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须知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作者须知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作者须知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为使书稿体例统一,符合出版要求,现提出以下撰写要求,并给出标准格式作为参考。

书稿应按章分成不同的word文档,每章单独一个文档。

1 标题层次

1 ××××(为占行标题,居中)

1.1 ××××(为占行标题,顶格)

1.1.1 ××××(为占行标题,前空两格)

1.1.1.1 ××××(同上)

A ××××(同上)

a ××××(同上)

××××××××(为不占行标题,前空两格,采用有异于上级标题的字体,后空一格接排正文)

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的形式,分项包括的小项采用1)、2)......的形式,如:

----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有以下要求:1) ----;2) ----。

(2)----

目录记到1.1.1一层为止。

2 外文字母符号

2.1文种与大小写

稿中外文字母一般限于使用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其他外文字母尽量不要使用。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用铅笔标明,包括大小写、希文、俄文、日文等

大小写易混的拉丁字母C、K、L、O、P、S、V、W、X、Z等,须在相应位置用红色醒目字体在括号内标注“拉大”、“拉小”;难以同拉丁字母区分的希腊字母α、β、γ、η、ι、κ、μ、ν、ο、π、ρ、τ、υ、χ等,应用同样方式在括号中注明“希”字。

2.2字体及下角标

正体书稿中计量单位符号、化学符号、金属牌号、性能代号、硬度符号、人名及机构名称等采用正体,举例见表1。

表 1 正体字母使用场合举例

示物理量“电阻”、“电感”、“电容”,均可采用斜体。

斜体 书稿中物理量符号、物理常数、几何元素、变量符号等采用斜体字母,举例见表2。

表 2 斜体字母使用场合举例

向量,张量及矩阵应采用黑斜体。为便于编辑辨认,可在原稿中采用符号上方

加“→形式,如“a ”,出版社在排版时,去“→”,并将“a ”排成黑斜体。

下角 物理量符号需用下角标,应首先使用国标规定的下角标,如Ar (相对原子质量)。若无国标规定的下角标,则应优先选用国际公认的下角标。这些下角标

包括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以及国际电工组织(IEC)推荐的下角标。

下角标属物理量符号和变动性数字符号者为斜体,其余下角标为正体。如C p(下角标“p”表示压力,应为斜体),M r(下角标“r”意为相对,应为正体)。

若下角标为组合下角标时,各部分下角标应平身,并且最好将表示种类的下角标放在前面,把表示特定情况的下角标放在后面,如摩尔体积的最大值可表示为V m,max,若下角标自身带有下角标,如临界力矩(M c)的力(F)可表示为F mc,也可表示为F mc。

3量与单位

(1)表示量的字母为斜体,单位为正体。

(2)除普及读物或中等以下教材外,科技图书均应采用国标规定的单位符号。非物理量的计量单位(如套、台、元等)可用中文名称,也可与物理量单位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600 t/炉)。

(3)单位符号上不能附加任何其他标记或说明,但可将所需表达的信息在文字叙述中表达或附加在物理量符号上,如P=20 MPa max可改为P max=20 MPa,V=100 m3(标态)可改为V(标态)=100 m3。

(4)表中不设单位栏,图、表中,物理量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应用斜线“/”隔开。

1) 时间/min;

2) t /s;

组合单位中不能出现一条以上分数线,可以采用括号或指数形式处理,组合单位不能拆开移行。如ρ/(g·cm-3)。

例:

表 4-3 形阻片C d值标定结果

(5)单位词头不能单独使用,也不可重叠使用,如μμF(微微法)应改为pF(皮法)。

(6)词头的选择应适当,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 000之间。

(7)组合单位一般只用一个词头,并尽量用于组合单位的第一个单位前或组合单位分子的第一个单位前。如J/mmol 最好改成kJ/mol。

(8)在时间单位d、h、min,角度单位(°)、(′)、(″)和摄氏温度单位℃前不能加词头。

(9)在叙述性文字中,除介绍单位本身外,单位符号应与数值一起使用,否则应使用中文符号,如“每m”应改成“每1 m”或“每米”。

(10)稿中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后,数值可能会出现直观程度下降现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在法定计量单位及数值后的括号内注明原非法定计量单位及数值。

4表格

(1)表格应置于有关正文最近处,并且满足先见文后见表的原则,不应超前或过分拖后。

(2)表以章为单元编号,如“表1-1”指第1章第1个表。

(3)表序与表题之间空一格,居中排在表上方。表内文字末尾不加标点。

(4)为使表格各行各列内容分辨清晰,表格采取有线表的形式,表头尽可能不采用斜线。

(5)表头物理量和单位都不加修饰,如:

1)“V /m3(标态)”应改写成“V(标态) /m3”;

2)“能量/103J”应改写成“能量/kJ”;

3)将表中“v0×105/m·s-1”改写成“v0/m·s-1”将“×105”乘入表中。

(6)表内文字原则上应横写,必要时可以竖写,但不得由此造成歧义。表中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回行顶格,句中按规定使用标点,末尾不加标点。

示例:

表 4-4形阻片C d值标定结果

表 4-4形阻片C d值标定结果

(7)表中空白的表示方法

按国标规定,表中无数字的栏内,应区别对待,不能轻易写“0”或画“”,具体情况是:

1)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

2)“-”或“…”代表未发现;

3)“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5插图

(1)插图应置于有关正文最近处,并且满足先见文后见图的原则,不应超前或过分拖后。

(2)图以章为单元编号,如“图1-1”指第1章第1幅图。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以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置于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分图序号及代号与注文之间加一字线,各注之间用分号相隔,最后一注文末不加标点(示例见例图1)。正文中提起时用“图1-1a”表示。

(3)图序与图题之间空一格,居中排在图下方。

(4)图的坐标轴中,物理量和单位都不加修饰,处理方法同“4表格(5)中”。

(5)图中文字越少越好,应尽量改作图注,且要求字迹清楚。

(6)图中外文应译成中文。

(7)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工程图种的零部件名称和两条曲线以上的曲线说明等,可用数字代替,数字及对应的名称或说明置于图注中。图中的工艺及操作说明不得用数字代替。

