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区应用解剖精编版

合集下载

蝶鞍区解剖及常见病

蝶鞍区解剖及常见病

化学治疗适应证与方案制定
适应证
对于某些蝶鞍区恶性肿瘤,如生殖细胞瘤、淋巴瘤等,化学治疗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化学治 疗主要目的是杀灭肿瘤细胞、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方案制定
化学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性质来制定。一般来说,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化疗药 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同时,需要注意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性。
脊索瘤
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的肿瘤,生长缓慢,低 度恶性,对放疗不敏感。
PART 04
蝶鞍区病变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
蝶鞍区病变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胀 痛或跳痛,可阵发性加剧。
呕吐
颅内压增高还可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导致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 。
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REPORTING
部分疾病可导致脑组织密度异常,如脑水肿、脑 梗死等。
3
脑室系统扩张
部分疾病可导致脑室系统扩张,如脑积水等。
MRI检查表现
软组织分辨率高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 清晰显示蝶鞍区内的脑组织、脑
脊液等结构。
信号异常
部分疾病可导致脑组织信号异常, 如肿瘤、炎症等。
血流信号
MRI可显示蝶鞍区内的血流信号, 有助于判断血管性病变。
生理功能
容纳垂体
01
蝶鞍区是垂体的容纳部位,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
,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保护重要结构
02
蝶鞍区及其周围结构对大脑、视神经等重要结构起保护作用。
参与脑脊液循环
03
蝶鞍区与脑室系统相通,参与脑脊液的循环和代谢。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第15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P96 图1-113 经垂体的横断面
第16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第6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P94 图1-106 经垂体的冠状断面
第7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第12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第13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P96 图1-112 经鞍背的横断面
第14页/共19页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视束 海绵窦 鞍背
P95 图1-108 经鞍背的冠状断面
第8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y
关键结构:
视束 海绵窦 鞍背
第9页/共19页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前叶 垂体后叶
P95 图1-109 蝶鞍区正中矢状断面

蝶鞍区解剖ppt课件

蝶鞍区解剖ppt课件

经动眼神经的横断面 20
精品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14
精品课件
经鞍背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5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6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脉
17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8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颈内动脉 蝶鞍 颈内动脉
经Meckel的横断面 19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神经及下丘脑等。 蝶 鞍
前床突 后床突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3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经前床突的冠状断面
4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5
精品课件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管、神经及下丘脑等。 蝶 鞍
前床突 后床突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经前床突的冠状断面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冠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精品课件
蝶鞍区正中矢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前叶 垂体后叶
精品课件
蝶鞍区正中矢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前叶 垂体后叶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Sectional Anatomy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
的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周血 管、神经及下丘脑等。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
的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周血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经鞍背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断层解剖学蝶鞍区

