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红楼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楼梦第六、七回PPT课件

红楼梦第六、七回PPT课件

-
3
• 刘姥姥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 程:一 进荣国府,刘姥姥小心谨慎,打 通关节, 与贾府建立关系;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凭 着她的智慧、幽默,本色演出,带来欢声 笑语无限;三进荣国府,刘姥姥 挺身而出, 侠肝义胆,成为《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 人物。
-
Hale Waihona Puke 4刘姥姥-
5
身份
• 书中称呼“刘姥姥”,从板儿、巧姐之称。 是知当初连宗时约定的名义辈分忽略不计, 只认实际辈分。图示如下:
-
9
刘姥姥去荣国府时称门口的仆人为太爷。我 们知道在封建社会要称县官县令才是县太爷, 所以刘姥姥在称呼上就显示出她那种胆战心 惊,那种小心谨慎。她要找周瑞家的说,烦 哪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这种谦卑的语气 反映出 封建社会那种严格的等级观念, 深深 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像刘姥姥这样 一个 普通的农村老婆婆,在荣府的仆人面前,都 是根本不起眼的,所以都要尽可能小心。
14
• 到后来写出姥姥还饿着
肚子,再看前面“碗盘
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
在内,不过略动了几
样”,而“板儿一见了,
便吵着要肉吃”,真是
心痛欲绝,欲哭无泪。
到后来凤姐给钱时还被
凤姐的利嘴耍了一番,
弄得又喜又悲,让人极
不忍心。凤姐则是无处
不耍权谋,然终是“反
算了卿卿性命”,可悲
可叹。
-
15
• 在写刘姥姥的过程中还插了贾蓉借玻璃炕 屏,叔嫂两个在刘姥姥面前借公论私,打 情骂俏,“正经”侄儿不“正经”,丑不 可言。
刘姥姥在堂屋里等凤姐的时候,“摒声侧耳
默侯”、“只听”、“又见”、“听得”、
“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可以想象
刘姥姥此时是何等的心惊肉跳,度日如年,

红楼梦ppt课件

红楼梦ppt课件
红楼梦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使 故事更加曲折有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06 红楼梦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CHAPTER
对封建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与不公
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阶级矛盾的严重性和不公现象,对统治阶级的 腐朽和堕落进行了批判。
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束缚,批判了封建礼教的 残酷和无情。
游刃有余。她的出现使得贾家的内部管理变得有序而高效。
2. 薛宝钗:她是薛家的女儿,美丽端庄,温文尔雅。她有着宽广的胸怀 和卓越的处事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她的出现使得贾家的内部关系 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其他重要人物
总结词:《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人物, 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在小说的 情节发展和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他出生 于清朝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 幼聪明好学,精通诗词歌赋,后 因家族遭遇变故而流落民间。
红楼梦的创作年代与出版
创作年代
红楼梦的创作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历 经十年之久,是曹雪芹毕生心血的结 晶。
出版
红楼梦最初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直 到清朝嘉庆年间才正式出版。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阶级观念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观念的 伟大作品。不同阶级的人物在小说中展 示了不同的生活、思考和行为方式,进 一步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严格阶级划分。
VS
道德束缚
小说中的人物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 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被传统的 价值观所左右。例如,女性在小说中的地 位低下,她们的行为规范严格,反映了封 建社会对女性道德的束缚。
红楼梦ppt课件
目录

《红楼梦》优秀课件PPT

《红楼梦》优秀课件PPT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 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 ,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红楼梦》开篇处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 待,也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诱惑。沉下心来阅读《红楼梦》, 走进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贾宝玉始终站在封建主义精神道德之外,他视求取功名之 人为禄蠹,以应酬文字为沽名钓誉之工具,视读圣贤为畏途, 既具有浓厚的贵公子的纨绔习气,又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他 尊重女性,尊重个性,追求自由,是一位贵族家庭乃至封建制 度的叛逆典型。林黛玉是一位冰清玉洁、孤高自许、多愁善感 的贵族小姐,她视爱情如同她的生命,但她的爱情却因不容于 贵族家庭而被摧毁。薛宝钗是一位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 淑女,她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我 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突破了传统的取材和 构思方式,将社会高度浓缩于家庭范围内作整体展现,贾府实 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艺术特点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 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 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 辛苦不寻常”。在艺术上,它达到了其他小说不可 企及的高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 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 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4)善于通过大场面、大事件,把人物安插在冲突的旋涡 之中,从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来显示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 征。如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中,贾政、贾动的表现,从人物 的怒与哭及语言、神态均可看出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