(8)图上代号排列应有次序,一般自左下方按顺时针方向编排。表明代号的引线不得交叉,并应避免轮廓线和剖面线延长引出。引线的起端不画黑圈点,末端不加短横线。

(9)坐标图中,定量坐标须有数值分度,坐标轴末端不加箭头,也无需画出表示增(或减)量的箭头;非定量坐标原点一般为英小“o”,并须画出表示增(或减)量的箭头。示例如例图1、例图2所示。

例图1

图15-16 顶燃式热风炉

a—结构示意图;b—平面布置图

1—烟气出口;2—热风出口;3—燃烧器;4—冷风入口

例图2

图21-3 轧机速度与轧件摩擦系数关系

1—0.38mm镀锡板;2—0.26mm镀锡板

6公式

(1)公式按章编号,如“式(1-1)”指第1章第1个公式。

所编序号应写在公式同行右侧顶端,并加圆括号。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标点。

(2)公式居中书写,格式如下:(公式下方另行顶格写“式中”,空一格接写公式中的符号,后接破折号(二字线),接写说明文字,说明文字和单位间用逗号,项间说明文字末尾加分号,末项说明文字末尾加句号。)

……的体积为:

V=abc (1-1)式中V——体积,m3;

——长度,m;

……………

(3)公式中,字符间、字符与字符前数字间及两括号间直接连写,不加“×”,如“abc、2p(a+b)(a-b)”。而式中数字间、字符与字符后数字间及分数线间须用“×”,不用“·”,

如“1.25×10-6、a a

b

c c

d

1212

-

?

-

、σ×10-6”。

(4)公式后不加注单位,如“l=60vt”不应写为“l=60vt (m)”。

(5)正文中引用公式的格式为:“----见式(1-1)。”

(6)公式较长需转行时,应在=,+,-,×等运算符号后转行,下行开头不重复使用转行处的运算符号,如:

F(x)=T(x)+f?b a(x)d x+

?b g(x)d x-?e c h(x)d x=0

(7)式前的镶字(即简短的说明文字,如“设”、“即”、“由于”、“由此设”等)应写在公式同行的左侧顶端(另起段则前空两格)。如:

即 t =

?

b a

f (x )d x +

?

c b

∫c b f (x )d x

若式前说明文字较多,则公式应另行居中。 (8)如果公式中某一符号的说明需用一式子表述,可采用下列两种形式。采用哪种形式,全文应统一。

1)可将该符号排在诸需解释符号的最末一个,并给出该符号的说明式,然后再对该式中的其他符号逐一说明。 示例:

D =1h -h cos θ

式中 D ——剪刃圆盘直径,mm ;

h ——轧件高度,mm ;

θ——轧件与剪刃间摩擦角,(°),其值与轧件的温

度有如下关系:

tan θ=0.2+100077

.0(1-t )

t ——轧件温度,℃。

2)将某符号的说明式(或称子公式)与公式并列书写(若需对公式编序,则只对前面主公式进行编序),后对两式中的符号逐一进行说明。 示例:

D =h/1-h cos θ (3-11)

tan θ=0.2+0.77/1000(1-t )

式中 D ——剪刃圆盘直径,mm ;

h ——轧件高度,mm ; θ——轧件与剪刃摩擦角,(°); t ——轧件温度,℃。

7注释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些内容进行解释而又不作为正文叙述的一种文字说明。

根据其在正文中的位置注释可分为夹注、表注、图注、脚注及文后注等。

7.1 脚注

脚注又称页末注,用以对文中某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

解释。在需加注处右上角写上阿拉伯数字阴码(①、②…)

作注释符号。注文直接用上角阴码呼应,排于相应正文同页最下部。注文与正文之间用长度约为稿纸宽度三分之一的注线隔开。注释符号的顺序以本页为准,不得续接上页。注文不能转下页。由编、译者等所加的脚注,在注文结尾句号后加一破折号,写明“编者注”或“译者注”。

7.2 夹注

夹注又称随文注,用以对某一问题或名词进行解释。夹注注文置于圆括号内紧接被注内容,夹排于正文中。夹注注文若不是完整句子,注尾不加标点。由编、译者所加注释,在注文后加破折号,写明“编者注”或“译者注”。

7.3 表注

表注用于对全表或表中某一内容进行说明,前者称泛指注,后者称呼应注。注文置于表底线下方或底线之内。

泛指注注文前加“注:”字样(缩进2格),多项泛指注用1,2,3…作序号。注文回行时左边顶格,各项注文之间

可用分号或句号相隔。

呼应注用阿拉伯数字阳码(①,②…)作注释符号,加在被注文字的右上角。注文直接用注释符号呼应,其他同泛指注。

如果泛指注与呼应注同时出现,先写泛指注,后写呼应注。示例:

注:1.全部数据均为实例值;2.环境温度为35±2℃。

①混号钢坯。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为全稿连续著录,统一置于正文之后;但也可分篇、章著录,分别置于各篇、章之后或集中置于正文之后。

8.1参考文献著录方式

(1)按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用方括号注在所注文字(或文献著者名)的右上角;如果所提及的文献是作为文字叙述的一部分,则文献序号与正文平排。

(2)在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可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列在一个方括号内,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只列起讫序号,中间加范围号;文献序号与正文平排时,每个文献序号都要加方括号。

(3)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方括号外标注引文页码。

示例:

1)最终采用了电磁加压式自蔓延技术[2,5]

2)最先提出此理论的是赫伯金斯[6~12]

3)超耐热材料的应用前景参见文献[5]、[7]~[12]。

4)研究人员断定是热冲击导致炉地砖的剧烈损耗[3]212。….所谓的崩裂就是热冲击所导致某部分产生的龟裂[4],…….需要定量地测量耐火砖的耐崩裂性[3]421。……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5]

8.2文献著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参考文献序码用加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序码顶格,空一格排著录内容,转行齐文字排,末尾加点号“.”。

(2)编著者姓名以姓前名后列出。西文和俄文编著者的名可以采用缩写,但省略缩写点。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3)文献编著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若超过三个,只著录前三个,其后加“,等”(中文)、“,et al”(英文)、“,идр”(俄文)、“,と”(日文)或与此相应的词。

(4)编著者姓名之间不用“和”、“and”、“und”等词,而用逗号隔开。

(5)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

(6)版次、出版年、卷、期、页码等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7)著录外文文献时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献本身所使用文种的习惯用法。

(8)外文期刊可列全名,也可列惯用缩写刊名(缩写词加缩写点)。只有一个词的刊名不缩写。

(9)若参考文献无出版地,中文参考文献著录“[出版地不详]”,外文参考文献著录“[S.l.]”;若参考文献无出版者,中文参考文献著录“[出版者不详]”,外文参考文献著录“[s.n.]”。

(10)电子文献必须著录“[文献类型标志]”,其他文献任选;联机电子文献必须注明“[引用日期]”与“获取和访问路径”,其他电子文献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及文献电子载体标志分别见表3、表4。

表3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表 4文献电子载体类型和标志

8.3著录实例

图书著录格式

作者.书名(包括副书名,主副书名间加冒号)[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等).版本(初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示例:

[1] 库克.天体微波激射[M].周震浦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08~201.

