 樱花广场:每年春天,夫子庙的樱花广场成为了南京最美的赏花地之一。

此时,成片的樱花盛开,漫山遍野的粉色花海令人陶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4. 老门东:老门东是夫子庙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许多传统建筑和古色古香的商店,可以购买到各种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在这里,您还可以品尝南京传统小吃,如鸭血粉丝汤、生煎包等,感受南京的美食文化。

四、Tips小贴士1. 最佳游览时间:夫子庙全年均可游览,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

但最佳的游览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景色宜人。

2. 穿着建议:夫子庙是一个历史文化景区,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尽量穿着端庄得体。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京景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特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对南京景区的调研报告。

一、南京景区现状分析1. 南京夫子庙:作为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夫子庙以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目前夫子庙的游客数量过多,导致参观体验不佳,需要进一步改善游客流量管理。

2. 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地标之一,也是南京最具纪念意义的景点之一。

该景区的环境优美,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参观体验,比如增加导览服务和互动展览,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山陵的历史。

3. 南京雨花台:雨花台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战场,也是纪念抗战英烈的地方。

目前雨花台的纪念设施比较完善,但是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可以考虑通过提升宣传力度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 南京紫金山:紫金山是南京市内一座重要的自然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

然而,紫金山的服务设施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增加休息点和导览服务,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二、南京景区发展建议1. 提升服务质量:南京景区目前游客数量普遍较多,为了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服务培训,并提供更多的导览服务和解说设施,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的历史和文化。

2. 拓宽宣传渠道:南京景区可以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可以与旅行社等机构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保护和整治:南京景区应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等的保护,防止盗窃和破坏。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和保洁工作,确保景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4. 创新活动形式:南京景区可以创新活动形式,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文化艺术展览、传统工艺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参观。

同时,可以加强与周边景区或其他城市的合作,打造综合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总结: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游客数量过多、服务设施不完善等。

南京夫子庙策划书

南京夫子庙策划书

项目策划书——南京夫子庙“秦淮剧场”商业娱乐综合体编制人:姜兰班级:建筑0802学号:10号日期:2011/11/20策划书目录:第一章目标规模的构想和方法第二章外部条件的调查与把握方法第三章内部条件的调查与把握方法第四章空间构想第五章空间构想的预测与评估第六章经济策划第七章技术构想第八章结论的归纳及报告的拟定第一章目标规模的构想和方法背景分析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南京秦淮区,市中心偏南,北岸的贡院街旁。

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

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其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夫子庙建筑富有明清色彩。

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

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后以夫子庙为中心,发展形成了夫子庙商业区。

该区集商业氛围、旅游景观、宗教文化、建筑特色、风味美食、民俗民风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贸旅游街区,其集商业街、旅游街、文化街、休闲街、美食街于一体的“五街合一”模式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其管理服务规范走在了全国商业街的前列。

秦淮剧场位于夫子庙繁华的贡院街、秦淮河明清古建筑群附近。

南京民间事故记录者、自由撰稿人胡老先生称,秦淮剧场建于1945年,前为“鸿运楼戏茶厅”,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很有名望,很多戏剧大师每到南京都必在秦淮剧场演出。

但现今经营不景气,观众少。

为促进、配合整个夫子庙地区、秦淮河沿岸的环境整治、提高,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拟投资兴建一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影视娱乐中心。

第二章外部条件的调查与把握方法气候条件分析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C,年极端气温最高°C,最低°C,年平均1106毫米。

春季风和日丽;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与、重庆并称“三大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1670.基于发展机遇的南京市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发展浅析

1670.基于发展机遇的南京市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发展浅析

1670.基于发展机遇的南京市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发展浅析蒋瑞明【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商业中心在一定的机遇中不断地发展,本文剖析了南京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过去的发展动因,对现实发展状况及问题做了总结,包括自身交通、形态布局、心理环境的塑造以及周边重大项目建设对夫子庙地区的影响,并结合存在问题及可能面对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从促进“时间性”消费、优化动线并开发地下空间、扩容、利用地铁效应及统筹周边文化节点五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机遇1 引言传统商业中心作为城市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一个城市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地方文化个性,因此,它自然成为城市中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文化载体,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热点,也是商业旅游开发的宝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商业中心在一定的机遇中不断地发展,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为例,剖析了其过去的发展动因,对现实发展状况及问题做了总结,并结合存在问题对如何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对策。

2 夫子庙历史发展变迁2.1 南京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区的形成动因南京夫子庙起源于东晋,因文化的不断聚集促进了商业逐步发展,旧时一直是南京的商业中心,直至1937年毁于日军的轰炸(如表2.1)。