名著导读《红楼梦》完美版ppt课件

名著导读《红楼梦》完美版ppt课件
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 演义》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价值评估
以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寓意 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文学史 上的瑰宝。
02
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内心独白、梦境、幻 觉等手法,深入揭示人物 内心世界。
独特的外貌描绘
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 描绘,使人物外貌特征鲜 明。
分享1
在阅读《红楼梦》过程中,我深 刻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 迫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这种环境
下的无奈和挣扎。
分享2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对古代 中国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人
情世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小说中的人 物形象所吸引,他们各具特色, 栩栩如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
多样性和复杂性。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针对故事情节提出思考题
思考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 爱情故事如何展现了封建礼教对
人性的束缚?
思考题2
请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人 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
思考题3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 家族的兴衰历程对小说主题有何影 响?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典型的环境烘托
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 物形象。
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解读
贾宝玉
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追求自由、平等和真挚的爱情,具有独 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林黛玉
才情出众、聪明伶俐,但命运多舛,性格敏感多疑,敢于追 求真爱。
薛宝钗、王熙凤等角色对比
薛宝钗
封建淑女的典范,端庄娴雅、宽厚待人,但缺乏个性和自我意识。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红楼梦》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可以增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和尊重。
感谢观看
THANKS
05
艺术特色与成就
现实主义手法:刻画生活细节
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
01
通过服饰、饮食、言谈举止等细节,生动展现人物性格和身份

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揭
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
03
情节安排巧妙,既有主线贯穿始终,又有众多支线交织,形成
远影响。
人物塑造
《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丰富多 彩,个性鲜明,展现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这种人物塑造手 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
响。
情感表达
《红楼梦》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 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 了人类情感的深刻和真挚。这种 情感表达方式在世界文学中具有
普遍性。
当代价值意义:传承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结构特点
《红楼梦》采用了网状结构,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通过他 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同时,小说中 还运用了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 彩。
版本流传与影响
版本流传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个版本,包括脂本、程本等。其中,脂本是较 早的版本,保留了较多的原貌;程本则是在脂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和整理,使 得小说更加通俗易懂。
审美价值体现
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04
主题思想探讨
封建礼教批判:揭露社会黑暗面
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红楼梦6-12回讲解ppt课件

红楼梦6-12回讲解ppt课件
11
壹 袭人对宝玉的深情 贰 贾政的父权权威 叁 宝玉与黛玉的秘密
12
第10回简介:
金荣对秦钟仗着宝玉和他好目中无人不满。金寡妇数说金荣退了学占不了 薛大哥的便宜。但又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氏评理,金 寡妇不让,怕娃上不了学,没钱请先生,还要在金荣身上添许多嚼用。璜大奶奶 到了宁府,尤氏告诉她:秦氏经期两个月未来,下半天懒待动,话懒待说,眼神 也发眩。冯紫英给贾珍荐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医生给秦氏看病。
贾府仆人周瑞之妻应薛夫人之命把皇宫式样的扎花送予王熙凤、 林黛玉等。周瑞之妻到王熙凤处时,王熙凤正值与其夫贾琏在房 中嬉戏,宫花由王熙凤之陪嫁丫鬟平儿代为收下。周瑞之妻继而 寻林黛玉,于宝玉房中得见,黛玉得知宫花是众姑娘皆有的,表 示不屑。次日,宝玉随王熙凤于宁国府会秦氏之弟秦钟,宝玉喜 秦钟俊俏,相约同上贾府家塾中念书。
8
李麽麽
贾宝玉的乳母。她是一 个年老爱唠叨的人。儿 子李贵是跟宝玉上学的
本 回
仆人