[2] 徐光宪.稀土[M]. 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3] BORBO H,BERNIER C L,HOPHIS H B,et a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4] 王建军,等.冶金反应工程学丛书:中间包冶金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98~159.

图书中某一文章的著录格式

作者.文章名[文献类型标志]//图书编者.图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章起讫页码.

示例:

[5] 郭铨.流态化还原铁粉[C]//高一平.金属粉末技术进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168~172.

[6] 刘明英.高炉喷煤技术研究[C]//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金属学会年会论文集.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68~172.

期刊著录格式

作者.刊名[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

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7]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报[J].2006,16(8)~.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Science[J].1883,1(1)~.New York: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883~.

期刊中某一文章的著录格式

作者.文章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卷(期):页码.

示例:

[9] 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J].金属学报,1964(7):442.

[10] HEWITT J A.Technical service in 1983[J].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1984,28(3):205-218.

报纸中某一文章的著录格式

作者.文章名[文献类型标志].报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11]冯青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N].冶金报,2000-04-15(1).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地点:学位授予单位,年.

示例:

[12]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

数学研究所,1983.

[13] Cairns R B.Infrared specrt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专利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示例:

[14]林青.多用途固定夹具:中国,92215885.2[P].1999-04-01.

[15]Carl Z J.Anordnung zur lichtelektr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eines Lichtfeldes:US,889405[P].2004-02-05.

标准著录格式

标准起草单位.标准代号及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6]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YB 9082—2006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与纸质文献的著录格式基本相同,但必须注明“[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联机文献还必须注明“[引用日期]”和“获取和访问途经”,如: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经.

示例:

[17] CHRISTINE M.Plant physiology: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Science,1998,281:331-332[1998-01-23].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014645572.html,/cgi/collection/anatmorp.

9 注意事项

在书稿中,对一些常用符号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相同的名词术语应前后统一,相同物理量用相同的外文符号表示。

(2)稿中人名、地名及企业和团体名称应按规范译法译成中文,第一次出现时原名放在译名后的括号内,如“米切尔(Michel)、德马克(Demag)”。同一名称译法全稿应统一。

(3)尽可能不要使用ppm、ppb、ppt等符号。ppm可改为10-6,10-4%,或根据具体情况改成μg/g,μL/L。ppb及ppt 在英、德等国,与在美、法等国含意不同,应确定资料来源后,方可对ppb、ppt作相应的改动。

(4)范围号“~”前的%不可省略,如4~9%应改为4%~9%,“‰”已被取消。同理,5~10×10-4应改成5×10-4~10×10-4或(5~10)×10-4。

(5)范围号“~”前可省略单位符号,如6~7 m。平面角符号例外,如7~10°应改为7°~10°。

(6)数值不可与量值进行运算,如6±0.1 mm应改成6mm±0.1 mm或(6±0.1)mm,5×9×12m应改为5 m×9 m×12 m。

(7)数值相乘时,乘号采用“×”,如9·10应改为9×10;符号相乘时,乘号可省略,如a·b或a×b可改为ab;数值与符号相乘时,若数值在左侧,则乘号可省略,若数值在右侧,则乘号采用“×”,如39sinθ×10-6。

(8)半字线“-”不占格,用于结合各种并列和从属关系,如“应力-应变曲线、合金Fe-Cr-Al、式1-1、表1-1、图1-1等”。

(9)一字线“—”占一格,作为连接线,如“化学键H—O—H、GB 3100—93、图注1—----、机械图的剖面A—A等”。

(10)破折号,即两格线“——”,用于做补充性说明,如“V——体积,m3”。

(11)组合单位一般只用一个词头,并尽量用于组合单位的第一个单位前,如“kN·m、nm”,而不是“N·km、mμm”。

组合单位中不能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除号“/”,如有乘除号,用括号加以明确如“kg/(m·s2)、J/(kg·K)”。

(12)外形尺寸表示为“200mm×150mm×50mm、φ50mm×200mm”;化学成分表示为“Mn60.0%~70.0%, Si25.0%~28.0%, C0.5%, P0.10%, S0.04%”;随正文走的分式除号用“/”表示,如“CaO/SiO2、CaO/(SiO2+MgO)”,不用

“CaO

SiO

2

CaO

SiO+MgO

2

”表示。

(13)正文中的合金元素用汉字表示,如“硅、锰、磷、

硫……”;图表中的合金元素用符号表示,如“Si、Mn、P、S……”。

(14)钢号的表示:国内钢种按国标规定表示,如“Cr18Ni9Ti”;外国钢种按该国标准规定表示。钢号不用俗名简称表示。

(15)数字过大或过小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或采用倍数词头。词头的选择一般应使数值处于0.1~1000之间,如34900kPa可改为34.9MPa。

“万”、“亿”可作为词头与单位连用,如“万t、亿W·h”。

作者须知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为使书稿体例统一,符合出版要求,现提出以下撰写要求,并给出标准格式作为参考。 书稿应按章分成不同的word文档,每章单独一个文档。 1 标题层次 1 ××××(为占行标题,居中) 1.1 ××××(为占行标题,顶格) 1.1.1 ××××(为占行标题,前空两格) 1.1.1.1 ××××(同上) A ××××(同上) a ××××(同上) ××××××××(为不占行标题,前空两格,采用有异于上级标题的字体,后空一格接排正文) 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的形式,分项包括的小项采用1)、2)......的形式,如: ----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有以下要求:1) ----;2) ----。 (2)---- 目录记到1.1.1一层为止。

