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合集下载

电信院导师研究方向

电信院导师研究方向

需要参与实验测试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
32
胡海峰
副教授
(1)于遨波,15349127 (2)邢宋隆,15350061 (3)张穗安,15349137 《概率论》、《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4)陈志鸿,15305009 》; (5)麦思杰,15350048 (6)徐凯昕,15343087 (7)孙健哲,1430414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9
夏明华
教授
确保在实验室有足够的工 作时间;认真负责,积极 主动;保研或者考研的同 学优先。
《数值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
孙伟
教授
1、安全数据空间构建技术及其应用; 2、信息伪装处理编码及FPGA设计与实现; 3、基于Linux+ARM的安全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 4、安全传输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5、基于面向对象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及其 系统实现; 6、基于TensorFlow的仿人脑安全软件代码智能 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对学生有何要求
主讲课程
1
戴宪华
教授
《数字通信系统》
2
刘星成
教授
《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原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
龙云亮
教授
1、基于PE的电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应用; 2、基于FDTD的电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应用; 3、移动通信终端天线设计。
《微波技术与天线》
4
马争鸣
教授
1,HSIC正则的流形学习 2,Grassmann流形上的字典学习 3,基于核学习的域自适应学习 4,流形学习的多项式逼近
《微电子学导论》、《半导体物理》
13
陈军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导师分组情况(绝密)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导师分组情况(绝密)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负责人杨建宇团队成员正高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团队成员正高何子述、韩春林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研究领域/方向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负责人汪学刚团队成员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研究领域/方向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负责人沈晓峰团队成员正高杨万麟、万群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2012-4-24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团队成员正高鲍景富、唐宗熙副高宋亚梅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团队成员正高杨涛副高杨自强中级及以下刘宇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团队成员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图像处理、量子物理负责人钟洪声团队成员正高钟洪声副高唐广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何松柏团队成员正高何松柏副高张徐亮、陈客松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负责人杨建宇团队成员正高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团队成员正高何子述、韩春林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研究领域/方向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负责人汪学刚团队成员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研究领域/方向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负责人沈晓峰团队成员正高杨万麟、万群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团队成员正高鲍景富、唐宗熙副高宋亚梅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团队成员正高杨涛副高杨自强中级及以下刘宇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团队成员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图像处理、量子物理负责人钟洪声团队成员正高钟洪声副高唐广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何松柏团队成员正高何松柏副高张徐亮、陈客松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磁辐射与散射研究领域/方向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负责人聂在平团队成员正高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胡俊赵延文、夏明耀、赵志钦副高阙肖峰、屈世伟、宗显政、孙向阳、杨德强、欧阳骏中级及以下雷霖、刘贤峰、孟敏、管国云、杨鹏、何十全、颜溯团队名称电磁学与应用团队研究领域/方向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负责人李乐伟团队成员正高李乐伟、康凯副高唐红艳、陈涌频、班永灵中级及以下李金艳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负责人徐锐敏团队成员正高徐锐敏、张勇、延波、冯林副高谢小强、王志刚、国云川、谢俊中级及以下孔斌、胡江、詹铭周、夏雷、王磊、徐跃杭、杨涛团队名称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樊勇团队成员正高樊勇、张永鸿副高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程钰间中级及以下陈其科、赵明华、张波——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研究领域/方向微波设备、天线系统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负责人韩周安团队成员正高唐璞、王建副高韩周安、陈波、冯梅中级及以下庞晓凤、方宙奇、何子远、骆无穷、杨红团队名称毫米波电路与系统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负责人唐小宏团队成员正高唐小宏副高王玲、肖飞中级及以下吴涛团队名称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研究领域/方向电磁兼容技术负责人胡皓全团队成员正高胡皓全副高杨显清、王志敏、王园中级及以下包永芳团队名称微波测试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负责人李恩团队成员正高李恩副高郭高凤、陶冰洁中级及以下高源慈、郑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子对抗研究领域/方向电子侦察与干扰、信号分析识别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无源定位负责人魏平、李立萍团队成员正高魏平、李立萍副高任春辉、彭晓燕、甘露、唐续中级及以下张花国、李万春、廖红舒团队名称电子对抗与雷达抗干扰研究领域/方向电子对抗技术与系统雷达抗干扰技术、测控与通信技术与系统负责人唐斌团队成员正高唐斌副高王军、熊英中级及以下皇晓辉团队名称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研究领域/方向图像处理、信息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负责人解梅团队成员正高解梅副高漆进、罗俊海中级及以下祝崇今、王忠荣团队名称智能识别与视觉感知研究领域/方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视频监控、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与智能挖掘机器学习、数字高清技术、视频编解码、图像传输负责人程建团队成员副高程建中级及以下肖忠、王章静、蒲恬、张萍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智能视觉信息处理与通信研究领域/方向图像/视频处理、视频编码、模式识别、多媒体通信负责人李宏亮团队成员正高李宏亮副高刘光辉中级及以下王正宁、曾辽原、许林峰团队名称数据通信与视频处理研究领域/方向数字视频、宽带传输、嵌入式系统负责人陈伟团队成员副高樊丰、伍瑞卿中级及以下陈伟、顾庆水团队名称数字音像研究实验室研究领域/方向数字音视频及数字广播负责人黄晓革团队成员副高黄晓革、甘涛、周南中级及以下范满平、黄俊、陈新宇、兰刚团队名称抗干扰信号处理与测控技术研究领域/方向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负责人张扬团队成员正高张扬副高吕明、胡永忠、徐政五中级及以下王晓阳——其他研究生导师姓名职称研究方向薛红喜教授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及集成技术朱策教授图像、视频信号压缩编码与传输、三维视频,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多媒体信号处理及流媒体习友宝教授集成系统芯片李荣宽副教授神经网络、集成电路系统王锡良副教授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崔荣副高无线电技术刘欣刚副教授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图像传输处理、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段惠萍副教授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朱红副教授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李雷副教授图像传输处理、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康祝圣副教授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PF-MEMS 及系统集成、高线性高效率射频微波发射机技术崔红玲副教授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李颖副高集成系统芯片熊万安副高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陈学英副高集成系统芯片付炜副教授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集成系统芯片注: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科研团队人员构成

