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常见辞格表
《现代汉语辞格》课件

语气表达
运用适当的语气词 和语调,使表达更 具感染力。
动作配合
结合适当的手势、 音调和节奏,加强 表达的效果和感染 力。
辞格的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使用
2 不要滥用
辞格应当恰到好处,过度使用会使文字显 得夸张和不真实。
辞格要与文体和写作目的相适应,避免在 不合适的场合滥用。
结束语
辞格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
辞格能够使表达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运用辞格需要技巧和方法
合理运用辞格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辞格的正确使用可以提升表达效果
通过正确运用辞格,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3 不要破坏语言的规范性
4 要适合场合和目的
辞格的运用要合乎语法规则和习惯用语, 避免错误和歧义。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表达场合,选择合 适的辞格形式。
模拟练习
选取一个场景
选择一个与自己熟悉的场景, 例如会议室。
运用不中运用不同的辞格, 增强表达的效果。
与他人分享自己运用辞格后的 成果和感受。
1
对仗
2
适用于辩论、文学作品等需要对立和
呼应的场合。
3
手法
4
适用于修辞、夸张和反复等需要创造 效果的场合。
头韵
适用于曲艺、广告、宣传等需要吸引 注意力的场合。
假设
适用于叙事、评论、分析等需要夸张 和强调的场合。
辞格的表达技巧
词汇运用
选择富有表现力和 感染力的词汇,注 重意境和感觉的营 造。
句子构思
《现代汉语辞格》PPT课 件
现代汉语辞格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巧妙地使用辞格可以提升表达效 果。本课件将为您深入介绍辞格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使用技巧。
第四节 辞格

下面看几个用例: 下面看几个用例: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②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③“过来先吃碗饭 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过来先吃碗饭, ?!” ③“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 例②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我”,喻体也不能简单 说成是“ 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 说成是“牛”,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我” 怎么会是“ 了呢? 的本体和喻体都是行为、动作。 怎么会是“牛”了呢?方,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 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1.比喻的构成 比喻的构成 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 ①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赵树理) (赵树理) 本体是“ 喻体是“葫芦瓢子” 例①本体是“脸”,喻体是“葫芦瓢子”,比喻词是 “像”。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 行为、动作、道理等等。 行为、动作、道理等等。
1.明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像、如、似、仿佛、犹如、有 仿佛、犹如、 一般、好比、 如、一般、好比、宛如 等。有 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 一般,似的等 时后面还用“一样 一般 似的等 词语呼应。 词语呼应。
(1)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刘玉翠回到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2)刘玉翠回到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 康瞿《春种秋实》 康瞿《春种秋实》 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 (3)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 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 杨朔《雪浪花》 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 杨朔《雪浪花》 出痧子,非出不可。 钱钟书《围城》 (4)出洋好比出痘子 ,出痧子,非出不可。 钱钟书《围城》 黄维苦心经营的一次大反击,像只氢气球一样破灭了。 (5)黄维苦心经营的一次大反击,像只氢气球一样破灭了。 ——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谢雪畴《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
现代汉语词类表和语法表

在向从往
表示时间
从自从当
表示状态方式
用以按照
表示原因
由于因因为
表示目的
为为了为着
表示比较
比跟同
表示排除
除了
连词
连接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词。
起连接作用,不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表示联合关系
和跟与同
表示偏正关系
如果只要因为
虽然即使不但
助词
在词、词组、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结构助词
的地得
时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
吗呢吧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不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不充当句子成分,可独立成句。
表示喜悦
哈哈
表示悲痛
唉哎哟
表示愤怒
哼呸
表示惊讶
唉呀咦
表示呼唤
喂
表示答应
嗯唉
象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充任修饰语。
可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
