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NgBoss数据库安装配置

合集下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手册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手册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手册导言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一种针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组织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提供数据存储、查询、更新、备份和恢复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数据管理工作中。

在本手册中,我们将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过程,帮助您快速搭建一个可靠的数据库管理环境。

第一部分:安装前准备在开始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

1. 硬件准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硬件配置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安装前需确认以下元素:- CPU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来处理复杂的查询和事务操作。

建议使用高性能的多核心CPU。

- 内存容量: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使用一定的内存来缓存查询结果和临时存储数据等。

建议至少配置8GB以上内存。

- 硬盘容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通常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配置足够的硬盘容量。

- 网络连接:确保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并满足传输数据的带宽要求。

2. 软件准备在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前,需要提前下载安装程序并准备以下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官方网站上下载最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程序,并保存到本地目录中。

- 操作系统:确认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版本和架构,确保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兼容。

- 驱动程序:如有需要,下载和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驱动程序,以便在其他应用程序中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第二部分: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旦准备工作完成,我们可以开始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一般的安装步骤(以示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1. 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程序:在本地目录中找到并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程序。

2. 选择安装类型:根据个人或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类型,通常包括完全安装和自定义安装。

3. 接受许可协议:仔细阅读并接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许可协议,然后继续下一步。

中国移动数据网管oracle安装配置及双机切换

中国移动数据网管oracle安装配置及双机切换

oracle安装配置及双机切换2013年4月29日目录1 规范要求 (4)1.1 硬件配置 (4)1.2 文件系统规划 (4)1.3 用户及组规范 (5)1.4 SGA&PGA (5)1.5 Kernel Parameters (6)2 安装前准备 (9)3 开始安装oracle (12)4 创建数据库实例 (26)5 Oracle双机切换配置 (36)1 规范要求1.1 硬件配置1.2 文件系统规划下面的文件系统要在双机启动后,nmsdb包状态为running的时候才能挂载上;1.3 用户及组规范1.4 SGA&PGA1.5 Kernel ParametersParameter Recommended Formula or V alue ksi_alloc_max (nproc*8)executable_stack 0max_thread_proc 1024maxdsiz 1073741824 (1 GB)maxdsiz_64bit 2147483648 (2 GB)maxssiz 134217728 (128 MB)maxssiz_64bit 1073741824 (1 GB)maxuprc ((nproc*9)/10)msgmap (msgtql+2)msgmni (nproc)msgseg 32767msgtql (nproc)ncsize (ninode+1024)nfile (15*nproc+2048)nflocks (nproc)ninode (8*nproc+2048)nkthread (((nproc*7)/4)+16)nproc 4096semmni (nproc)semmns (semmni*2)semmnu (nproc-4)semvmx 32767shmmax The size of physical memory or 1073741824 (0X40000000), whichever is greater. Note: To avoi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the value should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ize of the available memory.Shmmni 512Shmseg 120vps_ceiling 64下面文件是对上面内核参数的整理:注意: HP 11.11和HP 11.23中修改内核命令的区别,kmtune和kctune关于SHMMAX的大小设置问题,这个值要超过oracle SGA区的内存大小。

BOSS数据管理接口规范V1.0

BOSS数据管理接口规范V1.0

1数据一致性平台与BOSS系统数据管理接口规范1.1 前言在全网业务平台与业务支撑系统数据一致性中,需要业务平台和BOSS系统提供数据,业务平台与数据一致性的数据管理接口在中国移动集团规范中已有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但BOSS系统与数据一致性平台的数据管理接口没有统一的规范。

之前数据一致性平台采集BOSS数据通常采用直接到BOSS库中用ORACLE 的OCIULDR工具直接导出数据到临时的中间文本文件中,再SQLLOADER装载到数据一致性库中。

现在部分省反馈采集BOSS数据方式有所改变:由数据一致性平台向BOSS 系统发请求数据消息,BOSS系统根据请求数据消息内容查询数据并写入到纯文本格式的数据文件中,再将数据文件发送到数据一致性平台。

介于项目在多个省份实施的情况,需要定义统一的数据管理接口规范,数据一致性平台和BOSS系统按照这个规范管理数据请求和数据文件。

1.2 体系结构数据一致性平台增加针对BOSS的数据管理接口,负责向BOSS系统发送请求数据消息、接收BOSS系统发送来的数据文件。

BOSS增加针对数据一致性平台的数据管理接口,负责接收数据一致性平台发送来的请求数据消息、按消息内容整理相关数据写入到数据文件中、将数据文件发送给数据一致性平台。

