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水质日常管理

合集下载

游泳池水质管理实施方案

游泳池水质管理实施方案

游泳池水质管理实施方案为了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保障游泳者的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游泳池水质管理实施方案。

一、定期监测水质1.1 水质监测频率我们将每日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测,以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游泳池水的PH值、余氯含量、浑浊度、游离余氯含量、游离氯胺含量等,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1.3 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将详细记录,并建立监测档案,以备日后查阅。

二、水质调节2.1 PH值调节根据监测结果,我们将及时调节游泳池水的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游泳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2 余氯含量调节根据监测结果,我们将适时添加或调节游泳池水中的余氯含量,保持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以确保水质的卫生和安全。

2.3 浑浊度调节对于游泳池水出现的浑浊情况,我们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三、定期清洁消毒3.1 定期清洁我们将定期对游泳池进行清洁,包括池壁、池底、过滤设备等,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3.2 消毒措施我们将采用适当的消毒措施,确保游泳池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控制,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四、应急处理4.1 水质异常处理一旦发现游泳池水质异常,我们将立即停止游泳活动,并进行紧急处理,直至水质恢复正常。

4.2 通知公告在发生水质异常时,我们将及时发布通知公告,告知游泳者相关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五、员工培训为了保证水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水质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水质管理意识和能力。

六、定期检查评估我们将定期对水质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确保水质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在实施游泳池水质管理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优化管理措施,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可靠,为广大游泳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范文一: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游泳池的卫生与安全,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游泳环境。

2. 卫生管理责任2.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和执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安全合格。

2.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游泳池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保持卫生记录。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定水温、PH 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3.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安全合格。

4. 游泳池卫生设施4.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确保游泳池附属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包括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

4.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池附属设施,保持其清洁卫生。

5. 游泳池卫生常规工作5.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游泳池边缘、水面和池底。

5.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和更换过滤器、泳池水泵等设备。

5.3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水循环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 事故应急处理6.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制定游泳池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游泳池事故,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置。

7. 违规处理游泳池管理人员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知、警告、暂停使用等。

范文二: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安全,保障游泳者的健康。

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2.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并接受卫生管理培训。

2.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测定PH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3.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加消毒剂、调整水循环系统等。

泳池水质日常维护步骤

泳池水质日常维护步骤

泳池水质的日常维护是确保泳池水清澈、卫生的重要步骤。

下面是泳池水质日常维护的详细步骤:1. 每日检查:每天在泳池旁边进行简单的视觉检查,确保水面没有明显的浑浊、污垢或异物。

如果有需要,及时清理。

2. 测试水质:使用水质测试工具 如试纸或电子测试仪)测试泳池水的各项指标,包括 pH 值、自由活性氯含量、碱度、钙硬度等。

这些指标的测试频率可以根据泳池使用情况和水质状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天或几天进行一次测试。

3. 调整 pH 值:根据测试结果,如果 pH 值偏高 大于7.6)或偏低 小于7.2),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过高的 pH 值会导致水质不稳定、消毒效果不佳,而过低的 pH 值可能会引起眼睛刺痛、腐蚀设备等问题。

调整 pH 值可以使用 pH 调节剂,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4. 消毒处理:消毒是保持泳池水清洁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和溴。

根据测试结果,确保水中的自由活性氯或溴的含量达到适当的浓度,一般推荐范围为1-3 ppm 按百万分之一计算)。

可以使用氯片、液体氯、氯粒或溴片等进行消毒处理。

5. 清洁池壁和池底:定期清洁池壁和池底的污垢是维护水质的重要一环。

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如水刷、吸池器等,彻底清理池壁和池底的污垢、沉积物和杂物。

6. 水循环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清洁水循环系统,包括泵、滤器和过滤器媒介。

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持泳池水质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需要,及时清洁或更换滤芯、过滤器媒介等。

7. 补充辅助剂:根据需要,补充一些辅助剂来改善水质。

例如,如果水中的钙硬度过低,可以添加硬水剂;如果有浑浊问题,可以使用絮凝剂来澄清水质。

除了以上步骤,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检查并调整水位,确保水位在适当范围内。

- 控制泳池使用人数,避免过多人员使用导致水质变差。

- 确保泳池周围的卫生环境良好,定期清理池边区域,避免污染泳池水质。

总之,通过日常维护工作,可以有效保持泳池水质清洁、卫生,提供舒适的游泳环境。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游泳馆水质安全,保障游客身体健康,规范游泳馆水质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人1. 游泳馆水质管理委员会:由游泳馆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并由水质管理专家、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水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水质管理专家:由专业人士负责水质监测、分析和处理,确保游泳馆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游泳馆经理:负责整体水质管理工作,保证水质卫生安全,配合水质管理委员会做好水质管理相关工作。