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科研团队人员构成
网络与数据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姓名 秦志光 张凤荔 耿 技 蒋绍权 周世杰 聂旭云 吴 劲 何兴高 陆 庆 廖永建 罗绪成 刘梦娟 曹 晟 王 勇 王佳昊 蓝 天 赵 洋 钟 婷 刘 峤 熊 虎 陈 伟 程红蓉 刘 瑶 职称 博导教授 博导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高工 高工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学历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学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Email qinzg@ fzhang@ jgeng@ jiangshq@ sjzhou@ xynie@ wj@ happy_he@ luqing@ liaoyj@ xucheng@ mjliu@ minipipilu@ cla@ wangjh@ Lantian1029@ zhaoyang@ zhongting@ cnliuqiao@ xionghu.uestc@ chenwei@ hongrong_c@ liuyao@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汪文勇 向渝 唐勇 黄鹂声 杨挺 张骏 张翔 李定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工程师 讲师 工程师 学历 硕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Email Wangwy@uestc.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cxiang@ worldgulit@ lsh@ yting@ zhangjun@ zhangx@ ding@
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姓名 罗蕾 李允 晏华 申杰 丁旭阳 罗建超 陈丽蓉 王丽杰 俸志刚 丘志杰 肖堃 职称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助教 学历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Email lluo@ dr_liyun@ huayan@ zeropoint17@ dingxuyang@ andyluomail@ lrchen@ at_lijiewang@ luckyzhigang@ qzhijie@ xiaoxuanbai@

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令狐采学1.通信工程专业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理论基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近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与各种媒体处理的人才。

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

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通信领域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分析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宽带通信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 DSP 技术)、 ASIC 技术、 EDA 技术等。

2.网络工程专业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网络工程理论与现代通信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研究网络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及网络维护的人才。

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2.务面广。

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规划、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网络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教育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TCP/IP 协议、软件技术基础宽带通信网、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网络设备原理与技术、网络系统工程、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等。

3.物联网。

资料暂缺电子工程学院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宽口径电子系统专业,是各发达国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是品牌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内高级技术人才。

有以下四个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向:电子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科研技术团队介绍

