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

合集下载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C.L1中电流的变化值大 于L3中电流的变化值
图612
D.L1上电压的变化值小于L2上电压的
【解析】当触头P向右移动时,电阻R变大,总
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所以灯L1变暗;内阻、 R0与L1上电压变小,所以最终L2两端的电压变大, L2变亮;由于L2中电流变大,总电流减小,所以 L3中电流减小,灯泡L3变暗,L2中电流变大,L3 中电流减小,总的变化是相抵的效果,合起来
才是灯L1中电流的变化,所以L3中电流的变化更 大一些,灯L1上的电压与R0及内电压变化的总和 才等于L2上电压的变化. 【答案】AD
【同类变式】(2011·海南卷)如图613,E为内阻不能忽 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 A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 断开,则( ) C A.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小 B.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大 C.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小 D.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大
计算通 过导体 的电荷
量q
通过导体产 生的热量、 电功以及确 定熔丝的熔
断电流
4.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 (1)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
功率关系 电压关系
P1=P2
U1 n1 ,与负载、副线圈的个数
U 2 n2
多少无关
电流关系
(1)只有一个副线圈:II12
n2 n1
(2)多个副线圈: I1n1=I2n2+I3n3+…+Innn
4 电源的功率与效率
①电源的功率P:也称为电源的总功率,是电 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计算式为:
P IE. ②电源内阻消耗功率P内:是电源内阻的热功率,
也称为电源的损耗功率,计算式为:P内 I 2r. ③电源的输出功率P外:外电路上消耗的功率,计

cadence Pspice_上机实验二_电子电路的直流分析

cadence Pspice_上机实验二_电子电路的直流分析

实验二电子电路的直流、交流分析一、实验目的1、应用计算机对电子电路进行直流和交流分析,包括基本工作点分析、灵敏度分析和直流传输特性分析。

2、掌握进行上述基本分析的设置方法,对所给的一些实际电路分别进行直流和交流分析,正确显示出各种波形图,根据形成的各种数据结果及波形图对电路特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二、实验内容1、对左图的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进行直流分析,做出三级管Q1的伏安特性曲线(I c~V2),V2从0伏到12伏,I b从40uA~160uA。

2、做出直流负载线:(12- V(V2:+))/1003、进行交流分析,扫描频率范围从100Hz~100MHz三、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绘出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中三级管Q1的伏安特性曲线(I c~V2)及直流负载线。

2、列出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中各节点的偏置电压、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灵敏度分析结果及直流传输特性。

3、绘出三级管Q1集电极电流的交流扫描特性曲线。

实验步骤:1.对V1与Ib(Q1)j进行DcSweep分析,设置如图示:得到仿真波形如图:因此,I b从40uA~160uA变化转变为V1从1.6V~4.8V变化,设置比V1为第二参数,再次DcSweep,设置如图:并添加直流负载线得到结果:2直流Bias分析设置参数如下:运行仿真后,打开.out文件,有如下分析(1),点击,栏中的得到直流工作点如图所示(2)直流传输特性分析(Transfer Function)TF分析及输入输出阻抗(3)小信号AC分析的工作点(SMALL SIGNAL BIAS SOLUTION TEMPERATURE = 27.000 DEG C(4)直流灵敏度分析(DC Sensitivity)3.交流扫描设置和交流扫描曲线如图。

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享

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享

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享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利用震荡器的原理,先将直流电变为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冲交流电,经隔直系统去掉直流分量,保留交变分量,再通过变换系统(升压或降压)变换,整形及稳压,就得到了符合我们需要的交流电。

利用振荡电路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动的直流电流,再用变压器将这个电流转换为需要的交流电压。

三相逆变器则同时产生互差120度相位角的三相交流电压。

逆变器有很多部分组成,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振荡器了。

最早的振荡器是电磁型的,后来发展为电子型的,从分立元件到专用集成电路,再到微电脑控制,越来越完善,逆变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简单直流变交流的逆变器电路该逆变器使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作为逆变器装置。

