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2011[1].6)

合集下载

实验三 2ASK与2FSK调制解调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2ASK与2FSK调制解调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2ASK与2FSK调制解调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2012年11月一、实验目的1)对2ASK 与2FSK 数字调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了解其工作原理; 2)熟悉运用simulink 搭建完整信号调制解调系统;3)对比信号基带波形与解调后的波形差异,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二、实验内容运用simulink 搭建完整的2ask 与2fsk 调制解调系统。

2ASK 输入由伯努利二进制随机数产生器产生,由DSB AM 调制与解调器模拟2ASK 调制解调,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最后配上速率转换器与显示器。

如果需要,也可加入频谱仪对前后的频谱进行分析。

2FSK 输入由伯努利二进制随机数产生器产生,由基带M-FSK 调制与解调器模拟2fsk 调制解调,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最后配上速率转换器及显示器构成。

如果需要,也可以加入频谱仪对前后频谱进行分析。

三、实验原理1 2ASK 调制解调原理数字幅度调制又称幅度键控(ASK ),二进制幅度键控记作2ASK 。

2ASK 是利用代表数字信息“0”或“1”的基带矩形脉冲去键控一个连续的载波,使载波时断时续地输出。

有载波输出时表示发送“1”,无载波输出时表示发送“0”。

根据幅度调制的原理,2ASK 信号可表示为:式1式中,ωc 为载波角频率, s(t)为单极性NRZ 矩形脉冲序列式2其中,g(t)是持续时间为Tb 、高度为1的矩形脉冲,常称为门函数;αn 为二进制数字序列。

式32ASK 信号的产生方法(调制方法)有两种,如下图所示。

图(a )是一般的模拟幅度调制方法,这里的由式2规定;图(b )是一种键控方法,这里的开关电路受控制。

图(c )给出了及的波形示例。

二进制幅度键控信号,由于一个信号状态始终为0,相当于处于断开状态,故又常称为通断键控信号(OOK 信号)。

tt s t e c ωcos )()(0=∑-=n b n nT tg a t s )()(图1 2ASK 信号产生方法与波形示例2ASK 信号解调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包络检波法和相干检测法。

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 系统仿真软件实验专业:学号:姓名:日期:商学院目录实验一桌子加工厂仿真模型 (1)实验二综合应用案例模型 (12)实验三银行仿真模型 (13)实验小结 (14)实验一桌子加工厂仿真模型一、实验内容本实验仿真一家桌子加工厂的生产流程:包括处理桌面的锯开站(Saw),铣床站(Milling),喷漆站(Lacquer),及质量检验站(Check);桌脚与桌面在组装站(Assembly)被组合成一个桌子,然后进入包装站(Packing)包装,最后送至发货站(Shipping)运离系统。

生产流程图如下:二、建模步骤分析1. 铣床站建模分析层式结构的使用桌面进入桌面存放区存放,然后依序在锯开站,铣床站这里运用到了层式结构。

2. 喷漆站建模分析1)对桌面进行质量检验后实现分流Tabletop的属性设置,质量为GOOD.指定程序运行一次,counter变量要自动加一,假如counter 刚好等于10,@(MUs)的属性quality指定为“bad”,并另counter的值归零。

否则@(MUs)的属性quality 指定为“GOOD”。

▪在此判断对象所带之定制化属性,假如MU对象所带之属性值为GOOD 时,将对象移到Part_OK站,若对象所带之属性为Bad则移到Part_nOK。

▪当MU对象通过exame机床时,机床会依照method来判断MU对象所带之属性来分类,当对象所带之属性quality的值是GOOD,则将对象送至Part_OK的机床,若所带之属性值为bad时,则会将对象送至Part_nOK 的机床2)对桌面的涂漆颜色进行指派Tabletop有五种状态,以代表不同的桌面颜色,分别为red、brown、blue、green 和yellow。

在ColorTable中设定1栏,5列,并依序写入blue、red 、brown 、green、yellow,利用color 的method及变量number来一起控制MU的Icon颜色之转换开启Plant2进行模拟,观察对象颜色之变化。

仿真软件操作实验报告(3篇)

仿真软件操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仿真软件操作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