贾宝玉
林黛玉
9
从第八回看黛玉的说话技巧
黛玉不但是位诗人、才女。而且有语言的天赋,她有很强的驾 驭语言的能力。不但能精确表述自己意见。而且能在不同情况、 不同境遇、不同对象,运用多种技巧,收纵自如,在唇枪舌剑 中战胜对方。
红楼梦 6-12 回
1







章 章 11-12回
8-10回
章 6-7回


六到七回
3
第六、七回
人物简介
4
人物——贾宝玉
贾宝玉在贾宝玉。前世真身为赤霞 宫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 所生的次子。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ppt课件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ppt课件

4、霍启——祸起
5、封肃——风俗
6、青埂——情根
7、大荒山无稽崖——荒谬无稽 8、十里街——势利
9、仁清巷——人情
一、暗示命运遭遇的命名
例如:甄英连(真应怜) 霍启(祸起)
二、表明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命名
例如:甄士隐 (真事隐 ) 贾雨村 (假语存)
三、作者寄寓褒贬的命名
例如:封肃(风俗) ppt课件
19
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
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
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
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
了良好的ppt基课件础。
7
曹 雪 芹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 无从查考,只能从书中知道他“于悼 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 家考证:全书共110回,因为曹雪芹 留下了一份完整的提纲是110回。前 八十回在他去世前已传抄于世。后三 十回也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 没有流传下来,后来终于迷失。这是 不可弥补的损失。到十八世纪末,高 鹗续写了后四十回,补成了现行的一 百二十回本。


导读 楼梦湖南省新宁县第一中学 杨华当 》(湖南省特级教师 p湖pt课南件 省正高级教师)
1
请看下面四组人物, 并指出相同点。
1、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情
2、贾宝玉与林黛玉
经典情侣
3、牛郎与织女
4、许仙与白素贞
结论
残酷的爱情是任何伟大爱情
的必由之路。 ppt课件
2