三、水质监测1. 游泳馆水质监测点:根据游泳池的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的监测点,包括游泳区、休息区和淋浴区,以确保全面监测。

2. 水质监测周期:每日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测,每周对游泳池进行全面检测,每月进行一次大规模监测,保证水质的实时性和全面性。

3. 水质监测项目:对游泳池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包括余氯、PH值、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水质处理1. 水质处理程序: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对游泳池水质进行处理,调节PH值和余氯含量,消除水质中的细菌和浑浊物质,确保游泳池水质清洁卫生。

2. 水质处理设备:游泳馆应当配备齐全的水质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消毒器、清洁设备等,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紧急水质处理措施:一旦发现游泳池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游泳活动,对水质进行紧急处理,直至水质符合要求,方可继续营业。

五、水质安全教育1. 游泳池水质安全知识宣传:在游泳馆内设置水质安全知识宣传栏,向游客介绍游泳池水质管理制度,教育游客注意游泳池水质安全。

2. 游泳池水质安全宣传活动:定期开展水质安全宣传活动,包括游泳池水质知识讲座、水质安全演练等,增强游客对游泳池水质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六、应急预案1. 水质安全事故预案:游泳馆应建立水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水质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序、应急人员的配备和应急物资的准备,确保在发生水质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游泳馆水质安全制度

游泳馆水质安全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游泳馆水质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广大游泳者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游泳馆所有游泳区域,包括游泳池、儿童池、按摩池等。

二、水质监测与管理1. 水质监测(1)水质监测频率: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水质监测,高峰时段增加监测次数。

(2)监测项目:水温、pH值、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3)水质检测设备: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质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水质处理(1)新水处理:新水必须经过过滤、消毒、沉淀等处理后方可投入使用。

(2)循环水处理:定期更换游泳池循环水,保持水质新鲜。

(3)消毒剂使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4)水质调节: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适时调整pH值、游离余氯等指标,保持水质稳定。

三、水质安全保障措施1. 加强水质管理,建立健全水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定期对水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 设立水质监测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水质监测与处理。

4. 加强游泳池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定期对游泳池周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6. 设立紧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四、水质安全监督检查1. 游泳馆内部监督检查:由水质管理部门定期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外部监督检查: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水质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3. 信息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游泳池水质检测结果,接受公众监督。

五、责任追究1. 水质管理人员未按本制度规定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造成水质不合格的,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2. 游泳馆管理人员未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导致游泳池水质不合格的,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3. 游泳馆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游泳馆水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游泳馆水质安全是游泳馆运营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广大游泳者的健康权益。

游泳池水质管理操作规程

游泳池水质管理操作规程

游泳池水质管理操作规程游泳池作为一项健康娱乐活动的场所,其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良好的水质管理操作规程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安全、卫生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游泳池水质管理的相关操作规程,以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常规检测与监测1. 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游泳者的眼睛和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类型的游泳池,pH值应保持在7.2至7.8之间。

在每天开始营业前,进行一次pH值的测试,并保持记录。

2. 温度监测:游泳池的水温应适宜,一般推荐在24至30摄氏度之间。

根据游泳池的尺寸和深度,可以调整水温。

每天开始营业前,进行一次水温的测量,并保持记录。

3. 游离氯检测:游离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游泳池中游离氯的浓度应保持在1至3ppm(每百万分之一)。

每小时检测一次游离氯浓度,并保持记录。

4. 总氯检测:总氯是游离氯和已被绑定的氯(称为余氯)的总和。

总氯的浓度应保持在1至3ppm之间。

每小时检测一次总氯浓度,并保持记录。

5. 碱度检测:碱度反映了水中酸碱性化学平衡的能力。

碱度应保持在80至150ppm之间。

每天开始营业前,进行一次碱度的检测,并保持记录。

6. 钙硬度检测:游泳池水中的钙硬度对于预防水垢和腐蚀设备至关重要。

钙硬度应保持在200至400ppm之间。

每周检测一次钙硬度,并保持记录。

二、水质调节与维护1. pH调节剂的使用:如果游泳池的pH值高于7.8,可以加入适量的pH下调剂量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在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

一般来说,若需调节pH值,应根据游泳池规模和厂商推荐的剂量投加。

2. 氯消毒剂的使用:游泳池中的游离氯和余氯的浓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如果游离氯浓度过低,可以增加氯消毒剂的投加量。