用汽车电池供电。

因此,在输入电压为12伏直流电。

输出电压是100V的交流电。

但是,输入和输出电压不仅限于此。

您可以使用任何电压。

他们依赖于变压器使用。

波形输出为方波。

根据经验,这个电路约100W功率。

电路必须按装保险丝,因为过多的输入电流流动时,振荡器停止。

逆变器原理电路:将12V直流变成220V交流电将220V交流电转变为24V、36V、48V 都比较简单,只需要使用变压器的原理。

电磁互感,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电压。

设闭合电路是一个n匝线圈,且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都相同,这时相当于n个单匝线圈串联而成,因此感应电动势变为根据公式可知,E就是电动势,也就是电压。

因为不变,只要铁块两端的线圈数量n不一样就可以达到变压的效果。

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只要加上二极管就可以达到需要的效果,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

然后再利用变压器原理就可以将220V交流电转变成12V直流电,以及我们手机充电器的5V直流输出电压。

那么如何将12V直流转换成220V交流电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逆变器,什么是逆变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专题9 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人教版)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专题9 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人教版)

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是高考的热点,重点考查电路的功率计算、动态过程分析等;交流电路部分由于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重点考查交变电流四值、变压器的有关知识.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与电磁感应结合在计算题中进行考查,难度一般不大.复习时要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含义、交变电流的“四值”的含义和变压器的原理.1. (2013·南通一模)如图所示是由电源E 、灵敏电流计G 、滑动变阻器R 和平行板电容器C 组成的电路,开关S 闭合.在下列四个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有方向由a 到b 的电流的是( )A. 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移动B.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电介质C.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2. (2013·盐城二模)某电源输出的电流中既有交流又有直流成分.如果需要在R上得到直流成分,应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处连接合适的元件,合理的连接方式是( )A. A、B处均接电感线圈B. A、B处均接电容器C. A处接电感线圈,B处接电容器D. A处接电容器,B处接电感线圈3. (多选)(2013·江苏)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 向下滑动PB. 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C. 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D. 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4. (多选)(2013·山东)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 rad/sC. 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 0.02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能力巩固1. (2013·镇江一模)如图所示,直流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的总功率一定减小B. 电源的效率一定增大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2. (2013·无锡一模)某电源输出的电流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而我们只需要稳定的直流,下列设计的电路图中,能最大限度使电阻R2获得稳定直流的是( )3. (2013·苏北三市一模)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u=311sin(100πt)V,A、B间接有“220V 440W”的电暖宝、“220V220W”的抽油烟机、交流电压表及保险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311VB. 电路要正常工作,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不能小于C. 电暖宝发热功率是抽油烟机发热功率的2倍D. 1 min 抽油烟机消耗的电能为1.32×104J4. 某兴趣小组设计一种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磁极与圆柱状铁芯之间形成的两磁场区域的圆心角α均为49π,磁场均沿半径方向.匝数为N 的矩形线圈abcd 边长ab=cd=l 、bc=ad=2l.线圈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匀速转动,bc 与ad 边同时进入磁场.在磁场中,两条边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始终与两条边的运动方向垂直.线圈的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1) 求线圈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m .(2) 若从线框ad 边进入磁场开始计时,试作出感应电动势e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 (3) 求外接电阻上电流的有效值I.专题九 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能力摸底】1. D2. C3. BC4. AC【能力提升】例1 AC例2 (1) -1.8×10-6C (2) 9.6×10-6C例3 (1) e=100sin(10πt)VAV(3) 50 V (4) 12π C (5) 100 J例4 AD【能力巩固】 1. C 2. A 3. D4. (1) bc 、ad 边的运动速度v=ω2l,感应电动势E m =4NBlv, 解得E m =2NBl 2ω. (2) 图象如下图所示.(3) 电流I m =m E r R +,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t=49T,R 上消耗的电能W=2mI Rt,且W=I 2RT,解得I=24ω3()NBl r R +.。