2. 掌握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建模、仿真、分析等。

3. 学会使用仿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仿真软件:XXX2. 计算机一台3. 实验指导书实验内容:一、仿真软件基本操作1. 打开软件,熟悉界面布局。

2. 学习软件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各个部分的功能。

3. 掌握文件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等。

4. 熟悉软件的基本参数设置。

二、建模操作1. 学习如何创建仿真模型,包括实体、连接器、传感器等。

2. 掌握模型的修改、删除、复制等操作。

3. 学会使用软件提供的建模工具,如拉伸、旋转、镜像等。

三、仿真操作1. 设置仿真参数,如时间、步长、迭代次数等。

2. 学习如何进行仿真,包括启动、暂停、继续、终止等操作。

3. 观察仿真结果,包括数据、曲线、图表等。

四、分析操作1. 学习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数据统计、曲线拟合、图表绘制等。

2. 掌握仿真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3. 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或理论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1. 打开仿真软件,创建一个新项目。

2. 在建模界面,根据实验需求创建仿真模型。

3. 设置仿真参数,启动仿真。

4. 观察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5. 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或理论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6.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建模、仿真、分析等。

2. 在建模过程中,学会了创建实体、连接器、传感器等,并能够进行模型的修改、删除、复制等操作。

3. 在仿真过程中,成功设置了仿真参数,启动了仿真,并观察到了仿真结果。

4. 在分析过程中,运用了仿真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与实际数据或理论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系统仿真2011最新实验报告

系统仿真2011最新实验报告

以下两个实验选一个做。

但分数等级不同,如下:实验2-1合格等级为“中——优”实验2-2合格等级为“及格——良”即实验2-1最高分数为优,最低为中;而实验2-2最高分数为良,最低为及格。

实验2-1 港口集装箱运输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vehicle/track在运输系统设计中的应用2、掌握理论分布样本生成函数在模型中的使用方法3、掌握车辆运行速度、公路里程的设定二、实验内容1、问题描述:某零售公司销售各种进口产品,这些进口产品由国外不同的国家通过集装箱运输至码头,然后公司派车辆将这些集装箱运输至公司的配送中心,以便配送给各地的销售网点。

其中集装箱到达码头的时间间隔服从[10,20]小时的均匀分布,每次到达批量服从[10,20]的整数均匀分布,货车每次只能运送一个集装箱,车辆空载行驶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满载速度为80公里每小时。

公司停车场距离码头10公里,码头距离配送中心50公里,配送中心距离公司停车场45公里。

车辆在码头装载集装箱需要的时间服从均值为15分钟的负指数分布,在配送中心卸载集装箱需要的时间服从均值为10分钟的负指数分布。

卸载完后货车必须回到车场待命。

2、分析系统存在哪些实体,并对输入数据进行归类。

3、建立系统模型(绘制流程图)如实验一-二-24、建立仿真模型例: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Tracks003ELEMENT NAME: Tracks003Element Type: TrackQuantity: 1Capacity: 10Zone: 0Work Search NoneUnloading: AlwaysUnload Time: 10.0Park Position: Tracks001Input / Output RulesOutput: PUSH to Tracks004(1)U nloading: PUSH to SHIPPart001的详细设置为:……5、运行模型100天,统计货车数量为1、4、8辆时码头平均队列长度。

仿真试验报告封面及任务书2011

仿真试验报告封面及任务书2011

兰州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年月日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MA TLAB 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共2页 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 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任务书(2011)一.仿真实验内容及要求:1.MATLAB 软件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自学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数值运算、基本符号运算、基本程序设计方法及常用的图形命令操作;熟悉MATLAB 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 的使用。

2.各章节实验内容及要求1)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对教材P136.3-5系统进行动态性能仿真,并与忽略闭环零点的系统动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 对教材P136.3-9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通过的仿真进行分析,说明不同控制器的作用;∙ 在MATLAB 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3.E3.3。

∙ 对英文讲义中的循序渐进实例“Disk Drive Read System ”,在100=a K 时,试采用微分反馈使系统性能满足%5%,σ<3250,510s ss t ms d -≤<⨯等设计指标。

2)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在MATLAB 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7.E4.5;∙ 利用MATLAB 绘制教材P181.4-5-(3); ∙ 在MATLAB 环境下选择完成教材第四章习题4-10或4-18,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利用MATLAB 绘制本章作业中任意2个习题的频域特性曲线;4)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 利用MATLAB 选择设计本章作业中至少2个习题的控制器,并利用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说明所设计控制器的功能。