1.3 数据范围全网业务平台与业务支撑系统之间需要进行一致性管理的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

用户数据又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和用户订购信息。

因此数据一致性平台也会向BOSS系统请求这些数据。

⏹ 用户数据◆ 用户基本信息:包含用户标识、用户属性、用户状态◆ 用户订购信息:包含订购信息标识、订购信息属性、订购信息状态⏹ 业务数据:包含业务数据标识、业务数据属性、业务数据状态1.4 数据流向数据流向是数据一致性平台到BOSS系统单向流向,即请求只会由数据一致性平台发出,数据文件只会在BOSS系统生产并发送给数据一致性。

1.5 管理流程1)数据一致性平台根据要采集的数据生成请求数据消息文件,请求数据消息文件以FTP方式传递给BOSS系统。

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v5.0)技术要求规范元大数据管理系统分册

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v5.0)技术要求规范元大数据管理系统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Y-XXX-2014中国移动省级N G2-B A S S(v5.0)技术规范元数据管理分册T h e M e t a d a t a M a n a g e m e n t F a s c i c u l eo f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2B u s i n e s sA n a l y s i s 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版本号:1.0.02014-X X-X X发布2014-X 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围 (1)2.规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4.总体说明 (8)4.1.元数据管理畴 (8)4.2.经营分析系统元模型及核心元模型 (9)4.3.建设目标 (10)5.元数据应用专题 (10)5.1.元数据基础数据能力开放 (11)5.1.1.应用背景 (11)5.1.2.建设目标和方案 (12)5.1.3.应用场景 (13)5.2.H ADOOP平台数据链路分析 (15)5.2.1.应用背景 (15)5.2.2.建设目标和方案 (15)5.2.3.应用场景 (16)5.3.数据魔方应用 (17)5.4.指标运算关系分析应用 (17)5.5.数据模型变更监控 (18)5.6.报表指标优化清理 (18)6.体系结构 (18)6.1.功能结构 (18)6.2.技术结构 (20)7.元数据获取层 (21)7.1.元数据获取方式 (21)7.2.元数据自动获取管理 (22)7.3.元数据获取能力要求 (23)7.4.H ADOOP平台元数据获取 (24)7.4.1.Hadoop集群数据实体元数据获取 (25)7.4.2.Hadoop集群数据处理过程元数据获取 (25)8.元数据存储层 (26)8.1.CWM、核心元模型及其参照表 (26)8.2.元数据存储容 (29)8.2.1.业务元数据 (30)8.2.2.技术元数据 (31)8.2.3.管理元数据 (36)8.3.元数据存储方式 (37)9.元数据功能层 (37)9.1.公共基础功能 (38)9.1.1.元数据维护 (38)9.1.2.元数据变更管理 (38)9.1.4.元数据统计 (39)9.1.5.使用情况统计 (39)9.2.数据质量检查 (39)9.2.1.元数据质量检查概述 (39)9.2.2.元数据一致性检查 (40)9.2.3.元数据关系健全性检查 (42)9.2.4.元数据属性检查 (43)9.2.5.数据链路完整性检查 (43)9.2.6.描述结构合法性检查 (45)9.3.元数据分析和图形展现 (47)9.3.1.数据模型变更信息图 (47)9.3.2.指标出数过程运行图 (48)9.3.3.指标一致性分析 (49)9.3.4.指标运算关系图 (54)9.3.5.血缘分析 (55)9.3.6.影响分析 (57)9.3.7.数据模型相似度分析 (57)9.3.8.实体关联分析 (58)9.3.9.作业映射逻辑分析 (58)9.3.10.无用库表和作业分析 (60)9.4.1.数据魔方元数据管理 (61)9.4.2.数据魔方查询SQL拼装 (62)9.5.指标运算关系管理 (63)9.6.出数过程元数据管理 (64)9.6.1.元数据管理容 (64)9.6.2.元数据描述结构 (65)9.6.3.功能要求 (66)9.7.指标查询检索体系管理 (69)9.7.1.新增指标注册管理 (69)9.7.2.指标元数据维护 (70)9.7.3.指标标签管理 (71)9.7.4.指标主题域管理 (71)9.7.5.度量元数据管理 (72)9.7.6.分析维度元数据管理 (72)9.8.数据模型变更管理 (73)9.8.1.数据元素管理 (73)9.8.2.数据模型命名规稽核 (73)9.8.3.数据模型变更信息订阅 (74)9.8.4.数据模型版本管理 (74)9.9.元数据运行维护报告管理 (74)9.11.元数据分层级管理 (76)9.11.1.数据模型分层管理 (76)9.11.2.指标重要级别管理 (77)9.11.3.多视角分类目录管理 (78)9.12.