2 外文字母符号 2.1文种与大小写 稿中外文字母一般限于使用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其他外文字母尽量不要使用。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用铅笔标明,包括大小写、希文、俄文、日文等 大小写易混的拉丁字母C、K、L、O、P、S、V、W、X、Z等,须在相应位置用红色醒目字体在括号内标注“拉大”、“拉小”;难以同拉丁字母区分的希腊字母α、β、γ、η、ι、κ、μ、ν、ο、π、ρ、τ、υ、χ等,应用同样方式在括号中注明“希”字。 2.2字体及下角标 正体书稿中计量单位符号、化学符号、金属牌号、性能代号、硬度符号、人名及机构名称等采用正体,举例见表1。 表 1 正体字母使用场合举例

示物理量“电阻”、“电感”、“电容”,均可采用斜体。 斜体 书稿中物理量符号、物理常数、几何元素、变量符号等采用斜体字母,举例见表2。 表 2 斜体字母使用场合举例 向量,张量及矩阵应采用黑斜体。为便于编辑辨认,可在原稿中采用符号上方 加“→形式,如“a ”,出版社在排版时,去“→”,并将“a ”排成黑斜体。 下角 物理量符号需用下角标,应首先使用国标规定的下角标,如Ar (相对原子质量)。若无国标规定的下角标,则应优先选用国际公认的下角标。这些下角标

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导读:范文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篇一:大学学术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一、论文格式要求 (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000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 5.正文。小四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表;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一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题目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一、” 三级标题四号仿宋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 四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图题五号宋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 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 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 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 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案例编写说明及体例

案例编写说明及体例 一、案例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教学内容或某个教学活动方面含有代表性的和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或一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或一堂课的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适合当代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的正确思想和理论。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前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方案; 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现实的过程和结果。 三、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1、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是案例要有对本教学问题的反思,对好的教学行为、思想、效果的分析,体现了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的特点和价值,是科学实践后的结果,在教学中有指导的意义。 2、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四、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论述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对案例的分析为目的,以说理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目的 1、用以指导实践。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弥补了以往的不足,或变革教学的旧模式和方法。 2、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用以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3、梳理、记录分析自己的教学。案例不仅记叙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教学史,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4、研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六、怎样写好教育教学案例 案例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只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教材编写体例及要求

教材编写体例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一、封面 二、扉页 包括:书名,作者姓名,著作方式(著、编著、编、主编、译等) 三、内容简介 一般按照内容分成两段: (1)简要介绍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2)针对读者对象,力求文字简练、准确、精彩。 四、序:教材会有一个总序 五、前言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在1000字以内。主要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本书的特点、本书的编写分工及致谢等。 六、目录 一般只标出两级标题,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 一级标题(如:章):黑体,5号,顶格; 二级标题(如:节):宋体,5号,缩2格; 七、正文 均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标题设置如下: (1) 每章的章标题: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每章另起一页。

(2) 每节的节标题: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 (3) 节中的一级标题: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 八、插图 (1)插图要有图号、图名,并在文中相应位置标注,如“如图*-*所示”。 (2)图号、图名小五宋居中,放在图片的下方,图注要在Word 中用文本框来标注,不要直接嵌入图中。 (3)图、表的序号用×-×表示,用半字线连接。 (4)图、表的序号与名称之间空一字空。 (5)图的大小一般为原图大小的50%左右(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九、表格 书稿中的图号和表号分章为讫(如图3-1,表5-4等),图号和图题写在图的下方,表号和表题写在表的上方 十、公式与方程式 (1)公式缩进2个汉字。 (2)公式序号应按章编号,公式编号在行末列出,如(1.1)、(1.2)。 (3)引出公式、方程式的上文,如“为、是、得、如下等”,后面不加冒号;每行以代表物理量的字母对齐。内容较长须转行时,回行从双连号后开始。 十一、附录(根据需要) 十二、参考文献 (1)专著

华北电力大学自编教材编排体例格式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自编教材编排体例、格式要求 为了统一我校自编教材书稿的编写体例、格式,提高编写质量,现就自编教材书稿的编排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书稿构成顺序 一般情况下,书稿构成顺序要求如下: 封面——扉页——内容提要——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 说明: 1.内容提要扼要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读者对象。 2.前言说明编写意图、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帮助读者了解本书的概况和价值。 3.目录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所列内容从前言开始,直至最后结束。目录所列层次,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书稿采用2-3级。 4.正文是全书的主要部分,包括文字、公式、图表等。正文必须正确、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清楚。除此之外,在撰写正文时,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1)一致性。正文标题与目录要一致;名词术语要一致;编写体例要一致;内容的深浅程度要一致;全书的语言风格要一致。 (2)连续性。章节号要连续;图号、表号、公式号要连续;每一页的注释号要连续;全书的页码要连续。 (3)对应性。文图对应;文表对应;图表对应;附录、参考文献与正文内容对应;标注、图注、呼应注对应。 5.参考文献在全书末列出在编写中曾取材或参考的重要文献(正式出版物)。 (1)书稿正文(或篇、章)后,应有选择地列出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在写作中引用过的或参考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2)正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的,按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同一文献不得重复编号),依次列出。 1)专著:作者.书名[文献类型].版本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举例:[1]毛承雄,王丹,等.电力电子变压器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 2)翻译书:作者.书名[文献类型].译者.版本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举例:[1]STOFT S.电力系统经济[M].宋永华,王秀丽,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学会论文集体例格式

学会论文集入选论文体例格式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2010年 (以下体例格式系王菊泉教授在与杨自俭前会长共同主编《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2008) 以及学会最近几本论文集格式体例的基础上,参考 时下国内期刊通行做法整合修改而成,专供学会编 写论文集参考。请我会所有作者严格按照本体例格 式撰写和修改论文,期使我会会员的论文在规范化 上能作出表率。) 一.全文结构、体例与排版格式 1. 全文包括中文标题、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不用摘要 和关键词。另请作者提供英文标题,以供编写英文目录使用。 2.正文用5号宋体。一般不用英文稿。 3. 正文内层次排列体例用如下格式:一级码:0,1,2,3, 4; 二级码:1.1, 2.1, 3.1, 4.1; 三级码:1.1.1, 2.1.1, 3.1.1, 4.1.1。三级码后用1),2),3);(1),(2),(3); ①,②,③等。 4. 在引用大段文字时(三行以上),另起一行,每行行头、 行尾均缩进两格,改用5号楷体。所引文字原则上不超过