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 芹溪。约生于公元1715年左右,卒于1763年左右, 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皇家世仆家庭。历康熙、 雍正、乾隆三朝。曹家本是汉人,后被努尔哈赤 俘虏,曹家就在皇家做包衣(满语奴隶之意), 入了满籍。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 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到康熙年间, 曹家已发迹。曾祖父曹玺也有战功,官至工部侍 郎。康熙登基以后,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伯父 曹颙、父亲曹钊老织造的官职达六十年之久,负 责掌管宫廷所需各种织物的织造、采购、供应等 任务,并为皇帝耳目,被封为一品大官,负有探 听江南一带社会动向、随时奏扳的政治使命。康 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 在曹寅任内。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 玺的儿子曹寅又是康熙皇帝的侍读。曹寅还做过 两淮巡盐御史p,pt课他件 两个女儿都被选做王妃。由3此 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作品评价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 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
瑰宝。
小说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其结构严谨、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人文精神。
《红楼梦》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的 经典之一,被译成多种语言,传
播到世界各地。
02
《红楼梦》主要人物
贾宝玉
总结词
贵族家庭的叛逆者
详细描述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却对封建礼教 和世俗观念持反叛态度,追求自由和真实的人性。他与众多女性角色有着复杂的 情感纠葛,尤其是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唏嘘。
林黛玉
总结词
才情美人与深情主角
详细描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才情和美貌的女性角色之一,她机智、敏感,对爱 情和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她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是整部小说的情感主线,她 的不幸命运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02
诗词歌赋
作品中的诗词歌赋优美动人, 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影响。
03
语言艺术
作品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艺术, 如对白、叙述等,为后来的文
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对社会文化的反映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
封建社会
文化传承
民俗风情
作品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如 家族制度、礼教束缚等。
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等,为后人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 宝贵资料。
作品描绘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展现了当时 社会的风土人情。
对现代人的启示
01
02
03
人性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重矛盾。
第三部分(56—104回)贾府势力由盛而衰,黛死钗 嫁悲剧相继。是飘零而多事的肃秋。
第四部分(105—120回)宝玉出家,宝钗守寡;贾母 寿终,贾府败亡。“树倒猢狲散”,落得白茫茫一片大
地真干净。是整个红楼世界衰败而凄冷的严冬。
(二)具体特点: 1、多线交叉,网状平展。 2、一事多义,转换自然。 3、小矛盾凝聚大矛盾,小事件积累大事件,
第六章 《红楼梦》 PPT课件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使曹雪芹更加体会到 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 庸俗和偏狭,看到了封建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 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和感伤。他的《红楼 梦》从乾隆六年开始动笔,共“批阅十载,增 删五次”,终因乾隆27年幼子夭亡,忧伤过度, 卧床不起,这年除夕离开人世,终年不到50岁, 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书稿。
用木活字版印行,乾隆56年(1791)本称为
“程甲本”,乾隆57年(1792)本称为“程
乙本”。
清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程乙本
第二节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和理想色彩
走进红楼之红楼集锦
一、《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红楼梦》虽然写的是家庭琐事、闺阁闲情,
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巨著,内容丰富,意蕴
一、结构艺术
(一)总体特点
序幕(1—5回),相当于全书结构的骨架和蓝图。
第一部分(6—34回),始于刘姥姥一进荣府,终于 黛玉题帕定情。这是宝黛爱情和贾府生活美好而欢乐的
浓春。
第二部分(34—55回)这是宝黛爱情的发展成熟期, 也是贾府安富尊容的享受期。主要写大观园女儿们的结
社吟诗、贾母等女眷的宴饮之乐,也揭示了繁华背后的
贵之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
其次,无视封建的伦常和秩序,具有朴素的平等意
识和民主思想。宝玉却无视这样的封建伦常,有着自己
独特的妇女观和主奴观。 “女清男浊论”(也叫“水泥
骨肉论”)
再次,不满“金玉良缘”,只求“木石前盟”,表
现为一种全新的爱情观念和恋爱方式。
林黛玉:
林黛玉是与贾宝玉互为表里的另一个形象,
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有损于小说的主题。
艺术上也较为逊色。
三、《红楼梦》版本
分为抄本和刊本两个系统。
1、抄本80回,多带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本”。
属于这一系统的现已发现十余种,其中比较
重要的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本。
2、刊本120回,由书商程伟元先后两次
欣赏《枉凝眉》——爱情悲剧
二、《红楼梦》的理想色彩
《红楼梦》不但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
亦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书中歌颂了贾宝玉
和林黛玉、尤三姐和柳湘莲等人生死不渝的
爱情、大观园中众女儿的纯洁清静,以及晴
雯、鸳鸯等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表达了
作者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感情的理想与追
求。尤其是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宝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占地1.8公顷,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
