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总规划204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图1—4 明代成都城图1—5 清代成都城4.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时的国家后方基地1937年后,沿海、沿江部分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成都一时成为战时后方基地的一座重要城市,为疏散、战争需要,新建工程增多,一度刺激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发展,至1945年,营造厂社发展到137家,先后建造了军用机场、大学等一批较大工程,此时的空间发展已明显溢出古城,周边用地获得了大量开发,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解放初期至1960年——奠定现代城市格局基本建设不断发展,以“川藏公路,成渝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在东郊工业区兴建了大批工业项目,使成都作为一新兴工业城市在川西初见雏型,随后的一批大型工用建筑项目和居民点的建成,使成都布局逐渐突破现今一环路的用地范围,在东北、东南方向形成较大片的建成区,但在此之后至1978年末,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成都的建设在干扰破坏中历经艰难曲折,百废待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0年代末,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城市面貌产生了巨变,但由于城市建设仍以旧城的改造和城区内的填空补缺为主,建设用地虽有不少增加,但布局结构与1960年代初期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一阶段的空间发展,经历了轴向扩展至内向填充的阶段演变。
6.1990年代后——“都市化”的空间演变特征“都市化”是这一阶段城镇群体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
伴随着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心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用地迅速拓展并联为一体,城市群体呈现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轴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二环路、“五路一桥”、绕城高速相继修通,以府南河及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为标志的旧城更新,不仅使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已经从1970年代的50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283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近5倍,“环形加放射”以及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格局变得愈发明晰,而且出现了城市发展区域化的特征。
就成都的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基本经历了点状形成、轴向扩展、伸展轴稳定、内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五个过程。
(城市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班级:09城乡城市规划原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小组成员:邓静管念廖灿鹏小帕刘谨赫樊琪指导老师:张贞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川府发〔1997〕15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1、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利用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2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
要优化中心城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
要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快速交通联系,严格保护规划的绿色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4、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26平方公里以内。
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
5、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
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卫星城镇,特别是龙泉、华阳等中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严格控制好的净空条件和铁路站场及公路枢纽建设用地。
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安全、高速的轨道交通体系。
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未来成都 盛装起航

2015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复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新总规),这对成都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
上版总规批准于1999年,至今已历时16年之久,从前后总规对比可以发现:成都新的发展定位已经跳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发展范畴,具备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作用。
原有的“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被“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所取代,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已上升至国家功能层面予以明确,“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表述强调了成都在西部区域整体层面的引领作用和功能影响的方方面面,城市职能中提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枢纽;国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等,更加细化了要素层面的全面表述。
新总规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域扩大,新总规城市规划区范围整体空间区域调整不多,但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却有着天壤之别。
新总规规划市域形成“一区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空间格局,双核分别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
确定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2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36平方公里以内,通过城市开发边界和环城生态区的划定限定了城市发展空间,可以适度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保障了走内涵、集约发展道路,推进了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和集约发展。
这次新总规的范围包括了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含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共计1293平方公里。
明确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定位。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27•【文号】国函〔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9.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4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成都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成都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3.9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6.6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96.6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61.2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青海、西藏等地区的战略保障。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_2020年)完整版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1. 引言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市政府,1995年11月)、“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2.1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2.2 规划原则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3.1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3.2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围及规划层次划分:4.1 规划区围:市域行政区围均为本次规划围,共12390平方公里。