元数据服务封装 (79)9.12.1.概述 (79)9.12.2.技术实现 (80)9.12.3.技术要求 (81)9.12.4.能力要求 (85)9.13.元数据权限管理 (92)10.元数据应用层 (92)10.1.元数据基础数据能力开放 (92)10.1.1.人机交互界面 (93)10.1.2.系统级调用 (94)10.2.H ADOOP平台数据链路分析 (96)10.3.数据魔方应用 (96)10.3.1.数据魔方点选式查询分析 (97)10.3.2.数据魔方使用情况评估 (98)10.4.指标运算关系分析应用 (99)10.5.图形化指标运维支持 (99)10.5.1.辅助数据质量监控规则配置 (99)10.5.2.辅助省端两级数据质量联动审计文件生成 (100)10.5.3.两级数据质量联动信息可视化展现 (100)10.5.4.指标出数过程运行状况图形化展现 (102)10.6.指标图书馆 (103)10.6.1.指标查询检索体系的组织结构 (104)10.6.2.建设方案 (105)10.6.3.功能要求 (107)10.7.报表指标优化清理 (111)10.7.1.优化清理分析报告生成 (112)10.7.2.优化清理分析报告查询处理 (112)10.8.数据模型变更监控 (113)10.9.两级元数据互通 (113)10.10.数据封装模型映射管理 (114)10.10.1.辅助模型映射管理 (114)10.10.2.辅助模型映射解析处理 (114)10.11.客户隐私级别管理 (115)10.11.1.数据敏感度管理 (115)10.11.2.敏感度服务接口 (117)10.11.3.客户隐私信息管理 (119)10.11.4.客户隐私信息服务接口 (120)10.12.1.物理模型管理 (120)10.12.2.数据处理过程管理 (121)10.12.3.接口管理 (121)10.12.4.维表库管理 (121)10.13.基于元数据的开发管理 (122)11.元数据运行维护 (122)11.1.元数据管理围 (122)11.2.角色和职责 (123)11.3.考核指标 (124)11.4.管理流程 (128)11.5.定期报告 (129)11.5.1.元数据总数和变更数量报告 (129)11.5.2.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原因说明报告 (130)12.系统技术要求 (131)12.1.元数据管理遵循标准的要求 (131)12.2.元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132)12.2.1.元数据库中的数据质量要求 (132)12.2.2.元数据获取过程的质量要求 (132)12.3.元数据管理工具的要求 (133)12.3.1.元数据抽取工具 (133)12.3.3.元数据维护工具 (134)12.4.元数据存储与备份要求 (134)12.4.1.元数据库存储要求 (134)12.4.2.元数据库备份要求 (134)12.4.3.元数据文件存储要求 (136)13.编制历史 (136)14.附录一: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v5.0)技术规核心元模型规 (143)15.附录二:中国移动升级NG2-BASS(v5.0)技术规SQL脚本解析补充说明 (143)前言本规的制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元数据的管理,为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的各类基础技术和应用提供支撑,加强经营分析系统数据的管控力度,增强系统自身管理能力。

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技术规范元数据管理分册

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技术规范元数据管理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Y-XXX-2014中国移动省级N G2-B A S S技术规范元数据管理分册T h e M e t a d a t a M a n a g e m e n t F a s c i c u l eo f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2B u s i n e s sA n a l y s i s 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版本号:2014-X X-X X发布2014-X 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元数据管理范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经营分析系统元模型及核心元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元数据应用专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元数据基础数据能力开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y064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技术规范总册v100

