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必备的素质共45页文档
(完整版)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docx

一、翻译人员的语言素质要求: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一名优秀的译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修养和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互译规律,拥有快速、准确地遣词造句的能力。
译员要有良好的语音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基础,敏锐的听力,超常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阔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他是口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名译员的综合语言和知识水平的反映。
在口译过程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有六个:口音、语感、词汇量、知识面、注意力以及音量与干扰。
英语是世界性的大语种,口音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些连英美人自己都听不清楚。
译员不仅会接触到标准规范的英语,也会接触到非标准、非规范的英语;不但会听到英、美口音,也会听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口音;不但会听到英语民族的口音,也会听到非英语民族人的讲话,如南亚人、东南亚人、非洲人、中东人、北欧人、南欧人、拉美人等。
他们的英语都不同程度地带着自己母语的烙印。
要听懂这五花八门的口音,译员必须在平时就注意多听一些英语的口音、方言及变体,注意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并学会逻辑推理和判断讲话的前因后果,正确判断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领会其意向、目的、态度,从而作出果断、正确的选择。
2.广博的知识面。
译员光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
常常有译员因缺乏主题知识或百科知识而出现“卡壳”的现象。
译员的接触面很广,接待的对象在职业、年龄、身份、阶层、志趣、爱好、生活习惯、民族性格、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各种话题。
因此,译员必须掌握丰富全面的百科知识,例如专业常识、社会常识、法规政策常识、国际常识以及背景知识、国情地情、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花草树木、昆虫动物等百科知识,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并熟悉各行各业,努力做一个“杂家”或“万事通”。
鉴于口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译员还应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使自己的翻译地道明白,达到应有的沟通效果。
优秀译员基本素质

优秀译员基本素质第一篇:优秀译员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一、双语基础好:客观忠实地翻译原文或源语的内容。
没有经过专业翻译训练的人在翻译时,往往在描述所翻译的内容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包含了个人的观念和意思。
但是合格的翻译人才,必须要忠实讲话者的讲话意图,以便给予听者正确的判断信息。
即使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客观复述,不得添加自己意见。
二、知识面要广:翻译其实是一个“杂家”,需要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
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多个领域,如果对此一窍不通,碰到专业术语等专业领域词汇将很难翻译,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翻译人员需要是个有心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面。
三、逻辑思维能力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辨析能力。
每一个人的讲话都有其一定的逻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掌握语言的逻辑,并经过合理组合,将信息通过目标语言传递给听者。
有的人在翻译时出现误解、错译或漏译并不是因为语言能力差,而是逻辑思维能力差,原文中存在的一些逻辑上的关系,译者未能从字里行间、上下文关系上悟出来,所以出现差错。
四、反应灵敏:一名合格的翻译还需要具备反应灵敏、口齿清晰等素质。
如果连最基本的翻译素质都达不到,那么也就没成为一名合格翻译的潜力。
五.出众的记忆力:译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一点是由口译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查阅词典和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因此,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包括专业词汇)、成语、典故和缩略词等。
其次,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详尽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
口译笔记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受时间的限制,译员所记录的内容只能是重点内容,至于怎样把整个讲话连贯地表达出来,则完全要靠译员的记忆力。
因此作为一名译员,必须要有出众的记忆力。
专业术语--职业杀手的“拦路虎”专业术语通常是译员翻译实践和工作过程中的拦路虎翻译尤其是公司翻译,经常会碰到专业术语的翻译,严重影响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一个合格译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与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译员或译者对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也对其各方面的素质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文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潜在的翻译后备军,应该如何具备这些素质呢,经过本学期的翻译实践,我对翻译者应具有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感悟。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译者呢?我有了自己的感悟。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翻译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篇幅巨大,内容难懂的作品,本身心理上就承担了较大的压力,极易产生抵触,厌烦等不良情绪情绪。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翻译,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认真的翻译。
当今社会浮躁情绪弥漫,有些人会选择盲目快译的方法追求速度,很难保证质量,也达不到翻译所提出的标准,严重的话会造成误解和错误,给读者和大众带来危害。
所以应该静下心来,还是要慢功出细活的。
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尤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学习。
练习,翻译,练好各项基本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作为一个译者,必须要精通本国语言。
当我们阅读本国文学作品时,较之于外语文学作品,我们通常更自信于自己的理解能力。
我们自以为完全读懂了文意,可是一旦开始翻译就会遇到障碍,才发现很多地方都理解错了。
因为是本国语言,较为自信,阅读时就不仔细认真,我们一味糊弄自己。
为此,翻译充当着外语学习的最好方法。
三、良好的沟通愿望和协作精神有愿望则技能自然显现,有精神则协作效果不断显现。
具有良好的心态决定沟通协作的效果。
经常发现,有不少译员把给翻译公司作稿件看成一项卖菜的事业。
一种纯粹交易的心态和固有的简单化处理的保守意识。
实际上,翻译是一项人类思维活动的复杂劳动。
客户稿件的内在实质和外在表达方式也存在千差万别。
拿过稿件不闻不问,埋头翻译后稿件往往差强人意。
根本原因即前期缺少双方认可的质量规范,翻译过程中又缺乏有效沟通。
四、熟练高超的软件操作技能。
有别于在线机器或软件翻译,现代译员借助CAT翻译辅助软件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把重复性、记忆性工作交给软件处理,把思考和创意性工作交给大脑和灵感。
口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理解力强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有的发言 人表达能力很差,语无伦次,错误百出,当 译员碰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 解,把发言经过概括、整理后才译,使得译 文畅通自如。
口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Specially prepared by Patrick Zhu for YUDE In Jan 2011
口译人员处于交谈者双方之间是必不可少的中间人。 口译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口译人员,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思维敏捷
口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译员几乎没有时间分解口译过程 中的三个阶段,即:理解、翻译和表达。这三个阶段都是在极 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译员必须“消极被动的”接受别人所讲的一 切观点,非常完整地、顺从地表达演讲人所表达的全部想法, 同时,他又必须“极主动地”作出反应,思维敏捷,好比是个球 员,在接到球以后,要立即把球传出去,且要做到稳而准。
例如在谈到影视方面问题时,当译者听到: Recently several people in Hollywood were arrested for possessing coke. 这句句子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其中的 coke 按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来译则是大错特错,因为 拥有一瓶可乐是不可能被逮捕的,这儿的 coke 另 有他指,是可卡因(cocaine)的缩写。正确的译 法应该是: 近来几个好莱坞演员因拥有毒品而被捕。
(四)责任心
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口译工作是一个崇高的 职业,其责任心尤其重要。口译人员作为谈话双方的中间人,是必不可少 的辅助人员,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只能通过译员进行。因此,译员的 责任心体现在“忠实”和“尽职”两个方面。 所谓“忠实”,是把双方的语言准确 地互相传递,要做到“实”和“准”,忠实讲话人的原意,如实表达讲话人的思 想,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要忠实于原意,不得任意增删、纂改。译员 不能不懂装懂,在未弄清讲话人意思的时候,不能光凭自己的理解转译给 对方,造成对方理解上的错误,使双方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所谓“尽职”,指的是树立职业道德观念,任何一次国际性会议或接待外 宾都关系到本国的声誉和形象,因此,译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翻译任。 一个忠于职守的翻译,更是主谈人的助手,可以随时纠正主谈人的不当用 词,为双方的成功沟通铺平道路。
优秀译员基本素质