4.2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围,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2区、4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围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
未来成都五年的逆天发展规划报告

未来五年的逆天发展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简直要逆天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简直要逆天了!究竟怎么回事?加速全球?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开工▼今年 5月,位于简阳芦葭镇的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 2020年投用,正在全力打造中国中西部航空门户枢纽。
国际航线越来越多▼计划把全面建成国际购物天堂,到 2020年,的国际客货运定期直航航线将超过 50条,在继北上广之后,名副其实的中国第四城!全面进入地铁时代总长达到 650 公里▼预计到 2020年,地铁的总长度会达到 650 公里,设置159个地铁站,总投资大约 1338 亿元,将进入地铁大爆发的时代!地铁运营线路15条▼(原图:louisheliu 动图:JYCrow)好消息不断的传来,到 2020年期间,每年将至少开通运营 2条线路,未来五年,将建设运营线路达 15条。
5年后的将变成▼2017年:7号线、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2018年:1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2019年:5号线一二期、三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2020年:6号线一二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4条地铁通简阳▼未来简阳将纳入轨道交通规划,将在简阳片区部将形成 200公里左右的网络体系,其中 13号、18号、19号、20号,4条城市地铁将到达简阳片区,预计到 2020年,将与简阳互联互通。
更多的道路“三绕”建成通车▼据悉,第三绕城高速公路(经济区环线)今年全面开建,将串联、德阳、资阳、眉山等 14个区(市)县,设计时速 120KM/H,全程通行约 5小时,预计 2020年建成通车。
到新都桥全程高速▼至新都桥高速,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开建!届时,从至新都桥将仅需 1小时多一点,从到新都桥将实现全程高速,全程 4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新都桥。
5年建设8条城际铁路▼到 2020年,绵遂宜铁路、达渝城际铁路、-新机场--城际铁路-新机场段、-段、市域铁路-合川段、-江津段、成蒲铁路等 8个项目将陆续完成,去周边会越来越方便。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目标与规模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3)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 (3)第三章城市发展总体策略 (4)第四章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5)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6)第五章城乡资源环境控制与建设限制性分区 (6)第一节重要空间要素管制 (6)第二节建设限制性分区 (7)第六章城镇体系 (8)第一节总体功能区划 (8)第二节体系结构 (8)第三节建设指引 (11)第七章产业发展 (12)第八章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 (13)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5)第十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7)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8)第十二章公共安全与灾后重建 (20)第一节公共安全 (20)第二节灾后重建 (22)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 (22)第一节水资源利用 (22)第二节给水工程 (23)第三节排水工程 (23)第四节电力工程 (24)第五节通信工程 (25)第六节燃气工程 (25)第七节环卫工程 (26)第八节能源发展 (27)第三部分中心城区规划 (28)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28)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系统 (30)第十六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 (33)第十七章中心城区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 (35)第十八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36)第十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38)第二十章中心城区景观系统 (39)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 (40)第二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与市政基础设施 (42)第一节环境保护 (42)第二节给水工程 (43)第三节排水工程 (43)第四节电力工程 (44)第五节通信工程 (44)第六节燃气工程 (45)第七节环卫工程 (45)第二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46)附则 (47)附表 (48)附表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48)附表2: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 (49)附表3: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 (49)附表4:城市总体规划现状用地汇总表 (50)附表5: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汇总表 (50)附表6: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用地汇总表(2020年) (50)附表7: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51)附表8:中心城区高、快速路一览表 (51)附表9:中心城区结构性主干路一览表 (52)附表10: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及优秀近现代建筑群一览表 (53)总则第1条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2024成都新都地块初判分析重点

2024成都新都地块初判分析重点按照成都市规划局的划分,2024年新都地块分为A、B、C三个区块。
其中A区块位于新都区的核心地带,拥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新都区的发展重点区域。
B区块则位于新都区的次中心位置,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基数。
而C区块则位于新都区的外围,需要进一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规划。
本文将分别对A、B、C三个区块进行初步判分分析,探讨各区块的发展优势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A区块初判分析:A区块作为新都区的核心地带,具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和市场潜力。
首先,A区块位于成都市的东部,与天府新区、高新区相邻,交通便利、城市规划先进,具有着优越的发展环境。
其次,A区块内拥有着多处商业地产和文化设施,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和商业资金,具有着较强的商业氛围和消费能力。
再次,A区块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消费需求旺盛,人口密度大,为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
然而,A区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A区块的土地利用率较高,建设密度大,导致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和整治。
其次,A区块的商业发展仍需提升,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端商业品牌和文化活动,提高商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再次,A区块的居民生活品质需求多样化,需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针对A区块的发展优势和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引导。
首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环境、配套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其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A区块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B区块初判分析:B区块作为新都区的次中心位置,具有着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基数。
首先,B区块位于成都市的西部,紧邻成都市中心区和新都区中心,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的不确定性,城市基础设施按800万人配置。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
“3环17射”的高、快速路系统、“环加放射” 的11条城市轨道线网。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高快速路网规划
中心城区轨道线网规划
17
3 现行总规实施主要成效