∙ 对英文讲义中的循序渐进实例“Disk Drive Read System ”,试采用PD 控制使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设计指标ms t s 150%,5%<<σ。

《系统模拟》实验指导书

《系统模拟》实验指导书

《系统模拟》实验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系王明亮编写2007年11月实验名称:1.单窗口服务模型模拟英文名称:Single Windows Service Model Simulation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只有一个服务设施的模型,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建模的思想、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一个服务队列,一个服务设施的模拟。

顾客以均匀分布(5,10)时间间隔到达,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的长度服从均匀分布(4,11),本项实验模拟10000个顾客通过本系统的单窗口服务模型,并通过修改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参数和服务时间参数,观察模拟结果的变化过程。

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老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2.双窗口服务模型模拟英文名称:Double Windows Service Model Simulation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有两个服务设施的模型,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建模的思想、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实验指导书

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实验指导书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围绕生产物流实验系统展开,进行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与设计优化研究实践。

重点研究运用仿真软件Flexsim,对生产物流实验系统的生产运行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并进行系统改造的方案论证。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对照实验系统,参考有关系统资料及参考案例,在对系统的基本布局、工作特点、工作流程、及实验生产设备等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Flexsim工具进行建模,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分析了解有关生产实验系统方案是否满足预期运行目标的需要,并且针对仿真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瓶颈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最终完成对于该生产系统的整体产能及物流运作分析,为系统改造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类型本实验为设计型实验,可供本科生进行实践性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学习实践之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生产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研究结合有关实验系统的生产运作原型,深入研究制造系统的运作控制,及其系统建模与仿真相关知识;熟悉掌握Flexsim建模仿真工具及其安装运行环境,为具体的实验与分析应用做好前期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准备。

2.系统总体了解结合所给的实验系统资料及建模仿真设计型实验参考案例,了解本实验系统的物流过程、实验加工与物料处理过程运行控制规则,及具体实验流程等相关方面。

在此基础上拟定自己的不同于所给参考案例的实验方案,为进一步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做准备。

3.系统建模及初步的仿真运行调试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Flexsim建模,对各个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块进行设计,完成细节上的充分考虑,通过初步调试,验证并确定最终的系统仿真模型。

4.系统仿真与分析针对实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分析仿真数据结果;根据结果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与调整;比较不同参数设置下的仿真数据结果,得出分析结论或理想的系统设计方案。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记录基本操作步骤以及所得仿真分析数据。

系统仿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系统仿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AutoMod仿真实验指导书二○○四年实验一建立基本仿真模型1. 实验目的仿真基本概念和思想的感性认识学习AutoMod的使用:基本操作,分布函数,基本语句掌握Conveyor系统建模掌握分布函数的应用2. 实验内容建立一个银行营业所运行状况的简单模型。

该营业所有3个服务台,其中1个是只办理外币服务台,3个出纳员,顾客到达后按照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排成2个队列。

假定:每个出纳员服务一个顾客的时间为2至5分钟的均匀分布;每次到达1名顾客,到达间隔为均值为4分钟的指数分布;办理人民币与外币业务的顾客数为4:1。

分析该营业所在八小时内的运行状况。

3.实验步骤:1)按照顾客到达、等待、接受服务、离开的流程来描述系统。

2)新建一个模型,定义一个process系统。

3)定义load进入系统时,要到达的第一个process。

4)将顾客定义为load,定义代表顾客的图形。

5)在源文件(source file)中定义系统运行的逻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arriving procedure来描述系统运作的流程。

使用Move into,send to,travel to等语句。

6)运行模型,分析运行结果。

4.思考题1)统计:在八小时内,3位出纳员的工作时间,能够为多少顾客提供服务,顾客等待的平均队列长度。

2)设定顾客到达间隔为均值为3、5分钟的指数分布,比较这两种情况下该营业所的运行状态。

提示:◆AutoMod中各个单元的命名原则为:用系统保留单词的大写首字母(或者前几个字母,第一个大写)加下划线加一个给定的名称,下划线之前标明它是什么类型的单元,如L 代表是load,conv代表是传送带系统,P或Proc代表process,A代表attribute,V代表变量,Vech代表小车,等等◆stream的定义是在process的pallete上的random stream的弹出菜单中定义的。