10y064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技术规范总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Y-064-2010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 G B O S S2-B O M C(V3.0)技术规范总册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 总体说明 (6)4.1建设背景 (6)4.2体系结构 (6)4.3建设目标 (8)4.4建设原则 (9)4.5管理范围 (10)4.6系统框架 (11)5 系统功能 (13)5.1功能框架 (13)5.1.1总体框架 (13)5.1.2模块关系 (14)5.1.3核心模型 (14)5.2综合运营门户 (15)5.2.1个人工作台 (17)5.2.2综合视图 (17)5.2.3统一认证管理 (19)5.2.4消息中心 (19)5.2.5个性化定制 (20)5.2.6移动网管(可选) (20)5.3监控管理中心 (20)5.4业务管理中心 (21)5.5运维管理中心 (22)5.6运营分析中心 (23)5.7资源管理 (24)5.8指标管理 (25)5.9采集平台 (26)5.9.1采集策略管理 (27)5.9.2采集执行管理 (27)5.9.3采集日志管理 (27)5.9.4采集数据管理 (28)5.10控制平台(可选) (28)5.10.1控制调度管理 (28)5.10.2控制指令管理 (29)5.10.3控制历史管理 (29)5.11系统自管理 (29)5.11.1自监控 (30)5.11.2模块控制 (30)5.11.3用户管理 (30)5.11.4授权管理 (32)5.11.5日志管理 (33)6 接口功能要求 (34)6.1接口方式 (34)6.2接口原则 (36)6.3接口描述 (37)6.3.1两级运营管理接口 (38)6.3.24A管理平台接口 (39)6.3.3外部管理系统接口 (39)6.3.4第三方系统接口 (40)6.3.5与被管对象接口 (41)7 系统技术要求 (42)7.1总体要求 (42)7.2采集平台要求 (43)7.3控制平台要求 (45)7.4综合运营门户要求 (45)7.5系统管理要求 (46)7.5.1系统连续性要求 (46)7.5.2安全要求 (47)8 修订说明 (50)8.1总体修订说明 (50)8.2总册 (50)8.3监控管理中心分册 (50)8.4业务管理中心分册 (51)8.5运维管理中心分册 (52)8.6运营分析中心分册 (52)8.7指标管理分册 (53)8.8资源管理分册 (53)8.9省部两级接口分册 (54)9 编制历史 (55)9.1版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NGBOSS能力框架_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GBOSS能力框架_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GBOSS能力框架_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NGBOSS能力框架_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目录1.引言2.背景2.1 公司介绍2.2 项目目标3.定义与术语3.1 NGBOSS3.2 能力框架4.能力需求分析4.1 用户管理能力4.2 资源管理能力4.3 订单管理能力4.4 产品管理能力4.5 收费管理能力4.6 审计与监控能力5.系统架构设计5.1 总体设计5.2 数据架构设计5.3 业务流程设计5.4 技术架构设计6.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6.1 用户管理模块6.2 资源管理模块6.3 订单管理模块6.4 产品管理模块6.5 收费管理模块6.6 审计与监控模块7.数据库设计7.1 用户管理数据库设计 7.2 资源管理数据库设计 7.3 订单管理数据库设计7.4 产品管理数据库设计7.5 收费管理数据库设计7.6 审计与监控数据库设计8.详细设计8.1 用户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8.2 资源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8.3 订单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8.4 产品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8.5 收费管理模块详细设计8.6 审计与监控模块详细设计9.实施计划9.1 系统开发计划9.2 测试计划9.3 上线计划10.风险管理10.1 风险识别与评估10.2 风险应对方案11.附录附件1、数据字典附件2、系统接口文档附件3、测试用例附件4、审计报告附件5、用户手册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数据字典附件2、系统接口文档附件3、测试用例附件4、审计报告附件5、用户手册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NGBOSS:Next Generation Business and Operational Support Systems,指下一代业务与运营支持系统。

- 数据字典:数据库中用于描述数据结构和数据元素的文档。

- 系统接口文档:用于描述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所使用的接口及相关规范。

- 测试用例:用于验证系统功能的一组测试步骤和输入数据。

- 审计报告:对系统进行审计后所的报告,包含审计过程和结果,用于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新版NGBOSS客户端用户使用手册