(1)城市地位显著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2)城镇化有序健康推进,“一区六廊”的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城市规划在
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
深入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新要求。 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传承发展中华文 化;城市融入大自然,人民城市为人民。
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经验,解决“大城市
1 修编背景
2017年3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成都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并 将成都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总规编制试点示范城市。
总规由国务院审批后,成都新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将进一步 获得国家层面认同,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审批将得到相关部 委的进一步支持,并建立起推进实施的法定依据。
12
第二部分 现行总规评估及问题分析
中心城区 原中心城区
卫星城 区域中心城 二圈层城区 三圈层城区 成都指导价
2015
实际出让价 国家最低标准(成都)
原中心 中心城 城区
20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产业园区和镇乡建 设特色不足,配套不完 善、职住不平衡,未形成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园区整体形态缺乏打
造,体现为传统产业园区形 象, 建筑风貌杂乱。
修编理由
四川天府新区、天府 国际机场和空港经济 区建设、国家高铁通 道预留等对城市功能 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国务院批准重大 建设工程
现行总规已不适 应城市建设管理 的需要
成都上一版总规将于202 0年到期,需提前修编总 规,为全市各项工作提供 指导 中心城区人口已经突破总 规2020年远期规划人口
11
(3)市域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环城生态区得到有效管控。 (4)中心城区扇叶状多中心格局初显,人南轴线基本形成。
(5)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6)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现行总规-市域总体生态保护体系规划图 2015年中心城区扇叶状布局图
成都高快速路现状图
18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站商贸 荷花池
非核心城市功能在原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批发市场、传统仓储物流等功能过度集聚
狮子桥工业
汽修家具
锦江工业区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品质下降等问题显现
原中心城区内需要重点疏解的功能及用地
成都的工作日午间热力地图
北京的工作日午间热力地图
上海的工作日午间热力地图
19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二三圈层产业聚集能力 不强,资源价值不高,城市品 质不佳,人口结构不合理,圈 层式同质化发展特征明显
(6)结合城市功能结构的调 整,进一步优化天府新区范围
简阳划入成都后,龙泉山以东地
区需要国家级新区带动发展。
天府新区现有范围的空间布局与
中心城粘连发展。
天府新区设立时包含大量建成区,
目前可新增空间占2020年规划建 设用地的10%,仅余40平方公里。
——需要对天府新区范围进 行进一步优化
1978年
一五计划
国防工业基地建设 国家投资、工业嵌入
1952年
1992年
改革开放
内生驱动、地位波动
2000年
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地位缓升
2008年
西部大开发 WTO
投资驱动 内陆国际化
2014年
新常态
新型国际化 产业高端化
灾后重建
2.0% 1.5% 1.0% 0.5% 0.0%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美丽中国 典范城市 现代化国 际城市 创新驱动 先导城市
城乡统筹 示范城市
和谐宜居
全面体现五 大发展理念
生活城市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 化名城
持续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城市环 境等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 修编背景
(5)顺应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1 修编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五种 情形之一可以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存在其中四种情形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等规划的期限是2030年或 2040年,需要修编总规, 衔接各层次规划 上级人民政府制 定的城乡规划发 生变更 行政区划发生 重大调整 2016年5月,四川省简 阳市正式交由成都市代 管; 双流、郫县撤县设区
产业层次不高,消费外流显著 人口密度偏低,结构不合理,外来人口 主要以养老人口、务工人员为主 土地价值偏低,不及中心城区一半 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市品质整体 不佳
相对低层次的二圈层产业业态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3.90%
100 50
(1)单中心高度集聚,虹吸效应不断 强化,大城市病逐步显现
陆家工业区 郫县食品物流园 建材市场 石材加工 机电市场 华严村工业 培风村工业
金牛物流 家居建材市场 北站货运站物流 成都机车厂
原中心城区人口657万,超出规划37万人,现状城市 建成区人口密度1.77万人/平方公里,高于上海、天 津等地区,且仍在快速集聚
天津:城区与园区融合,体现为现 代城区风貌,建筑风貌统一协调
产业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
施不足,工人在产业园区和 城市生活区之间形成“钟摆 式”的通勤。
镇乡平均规模约0.4万人,规
模小、分布散,特色不足。
21
工业区工作日白天手机用户密度
夜间手机用户密度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市辖区(龙泉山以 西)开发强度偏高,新兴产 业功能缺乏承载空间
病”问题,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 发模式
习近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 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一环。
借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经验,优化城市空
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部署。
4
1 修编背景
市域综合交通:“五环二十四射”高
快速路网;建立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和国际货运口岸
市域生态结构:“两环两山两网六片”
的生态保护格局
成都市域生态结构
16
2 现行总规要点
中心城区规模:中心城区范围为6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36平方
公里。
中心城区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620万人,为适应人口流动和人口发
13
1 历版总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引导 当时的城市发展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版:突出工业基地建设,奠定环形放射城市格局 1982版:形成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格局,并强调保护传统历史城区格局 1996版:中心城区东郊工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提出城市向东向南发展 2011版:中心城区由圈层式向扇叶状布局转变,突出全域城乡统筹规划
(4)落实市委十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五个城市”,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 功能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构建“双核 联动、多中心支撑”的功能体系 落实“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空间 发展战略 转换城市发展动力,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壮大城市经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的总体谋划。
成都市应“抓住六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五个转型
升级”,“发挥五个作用”, 落实省委“五个走在前列”、“五个
全力支持”等重要要求。
城市规划转 型升级 城市产业转 型升级 城市生态转 型升级
城市管理转 型升级
城乡形态转 型升级 六大历史机遇
三大发展战略
五大转型升级
6
1 修编背景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年) (专题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7年7月3日
汇报框架
第一部分 修编背景
第二部分 现行总规评估及问题分析 第三部分 新一轮总规主要内容
2
第一部分 修编背景
3
1 修编背景
( 1 )全面贯彻中央新理念,落实总 书记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
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枢 纽和转换点。
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6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成都以建设国家中 心城市为目标,成渝合作共 建世界级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