交流电路分析与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比较

交流电路分析与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比较

交流电路分析与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比较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的基础,其中交流电路分析和直流电路分析是常见的两种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析并比较它们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路分析的不同方面。

一、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交流电路分析是研究交变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过程。

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随时间变化的。

为了进行交流电路分析,我们需要使用复数形式的电压和电流。

复数形式使得分析计算更加方便。

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与电流的复数表示: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可以用复数表示,即以幅值和相位角的形式进行表示。

例如,电压可以表示为U = Um * cos(ωt + φ),其中Um是电压幅值,ω是角频率,φ是相位角。

2. 阻抗和导纳: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引入了阻抗和导纳的概念。

阻抗表示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程度,而导纳表示电路对交流电的导通能力。

它们是复数形式的量,分别用Z和Y表示。

3.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

根据欧姆定律和交流电路中的阻抗,我们可以得到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我们可以建立电压和电流的等效方程。

二、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直流电路分析是研究直流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过程。

与交流电路不同,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恒定不变的。

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与电流的线性关系: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遵循线性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这个关系简化了直流电路分析的过程。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直流电路分析的重要工具。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我们可以建立节点电流和回路电压的等效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确定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布。

3. 等效电阻:在直流电路中,电路元件可以用等效电阻进行简化。

等效电阻是指在直流电路中具有与原电路相同电流-电压特性的电阻。

这简化了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课件 (2)(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课件 (2)(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 R2 中的电流为 I=R1+ER2+r=0.5 A, A 项错误;电路中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为 UAB=IR1=0.5×4 V=2 V,B 项错 误;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流表,则外电路总电阻为 R=R1+RR2+2RR3 3=7 Ω, 电阻 R1 中的电流为 I1=R+E r=23 A,电阻 R3 中的电流为 I3=12I1=13 A,理想电 流表的读数是13 A,C 项正确;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测量的电 压为 R2 两端的电压,R2 两端的电压 U2=IR2=0.5×6 V=3 V,理想电压表的读 数是3 V,D 项错误。
答案 C
2.如图为某控制电路,由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 R1、R2 及电位器(滑动变阻器)R 连接而成,L1、L2 是两个指示灯。当电位 器的触片由 b 端滑向 a 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 都变亮 C.L1 变亮,L2 变暗
B.L1、L2 都变暗 D.L1 变暗,L2 变亮
解析 当滑片由 b 端向 a 端滑动时,R 接入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由闭 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减小,则内电压减小,由 U=E-Ir 可知 路端电压增大,则 R1 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通过 R1 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 小,所以通过 L1 的电流变小,即 L1 变暗;L1 两端电压减小,并联电压增大, 所以 R2 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通过 R2 的电流增大,而通过 L1 的电流变小,所 以通过 L2 的电流变小,即 L2 变暗。故 B 项正确。
解析 由题图可知,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的最大值 Em=20 V,交变电流的电 动势的周期为 T=0.25 s,频率为 f=T1=4 Hz,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ω=2πf=8π rad/s,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e=Emsinωt=20sin8πt(V),A 项错误; 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E=E2m=10 2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交变 电流的有效值为 I=ER= 2 A,B 项正确;若将此电动势加在电容器上,电容 器的耐压值应不小于电动势最大值,即不小于 20 V,C 项错误;由交变电流的 电动势最大值表达式 Em=NBSω 可知,若该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 速转动的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产生的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的最大值增大到 原来的 2 倍,为 40 V,D 项正确。

