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荒原》——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1922年,德国现代哲 学家斯宾格勒发表了 《西方的没落》第二 卷,同年10月,艾略 特的《荒原》在《标 准》杂志创刊号上亮 相。
斯宾格勒:西方文学 必将走向精神的荒原。
2、采用了荒诞梦幻的反理性反逻辑的结构形 式。
夸张变形(哈哈镜)
梦魇中的故事
3、在表现手法上,采用表现法来代替再现法。
艺术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是表现和 创造。
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跳跃性的自由 联想。
第二节 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 影响最大的流派。代表作家作品有:
法国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 克《杜伊诺哀歌》、《给奥尔夫斯的十四 行诗》,爱尔兰诗人叶芝诗集《塔楼》、 诗集《驶向拜占庭》;英国诗人艾略特, 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青鸟》。
第二章《对弈》——性堕落
那古旧的壁炉架上展现着一幅 犹如开窗所见的田野景物, 那是翡绿眉拉变了形, 遭到了野蛮国王的强暴: 夜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歌声顿时充塞了 整个沙漠,她还在啼叫, 世界如今还在追逐着, ‘唧唧’唱给肮脏的耳朵听。
“请快些,时间到了,明儿见毕尔。……明天见, 可爱的太太们,明天见,明天见。”
卡夫卡对异化了的人“不可名状的焦虑”。
3、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了现代人的荒诞意识, 即认为世界与人生都是荒诞的。
荒诞即意义丧失,人拼命寻找幸福的 生活,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毁灭幸福,永 远在劫难逃。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强调表现内心真 实。
法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寻找失 去的时间,时间虽不可逆转,但可以被追 回。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空心人》书影
《鸡尾酒会》(《The Cocktail Party》1950年) 书影
《四个四重奏》 (《Four Quartets》) 书影
弗兰茨· 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 家,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之父,表现主 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1912—1914年,卡夫卡写成了第一部长篇 小说《美国》 卡夫卡在1918年写成的《审判》是他的第 二部长篇小说,体现了卡夫卡式的艺术风 格。 他的第三部小说《城堡》(1922年)是一 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
马赛尔· 普鲁斯特,法国小 说家,西方意识流小说的 奠基者,现代主义文学先 驱,代表作《追忆似水年 华》
《追忆似水年华》 书影
《喧哗与骚动》书影
《喧哗与骚动》通过对康 普生家庭成员的遭遇变故 和日趋颓唐的精神世界的 描写,反映了美国南方庄 园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必 然趋势和南方传统价值观 念的沦丧覆亡,在一定程 度上也对资本主义价值标 准进行了批驳。全书共四 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班 吉的部分”、第二部分为 “昆丁的部分”、第三部 分为“杰生的部分“、第 四部分为”迪尔西的部分 “。ow Men》1925年), 描绘了“有声有色、有影 无声”,没有理想、充满 空虚绝望的现代人形象。 诗人中的本质内涵已经消 失,人的存在仅仅是死亡 国土上的一个空架子,成 了“空心人””和“稻草 人”。至此,艾略特进入 了创作顶峰期,并确立了 作为西方现代派诗坛领袖 的地位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前半期流行于西方世界最为复杂的 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最先起源于法国,在第一、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曾支配法国文坛,影响全欧,30年代时波 及美国、墨西哥、日本,成为一种国际性文化现象。以 1919年布勒东与苏波合著的第一部下意识书写的作品 《磁场》为开端,到1969年让· 许斯特正式宣布超现实 主义团体解散为终结,相继有半个世纪之久。
二十世纪的文学运动与思潮

二十世纪的文学运动与思潮二十世纪是文学史上一个极具变革和多元化的时期,众多文学运动和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本文将探讨二十世纪的文学运动和思潮,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文学的一大重要运动,它追求独立性和多样性,对艺术的传统观念进行了革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弗朗茨·卡夫卡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等。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意识流技巧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卡夫卡的作品则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与困境,他的小说《变形记》和《城堡》以其离奇和荒诞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社会制度和官僚主义的深刻批判。
伍尔芙则以《到灯塔》等作品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入挖掘。
超现实主义是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一股激进的艺术思潮,以解放潜意识、追求超脱常规的创作方式而著称。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是安德烈·布列东和保罗·艾吕尔等。
布列东的《金字塔》和《纽约的狂欢》等作品以其奇特的意象和充满幻想的情节引人入胜,展示了超现实主义的核心思想。
艾吕尔则以《乌有家园》等作品探讨了人类的无意识和梦境的世界,通过强烈的想象力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超现实主义氛围。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对语言和叙事的批判,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托马斯·品钦、艾琳·芒克和哈罗德·皮特等。
品钦的《凡人》以其富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叙事风格,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芒克的《饥饿的石头》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探索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挑战了文学的传统形式。
皮特则以《召唤鸟》等作品对权威和真实性进行了探讨,影射了人类社会中的权力关系。
除了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还有诸如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意识流、洛丽塔运动等多种文学运动和思潮在二十世纪中兴起并发展。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主要思潮之一,也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所有文学流派的统称;1、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非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心灵出发,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在哲学思想上受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对心灵、理性对感性的压制,注重在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联中剖析个体的生存状态(异化),具有虚无主义和文化批判倾向;3、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二、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况1、发展轨迹:肇始期(1890-1910)鼎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2、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