二、高鹗续书
学术界一认为《红楼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高鹗祖籍辽东铁岭,属汉军镶黄旗。官至翰林院
侍读。他把《红楼梦》补成120回,成功处理了
宝、黛爱情悲剧,使得故事完整,便于流传。但
结尾处安排了贾家“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
(宝玉)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要那个,忽见
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呆了半晌,登时扫
了兴,脸上转了色,便拉着贾母,扭的扭股儿糖似的,
死也不敢去。……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
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宝玉只得挨门进
去。(贾政)说毕,断喝了一声:“作孽的畜生,还
不出去!”……宝玉答应了,慢慢地退出去,向金钏
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嗳吆”;宝玉早滚到贾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
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
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
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
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
她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
深厚。读者从很多角度审视剖析,都会为其深邃的
思想内涵和浓厚的悲剧意蕴所震撼。王国维《红楼
梦评论》认为:“《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
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大体上说,《红楼梦》的悲
剧意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常生活悲剧。
第二,爱情和婚姻悲剧。
第三,女子群体的悲剧。
第四,社会的悲剧。
第五,人生空幻之悲。
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
全了。”
首先是对上趋奉,八面玲珑;其次是对下刻毒,滥
施淫威。其三是居心阴狠,贪婪干练。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 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二、《红楼梦》中人物塑造特点
1、注意形象的真实与自然。
2、注意性格的复杂与发展。
宝钗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女儿。林黛玉
是反抗封建礼教的失败者,薛宝钗是恪守封
建道德的牺牲品。
薛宝钗作为一个恪守封建礼教而最终成为礼 教牺牲品的典型,其形象具有以下几点鲜明 的特征:
首先是虔信、恪守封建道德观念,为躬行礼 教,倾向理智,而压抑才情,丧失自我。
其次是有城府,“会做人”,喜怒不形于色; 乖觉圆滑,善于处世,精通关系学。既会对 上逢迎,又会对下安抚,博得上下赞扬。
3、注意个性的独特与鲜明。
(1)以相互对比区别个性。
(2)以环境描写衬托个性。
(3)以人物诗词表现个性。《葬花吟》
4、注意心理的冲突与震颤。
首先,《红楼梦》善于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
处,生动地写出感情与理性的真实搏斗。
其次,《红楼梦》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震
颤。
第五节 《红楼梦》的结构艺术 和语言特色
再次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王熙凤: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实际当权者,是封建贵族家庭中
一个钱财欲、权势欲极强的悍妒妇女的形象。王熙凤的
性格特征是:嘴甜心苦,笑里藏刀;唯利是图,贪得无
厌;历练老成,才干超人;聪明机灵,巧于趋奉。王熙
凤的奴仆兴儿在一次乘着酒兴与尤二姐说王熙凤是:
“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
姥姥。
波澜起伏,连环勾牵。 4、全书情节以甄世隐、贾雨村起结,首尾圆
通;贾府兴衰以刘姥姥三进府串联,匠心独运。
二、《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红楼梦》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 言的精粹,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加工,形成生动形象、 准确精炼、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的文学语 言。
《红楼梦》的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 方官话,它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富有立体感。 比如第23回,宝玉听到贾政叫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老嬷嬷,一溜烟去了。
再如第40回,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装疯卖傻,给贾府上 下说笑逗乐的场面描写: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
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
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物,是全书众多矛盾的焦点,也是作者热情讴歌并寄予
理想的人物。作为封建贵族阶级叛逆公子的典型,贾宝
玉的叛逆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鄙视功名富贵,讨厌仕途经济,背弃封建主
义的人生道路。宝玉不喜读理学典籍、时文八股之书。
他认为时文八股、科举考试,“不过是后人饵名钓誉之
阶”(第73回),他骂那些热衷仕途经济、追求功名富
黛爱情,表现了人类感情中崇高美丽的一面,
是作者这种理想和追求的核心内容。大体上
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黛爱情是理想
化的才貌之爱。
2、《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黛爱情是建立
在长期了解基础上的知己之爱。
3、《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黛爱情纯洁
真挚、专一持久 。
4、《红楼梦》描写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红楼梦》按照现实生活的发展逻辑,掬 “一把辛酸之泪”,描写了一对具有叛逆精 神的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讴歌了人类 的美好感情。把爱情描写同封建礼教的批判, 以及对生活理想的热烈追求紧密结合起来, 是小说具有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第四节 《红楼梦》的主要形象
贾宝玉:
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是爱情、婚姻悲剧的中心人
是封建贵族阶级女性叛逆者的典型。其性格的主
要特征是:多愁善感,多疑任性,孤高乖僻,幼
稚天真。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出身和遭遇有
着直接的联系。
欣赏——《秋窗风雨夕》
薛宝钗:
薛宝钗是作为封建淑女的形象出现的。
同是寄住在姨母家里,宝钗和黛玉这对儿表
姐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说
林黛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女性,那末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