科研技术团队介绍

科研技术团队介绍一、电子工程类团队在电子工程类科研技术团队中,我们汇集了一群对电路设计和电子产品开发充满热情的工程师。

团队成员具备扎实的电子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电子元件和工具进行电路设计、PCB 布局和电子产品制造。

我们的团队致力于开发创新的电子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

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努力将科技与生活相结合,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二、计算机科学类团队计算机科学类科研技术团队是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技术能力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成员精通多种编程语言和算法,并具备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

我们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创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技的力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团队注重团队协作,鼓励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共同攻克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难题。

三、生物医学类团队生物医学类科研技术团队致力于解决医学领域的难题,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

我们的团队成员具备扎实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熟悉各种实验技术和设备,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们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致力于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我们的团队注重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以共同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四、材料科学类团队材料科学类科研技术团队的成员具备深厚的材料学知识和研究经验。

我们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型材料,如高性能合金、纳米材料等,以满足工业和科技领域对材料的需求。

我们团队注重材料性能的改良和优化,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测试,提升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探索材料科学的前沿,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五、环境科学类团队环境科学类科研技术团队的成员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具备深入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研究经验,熟悉环境监测和评估技术,并具备环境治理和修复的能力。

我们团队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硕士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傅志中
1970.3
副教授
硕士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周宁
1966.4
副教授
硕士
图像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
刘洪盛
1966.11
讲师
硕士
信号处理
罗欣
1977.3
讲师
博士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一十二、陈福深团队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研究方向
陈福深
1945.5
教授
硕士
集成光学
陈开鑫
1972.9
副教授
林水生
1967.2
教授
博士
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通信集成电路
李强
1979.7
教授
博士
模拟/射频/混合集成信号与系统
阎波
1973.4
副教授
硕士
通信ASIC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
郭志勇
1875.2
讲师
在职博士
信号处理、通信ASIC设计
周亮
1979.8
讲师
在职博士
嵌入式系统设计、通信ASIC设计
杨海芬

1956.2
教授
硕士
网络协议设计
雷维礼
1946.10
教授
硕士
无线自组织网
冷甦鹏
1973.10
副教授
博士
无线自组织网
马立香
1964.9
副教授
学士
无线自组织网
蒋体刚
1976.12
副教授
博士
无线自组织网
段景山
1974.10
讲师
硕士
无线接入网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林水生
1967.2
教 授
博 士
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通信集成电路
李强
1979.7
教 授
博 士
模拟/射频/混合集成信号与系统
阎 波
1973.4
副教授
硕 士
通信ASIC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
郭志勇
1875.2
讲 师
在职博士
信号处理、通信ASIC设计
周 亮
1979.8
讲 师
在职博士
嵌入式系统设计、通信ASIC设计
徐杰
1981.2
讲师
博士
宽带通信网络、信息安全、混沌及其加密技术
孙健
1969.6
讲师
硕士
光互联网及交换技术
刘健
1977.8
讲师
博士
无线通信理论与应用技术
徐进
1971.11
讲师
博士
无线/移动信息网络 网络应用与电信增值业务
三、李广军团队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学 历
研究方向
李广军
1950.9
教授
硕 士
通信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EDA/SOC/SOPC设计、通信ASIC设计
研究方向
李晓峰
1963.10
教授
硕士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傅志中
1970.3
副教授
硕士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周宁
1966.4
副教授
硕士
图像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
刘洪盛
1966.11
讲师
硕士
信号处理
罗欣
1977.3
讲师
博士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十二、陈福深团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 平、李立萍




正高
魏 平、李立萍
副高
任春辉、彭晓燕、甘露、唐续
中级及以下
张花国、李万春、廖红舒
团队名称
电子对抗与雷达抗干扰
研究领域/方向
电子对抗技术与系统
雷达抗干扰技术、测控与通信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
唐 斌




正高
唐 斌
副高
王 军、熊 英
中级及以下
皇晓辉
团队名称
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
研究领域/方向
副高
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
中级及以下
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
团队名称
雷达与定位
研究领域/方向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
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
负责人
沈晓峰




正高
杨万麟、万 群
副高
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
中级及以下
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
鲍景富、唐宗熙