三、未来主义1、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反传统文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文明,讴歌力量、运动和速度,在无序联想和自由放任的文字中显示其刺激性和冲击力,致力于清除传统文化,表现出狂热的无政府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创始人是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2、未来主义发展概况1909年意大利作家菲利普·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未来主义的“诗歌宣言”、“戏剧宣言”、“电影宣言”、“音乐宣言”、“舞蹈宣言”、“雕塑宣言”、“建筑宣言”陆续产生,形成热潮。
20年代初,未来主义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3、未来主义的美学原则及意义热衷于把握“现代的感觉”,讴歌机器化大生产这一新时代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以强烈动感为中心,以力量美和速度美为追求的美学原则;未来主义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障碍,提出了文学艺术应为适应工业化发展而变革这一命题,使艺术的创造空间得到延展,对现代主义文学有开拓意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 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 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 一,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 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
艾略特试图以恢复宗教信仰来拯救西方的荒原 世界。他对诗歌艺术的探索与革新,使他当之 无愧地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荒原》
乔伊斯
生平和创作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出生于都
贝克特
生平和创作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出生于爱尔兰首 府都柏林。
贝克特的创作,以他的名剧《等待戈多》的上 演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写 小说,后期主要写剧本。
《莫菲》是贝克特第一部引起人们注意的长篇 哲理小说。贝克特最重要的小说,是他的长篇 三部曲《莫洛瓦》、《马龙之死》和《无名无 姓的人》,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是人的生存状 态的悲哀和荒诞。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 点已由外部切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 意识,人物的意识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 人物内在特征的外化,在跳跃性、随意 性之中,处处显露出人物过去的经历、 教养、气质。
在传统小说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 不能。而在《尤利西斯》中作家好像 “退出”了小说,人物仿佛越过了作家 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首先,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 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题材上追 求新奇、怪异、反常和私人化。
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试题答案一、填空1、剧本《毛猿》以象征寓言的方式表现主题。
2、《喧嚣与骚动》作品的书名取自。
3、约瑟夫·K 是作品中的人物。
4、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作剧。
5、德国当代剧作家布莱希特在广泛研究西方戏剧的基础上提出剧理论。
6、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福克纳把自己以家乡为背景题材的小说统称为。
7、格里高尔·萨姆莎是作品中的人物,该作品形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象。
8、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是。
9、二十世纪初用德语写作并被称为是现代小说之父的作家是。
10、《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作是,该作品是作家的创作从现实主义走向的标志。
11、被称为“现代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是。
二、名词解释境遇剧:萨特将自己的存在主义戏剧称作境遇剧,也叫“处境剧”。
(1分)即强调处境,将人物抛入严峻的冲突中,为其提供一个具有巨大胁迫性的生死两难的境地,人被迫在极端的情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
(2分)戏剧哲理寓意强,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禁闭》、《苍蝇》。
(2分)存在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产生于法国,影响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1分)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揭露世界与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表现人在绝望境地中的精神自由。
(2分)创作上文学与哲学交融,以现实的、虚构的或神话的题材表现对人存在状态的关注。
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波伏娃等。
(2分)意识流小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英、法、美等国家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是表现人的意识活动、主观生活之流的文学。
(1分)主张捕捉内在感官印象的真实,结构线索上交叉倒错,以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
采用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的方法。
(3分)语言文体上打破传统规范,大胆革新。
代表作家有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等。
(1分)后期象征主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行欧美的诗歌流派。
(1分)继承了十九世纪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主张暗示的美学,反对客观摹写,反对直抒胸臆,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必读作品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必读作品
◆表现主义
卡夫卡《城堡》《地洞》《在流放地》《变形记》
◆意识流小说
(法)艾杜阿·杜夏丹《月桂树被砍掉了》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英)伍尔夫《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都柏林人》
(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
◆存在主义
(法)萨特《恶心》《墙》(剧本《间隔》《死无葬身之地》《魔鬼与上帝》)加缪《局外人》《鼠疫》
◆新小说派
(法)罗伯-格里耶《嫉妒》《橡皮》《窥视者》
娜塔丽·萨洛特《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天象馆》
米歇尔·布托尔《时间的运用》《变》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墨西哥)卡洛斯·富恩斯特《最明净的地区》《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古巴)卡彭铁尔《消失了的足迹》
◆黑色幽默
(美)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唐纳德·巴塞尔姆《亡父》《白雪公主》
托马斯·品钦《V》《万有引力之虹》
小库尔特·冯尼格《五号屠宰场》《顶刮刮的早餐》
约翰·巴思《羊童贾尔斯》
◆后现代主义
(阿根廷)博尔赫斯《交叉小径花园》《沙之书》《阿莱夫》
(意大利)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寒冬夜行人》
(俄裔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吴鹤兵整理