《电工电子技术》第9章

《电工电子技术》第9章

图9.4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图9.4( ) 为交流电的正半周时, 点电位高于 点电位高于b点 在图 (a)中,当u2为交流电的正半周时,a点电位高于 点 电位。二极管VD 正偏导通, 反偏截止。 电位。二极管 1,VD2正偏导通,VD4,VD3反偏截止。电流从变 压器副边a点 流通到b点 负载R 压器副边 点,经VD1,RL,VD2流通到 点。负载 L上得到正半周 的输出电压。电流如实线方向。 的输出电压。电流如实线方向。 为交流电的负半周时, 点电位高于 点电位。二极管VD 点电位高于a点电位 当u2为交流电的负半周时,b点电位高于 点电位。二极管 4, VD3正偏导通,VD2,VD1反偏截止。电流从变压器副边 点,经 正偏导通, 反偏截止。电流从变压器副边b点 VD3,RL,VD4流通到 点。负载 L上依然得到正向半周的输出电 流通到a点 负载R 电流如虚线方向。 压。电流如虚线方向。 可见,虽然u 为交流电压,但负载R 上的输出电压u 可见,虽然 2为交流电压,但负载 L上的输出电压 o,却已经 变成为大小脉动而方向单一的直流电了。 变成为大小脉动而方向单一的直流电了。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波形,如图9.5所示 所示。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波形,如图 所示。
图9.3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波形
3.二极管参数的计算
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 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流 过二极管的电流就等于输出电流
I D = I O = 0.45 U2 RL
从图9.2可看出,二极管在截止时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从图 可看出,二极管在截止时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2就是 可看出 的最大值, 的最大值,即 U DRM = U 2m = 2U 2 在选择二极管时, 在选择二极管时,所选管子的最大整流电流和最高反向工作电 应大于上式的计算值。 压,应大于上式的计算值。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 (曾令琴 李伟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后答案 【khdaw_lxywyl】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 (曾令琴 李伟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后答案 【khdaw_lxywyl】

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w. co m
元件 4 元件 5


+ U 2 元件 2 I 2 -
- U 3 元件 3 I 3 +
图 1-5 检验题 4 电路图
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 WL LI / 2 可知,其
2
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 L,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 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
示电路连接。 7、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接上,灯丝因少了一截而电阻减小,因此电压不变时电 流增大,所以反而更亮。只是这样灯丝由于在超载下工作,很快不会烧掉。 8、电阻炉的炉丝断裂,绞接后仍可短时应急使用,但时间不长绞接处又会被再次烧 断,其原因类同于题 7。 第 23 页检验题解答: 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 VB VA VC 0 , VD 4V 。 1、选定 C 为参考点时,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 VB VD VC 0 , VA 4V ; 2、电路中某点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路径上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数
6 j8 10126.9 6 j8 10 126.9 60 45 42.43 j 42.43
30180 30
3、通过上述两题求解可知,在相量的代数形式化为极坐标形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
意相量的幅角所在的相限,不能搞错;在相量的极坐标形式化为代数形式的过程中,同 样也是注意相量的幅角问题,其中模值前面应为正号,若为负号,应在幅角上加(减)

值 220V,所以不能用在有效值为 18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6 j8 1053.1
w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
知识要点
1.恒定电流
(1)闭合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E =U 外+U 内,I =E
R +r
,U =E -Ir 。

(2)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关系:P 总=EI ,P 内=I 2r ,P 出=IU =I 2R =P 总-P 内。

(3)直流电路中的能量关系:电功W =qU =UIt ,电热Q =I 2Rt 。

纯电阻电路中W =Q ,非纯电阻电路中W >Q 。

2.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四值” ①最大值:E m =NBSω。

②瞬时值:反映交变电流各瞬间的值,如e =E m sin ωt 。

③有效值: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为E =E m 2、U =U m 2、I =I m
2

非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必须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用等效的思想来求解。

计算交变电流的电功、电功率和测定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都是指有效值。

④平均值:反映交变电流的某物理量在t 时间内的平均大小,如平均电动势E =n ΔΦ
Δt 。

(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 ①功率关系:P 入=P 出;
②电压关系:U 1U 2=n 1
n 2;
③电流关系:I 1I 2=n 2
n 1。