介宾词组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词组。
“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
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句子成分表
名称
定义
常用词或词组
举例
主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襄助语说的是“谁”或“什么”。
名词
经济好
代词
他天天锻炼身体
词组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谓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组成的词组。“述”在前,“宾”在后。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1、陈望道概括的"四类三十八格"分类标准:大体依据组织,间或依据作用(甲类)材料上的辞格:譬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夸张、倒反、婉转、避讳、设问、感叹(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类、回文(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映衬反映:相反情况或观点集于同一事物。
例:无事忙、雅的这样俗、好聪明的糊涂法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对衬:不同事物情况或观点相同。
例:一言为重百金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拈连: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语词依托上文顺势移用)移就:怒发上冲冠;醉鞍谁与共联翩(甲物性状移于乙物)倒反倒辞: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魔星(冤家、讨厌死了、恨)反语:英雄多故谋夫病相同:都是"口是心非",不同:后者有嘲弄讽刺的情感态度婉转: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排除法)最好还是去、不是顶好的。
(隐约法)避讳:填沟壑、山陵崩、那件东西、那玩艺飞白:明知其说错或写错,故意将错就错如实记录或援用。
有方音、口头禅、口吃、错音、错别字、语义错、语法错、逻辑错等。
作用一是存真,一是增趣。
小孩小孩你白(别)哭,前边有个小车屋。
清末李鸿章的一位亲戚,在科举应试是写道:"我是李中堂大人的亲妻",乞求照顾。
主考官将错就错,以毒攻毒批曰:"所以我不敢娶"。
"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他照文件念过一句,便解释说:"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已经抓到三起了,同志们,要提高警惕!…"台下哄然大笑。
镶嵌镶字:虚字、数字嵌字:几个特定字嵌入词语或诗文中这个其容且易、冤哉枉也、既雅且静、一不做二不休、唠三叨四、千溪百川、接二连三吴歌《采莲》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
现代汉语词类表和语法表

结构助词
的地得
时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
吗呢吧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不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不充当句子成分,可独立成句。
表示喜悦
哈哈
表示悲痛
唉哎哟
表示愤怒
哼呸
表示惊讶
唉呀咦
表示呼唤
喂
表示答应
嗯唉
象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充任修饰语。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
车在哪儿?~在银建公务车停车场。
你买了几本书?~五本~。
无主句
只有谓语没有主语的句子。
禁止吸烟。
独语句
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组成的句子。
多聪明的孩子!
用
途
分
类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
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今天是国庆节。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
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
祈使句
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
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可用感叹号。
你要注意身体。
不准讲话!
感叹句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多么平静的原野!
复句表
名称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举例
并列复句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代词
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结构
鲁迅生于1881年
词组
他做的又快又好
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现代汉语辞格

现代汉语辞格
1. 主格:表示主语的格,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等。
2. 宾格:表示宾语的格,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等。
在动词后面作宾语,表示受到动作的对象。
3. 属格:表示某个名词所有关系的格,如“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等。
4. 经验格:表示体验或经验关系的格,一般表现为“对……有
经验、对……有感觉”,如“我对这个问题有经验”。
5. 与格: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与”属于一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与之相似、……与之相反”,如“我很
喜欢与动物玩耍”。
6. 施事格:表示动作的施事者,一般表现为“……做/干/吃……”,如“我去喝了杯咖啡”。