500字。 5.正文中书名、报刊名、文件名、戏剧名等中文均用书名 号,西文均用斜体。此外,中文文章名在正文中也用书名号,不用引号。 6.汉语省略号一般为六点,但在公式或格式中压缩为三点,如:“如果…就…”。 7. 关于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按出版部门通行办法 执行。 8.如文章已先行在刊物发表,请在参考文献之后、作者信息之前注明。有关信息放在圆括号内,表述 为:(本文已刊于《××××》××××年第×期)。 9.文后请附作者的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格式如:作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地址单位名称;电子信箱 二、注释 1.引文出处都归入参考文献,不用注释。注释主要用于对影响读者理解的术语、成语、典故、人物、数据资料、外语来源等作出原义、书中用意、作者或译者的用意等方面的解释。必要时也可对资料的来源等进行解释。 2.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电脑自动生成小5号宋体,正文内用①②③等形式每页分别排序。

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 1.整体结构 总序言、前言、目录、正文、附录(索引、参考文献等) 2.章节安排 本套丛书的标题及栏目: 第一层级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每一章下面有{学海导航}{学前引路}{基础知识}{师生总动员}{实训拓展}等栏目,其中在{学海导航}下面设[知识收获][技能提升]两个小版块;{师生总动员}下面设有[案例展示]和[实践活动] 两个小版块。 第二层级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每一节下面有「对点案例]。 体例展示 第一章…… [学海导航] [学前引路] 第一节…… 「对点案例」 第二节…… 「对点案例」 …… 【案例展示】 设计意图与目标 活动准备与过程 【实践活动】

实训拓展(即思考和练习) 3.体例说明 【学海导航】本栏目分为两个版块:[知识收获] [技能提升] [知识收获] 学习本章内容的目的、意义、学习目标,如了解……熟悉……掌握……的知识点。 [技能提升] 总结学习本章内容要掌握……的技能。 本栏目设在篇章页中,不在目录中显示,目的在于提前系统的告知学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学前引路】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本章的知识要点,通过简短的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章。 案例要能涵盖本单元的知识点,要典型,新颖。要与普通话测试和幼儿园教学紧密相连。 【基础知识】即每节,面向具体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这部分为全书的主干,也是最充实之处,主要是梳理相关知识体系,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遵循学科相关知识间的递进关系,突出可读性和普及性。编写的过程中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如插入图标、表格、图画等。)这部分内容一定要控制,最好一节(或几节)内容能在一个完整的课时中进行完,各各科目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具体安排。 【对点案例】是在某一个知识点后面跟的案例,是为了进一步解释某一知识点的,为老师提供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本栏目是滚动栏目,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理解的难易度来决定是否设置。案例要简短实用,针对性强。 【师生总动员】栏目的内容,充分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同时要达到体验和实践的目的。 包含两个版块[案例展示][实践活动] [案例展示]针对本章的知识点设计一些案例,案例要有创新,但一定要科学合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还要很好的阐释我们的基础理论,要和基础理论紧密结合。 案例的设计包含两个环节的内容:设计意图与目标、活动准备与过程。 【拓展实训】根据本单元的内容,梳理出重难点,以试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思考解答。

专业改革教材编写体例与要求

教材编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教材构成及编写要求 本套教材统一由以下部分构成:①封面;②内封(编者名单);③前言;④目录;⑤正文(含实验实训部分的内容统一放在正文后);⑥附录(根据需要); ⑦参考文献;⑧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⑨教学大纲。 封面

前言 前言需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在1000字以内。主要介绍本教材的编写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简要介绍编写分工、读者对象、适用范围等,最后是致谢、自谦。 目录 教材统一设为“项目、任务、一”三级目录,实验实训部分只上一级标题; 目录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的标题必须一致; 目录标题中尽量不使用外文及缩写词; 不用标注作者姓名及原稿页码。

(一)标题层次或体例 注意: 标题需顺次使用,不能小标题套大标题; 各项目、任务的标题层次力求一致,以保持全书稿结构的平衡; 标题层次不宜过细、过烦琐; 标题中一般不出现括号、英文全称等,且标题不宜过长。 实验实训部分 实验实训部分统一放于正文后。建议按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包括用品、方法、步骤)、实训注意、实训检测(思考题)、实训报告、实训评价等模块编写。各门教材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保证本教材中每个实训(实验)应结构统一,同时注意内容原则上不与主教材重复。 在正文行文中,如果表述到一处需要实训练习的内容,可在此内容后加“边学边练”栏目,以指示到正文后的实训内容中的某个实训。 示例: xxxxxxxxxxxxxxxxx,与患者沟通时态度温和,同时给予患者信心和勇气。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二)排版要求 Word 页面设置使用其默认设置(A4幅面,页边距上下各 2.54cm ,左右各 3.17cm ),正文采用黑色常规小4号宋体字(西文用Times New Rooman 即新罗马字体),1.5倍行距,段落格式请设为首行缩进2个字符。 (三)图号、表号和公式号 1.图、表和公式一定要编号,图、表要有图题和表题,文中一定要先出现图号、表号,再出现相应的图、表。 2.全书的图号、表号、公式编号的表示方法要规范和一致。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编号,项目号在前,图(表、公式)按顺序编号在后,两者之间用半字线连在一起。 如:项目六的第1幅图、第一个表、第一个公式分别表示为图6-1、表6-1、式(6-1)。 (四)插图、公式及结构 1.图文要分开,请勿图文混排。在正文内用方框表示相应位置,并在方框内标注图号,在方框正下方标明图号、图题和图注,在正文叙述中标明相应的图号。如: 图2-8 ###### 1.####, 2.####, 3.####(图注) 2.插图(线条图)建议采用TIF 格式,分辨率要求在600 dpi (点/英寸);照片图请提供原始文件,像素要求在300万以上;全书所有插图的电子稿按章集中在一个文件夹里,按图号排序;图要有纸稿,一页纸上一幅图,每幅图都应居中排放,图题、图注排在其下;图稿集中一起按顺序编好页码。