正高
鲍景富、唐宗熙
副高
宋亚梅
中级及以下
尹世荣、张彪、吴韵秋
团队名称
集成前端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负责人
杨 涛

崔红玲
副教授
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
李颖
副高
集成系统芯片
熊万安
副高
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
陈学英
副高
集成系统芯片
付炜
副教授
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
集成系统芯片
注: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
2012-4-24
图像处理、信息处理
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负责人
解 梅




正高
解 梅
副高
漆进、罗俊海
中级及以下
祝崇今、王忠荣
团队名称
智能识别与视觉感知
研究领域/方向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
智能视频监控、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与智能挖掘
机器学习、数字高清技术、视频编解码、图像传输
负责人
程 建
团队成员
李荣宽
副教授
神经网络、集成电路系统
王锡良
副教授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崔荣
副高
无线电技术
刘欣刚
副教授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图像传输处理、
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
段惠萍
副教授
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朱红
副教授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
李雷
副教授
图像传输处理、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
康祝圣
副教授
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PF-MEMS及系统集成、高线性高效率射频微波发射机技术
电磁学与应用团队
研究领域/方向
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
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
负责人
李乐伟




正高
李乐伟、康 凯
副高
唐红艳、陈涌频、班永灵
中级及以下
李金艳
团队名称
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
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
研究领域/方向
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
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
负责人
聂在平




正高
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胡俊
赵延文、夏明耀、赵志钦
副高
阙肖峰、屈世伟、宗显政、孙向阳、杨德强、欧阳骏
中级及以下
雷霖、刘贤峰、孟敏、管国云、杨鹏、何十全、颜溯
团队名称
樊 勇




正高
樊 勇、张永鸿
副高
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程钰间
中级及以下
陈其科、赵明华、张波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二)
团队名称
微波技术与天线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设备、天线系统
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
负责人
韩周安




正高
唐 璞、王 建
副高
韩周安、陈波、冯梅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
负责人
徐锐敏




正高
徐锐敏、张勇、延波、冯林
副高
谢小强、王志刚、国云川、谢俊
中级及以下
孔斌、胡江、詹铭周、夏雷、王磊、徐跃杭、杨涛
团队名称
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
负责人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
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
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
负责人
杨建宇




正高
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
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
副高
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
中级及以下
刘喆、闵锐、李晋
中级及以下
庞晓凤、方宙奇、何子远、骆无穷、杨红
团队名称
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
负责人
唐小宏




正高
唐小宏
副高
王 玲、肖 飞
中级及以下
吴 涛
团队名称
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研究领域/方向
电磁兼容技术
负责人
胡皓全




正高
胡皓全
副高
杨显清、王志敏、王园
中级及以下
包永芳
团队名称
微波测试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
负责人
李 恩




正高
李 恩
副高
郭高凤、陶冰洁
中级及以下
高源慈、郑虎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一)
团队名称
电子对抗
研究领域/方向
电子侦察与干扰、信号分析识别
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无源定位
负责人
中级及以下
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
团队名称
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
何松柏




正高
何松柏
副高
张徐亮、陈客松
中级及以下
张雅丽、游飞、万里冰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一)
团队名称
电磁辐射与散射
数字视频、宽带传输、嵌入式系统
负责人
陈 伟
团队成员
副高
樊丰、伍瑞卿
中级及以下
陈伟、顾庆水
团队名称
数字音像研究实验室
研究领域/方向
数字音视频及数字广播
负责人
黄晓革
团队成员
副高
黄晓革、甘 涛、周 南
中级及以下
范满平、黄 俊、陈新宇、兰 刚
团队名称
抗干扰信号处理与测控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正高
杨 涛
副高
杨自强
中级及以下
刘 宇
团队名称
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方向
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
负责人
张洪斌
团队成员
副高
张洪斌、张红雨、王刚
团队名称
电子信息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
图像处理、量子物理
负责人
钟洪声




正高
钟洪声
副高
唐广
团队名称
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
研究领域/方向
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
负责人
何子述




正高
何子述、韩春林
副高
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
中级及以下
李、严济鸿
团队名称
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
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
负责人
汪学刚




正高
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
副高
程 建
中级及以下
肖 忠、王章静、蒲 恬、张 萍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