实验二 传送带系统仿真1.实验目的通过建立一个传送带系统,学习AutoMod 提供的conveyor 系统建模;使用AutoMod 提供的图表;进一步学习模型调整与系统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1年6月前言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控制系统仿真课程,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MATLAB语言基本程序设计方法,运用MATLAB语言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和综合设计,同时开设了控制系统仿真综合实验,30学时。

为了配合实验教学,我们编写了综合实验指导书,主要参考控制系统仿真课程的教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及《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实验环境,练习MATLAB命令、m文件、Simulink的基本操作。

2.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进行矩阵运算、图形绘制、数据处理等。

3.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仿真求解。

实验原理MATLAB环境是一种为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服务的交互式的环境。

MATLAB有3种窗口,即: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和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而Simulink另外又有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

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当MATLAB启动后,出现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命令窗口。

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面输入交互的命令,这些命令就立即被执行。

在MATLAB中,一连串命令可以放置在一个文件中,不必把它们直接在命令窗口内输入。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该文件名,这一连串命令就被执行了。

因为这样的文件都是以“.m”为后缀,所以称为m-文件。

2.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我们可以用m-文件编辑窗口来产生新的m-文件,或者编辑已经存在的m-文件。

在MATLAB 主界面上选择菜单“File/New/M-file”就打开了一个新的m-文件编辑窗口;选择菜单“File/Open”就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m-文件,并且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编辑这个m-文件。

3.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图形窗口用来显示MATLAB程序产生的图形。

图形可以是2维的、3维的数据图形,也可以是照片等。

MATLAB中矩阵运算、绘图、数据处理等内容参见教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相关章节。

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部件,它为MATLAB用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方式。

有两种方式启动Simulink:1.在Command window 中,键入simulink ,回车。

2.单击工具栏上Simulink 图标。

启动Simulink 后,即打开了Simulink 库浏览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

在该浏览器的窗口中单击“Create a new model (创建新模型)”图标,这样就打开一个尚未命名的模型窗口。

把Simulink 库浏览器中的单元拖拽进入这个模型窗口,构造自己需要的模型。

对各个单元部件的参数进行设定,可以双击该单元部件的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参数。

实验内容1 用MATLAB 可以识别的格式输入下面两个矩阵12332357135732391894A ⎡⎤⎢⎥⎢⎥⎢⎥=⎢⎥⎢⎥⎢⎥⎣⎦144367823355422675342189543i i B i +⎡⎤⎢⎥+⎢⎥=⎢⎥+⎢⎥⎣⎦再求出它们的乘积矩阵C ,并将C 矩阵的右下角2×3子矩阵赋给D 矩阵。

赋值完成后,调用相应的命令查看MATLAB 工作空间的占用情况。

2 分别用for 和while 循环结构编写程序,求出6323626302122222i i K ===++++++∑3 选择合适的步距绘制出下面的图形 (1)1sin(/)t ,其中0110t ∈[.,](2)sin(tan )tan(sin )t t -,其中(,)t ππ∈-4 对下面给出的各个矩阵求取矩阵的行列式、秩、特征多项式、范数。

75350083341009103150037193......A ⎡⎤⎢⎥⎢⎥=⎢⎥-⎢⎥⎣⎦,5765710876810957910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C ⎡⎤⎢⎥⎢⎥=⎢⎥⎢⎥⎣⎦,33245518118575131D --⎡⎤⎢⎥-⎢⎥=⎢⎥-⎢⎥---⎣⎦5 求解下面的线性代数方程,并验证得出的解真正满足原方程。

(a)72124915327221151132130X -⎡⎤⎡⎤⎢⎥⎢⎥-⎢⎥⎢⎥=⎢⎥⎢⎥---⎢⎥⎢⎥⎣⎦⎣⎦, (b)1321390721264915321172211521X ⎡⎤⎡⎤⎢⎥⎢⎥-⎢⎥⎢⎥=⎢⎥⎢⎥-⎢⎥⎢⎥----⎣⎦⎣⎦6 假设有一组实测数据 x 0.10.20.30.40.50.60.70.80.91y2.3201 2.6470 2.97073.2885 3.6008 3.90904.2147 4.5191 4.82325.1275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求出相应的二次函数。