表2.1 南京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区的形成动因资料来源:自绘2.2 夫子庙中心区在城市中的地位随着城市的变迁,民国以来,南京市商业中心移至新街口——鼓楼一带,新的现代商业中心在符合其要求的地段聚集形成,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与新街口现代商业中心既相互分离又遥想呼应。

这样便改变了南京市单核商业中心的情况,适应了城市消费中心的转移趋势。

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系统的组成部分,成为副中心,突出其传统文化特征,与现代商业核心共同构成具有网络层次结构的城市综合商业体系2。

(如图2.1、2.2)。

图2.1 南京主城商业中心体系图2.2 夫子庙传统商业中心与新街口现代商业中心分离型分布模式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从区位特征、街区格局和建筑遗存几个方面看,南京夫子庙属于更新型,即由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原本已偏离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中心地段,自身处于不断衰退中的传统商业中心得以更新和复苏。

南京夫子庙风景区现状研究分解

南京夫子庙风景区现状研究分解

第二站-----中华门
明都城南门,明 清两代叫聚宝门, 是南京城门中最 雄伟的一座,也 是我国仍存最大、 最为完整的堡垒 瓮城。城门规模 宏大,设计巧妙, 结构复杂,共有 四道券门,三道 瓮城,另外还有 27个藏兵洞,并 有马道可骑马登 城,在中国城门 建筑史上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
第三站-----白鹭洲公园
第七站-----金陵灯会
每年农历正月初 一至正月十八在 夫子庙举行的 “金陵灯会”始 于六朝,盛于明 清,经久不衰。 灯节在正月十五, 又叫元宵或上元 节。南京灯节前 后历时10天,初 八上灯,十八落 灯。明代灯节最 盛,从笪桥至评 事街,鱼龙纷沓, 五光十色。届时 老少看灯,万人 空巷。后来集中 挂灯区移到了夫 子庙一带,至今 每到灯节这一带 仍很热闹。旧时 讲究“上灯元宵 落灯面”,是说 南京人灯节期间题--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一站-----乌衣巷
在夫子庙文德 桥南,三国时 孙吴的卫戍部 队驻此,因官 兵皆身穿黑色 军服,所以其 驻地被称为乌 衣巷。乌衣巷 地处秦淮河畔, 是六朝有名的 商业区和王公 贵族的住宅区。
实地采访
• 问题二:你觉得夫子庙治安如何?
太乱了,小偷很多,我 曾经就被偷过钱包的
不行不行,这里的小 摊小贩很会骗人,就 专门欺负我们这些老 太婆
这倒是不太清楚 还可以 平常逛夫子庙没见过几个治 安管理的,一到元宵节,警 察就特别多,这样可不行
调查统计
(我们共问了50人,50人都回答了自己的观点)
相传为中山 王徐达的东 花园。园中 有藕香居、 烟雨轩、水 榭、假山等 景色,其中 尤以桥为特 色,园内宛 如襟带的小 桥竟有15座 之多。

南京夫子庙旅游资源整合

南京夫子庙旅游资源整合

I 三 .
维普资讯
了 因 有 提 发 依 有 权 逐 管 进 淮 益


举 发

东水 关
聚 宝 门

瞻 园 大中桥
_
甘熙 故居
■■■■■【 厂■■■■■_ 广●一 ■●■_ - ‘■■■■■_ ■■●■■—l J 二 , ___■l
机 结合起 来 ,形成 夫子庙 秦淮 风光带 13 1 9 年至 2 0 年—— 加快建设 阶 . 9 6 00 段 夫 子庙秦淮 风光带建 设 向夫 子庙
外 延 及 南 岸 拓 展 ,拓 宽 改 造 了东 牌 楼

秦 淮古老 的土地 上 充分体 现?其 中最 具代表性 的夫子庙在经过 近 2 0年的建 设 发展后 ,如何 进一 步挖掘 潜力 和整 合资源 , 塑造南京 的城市特色 , 促进旅 游经 济的 发展?成 为摆 在南京 人面 前
的一 个 重 要 问题 。
“ 大旅游 ”概念 ,充分发挥其合力 ,增
强 其 在 国 内市 场 的竞 争 力பைடு நூலகம்。
22 河 滨 、河景 、河水资源整合 .
221 加强 滨水空 间绿 化建设 .. 选择宜滨水种植 的树木 、 花草 , 按 照低 矮树 木种植 滨水 、高 大树 木靠后 的原则 , 次分 明、 落有 致 , 到 “ 层 错 做 水 在 绿 中,绿在 水 中” 。
R og nzn f h o r m s uc h n u inT mpe Na jn e ra iigo eT ui Reo rei teCo fca e l, nig t s n
较 为分散 , 景点集 中不 到一处。实践也
证 明 , 立 的 景 点 设 置 ,形 成 不 了 “ 孤 气