7. 状语格:表示状语的格,一般表现为“……在……情况下、……之前/后、……中”,如“我在学校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8. 谓语补语格:表示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状态或性质,一般表现为“……成为……、……变得……、……被认为是……”等,如“他成为了这个公司的CEO”。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两大类,12小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方位词: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
(三)
动词
(附一)
能愿动词
(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不管、不论、任凭)……也(都、还)等。
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
果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昨天的书展,少说也有几万人参加
四、单 句
名称
定 义
举 例
结
构
分
类
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练好基本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述
在上文已经叙说的基础上,改换一种说法,以强调突出语义。
释言式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褒词贬用
他(阿Q)的学说,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
你可真足智多谋,尽出馊主意。
贬词褒用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其实,这个小小的“诡计”傅家杰早已识破,只是不忍心拆穿它。
舛互
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
先否定后肯定
他这个人什么都不怕,就怕对不起人。
他什么都没有,就是老婆有病。
换言式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任意增减笔画,变换结构面改变了原来字形的叫错字;把形近或音近的甲这当作乙字叫别字。换句话说,错字是本无其字,写错了;别字是张冠李戴,用错了。
总言式
那么,已经富裕或有权势者应该如何去做呢?办法有很多,譬如仗义疏财、捐资助学、结交穷亲等等。总之,“你先富,也得让别人后富”,万万不可只顾自家碗里有肉,不管他人锅中无粮。
欲抑先扬
我当她是块玉,哪知她是土;我当她是花,哪知她是粪;我当她是人,哪知她是人鬼。
吴佩孚兵多、粮足、枪炮好,然而竟一败涂地。
反饰
利用“反义词”来修饰“正义词”,造成字面上语义矛盾,以深化语义,简炼表达。
反义词反饰
为了忘却的记念。/含泪的微笑。/甜蜜的伤心。
熟悉的陌生人。/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
否定词反饰
一体两面对比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冷(姓)同志,热心肠。
这班狗官,黑眼珠只看见白银子,句句话忠君爱民,样样事祸国殃民。
名称
定义
类型
例句
衬托
用相类、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
旁衬
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素的荒村,没有一些生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
战城南,死郭北。
不以物喜,不已已悲。
单句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别解
借助某个现成词语的字面意义,发挥解释,临时赋予新的意义。又叫“曲释。”
直解
田间的诗歌深入田间。(“田间”为一诗人名)
施美,施美,使你更美。
长风社乘长风破万里浪。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反映
偶然相识的人绝非偶然的命运。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我和你正相反,在官不言官,在商不言商,在江湖不言江湖。
返射
故意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把它作为讥笑或戏谑对方的手段。
“老秦五一年上大学,这是土改后的结论吗?”“这次运动我们又外调了,地主出身是肯定的。”“那为什么老秦说,政府没给他父亲戴地主帽子?”“人总是要为自己辩护的”。他说。“人总是要为自己辩护的”。我说。
冬天的大树光秃秃的,伤佛是一位深思的老人。
暗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骆驼,沙漠之舟
借喻
要做铁疙瘩(硬汉子)不做豆腐渣(懦夫)!
磕瓜子磕出个“臭虫”来!(指遇到不顺心的事)
引喻
热闹的大街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妯娌之间难免没有句把句话来话去,勺子跟碗还有个叮当的时候呢!
博喻
经济是天使,是魔鬼,是人面狮身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你要发展它,它就要作出种种怪像、怪胎。
引证
有意引证他人的话(多为名言警句),来阐述观点,描写事物。
暗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是常常会经历到的。
南方人找媳妇,看媳妇她妈——“丈母娘胡搅女儿一定蛮缠”;北方人挑女婿,看女婿他爹——“老子英雄儿子基本好汉”。
表4兼义或变义组合而成的辞格
名称
定义
类型
例句
若派他去敌人据点,捉个把活舌头,那也是手到擒来。
材料、工具代事物
大炮吼叫着,钢铁向敌人头上倾泻。
老扬同志,真是一张好木锨!
比拟
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拟人
咱们的大炮一发言,马上取消敌人大炮的发言权。
成功往往跟在专心的背后。
拟物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移就
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移情
他鼻子酸酸的,用力打了一个回忆往事的喷嚏。
北风吹来,身上立时起了一层寒冷的鸡皮疙瘩。
年过三十二岁,对于一个尚未成家的女人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年纪。
移色
绿色的回忆/草黄色的微笑/金黄色的幸福/黑色的幽默。
走进预审室,钢青色的法律就坐在我身边。
没见过大海,这是我蔚蓝色的遗憾。
补正型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不,有这样一种嗜血的生物,它们把人血当作滋养,把杀人当作职业。
虽然咱们没有见过面,不,想起来啦,那次大会上第一个发言的就是你。
表3同义组合而成的辞格
名称
定义
类型
例句
反复
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连续式
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金鸡牌鞋油,令足下生辉!