---------------------------------------------------------------最新资料推荐------------------------------------------------------优秀译员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一、双语基础好:客观忠实地翻译原文或源语的内容。
没有经过专业翻译训练的人在翻译时,往往在描述所翻译的内容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包含了个人的观念和意思。
但是合格的翻译人才,必须要忠实讲话者的讲话意图,以便给予听者正确的判断信息。
即使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客观复述,不得添加自己意见。
二、知识面要广:翻译其实是一个杂家,需要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
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多个领域,如果对此一窍不通,碰到专业术语等专业领域词汇将很难翻译,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翻译人员需要是个有心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面。
三、逻辑思维能力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辨析能力。
每一个人的讲话都有其一定的逻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掌握语言的逻辑,并经过合理组合,将信息通过目标语言传递给听者。
有的人在翻译时出现误解、错译或漏译并不是因为语言能力差,1 / 5而是逻辑思维能力差,原文中存在的一些逻辑上的关系,译者未能从字里行间、上下文关系上悟出来,所以出现差错。
四、反应灵敏:一名合格的翻译还需要具备反应灵敏、口齿清晰等素质。
如果连最基本的翻译素质都达不到,那么也就没成为一名合格翻译的潜力。
五.出众的记忆力:译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一点是由口译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查阅词典和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因此,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包括专业词汇)、成语、典故和缩略词等。
其次,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详尽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
口译笔记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受时间的限制,译员所记录的内容只能是重点内容,至于怎样把整个讲话连贯地表达出来,则完全要靠译员的记忆力。
口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口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口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口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职业口译译员的挑选往往是从英语专业本科生中遴选出出类拔萃的学生,然后再选送到国家或国际著名的口译培训机构,接受两年左右的专门高强度的训练。
毕业以后,获取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到各个部门从事专职译员工作。
通常,专职译员应具备以下几个素质:1.驾驭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强。
应当说“能力强”是个含糊、抽象的理论概念。
在具体的口译场合,“能力强”具有这样的含义:表达两种语言时口齿清晰,语音准确,重读及节律控制得体,和本族语的语音形状大致相似,语速流畅,选词用词准确,符合本族人使用习惯,能够把交际双方的意义传递得准确、明白。
也就是说,译员驾驭语言能力强这个素质体现在3个方面:1)表达流畅,词能达意,句能载意,语篇完全符合双方交际意图;2)语音素质、语调模仿能力、语形整体表达能力都符合本族人的表达方式;3)传递语意时的节奏、语速控制得好。
显然,以上是对专职译员的语言表达的要求,然而,仅有此种素质,尚不足以成为一名称职的译员。
他还必须具备其他几个素质:2.知识面广,类似百科全书。
译员面对的翻译场合和翻译话题涉及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知识面广也就成为必然要求。
谈到金融保险,译员对相关常识和专门术语,要了如指掌,像bluechips,annuities,coupons,debentures,treasurynotes等等行话能够区分。
谈到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话题,译员应该反应迅速,对相关历史背景和政治有所了解。
涉及地理、气象、克隆等科技话题,译员当有所熟悉。
陪客人参加音乐会时,对音乐知识和音乐名曲也要耳熟能详。
这是译员最难达到的境界,当然也是译员卓然超然的地方。
它要求要时时留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点滴积累,扩大知识储备。
所以,人们常用唱京剧或跳水运动员的经验来描绘译员的苦衷:“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
”当然,译员在重大场合精彩的“表演”,报酬会相当可观,声誉会随之鹊起。
合格译者的五个必备条件