稿件体例说明

稿件体例说明 1. 来稿正文一律用“五号(10.5磅),宋体字。文章标题居中,加黑,三号字(16磅),一级篇章(节)标题用“四号(14磅),宋体”字,二级篇章(节)标题用“小四(12磅),宋体”字,二级以上篇章(节)标题仍用“五号(10.5磅),宋体”字。如需引用、强调或特殊标示,可使用“小四(12磅),黑体”字体。页下注一律用“小五(9磅),宋体”字体。正文要求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具体示例如下: 论文题目(居中,加黑,三号字) 中文摘要(用五号字,例如,摘要:本文详细阐述……) 中文关键词(用五号字,选择最能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3-5个词或词组,例如,关键词:翻译教学;问题;对策) 论文正文(用5号字,下同)使用以下结构: 一、引言(四号,居中,加黑,下同) 该部分一般就是一段或两段概述自己选题背景或动机以及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的文字。 二、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该部分可以是不加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也可以是加上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如: 2.1 作为语言学习辅助手段的翻译教学(小四,加黑,不居中,下同) 2.2 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手段的翻译教学 2. 附作者简介和著作简介。作者简介主要包括:作者姓名,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研究方向。 3. 注释应力求客观、准确、详实。注释必须以页下注的形式用脚注表示,符号格式为:①、 ②、③……。 附件:《上海译文出版社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上海译文出版社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本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所规定的著录方式,按照“著者-出版年制”格式著录。 1、著录细则 1.1 在参考文献表中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5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示例: 尼葛洛庞帝.1996.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注意:汉语文献使用中文圆点,不是英文句号。如果您找不到中文圆点在哪里输入,请直接复制本文件中的中文圆点,然后黏贴至您的文件。 汪冰.1997.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杨宗英.1996.电子图书馆的现实模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24-29. Baker S K,Jackson M E.1995.The future of resource sharing [M].New York:The Haworth Press.注意人名后标点的使用 Chernik B E.1982.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ervices for library technicians [M].Littlet on,Colo.:Libraries Unlimited,Inc. Dowler L.1995.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ma: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J].Journal Library Administration,21(1/2):5-26. 1.2 正文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并置于“()”内。倘若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例如中国人著者、朝鲜人著者、日本人用汉字姓名的著者等。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倘若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在其后的“()”内只须著录出版年。 示例:引用单篇文献 (正文) The notion of an invisible college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sciences (Crane,1972).Its absence among historians is notes by Stieg(1981)…

注释格式、体例

注释体例 (一)中文注释 首次注释时,中文文献的标注次序为: 1.专著 xx: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xx、xx娴: 《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张字燕: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2.编著 xx、xx小兵主编: 《东亚合作的进程与前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7页。 [xx]威廉·xx思: 《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载[美国]约翰·伊肯伯尔主编: 《xx无敌: 均势的未来》,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页。 3.期刊杂志 xx:

《推动构建和谐亚太地区的意义》,载《当代亚太》2007年第1期,第3页。 xx: 《论二元经济》,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页。李济: 《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载台湾《传记文学》1976年第28卷第1期,第50~78页。 4.报纸 《朝韩首脑会晤程序大多达成协议》,载《中国青年报》 2000年5月12日。xx: 《xx发展有利于世界》,载《人民日报》 2008年1月18日。 5.通讯社消息 《和平、繁荣与民主》,美新署xx 1994年2月24日英文电。 6.会议论文 任东来: 《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南开大学 2000年6月5日~16日,第2页。 7.学位论文 xx: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20年:1979-1999》,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0年1月,第39页。 8.互联网文献 《泰国选委会公布大选计票结果》,新华网, 2007年12月24日。 http: 9.转引文献 xx: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 《xx人的xx观: 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二)英文注释 基本规范同于中文注释。此外,作(编)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后;作者为两人,之间用and 连接,两人以上的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斜体标注et al.;编者后加ed.,两人以上的加eds.;论文和文章用引号标注,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相隔,期刊名称和书名使用斜体标注;页码的单页标注p.,多页标注pp.。 1.专著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pp. 389-392.

教材编写设计方案

教材编写建议 语文教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语文教材的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语文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语文理解。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语文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语文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内容标准是按照学段制订的,并未规定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因此,教材可以在不违背语文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 1.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 科学性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教材一方面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征,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全面体现《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 教材的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地体现和落实《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 (2)体现课程内容的语文实质。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境、案例与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它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语文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 (3)准确把握内容标准要求。 《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过程目标”或“结果目标”要求的程度。 (4)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教材的内容、案例的设计、习题的配置等,要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特别是新增的内容要经过较大范围地实验,根据实践的结果推敲可行性,并不断改进与完善。 2.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 作为科学的语文知识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而作为教育任务的语文内容在反映这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当体现作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内容领域的核心。 (2)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呈现不同语文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些语文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一些知识之间存在着非常本质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 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材在内容的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和编排体系等方面应体现这些实质性联系,展示语文知识的整体性和语文方法的一般性。 (3)重要的语文概念与语文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语文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材在呈现相应的语文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

书稿编写体例详细要求--中国商务出版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书稿编写规范和交稿要求 为统一书稿的体例规格,提高图书质量,缩短出书周期,本社对书稿的文字及技术规格体例提出以下要求,供作者参考。 一、总的要求 书稿(含教材及系列教材)应统一体例、格式,按篇、章、节安排。本文未涉及的问题,作者可查阅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二版),特殊问题请与我社编辑室商定。 二、书写格式及体例 1.书稿原则上要求提供打印稿和电子版,以便缩短出书时间。 2.打印文稿应单面打字,便于编辑。打印文稿应注意标点、符号和数字的准确性。文稿段落起讫应清楚,每段第一行空两格。 3.书稿结构如分篇、章、节,全书的章节标题层次和标题序码如下列形式: 第一篇×××(第一档) 第一章×××(第二档) 第一节×××(第三档) 一、×××(第四档) (一)×××(第五档) 1.×××(第六档) (1)×××(第七档) ①×××(第八档) 标题命名均应符合其相应内容,简明、醒目。层次分明但不宜过多,避免杂乱不清。尽可能不用外文字母或甲、乙、丙、丁为序号。 4.书稿中用正式公布过的简体字,不要用繁体字,切勿自造或误用非正式的简体字。如:舞台不要写成“午台”,“零件”不要写成“另件”,等等。 5.书稿应按顺序编写页码。 三、名称、时间、数字和标点 (一)名称的用法