断层解剖学蝶鞍区
颈内动脉环
颈内动脉环是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蝶鞍区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环状结构。
垂体腺
垂体腺是蝶鞍区内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和生殖功能。
蝶鞍区的功能和重要性
1 神经他垂体激素相关的神经。
2 血管供应
颈内动脉环在蝶鞍区提供了大量的血液供应,维持蝶鞍区周围组织的正常代谢。
蝶鞍区的临床意义
1 视力受损
蝶鞍区异常可能会影响视 神经的传导,导致视力损 害或视野缺损。
2 内分泌紊乱
垂体腺疾病可以导致激素 分泌紊乱,影响人体的生 长、代谢和生殖。
3 神经功能障碍
蝶鞍区的异常可能导致神 经传导障碍,引起头痛、 视力模糊和其他神经功能 问题。
蝶鞍区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蝶鞍区肿瘤
蝶鞍区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可能会结合放疗或药物治疗。
垂体功能亢进
垂体功能亢进症可以通过药物 治疗或手术切除肿瘤来管理。
颈内动脉环异常
颈内动脉环异常可能需要介入 手术或血管修复来恢复正常血 流。
结论和总结
蝶鞍区是颅底重要的解剖学区域,掌握其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蝶鞍区相关的疾病至关重要。 了解蝶鞍区的异常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蝶鞍区,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3 内分泌调节
垂体腺分泌的激素调节许多关键的生理过程,如生长、代谢和生殖。
常见的蝶鞍区解剖学异常
1
垂体瘤
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解剖学异常之一。它是垂体腺的肿瘤,可能会干扰激素 分泌和神经传导。
2
血管畸形
蝶鞍区周围的血管畸形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异常。它可能导致出血和神经损伤。
3
鞍上囊肿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下凹型(46%);平直型(49%); 上凸型(5%)(87%≤2mm)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蝶窦口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11
蝶鞍区解剖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12
蝶鞍区解剖
枕骨
视交叉
结节部
口凹 Rathke囊
脊索
咽垂体 枕骨
远侧部 中间部
神经部
垂体管(颅咽管)
蝶鞍区主要结构(冠状断面)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5
蝶鞍区解剖
结构特点:
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 是疾病的好发部位,如垂体瘤等。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6
(一)碟鞍 sella turcica
1.形态结构
交叉前沟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管 前床突 后床突 颈动脉沟
视束
动眼神经 展神经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3
视交叉 动眼神经
鞍隔 颈内动脉
垂体 眼动脉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展神经 上颌神经
蝶鞍区主要结构(矢状断面)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4蝶ຫໍສະໝຸດ 区解剖视束垂体 海绵窦
蝶窦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全鞍型(55%) 枕鞍型(21%)
鞍前型(3%)
半鞍型(8%) 额面分隔型(9%) 冠面分隔型(1%)
蝶窦的发育类型(正中矢状切面)
2020-12-08
蝶鞍区应用解剖(新课件)

蝶鞍区解剖和临床研究详解演示文稿

蝶鞍区解剖和临床研究详解演示文稿
– 蝶窦气化,按Hammen`s分型:
– 甲介型 1~2%
– 鞍前型 12%
– 全鞍型 86~87%
第15页,共34页。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蝶窦有:前壁、后壁、上壁、下壁、内 侧壁、外侧壁。
前壁:形成鼻腔顶的后段及筛窦的后 壁,上方近鼻中隔处有蝶窦开口 ,在蝶窦开口下方扩大骨窗是 鞍前的。
后壁:最后,其后为桥脑与基底动脉。
痫发病者,颅内压增高,脑干症状、乳 房疼痛。
男性有乳房发育者。
第20页,共34页。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内分泌障碍症状
垂体功能低下,神经内分泌检查低下。 Forbes—Albmght 综合症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Cushing`s 肥胖生殖无能症 垂体怕恶病质——水、脂肪、糖代谢障 碍,体温改变,低下,多饮多尿,血糖 高,意识不清,呈高渗性脑水肿。
第16页,共34页。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上壁:是颅中窝的一部分,上有蝶鞍,载 有垂体腺,前有视交叉,视神经管 位于上壁及外侧壁的交角处。
下壁:是鼻咽部的顶。
第17页,共34页。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内侧壁:即蝶窦骨质中隔,形态、大小、 厚薄均有差异,居中者不多。
外侧壁:是构成颅中窝的一部,与海绵窦 、颈内动脉、眼动脉及Ⅱ、Ⅲ、 Ⅳ、Ⅴ及Ⅵ对颅神经有关,且有 小静脉穿过此壁与海绵窦相连。
第33页,共34页。
放疗
另一组肢体肥大症,1~6年放疗研究,经 放疗后GH下降至正常水平。
放疗时机:术后15~30天为妥。 放疗剂量:1.84GY/D,总量45~50.4 GY为宜, 若超量会造成脑组织坏死,视神经,垂 体功能损害。
第34页,共34页。
药物治疗
– 微腺瘤的a期,不能手术 者,肢端肥大症,或术前 Sandostatin Parlodel Periactin