合格译者的五个必备条件1. 语言能力1.1 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合格的译者应该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源语言的含义,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他们需要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句法和语义,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2 良好的写作技巧除了掌握语言本身,合格的译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写作技巧。
他们需要能够在目标语言中用恰当的词汇和句法表达源语言的意思,以使翻译更具可读性和准确性。
1.3 专业术语和行业知识合格的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行业背景,特别是在翻译专业术语和具体领域的文件时。
他们应熟悉相关行业的术语和惯用语,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对于特定领域的文件,如医学、法律或技术文件,译者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医学或技术知识。
2. 翻译技巧和策略2.1 理解上下文和意图合格的译者应该能够准确理解源语言文本的上下文和意图。
他们需要阅读源语言文本并分析其含义,以适应目标语言的翻译策略。
2.2 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不同的翻译任务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合格的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直译、意译、文化转换等不同的翻译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3 翻译文体和语域合格的译者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文体和语域。
他们需要根据源语言文本的风格和语气选择适当的目标语言文体和语域,以达到与原文相符的效果。
2.4 同声传译和笔译的技巧合格的译者不仅能够进行文字翻译,还需要具备同声传译和笔译的技巧。
他们应该能够实时传译口译活动,同时保持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文化理解和敏感度3.1 熟悉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合格的译者需要熟悉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理解其背景、价值观和历史。
这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言文本,并将其转化为适合目标语言读者的形式。
3.2 跨文化沟通能力合格的译者应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准确和有效的交流。
他们应该能够解释和传达源语言文本中的文化含义和隐喻,以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信息。
职业译员的素养

职业译员的素养通常而言,在翻译行业以外的圈外人士通常会对翻译工作产生误解。
在他们看来,只要学过几天外语或者只要是外语专业,就可以做翻译,而且什么都可以翻。
甚至有些翻译从业者也认为,只要掌握一些翻译技巧,有几本词典,就什么都可以做了。
事实远非如此。
好的译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
这些素养代表了翻译从业者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和对译员这一角色的定位,即译者不是翻译机器,而是更大的社会活动参与者,是创造性的脑力及文字工作者。
好的译员应该具备以下特质:热爱翻译事业。
对翻译工作的热爱,是做好翻译工作最持久的动力。
熟悉翻译技巧。
译员能够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创造性翻译,什么时候需要亦步亦趋。
比如,广告宣传类型的翻译与合同或说明书的翻译就大不相同。
广告宣传语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表达习惯以及文化风俗去调整和修改,而合同翻译或者技术说明书的翻译,一字之差就会导致巨大损失或者严重的事故。
善于写作。
好的译者一定拥有好的写作能力。
翻译是一种写作形式。
除了遵循一般的写作要求,如意思清楚、语言自然通顺外,译者还要善于区分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正式文体(比如政府公文)、非正式文体(私人邮件)、技术性语言、法律语言等的语言规范和语言风格并使其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知识丰富。
翻译是一项知识密集型行业,译员依赖的是自己的知识储备。
因此,一位合格的译员应当不断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文化和百科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并以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渊博的知识来源于广泛的阅读以及翻译过程中不断的知识积累和对未知的探索。
求知欲强。
任何一个译员都不可能无所不知,在翻译的过程中,每位译员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包括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各种障碍。
在面对各种拦路虎时,译员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愿意为解决一个问题去花时间查询各种资料或者请教专业人士。
只有拥有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译员才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