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合集下载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名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饶、可歌可泣的斗争。

然后尽管有那么多的革命先驱的不断努力,但是还是相继失败了,最终在中国的先进分子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下,真正的获得了民族的解放和革命的成功。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先进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

以林则徐的地主阶级开明派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着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三民主义和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正是因为他们的变革没有改变人民受到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以及外来帝国主义的掠夺的现状,人民生活日益陷入绝境,因此最终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是这些方案在中国不能行通的时候,此时,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中国的革命道路送来了希望,十月革命给中国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这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列宁领导成立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了现实的运用。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日渐迫切。

后来在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等人的组织下成立了早期的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之后,主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让更多的工人参与进来,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工人也转变了信念,成为了一批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和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归因为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引导我们走向了幸福的生活。

因此了解中国先进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大学生思想的建设有重要作用。

从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是先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但由于众多原因,中国最终没有选择资产阶级。

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建立了新的中国。

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的需要。

这就是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中国也进入了一个充满冰与火的境况。

此后的一百余年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变化的因素可以主要概括为民族危机、乡村危机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危机。

面对发展存亡问题,各阶级依自身不同的成熟程度而先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最具典型的是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它达到了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能认清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野心,并且之后的人心散乱导致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说明具有很强局限性的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救国救民的使命。

中国仍然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救国道路。

之后西方列强认识到了侵略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因此它们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再加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极大的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主阶级兴起了以“自强,求福”的洋务运动,同时一部分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清政府统治发起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来和平救国。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一开始就是由清政府兴起代表着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封建性,对西方列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以及管理的上的腐朽,注定要失败。

而维新运动从根本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幻想,又脱离人民群众,所以也只是昙花一现。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向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同时又都是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首先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地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使它在中国革命乃至今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它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辛亥革命胜利不久,中国人民热切渴望学习西方,可是一战爆发,它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最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

原先在中国人心目中近乎完美的资本主义制度顿时失去了原来耀眼的光辉,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必须性。

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送来了社会主义。

从文化层面分析:当时革命迫在眉睫,但是观念作为一种心理承袭,其形成是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几十代的薪火相传,希望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是不现实的,对于传统只有最大程度的接近它,然后才谈得上慢慢改造它。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需要如此。

而西方强调的是个人本位,自由意志。

这显然与传统文化有很大抵触的,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一致性,类同的道德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精神,哲学基础,社会理想都使它最容易为中国人民和社会发展所认可和接受。

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集体主义观念提倡的是社会本位主义,“老吴老以及人之老,幼吴幼以及人之幼”二,相似的社会理想对未来目标有一定的趋同性,天下大同与共产主义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按需分配,消灭剥削与农民起义时提出的“等贵贱,军贫富”口号也有相似之处,可以说光是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农村的号召力便是其它学说主张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199学说?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前几代人和当代学者对此问题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但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十二五”规划全面铺开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反思过去,为今后的社会现代化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英雄创造时代还是时代创造英雄。

是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了历史方向,还是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了我们答案的方向:物质决定意识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伟大的人民在中国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中的作用,但仍然有必要从历史条件出发,找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和方式。

的具体原因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看,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也融入了这些原因。

首先从外部原因来看,最重要的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创造了现实条件。

接着,巴黎和会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当然,这也是内部原因的一部分。

共产国际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和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在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动力。

最后,世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和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的内因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经济因素,包括封建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和文化因素都生长在经济土壤中。

还有一些政治因素,包括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标志的农民阶级革命的失败,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以及封建阶级统治本身的腐败,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

另一方面,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在历史舞台上的出现和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推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阶级和实践基础。

最后,家政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殊魅力。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魅力正在于提供人类世界与自我认同的大智慧。

在理论上表现为,它体现了科学真理性和人民利益价值性相统一的合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实践上表现为,引领人类解放的思想,社会主义国家何时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何时就能取得成功。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及俄国十月革命模式的诱导。

因为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如洋务运动)后,并没有能够拯救中国,故仁人志士们开始向学习西方政治文明转变(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也相继的失败,这让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感到非常失望。

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本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第一,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只因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当时俄国国情与中国相同或近似,因而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魅力。

第二,当时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启示。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壮大。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但是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持某种怀疑和保留的态度。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的暴露出来。

第二,一战以极端的方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是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为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成为现实必须。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会计1003金洁12近代的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社会矛盾尖锐,人民渴望获得安宁。

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最后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解救中国的指导思想。

那么,中国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又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让我们从以下慢慢分析。

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际格局深刻变化,这为中国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背景。

此外,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受到外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这三座大山给广大中国人民带来极大地灾难,这也促使有志之士寻找救国的方式。

农民和地主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

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的农民大起义。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出发,他们反抗侵略、打击封建统治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不同于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并不是资本家,而只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治经济取向的革命者,其政党也不过是有些松散的同志联盟。

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接着清政府统治便在全国范围内土崩瓦解,顺利程度甚至远超出了革命者的期望。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人们对于腐朽统治的反抗情绪压抑良久,一触即发。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探索,这些事实证明无论是旧式的农民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都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于是中国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思考新的救国思想。