2005-5-12。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二、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象征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 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义 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的特征。它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 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 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后期象征主义跳出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 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 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 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 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 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 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 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 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 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文学一般具有下列这些特征:强调表现 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 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超现实 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 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 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 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意识流的创作方法 以后被现代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子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 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 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他是家里的经 济支柱,现在他被公司解雇,家里人对他 也十分厌恶。他在绝望中怀着对家人的温 柔与爱意而死去。
❖ 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因无法沟通 而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哀,深刻描绘了 人与人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
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 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 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 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 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 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 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 奈何地舞动着。
Hale Waihona Puke 如今,格里高尔和母亲隔开了,由于他 的过错母亲也许濒临死亡边缘。那门他不敢 开,他生怕会吓跑了必须待在母亲身边的妹 妹。除了等待,他现在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 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他开始爬行起来, 他到处爬。他在墙上、家具上和房间天花板 上爬,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 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 桌子的中央。
❖ 表现主义: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 本质,代表作家作品有卡夫卡的《变形记》,奥尼 尔的《毛猿》。
❖ 未来主义:否定传统文化,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 范,代表作家有马里奈蒂。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 超现实主义: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 超现实,代表作家作品有法国布勒东的《娜 佳》。
❖ 意识流小说: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打 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代表 作家作品有:英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弗吉妮亚·伍尔夫的《达罗威夫人》,《到 灯塔去》,《墙上的斑点》;法国普鲁斯特 的《追忆似水年华》。
艺术特征
❖ 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 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 术的深度模式。
❖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 量描写丑的事物。
❖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试验,某些作 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 后期象征主义:20—40年代形成,继承前期象征主 义,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代表作家作品有: 英国艾略特的《荒原》;爱尔兰叶芝的《海滨墓 园》。
海子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卡夫卡
❖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 义文学奠基者之一。
❖ 出生于布拉格,父母均为犹太血统,从小受 到父亲严厉的管教。在大学学习法律,终身 未婚。
❖ 三部长篇《失踪者》《诉讼》《城堡》都未 写完,代表作是中篇《变形记》。
《变形记》
❖ 这是一个荒诞而悲哀的故事,悲哀是人的 悲哀,荒诞是人所处的世界的荒诞。
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 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 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在钟楼上 的钟敲响凌晨三点之前,他便一直处于这 种空洞与平和的沉思状态中。窗户外面的 朦胧晨曦他还经历着了。然后他的脑袋便 不由自主地完全垂下,他的鼻孔呼出了最 后一丝微弱的气息。
艺术特色
❖ 用神话象征的模式表现了真实而荒诞的世界。 ❖ 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一个凄惨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 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 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 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 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思想特征
❖ 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 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1、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2、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3、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4、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