1.一般经济贸易专业名词可直接使用。不常用的特殊名词、新名词、外国词汇的新音译或作者自创的词汇,应加注释。 2.外国人名,需用国内通用译法,如通用译名和原文发音有出入,也须用习惯译法,不能随便改动,如John只能译成“约翰”,Hard只能译成“赫德”等。没有通用译名的,可以按译音译出,并于第一次出现时注出原文。 3.外国地名按商务印书馆出版、辛华编的《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译出,不可随便音译。 4.国际经贸组织第一次出现时应写中文全称并用括号标出其外文缩写,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后文可以直接写其缩写。 5.书稿由数人完成时,统稿人应注意全书体例、译名、学术名称的一致性。 6.要注意名称的变动。国际组织、地名、机构名、国名、货币名、人的职务经常有变动,应运用最新的新华社资料。前苏联东欧剧变后,中欧、东欧和中亚政治版图出现了新变化,应写明国际公认的新独立国家名称。而不要写成“前苏联×××共和国”或“东德”字样。另外,蒙古国不可写成“外蒙古”,韩国不称“南朝鲜”,朝鲜不称“北朝鲜”。中国一些部委机关近几年在名称上经常发生变化,尤其要注意。 7.称人物连职务时一般先写职务后写人名,如“×××部部长××”。凡第一次介绍过其职务,后文可直接写他(她)的名字。一般不必再写“××局长”、“××同志”、“××先生”或“××总经理”等。更要避免有姓无名的称呼,如“毛副部长”、“王所长”、“苟总裁”等。外国人名的姓和名要分清,如英美各国姓在后名在前,而匈牙利人姓在先而名在后。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头衔的人士可以连称,如“于光远教授”、“基辛格博士”等。 8.其他词语的统一问题。全稿中的不可出现“其他”与“其它”混用,请一律使用“其他”。“象……一样”要统一写成“像……一样”。 (二)时间的用法 1.一般情况下要写明具体年、月、日,如“1995年1-11月”。尽量不用“今年”、“明年”、“去年”、“上月”、“本月”、“去年同期”等,一过时就会引起误会的时间代名词。 2.参考旧资料时应特别注意时间概念,不要出现含混不清的时间名词,如“不久以前”、“最近”、“前年以后”等。 3.年份一律用全数,不得省略。如“1995年”不能写成“95年”。 4.注意一些时态助词的用法。如“了”、“着”、“将”、“已经”等。 (三)数字的用法 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贯彻执行。该规定的精髓是:一要讲求局部统一,二要讲求得体。因此,要正确理解,避免机械的生搬硬套,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一百年”不应改为“100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三十年”不能写为“30年”。

校本教材编写要求Word版

德州九中校本教材编写要求 一、校本课程的基本定位 从课程形态上看,校本课程既不是传统的学科课程,也不是独立的活动课程,而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以兴趣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学校特色为目标,一般以综合形态出现,强调过程而非结果,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2.综合性:课程目标的综合、课程资源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 3.开放性:开发过程的开放、课程内容的开放、教育现场的开放、管理评价的开放 4.差异性:社区差异、学校差异、教师差异、学生差异 5.生成性:生成性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开发是一个连续动态的生成过程,强调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本身的课程资源,在实际教育现场展开知识建构。 6.创造性: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重要的课程目标,开发过程是师生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流程 确定课程名称 拟定课程目标 设置课程内容框架(开发的关键) 协作编写文本(首先确定体例)

实施验证 四、文本的编写原则 1.问题为主线。每一课内容学习之前,提出一个或若干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好奇心和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2.图文兼顾为主要形式。以文字为主,图文兼顾,选文可用不同的体裁。每节课内容篇幅要适合学生特点,不宜过长。文字表达要简炼、流畅、生动、通俗有趣。有些内容很难用文字说清楚,而用图画、照片和表格来呈现,则可一目了然。因此,要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配用一些图片、照片和表格,以及其他一些资料, 3.体现活动过程。创设生活情景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中获得经验,发现知识,领会其中的道理。设计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做一做等思考、动手活动及专题综合实践活动。 4.体现综合性。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编排中,让学生从一个主题出发,既获得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情感方面得到体验。 另外,可以提供一些素材。提供扩展性知识、史料、图片、数据、名言俗语、诗文、调查材料、文字背景等。 五、校本课程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格式要求

编写体例、格式要求 为了统一书稿的编写体例、格式,提高编写质量,现就稿件的出版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书稿构成顺序 封面——扉页——内容提要——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 说明: (1)内容提要扼要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读者对象。 (2)前言说明编写意图、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帮助读者了解本书的概况和价值。 (3)参考文献在全书末列出在编写中曾取材或参考的重要文献(正式出版物)。其格式详见《作译审编校须知》第60~64页。 二、关于层次和标题的要求 建议采用以下层次和标题: 第一篇××××(居中题) 第一章××××(居中题) 第一节××××(居中题) 一、××××(边题) (一)××××(边题) 1.××××(边题) (1)××××(段首标题)。------。 (2)××××(段首标题)。------。 1)------。 2)------。①------;②------。 … 第二篇××××(居中题) 第四章××××(居中题) … 关于上述层次和标题,作如下说明: (1)首先解释几个概念。①居中题,指居中书写的标题(题末无标点)。②边题,指左起空两格书写,独占一行的标题(题末无标点)。③段首标题,指左起空两格书写,题末写句号(或空一字),其后写正文的标题。