对象双关
阿庆嫂:这老太太哪是我的对手,早被我打得落花流水了。(“老太太”暗指刁德一胡传魁)
“谁要你这个偷汉子的小寡妇插嘴!”(借骂小孩来骂邻居)
互文
在结构相同或相以的上下文里,上文里隐含着下文里出现的词语,下文里隐含着上文里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复句互文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嫁去爷的心肝女,嫁去娘的茉莉花,嫁去哥的亲妹妹,嫁去嫂子的大冤家。
同语
两处或多处的词语相同,在内容上各有所指而又围绕一个中心。
主宾同语
旧历年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领导和群众之间本来有一道无形的墙,领导是领导,群众是群众。
两宾同语
心里是什么就说什么,绝不口是心非。
拿哪个是哪个,不要挑挑拣拣。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木头抱着走。
关心他“个人问题”的人实在不多,他不胜其烦。
休息了,大家方便方便。
通感
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其他感官所获得的感觉来描述。
单项型
秦淮河的水冷冷地绿着。
声音在山谷中撞击着,空气哟,冷得发辣。
细伢子眼晴圆了,嘴巴忽大忽小一阵,竟是“哇”的一声灿烂。
多项型
我望着他的背景,感到自己的心脏像被根无形的绳子抽紧了,顿时间,病楚、辛酸、迷茫的感觉全涌上心头。
定中同语
他是大闹天宫孙悟空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
这碗汤是兔子汤的汤的汤。
状中同语
大伙子,你比雷锋还雷锋呀!
他满脑子除和数学还是数学。
述补同语
……终于失去了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孔。
它是一只黑得不能再黑的乌鸦。
叠映
在句子前后相应的位置上,选用同一词语,以表达相对相反、相辅相映的意义。
正映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连续式
吕后就是女皇,那是妇女的典范,我学习的榜样。我是红色的吕后,布尔什维克的吕后,20世纪70年代的“密司吕”。
我呀,我是俺爹的儿、爷的孙、舅舅的外甥、叔叔的侄。
间隔式
艾森特·梵高——这位诞生在荷兰土地上的乞丐与富翁,这位生活的落魄者和命运的胜利者,这位在调色版和画布上为世界创造出黄金钻石的智者和疯子,就像一尊雕像供奉在我心灵的殿堂上。
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含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指桑骂槐。
谐音双关
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
老没牙的喝稀饭,无齿(耻)下流。
借义双关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大河涨水小河浑,半边黄来半边青,中间流成鸳鸯水,浪打沙冲永不分。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个别代一般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他根本不相信有哪位扁鹊、华佗能医好自己的女儿。
具体代抽象
鲁迅的骨头最硬,没有丝毫的奴骨和媚骨。
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而这里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
部分代整体
为了避开这些四个轮子,他把自己的两个轮子拐进一条小马路。
适园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只石定塔。
先肯定后否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灯还亮着。
这辆自行车什么都响,就铃铛不响。
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
两体对比
墨写的谎话,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谁说他射出去的不是热血,而是子弹!
先“吃”晚报,后吃晚饭。
谐音拈连
“萍——你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同——统统都是混蛋!”
避讳
对犯忌触讳的事不便直说,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饰。
模糊型
他知道生命的列车已经接近终点。
小白鞋“双身”啦。
聂耳以二十三岁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了他生命的休止符。
替代型
“你在这里……呆了多久?”成岗不愿意对小孩说出那个可怕的“关”字。
并不多余的多余的人。/不是神话的神话。
没有顶点的顶点。/并不宁静的宁静。
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