新版NGBOSS客户端用户使用手册

新版NGBOSS客户端用户使用手册
一、安装
1.首先由省业务支撑中心配置强制使用关系。


(1)、配置完成后,登录NGBOSS工号系统会自动提示下载该客户端,点击提示的链接地址下载并运行NGBOSS.exe。

(2)、登录4A门户主界面,点击右上角“工具下载”,下载新版NGBOSS客户端。

注意:window Vista及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需要以管理员权限运行本程序。

2.准备安装
3.初始化完成,开始安装,点下一步
4.安全协议,必须允许才可按下一步
5.安装的用户信息,输入完后,下一步
6.安装类型,默认为完整安装,也可选自定义安装[可自定义安装路径]
8.执行安装
10.桌面生成快捷方式:
二、运行
1.登录4A统一门户,点击应用下NGBOSS资源,页面自动跳转通过新版客户端登录NGBOSS。

2、工号退出:
点击新版NGBOSS客户端已登录工号的右上角“退出”按钮,工号退出,客户端自动关闭。

三、卸载
1、工号强制使用新版客户端关系解除:各县区上报NGBOSS工号到市管理员处,转省
业务支撑中心进行解绑处理。

2、本地程序卸载:在开始 程序,点击卸载的快捷方式,按照提示下一步直至卸载完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业务支撑系统-NG数据库安装配置Version 0.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信息技术中心2010年1月18日文档信息文档变更记录审核批准目录操作系统准备 (4)创建dba、oinstall组 (4)创建oracle用户 (4)建立两节点信任关系 (5)网络配置 (5)NTP配置 (6)设备配置 (6)环境变量配置 (7)安装CRS 10.2.0.1 (7)以root用户执行vipca (13)安装Oracle DB 10.2.0.1 (20)升级CRS 至10.2.0.4.0 (25)备份Oracle Database 10.2.0.1的rawutl (25)确认CRS 10.2.0.4.0升级结果 (32)升级Oracle 数据库软件至10.2.0.4.0 (33)确认Oracle 10g 10.2.0.4.0软件升级结果 (39)使用DBCA创建数据库 (39)使用10.2.0.1的rawutl 替换10.2.0.4.0的版本 (39)口令加固 (43)数据库相关补丁加载 (51)数据库隐含参数和事件设置 (52)归档模式调整 (52)创建watch用户 (53)EM DBConsole配置 (54)修改EM DBConsole端口从5000改为1158 (56)操作系统准备检查操作系统依赖补丁,参考Doc ID:169706.135936--->3894936242--->3894937185--->3894935900--->3894936248--->3854436249--->3805335936--->38949后面是替代补丁zwdb21[/]#show_patches |grep -e 38949 -e 38053 –e 38055 PHKL_38053 esdisk cumulative patchPHKL_38949 vm cumulative patchPHKL_38055 scheduler cumulative patch创建dba、oinstall组# /usr/sbin/groupadd –g 300 oinstall# /usr/sbin/groupadd –g 301 dba创建oracle用户# /usr/sbin/useradd -u 300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usr/sbin/usermo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passwd oraclezwdb21#[/]getprivgrp dbadba:zwdb21#[/]setprivgrp dba MLOCK RTPRIO RTSCHEDzwdb21#[/]echo "dba MLOCK RTPRIO RTSCHED">/etc/privgroup zwdb21#[/]getprivgrp dbadba MLOCK RTPRIO RTSCHEDzwdb21#[/]getprivgrp oinstalloinstall:zwdb21#[/]setprivgrp oinstall MLOCK RTPRIO RTSCHEDzwdb21#[/]echo "oinstall MLOCK RTPRIO RTSCHED ">>/etc/privgroup zwdb21#[/]getprivgrp oinstalloinstall MLOCK RTPRIO RTSCHEDTo enable you to successfully relink Oracle products after installing this software, enter the following commands to create required X library symbolic links in the /usr/lib directory:# cd /usr/lib# ln -s libX11.3 libX11.sl# ln -s libXIE.2 libXIE.sl# ln -s libXext.3 libXext.sl# ln -s libXhp11.3 libXhp11.sl# ln -s libXi.3 libXi.sl# ln -s libXm.4 libXm.sl# ln -s libXp.2 libXp.sl# ln -s libXt.3 libXt.sl# ln -s libXtst.2 libXtst.sl建立两节点信任关系/.rhostszwdb21 rootzwdb22 rootzwdb21_priv rootzwdb22_priv root/etc/hosts.equivzwdb21 oraclezwdb22 oraclezwdb21_priv oraclezwdb22_priv oracle网络配置NTP配置================================================== Ntp Configure on HP-UX================================================== cp /etc/ntp.conf /etc/ntp.conf.origcp /etc/hosts /etc/hosts.origecho "#ntp server" >> /etc/hostsecho "10.32.196.60 a500_h2" >> /etc/hostsecho "10.32.196.61 a500_k2" >> /etc/hostsecho "server 10.32.196.60" >> /etc/ntp.confecho "server 10.32.196.61" >> /etc/ntp.confecho "driftfile /etc/ntp.drif" >> /etc/ntp.conf#/sbin/init.d/xntpd stop#vi /etc/rc.config.d/netdaemons添加:export NTPDATE_SERVER='a500_h2 a500_k2'添加:export XNTPD=1添加:export XNTPD_ARGS="-l /var/adm/syslog/ntp.log"ntpdate a500_h2/sbin/init.d/xntpd startntpq -p设备配置# chown oracle:oinstall/dev/vgdb*/r*# chmod 755 /dev/vgdb*# chmod 660 /dev/vgdb*/r*OCR:# chown root:oinstall /dev/vgdb*/rocr*# chmod 640 /dev/vgdb*/rocr*Oracle Clusterware voting disk or database files:# chown oracle:dba/dev/vgdb*/rvot*# chmod 660 /dev/vgdb*/rvot*ll /dev/vgdb*/r*|grep -e ocr -e vote环境变量配置root用户/.profileexport ORACLE_SID=zwdb??export ORACLE_BASE=/oracle/app/oracle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g/dbexport ORA_CRS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g/crsexport CRS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g/crsexport PATH=$ORACLE_HOME/bin:$ORA_CRS_HOME/bin:$CRS_HOME/bin:$PATHumask 022oracle用户EDITOR=vi; export EDITORexport ORACLE_SID=zwdb??export ORACLE_BASE=/oracle/app/oracle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g/dbexport ORA_CRS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g/crsexport CRS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g/crs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ORACLE_HOME/OPatch:$ORA_CRS_HOME/bin export TEMP=/tmpexport DBCA_RAW_CONFIG=/oracle/rawfile.confexport PS1=$LOGNAME@`hostname`:'$PWD''$ '#export LANG=zh_CN.hp15CN#export NLS_LANG="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umask 022alias gohome='cd $ORACLE_HOME'alias gocrs='cd $ORA_CRS_HOME'alias bdump='cd $ORACLE_BASE/admin/zwdb2/bdump'alias udump='cd $ORACLE_BASE/admin/zwdb2/udump'export DISPLAY=???安装CRS 10.2.0.1$/Disk1/cluvfy/runcluvfy.sh stage -pre crsinst -n zwdb21,zwdb22 –verbose$/Disk1/cluvfy/runcluvfy.sh comp nodecon -n zwdb21,zwdb22 –verbose$/Disk1/cluvfy/runcluvfy.sh stage –post hwos -n zwdb21,zwdb22 –verbose$ runcluvfy.sh comp sys -n zwdb21,zwdb22 -p crs -osdba dba -orainv oinstall –verbose$ runcluvfy.sh comp sys -n zwdb21,zwdb22 -p database -osdba dba -orainv oinstall –verbose ./runInstaller –ignoreSysPrereqsCRSHome1在两个节点zwdb21/22上以root用户分别执行以上脚本以root用户执行vipca成功后再点击上图OK#export DISPLAY=10.32.144.143:0.0#vipca填上zwdb21_vip zwdb22_v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防止出现以下问题:Subject: OUI Reports OUI-10058 At The End Of An Installation Doc ID: 743639.1原因分析:zwdb21[/oracle/app/oracle/oraInventory/logs]#vi oraInstall2009-01-05_09-52-34AM.err "oraInstall2009-01-05_09-52-34AM.err" 71 lines, 5515 characters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var/opt/oracle/oraInst.loc (Permission denied)解决办法:分别在两个节点执行:zwdb21[/oracle/app/oracle/oraInventory]#chmod 644 /var/opt/oracle/oraInst.loc zwdb22[/oracle/app/oracle/oraInventory]# chmod 644 /var/opt/oracle/oraInst.loc点击OK完成CRS 10.2.0.1的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