若游离氯浓度过高,可以投加中和剂。

投加氯消毒剂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和厂商推荐的剂量来进行。

3. 氧化剂的使用:游泳池中的有机物会影响水质,使其变得浑浊。

适量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臭氧,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清洁度。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_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_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_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篇11、每天对水质进行三次以上的检查并记录存档,确保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

2、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定时投加消毒药,确保ORP值保持在650以上,如果不足或不稳定,可以投加超氯活化剂。

保证游离性余氯在0.3-0.5mg/l.如果余氯值超标,应该使用降氯剂。

3、定时投加酵素澄清剂,非泡沫酵素澄清剂或沉淀剂,确保浑浊度在1NTU 以下,PH值在7.2-7.6。

4、每天从均衡池排污,补充新水,确保尿素小于3.5 mg/l.或能过投加臭氧粉作冲击处理,降低氨氮值.如果余氯值超标,应该补投降氯剂。

5、4小时更换浸脚池水并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保证其余氯含量在5-10 mg/l。

6、每月请市卫生监督局不定期对游泳馆水质进行1-2次检测。

发现不合格时,按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整改,并复查直到至合格。

至少每年得到卫生监督部门检测一次,以保证水质合格。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篇2一、必须树立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

三、每天对水质进行三次以上的检查。

四、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五、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六、池水深浅测检规定:必须保持游泳池水间高度基本稳定;由于反冲排污而使水面下降,应及时补充新鲜水;配备专门人员测量池水深浅。

游泳馆水质管理制度篇31.必须树立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2.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

3.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4.每天必须换洗脚池水,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5.池水深浅测检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游泳池是人们进行娱乐、健身和放松的重要场所,保证游泳池的卫生安全对于保护大众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设施卫生以及游泳者的安全。

一、水质管理1. 水质检测:每天对游泳池水进行多次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检测项目包括余氯、PH值、浑浊度等。

2. 处理污染:如发现游泳池水出现异常,如浑浊、异味等,应立即对池水进行检测和处理,并禁止游泳者入池。

3. 消毒措施:定期对游泳池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游泳池应配备专业消毒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消毒剂浓度进行消毒。

4. 水质记录:对每次检测的水质指标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时间、结果和处理措施,以备查档。

二、设施卫生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游泳池的周边区域和设施,包括游泳池边缘、滑梯、扶手等。

2. 水面杂物清除:每天清除游泳池水面的杂物,如落叶、昆虫等。

3. 水下杂物清除:定期清洁游泳池底部,清除池底的泥沙和杂物。

4. 设施维修:如发现游泳池设施有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安全管理1. 安全警示标识:游泳池周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跳水”、“请勿随地小便”等,提醒游客保持秩序。

2. 秩序维护:游泳池管理员应维持游泳池秩序,禁止游泳者打闹、奔跑等不安全行为。

3. 急救措施:配备专业的急救设备和医务人员,确保游泳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4. 安全演练:定期进行游泳池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人员培训1. 培训课程:游泳池管理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急救知识、水质检测技能和设施维护技能等。

2. 岗前培训:新任游泳池管理员上岗前,应接受系统培训并通过考核。

3.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游泳池管理员进行进修和培训,提高其工作素质和专业水平。

五、投诉处理1. 投诉受理:设立专门的投诉受理部门,及时受理并处理游泳池相关投诉。

2. 处理流程:对接收到的投诉进行核实、调查,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游泳池水质维护
1.1 新水放入游泳池的水质维护
是指游泳池建好后首次放水进来或每个泳季的首次放水进来,放进来的水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即为新水。

新水处理请按以下规程进行:
1.1.1 泳池的清洗
游泳池经过长时间的空置,很多都会在池壁(尤其是磁砖缝隙处)长了青苔,因此必须在放水前对游泳池进行彻底的清洗。

清洗时最好使用专用的游泳池清洗剂,以彻底清除生长的青苔,否则放水后很容易会再生,到时就很难再彻底清除了。

1.1.2 灭藻与抑藻
新水开始放入泳池时,只要泳池里开始有一小部份水就马上投入清水清杀藻剂,投加量按泳池总水量计算并一次加完(每1000立方投入2瓶(2KG),投加时先将清水清杀藻剂兑水稀释后均匀洒入);
1.1.3 杀菌、消毒
新水放满后(如当天不能放满的,则在加入清水清杀藻剂5个小时以后),投加游泳池消毒粉或游泳池消毒片进行消毒,投加量按泳池总水量计算,每1000立方投入4KG,投加时,游泳池消毒粉请先用水溶解后均匀洒入,游泳池消毒片可直接洒入池中。