蝶鞍区应用解剖

蝶鞍区应用解剖

况。
癫痫预防与处理
03
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风险,术后密切观察
并及时处理癫痫发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熟练掌握蝶鞍区解剖结构
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需要熟悉垂 体柄、海绵窦、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 的解剖关系。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根据病变的性质、位置和大小选择合 适的手术入路,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 果。
注意保护周围血管神经
在手术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护周围血 管神经,避免损伤导致严重并发症。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
优缺点
CT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 显示蝶鞍区的骨质结构和软组织病变,但存在一定的辐射 风险。
MRI检查
扫描序列
常采用T1WI、T2WI及增强扫描等序列进行检查。
扫描方位
以矢状位和冠状位为主,辅以轴位扫描。
参数设置
根据具体病变和检查目的设置合适的参数,如层厚、层间距、FOV等 。
颅咽管瘤
肿瘤起源
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柄或下丘脑,是一种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肿瘤增大可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同时,由于肿瘤压迫下丘脑和垂体柄,患者可出现 内分泌症状,如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侏儒症,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此外,患者还可出现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生理功能
保护垂体
蝶鞍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垂体 ,避免其受到外伤或疾病的损
害。
维持颅内压稳定
蝶鞍区的结构特点有助于维持 颅内压的稳定,避免颅内压过 高或过低对脑组织造成损害。
参与脑脊液循环
蝶鞍区与脑脊液循环密切相关 ,脑脊液可通过蛛网膜下腔和 脑室系统与蝶鞍区进行交换和 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隔 颈内动脉
垂体 眼动脉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展神经 上颌神经
蝶鞍区主要结构(矢状断面)
蝶鞍区解剖
视束
垂体 海绵窦
蝶窦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蝶鞍区主要结构(冠状断面)
蝶鞍区解剖
结构特点:
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 是疾病的好发部位,如垂体瘤等。
(一)碟鞍 sella turcica
蝶窦口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枕骨
视交叉
结节部
口凹 Rathke囊
脊索
咽垂体 枕骨
远侧部 中间部
神经部
垂体管(颅咽管)
Rathke囊出现率0.42% 肿瘤和囊肿好发部位
蝶鞍区解剖
(四)蝶窦 sphenoid sinus
1.分型
蝶鞍区解剖
硬化型(2.5%);鞍前型(15%); 鞍型(75%~86%)
一、蝶鞍区的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sella region
范围与界限: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主要结构:
蝶鞍、鞍隔、蝶窦、垂体、鞍上池、 海绵窦、鞍周血管、鞍周神经和下丘脑等
前床突 上颌神经 三叉神经
半月节
基底动脉
面神经
视神经 颈内动脉 视交叉
视束
动眼神经 展神经
视交叉 动眼神经
鞍桥(6%)#
额窦 蝶窦口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颈动脉床突孔(10%)
前床突缺如
前后床突侧移
#内分泌障碍、白痴和癫痫患者达15%~30%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蝶鞍区解剖
鞍隔:前后经12.8±1.5 mm,左右径22.1±2.5 mm, 厚度0.58±0.09 mm
隔孔:圆形60%; 椭圆形40% 圆形直径7.0±1.9 mm; 椭圆形左右径9.5±1.8 mm,前后经7.2±1.4 mm
未发育型(1%) 甲介型(2%)
全鞍型(55%) 枕鞍型(21%)
鞍前型(3%)
半鞍型(8%) 额面分隔型(9%) 冠面分隔型(1%)
蝶窦的发育类型(正中矢状切面)
2.蝶窦腔(房台生1988)
腔内无隔 (7.4%) 腔内有隔(92.6%)