7 考虑线性微分方程(4)(3)353345sin(4/3)t t yyy y y uu e e t π•••--++++==++输入信号(1)(2)(3)(0)1,(0)(0)1/2,0.2,y y y y ====方程初值(1) 试用Simulink 搭建起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绘制出仿真结果曲线。

(2) 将给定的微分方程转换成状态方程,并建立S 函数,再利用Simulink 进行仿真。

8 建立下图所示非线性系统的Simulink 模型,并观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系统的输出曲线和误差曲线。

实验二 经典控制理论实验目的以MATLAB 及Simulink 为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频域及根轨迹分析。

实验原理1、 时域分析法是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利用拉普拉斯变换直接解出动态方程,并依据过程曲线及表达式分析系统的性能。

时域响应指标如图所示。

延迟时间t d ,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上升时间t r ,指响应曲线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要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也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要的时间。

上升时间是系统响应速度的一种度量。

峰值时间t p ,指响应超过终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调节时间t s ,指响应达到并保持在终值±5%(或±2%)内所需要的时间。

超调量σ%,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 p )与终值h(∞)之差的百分比,即:%100)()()(%⨯∞∞-=h h tp h σ稳态误差,描述系统稳态性能的一种性能指标。

2、 频域分析法通常从频率特性出发对系统进行研究。

在工程分析和设计中,通常把频率特性画成一些曲线,从频率特性曲线出发进行研究。

这些曲线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以及对数幅相曲线等,其中以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应用最广。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于关系,故根据对数幅频特性,可以唯一地确定相应的相频特性和传递函数。

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去判断闭环系统的性能,并能较方便地分析系统参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3、 根轨迹是求解闭环系统特征根的图解方法。

由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是由系统闭环零极点共同决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由闭环系统极点唯一确定,利用根轨迹确定闭环系统的零极点在s 平面的位置,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实验内容*1.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转换《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教材第4章中的所有例题2.已知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10210)(2++=s s s G (1) 编写程序求解系统的阶跃响应;计算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 (2)编程计算并在同一幅图上绘出11ζ=和22ζ=的阶跃响应曲线; (3)编程计算并在同一幅图上绘出n n ωω211=和n n ωω22=的阶跃响应曲线。

(4)绘出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与原系统响应曲线比较(将5条曲线画在同一幅图上)102102)(21+++=s s s s G ;102105.0)(222++++=s s s s s G ;1025.0)(223+++=s s s s s G ;42()210sG s s s =++ 记录各系统的峰值和峰值时间,计算超调量。

3.已知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512(),.()()KG s K s s s ==++试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奈魁斯特曲线和伯德图),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并求出系统的幅值裕量与相位裕量。

4.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11.0()1()(2++=s s s k s G 令k =1作伯特图,应用频域稳定判据确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确定使系统获得最大相位裕度的增益k 值。

5.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510********(.)()(.)(.)(.)K s G s s s s -+=+++绘制根轨迹曲线,并求出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使用rltool (sys )函数观察不同K 值的阶跃响应情况,分析K 值变化对系统响应有何影响。

6.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32122432641060110600510111782130100s s s s G s G s s s s s s s s -+-++==++++++()(),()(.)(.) 绘制频率特性曲线,并解释为什么这样的系统被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试从其频率特性加以解释。

在Simulink 环境中建立对应闭环系统的仿真模型,观察它们的阶跃响应。

7.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50()()s G s G s e -=,其中021()22G s s s =++利用Simulink 工具给出Simulink 仿真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三 PID 控制器的设计实验目的研究PID 控制器对系统的影响。

实验原理1.模拟PID 控制器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模拟PID 控制器的表达式为:P I Dd ()()()()d d te t x t K e t K e K tττ=++⎰ 式中,P K 、I K 和D K 分别为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

对上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整理后得到连续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I C P D P D I 1()1K G s K K s K T s s T s ⎛⎫=++=++ ⎪⎝⎭显然,P K 、I K 和D K 三个参数一旦确定(注意:I P I /T K K =,D D P /T K K =),PID 控制器的性能也就确定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