(3)远距离输电常用关系式(如图所示) ①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线+P 3。

②输电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U 损=I 2
线R 线=⎝ ⎛⎭
⎪⎫P 2U 22
R 线。

考点1 直流电路的计算及动态分析
1. (2016·全国卷Ⅱ,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 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 2。

Q 1与Q 2的比值为( ) A.25 B.1
2
C.35
D.23 2.(2017·河南平顶山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其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 =20 Ω,通过滑动变阻器连接到电动势E =5 V 、内阻r =1 Ω的电源上。

滑片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5 V ,电流表示数为0.1 A 。

则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和滑片P 的位置在( ) A.10 Ω,正中间
B.10 Ω,距b 端的距离为滑动变阻器总长度的1
3 C.15 Ω,正中间
D.15 Ω,距a 端的距离为滑动变阻器总长度的1
3
3.(多选)(2017·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联)如图所示的火警报警装置,R 1为热敏电阻,若温度升高,则R 1的阻值会急剧减小,从而引起电铃电压的增加,当电铃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铃会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可以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动势
B.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降低,可以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动势
C.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可以把R 2的滑片P 适当向下移
D.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降低,可以把R 2的滑片P 适当向下移
4.(高考改编)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计,电动势为12 V ,R 1=8 Ω,R 2=4 Ω,电容C =40 μ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断开时,电容器不带电 B.将开关闭合,电容器充电
C.将开关闭合后,稳定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4.8×10-14 C
D.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将开关S 断开到再次稳定后通过R 1的总电荷量为3.2×10-4 C
考点2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5.(多选)(2017·天津理综,6)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

设线圈总电阻为 2 Ω,则( ) A.t =0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
B.
t

1 s
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C.t=1.5 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8π2 J
6.(2017·唐山模拟)一个U形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通过导线给同一电阻R供电,如图甲、乙所示。

其中甲图中OO′轴右侧有磁场,乙图中整个空间均有磁场,两磁场感应强度相
同。

则甲、乙两图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为()
A.1∶ 2
B.1∶2
C.1∶4
D.1∶1
7.(多选)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矩形单匝线圈的周期为T,转轴O1O2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2 Ω。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60°时的感应电流为1 A,那么()
A.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4 W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 A
C.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4cos 2πT t
D.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Φ=T
πsin

T t
8.(多选)(2017·河北衡水中学四调)如图甲
所示为一发电机原理图,产生的交变电流接
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2∶1,副线圈输出的电动势e随时间t变
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电阻忽略
不计,则()
A.在t=0.01 s时刻,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发电机线圈中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1322·sin 50πt(V)
C.若仅使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增大一倍,则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增大一倍,而电压最大值不变
D.若仅使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增大一倍,则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和最大值都增大一倍
考点3 理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
9.(2017·北京理综,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
=220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 Ω 的
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
为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 2 W
B.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2 V
D.副
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10.(多选)(2017·湖北省襄阳市高
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如图甲所示,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图乙所示
的正弦交变电流,副线圈中的R0、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且R1<R0。

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理想交流电压表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2、Δ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01 s时,理想交流电压表V1的示数为零
B.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下端向上滑动,I1增大,U2减小
C.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下端向上滑动,
ΔU2
ΔI2不变
D.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下端向上滑动,I2U2减小
11.(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为2∶1,四个标有“6 V,6 W”的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L3、L4,按如图的方式接入电路,其中L1恰能正常发光。

忽略灯泡电阻随电压的变化。

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L2、L3、L4均正常发光
B.电流表示数为0.5 A
C.m、n两点间所加的电压为14 V
D.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8 W
12.(2017·福建厦门三模)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 Ω。

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
示,输入功率为750 kW。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
A.用户端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
B.用户端电压为250 V
C.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 A
D.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180 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