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

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

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姓名:袁莎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黄建军2006110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或“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的口号已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致力于寻求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质疑,大众“寻根”意识的回归及对环境“场所精神”的广泛关注,使符号学方法在今天的建筑环艺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更具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归纳出了江南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并通过变形、抽象等表现手法运用到江南景观设计中,做到了建筑与外环境的融合,体现了地方性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性。

论文的第二章通过介绍了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背景,来剖析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并从民居建筑的结构、装饰(室外装修、室内装修、和细部装修)、空间三方面加以阐述。

第三章把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分析了江南地区外环境景观的特征,提出了江南地区外环境景观设计的构想,并加以举例论证。

第四章是在以上三章研究分析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基础上,结合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实际案例而进行的深入研究。

分析了白酒坊风情街以及周边的历史和现状,在大量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做到了白酒坊民俗风情街的景观设计的合理定位:即把江南小巷空间、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外装修和内装修的典型特点作为符号,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与整个夫子庙风光带的景观设计达到了和谐统一,本章最后,通过分析白酒坊风情街景观设计的案例,总结出在景观设计的过程可以采取“表层优化”、“抽象变异”等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延续、变异、整合与超越。

在文章最后,第五章结论部分,针对上述一系列比较、分析,总结了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思维过程和运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游憩者;地方感;城市历史街区;南京夫子庙
1 引言
地方感是属于人与地方相互关系中的环境心 理研究范畴。人以特定地方为感知对象,在人的态 度、期望和目的等因素影响下形成对特定地方的感 知评价和意象,以及赋予地方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并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环境决策与环境行为。Steele 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场所激起的人的反应模式,这些 反应是场所特征和人赋予场所的要素(如期望、目 的、情绪和偏好)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 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1]。Steele 理解的地方体验包 括现场的感觉和想法、回忆和想象、场所的个人身份 等方面。Tuan 从体验的视角专门探讨了空间与地 方 的 关 系 ,认 为 体 验 可 以 是 直 接 和 深 切 的(inti⁃ mate),也可以是间接的、概念性的和象征性的[2]。
需要相适应,文脉、场所和场所精神得到建筑学研 调查地点。调查小组于 2007 年 10 月至 11 月期间在
究者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也是建筑学的地方感 夫子庙步行街区的孔庙前广场、大成殿、大观园、东
研究的主要内容。邹德慈提出的城市设计的原则 市等处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2010 年 7 月做了补充
之一是体现历史的连贯性,认为城市是一本“凝固 调查,共发放问卷 1200 份,回收整理后得到有效问
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 注。Hood 探讨了当地电视新闻对于观众构建地方 性和地方感等概念的意义[8]。Campbell 以地方意象 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人们在普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 创造地方感的方式和空间中的物质事物与地方体 验质量的关系[9]。Sloan 对文化和宗教在地方感形成 中的作用以及地方感形成过程与社区感塑造之间的 联系进行了研究[10]。Lobo 探讨了邻里环境下地方感 的解释方式和开放空间在邻里地方感中的作用 。 [11] Ortiz 等运用直接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定性方法探讨 了公共空间的利用在邻里女性的地方感形成中的 作用[12]。Blizard 的定性研究探讨了在一个曾经有人 居住过的林地中儿童的地方感的形成,以及讲故事 对地方感形成的影响[13]。Billig 通过对居住在六个
古代文学氛围)、孔圣和科举文教制度、商贾文
1001~2000 22.3
化等几个方面。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是作为
2001~3000 14.5 3001~5000 6.2
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场所的夫子庙步行街
>5000
4.1
农民
1.8
工人
10.4
学生
49.2
专业文教技术人员 8.0
服务销售商贸人员 4.4
街区游憩者的地方感研究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 度结构及量表的结构效度。经检验,KMO 统计量为
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 0.839,球形 Bartlett 检验发现变量间在 0.01 显著性
南京夫子庙为案例,分析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
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历史街区的规划对
表 1 样本基本情况
25~44
26.3
企事业管理人员
10.5
盛,“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
45~64
4.8
军人
1.4
内”。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
≥65
2.1
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因而夫子庙的历 月均收入 ≤500
41.7
史文化集中表现在秦淮风情(包括六朝风月、 (元)
501~1000 11.2
性别
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相结合的
外来游客 37.8