1隔分2腔(69.2%) 2隔分3腔(14.8%) 3隔分4腔 (8.6%)
视交叉与蝶鞍的关系
蝶鞍区解剖
幻灯片 25
2.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
oculomotor and trochler nerve
小脑上A 横窦
大脑动脉环MRA造影
(八)鞍周神经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 视交叉
展神经 三叉神经节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1.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
蝶鞍区解剖
optic nerve, optic chiasma and optic tract
视交叉 前床突
前置型(3%) 正常型(87%) 后置型(10%)
颈内动脉 终板 视神经
蝶窦腔
蝶鞍区解剖 中隔
(五)垂体 hypophyses
蝶鞍区解剖
上方:视神经、视交叉
1. 位置和毗邻 下方:鞍底、蝶窦
两侧:海绵窦(颈内A、3~6对脑N)
视交叉
动眼神经
垂体 鞍底 颈内动脉 海绵窦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展神经 蝶窦 上颌神经
2.上缘形态
蝶鞍区解剖
上凹型(54.5%);平直型(29.1%);上凸型(16.4%)
4.垂体柄
蝶鞍区解剖 血供丰富、缺血脑屏障
鞍隔
垂体
动眼神经 大脑中动脉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垂体柄 后交通动脉
5.血供
垂体上动脉 垂体门静脉
垂体MR钆快速增强扫描
前叶与漏斗连接部
后叶
前 叶 远 侧 部
垂体外侧部
蝶鞍区解剖
垂 升支 体 漏斗支 下 降支 动
脉 垂体下动脉
A 矢状层面 B 冠状层面
蝶鞍区解剖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Ⅰ型(鞍隔完整) 41.9%
分型 Ⅱ型(鞍隔不完整) 37.6%
Ⅲ型(2mm硬膜环)20.5%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三)鞍底 base of sella turcica
下凹型(46%);平直型(49%); 上凸型(5%)(87%≤2mm)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海绵间窦是围绕在垂体周围连接两侧海绵 窦的静脉通道,位置特殊、解剖变异大、 毗邻结构复杂
经蝶鞍区手术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并发症 是出血,海绵间窦的损伤是常见原因。
蝶鞍区解剖
15%
25%
40%
15%
5%
蝶鞍区解剖
20例海绵间窦的测量
前海绵间窦 下海绵问窦 后海绵间窦 基底窦 鞍背窦
出现率(%) 95 (19) 75 (15) 前后径(mm) 2.08±0.90 5.14±2.54
上下径(mm) 2.74±0.96 1.10±0.74
10 (2)
1.30±0.40 1.48±0.29源自100 (20) 30 (6)
2.26±1.02 2.01±0.80 15.67±4.54 3.35±1.93
(七)鞍周血管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1.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六)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
视神经 动眼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鞍隔 视交叉
颈内动脉 海绵窦 展神经
垂体
蝶鞍区解剖
大脑前动脉
蝶鞍区解剖 颈内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下颌神经
视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海绵窦内结构
蝶鞍区解剖
海绵间窦 intercavernous sinus
(刘环海等,2006)
终末段
视神经
垂体柄
床突上段
鞍膈
膝段
鞍前段
鞍后段
鞍下段
岩骨段
蝶鞍区解剖
2.大脑动脉环 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位置、组成
蝶鞍区解剖
近代型 64.6%
原始型 4.4%
过渡型 7.2%
混合型 17.7%
发育不全型 8.8%
大脑动脉环的类型
蝶鞍区解剖
大脑中A 大脑后A
上矢状窦
大脑前A 后交通A 基底A
3. 垂体测量
蝶鞍区解剖
★大小(mm):前后径 9.9(7~13); 左右径 13.9(10~17);
上下径 5.5(2.5 ~ 9.0) 女性>9.0 mm 可疑,>10 mm 异常 男性>6.5 mm 可疑,>7.7 mm 异常
★重量(mg):男性 350 ~ 800; 女性 450 ~ 900
1.形态结构
交叉前沟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管 前床突 后床突 颈动脉沟
2.分型(依前、后窗突间距大小)
≥5 mm 开放型(39%) ≤2 mm 闭锁型(21%) 2~5 mm 半开放型(40%)
3.碟鞍大小
蝶鞍区解剖
前后径:11~12mm
横径:14~15mm
深度:6~9mm
4.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