1.1.4 PH调节
新水放满后(如当天不能放满的,则在加入游泳池消毒剂3个小时后),测试PH值,如低于7.5,请投加PH调节剂将PH调到7.5-7.8,投加量按1000立方投加10KG可以提高1度进行计算。

1.1.5 澄清处理
做完以上几个步骤后,即可加入氯霸酵素澄清剂进行澄清处理,投加量按每1000立方加1瓶(1KG)进行计算,投加时先将清水清澄清剂兑水稀释后均匀洒入,这时必须打开游泳池循环设备,清水清澄清剂是通过阳离子的吸附将水中的细小杂质形成稍大的微粒,使其随着水流进入循环系统,通过沙缸过滤使水质变清。

1.2 游泳池水质的日常维护
指游泳池在泳季当中正常的水质维护或应急处理,请按以下规程进行:
1.2.1 杀菌、消毒
游泳池水消毒一般采用游泳池消毒片或游泳池消毒粉,最好分两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场后,另一次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

这是每天必须做的,否则水质很容易变坏。

1.2.1.1 使用方法
晚上投药时,最少按2公斤/1000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游泳池消毒片或游泳池消毒粉,最好提前0.5-1小时进行,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1000立方加入2公斤实际约能提高余氯0.5-1.0mg/L的比例来计算其投加量。

例如:500立方的游泳池要提高余氯0.5-1.0mg/L,那就要加1.0公斤的消毒片或消毒粉。

中途补充加药可使用专用的投药设备,按100KG水溶解1KG游泳池消毒药后,自动投加。

1.2.2 PH调节
每天在泳池开放前检测水的PH值,如PH低于7.2则使用PH调节剂(氢氧化钠)将PH调到7.5-7.8,投加量按1000立方投加10KG可以提高1度进行计算。

1.2.3 杀藻与防藻
一般是每10天到半个月左右按1000立方投加1瓶的量加一次清水清杀藻剂,以预防藻类生长。

如发现水体有发绿或池底池壁长青苔也可马上加入双倍的清水清杀藻剂,并且在晚上收场时进行冲击性处理(即加入平时2-3倍的消毒药进行处理)。

1.2.4 澄清处理
一般每周加入一次清水清澄清剂,投加量按1000立方每瓶(1KG)的用量。

澄清剂加入后必须打开循环设备进行循环,到第二天或第三天时效果最好,基本能维持一周。

但如果人流量较大,感觉水比较浑浊、泛白或有点绿时,也可以马上加入。

1.2.5 吸污
澄清处理只能将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掉使水变清,吸污是感觉到池底有沙粒、头发或树叶等脏物时,那么就要使用游泳池吸污机进行吸尘,将池底清理干净。

1.2.6 应急处理
室外游泳池如果遇下雨天气,则最好在雨后马上检测水的PH值,如低于7.5则加入调节剂将PH调高,并加入2倍的消毒药,以防止下雨带入的藻类生长使水发绿。

2、游泳池水处理循环设备维护
2.1 游泳池补水
每天开场前,如泳池水位过低,则需要进行手动操作补水;如设有自动补水箱则无需手动操作,其会在水位低时自动进行补水。

2.2 检查循环水泵
每天检查一次循环水泵,看是否有漏水及异响,如有则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2.3 检查过滤砂缸
每天检查一次过滤砂缸,其管道开关是否在正常过滤位置,砂缸的多向阀是否在正常过滤时应在的FILTER位置;另检查砂缸上的压力表,看压力是否高于1.5,如高于则要进行反冲洗。

2.3.1 反冲洗
2.3.1 先停止循环泵及投药泵;
2.3.2 把过滤沙缸的多向阀打向BACKWASH位置;
2.3.3 将反冲洗手动开关打到开的位置;
2.3.4 开启循环泵(备用泵除外),冲洗时间视压力表压力及透视镜中水清澈度适当调整,一般为10-15分钟;
2.3.5 反冲洗过后,停止循环泵,把过滤沙缸的多向阀打向RINSE位置,开启循环泵运行2分钟;
2.3.5 停止循环泵,把过滤沙缸的多向阀打向FILTER位置,并将反冲洗手动开关打到关的位置,整个反冲洗过程结束。

2.4 检查自动加药设备
检查自动加药设备是否能正常加药,检查在线监测仪是否能正常显示并控制自动加药泵。

附:
1、过滤沙缸的多向阀名称及作用:
FILTER:正常过滤
BACKWASH:反冲洗
WASTE:排水
RECIRCULATE:不经过滤沙缸循环
CLOSED:将过滤沙缸之功能关闭
RINSE:将反冲洗后留在管内之污物排出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