53.9

46.1
高中、中专
20.8
大专
29.6
本科
37.1
5A 级旅游景区。秦淮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 年龄(岁) ≤14
2.1
研究生
3.3
南京文化的摇蓝。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
15~24
64.7 职业
公务员
3.8
金粉荟萃之所”,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
伴随着对现代主义割裂历史、忽视地域特征和文化 性程度评价量表采用从 1(代表“很不重要”)到 5(代
差异的批判和反省,人们对历史感、归属感、地域 表“非常重要”)的 5 分制 Likert 量表。调查对象为
性、文化特征给予极大的关注,努力发掘和创造空 南京市居民游憩者和外来旅游者。为提高调查的
间环境特有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与这一现实 随机性,延长了问卷调查的时间跨度,选择了多个
.752 .101 .147 4.36
.781
2.牌坊
.802 .095 .056 4.07
.825
3.书法楹联 4.乌衣巷
.777 .242 .046 4.07
.813
.735 .196 .090 3.99
.878
二.孔圣文教维度
4.18
.640
(α=0.711) 1.孔庙
.358 .643 .112 4.25
第 33 卷 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2011,33(7):1382-1389
Resources Science
Vol.33,No.7 Jul.,2011
文章编号:1007-7588(2011)07-1382-08
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
唐文跃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南昌 330013)
的历史书”,城市设计中要通过历史空间、历史遗址 卷 1149 份。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 1。借助统
和历史建筑体现和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连贯[15]。在 计分析软件 SPSS 16.0 进行分析。
城市剧变中,人们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 2.3 问卷信度与效度
这种需要给形体空间带来情感上的重要内容,即场
因子分析发现,夫子庙游憩者的地方感具有由 秦淮风情、孔圣文教和商贾文化等三个维度构成的 结 构 特 征 。 其 中 ,孔 圣 文 教 维 度 的 均 值 最 高(M= 4.18),其次是秦淮风情维度(M=4.12),商贾文化维 度最低(M=3.56)。作为夫子庙街区的地标性建筑 孔庙和明清时期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充分向 游憩者传递了古代尊孔圣和重科举的氛围。这说 明孔圣文教的地方性特征得到了游憩者的高度认 同。
.800
2.江南贡院
.319 .742 .079 4.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58
3.历史名人塑像
.020 .794 .284 3.97
.855
三.商贾文化维度
摘 要:地方感研究为认识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的研究发现,① 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具有基于历史、认同、记忆、想象的怀旧体验特征和秦淮风情、孔圣文教、商贾文化三个维度的 结构特征,孔圣文教、秦淮风情的地方性特征得到了游憩者的高度认同;②游憩者对夫子庙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 评价,游憩者认为夫子庙景观整体上反映的是六朝和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③游憩者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风貌 的地方感,以及对夫子庙呈现的六朝风月、明清风貌和怀旧特征的地方性的认同具有普遍性;④游憩者对夫子庙历 史文化的体验缘于这些景观唤起了游憩者对历史场景的记忆和想象,唤起——评价机制是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形 成的重要机制。游憩者地方感研究对城市历史街区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

2011 年 7 月
唐文跃: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
1383
不同的新住区和相邻旧邻里的女性的访谈,运用人 区,调查范围集中在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的核
种学的分析方法(ethnographic analysis)探讨了地方 心景区,不包括白鹭洲、瞻园、桃叶渡等地,也不包
地方的体验进行了调查,分析提炼了被试描述特别 地 方 的 五 个 相 关 的 主 题 :适 宜(rightness)、有 序 (order)、清 洁(cleanness)、平 静(serenity)、天 堂 (paradise)[5]。Sowards 的研究认为,20 世纪的美国西 部郊区具有一种基于“户外生活”概念的地方感[6]。 Durie 等以历史的视角考察了苏格兰的文化、民族和 景观,从四个主题构建了苏格兰的地方感[7]。
收稿日期:2010-10-16;修订日期:2011-04-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6100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082)。 作者简介:唐文跃,男,江西安远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游憩地理与地方感研究。 E-mail: twy@
感形成中的行为和情感变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 括室内休闲娱乐场所。
居住环境描述的人种学分析的居住环境地方感研 2.2 问卷设计与调查
究方法[14]。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游憩者人口统计学特
国内建筑学中通常把 place 译为“场所”,同时把 征、游憩行为和游憩体验、夫子庙历史风貌表现要
sense of place 译为“场所感”。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 素等。相关事物在表现夫子庙历史风貌中的重要
秦淮河是影响游憩者地方感的重要自然地理 要素。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典故大多与秦淮
表 2 夫子庙历史风貌因子载荷
Table 2 Means and factors loading
历史风貌表现要素
因子 a,b
均值 标准差
(α=0.809)
1
2
3
一.秦淮风情维度
4.12
.664
(α=0.804)
1.秦淮河
策。
Table 1 The summary of the samples
(%)
2 研究区特征与问卷设计
基本情况 类 别
比例 基本情况 类 别
比例
2.1 研究区特征
调查对象 南京市民 18.7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