就在这时,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吧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3)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4)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怎样选择?(1)办刊物、写文章、翻译马恩著作(2)建学术研究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民学会、利群书社、觉悟社、三次思想大论战)(3)创办工人夜校和文化补习学校(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长沙第一师范工人夜校、郑州工人夜校)(4)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原因、特点和意义(一)创建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二)成立特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科学性:提出了新的革命纲领)第二、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学习西方一直在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这就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再加上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更是产生了避害意识,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2、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灭亡的危险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幻想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富强中国。

但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刚刚开始起步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和争夺海外殖民地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帝国主义列强极力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控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限制其民族经济的发展,以保证它的投资场所和对落后国家的掠夺。

这样,当中国刚刚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时,它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就已经消失。

正因如此,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处在艰难的境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既是缓慢的,又是残缺不全的,中国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三民主义行不通,实业救国遭受挤压,资本主义的道路也走不通,正当中国处于迷茫的状态中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处在彷徨苦闷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启示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中的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寻的主义.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李大钊继承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从爱国立场出发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2)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同时也给国人以重要的思想启蒙的作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有力地打破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在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结起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自清朝末期,中国的大门被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之后,中国便开始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双重压迫。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并且矛盾日益尖锐,人民渴望获得安宁。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饶、可歌可泣的斗争。

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在许多的革命先驱的不断努力,但最终结果还是相继失败了。

最终在中国的先进分子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下,真正的获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后传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寻求拯救中国的理论依据,俄国革命的成功,给迷茫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进的中国知识份子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并且依据此真理,正确地指导了中国人民进行斗争,获得胜利,才打败了列强,解放了中国,才有了今天国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那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又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呢?
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
1840年以后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以林则徐为首的洋务派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召,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但是徒有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技术、武器,没有别人先进的科学意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中国仍然处在不可逆转的被动当中。

然后梁启超、康有为和谭嗣同等人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中国就应该废除当前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而转变为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当时的现实就是封建主义的大头慈禧太后掌握着最高权力,所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展开仅仅百余天的戊戌变法行不通。

在当时,农民和地主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的农民大起义。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出发,他们反抗侵略、打击封建统治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可这也仍然不能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在那之后,中国民主之父——孙中山在美国学到了民主、自由。

随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实施了辛亥革命和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接着清政府统治便在全国范围内土崩瓦解,顺利程度甚至远超出了革命者的期望。

可是因为他们的变革没有改变人民受到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以及外来帝国主义的掠夺的本质,因此最终他们都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探索,这些事实证明无论是旧式的农民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都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于是中国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思考新的救国思想。

就在这时,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给处在彷徨、苦闷,然而又孕育着新的突破的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光明和希望。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动中国先进知
识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彷徨的不断探索着的中国人当然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实验。

马克思主义起源的背景,是在资本主义的初期时代,马克思目睹了资本在牟取利润时的不择手段、对劳动者的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马克思在剖析了资本主义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不是人类社会最佳的形态,也不是最终形态,它必定要衰亡。

而取代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

二十世纪初,中国革命的发动者为什么会把西方人马克思的学说拿来做号令呢?中国革命的参与者为什么又要云集在这个号令下呢?因为当时的中国急需要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急需要切肤之痛的革命,而不是所谓的“社会改良”,任何形式的改良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戊戌变法”就是例子。

孙中山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孙中山的革命也只不过是一场不完全的革命。

中国社会封建历史过长,中国人思想里的封建意识太牢固,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根除封建,不但要根除封建的社会形态,还要根除中国人的封建意识。

中国革命之始,并不存在马克思所定义的革命主体“无产阶级”,但中国革命的发动者不会去等待到中国出现了“无产阶级”并形成力量之后再去发动革命。

革命者而是发动了农民这个不相干的群体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的现代革命是革命的发动者却用马克思主义去武装人民
二、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给处在彷徨无助的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光明和希望。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彷徨的不断探索着的中国人当然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实验。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他第一个把十月革命的真相和马克思主义的真义告诉给了中国人民。

1918年,他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热情讴歌俄国的十月革命。

1919年,他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与此同时,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如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等,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

他们勤奋钻研,孜孜不倦,或创办报刊,或组织团体,或留学国外,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都同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和指导分不开。

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导作用,是代表中国革命新方向的一个基本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重要标志。

先进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领导,在于他们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在于他们影响、教育、团结了广大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桥梁作用,使中国无产阶级初步了解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的领导作用,是决定五四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主要条件之一。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日渐迫切。

后来在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等人的组织下成立了早期的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之后,主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让更多的工人参与进来,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正确应用。

中国共
产党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它们与毛泽东亲自领导下建立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对世界各国是普遍适用的,但它毕竟诞生于资本主义比较发展、现代生产力比较发达的欧洲,因而对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是不够的。

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中国革命胜利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它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它的正确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上不断探索之后,毅然地决定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不断进行尝试,总结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经过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和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积极活动,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小组派出代表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诞生。

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