(2)如果设篇,各章编号自始至终连续,不受篇所限;如果不设篇,则章、节及以下各层次的编排不变。 (3)层次一、至1)可根据需要跳跃选用。如层次一、后可直接选用层次(1),而跳过层次(一)和1.。 (4)层次(1)、(2)也可不设段首标题(即无标题),但必须统一,不可(1)有段首标题,而(2)无标题。 (5)层次一、,(一),1.必须有标题。层次1)和①则无标题。 三、关于文字表述与书写的要求 1.对中文的要求 (1)文句通顺,词语规范,语法正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书写必须工整、清楚,切忌潦草。汉字应采用国务院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严禁使用自造字和错别字。 (3)每篇、章及附录之始,要另起一页稿纸抄写。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均占一格,但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应连续写,不要每个字母、数字各占一格。 (4)若交付的稿件为打印件,行间距须适当加宽。 2.对外文的要求 (1)外文字母要书写清楚,注意区分大小写和易混淆者;若书写不清,用铅笔标注语种(英文、希文、俄文等)、大小写、正斜体等。稿面标注的原则及方法参见《作译审编校须知》第64页。 (2)角标不使用中文,并书写清楚,必要时用铅笔进行标注。例如:最大雷诺数应写为Re max,max为Re的下脚,e与R平身。e点最大电阻应写为R e,max,e,max为R的下脚,e和max之间用逗号隔开。 四、图、表和公式的格式要求 全书的图号、表号和公式号应按章编号,如:图2-3、表4-1、式(6-4)等。 (1)图的格式要求,详见《作译审编校须知》第51~56页。 (2)表的格式要求,详见《作译审编校须知》第56~59页。 (3)公式的格式要求,详见《作译审编校须知》第42~44页。 五、名词术语出版要求 关于名词术语的统一,需要用新的术语代替旧的名词术语。以下是常见新旧名词术语对照。 新旧 触点接点 气体继电器瓦斯继电器 励磁激磁

论文格式体例

论文格式体例要求 一、注意事项 (一)请一律使用Microsoft Word程序编辑稿件。且无论使用Word 2003还是Word 2007,稿件请一律存为后缀名为“doc”的格式。 (二)数字和英文一律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三)为便利后期编辑,所有文章请勿添加页眉、页脚和文尾注(可以添加页码和页脚注)。 二、格式体例 主标题 副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甲,作者乙 (作者单位) [摘要]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能……。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一、引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老师有云: 世间是物质的,功利的,充满缺憾。学术是精神王国,……。① ……在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简称NIE)的大行其道期,学界多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譬如Yang(1999)[1]将内生交易费用视为可供参与者选择的决策变量。在产业化组织的形成上,从Mighell and Jones(1963)[2]到Boehlje and Schrader(1998)[3],西方经济学者始终认为农业产业内在的特性和其它产业的外生性变化是农业纵向协调(Agriculture vertical coordination)产生的根本性促因,这种说法也得到了MacDonald(2004)[4]等学者的肯定与佐证。 二、中国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佳的成因分析 ①郑也夫:《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一)内部会计控制观念落后的成因分析 当下国企的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健全组织结构之必要性 首要在于界定关键区域的权责,……。 (1)完善人事政策与奖惩机制 重视人员的选择、培养和使用,……。 图1显示了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表现。 图1 1965年~2003年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长期趋势 参考资料:转引自:杨宏恩:《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载《财贸经济》,2007年第9期,第111页。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亚诸国对国际贸易的高依赖程度。 表1东亚雁行格局内各经济体资本投资率 雁行位次经济体1989 1991 1993 1995 「亚洲四小龙」国家新加坡7.6 8.8 3 311.3 12.5 韩国13.8 19.6 11.234 5 12.4 台湾NA①14.3 8.4 11.2 香港16.6 7.6 19.3 5.8 东南亚国家联盟 马来西亚7.6 9.6 13.4 14.6 泰国12.9 15.0 15.0 14.5 印度尼西亚NA 12.4 8.6 13.8 注: ①“NA”=Not Available,即“无可利用数据”,下同。

教材编写体例与要求,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编写要求

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编写要求 “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我们要求在编写教材工作中,要依据《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章程》及《人民美术出版社专委会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的若干规定》。为规范教材编写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挥专委会与美术出版社的整体优势,加强整合教师与编辑、教学与出版的资源,共同担负起艺术类高校教材建设的责任,制订“十二五”规划教材,携手打造一套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科学性、发展性和权威性的高校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 1.精品原则。专委会确立以“质量为王”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致力于培育国家和省级精品教材,编写出版高质量、具有学科与课程特色的系列教材。 2.创新原则。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前沿的发展相结合,杜绝教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3.适用原则。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较大的推广空间,符合教育实践的需要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能被全国更多的院校所采用。 三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有创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并注意教材的思想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2.编写教材应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有关问题或有关领域的延展思考,启迪学生的遐想空间。 3.教材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注意删减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前沿及实战的内容。

作者教材编写要求

作者教材编写须知 一、对书稿的基本要求 1.书稿内容不得有政治性错误,应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得泄露国家机密。教材要按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内容深浅适度,符合教学规律。 2.书稿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所采用的资料数据须准确可靠,使用的国家标准应是最新标准。 3.书稿内容应作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通顺、简明精炼,与同类书相比,应具有一定特色。 4.两人以上的合作作品,必须有专人负责全稿的整理校订(主编负责制),以便使全书的内容前后连贯,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体例格式统一。 5.书稿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引用他人的图表、资料时,应注明出处,并列入参考文献。 6.交给出版的书稿应作到齐、清、定。齐——书稿(包括内封、内容提要、前言、目录、文稿、图稿)齐全;清——字迹清楚、易认易辨;定——交稿定稿,不遗留问题。 7.齐、清、定书稿完成后,应对全稿进行编号,并用铅笔将号码写在稿纸的左下角或右下角。 8.填写交稿清单。清单的主要项目为:全稿共××页,其中前言××页、目录××页、正文××页、附录××页、参考文献××页、插图××幅,其中每一章各××幅。交打印稿还应注明所附磁盘名称和数量。 二、书稿的体例要求 体例一: [第一篇,第二篇,…………] 必要时才采用 第1章,第2章,……一级标题,一号,标宋,居中,占5行 1.1,1.2,1.3,……二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左,占3行 1.1.1,1.1.2,1.1.3,……三级标题,小四号,标宋,居左,占2行 [1.1.1.1,1.1.1.2,1.1.1.3,……] 必要时才采用 1., 2., 3.,……四级标题,五号,黑体,居左,占2行 (1),(2),(3),……正文字体,后续文字空半格接排 [①,②,③,……] 必要时才采用,与后续文字接排 体例二: [第一篇,第二篇,…………] 必要时才采用 第一章,第二章,……一级标题,一号,标宋,居中,占5行 第一章,第二章,……二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左,占3行一,二,三,……三级标题,小四号,标宋,居左,占2行(一),(二),(三),……四级标题,五号,黑体,居左,占2行 1., 2., 3.,……五级标题,五号,楷体,居左,占1行 (1),(2),(3),……正文字体,后续文字空半格接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